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流放貶謫究竟有多慘?

為什麼古代被流放、貶謫的人最後都無法善終,大都貧苦生病而死,在古代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嗎?


謝邀。

1.
唐朝中後期,流放嶺南的官員苦逼到什麼程度呢?
屋裡狗屁沒有,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個涼席子,人一死,用草席裹著屍體,挖個坑,子孫隨便哭哭就算完了。
子孫沒良心嗎?
不,子孫雖然也很有文化,但也算是窮出了節奏感。不哭不行,哭多了體能跟不上。
這一點也不誇張,你以為他們住這個:

遮風擋雨。
但家徒四壁。
但,那是不可能的!
怎麼可以有四壁呢?
人家住這樣的:

流放嶺南的官員,不是官員,甚至不能算是個正常人。流放嶺南的官員的子孫,那就根本不是人了。
沒錢看病,病死沒人管,沒錢娶媳婦,因為自己都吃不上飯,就算文質彬彬,那是質,不是標,人活著首先要吃飽飯,自己都吃不上飯,只好終生打光棍。唐文宗時,廣州刺史盧鈞為政廉潔,而且很有公德心。看這幫流放官員的孩子實在是太慘了,於是「減俸錢為之營槥櫝,致醫藥,畢婚嫁,凡數百家。」
所謂槥櫝,就是小棺材。
果然連棺材都買不起,小號的也買不起。

2.
貶謫是輕度的流放,故稱流貶,是打擊政治失敗一方的重要手段。或輕或重,輕的貶在京畿,重的貶幾千里。
有貶一兩年就回來的,有貶幾十年繼續再挨貶的。
劉禹錫就是後者的榜樣。
劉禹錫被貶二十三年,說貶謫在凄涼之地,就跟坐牢似的。像沉在水底的船,眼睜睜看著別人的船一艘一艘地過去;像一棵枯死的樹,望著其他樹木發芽、吐綠、開花、結果。「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人說這體現了作者的曠達情懷。
我他媽跟老白喝酒喝多了,吐槽朝廷里那幫狗日的新人(道理和那兩首《桃花詩》一樣)。朝廷廢了我二十三年,你現在跟我說我是為了體現我對新人的寬懷,表達我的曠達。
我曠達個屁!!!

3.
蘇軾被貶那十多年,愛慕者自然說的好聽,說這是在放浪形骸,杯酒人生。
但其實蘇軾自己說被貶之後的情況,基本上是:「吃飯靠蹭,生病靠捱。」「冬天沒炭,夏天沒泉,沒有,統統的沒有,除了我,什麼都沒有,就跟個苦行的和尚差不多。(南遷以來,便自處置生事,蕭然無一物,大略似行腳僧也)」連燒水都成問題,多雨的冬季終於到來,蘇軾:

小屋如漁舟,漾漾水雲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文采當然沒得說,但你體會一下「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有多苦逼。廚房裡什麼都沒有,市場上撿來一斤白菜幫,煮一煮就算吃飯了。

雖然很難為情,但沒飯吃,人家給你就接著。
真不能要臉,要臉沒命。
蘇軾貶到嶺南,朝廷有人想殺死他,也有人想救他,范純仁上疏懇請朝廷借款給蘇軾,好讓他不至於連飯都沒得吃,被想弄死蘇軾的人駁斥了回去(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蘇軾的朋友們知道蘇軾窮,蘇轍最可愛,把俸祿分出來七千給蘇軾,怕他餓死。南華辯老來了一封信進行慰問,附贈「惠麵粉、瓜、姜、湯、茶」等等。林天和送他麵粉和鱸魚,程全父送他筆紙和茶葉。親戚來看他,都知道多帶點東西,是因為你帶了,他能吃好幾個月,你不帶,他就得餓著。
要說蘇軾是個樂天派,還真不假。
人家老和尚送他的惠米粉讓他給換酒喝了,還說什麼「惠米粉五碩可換醇酒三十斗」,「我一天喝一升(日飲一升)」。
貶謫後蘇軾舊疾複發,注意,這不是什麼好病,就是喝酒喝多了導致的屙血,俗稱痔瘡。屙了好幾百天,一度「看書筆硯之類,殆皆廢也」。為了治好屙血之疾,蘇軾發誓不再喝酒飲食肥甘了,搞了茯苓搓麵餅,一天吃一斤。(近日又苦痔疾, 呻吟幾百日, 緣此斷葷血鹽酪, 日食淡面一斤而已)人家蘇軾這是朋友多,要是沒朋友,你說會是怎樣的情況呢?


就來講講清朝最有名的流放地寧古塔吧。
在許多清宮劇中,常會聽到清代皇帝雷霆大怒時的幾句經典台詞:「將某某發往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寧古塔其實並不是一座塔,而是滿族的龍興之地。披甲人則是指滿洲鎮守邊疆的八旗軍。
流放貶謫由來已久,流放貶謫是將人發配到窮山苦水的荒遠地界。在安土重遷的古代,流放貶謫無論是在物質還是精神層面,都給流放貶謫的人帶來巨大的打擊。在去往流放貶謫地的漫漫長路中,山高水遠,死於途中或死於當地的也不在少數。明初大儒宋濂便死於貶謫四川茂州的途中。在歷朝歷代,清朝是被流放貶謫者人數最多的朝代。在清朝眾多遣戍地中,寧古塔無論是流放人數還是持續時間都十分引人矚目。當時被流放到寧古塔地區的流人,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因文字獄或涉及科場案和各地反清鬥爭等引發的各種大案而被發遣此地。清代獨創了發遣制度,作為流刑的一種,發遣者不但要被流放到偏遠地區,而且會淪落為奴隸,也就是與披甲人為奴。
寧古塔是一個城名,為關外最著名的流放地。寧古塔在今天的黑龍江省東部的海林和寧安。清初,寧古塔尚屬邊遠地區,這裡尚未開化,氣候嚴寒,寸草不生,五穀不長,人煙稀少,號稱荒徼,很適合罪犯改造。寧古塔雖以塔命名,實際並無塔。相傳,清皇族的遠祖六兄弟曾居住於此。滿語 「六」為「寧古」, 「個」為 「塔」,故稱「寧古塔」。寧古塔也是寧古塔將軍的轄區,為吉林將軍的前身。清朝期間,發遣到寧古塔的名臣良吏、才子佳人不計其數,流放到寧古塔的流人從順治年開始到乾隆朝,大規模的流放有數十次之多。
把罪犯流放到寧古塔,有雙重目的:一是採取「出禮入刑」的原則,把流放作為降死一等的刑罰,懲治罪人。流放已經註定了他們的背井離鄉與生死離別,到達並不是苦難的結束,而是更大苦難的開始。讓他們背井離鄉受盡磨難,到關外去自悵自悔,接受嚴寒風沙的懲罰;二是為清朝龍興之地「添磚加瓦」,「守衛邊疆」。清王朝為什麼不把罪犯流放到西南,西北改造,而首選寧古塔呢? 當時其他地域還沒有完全安定下來。所以清初入關的順治一朝,主要的流放地就是到東北。寧古塔是滿族的發源地,是清皇族的龍興之地。流人到流放地後必須服一定的勞役,根據所犯罪行的不同。勞役大致分成兩種:為奴和當差。為奴實際上是清代入關前奴僕制度的延續,被流放為奴的人多是犯了嚴重的罪行,他們到達流放地後都被朝廷賞賜給了當地的官員和駐防的兵丁。為了使這些為奴人犯「備嘗艱苦長受折磨,清朝的法律規定奴主有權處死為奴的犯人;「務令家主嚴行管束,斷不許勒索贖身及任聽在外居住」。當差是對流人懲罰的另—種形式。身份不同所當的差也不一樣。有官員背景的犯人到達戍地後由於其特殊的身份大多會受有官員背景的犯人到達戍地後,由於其特殊的身份,大多會受到一些照顧。清初,發往黑龍江、吉林當差的官犯大多在驛站、官府、官莊等地從事一些雜役,而平民則從事一些艱苦的差使。到康熙初年,隨著黑龍江邊境抗俄局勢的日益嚴峻,逐漸將流人遣戍至抗俄前線的寧古塔部分都投入到軍事差役之投入到軍事差役之中。
作為皇族起源地,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去寧古塔的,這裡有個「標準」的問題。順治時期就對喜歡提出異見的人有明確規定:「挾仇誣告者流放寧古塔。」
乾隆初年公布的《大清律例》規定:「強盜免死減者,行劫數家止首一家者,伙盜供出首盜即時拿獲者,偷盜墳墓二次者……具僉發寧古塔等處。」
按照這個標準,流放寧古塔的這些人其實都是些命懸一線「走鋼絲的人」,這根鋼絲就是生命。走穩了,雖然受盡屈辱,但至少這條命還在;走不好,一把骨頭只能留在白山黑水之間。這絕非危言聳聽,因為發往寧古塔的罪犯,一般以十年為期,然後考察他的表現,若能悔過自新,又願回原籍者,准予回籍。但如果被判處無期徒刑,將永遠不得入關,除非皇上特批。更何況據《研堂見聞雜記》寫道,當時的寧古塔,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惡獸吃掉,甚至被餓昏了的當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來的不多。
關於可怕的押解之路,清代刑律規定,「限日行五十里,若三千里限二月;二千五百里限五十日;」若在途中無故稽留,將受到懲罰。流人每天必需的口糧,由當地供給,標準定為每人每天8兩,15歲以下減半。而這些口糧,對於顛沛流離,跋山涉水的流人來說是遠不夠的。即使這樣少的食物,往往也不能夠足額發放。更何況,當時流犯經常受到的押解的兵丁和沿途的官員肆意虐待,打罵,甚至勒索。不少犯人在途中就被不堪折磨,受辱而死。然而挨過漫漫押解路,到達寧古塔絕非痛苦的結束,而是更大痛苦的開始
由此,寧古塔惡魔般的面孔展露無疑,只要到了這個地方,你就得老老實實的待上至少十年,而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在安土重遷的鄉土中國,客死異鄉是十分忌諱的。被流放寧古塔的流人,職責是「與披甲人為奴」,給戍守邊境的八旗子弟當牛做馬,世世代代皆為奴。對士人來說寒冷也是一巨大考驗。寧古塔常年冰封。《研堂見聞雜錄》稱「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吳兆蹇在給其母的信中說:「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方拱乾曾說:「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流人的遣戍呢?
其中的原因錯綜複雜。有反清鬥爭的失敗者,清朝的反清復明運動一直都很蓬勃,白蓮教等赫赫有名,而一旦這些農民起義失敗,「賊首」被砍,從眾者及其家屬會被遣戍。這些鬥爭在被清政府鎮壓後,反清領袖們及其親屬,或被殺害,或被流放。如因「通海案」受到牽連的楊越、祁班孫;順治十四年(1657)被遣戍寧古塔的南明隆武朝平國公鄭芝龍,由於鄭成功堅持抗清而獲罪。
有的因文字獄受到牽連,如康熙年間轟動朝野的戴明世《南山集》案、方孝標《滇黔紀聞》案等,往往株連九族,甚至鄰居也跟著遭殃。《南山集》案事發之時,方孝標已死,但仍被掘墓,挫骨揚灰。還有的因科場案而受牽連,有的人確實有因通關節、營私舞弊,但也有因被誣陷而無辜流放的。如著名詩人吳兆騫、方拱乾等人就是典型。在清朝眾多的科場案中,順治丁酉科場案(南闈科場案)、北圍科場案最為使人震驚。僅丁酉科場案所牽連人數就有百人之多。
有的因參與清朝統治集團內部的派系鬥爭,像平定三藩、康熙後期儲位之爭、雍正年間年羹堯、隆科多案等,在這些鬥爭中失勢而成為政治的犧牲品遭到遣戍。還有大批人因貪污受賄,瀆職,作戰不力、貽誤戰機,投敵等行為被流放如順治十二年(1655)因上疏稱頌多爾袞之功,請求為其昭雪而被流放至寧古塔的吏科副給事官彭長庚、一等子爵許爾安;因南北黨之爭而受牽連的張縉彥;「三藩之亂」中被構陷的文人學者陳夢雷等。這些流人,大多都是派系鬥爭的犧牲品。
從順治年間開始,寧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員的接收地,他們當中有抗清名將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文人金聖嘆家屬、詩人吳兆騫等等。
順治十四年(1657)秋, 方拱乾五子方章鉞參加江南闈科舉考試中得舉人。然十一月, 有人奏參江南主考官方猷弊竇多端,以聯宗的緣故,取中少詹事方拱乾之子方章鉞為舉人。「聯宗有素, 乃乘機滋弊, 冒濫賢書,請皇上立賜提究嚴訊」。當時正值順天鄉試舞弊被揭發不久,順治皇帝雷霆大怒,遂令刑部對方章鉞嚴行詳審。順治帝親自命題複試這些江南舉人,且每名舉子左右都有有清兵持刀監考,戒備森嚴,如同刑場。吳兆騫也參加了此次江南鄉試,順利中舉,卻被此案牽連,複試前,吳兆騫異常悲憤地說:「焉有吳兆騫而以一舉人行賄的?」複試時,他不肯蒙受此辱而交了白卷。複試的結果是此十四人皆被革去舉人,入獄。順治十六年三月初三,因「南闈科場案」遭到流放的方拱乾、吳兆騫等八名舉子及家屬數百人自京師啟程,開始了寧古塔流放之路,而此時的方拱乾已是六十四歲的老人。《研堂見聞雜記》中說: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其地重冰積雪,地距京師三千里;長行數日,不見一人;無廬舍,掘地為屋;地遠嚴寒,至其地者九死一生」。寧古塔實在是個荒涼之地,中原、江南文人(或舉家甚至舉族)流放之凄慘,老者逝於中途、妻兒委身為奴、仕者淪為苦力的場景、哀嚎乃至絕望。康熙時詩人丁介有一首《出塞詩》,摹寫流放東北之「盛況」:「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當時慘況可見一斑。
清代文學家顧貞觀為求納蘭性德搭救好友吳兆騫創作了組詞作品,埋藏著巨大的苦惱、恐懼和憂愁。: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然而再艱苦,生活還是要繼續的。來自中原以及江南的流人們來到這裡後,在改變了這裡「舊跡殘碑少,荒城蔓草多」的狀況。流放至此的文人多來自人文淵藪之地,繁榮富貴之鄉。他們的到來給寧古塔這片文化荒漠帶來了勃勃的生機。
吳兆騫 「惟館穀為業,負笈者數人,諸同患難子弟,為陳昭令,葉長民、孫毓宗、毓章,許丙午,沐中貞,田景園,及呂氏昆季」。後寧古塔將軍巴海非常欣賞吳兆騫的才情,聘其教授「其二子讀書,並禮之甚厚」。楊越「於其鄉人教以誦書」,把自己從浙江帶來的《四書》、《五經》、《史記》、《漢書》、《昭明文選》等書拿來傳閱。在這片白山黑水的土地上響起了琅琅讀書聲。
張縉彥在寧古塔組織了著名的「七子之會」詩社。極富才情的七子分別為「秣陵姚琢之、苕中錢虞仲、方叔、丹季兄弟、吾邑錢德維及吳兆騫」,他們「分題角韻,月凡三集,窮愁中亦饒有佳況」。詩社成立於康熙四年夏,由張縉彥召集發起。七子之會的活動,據記載是每月集會三次,然後分派題目,限定詩韻,吟詩作賦多「宴遊雅集」。《席上賦得吳郡》《早秋陪諸公游密將山》等許多詩作,都是在活動中產生的。這群文化流人創作了大量文學、史地著作,如《絕域紀略》、《何陋居集》、《甦庵集》、《秋笳集》、《寧古塔山水記》、《寧古塔紀略》,所記的多與流人有關,也是論述塞外的山水、風俗和物產之作。
流人張縉彥在《寧古塔山水記》中的一段描述:「耨於原,稼可登,獵于山,鮮可食,釣於淵,鱗可舉。」 流人們將內地的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帶到了這裡,土地得到大規模的開發,耕地面積也迅速增長糧食產量也隨之增長,糧食品種也由原來的四、五種增加至十餘種。明末最後一位兵部尚書張縉彥流放寧古塔後,將中原蔬菜、花卉種子及農耕方法帶到這裡,有詩云:「域外群尊五穀神,春秋祭享寄來真。魂游寧古霜天月,習稼還思教稼人。」
寧古塔地處塞外,乃荒涼凄苦之北大荒,幾乎沒有商業活動,流人楊越建議寧古塔將軍建立皮毛人蔘互市貿易場所。 到康熙末年已初具規模,城內居民不過「四千三百家」,其中「賈者三十六,其在東關者三十有二。土著者十,市布帛雜貨,流寓者二十二,市飲食在西者四。」吳兆騫的兒子吳晨臣二十多年後在《寧古塔紀略》描述到,「貨物客商絡繹不絕,居然有華夏風景」。
流人們留下的這枚塞外文化種子,千春猶待發華茲。
最後送上顧貞觀《金縷曲》第二首,供諸君細細品味。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僝僽,薄命長辭知已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詩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是在流放伊犁以前念的這兩句詩的,可見在當時的人看來,流放去新疆是要冒生命危險的。
所以可見紀曉嵐果然是個異人,每天吃好幾斤肉上好幾個姑娘就不說了,這廝流放去新疆還能活著回來,而且回來的時候還是專挑偏僻小路繞著走回來這件事足以說明問題。
一直到今天,新疆都是流放官員的地方(流放草民的就不用說了,新疆的監獄大家都知道)。前兩年因靜安大火被撤職的靜安區長就被上面從魔都首善之區打發到新疆最窮最亂的喀什地區去當副手去了,當然現在上海到喀什已經有了直航航班,路途上是沒什麼風險了。


一半以上有去無回吧

沒查資料,憑印象瞎說。

貶謫已經很慘,最慘的是貶謫+庭杖

庭杖,幾十棍子下來已是重傷,此時最需要的是靜養,而往往,庭杖之後就是貶謫。

貶謫也是有規矩的。自貶謫之令下,限幾日內出發,限日行需多少里(按交通工具不同而不同),限於某日前到貶所。這些數字都是根據歷史經驗計算好的,古代的驛站系統可不是擺設。如果皇帝再狠點,正常人三個月的路程限兩個月走完。基本路上就死了。

如果想親身體會一下,可以被吊打之後坐綠皮車環遊中國體驗一把。有過帶病旅行經驗的驢友想必對此認識深刻。


即使沒有庭杖,對大部分年老體衰不堪長途旅行的官員,也是很難堅持到貶所的。而到達之後,生活狀況也不樂觀。

第一個是水土不服,第二個是缺醫少葯。

水土不服,就需要適應期,身體好的扛過去了,身體不好的卻沒有醫藥的調理,說不定就一命嗚呼了。即使在今天,高端醫療資源分配也極度不平均,一有大病人們就蜂蛹去大城市大醫院,古代情況更嚴重——許多地方就沒有醫生,只有巫術。高中時古文閱讀題里介紹古代能吏的,他們的政績常有「禁淫祠禁巫覡」一條,而這些淫祠巫覡常兼有治病的功能,當然是禁不絕的。古代讀書人往往通醫書,也是迫不得已,到了窮鄉僻壤,也只能自己給自己治病了。古人未必有平均壽命的概念,但還是知道待在大城市更能治病。今天北京上海的平均壽命領跑全國,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對於一個年輕力壯的官員,遭貶之後又如何呢?
通過劉禹錫和他的四首詩說明一下吧。我還是對詩更熟悉一些。

手機打字,詩背錯了勿怪。

第一首是語文課本上的,叫酬樂天席上見贈還是什麼的。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與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少年人讀詩,大概會喜歡第三聯。所謂名句也是第三聯。而我作為奔三的大叔,卻覺得第二句最沉痛:二十三年棄置身。
人生有幾個二十三年啊,更何況是最美好的二十三年。
此中道理無需贅言。

然而劉禹錫被稱為詩豪,當然是有豪氣的。但他在此詩最後說,「暫憑杯酒長精神」,不過是白居易勸他而劉禹錫又反過來說,好好好,我振作一點。又怎麼振作的起來。

劉禹錫還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成語,司空見慣,出於他的贈李司空詩。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美人跳舞,在司空門下,在長安城內,是見慣的,而我在蘇州,在窮鄉僻野,什麼也見不到,今日一見,只覺肝腸寸斷。
生活水平和娛樂水平的差距啊。

另兩首就是桃花詩了。有事,不寫了。


可以看兩首不同時代的詩人被貶之後所作的詩:

(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另一首:

(宋)秦觀《自作輓詞》
嬰釁徙窮荒,茹哀與世辭。
官來錄我橐,吏來驗我屍。
藤束木皮棺,槁葬路傍陂。
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
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
昔忝柱下史,通籍黃金閨。
奇禍一朝作,飄零至於斯。
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時。
修途繚山海,豈免從闍維。
荼毒復荼毒,彼蒼那得知。
歲冕瘴江急,鳥獸鳴聲悲。
空濛寒雨零,慘淡陰風吹。
殯宮生蒼蘚,紙錢掛空枝。
無人設薄奠,誰與飯黃緇。
亦無輓歌者,空有輓歌辭。

其他如路途上艱難困苦且不談,但說被貶之人的心理,被貶之人往往是抱著客死他鄉的心理準備出發的。如秦觀真的就客死他鄉了,年僅52歲,而客死他鄉在中國古代的悲劇意蘊絕非今日可比。有興趣可以讀武漢大學文學院尚永亮教授《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等專著。


Joanna Waley-Cohen有一本書名叫Exile in mid Qing China: banishment to Xinjiang, 1758-1820,可以提供一個比較具體的視角。上學期期末讀過,但書不在身邊只能憑大致印象來敘述比較有趣的觀點。PS 政治觀點較保守的同學請謹慎閱讀國外關於邊疆史的作品。
作者在本書中提出的關鍵論點之一就是流放在治理新疆的過程中起到了作用,「普通人」和官員都是。在治理新疆的過程中農業生產是很重要的部分,在這其中流放犯人也要做出自己的貢獻:比如成為奴隸的人會為旗屯工作,非奴隸則為犯屯工作。這部分的收成國家也是要收稅的。而官員也需要繼續「發光發熱」,比如說紀昀就幫助過當地官員Bayanbi的工作,流放官員還可能被派到到煤礦啊修船廠之類的地方。
作者用很中立的筆觸描寫了流放犯人的生活,除了上面帝國螺絲釘的生活外,她也寫到有些犯人畏懼流放的生涯悄悄逃走。「慘」不「慘」更多是讀者主觀的感受,可以看了書之後自行評價。


貶謫和流放是明顯的兩個概念。

貶謫相當於行政處罰。 歷史裡百分之九十的貶謫發生在唐五代。 大多是政見不和,或受案件牽連被貶。 好點的貶到東都去或都城附近太守什麼的,最差的也只是到偏遠地方做官而已,起碼是個政府官員,活得比普通百姓強多了。 想了解更多可 參閱尚永亮的《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裡面部分章節有提到。 更多的是政治上的不得志。

流放相當於刑事處罰。 基本是犯事兒了,留著命賴活著,比死刑好點。

別把這兩個混為一談。


古代流放貶謫,就是刑法中的流刑。歷朝歷代都有,但是最慘的流刑是清朝,在清朝最慘的是流放寧古塔。流放寧古塔又分為普通流放和與披甲人為奴。
1:普通流放:有可能被召回,就算不被招回,只要你沒犯謀逆等大罪,所以在在寧古塔流人之中

,有極少數流人,主要是一些官宦和紳士犯,或者是有名氣、有才華、學識出眾或社會地位特殊的流人,他們到戍所之後,得到寧古塔將軍或都統們的照顧,有的還被聘請為家庭教師,開醫館,如,著名詩人吳兆騫,佛學家函可,文人張縉彥等等處境比較好一些,但這畢竟是極少數人,他們不能代表大多數流人的處境。

2,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這種就是最慘的了。

首先清朝對遣奴有以下規定


1:清廷規定奴主有權處死為奴之犯,不受任何法律追求。1728年,聖諭:「凡屬免死發遣之犯,伊主便置死,不必治罪"。此項規定意味著流人的自由完全被剝奪,為奴的流人已經失去了人身安全的保障。不僅沒有安全保障男的為奴還要日夜耕作,吳兆騫目睹寧古塔官莊流人之苦:「至若官莊之苦,則更有難言者。每一庄共10人,一個做莊頭,9個做莊丁,一年四季,無一閑日。一到種田之日,既要親身下田,五更而起,黃昏而散。每個人名下要糧十二石、草三百束、豬一百斤、炭一百斤、蘆一百束。至若打圍,則隨行趕虎狼獐鹿。凡家所有,悉作官物,衙門有公費,皆來官莊上取辦,官莊人皆骨瘦如柴總之,一年到頭,不是種田,即是打圍、燒炭,並無半刻空閑之日"

2:本來一開始,如果公文上沒寫妻子"一併為奴",妻子則不必為奴,但是1764年又重新規定:

"為奴之妻子,一併給予原賞之人為奴"。於是無辜家屬,備受株連


。尤有甚者各處披甲人等,竟有圖占該犯妻女,從而斃其丈夫和父母致死的案件屢屢出現,流人及其妻女的的悲慘,可想而知。
所以最慘就是流放寧古塔披甲為奴,永世不得召回。那就是被貶後世世代代淪為賤民,那真叫一個慘,生子代代為奴,生女世世為娼。子女不得讀書識字,子女生殺大權都在主子手裡,這個娼還不是怡紅院那種,你是賤民女,十歲成年後後主人家任何男人都能上你,凡主人家有男的新婚,為奴者妻女都是被拉去試床的。你看史書,待遇好的流人,還可以留下《寧古塔志》,《寧古塔紀略》,《寧古塔山水記》,《柳邊紀略》等記錄自己流放生活的遊記,而那些被流放與披甲人為奴後的,基本上其人或其後人都沒有消息的,其凄慘可想而知。所以一旦是這樣的刑法:"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你最好做法是殺死自己的妻女,然後自殺,但是當時信息阻塞,以為發配寧古塔總比死了強。去了之後才知道什麼叫做:悔不當初死,恨做今日生!


說個現代貶斥的故事

我爺爺因為是國民黨留用人員,解放後就從迪化被派去南疆的一個邊境小城工作(具體地方就不說了),他有個同事老A是從北京下派過來的。這個老A算是老革命了(抗戰期間參加革命的),原來在北京外交部工作,但是不知道神馬原因,就全家下派到這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來了。大家私下裡傳說老A是因為中蒙劃界問題犯了錯誤,才下派的,按照過去的說法,就是「犯官」,貶竄過來的。

那個時代運動多,我爺爺是「國民黨」(其實他沒加入國民黨,只是在舊社會的新疆銀行當職員),政治上有原罪,自然是「老運動員」。老A雖然是老革命,行政級別和待遇比我爺爺高,但因為是有「問題」的(沒問題為嘛把你趕出北京),所以也是「老運動員」,每次有運動都要拿他開整,日子也很難過。兩個老運動員經常一起挨斗,雖然比較熟識,但是算不上朋友,因為老A覺得我爺爺是國民黨,自己和他關在一個牛棚是對他的羞辱(當年羅瑞卿也覺得把自己和「一貫反對毛主席」的彭德懷關在一起是一種羞辱)。

大概到了文革中後期,老A的女兒嫁了他的老戰友,某省軍區司令員的兒子,這下沒人敢斗老A了,從此不幹運動員了。改開以後大家都平反了,老A辦離休回了北京(據說他們家在北京還有一個四合院),然後慢慢把子女也都調回去了,自此就和大家沒有聯繫了。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題主是不是以為流放是玩Minecraft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說太複雜了不好理解,簡單來說吧,就跟你到了一個沒信號沒wifi沒自來水沒天然氣沒電的地方待10年一樣慘。


古代除了首都以外完全是農村,人口100萬都很多,沒有任何職業分工,所以當官才那麼牛
最南是交恥越南,那裡的文學作品太少,朝鮮平壤漢代也有,西藏流放沒有,李白出生碎葉在蘇聯在絲綢之路


感受就是上千年後的今天再去那個被貶的地方依舊覺得荒涼和蕭條~ 大約兩年的有一天,心想閑著也是閑著,乾脆去東坡書院(蘇東坡被貶講學的地方,原名「載酒堂」)轉轉吧!我和我爸倆人開車從海口出發,開了快五個小時車,在海南島那P大點兒地方開車能走五個小時的地方也是真不多。走了高速走國道,走完國道走省道,還經過了很長的一段土路…結果到了門口簡直失望至極,東坡書院對面就是很大一片農田,那種震驚我都忘了該如何形容它。門口售票處有幾個中年男子在打撲克牌,還沒等我們開口問票價對方直接說:「進吧進吧,不要票了反正也沒人來」。就這樣我和我爸倆人進去參觀了一下,回來車上我們除了惋惜載酒堂如今的蕭條,就是感嘆當年蘇東坡的處境凄慘。在那個遙遠的年代,能穿過瓊州海峽已經是不可思議了,何況還給下放到遙遠的中和鎮,那個地方如今去了你會有以為穿越的錯覺。


換到現在估計就是開個火箭把你放到火星,哪天地球的統治者高興了,就把你接回來。


流放的真是含義是「你他媽去遠點的地方死」


.

古代流放貶謫者在生活上不慘

¨¨¨¨¨¨¨¨¨¨¨¨¨¨¨¨¨¨¨¨¨¨¨¨¨¨¨¨¨¨¨¨¨¨¨¨¨¨¨¨¨¨¨¨¨

1). 屈原初放長沙郡

《屈子與鄭詹尹大人簡書》 標籤: 歷史、文化

『引言』此簡書經楚襄王室大司樂譜曲後,題名為《懷沙》之樂歌,

取.「懷念長沙」之意。長沙,楚國開拓江南之據點,屈賈流放地。其

歌詞原文(原文就懶得抄了)與參考譯文如下:

炎炎之初夏

草木莽莽

傷懷又悲哀

汨流南土

望之悻悻

靜幽沉默

鬱結而日增

哀痛而喪沮

撫傷情言志

冤屈我自抑

磨稜角為圓

綱常勿替


移本性之迪

君子所鄙

規劃定繩墨

稟性難改

敦厚又樸質

大人名盛

巧匠不穿鑿

何撥亂反正

黑紋若處幽

瞎子也說無章

明眼稍睇

瞎子目不明


既變白以為黑

又顛倒上下

鳳凰囚於籠

雞鴨狂舞

視玉如扁石

一概論質量

結黨營私卑鄙故

自不知我之善長

負重載荷盛

限制無救濟

懷碧又握玉

不知向誰示


都邑犬犬群吠

吠其見怪

非俊而疑傑

庸俗心態

璞外而秀內

眾人不知我之異彩

材朴如山積

誰知我之所有

重仁又重義

謹慎而厚豐

舜帝不可知遇

誰知我之從容


帝王固不可重並

豈知其何故

湯禹太久遠

遙而不可慕

忍改而不憤

抑制而自強

身流亡志不遷

願我志終成像

輅進北而宿

日曖昧天將暮

抒憂遣我哀

大限必有故


終言浩浩沅湘

分流汨水

長輅幽蔽

道遠悠忽

懷質抱情

獨一無匹

伯樂既沒

良驥何騁

萬臣人生

必各有所錯

堅定意志

我無所畏懼


憂傷悲哀

永遠嘆息

世渾濁莫我知

人心已不可謂

知死不可讓

願勿憐愛

明吿君子

我將以你為同類

【札記】 .大人,商曰貞人、殷周曰大人、西周曰太僕、東周曰太史,統稱謂.「大人」。

屈子寫此信與楚王室中惟一的好友鄭詹尹是也。中國惟一的國學大師《王國維·屈子

之精神》一書中曰:「知屈子者,惟詹尹一人」。所謂「汩徂南土」,汩為汨之誤。汨羅

為屈子流放之地,南流支流汨水,流經羅城曰羅水。《許慎·說文》曰:「長沙汨羅淵,

屈原所沉之水」。


屈子先公熊蕮賈於.公元前611年時為楚王室工正,力諫楚王不可遷徙於阪高,而應傾

力滅掉庸國。最終楚王採納熊正則先公之英明戰略滅了庸國,並把其地作為賞賜而封

給熊正則之先公。


從簡書中可以看到,楚國流放者屈原之狀況主要是精神上的悲傷和不屈的意志,並且

讓我們明白了楚懷王流放屈原之地是萇沙郡。但他為何投汨羅水呢?因為楚頃襄王時,

他被從長沙郡再次放遠於汨羅之偏僻地區。此簡書本是他給鄭詹尹大人的回信,本應

排序在《鄭詹尹大人與屈子簡書》之前,王逸誤輯。下面我們來看看被貶謫到長沙郡

的鄭詹尹大人又是什麼心境…。


此簡書是《思美人》的複信,作於公元前279年孟夏。

.

2). 鄭詹尹大人貶謫長沙郡


《鄭詹尹大人與屈子簡書》標籤: 歷史、文化

『引言』 .鄭詹尹大人収到屈子來信,即刻給老友回了此信。

該信經襄王室大司樂譜曲後,題名為《思美人》之樂歌。美

人,指屈子,周楚僅僅指男子而非女子也。其歌詞原文與參

考譯文如下:


思你美人

抹涕徒凝視

信絕又輅阻

有言不可贈遺

鬱悶悶心煩冤

駐車而不發


通宵達旦思訴情

志沉怨而不達

情願寄信於浮雲

請雲神不聽將

又托南雁致我辭

雁飛高托難當

高辛之威靈盛

命玄鳥而傳達

欲思變節以從俗

愧改初衷屈志

孤獨多年而無憫

長思友心未化


寧隱憐憫而一生

何可變初作為

知前車之不心遂

未改制度

大車傾覆馬狂顛

大道獨懷異輅


勒良馬而更換駕

造父為我韁操

遷月就日不馳驅

聊借日以度時

心指嶓冢西山邊

待黃昏以為期


開春發新歲

白日出長悠悠

我將滌心志而愉樂

沿江漢以娛憂

攬盡萬叢之香茞

拔盡長洲之野莽


惜我不及古之人

我與誰玩此芳草

摘枝扁蘭與雜菜

備以為贈佩

佩繽紛以繚身轉

漸枯萎花離異


我且俳徊為娛憂

觀南人之変態

快意隱於心中

揚心志而不待

香與臭且須合揉

其芳華自中出


紛芳鬱郁香遠蒸

內滿必外揚

情與誠信永可保

居野蔽聞美章

命木蓮為媒禮

怕舉步攀高木


令芙蓉以為媒

怕牽裳又濕腳

高攀我不悅

低下我不能

與我秉性不相符

俳徊似狐疑


廣遂前籌畫

從未改初度

命則處幽我職將罷

願美政白日至末暮

獨煢煢我今南行

思念彭咸之故

【札記】《王國維·屈子文學之精神》曰:「而知屈子者,惟詹尹一人」。

鄭詹尹不僅是屈子在懷王室惟一好友,更是「周公美政」的禮樂程序第

一執行人,他對《楚辭》的傳承,起了決定性作用。沒有他和他的後

人精心保管,後人是讀不到《楚辭》的。楚宮珍藏的那一部《楚辭》,

在宋玉為恩師通報郢都淪陷而作《哀郢》時,被吳起燒毀了。


公元前279年.孟春,楚傾襄王室大人鄭詹尹被貶長沙。103年後的公元

前176年,賈誼也被貶謫到長沙。也正因為歷史的相似,賈誼聽到了「屈

冤大夫」的坊間傳聞,並在漢初著名文人中,第一個讀到了鄭氏後人珍

藏的《楚辭》。讀後感慨萬千,長沙原來還有一個比他與鄭詹尹大人更

屈寃的詩人,於是寫下了《吊屈原賦》。自此後,《楚辭》成為漢初顯

學。至於「屈原大夫」之始稱,是否因忌諱而出,不得而知。


此簡書作於公元前279年孟春。

.


有宋一代,少誅大臣,也不知哪個混賬王八蛋就想出了貶謫嶺南甚至更遠的崖州之類的損招…在沒有航空、鐵路和公路交通甚至官方馳道也無法順利聯通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的宋代,從今河南中部出發,無論走湖廣線還是繞一圈沿著福建沿海走都必然要經過各種丘陵地帶,那時候老虎豹子狼野豬神馬的都是標配…另外人口稀少地區也是個難題…肚子餓了你哪兒找711且?


我印象里只有蘇軾同志吃的很爽


推薦閱讀:

古代的人近視嗎?
東漢劉秀統一中國重建王朝的過程如何?有那些重要的戰役?主要的將領以及敵人是那些?
夏商周齊楚燕韓趙魏秦等古國名中為什麼「商」很少被後世復用?
如果封建時代的政府知道那些詩人在未來如此偉大,他們還會被貶嗎?
商朝夏朝是同一個民族嗎?商朝這些人來自哪裡?

TAG:歷史 | 文化 | 歷史知識 | 歷史人物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