請問如何怎麼增加自己閱讀古文的能力,無障礙或最小阻礙的讀懂古文?

一直以來對古文很有興趣,也的確想從中獲得知識,但是因為對於古文方面的基礎不紮實,看的時候很吃力,甚至完全不懂,還有就是有時候自己所理解的意思(貌似也能說的通),和真正意思完全不一樣。

如何通過系統的學習來大大提升自己的古文閱讀能力,入門的時候可以從哪方面下手?
也麻煩大家可以推薦這方面學習的書籍。
(自己這段時間也在看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

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指導,謝謝。


既然你在讀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那一定知道從典範的文言文入手是有多重要。

文選部分,反覆讀。通論,精讀,特別是語法和修辭。常用詞,至少三遍,就像背單詞那樣。

然後

把一、二冊的文選背下來

對,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這算初階。

進階,從文字、音韻、訓詁入手,就是所謂小學。


梁思成先生從國外回來後,自覺在建築學方面已經成為一代大師,所以開始翻閱中國古代建築書籍,第一本看的是宋朝的,結果看哭了——他每個字都認得,就是看不懂。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從清朝的開始看:咦,這個能看懂了。

於是他從清朝開始往前看,終於一點一點看懂了各類中國建築書籍。
(評論區有人指出,這是因為梁思成看的宋朝書籍,在當時幾乎找不到建築範例,所以看不懂,從清朝的看起,在當時遍地都是範例,可以參考,這當然也是一個原因。)

同樣的,讀古文也要由淺入深,這也是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習方法。

我想題主可以從清朝的一些筆記小說讀起:(從民國讀起也不是不行啦)

譬如從紀曉嵐、蒲松齡、龔自珍、趙翼、袁枚、俞樾、金聖嘆、凌濛初等人的作品讀起,再讀明朝馮夢龍、李漁、蘭陵笑笑生、(教科書上推薦過的四大名著,儒林外史,老殘遊記之類我就不說了)。

看完這些,再看宋代演義,元劇劇本,唐代傳奇,歷代奏章書表詩文,順便可以著手二十四史,然後上推兩漢魏晉文賦,看到這裡,如果你還覺得看不下去,讀不懂——那你可以放棄了,可能你不是這塊料。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選擇看詩經去了。

假如你都能看得懂,那麼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和楚辭,還在不遠的地方等著你。

(為什麼分了時間線還要分門類?其實時間線跟門類是兩條古文難易區分線,時間上近易遠難,門類上俗易專難。譬如同樣是漢朝武帝時代的文學作品,史記看起來就比漢賦容易讀懂多了。
即使你按照上述邏輯看完了,也不過是把文學方面和哲學、邏輯學、軍事學等方面的書籍看明白了,但一翻建築書籍,或者中醫書籍,一樣是兩眼一抹黑,不過不用擔心,反正你也不會看。)


你有興趣往中文系三古(古代漢語、古代文學、古典文獻)方向發展的話,王力先生這套是最初級。前一二冊一定要精讀,前面有位答主說背,我覺得倒是可以不背,熟讀即可。
此外,你的小學功夫必須要好。文字學要是能把說文五百四十部首抄一遍大有好處,音韻學起碼要知道一些原理,比如說韻圖怎麼看呀,廣韻怎麼查呀。有了前兩者做基礎,訓詁就是水到渠成了。
最重要的一點,你必須去看原典。說的是那種把古書直接影印又不帶標點的,而不是轉錄成簡體字的(最好的就是十三經註疏)。邊看邊點,最有效果,可以參考已有的標點本。說實話,看古書這個東西很需要眼熟,這是個實踐的功夫,看了一段時間,你的閱讀古書水平會大幅提高。


個人經驗……先抄一些古文加註釋,比如古代漢語,用心,理解上會有進步!然後,古代的筆記小說,抄一下,再然後,紀傳,也可以抄一下。這樣下來,字練開了,基本古文也可以讀了!


建議題主備註一下自己現在的古文學習現狀,是一點都不懂呢?還是把初高中的古文拿到題主面前大致意思的理解毫無壓力呢?

如果是一點都不懂,那我覺得咱們國家基礎教育階段涉及的古文的學習架構真的很不錯。按照那個模式入門就很好。

如果是高中的古文課文毫無壓力的話,我自己能想到大致的方向是參考一下大學教育,因為我媽媽當年就是學文學的(包含古文,但不是專門的古文),但是我發現有很多我們非專業的人很少能想到要去讀的東西。


如果題主有更詳細的自己的簡單介紹,我再根據情況補充回答吧。另外,我自己不是專業的,只提供一點想法而已,希望不要給題主造成什麼誤導。


多讀。
可以從一些簡單文言文開始,如,白話小說,四大名著就是很好的入門,就這種明清小說,你要是讀不懂那就怪了。其次可以讀史書,有劇情的讀起來都是很容易的,等這些讀得多了,就好說了。


我個人覺得,像題主這樣程度的,最快提升古漢語閱讀能力的方法是學習「小學」(訓詁學,文字學,音韻學)。
題主現在正在使用的商務印書館 出的 王力先生《古代漢語》是一本體系很完善,選文很經典的大學教材。題主可以再買一本 中華書局 胡安順先生 的《古代漢語》一起配著讀。這兩部古代漢語教材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還有,大量有效語言材料輸入始終是語言文學習得的有效途徑。題主不妨多讀《史記》,《四書》,唐宋八大家文集和先秦諸子雜文。這些都是極好的閱讀材料。盡量選擇帶有詳盡古注(特別注意,最好使用古注,用現代漢語寫的注釋不適合題主水平)和豎排的版本。


推薦閱讀:

「句讀」有無明確的產生時間,產生於於何時,歷史沿革怎樣?
古代漢語里,是否存在使用兩個專有字的名詞?
牛則有皮,焉哉乎也。下聯是什麼意思?
有沒有可推薦的甲骨文字典?
為什麼稱天子為「陛下」、稱諸侯和世子為「殿下」?

TAG:古漢語 | 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