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為什麼沒有做「在行」那樣的商業模式?

按說知乎比果殼更有條件做這種模式呀 各行各業專家現成的大把 且易驗證


簡單來說,在行模式是一種不能對過程和結果負責的,很難量化擴張的,需要資源方不斷重複勞動和輸出的低效模式。這種不對等的關係是很難用金錢交易來維持的。而知乎一旦官方的把知識和粉絲量化成金錢,就要冒極大地回不去的風險,不值得。

1)非標

人是最非標的產品。在這個模式下,賣方和買方雙方都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對話的本身也是極大的不確定,這對量化、擴張和保證體驗來說都是極難的。如果做成交易平台就要對過程負責,難。

2)非結果導向

和教育相關最難做的一點就是衡量結果,或者說是不是目標導向。我可以做四六級教育,可以做考研,可以做IT培訓,但在行這種模式下,對話的質量、對話的結果都是很難衡量的,不結果導向的東西很難發展,不好抓用戶的痛點,也比較難培養用戶的付費意識。

3)重複單向輸出

我在在行上接過五六個人,已經有點厭煩了,每次說的話都差不多是在重複,這種一對一的由一方向另一方輸出為主的模式,很難讓輸出方有持續的動力,越頂尖的人,越值得被約的人,時間的價值越難以用金錢衡量。


BTW:

國外比較典型的對標創業產品是 http://evisors.com,幾年也沒太大發展,

另外google推出的helpouts也類似(已關停)。

--------

  • 更多回答請看 曲凱
  • 更多文章請到 創投方法論-知乎專欄
  • 更多互動關注公眾號 42章經

知乎為什麼沒有做「在行」那樣的商業模式呢?

  • 背景

13年給知乎寫過類似在行的收費建議。
知乎團隊的路是怎麼走來的,知乎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 李石的回答。

15年在行上海推出不久就成了行家。
如何評價果殼網的新項目「在行」? - 李石的回答

  • 現狀
  1. 知乎已經足夠成功,不願意承擔衝擊已有業務的風險。商業化帶來結果可能是,大家都去回答付費問題,免費問題無人問津了。
  2. 後來者創新,後來者引領新潮流,是競爭中的一般規律。先發者會沉迷在不斷重複成功經驗的1-N,而不再有勇氣重走0-1。
  • 未來
  1. 知乎的最優策略是快速跟進,可惜等權衡利弊定下策略之後已經錯失機會;
  2. 果殼的野心遠遠不是現在的在行這麼簡單,姬十三的胸襟和魄力讓人欽佩。 參見下圖。

————————————————————————————————————
利益相關:在行行家


我覺得這種事情就不用臆測官方的想法了。

因為之前低價傾銷的原因,在「在行」上的接待人數至今都保持在第一(未來保證不了),我想我應該有發言權。

知乎不管發展得多大,依然還是在創業,不可能喪失對市場的敏感度。在行出現沒多久,知乎的幾位老大自然是注意到了,但為什麼沒做?做產品經理可不是看到A就學A,看到B就學B啊!任何產品構思與規劃時都必須圍繞核心需求。一方面需要充分的考慮到各種可能性與延展性,根據各種可能的因素做出對產品規劃與設計中必要的判斷,根據時間緊迫度、戰略需要、競爭態勢、團隊基因、工作量大小、性價比等進行優先順序高低排序,來制定下一個階段的產品開發的計劃。

在行本質是C2C交易,結合來O2O的操作模式。線上展示、導流和達成交易,線下完成交易過程。這是一個重模式,尤其隨著人流增加,需要介入和調整的環節就越多,和電商是一個道理。如果能堅持下去,重模式是很難被挑戰的,這也是京東的核心競爭力。對於姬十三來說,從這個角度切入並持久磨合,自然是一塊重要業務,當然,這個發展過程也是任重道遠。但對於知乎來說,線上產品的開發和運營是重中之重,不必要划出大量人力來操作這個線下模式。更重要的是,在行的模式並不會對知乎產生打擊或者破壞,所以更不存在打陣地戰去競爭這種可能。

知乎一直在嘗試不同的產品形態和模式,在專家服務方面的設想和計劃很早即存在,並不會受到在行的干擾。不過以知乎團隊的風格,穩健而謹慎,不太會有倉促的時間表,所以應該不會馬上看見,而且最終形態是什麼,我也不能完全確定。

但我深信知乎在這方面的嘗試也會產生價值,甚至可能更大,這對用戶而言是好事。互聯網的創新,受益者永遠是用戶,毋庸置疑,所以我不管是給在行或者知乎提出建議時都全盤托出、沒有私心。當然,這也變相說明了知乎不會跟風來做在行的模式。


其實我一直想知道「在行」上願意付錢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因為高手在民間,不要迷信權威,提供各種角度的思維方式,做出的開放性平台,這才更像大家喜歡的知乎


個人感覺

知乎更重社交,這個模式是1對多,而且內容更多樣更百花齊放。即提出問題,大家來回答,回答的答案可能花樣百出,通過眾人的投票和評論,感謝和分享,收藏和沒有幫助,來讓更好的內容沉澱,從而傳播給更多的人。

在行更私密,這個模式是1:1,專家和約見的人一對一的訪談,獲得內容也相對比較專業,更像是私人教練,幫助你獲得成長,這個方式還是通過見面,談話的方式,其他人也看不到也感受不到,除了當事人,基本沒有參與感,也沒有辦法傳播給更多人。內容上比較私密。眾人通過內容的社交也是沒有。基本和知乎的模式是兩套完全不同的內容傳播方式。包括知乎出了2本書,都是在注重內容的大範圍的傳播,這個和在行目前的模式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知乎沒必要做在行,何況在行有在行的問題。


做吧,產品名都想好了:謝邀。


「在行」存在一些問題,最後會發現,做市場、做營銷、口才好,講虛的理論獲得更多的成交。社會科學的交流更多一些。

——然而以上這些知識,大部分並沒有什麼卵用。

自然科學的專業知識,比如程序框架、設計思想、醫學、法律、數學,這些又很難面對面傳授。


在行是個行得通的好模式么?我不這麼認為。相比知乎的在線和開放,我個人覺得在行的小眾和私密會把自己害死,其實在行之前已經有一些同類產品出現,這個模式我個人不是很看好。


目前我們獵頭用在行很爽


因為願意花錢買一對一個體定製的知識或服務的群體,只是一小撮,很小很小的一小撮。知乎志不在此,也得不償失。


比起在行的模式,我覺得知乎更適合學習微博微信,在每個長答案尾部設置打賞功能...

這才是切合到每一個答題者利益的事。已經有人在個人主頁頁面與專欄里放置支付寶帳號了,自認為有提供過乾貨的,應該都能通過此模式增加些許收入。


感覺知乎並不適合這種商業模式

知乎是線上的問答社區,寫答案是一種分享,答主只需對自己的答案負責
在行是O2O的私人諮詢,諮詢就是在做生意,行家還要對買方負責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知乎把大V聚集起來成立一個「在乎」之類的東西。就意味著大V的回答都可以變現,知乎用戶基礎這麼龐大,肯定會有人用,但同時期的優質答案肯定會不同程度的變少。本來那些答案都是抽時間寫的,變身「乎家」之後,就要把抽出來寫答案得時間去接待那些等待諮詢的「乎友」,再難產出更多的答案。本來一個共同分享共同漲姿勢的網站,惟余幾戶頭和昔日的精華,那知乎又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知乎的可貴在於真的是總有那麼一些認真的人,為了答主隨手提的一個問題就認真的去考證去探索去實踐,去分析解答。可能那只是一個無厘頭的問題,毫無理由的,就有人花上大把大把的時間,精力去寫一個理據服的答案。這種情況在別的社區真的很少見到,個人覺得應該是知乎與生俱來的那種認真至上的風氣在影響著每一位答主。

這裡總是有各行各業的人在分享著他們的知識,雖然這些知識在專業人士看來就是皮毛而已,但是對於行外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新的認識。分享本來就是一種美德。知乎上每位認真的人都有這樣的美德。這和裝逼不裝逼沒什麼關係。

我感覺現在就這樣就挺好的,雖然乾貨貼總是沒有抖機靈獲得認同容易,但是總是還有認真的人在看,還有認真的人在感謝和點贊。我不在乎有沒有什麼報酬什麼的,因為在這裡贊同本身就是一種財富。

畢竟,某寶知乎贊同關注或者感謝都要賣100/30軟民幣。


我申請了「在行」,領域是如何正確的喝啤酒,等待後續。


知乎和在行終究會相遇,殊途同歸。只是現在各自在各自的跑道上都有既定的參考系,都需要在目前自己的參考系中拼沉澱拼速度。現在就插一隻腳進對方的跑道上,不划算。

說這兩者「同歸」,是因為最終都會面對「影響力」這個核心指標的較量——簡單講,哪個平台有影響力的人最多。這兩者的價值都來自對於「影響力」的產生和消費。

說這兩「殊途『,是因為衡量」影響力「的公式中必須加上「領域」和「人物」這兩個參數。這麼看兩者跑道的差異就非常清楚——拓展「領域」和深挖「人物」的博弈。

  • 知乎——發家線上,自下而上的方式從一個領域不斷拓展。每一個新領域的出現都伴隨新典型「人物」的出現。所以,你總能在知乎看到新的話題,新的有意思的人,發現身邊的他在另外一個領域也很閃閃亮哦~

  • 在行——根基線下運作,自上而下引入線下影響力人物,先穩住特定具體領域。它首先把線上作為線下效用的放大鏡。所以你很難在在行看到新領域冒出,確很容易看到這些熱門領域中現在都有哪些「人物」。

簡單看,就這麼多。稍微擴展下,就會理解比如:
1. 為什麼知乎上大家都是「多面」手,但對於「在行」是很危險和謹慎的。
2. 為什麼現在在知乎獲取知識免費,而免費對於「在行」只能是促銷手段。
3. 為什麼知乎現在不著急搶在行,而在行積極擴展線上。
4. 等等還有很多......

如果有以後,那麼可能在哪裡會相遇呢?
在"領域圈子"——在圍繞「領域」這個參數中再新產生「圈子」這個函數。
對於知乎:同一個領域因為大家環境不同、性格差異、地理位置等會有很多不同圈子。
對於在行:為了擺脫NB「人物」對於盈利模式的控制,產品上是要將「人物」和圈子分離的。你這個「人物」再NB,也需要高質量的圈子來出鏡,這是在行要做的事情。

這時候,不管是知乎還是在行,對於用戶來講,就看這個問題誰回答得更好——
「哪裡的圈子對我更有價值?」

最後,如果知乎和在行在資本的角度能有某種形式的合作,那麼國內有可能形成對「知識經濟」平台規則的建立和進一步實現。


感覺早晚會做吧,知乎做這個事情有先天的優勢。從產品形態的角度,甚至不需要重新另做一個產品,只要在開放諮詢服務的用戶旁邊加一個「諮詢Ta」的跳轉,就可以把這種線下諮詢嵌入到現有的知乎產品中,同時也不傷害其他用戶的體驗。
互聯網本質是降低信息不對稱,而在輕諮詢領域,還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市場潛力非常可觀。而且,知乎目前好像也沒有其他更好的盈利模式,一個自己有優勢,又和品牌形象不衝突的產品,為什麼不做呢?
可能會有問題的是,形成規模後繞過平台線下交易怎麼辦?畢竟現在各種支付太方便...


因為行家在知乎是弱勢群體啊


果殼偏內容輸出,有媒體特徵。知乎更重社交,至少網站是這樣。在行模式知乎能不能做?當然可以,但如何切入,何時啟動則未必採取類似果殼的模式。雙方核心模式不一樣,衍生產品的開發邏輯,側重點,先後順序自然有區別。


知乎不會搞,除非缺錢,投資人給壓力。

類「在行」的業務並不利於高質量內容的沉澱,也沒法做結構化的處理和分享,和知乎想要做的事,除了錢沒有交集的地方。

搞「在行」還不如搞一席或者公開課,起碼優質內容會留存下來。

其實如果真缺錢,還有C選項,可以投資,持股,引流給在行,不要學X度。:)


個人不覺得知乎做這件事更有優勢,線下的服務不是靠少數明星支撐的。

線上的名氣聚攏具有馬太效應,但極少數『紅人』聲望極高對線下諮詢業務整體來說沒什麼卵用,甚至有負面作用。
相對來說,果殼重媒體輕社交,知乎相反。前者注重累積平台聲望,後者則為少數個體提供了表演的舞台。

從這一點上來說,果殼跟在行的『基因』更為相似。


推薦閱讀:

你認為知乎該走怎樣的商業模式?
Keep 為什麼不做線下店?可能有哪些原因?
將風水及算命用公司商業模式發展的可能性?
韓寒的 《光明和磊落》定價十元,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在哪裡?如何從成本等方面分析有沒有利潤空間?
如何学习商业逻辑?

TAG:知乎 | 商業模式 | 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