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嘩與騷動》第二章為什麼大段描寫了昆丁與買麵包的小女孩的故事?
12-26
他堅持要引導小女孩回家,像是他對沒能設法阻止凱蒂失去貞操的心理補償。又是他強烈的責任感作祟的結果。昆丁這種自我崇高的脾性跟班吉的直覺情感正好相反。對昆丁而言榮譽高於凱蒂,而班吉的智力不能理解責任只有本能的情感讓他不停為了凱蒂哼哼。與麵包女孩的事發生在他自殺當天,類似康普生兄妹關係的縮影,下場同樣不僅失敗,還搭上了自己的清白,一如家族榮譽在妹妹兩腿之間毀於一旦。另一方面,寫警察把他當作誘姦幼女的嫌犯銬去法庭反倒是在飼餵他自我毀滅的需要。福克納是要把他隱秘的渴望揭露在讀者面前。就像他為了「拯救」凱蒂,向父親承認是自己犯下實際上不存在的亂倫罪行。把孽債往自己身上攬,是想用更無可饒恕的罪孽覆蓋罪孽。所以他一定會在麵包店幫助小女孩,一定會費盡心思送她回家,一定會從容接受被她兄長誣衊,被警察逮捕,接受審判。最後他在法庭上洗清了自己,又平靜地去為凱蒂的墮落做無力的救贖溺死河底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推薦閱讀:
※韓寒和郭敬明有可比性嗎?
※木心《大衛》怎麼理解?
※有哪些能讓人感覺很痛的句子?畫面感很強的那種?
※為何中國在義務教育階段推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有哪些網友的言論讓你覺得「這傢伙太有才了!在古時一定是才子」?
TAG:小說 | 文學 | 外國文學 | 威廉·福克納WilliamFaulkner | 喧嘩與騷動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