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人單位不喜歡三本學生?
現在的好多單位(包括一些國企央企)明文規定不要三本學生,這算是一種歧視嗎,若是,那麼為何一些高校或大型公司又合辦三本學校,難道純粹是為了賺錢嗎?
這個用人單位喜歡不喜歡本三沒什麼關係,這是在強勢僱主在具備巨大僱傭優勢前提下,在人才供多需少情況下,用人單位人事部門獲取優秀人才的快速解決方案。
高薪、出場自帶光環的世界伍百強企業、大型央企、穩定的機關事業單位,就業吸引力巨大,根本不愁沒人來報名。這些單位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區分應聘者,比如靠學歷層次或者院校作為入門條件,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種辦法未必完全科學,對本三同學未必公平,而且必然會漏掉本三中能力強的同學。不過站在企業角度,企業並不在乎本三學生想法,本一本二海歸還一大把呢。看學歷看學校的招人方式操作簡單,僅需要學歷學位驗證就能完成可靠的第一輪篩選,大大降低了筆試面試的工作量。
反之,初創公司, 中小企業一般看應聘者能力的居多,很少趕高要求要人,比如招個博士當出納,沒這資本啊;同樣,第三產業服務人員招聘,企業有時還發愁人不夠。
本三同學不用灰心,如果在一般單位工作,表現出了實力,再跳槽的話這些單位還是要你的,你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另外,很多HR本身都可能只是三本或者大專的,他們應該並無岐視之意,只是執行公司的政策而已。
辦私人學校,不為了賺錢,難道為了建設祖國?
良品率低,篩選成本高
畢業兩年三本狗,滾來回答此問題。
從我工作後的經驗後反思,的確本科質量對就業影響極大。但是!!!有一點能夠絕對肯定,你牛不牛逼跟你讀的本科的直接關係並不大。
例如一個HR招聘,面試100個3本畢業生和100個名校畢業生,你認為哪個對他而言辦事效率更高?能找到更多符合他心意的人選?
從我身邊的朋友來看,除非是重點211 985外,現在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基本都差不多,就拿二本和三本比吧,我感覺其實素質和專業技能基本一致,區別只在於學習所營造的學習氛圍。一個學校的優良學習氛圍可以改變一群人,三本大多是逃課LOL,今天我又被隔壁寢室那煞筆坑一下午排位,隔壁學院的XXX挺漂亮的你有認識的朋友在她們么?二本說實在的也是這麼點事,只不過人家熱愛學習的人比你們多了10%左右吧。
如果我是HR能高個10%幾率找到想要的人才,當然會選擇去個靠譜的二本面試讓自己輕鬆點。
高考是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進入了不同的學校,過著不一樣的生活。
但是,一個人真有能力,有思想可不會被高考所淹沒,從三本中脫穎而出,和那些211 985 競爭著相同的崗位,大家都是靠本事賺錢吃飯,不分三六九等。
不可否認三本里的確有有能力有水平的學生,但是用人單位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甄別。按照學歷標籤去判斷,只要211,只要985,只要top5,這樣省了很多事。隨手抓一個名校出來的學生,成才概率肯定比三本高,人家看的是概率不是針對個體,就醬
不算。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之所以是歧視是因為你沒得選擇。性向歧視也類似,雖然到底性向是先天決定還是部分先天部分後天是有一點爭議的。
當然還有一點是性別,種族和性向通常對工作的表現是沒有影響的,在這些因素有影響的場合去區分這些也不叫歧視,比如說找施瓦辛格的替身的時候拒絕用黑人,或者招AKB48新成員的時候拒絕男性加入……
而你上三本完全是你自己弱………………
你當初考得不好可以復讀,你在校期間可以參加一些能體現自己能力的活動(別學那個幾十張證書的孩子,你需要的是一兩件能讓人真心覺得牛逼的事情,不是幾十個水水的證書),你畢業了還可以重新考一個牛逼的本科,或者考一個牛逼一點的研究生。
如果以上你都不去做,你確實沒法洗刷別人對你「弱」的第一印象。
總之,因為一個人弱而拒收他,不算歧視。
就是一堆沙。
國家花錢篩了一次。
用人單位非要和回去再篩一次,那不是傻么?
國家篩沙的那次叫高考。
另外,不存在歧視。是人才基數大,必須要有一些限制才行。
舉個例子,比如騰訊要招10個人,有5000人投了簡歷。最省事的就是把裡面的985學生篩出來,不夠了的話211再上。
因為他們的面試根本無法判斷你的能力。
別說三本了,差一些的211都危險。另外好多企業都主要在招研究生了。
再補充下:按學歷篩選這種方式,雖簡單粗暴,但是很有效,就醬。
不要亂說好不好。這個星期上海迪士尼來我們專科學校招實習生和畢業生,在台上放PPT的那位說,「我們公司不糾結你在什麼學校上學,只求可以勝任我們的工作……就算是把你們學校所有的學生都招到我們公司去,人手也不夠。」
本人三本畢業,學校在三本裡面不算很差,但是個人而言,三本的學校確實不咋滴,也許是手大環境的影響,不管是專業技能還是見識確實都不怎麼樣,當然也有一部分以後出來混的好的。我自己的同學來看,除了一部分家裡有關係幫忙安排的,考研的。其他的出來就業的基本都是悲劇。上面回答有人說二本的也是差不多,但是個人覺得有些很差的二本跟我們確實差不多,但是客觀的說,大部分二本的學生還是比我們優秀的 ,三本就是逃課打LOL,泡妹子。沒有幾個安心做事的人。但是這部分人,其實腦子還都蠻好使的。
客觀的說本人在學校算是佼佼者,各方面還算可以。但是當我來到現在的學校後(現在的學校也不咋的),發現區別還是很大很大的,我們基本上可以被認為是專業什麼都不會的那種人。屬於不會也不不努力,也明白了為啥就業單位歧視我們,那樣做真的是有道理的。只是我們自己不願意承認差距,整天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越來越多公司公開表明只要能力夠強,大專生都要,你怎麼看?
九成以上的人都是人渣 包括鄙人
我們這些人的共性:不滿足現狀 又無力崛起
看到輪子哥回答進來的。。
其實並不是這些企業不喜歡或是歧視,好企業永遠都不缺人,沒辦法,僧多粥少,最優的辦法就是通過學校來初步篩選。那怎麼辦呢?這樣的企業就不去唄
說一下親身經歷。
答主大三,野雞大學的黃燜雞專業。去年秋招的時候,我假裝大四的去感受一下面試流程,因為看不上自己學校的雙選會,就去了離我們學校較近的一個211學校。
當時面的是天馬集團,HR看了我的簡歷說:我們只招211以上的。當時很生氣又好受打擊(也是活該啊,讓你高中不認真學習╮(╯▽╰)╭),喵淡,你怎麼知道我不如211的。後來又面了長安集團,招聘簡章上寫著CET4要在2013.6之前過,也就是大一第一學期過(馬丹,老子學校大一不讓考四級啊!大二才讓考啊!!)之所以用硬體條件卡人,是因為投的人太多了。遂放棄回學校。。
回學校之後就想著考研,(馬丹,敢歧視我?!現在回過頭想想真的好naive...)掙扎了好久,最後決定不考了。可能考了好學校會讓你增加底氣和自信,平台會高一點,但現在不是二十年前了。
我現在拿到京東 平安 德邦的暑期實習offer了(雖然和谷歌微軟比差好多好多,但非技術崗我比較開心的了),幹掉了一批山東大學的。
所以逼格高的企業就不去唄我就是三本,哪又如何? 像輪子哥他們說的的確是對的,但是這就是我們三本學生沉淪的理由? 改變你命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考研等等。。。我就是通過考研重新考上了個985(不過實話說三本考研考985學校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難,我就是為了能和導師見個面,怕他複試不要我,每天去找他,可能這種方法比較無賴,但是我真的不想我的未來就一片黑暗,最終我考了初試第一,複試第二,然後才上了我夢寐以求的大學) 現在我在國內某全國500強機械生產公司工作。。。
可能有點激動了,但是我只是想說三本無所謂,關鍵是你能不能在大學裡重新醒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曾經的坑給填平所在的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周圍都是優秀的學生,你到食堂吃飯,到圖書館,都是滿座,大家都在努力,那麼你也會努力上進。所以好的優秀的學校對人的未來的成長是影響很大的,其實,優秀的學校教的技能並不多,主要是叫你怎麼做人,養成一種非常好的素質。
一個人不會喜歡跟一個整天滿口髒話的人呆在一起吧!
我要說一句,決定一個人發展的永遠是智商和情商,一個小小的學歷問題是難不到高智商高情商的人,但是。一般智商高的人都能考上好大學 智商高沒上好大學的人大多是家庭原因,比如,窮。
當然,我是站在社會背景一樣的角度來說的,有的人舅舅是市委書記,這樣是沒法比的。
自己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自己是hr 你會要三本的學生嗎
對人對事的印象往往是建立在與個體寥寥幾次的相處中。
我湊個熱鬧講個故事。
前年去武大校招,去晚了好學校的人沒了,倒是接待了一大撥三本的,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個班一起來的,圍在攤位前東問西問沒形象也沒禮貌,還挑三揀四的,不過想想還是讓筆試了。下午在去筆試教室的路上又遇到了這批學生,我和新晉領導拎著大堆大堆的宣傳品和試卷,踩著高跟鞋走在寒風中,心裡暗想但凡來一個幫我們分擔一些負重,管他筆試怎樣都可以談談,反正按計劃也要招三本的。但長達二十分鐘的路程,他們一路都在我們前前後後的擁著,開開心心的說笑,還不忘跟我們打招呼,卻沒有一個人來幫忙。他們讓我感覺,來招聘會不過是個集體秋遊, 根本不是來找工作的——既然在之前多次雙選會上已經知道三本的學生沒優勢,為何還沒意識到要提高職業素養、端正求職態度呢?
那次校招我們最終錄用了兩人,一個是地大的雙學位(現在確實木秀於林),另一個是武漢工程大學的,不算聰明但是非常誠懇的留到最後幫我們整理東西,說想來我們公司,我們也就認認真真的談了會兒(態度好、肯學,所以第一年績效也靠前)。領導回來就發了話:以後校招不要再跟三本的廢話,白耗精力。
發這個帖,主要目的是提醒三本的同學,咱成績上不佔優勢就要情商上補,拼態度、拼執行力,不要等到招聘會上還弔兒郎當的,順手給母校抹個黑。說不好聽點,top院校弔兒郎當的畢業生也會有用人單位搶著要,三本的只能靠自己早點成熟。因為爛。
利益相關:三本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