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花為什麼叫「薔薇」?

自己瞎猜是掛在"牆"上的"微"小的花, 然後取草字頭. 正經的來源和解釋應該是什麼呢?


謝邀。
對於植物名稱由來,本人雖不熟悉,但對考據一事頗有興趣。
最開始考慮的是從《說文解字》當中找內容。
http://www.cidianwang.com/?m=0q=%E8%94%B7%E8%96%87y=3

薔:薔虞,蓼。從艸嗇聲。所力切。
薇:菜也。似藿。從艸微聲。 ,籀文薇省。無非切。

關於薔的內容,《植物名實圖考》有如下記載:

水蓼
水蓼,《爾雅》:薔,虞蓼。《注》:澤蓼。《唐本草》始別由。與陸生者同,唯隨水深淺有大小耳。俚醫以陸生者為曲蓼,不入葯;生水中者為地蓼,能治跌打損傷,通筋骨。方書不載。

至於蓼這東西,《植物名實圖考》中記載如下:


蓼,《本經》中品,古以為味,即今之家蓼也。葉背白,有紅、白二種。俗以其葉裹肉,煨食之,香烈。蓼種有七,本經唯別出馬蓼一種。
雩(yú)婁農曰:《內則》有蓼無蓼,分別不苟。《齊民要術》有種蓼法,故云家蓼矣。魏、晉前皆為茹,《本草拾遺》亦云做菜食,能入腰腳,不止何時擯於食單?近時供吟詠、飾澤國秋容而已。元郝文忠公詩:「嗟嗟好花草,焉用生此處;只因為詩人,故故獨不去。嘗膽如啖蔗,食蓼猶膳御。」蘇武嚙雪,志豈在味哉!今皆野生,而俗稱猶有家蓼,古語尚未堙也。《千金方》屢著食蓼之害,或以此不登鼎鼐(nài)歟?
馬蓼
馬蓼,《本經》中品,葉有黑點,《本草綱目》以為墨記草。

水蓼,也叫辣蓼,學名Persicaria hydropiper,倒確實是有辣味的東西,種加詞hydropiper直譯為水胡椒,顯然指其多生於水,味似胡椒,《中國植物志》記載「古代為常用調味劑」;而馬蓼指的則是酸模葉蓼P. lapathifolia。此二者與春蓼P. maculosa以及香蓼Polygonum viscosum(為什麼你是另一個屬的!)頗為相似,不好區分,偏偏還都是常見種。

這個應該是酸模葉蓼Persicaria lapathifolia。(萬一錯了別怪我……)
所以說,薔這東西,古人未必分得清到底是這些蓼當中的哪種。薇這植物,大概由於《詩經》當中《採薇》一詩,以及伯夷、叔齊採薇而食,餓死首陽山的故事,而為大家所熟悉吧。

薇:菜也。似藿。從艸微聲。 ,籀文薇省。無非切。

藿這裡並非指藿香。《康熙字典》引用《說文》:

作 ,尗之少也。

「尗」就是「菽」,五穀之一,指豆類。
可見藿指的是豆類。現在也有這種用法,如豆科植物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而《說文》對薇的解釋則是:

似藿菜之微者也。

也就是像豆類,但是比較小;這與薇常見的解釋,野豌豆屬植物Vicia sp.,在外形以及分類上,是相符合的.野豌豆確實是一類果實比較小的豆類。

Vicia sativa 救荒野豌豆/大巢菜。全國均產。為綠肥及優良牧草。

Vicia hirsuta 小巢菜。產陝西、甘肅、青海、華東、華中、廣東、廣西及西南等地,為綠肥及飼料,牲畜喜食。

Vicia tetrasperma 四籽野豌豆。產陝西、甘肅、新疆、華東、華中及西南等地。為優良牧草,嫩葉可食。
據《植物名實圖考》:


薇,《爾雅》:薇,垂水。陸璣《詩疏》:蔓生似豌豆。項安世以為即野豌豆之不實者,《本草拾遺》始著錄。《禮》:鉶芼羊芐豕薇。漢時官園種之,以供宗廟祭祀,而《字說》以為薇者之食,何其謬耶!古今南北飲食不同,地黃葉唯懷慶人得食之,亦將謂在下者之食耶?薇,垂水,《注》雲生於水旁。考據家以登山採薇,薇自名垂水,不可雲水草。今河畔棄壖,蔓生尤肥,莖弱不能自立,在山而附,在澤而垂,奚有異也?杜詩:「今日南湖采蕨薇」,蕨有山、水二種,薇亦然矣。《說文》:薇似藿菜之薇者,形義俱足。陳藏器以為葉似萍,亦與豌豆葉相類,而釋者或曰迷蕨,或曰金櫻芽,或曰白薇,宜為前人所詰。此菜亦有結實、不結實二種,結實者豆可以充饑,不結實者莖葉可茹,余得之牧豎雲。

野豌豆
野豌豆生園圃中,田隴陂澤尤肥。結角長半寸許,豆可為粉,與薇一類而分大小。《野菜譜》謂之野菉豆。

既然有圖,我們就來看看細節咯:

可以看到,救荒野豌豆的小葉,主脈和側脈都比較明顯,與野綠豆的圖片相符。

而小巢菜的葉子明顯細弱很多,看不清小葉的側脈,隱約可見主脈。
(才不是對焦不清楚花拍糊了,就(bù)是(xiǎo)要(xīn)拍葉子)

至於四籽野豌豆,顯得相當雜亂(太柔弱了),但葉形倒是比較接近《植物名實圖考》當中的「薇」。
至少《植物名實圖考》的意見是,薇應該是小巢菜一類的植物,其圖片果實的外形(圖中植株左下方)也與小巢菜類似。而野豌豆則確實是指現在的野豌豆Vicia sepium(沒拍到照片),根據《中國植物志》的描述,野豌豆果實長約2.1-3.9cm,與「結角長半寸許」符合;而救荒野豌豆果實長約4-6cm,怎麼也稱不上半寸許。

個人的意見:古代人對於植物並沒有特別系統的知識,相似的物種可能共用一個名字,因此常見的野豌豆屬植物可能被統稱為「薇」。
而根據「似藿菜之微者也」的說法,相對於本身已經不太大的野大豆的花,能夠從各方面稱得上「微」,並且足夠常見,特別是在商周人們活動範圍的,似乎更可能是小巢菜或者四籽野豌豆這樣的種類。至於其他的常見種類,譬如廣布野豌豆Vicia cracca,也可以找到不太符合的特徵。
多說一句,伯夷叔齊採薇而食,都說是餓死首陽山,在我看來,可能不完全是餓的:救荒野豌豆這種野菜,在花果期是有毒的,種子也具毒性,伯夷叔齊有可能是有毒的救荒野豌豆吃太多,加上吃不飽,營養不良抵抗力弱,才死在首陽山。
這告訴我們,認種是能救命的!(這種胡話還是沒有必要說三遍了,括弧笑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啊!
總結起來,「說文:薇似藿菜之薇者,形義俱足」,「薇」這個名字,來源也確實有表意的成分,不完全是形聲字。所以題主提到的「微」小的花,還是有一點道理的。

至於「薔薇」這名字,倒也出現在《植物名實圖考》一書當中:

營實
營實牆蘼,《本經》上品。蜀本草雲,即薔薇也,有赤、白二種,白者入葯良。湖南通呼為刺花,俗語謂刺為勒,音之轉也。《救荒本草》:采嫩芽、葉煠熟食之,產外國者製為露,香能耐久。今吳中摘花蒸之,亦清香能祛熱。雩(yú)婁農曰:薔薇露始於海舶,蓋帷薄中物也,宋時重之。蔡絛竄謫中,猶津津言之不置,殆其父子、昆弟,平日阿諛容悅,比之婦寺孜孜以奇異纖瑣之物,引其君於花石玩好,以為希榮固寵之計。其家人目見耳濡,以不能寶遠物、辨真偽恥,以恤民艱、圖國事為遷闊,而相姍笑。黃雀、螳螂,自謂無患,而不知挾彈黏黐(chī)者,隨其後而捕逐也。然而其錮蔽已深,雖至家國盪析,不知怨艾;而計較其昔時所寶貴者,猶怡然自詡其賞玩之不謬。以為彼談民依勵清節者,皆田舍翁、窮措大耳,無足以知此?嗚呼!玩物之喪人至此哉!或謂海外薔薇,得霜雪則益香,故為露逾於中華。不知彼地燠熱,花之有臭者,經寒乃清冽而耐久。南中橘油,至燕薊亦芬馥逾於所產;物理之常,亦無足異?彼斤斤於耳目嗜好者,誠哉夏蟲不可語冰,而醯(xī)雞瓮天,安知宇宙之大也?

扯開點說,此段文字也提到了熱力學知識:揮發性物質在低溫下揮發較慢,可以長久保持味道。「物理之常,亦無足異」,這些零碎的知識點,古人並非不知,只是沒有系統化罷了。
回到原話題……不知大家注意到牆蘼二字沒有?牆顯然跟薔的薔字有關,而說到蘼,第一個想到的東西,就是荼蘼了。
關於荼蘼的考據,可以參看荼蘼是種什麼花?哪裡可以觀賞到? - 蔓玫的回答,相當全面細緻,這裡不作展開。
關於蘼字,《康熙字典》引用《爾雅·釋草》:

薔蘼,虋(mén)冬。又蘼蕪。

這裡實際上出現了三個名字:薔蘼(可以認為是後文的牆蘼的出處),虋冬(這個虋字實在是太罕見了),蘼蕪。
薔蘼應該就是薔薇的來源——既然荼蘼表示的也是懸鉤子薔薇或者重瓣空心泡,特別是前者,本身就是薔薇屬的東西——那麼這種說法就相當值得考慮了。
至於虋冬,指的是天門冬、麥門冬——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麥門冬》:「虋冬。麥須曰虋,此草根似麥而有須,其葉如韭,凌冬不凋,故謂之麥虋冬。」又《草七·天門冬》:「虋冬。草之茂者為虋,俗作門。此草蔓茂,而功同麥門冬,故曰天門冬。」
而平時指的麥冬,其實包括了山麥冬屬/土麥冬屬Liriope和沿階草屬Ophiopogon兩個屬的東西(因為山麥冬/土麥冬也當成麥冬入葯;麥冬就是指沿階草)。這兩個屬外形相當接近,最大的區別是,山麥冬的花絲比花藥長,沿階草的花絲比花藥短——還真是乍一看沒區別啊。
沒拍到過麥冬,下面是山麥冬的照片:

山麥冬 Liriope spicata
沒錯,就是這種到處的花壇都有栽培的大路貨。

隱約能看到還比較長的花絲,說明它比較土,是山裡的東西(霧
至於天門冬,則是稍微不一樣的植物,雖然跟山麥冬、沿階草這兩個屬一直都在一個科(以前是百合科Liliaceae,現在一起轉到了天門冬科Asparagaceae),但還是一眼可以看出不同來的:

天門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這兩種實在是跟薔薇差了十萬八千里的東西,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地方?難道因為花都是白的?太牽強了!
郝懿行《義疏》:「說文云:『蘠蘼,虋冬也。』即今薔薇。」
說實話,前面的「薔」字,應該是這個「蘠」字的誤用。所以薔原指蓼,後來指薔薇。
蘼蕪這東西么,《植物名實圖考》是這麼記載的:

媽蛋這PDF居然缺頁了!還能不能好好地考據了!摔!
唉從下一頁看起吧:

(前缺)為用之。考本草,芎?(qióng)主中風、寒痺、筋攣、緩急,蓋風、濕相為表裡,去風即以去濕也。苗曰蘼蕪,《爾雅翼》辯證慎核,然古昔草木之名,軼者多矣,《楚詞》香草,注者亦唯以《本草》、《爾雅》為據。其慣用如江蘺、白芷、杜衡、留夷輩,讀《本草》者皆知之,而杜若已無的識。若朅車、胡繩,則《本草》不載,無有訂為何物者矣。太史公曰:岩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堙滅而不稱,悲夫!夫以在山小草,為忠臣志士寄慨流連,其志潔,故其稱物芳,謂非無知者之至幸,乃或傳、或不傳如冀附驥尾而致千重,則漢之黨錮,宋之黨人,載其名而不信其人這有之矣。載其名,幸也;不信其人,豈不幸歟?

基本上沒有提關於芎?(川芎Ligusticum sinense "Chuanxiong")的描述,但提到了幼苗是蘼蕪。
《楚辭·九歌·少司命》: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後人也把麋蕪注釋為蘼蕪,指的還是川芎。
兩漢時有樂府詩曰《上山采蘼蕪》: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
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
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閤去。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
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蘼蕪應當也與薔薇無關。
至於蘠這個字,《康熙字典》當中還有「蔱蘠」一詞,指的是莁荑,也就是吳茱萸一類的東西。
折騰了一整個下午+晚上,差不多弄明白了:
「薔薇」的名字,其實來自於「蘠蘼」,應當是在傳抄的過程中誤作「薔蘼」、「牆蘼」,後來也就借用了本應該指蓼草一類植物的「薔」字;「薔薇」這個名字則很可能跟宋元時期發達的海貿相關,用「薔薇露」的名字或許來源於海外,而恰巧是「蘠蘼」這種植物製備而來,於是代替了寫起來相當複雜的「蘠蘼」,成為Rosa這個屬植物的統稱。「薇」字本身指的是小巢菜、四籽野豌豆一類的野豌豆屬植物,由於類似於菽而更加微小而得名,是一個不僅是形聲字,也是會意字;而借用到「薔薇」之中,則與其本意無關了。
最後給大家看看薔薇到底是什麼樣子吧:

野薔薇 Rosa multiflora
即使是野生的單瓣類型,也當得動人心魄這個詞,也難怪會吸引古人造出「蘠蘼」兩個繁複的字,來形容它這繁複的美了。
------------2015年6月19日更新------------
更新:薔薇露的內容,當時沒有時間查詢,將會在專欄裡面放出來,實際上不是出現在宋元時期,最早出現在正史是在五代,有可能上溯到唐.
薔薇的「薇」另有一說法。據植物學家夏緯瑛寫的《植物名釋札記》:

(揚雄)《方言》卷五:「鉤:宋、楚、陳、魏之間謂之鹿觡,或謂之鉤格;自關而西,謂之鉤,或謂之?。」是?之義為鉤。今薇之薇,當從?義,亦示其植物之多鉤刺耳。

這個「?」是金字旁微小的微,很繁雜少見。
然而此說法無從解釋從「蘼」到「薇」的變化。
在「繁花·考據」再嗅薔薇,孰蘪孰蘼:薔薇名字由來與荼蘼物種考(二) - 繁花與簡史 - 知乎專欄當中,我新寫了一點自己的想法:

如果「蘼蕪」一詞的構詞方式,屬於「加了相同部首的同義複合詞」,那麼「薇蕪」也有理由歸到這種構詞方法。

由於「靡」、「微」都有「無」的含義,因此這種替用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猜想,既然「薇蕪」與「蘼蕪」是指同一植物,古人將「蘠蘼」變化為「蘠薇」再簡化為「薔薇」,也不算看不到根據的猜測了。
------------更新完畢-----------
對,我就是要逼死結論黨,就是不在前文寫結論,也不加粗。
那些能夠靜下心來讀一讀的,這豁然開朗的暢快,是最好的回報。
能夠看到這裡的你一定很有閑,不妨為這一大篇考據點個感謝或者贊同吧~
-------------最後的版權聲明-------------
嚴禁不聯繫作者的轉載。
嚴禁不聯繫作者的轉載。

嚴禁不聯繫作者的轉載。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一切不聯繫作者的轉載,包括並且不限於對知乎日報的轉載,自動視作商業性轉載,本人保留追討稿費的權利。
寫完回去吃宵(晚)夜(飯)嘍~


因為是一種長在牆角的,體積很小的花


山上有好多,蜜峰特別鍾情這種白色的花


薔薇不是玫瑰嗎


薔薇是指戀的起始,愛的誓約


漲姿勢


推薦閱讀:

有哪些中草藥的葉子泡茶有降血糖的功能???這個草是什麼草?有用嗎?
為什麼柚子和橘子雜交會有可育的橙子?

TAG:植物 | 植物辨識 | 植物分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