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與「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矛盾嗎?
是不是「上德」、「下德」、「上仁」都可以稱為聖人呢
-
不矛盾,而且還有演繹承襲的意思。
先說「聖人」,道德經里的聖人,多數情況下是指治理國家的人。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背後的邏輯關係是取法天地。前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的規律是這樣的,因此聖人也該以這樣的規律自處。這是一。
「不仁」不是寡廉鮮恥的那個「不仁義」,而是不刻意為仁。這一點很符合老子的風格。試想,如果要「為仁」,勢必要先定義何者為仁,而在定義仁的過程中,名和實就已經開始分離了。
吾求名乎?吾求實乎?
刻意求仁,實際上就是在追求「名」的仁,實際上就是在追求一種靜止的東西,這兩樣都是不符合《道德經》的訴求的。道是永遠處於變化中的,所以才會「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的性是變動不居,連怎麼稱呼它都非常困難(道,大,逝,遠,反),那麼追求靜止的「仁」無疑就是背離道的正軌,何況實與名的分野更會導致「求仁」走向「矯飾」(大道廢,有仁義)。
這一點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早已被中國歷史所證明——即魯迅先生所謂的「仁義道德字縫裡的吃人」。
這是二。
不刻意求仁也不是不作為、消極避世,實際上「不仁」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這種方法論統屬於道德經整體上所講究的方法論,比如後發制人,比如明勢,比如以靜制動。
道德經講: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講: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講: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這些方法論合於道,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積極作為,也意味著老子的不仁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
這是三。
所以,「聖人不仁」,就是不去以名羈實,不去破壞世界/人事運行規則的辯證性,在混沌中照察事物內里的樣貌。
俗稱悶聲發大財。
那麼,只有先做到「不仁」,才可能「無棄人」。反之,一旦立了仁的規矩,勢必有人脫離於「名義上的仁」,於是就變成了「棄人」。
在保持一種不仁立場的前提下,聖人才可能「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才有資格稱得上「常善救人」。不然的話,對於那些不合於你所謂「仁」的棄人,既不願意信仁又不去死,你怎麼去「救」呢?
在這一點上,道家與儒家是相通的。
用儒家的說法,這叫「允執厥中」。謝邀。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與第二十七章的「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矛盾嗎?
不矛盾。
為什麼不矛盾?首先這是老子寫的最高的經典之一,讀不懂可以,但是要認真讀,讀多了你就懂了。
讀道德經需要帶著歷史感去讀,老子所處的時代,春秋末期,天下的諸侯以「仁義」之名,行「不仁義」之事,禮崩樂壞,臣弒君,子弒父,所謂「春秋無義戰」,學者們以「仁義」為名,講授道的是「攻伐」之道。是與非顛倒,善與惡同名。每個國家都標榜自己才是仁義之師,而實際上仁義只是一個假借的名義,其真實已經蕩然無存!
老子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因此他在《道德經》裡面揭示出了「仁義」的真正面目,只不過是君主、大臣、世人所制定的虛假的標準,真正的「仁義」,不僅僅是照顧一國一城的百姓,而是要能照顧到天下世間的萬物,讓萬物都能自由自在的發展。
所以老子說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和地從來不標榜自己的「仁義」,而是無偏無私地讓萬物生長,不強加干涉也不強行扼殺,天地之至仁,從人類的觀點看起來又好像非常的自私,因為天地從不因人的祈求就給人特殊的偏愛,天的規則就是有四時的更替,地的規則就是播種就有收穫,在天地這裡,沒有「不勞而獲」的規則可言,如果天地有眼睛,那麼在天地的眼中人和其他的動物,植物,並沒有不同,並沒有貴賤的分別。
由此引申到「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在教化、領導百姓的同時,也應該像天地一樣,無偏無私,不以自身的喜惡來區別對待百姓,不因身份地位的貴賤而重視或輕賤治下的子民。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遐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前面說的是聖人不仁,那麼接下來這裡講的是聖人如何行事的。
善行於道的人,行為處事沒有固定的規律,而是「因時而異,因地制宜」,不會一條道走到黑;
善言於道的人,待人接物講話沒有讓人可指摘的言論,不偏好某理論不拘泥某論點;
善數於道的人,抱一守真,沒有那麼多發散的理論,不需要用籌策來一一說明,所謂「吾道一以貫之」,其理論整體且融貫;
善閉於道的人,閉其情慾之心、守其精神之真,不需要刻意的閉鎖心靈,因為沒有那把鎖住心猿意馬的鎖,因此沒有任何的事物可以擾動他的精神;
善結於道的人,精氣神凝結於內,精化為氣,氣化為神,不用繩索等身外之物來約束,因此沒有外界的辦法可以解開。
因此!!!注意因此來了。
聖人類天地之道,常懷救人之心,而不留轍跡,不留遐謫,不用籌策,不設關鍵,無有繩約,以此來潛移默化,使得百姓能夠自救,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沒有拋棄每一個人民,推廣到其餘的天地萬物,聖人的做法也是如此,因此說是沒有拋棄天地之間的任何一物。
《詩經》說「天之牖民,如塤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攜。攜無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無自立辟。」 豈非同理乎!
後世的《金剛經》說:「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法」就是轍跡、遐謫、籌策、關鍵、繩約,而這也是老子所不希望大家去死記硬背,去亦步亦趨的地方。「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前句,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者,自然也;聖人者,順自然也;所謂自然,正道家之精要。故此句所說,只是明「自然」之意。「為芻狗」者,無人之情私也,皆平等也,正是自然之意。
「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也要結合此章上下文理解。上文是「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其意與「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等類似,根本要講的是道之博大涵容,雖然是著眼在「用」上(所謂體用,道與順道而已)。下文亦是佐證,「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資。」講的即是不善是包容於善之內的,善是由不善所組成的,善與不善,不過名相,老子真正要說的是便是這種一體包容性(這裡的「善」雖是「善於」,與「至善」之「善」亦通,亦是體用而已)。因物本一體而聖人包容,因一體包容而萬物平等,此章接著的一句「不貴其師、不愛其資」,便是講這個。平等者,萬物一也。
所以,這兩部分其實都與仁或不仁無關,而依舊是在言道以及人所順道。聖人因自然而不仁,因包容而無棄,「善救」即是如書所述的「教善」,言「師」之故,何為「善」?參照老子「上善若水」與莊子「無用之用」等語,依然是落在道上,是不舍眾生萬物而教其入自然上善之道,並順大道而行。可以看到,這種「教」的做法,是不違背自然之意,而又合乎道之博容與妙用的,因包容而自然教之,因教而皆入自然。這也是老子「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真意,無為所以乃是無不為,不言之教之不言乃大音希聲也。道家說的「善」比之儒家語彙的「仁」,內涵要博大得多,仁還是人情,善則已入道意了,它們彼此也是包容與被包容的關係。
即使將錯就錯,就是將這兩句話從仁與不仁的角度理解,也說得通。魏晉玄學的中心議題之一,便是聖人有情還是無情,王弼的回答得到公允,即聖人有情而不為情所累。而「聖人常善救人」配「聖人有情」,「聖人不仁」配「聖人不為情所累」,不是也很有意味嗎?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與「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矛盾嗎?
之所以讀《道德經》有些許矛盾不通順之處,乃是由於此書相當於老子的一本格言集,如果畫個圈的話,就是一會站在圈外說,一會站在圈裡說,一會從出世的角度看,一會從入世的角度看。等於說我們在談戀愛時,寫日記,今天甜蜜蜜,可能寫的都是對方的好,明天吵架了,寫的都是對對方的抱怨。但究竟是那個好的是對方,還是不好的那個是對方,其實都是,也都不是。《道德經》看到最後,要能把兩條平行線交在一個點上。
諸如「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和「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這兩句。
為什麼「聖人不仁」,我最初把不仁理解為不仁義,似《誅仙》里其中一句,後有些註解解釋為「不偏私」,似是通順了許多。再回過頭去看,理解成不仁義,和理解成不偏私,差不多,刻意的區別意義不大。為什麼道家的聖人不講「仁」,儒家的聖人最愛講「仁」,儒家講的是人道,道家講的是天道。天道是什麼?《陰符經》有著很好的解釋,「天生天殺,道之理也」。所以聖人只是按照天道運行的規律去生殺而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聖人形象。
初中政治課學過一個概念,叫做「使用價值」,一件物品真正的價值在於使用價值。芻狗即祭祀時草扎的狗,用時尊貴,用過即形同垃圾。聖人為何如此?乃是聖人效法天道,故而以百姓為芻狗。當芻狗的使用價值發揮完畢,那麼還留著做什麼?人生苦短,當經歷了悲歡離合,生老病死,人生走到了盡頭,那麼他的使用價值也就完成了,壽終正寢。人之於整個世界,不就是這樣一種關係嗎?地球離了誰不會轉動呢!繫辭里說:聖人之大寶曰位。一條狗坐上了皇帝的寶座,眾位大臣依然會恭身跪拜,那麼究竟人真正的價值在於這個位,還是在於這個我呢?這是個有意思的話題。人通過位置發揮自己的價值,以為是發揮的自己的價值,殊不知是發揮位置的價值。所以老子之後的一句話就很有意思」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位置是公有的,不是私人的,到車下站,僅此而已。再延伸一點,下車不產生價值了嗎?不對,只不過是不產生這種價值,產生的是另一種價值。做芻狗的價值高,還是做完芻狗被扔了以後的價值高?世人看來似乎是芻狗高,其實是一樣高。因為」天地不仁「。
這就引申出了」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在聖人眼中,大夥的價值是一樣的,只不過該被捧為芻狗的時候,被捧為芻狗,該被掃進垃圾堆的時候被掃進垃圾堆。老子不僅在強調有用之用,更強調無用之用。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是聖人能時刻讓你產生價值,也就是」用「,從入世講,從出世講,都可以。而人們多看到有用之用,是利益,是功用的一面。
我想起一部電影,叫做《關雲長》。結尾很有意思。
曹操為何厚葬關羽,是為了挑起孫劉之間的矛盾。
孫權為何厚葬關羽,是為了平息風波。
劉備為何大祭關羽,是為了激勵將士。
他們的厚葬,祭奠,究竟是情,還是利?
這不正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把關二爺的死發揮到了極致。
這部電影頗多爭議,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電影中的」關二爺「同樣是導演的芻狗,只不過是借用這個人物形象來表達自己對世事一種看法,講的是個」理「,而不是事。為什麼這麼講?電影開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大家卻糾結於這段歷史的真偽,可謂是買櫝還珠。
一點愚見。
我覺得沒什麼好說的,寫的這是聖王之道嘛
聖人常無心, 以百姓心為心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
那麼落實到具體的呢?看看真正的聖王吧
何謂棄人?
你們都是我的子民,或者你們都從屬於我,那麼某天我拋棄了離開了你們,斷絕了我們之間的關係,那是棄人。
何謂救人?
不管你我之間有何關聯,關鍵時刻你能從我身上得到你所需要的,那是救人。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聖人就像水一樣無己無私,善利眾生。這種救是不帶目的的,是自然而然的。
對於眾生來說,水不會棄眾生,鮮花不會棄蜂蝶,聖人自然不會棄人。
謝邀。
根據之前幾個朋友的回答,我先說點題外話:
貧道看來,《道德經》最有可能的是老君集中前人的智慧整理出來的,不是完整獨立具有系統性的孤立文章,很多觀點可能是相近的哲人撰寫,老君最大的功德應該是將道德經傳了下來。
這樣的話,章節之間的矛盾就很正常了,他們是類似觀點,但是不一定是相同觀點,同樣,聖人的概念不同,依次看道德經會好一些。
但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之間的矛盾沒你想像的大。
道德經是宏觀綱領性的經文,聖人在這兩處的概念相同,但是你沒有考慮到語境,兩者的語境和心態不同,意義自然就不同,你孤立來看,是斷章取義。你不能脫離語境來解釋。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來源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是看待所有人,都應該公正,如同天地對待萬物一樣,處理事物的時候,不能夠因人而異,要遵循自然的規律。
「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來源於:善行,無轍跡;善言,無遐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因為之前的描述,才有了常善救人,而無棄人,聖人必須有公正心,必須能夠道法自然,但是,也要有對美好事物的愛好,有不舍,有追求,有理想。
希望對你有幫助,任何句子,脫離開語境就只能是斷章取義了,如同:你絕大部分時候聽到的是「成功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卻沒有聽到「而這百分之一的靈感,恰恰是最重要的」。
道德經里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其實就是天地聖人有大仁的意思啊,愛所有人就是誰都不愛,因為愛與不愛要對比才有區分。這些道德經中也有講過。
芻狗是草扎的祭品,祭祀時無比敬重它祭祀結束就丟棄它。而萬物的命運也是如此,運起運落就是在祭壇與否的區別。
而另一句我覺得救這個字也可以理解為用,善用人,因此沒有棄人。也可以理解為就是救的意思,畢竟還有一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嘛。大抵是善能讓這個世界更符合道?
個人理解,歡迎討論。
工人給老闆打工算狗嗎?
怎麼難道,你們的意思老闆、總統都應該把百姓當爺一樣的伺候著?
當狗和故意虐待狗是同一個概念嗎?
而且,早期的狗並不是貶義詞。
因為狗是人類第一個朋友,早期的狗是人類追蹤、狩獵的助手。
聖人和百姓其實就是獵人和狗相互依存的關係。
聖人需要百姓的勞作,百姓需要聖人的指引。
狗生病了需要照顧,狗餓了要給吃的,狗害怕了要鼓勵它。
中國道家有
三厭是指道教謂三種不忍食的動物,即雁、狗、烏龜。
謂天厭鴈,地厭狗,水厭烏龜。鴈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龜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
不矛盾。不仁,就是一視同仁。不是沒有仁義的意思。古代很多話傳到現代意思往往相反。要注意分辨
看了一下目前所有的答案,沒看到有啥解經套路的……版本都不考慮,也不上經義,自己毫無憑據地就自說自話一大堆,這些回答都是些什麼啊……所以這裡不才,斗膽妄言一二。
先說說這兩句話的【原文】吧:
馬王堆甲本原文是:聲人不仁,以百省爲芻狗……聲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
馬王堆乙本原文是:
[耳口]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耳口]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
王弼本原文是: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不知道你看出來了沒,不同版本差距很大。
要知道,古時候書籍的傳播方式是每個人自己抄寫然後傳播的,抄錯、通假、改寫幾個字什麼的很正常。按版本學來說,《老子》(《道德經》)的大版本有郭店楚簡本、韓非引本、馬王堆漢帛甲本、馬王堆漢帛乙本、河上公本、西漢簡本、嚴遵本、想爾注本、牟融引本、王弼本、傅奕本等十幾個版本。小版本更是不可勝數。
我們一般隨手買到的、市面上通行的《道德經》版本是「王弼本」,這個版本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已經被王弼改得不成樣子了。
除了這句「聲人不仁,以百省為芻狗」被改的和原意完全不同以外,像「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硬是被他改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完全就不一樣了好嘛。當然在王弼本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具體的就不展開了。總之一句話:「你看的道德經」和「道德經」很可能是不一樣的兩本書。
【聲】《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於外家。《風俗通》聖者,聲也。聞聲知情,故曰聖也。按聲聖字古相叚借。
【仁】《說文》親也。從人從二。忎,古文仁從千心。《釋名》忍也。《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六書正譌》元,從二從人。仁則從人從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省】《說文》視也。《爾雅·釋詁》察也。《廣韻》審也。《正字通》明也。
【芻】《說文》刈艸也。謂可飤牛馬者。象包束艸之形。《詩·大雅疏》芻者飼牛馬之草。《韻會》羊曰芻,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
【芻狗】魏源《老子本義》結芻爲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恆】《說文》常也。常當作長。古長久字衹作長。時之長與尺寸之長,非有二義。從心舟在二之閒上下。上下猶往復也。心以舟施。恆也。謂往復遙遠,而心以舟運旋。歷久不變。恆之意也。又久也。亙,《說文》求回也。回者,轉也。凡舟之旋曰般。旌旗之指??曰旋。車之運曰轉。??柄曰斡。皆其意也。上下所求物也。上下謂二。所求在上,則轉而上。所求在下,則轉而下。《廣韻》通也。
【善】《說文》吉也。《玉篇》大也。《廣韻》良也,佳也。
【救】《說文》止也。《博雅》助也。《廣韻》護也。
【棄】《說文》捐也。《爾雅·釋言》忘也。
——《楚漢簡帛古本老子合輯校訂》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矛盾。當然如果非要用現代文來解釋一下的話,有些辭彙的概念會和日常使用到的概念不一樣,得鋪墊幾個關於道德經的「基礎設定」:
【道】你可以理解成「客觀規律」,確切的說是「規律的規律的規律……的規律」,是總的那個根本性質的規律。所以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德】「德」就是以「道」為立場,看待萬事萬物的態度。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以「根本的規律」為立足點了,那麼該是什麼態度,其實不好直接用文字描述了。
【無為】「無為」當然不是「不為」。把上面兩個東西搞懂,就能理解「無為」了。說白了就是搞懂客觀規律之後,自己依靠客觀規律而使某一件事做成了,卻好像是客觀規律自然而然地做的一樣,好像自己都沒做什麼。
《道德經》是總結了先三代(夏商周)治國理念的書。它通篇都在論述如何運用客觀規律去實現目的與手段的對立統一而駕馭天下大勢。實在是一本相當牛逼的書。只不過王弼篡改了很多原文之後又被歷代陰陽術士曲解得一塌糊塗就是了。
莊子在《逍遙遊》里說過一句話叫「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可以借這句話看看道家的一些理念:
莊子這句話說的就是,很牛逼的人(至人),充分地考慮到天下大勢,探查到萬物運行的自然規律,這個時候他充分地運用規律去把一件事做好,就好像不是他在推動事情的發展(無己),而是事情自然而然的就這樣發生了一樣(當然這個其實也就是「無為」的意思了,就是好像沒做,其實什麼都做好了)。然後還有一種更牛逼的人(神人),他充分地運用自然規律做了一件更牛逼的事情,這件事太牛逼了,以至於凡夫俗子都不能理解這件事的牛逼之處,不知道有什麼功績可言(無功)。然後還有一種最牛逼的人(聖人),他做了一件最牛逼的事情,太牛逼了,以至於凡夫俗子都說不出他究竟做了個啥(無名)。
道家是個至剛至猛的學派,《道德經》更是先三代給天子教學,教他們如何治理天下的學習內容綜合。說它陰柔那是完全不懂它罷了。試想諸子百家均有其「道",唯有道家得以以」道「命名。
註:學術指導:秦皇島國學研究會 王華民老師
用動物世界跟你解釋…整個攝製組不會去解救一隻被群狼圍攻的食草動物…也不會解救一隻被一群野牛圍攻的落單幼獅 這是它們現階段的法則 不要人為干擾 自然自有安排
天地生萬物,這是天地之仁。但是天地又不婆婆媽媽噓寒問暖當居委會阿姨,所以世人以為不仁。天地的仁和世人的仁不是一個維度的。
善救人是心,無棄人是果,但救人是以世人認為冷漠的方式出現,即無為。世人認為仁就是和藹可親,而不知道什麼是大仁。百姓和芻狗,沒有差別,沒有貴賤,都一樣。就像 鑽石和煤炭都是碳原子組成,沒差別,沒貴賤。
在聖人眼裡,只有用途不同。
「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這種救人通常是「有求必應」,你去求,ta會救你,你不去求,ta不會主動找你。但如果你去求,不管多難的問題,他都以很好的方式救你。
聖人不干涉你的自由意志。有時候,ta們會隱晦地表達一些意思,你懂了你得到,你不懂是機會不到。比如說,濟公和尚說無明發了無明發了,誰知道過幾天要失火呢?以百姓為芻狗,但沒說芻狗就可以魚肉啊。
第一句應該聯繫上下文解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是全文了,第一句因為文言文到現代文部分詞意有變動,容易導致歧義,看看後面那句話就好了。天地之間好像一個風箱子一樣,當中是空的,但抽動起來可以發出無窮無盡的風力。為政不在言多,多言反而會導致黔驢技窮,不如按照自然法則(「中」就是自然法則),相信看到這裡題主應該能夠理解這句話,簡單而言就是讓我們順其自然,關於「芻狗"這個詞,本意是指的祭祀用的祭品,百度百度解釋稱華而不實的東西,我覺得不妥,解釋稱於己無關的東西反而比較恰當,這麼一來,第一句應當解釋成大自然沒有主觀感情的,天地間萬物在哪裡就在那裡了,生或死跟大自然沒多大關係。聖人對於百姓也沒有什麼主觀感情的,百姓在哪裡就在那裡了,升或者、貶跟聖人本身都沒多大關係。
如果還是不能理解這句話的話,我拿個視角出來,不是有一句話說」一個人死亡是悲劇,一百萬人死亡就是統計數據「的嗎?一個一個人相對很一百萬人來講是很微觀的事情,如果你擁有了宏觀的視角,自然而然微觀的事物你就會選擇性無視。連同下一句來講,就是聖人跟大自然一樣掌握了極大的權力,無論怎麼斟酌都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顧及到每一派的利益,因為絕大多數情況是不太可能有完美的方案拿出來,這樣會透支自身精力,反而會干擾決策,倒不如順其自然,給予一個大概方向把握住宏觀,剩下的微觀東西交給應該做的人去做。(我覺得這句話能從不同角度給出不同解釋,這只是站在政治的角度來看,也切合了老子的大智若愚)
第二句話大家都解釋的差不多,我就不重複了。
這兩句話可以說完全不在一個領域,自然也不存在衝突,
涉及人群的利益,聖人只能把握個大概,因為人群內部團體的存在不可調和矛盾,這時候仁也不是不仁,所以聖人不仁。
涉及單個人利益,聖人要努力發掘每個人的作用,所以聖人手下沒有廢材。
我大概這麼理解老子的話肯定是不太妥當的,但起碼能解除題主的疑惑,望大牛輕噴。
仁和不仁都是在同一標準下的兩種結果,而這個標準就是人類群體的利益,有利於人類群體利益的就是仁,不利於的就是不仁,而天地並不以此為標準,天地有固定的規矩,不會為任何人改變,你做出什麼行為就會得到什麼反饋,就是說在條件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反覆實驗,結果都是一樣的,這就是確定性。但天地也是有標準的,規矩為什麼是這樣的規矩,而不是那樣的規矩,這必然是有一個標準存在,所有的規矩都是依據這個標準制定的,這就是道,如果我們明白了這個標準是什麼,我們就得道了。要明白這個標準是什麼,很難,但我們可以通過實踐經驗感覺到這個標準是很仁慈的,因為它永遠都給你選擇,只要你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你就能往好的方向發展,它不會讓你所有的選擇都是死路一條,這就是一線生機,除非你自己就是要做出錯誤的選擇把自己弄死,否則你總是還有機會的。
有什麼好區分的,第一句話是所有東西都是平等的,第二句話是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參考這個問題 怎麼理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那個最高票的,回答的都是什麼玩意啊,別做江湖騙子好么?至少多讀讀道家經典再說事情好么?就這個水平還開公眾號,哼
還天地不仁義,多讀點書去好么!!!!也就是有些吃瓜群眾不明所以覺得好。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仁,這個詞,是一個比較核心的詞,是一個極為抽象的詞,是一個包括萬象的抽象概念。
不仁,在一起,你可以看成無情。
可以理解為情,天地無情,看待萬物一樣,聖人無情,看待百姓沒有區別。
有情,無情,忘情,三個概念都是不一樣的,也是老子的樸素哲學裡面重要概念。哲學是抽象概念的總結,抽象抽象,就是把像模像樣的東西抽出去,剩下那些東西,愛誰懂誰懂,好吧,我不吐槽了。
如果仁就解釋成仁心仁義仁慈,還有個毛線的抽象概念。
每個人對這句話理解都不一樣,也不見得誰對誰錯,那看什麼,看深看淺唄。
無極生太極,從無到有,衍生出有情和無情,無情可以比喻成看不見的規律,有情可以比喻依循規律而展現出來的表象,那麼忘情呢,就是透過現象抓本質!!!
那麼這句話,用規律來代替無情,用無情來代替不仁,就變成了天地有它一身的規律,不會被萬物打破。那麼就又是分析的角度。
如果把情看做評判標準,無情是沒有評判標準,不好不壞。天地不會評價善惡好壞,萬物都是一樣的,聖人也不評判善惡,百姓的對錯都是一樣的。這是清凈無為的出世態度,聖人不會來評判百姓的好壞,為什麼,那個太low,世俗事太low,可以想像一下,老子要是每天評判家長里短,是什麼感覺?
當然了,芻狗也是可以替換成任何相應的概念。
再換個角度,無情換成無極生太極的的混沌狀態,那麼天地不仁等於天地無情等於天地混沌,萬物為芻狗等於萬事虛幻,那麼可以理解成,天道本來就是混沌的,萬事都是虛幻的,聖人比照天地,百姓是紅塵,紅塵中萬事是虛幻的,對於聖人來說,跳出紅塵,對於修鍊忘情的來說,是要學著跳出紅塵三千虛無煩惱。
最後說一句,道德經是先秦時期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的,佛教大規模盛行應該是南北朝滅佛尊佛開始的吧?中間差了幾百年,那個什麼公眾號裡面的金剛經是什麼情況?
用佛教經典解釋道教?
推薦閱讀:
※道德經的作者是早於孔子還是晚於孔子?這個問題在學術界有定論嗎?
※人生的第一目標是什麼?
※學了道家哲學,讀了《老子》之後變得與世無爭了,沒有奮鬥的動力了,嚴重影響到了我的學習,怎麼辦?
※帛書版道德經是怎樣的?
※《道德經》中「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