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出土的青銅劍性能如何?

之前看過很多有關兵馬俑青銅劍的說法,感覺差別很大,有的說的很玄乎,有的又說性能不好不能夠支持實戰,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更:根據評論建議多分了幾段,另將文中「金相檢測」改為「成分測試」。

之前寫過一篇討論兵馬俑出土秦代青銅劍的性能和歷史地位的文章,發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現在搬到這裡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因為問題本身涉及的內容很複雜所以文章比較長,觀點也和之前的答案差別比較大,放在這裡供有興趣的同學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文:

如果你去過兵馬俑博物館,你一定見過這樣的文物:身長一米的長劍,寒光閃閃(或者金光燦燦?)。

那你一定會驚訝於它的質地:青銅。根據以往的經驗,青銅劍的長度一般只有30-70厘米,80厘米以上的銅劍實屬罕見,長度接近一米,寬度不過五六厘米的青銅劍可以說是聞所未聞,因此,兵馬俑坑傳達出來的冷兵器技術信息幾乎刷新了學界的三觀。但是事實上,刷新學界三觀的不只是青銅武器製作技術的精良,還有——冷兵器材料技術的落後(?)在以往的認識中,戰國以後中國已經進入了鐵器時代,然而兵馬俑軍團卻清一色金光燦燦的青銅兵器究竟是何原委?圍繞著兵馬俑青銅劍和秦代冷兵器技術,學界進入了一輪又一輪的唇槍舌劍當中。

1974年3月臨潼縣西楊村村民在打井時發現陶俑殘片和其它古代遺物,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彙報。之後的1974-1984年秦俑坑考古發掘隊對一號坑東端的五個探訪進行了發掘,清理出陶俑500餘件,同時清理出青銅兵器劍,鈹,戟,戈,矛,金鉤,弩機等486件,其中出土完整的銅劍17件,殘段8件,劍莖12件。所有出土銅劍劍身均呈蘭葉狀,劍體長而窄薄,長度在81到95厘米之間,可以說達到了青銅劍長度的極限,伴隨完整銅劍出土的還有大量銅質附件以及殘段。

三種類型的銅劍及銅劍和劍鞘的印跡

從兵器製作工藝上看,兵馬俑青銅劍均系鑄造成型,後經過挫磨和拋光,表面經過鉻鹽氧化處理,劍體保存非常完好。根據發掘報告提供的銅劍成分測試,銅劍主要成分是銅和錫,其中01399號殘劍表面的錫含量達到了31%,被檢測的殘劍主體錫含量基本在18-20%左右。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認為,青銅劍的含銅與含錫量之比約為3:1,與《考工記》大刃之齊的記載相符,對0481號劍測試的洛氏硬度為HRC22-24度,認為銅劍的合金配比是正確的,體現了秦代高超的合金技術。王學理的《秦俑專題研究》也認為銅劍「不但堅硬,而且頗具韌性」。報告發布之後,社會各界一度熱傳「一口秦劍被重達150斤的陶俑壓彎了45度,隨著陶俑被移開這把劍驚人的反彈平直,自然還原」的傳說,兵馬俑長劍的性能一度被各家廣泛認可。 首先對秦劍的性能提出質疑的是兵馬俑坑考古隊的劉占成,他在《秦俑坑銅劍考論》一文中提出秦青銅劍的金屬性能被高估了,該傳說並沒有任何依據。考論一文對於秦劍性能的新觀點是:秦劍的含錫量過高,硬度雖高但已經成為脆性材料,加上秦劍本身極長而細薄,在實戰中更加容易折斷,其在戰場上是極不實用的兵器,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秦劍是軍吏和貴族指揮軍隊的禮儀性佩劍。

《考論》所引用發掘報告提供的銅劍合金分析表

《考論》一文的核心論據是發掘報告提供的銅劍合金分析表中的含錫量數據。考論認為測試的幾柄殘劍的含錫量除一件外均在20%以上,01395號殘劍的表面含錫量甚至高達31%,證明其合金配比雖然符合《考工記》大刃之齊的記載,但是是偏高的,又認為俑坑中多處發現銅劍殘段,證明其金屬韌性確實較差。 那麼,這批青銅劍的性能究竟如何呢?究竟是削鐵如泥的利器還是一碰即碎的花瓶?首先我們必須承認,《考論》一文為我們對秦銅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並且提出了自己開拓性的見解。然而仔細讀來,對其論證過程和所得結論還是產生了諸多不解。首先是該文提出的結論,引用《史記·秦本紀》秦簡公「令吏初帶劍」的記載以及「季扎掛劍」等典故,提出先秦的劍實際上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徵,禮儀性大於實用性。該文還認為,根據軍吏俑雙手撫劍的姿態,俑坑中的劍是用來指揮的。然而細看發掘報告和相關文獻,這樣的結論實在是站不住腳。首先前文已經提到,發掘報告明確指出根據兵器的出土位置,一般持有銅劍的士兵同時也持有長兵器或遠射兵器,只有極少數乘車的高級軍吏單獨佩劍。這也就是說,劍作為護體武器是直接提供給普通士兵使用的,而且有著鮮明的實戰意義。對於俑坑中「一手持弩,一手按劍」的遠射士兵來說,一旦暴露在敵人近戰部隊面前,手中的長劍就是自己唯一可以用於搏鬥的武器,其實戰意義不言自明,顯然和指揮器具沒有關係。劍雖然常常作為貴族的身份象徵,但縱觀先秦時期,劍的實戰作用從未被取代,尤其是在兵馬俑軍陣當中,身份不高的普通士卒持有的長劍無疑是具有實戰意義的。另外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即使俑坑中的劍是作為身份象徵存在的,製作者也完全沒有必要專門改變合金配比特意鑄造一柄不適合實用的長劍。兵馬俑軍陣中的很多武器上都留有製作者的銘文,即是所謂的「物勒工名」,說明這些武器是常規鑄造的,很可能為實戰用途服務。 那麼秦國軍隊是如何使用長劍的呢?是否像部分文章所說,由於韌性較差,只能用於刺而不能劈砍?我們可以在《睡虎地秦簡·封診式》中找到答案。該簡文記載了多起追捕盜賊,士兵間搶奪首級的案例,其中明確提到使用劍搏鬥和斬首的文字有「而以劍伐收其首」,「其右角有痏一所,袤五寸,深到骨,類劍」,「直以劍伐痍丁,奪此首,而捕來詣」,伐即是砍伐,顯然秦軍士兵甚至用劍相互揮砍,劍還可以造成長五寸的深達頭骨的創傷,這證明秦軍普遍使用的劍類武器是可以劈砍用的。

既然長劍非裝飾性武器,其用途有揮砍,那麼按理說長劍應該至少具有良好的韌性,怎麼會極易折斷呢?考察《考論》一文的論證過程,發現其中漏洞頗多。首先文章引用的表格是不同單位對三把殘劍的成分分析數據,其中01396號殘劍的錫含量是21.38%,01399號殘劍的含錫量是18.02%,01395號殘劍的含錫量根據中國有色金屬研究院的檢測表面是31%,內部是21.4%,地質科學研究院的檢測只表明銅和錫兩種元素的含量都是「大量」。而《考論》則說「01395含錫量大量,是不是說在30%以上?」,其實作者沒有注意到,01395的具體數據中國有色金屬研究院的檢測已經明確給出了,其表面含錫量非常高,高達31%,然而同一檢測還指出其表面含銅量是71%,如果這項數據沒有問題的話僅銅和錫兩元素的含量之和就超過了100%,這顯然是記錄錯誤導致的,因此這項檢測中銅含量和錫含量至少有一項是錯誤的。對比其它殘劍的檢測結果,這批殘劍的含銅量基本在71-78%左右,因此這個檢測中71%的含銅量可能並不偏高,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推測31%的含錫量是記錄錯誤導致的?不論如何,01395號殘劍的表面檢測數據的可信度是值得懷疑的。但其內部含錫量結果似乎和其它標本相差不多。要明確的一點是,發掘報告指出這批秦劍都是一體鑄造而成,並非部分地區出土的複合青銅劍。一體鑄造的青銅器內部各部分的化學成分相對穩定,不會出現像表中所顯示的表面與內部含錫量的巨大差異。表面含錫量較內部更高的唯一可能性是表面的銅元素易於流失。那麼如果以內部含錫量為準,我們可以看到三把殘劍的含錫量都在18-22%之間,也就是20%上下,也就是說30%的含錫量是不存在的。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樣本選擇,由於完整的劍無法對內部含錫量進行檢測,所以檢測的樣本全部是殘劍,這就引發了一個疑問:殘劍的含錫量會不會高於完整的銅劍?古代金屬鑄造使用的技術較為簡單,沒有精細的合金配比手段,因此鑄造出的銅劍錫含量可能浮動較大,錫含量較高的銅劍正如《考論》所說,雖然硬度高,但是韌性差,相對容易折斷。那麼目前發現的這段的殘劍是否屬於含錫量偏高的那一部分?筆者認為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我們可以猜想兵馬俑銅劍的平均含錫量應該是低於20%的。

那麼低於20%或20%左右的含錫量究竟處於什麼樣的水平?與該時代主流的青銅劍製作工藝相比科學性如何?考察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資料,筆者發現主流的青銅劍含錫量在17-21%上下。如何堂坤分析的十二枚位於湖北鄂州,江陵,河南固始的春秋戰國銅劍,含銅量在70.503%-82.458%,含錫量則在17.214%-21.160%之間波動。賈瑩對1980年6月揀選自江西高淳的GC3:1252號劍進行的檢測得出該劍的外層測點含銅量73.52%,含錫量20.97%,中心部位含銅量74.17%,含錫量20.19%。而同揀選於江蘇高淳的GC3:1251號劍的中心顆粒向散布區含銅量67.02%,含錫量20.19%,即使是所有測點的平均值含錫量也在19%上下。而檢測的另一把GC3:1253的含錫量則是17%左右。

GC3:1251劍的掃描成分表

除此之外,長沙市考古研究所對保護修復的兩柄戰國青銅劍M22:1以及M25:5進行的檢測顯示,兩柄劍的表面由於銅元素大量流失含錫量達到了77%以上,可見製造之初兩柄銅劍的含錫量也不會太低。由於古人的金屬鑄造技術沒有專業化和正規化,戰國時期的一些青銅劍也出現過含錫量過低的情況,如賈瑩測定的GC3:1256號劍的含錫量僅有4%-5%,然而這只是少數特例,含錫量如此低的青銅金屬性質更加類似純銅,韌性雖好但硬度較差,亦不是當時作戰武器的標準製作方法。

考察了戰國時期的主流青銅劍技術,再來看兵馬俑坑出土的這批青銅劍,正如前文已經證明的,這批青銅劍的平均含錫量很可能在20%以下,含銅量則在70-80%之間,這樣的合金配比是符合當時時代的青銅劍製作工藝的,這批銅劍並不是裝飾品,有著其實戰意義。《考論》一文認為高於20%的青銅劍屬於脆性材料,其韌性極差,缺乏實戰能力,筆者則認為,這批銅劍雖有不太實用的嫌疑,但是不至於不能用於實戰。至於含錫量問題,只能用韌性和硬度的權衡來解釋,根據發掘報告提供的數據,這批銅劍的洛氏硬度在HRC22-24度,而現代鋼製刀具的洛氏硬度往往在HRC50-55之間,這說明即使含錫量較高,先秦青銅武器的硬度仍然不能與現代材料相提並論,這就使提高材料的硬度成為了古人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需求。在武器的使用實際情況中,硬度過低會導致武器彎折變形,尤其是刃部的彎折破損會極大破壞武器的殺傷力。出土的秦劍經過鉻氧化處理保留了原先的鋒刃,實驗也證明高硬度的秦劍鋒利無比,如果降低含錫量太多,劍本身的作戰效率就要大打折扣。當然這不是說韌性不重要,斷裂破損的武器也無法使用,因此青銅武器往往只能在兩種特性中尋求平衡。不僅青銅如此,早期的塊煉鐵技術和液體鑄鐵技術的使用者也往往由於產品硬度過高和過低而苦惱,直到硬度與韌性兼具的鋼技術普及開來冷兵器質量才有了飛躍式的提升。 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了製造出硬度與韌性兼備的武器,鑄劍師們發明了複合青銅劍技術,通過將兩種不同含錫量的青銅材料結合在一起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如上海博物館藏的四把複合青銅劍的劍脊與劍刃採用了不同合金配比的材料,劍脊的含錫量在8%-15%之間,劍刃的含錫量則高達22%-24%。含錫量較低的劍脊保證了劍身主體不會因為受力過大而發生斷裂,高含錫量的劍刃又阻止了劍脊發生形變,並提供了鋒利的鋒刃,在先秦青銅劍中這一類武器的性能最為優越。

上海博物館收藏四把複合青銅劍金相檢測表

那麼時代較晚的秦劍為什麼沒有使用這一技術呢?筆者推測這和時代背景及秦劍的性質有關。首先,以往發現的複合青銅劍均為貴族墓葬的隨葬品,這類武器的製作工藝複雜,需要首先單獨鑄造劍脊,根據劍脊鑄范鑄造劍從/劍刃,再將二者拼接而成,費時費力,製作成本顯然較一體鑄造的銅劍要高得多,並不適合大量鑄造並發放給普通士兵使用。其次,秦劍的長度達到了青銅劍的極限,超過了90厘米,寬度和厚度也縮減到極低,顯然考慮到了戰鬥距離優勢和刺擊效果,如此細長的柳葉形長劍分開劍脊與劍從鑄造難度過大。最後,考慮到秦代的金屬冶煉業發展情況,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鋼製武器,戰國中期的燕下都44號墓出土了大量的燕國鐵劍,其中不乏鋼製品,鋼製長劍具有複合青銅劍的一切優勢,既有韌性也有硬度,同時還具有青銅劍不具有的重量優勢,這使得花費較高成本製作複合青銅劍變得不再划算,因此我們幾乎沒有在戰國中後期到西漢的墓葬中發現過這類銅劍。因此,兵馬俑銅劍很可能是該時代普通士卒使用的較為實用的金屬武器的反映。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下結論,武器領域的「鐵器時代」要比以往認識中延後很多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稍微討論一下早期冶鐵工藝的發展。 根據上文的分析,兵馬俑銅劍是青銅兵器發展的極致,它達到了青銅劍類武器長度,寬度和厚度的極致,與同時期的鐵質,鋼製武器在外形上差別很小。但是極限的長度和寬度決定了它的受力能力較差,這是青銅工藝發展也難以改變的情況,因此只有性能更好的鋼鐵材料應用在冷兵器領域,劍類武器才能夠繼續發展下去,那麼早期的冶金與冶鐵技術發展存在什麼樣的關係,鋼鐵材料如何取代青銅成為主流的武器材質就成為學界關注的一大問題。 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的發展路徑非常獨特,這和工藝發展情況有關,但是總結起來說,中國早期冶鐵存在著塊煉鐵與液體鑄鐵技術共存的情況。

塊煉鐵技術也就是早期製造純度較低的熟鐵技術。根據楊寬的研究,煉鐵術發明之初,煉鐵爐比較小,冶鐵時需要通過風囊將空氣壓入爐中。由於這種風囊不大,直接導致早期冶鐵爐的炭火溫度不夠高,被還原的鐵並不會完全融化,而是會成為軟綿綿表面粗糙而有雜質的熟鐵塊,必須經過反覆鍛打才能得到純度較高的熟鐵。這種塊煉鐵技術在世界上出現很早,在中國同樣較早,《尚書·費誓》就有「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這說明很早就存在熟鐵鍛造製作的武器。與世界不同的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液體鑄鐵技術發展顯著,使得鑄鐵成為鐵材料的主流。鑄鐵就是生鐵,因為硬度高韌性差而無法像熟鐵一樣被鍛造,只能和青銅一樣用范鑄造而成。楊寬說:鼓風方法的革新,是提高冶鐵技術的主要關鍵。他顯然是認為熟鐵鍛造和生鐵鑄造技術之間是前後承接關係,但是考古學研究的成果顯示,這兩種不同的冶煉技術在很長時間內是共存的,生鐵鑄造技術很可能與青銅鑄造技術關係密切。 關於兩種冶煉技術的起源,筆者非常認同白雲翔《先秦兩漢鐵器的考古學研究》一書的結論:塊煉鐵技術很可能是中原地區產生髮展的冶鐵技術,而生鐵鑄造技術更多的來源於新疆地區。在該書第二章《中國冶鐵的起源及初期發展》一節中作者研究了新疆地區出土的早期的鐵製品,認為該地區早期的人工冶鐵製作的斧片,短劍之類很可能是鑄造而成,但同時也說:在鐵器出現後的千餘年間,冶鐵技術沒有發生重大進展,這和中原地區的鐵器發展形成了鮮明對比。該書談到中原地區冶鐵的起源時說:「隕鐵的利用為人工冶鐵的出現積累了知識,準備了條件,兩者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也正是以對隕鐵的認識,加工和利用的實踐為基礎,在商代西周青銅冶鑄業高度發達的歷史和技術背景之下,人們逐步發明了通過冶煉鐵礦石而獲得鐵的人工冶煉技術。」目前發現的中原地區的早期人工鐵製品大多數是塊煉鐵製品,如三門峽虢國墓地出土鐵援銅戈,天馬曲村遺址出土鐵條等。而之後則出現了塊煉滲碳鋼技術,將加熱鍛打的塊煉鐵與炭火接觸,使碳元素滲入鐵中,提高碳含量製成低碳鋼。 相對中原地區的塊煉滲碳鋼技術,生鐵鑄造技術則逐漸發展出了柔化處理技術,通過對生鐵進行氧化脫碳降低其含碳量,從而製成高碳鋼。 兩種不同的冶煉技術的發展決定了冷兵器材料的發展。根據考古材料,至遲在戰國中期軍隊已經開始裝備鋼鐵材料的武器,但是在之後一百多年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竟然幾乎沒有發現任何鐵制兵器的痕迹,以往學者對這一現象的討論頗多,在此不予贅述。筆者認為,單純依靠目前掌握的考古材料尚不足以斷言戰國後期到秦代鋼鐵武器是否普及並普及到何種程度,但是根據早期冶鐵技術的研究材料,可以做一些定性的分析。

如上文所說,塊煉鐵技術及隨之發展產生的塊煉滲碳鋼技術的發展中心是中原地區,尤其以三晉及燕國地區發展最為迅速,而秦國地區由於靠近西部,可以合理猜想受到鑄鐵技術的影響較大。那麼鐵質武器的發展進程是否受到不同的冶鐵技術的影響?以往文獻記載反映出中原地區的冶鐵技術確實比較發達,那麼相應的現象應當也在考古成果中反映出來。1965年10月24日-28日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燕下都工作組對易縣燕下都44號墓進行了發掘,該墓葬為一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坑內發現人骨22具,隨之出土的有大量鐵器和銅器,其中包括鐵胄一件,鐵劍十五柄,鐵矛十九件,鐵戟十二件。根據對其中九件鐵器的金相檢測,六件為純鐵或鋼製品,三件為經過柔化處理或未處理的生鐵製品。其中鐵劍M44:19為塊煉鐵製品,含碳量僅為0.05%,鋼劍M44:12及M44:100均為塊煉滲碳鋼製品,並且經過了淬火工藝,含碳量分別為0.5%-0.6%以及0.15%-0.2%。鋼戟M44:9,簇鋌M44:87,鋼矛M44:115均為塊煉滲碳鋼產品。但鐵樽M44:114為白口鐵(生鐵)柔化的可鍛鑄鐵,鐵攫M44:123為白口鐵鑄件,鐵鋤M44:13則為脫碳白口鐵。 這組鐵器的金相檢測反映出來一個現象:被檢測對象中凡是鋼鐵兵器使用的都是塊煉鐵或塊煉滲碳鋼,凡是農業用具使用的都是生鐵或柔化可鍛鑄鐵,而在鋼鐵兵器當中,絕大多數又為塊煉滲碳鋼。據此可以推斷,塊煉滲碳鋼材料是當時鋼鐵兵器的主要材料,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生鐵質脆,韌性差,與同時代的青銅武器相比沒有明顯的優勢,反過來說,含碳量過低的塊煉鐵也不太適合製作對韌性和硬度要求都很高的戰鬥武器,而農業用具對韌性的要求較低,因此鑄鐵件很早就在農業領域被廣泛使用,目前發現的戰國鐵農具中明顯以鑄鐵件為多。這個猜想可以很好地解釋鐵質武器無法很快普及的原因,尤其是對於盛行鑄鐵件的秦國來說,塊煉滲碳鋼技術不發達是阻礙鐵質武器發展的原因之一。而對於塊煉鐵技術發達的燕國地區來說,鋼鐵兵器的普及速度明顯快於中國西部地區,易縣燕下都44號墓發掘報告認為該墓葬埋葬大批斷首離肢的屍體,多有殘斷的兵器,說明該處對於遺物的處理非常簡單,性質是一處從葬坑,死者則很有可能與一次戰爭或屠殺有關,而大量的鐵制兵器和甲胄沒有進行回收,說明當時燕國已經普及了鋼鐵武器,鋼劍等遺物並不是珍貴物品。而以往發現的燕王兵器均為銅質很可能僅僅屬於儀仗用途,並不代表當時仍然以銅兵器為主流。

燕下都44號墓的考古發現提醒我們,兵馬俑坑的武器裝備也有可能帶有儀仗性質。前文雖然證明了秦青銅劍的性能在當時的銅兵器中是合格的,並且秦由於鑄鐵件盛行很可能普及鐵兵器較晚,但這並不是說當時的青銅武器仍然佔據著主流地位,也不是說銅兵器可以代替新興的鋼鐵兵器的地位。兵馬俑軍陣的全套武器很有可能是專門製作出來作儀仗用途的,當時的作戰部隊可能已經比較大量的裝備了鋼鐵兵器。有學者提出目前發現的戰國墓葬當中還是以銅兵器為主流,筆者認為其中可能存在取樣偏差:一般隨葬劍類器物的墓葬以貴族墓葬為多,貴族佩劍往往出於禮儀性質,例如燕國王室所屬的兵器往往都是銅質,而當時的普通士兵裝備的武器往往卻無法保存下來,當然少數中高級軍吏墓葬也會叢葬兵器,如陝西鳳翔高庄秦墓出土五把鐵質長劍。除此之外,鐵器的使用在不同的領域有著及其顯著的差別,在此必須指出,部分研究認為戰國時期的墓葬群出土銅器數量往往多過鐵器,證明鐵質工具的普及實現的很晚的這一觀點是不準確的,因為出土遺物當中銅質器物多為生活用具,禮器和兵器,相比之下鐵器在生產工具中已經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如1952年到1994年間長沙地區清理的2048座春秋晚期至戰國晚期的楚墓中,銅鼎出土132件,鐵鼎出土5件。銅劍508件,鐵劍只有35件。銅戈240件,銅矛196件而鐵戈鐵矛未見出土。顯然,銅器在日用品和兵器中佔據大多數。而生產工具中鐵鍤出土37件,六角鋤出土6件,豎銎钁9件,夯錘8件,同類工具中銅器未見出土,可見生產工具領域鐵器佔據主導地位。在武器領域雖然銅器往往佔據數量優勢,但具體的普及情況還有待研究,因為如前所述墓葬埋藏之武器可能帶有較重的禮儀色彩,和銅生活用品一樣,銅兵器的造價高昂而外觀華美,屬於貴族消費的奢侈品。 鋼鐵武器在戰國晚期和秦代究竟佔據什麼樣的地位,普及到了何種程度,我們可能還無法給出肯定的答案。但是我們至少可以推測:掌握塊煉滲碳鋼技術是鋼鐵兵器普及的原因,因此中原地區使用鐵制兵器較早,秦國地區可能經歷了一個技術傳播和學習的過程。至於鋼鐵兵器在戰國和秦代的普及程度,限於樣本的數量和局限性,還有待更新的考古成果和更多的專題研究予以解決。


參考文獻 [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10.

[2]劉占成,張立瑩.秦俑坑銅劍考論[J].文博,2011:28-31.

[3]何堂坤.先秦合金技術的初步探討[J].自然科學史研究,1997,第十六卷第三期:273-286.

[4]賈瑩.吳國青銅兵器的金相學考察與研究[J].文物科技研究,2004,00期:21-51.

[5]莫澤.兩柄戰國青銅劍的保護修復[J].文物修復與研究.2006,00期:70-74.

[6]廉海萍,譚德睿.東周青銅複合劍製作技術研究[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2.12,第十四卷增刊:319-334. [7]張子高.六齊別解[J].清華大學學報,1958.02,第四卷第二期:159-166.

[8]路迪民.六齊新探[J].文博,1999,02期:70-74.

[9]楊寬.試論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的發明與發展[J].文史哲,1995,02期:26-30.

[10]白雲翔.先秦兩漢鐵器的考古學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4.

[11]華覺明,楊根,劉恩珠.戰國兩漢鐵器的金相學考察初步報告[J].考古學報,1960,第一期:73-88.

[12]劉世樞.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發掘報告[J].考古,1997,04期:228-243.

[13]北京鋼鐵學院壓力加工專業.易縣燕下都44號墓鐵器金相考察初步報告[J].考古,1975.04期:241-243.

[14]張占民.關於秦俑兵器時代問題[J].文博,1987,01期:64-66.

[15]吳鎮烽,尚志儒.陝西鳳翔高庄秦墓地發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1981,01期.

[16]顧莉丹.&<考工記&>兵器疏證[D].復旦大學.2011.4.15.

[17]雷從雲.三十年來春秋戰國鐵器發現述略[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0,00期,92-102.

[18]賈臘江.秦早期青銅器科技考古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0.5.


謝邀

首先兵馬俑還沒有完全做完,戰爭就已經爆發了,目前發現的兵馬俑一號坑在第三次考古發掘的時候就已經發現有大面積人為焚燒損壞的情況。並且焚燒時間距離秦俑坑建成並不是太久,目前有專家猜測可能是項羽乾的。而且在第三次發掘中,發現的武器數量遠遠少於出土的陶俑數量。有猜測是項羽拿走了武器去武裝手下。但是以《史記》中「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的情況來看的話,項羽竟然沒有大肆挖掘兵馬俑收集兵器,反而放火燒了就完了。這合邏輯么?尤其是按照央視紀錄片《復活的軍團》所稱的:「1974年,在兵馬俑坑的黃土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銅劍。令專家吃驚的是,這把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91厘米,秦人能夠製造如此之長的青銅劍!可見,秦劍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頂峰,它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也就是說項羽等一干起義軍,沒人去當時還沒有完全修建完成的兵馬俑坑把這些神兵利器都卷包會了,秦國直到滅亡也沒有啟用這些神兵利器來武裝奴隸使其成軍鎮壓起義。他們智商都有問題?


顯然不可能所有人智商都出問題,結論很容易得出,拿一把甚至幾把心愛的兵器陪葬還說得過去。拿能武裝數個兵團的實戰武器陪葬,這就太瘋狂了,對吧?更別說戰國中晚期的青銅劍最多也就60多厘米。 秦國突然就冒出90厘米長度的青銅劍,而除了兵馬俑坑外,根本沒發現其他這種長度的青銅劍。這說明啥?秦始皇其實是穿越者帶了黑科技青銅劍征服六國,然後為了保證歷史發展把黑科技青銅劍都埋了么?顯然不可能。所以兵馬俑陪葬兵器根本不可能是實戰武器。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推理。當然,我們還可以看看實例。 根據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中對秦劍的檢測,其表面含錫量為31%,內部含錫量為21.4%。青銅作為銅錫合金,主要影響硬度性能的就是含錫量。這個含錫量已經是比較脆了。 秦俑館考古隊隊長就曾表示:「從性能上講秦劍是脆而易斷。俑坑中出土較多劍身殘斷後的斷節,恰好反映了秦劍很脆的特性。」


所以結論很明顯,兵馬俑出土的青銅劍只是冥器而非實戰武器,性能就是脆而易折。或許項羽曾經打過這些青銅器的主意,然後到手發現根本就是辣雞,然後憤怒的放火泄憤。


------------------------------------------前排廣告位-----------------------------------------------

合作媒體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補充一下:可能我最後一句沒有表述清楚,我堂弟的意思是考古人是有職業操守的,不會做監守自盜的事。至少我相信他肯定是這樣,他非常熱愛考古,考研從理科轉的考古。當然哪個行業都有敗類,沒有百分百的事情。他也說過他們這個行業內部有人勾結外面文物販子,倒賣文物,獲利幾百萬,被重判。
關於考古現場是否對考古工作者監督的問題,別的我不清楚,我堂弟發掘的這個周墓沒有。墓葬也是分等級的,那時候他還在讀研究生,想必能讓他參與的等級不會太高吧。
不過,幾年前我去陝西梁帶村參觀的時候(文物等級很高,藏品美輪美奐),那時候藏品已經對外展出了,考古還在繼續中。我們還看了考古現場。每一個考古坑裡一個考古人員,拿個刷子在那裡忙活,每個考古坑旁邊都站一個荷槍實彈的武警。我後來見了堂弟,和他談起梁帶村。我說那些武警是不是監督考古人員的,他說不是監督他們,而是為了保障文物的安全,畢竟現場有我們這些遊客。那怎麼保證他們不監守自盜呢?除了法律,除了他們內部的監管機制,最重要的,還是職業操守。
我們都被這個社會嚇破了膽,社會也的確有很多黑暗面。但我相信,每個行業,都有無數我堂弟這樣懷揣理想,恪守職業操守在兢兢業業做事的人。
如果因為有了馬蓉,我們就不相信愛情了;有了宋喆,我們就不相信朋友了。有了收回扣的醫生,我們就不去醫院看病了;有了變老的壞人,我們就不給老年人讓座了。。。
那真的是對自己莫大的嘲諷和悲哀。

以下是原回答:


我堂弟,考古博士,文物保護專業。我有一次和他聊天啊,說到我在湖北博物館看到的越王勾踐劍,鋥亮如新,我懷疑是贗品。他說不是,周代的青銅劍工藝水平很高的,他們發掘周墓,出土的青銅劍裁A4紙好使的很。
另:問他詳情,他說那把劍就在墓主(已成白骨)的肩部位置,他拿下來的。我說那旁邊有人監督嗎?他說沒有。我問現場有攝像頭嗎?他說沒有。我說那你要是偷偷拿出去賣了誰知道?他說做他們這行的,不會有人動這心思。


青銅劍的特性決定了,實戰兵器都是短粗胖,防止斷裂。

兵馬俑秦劍,劍身細長,含錫量相當高,明顯就屬於禮器或者冥器之類的非實用兵器,所以談「性能」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


「青銅劍」再牛逼,也要遵循物理規律,物理性能在鐵劍面前必被秒殺成渣。


兵馬俑在秦滅被焚燒前,並非覆土掩埋的,而是建在半地面建築中的,就秦末那種兵荒馬亂的狀況,這批數量龐大,做工精美的「兵器」,還有可能留存下來這麼多?


不說驪山囚徒了,就說項王、漢王和章邯軍隊都是活雷鋒啊。


秦陵青銅劍的來源可能是從民間收繳的,或者裁掉的軍隊里留下的質量最差的一批

真正好用的劍(相當一部分是鐵劍)應該還是給軍隊裝備的


經常看老外各種節目里,手工製作古代各種器具,實踐檢驗性能,有很多都是私人自己搞。天朝這麼多學者教授,各種科研機構,大把經費,按照當時的配比做幾把試試不就行了嗎?各種分析推測,不如做出來驗證一下。


青銅劍(優良)
裝備需求:10級
攻擊力:30~55
力量+16
敏捷+5
攻速+3%
(一把制式的武器,沒什麼特別的。)


手辦用的量產模型而已,只是個形,研究實戰性能沒意義...


跟木棍比性能肯定好很多,但肯定比不進現在的開山刀。


以當時技術做那那樣的劍性能就是主流

以那樣的劍放現在說寒光閃閃,削鐵如泥那就是胡扯,


青銅劍也性能了。。。跑個分看看


其實這個問題沒什麼好爭的,按照古代的生產工藝,重新鑄造一批出來試驗一下就行了,幾百萬經費足夠了。


推薦閱讀:

現代軍用弓箭威力有多大?
為什麼遊戲設計中,冷兵器傷害往往高於熱兵器呢?
歷史上有多少著名的倒霉蛋死於流矢,流矢是殺死歷史人物最多的兵器嗎?
魔獸世界8.0CG中展現出的盔甲放在冷兵器戰爭中是什麼水平?
在古代,對當將軍的人有什麼能力的要求嗎?

TAG:中國古代歷史 | 春秋戰國東周 | 冷兵器 | 古兵器 | 古代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