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評論現狀是什麼樣的?
中國有嚴格意義上嚴肅專業獨立的影評人嗎,我們的電影評論水平和發達國家差別大嗎?作為一份職業,假如不收紅包他們如何保持專業和獨立,國內環境適宜嗎?謝謝。
寫影評之前,影評人要非常了解影史,這是寫影評的基礎。國內99%的影評人和自稱影評的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所以他們寫的文章談不上電影評論,說是觀後感更好。
隨著一眾自媒體的崛起,各種把劇情說一遍配幾個表情包,再製造一些話題就能輕鬆十萬加的公眾號寫手,清一色都當起了影評人。這種幾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的流行恰好是速食文化的體現,電影工業在中國也變成IP加流量明星、票房輕鬆過十億的模式。長此以往,整個行業惡性發展。
國外不乏毒舌潑辣的影評人,恰好也是讀者最喜歡的那類。人類都喜歡帶情緒、偏激、局限的觀點和影評。但國外也有許多優秀的、深刻的、嚴肅的影評人和影評,在這點上我國的影評人和影評還差得太遠。
我微博置頂的一條是——「有關電影的解構或影評,都屬於二次創作,不存在過度解讀的說法。影評本身屬於文學寫作範疇,只是主題和對象和電影有關而已。」所以優秀的電影評論非常稀少,寫作者優先要善於寫作、了解影史、還要對電影工業有著基本認識。
大體來看,影評人可以推動我國的電影發展。但很不幸的是,從去年《長城》上映之後官媒的一系列發文來看,影評人這個職業在普通人心中已經嚴重污名化。
如果去除收錢和希望收錢的那批,其實剩下的已經不多了,某些流量號誰敢拍胸脯出來說自己沒收過錢?還有某些抄襲的,為了吸引眼球帶節奏故意集體給電影打一星的……圈子不大,誰都知道
在剩下的那群人里,再把完全沒有參與過影視(或者戲劇)創作的去掉,又少了一大半。
很多人提到電影史,說實話對於影評人來說,熟讀電影史的重要性還真比不上不收錢和搞過點創作(前提是搞過以後了解創作規律和中國的影視環境),至少在中國如此。很多引經據典的影評,先不說具體水平如何,一看就知道沒搞過創作……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某些鏡頭如果待過片場,就能猜出這麼處理的非創作原因,沒待過就真死活猜不出來;某些表演的難度,沒和演員接觸過就真的不知道調教的難度在哪裡;沒有參與過編劇,就真的不知道一個角色到底是怎麼來的;沒有參與過排練,就不知道整個劇本、角色和衝突的修改過程;沒有參與過剪輯,也很難分得清什麼叫好的剪輯……影評人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創作者,但如果不了解創作真的就只能胡亂建立坐標系掉完全沒有意義的書袋。對於影評來說,電影評價不是比較出來的,更多的是考驗對電影,對藝術,對人性,對文化背景和創作技巧還有影視技術的整體認識。
國內很多研究電影史論的,有相當一部分完全,我說的是完全沒接觸過製作……所以視聽語言的處理的毛病和手法都不可能了解太深入,當然,某些人粗通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拽幾個大詞積攢點流量沒問題。所謂專業不專業,就看你標準定得高不高了。
而真的搞創作的,大多沒有精力或者意願去多了解電影史和社會文化,畢竟創作和外部研究在思維方式和方向上都存在差異。
搞理論的嫌搞創作的沒文化,搞創作的嫌搞理論的紙上談兵空中樓閣脫離實際,兩邊互相看不上,確實也都各有道理。
文獻資料庫型的影評人有一部分,其他方面,既了解創作又有電影史和理論積累的,兩手抓兩手硬的,有肯定有,但是真的不多,應該說中國的電影專業院校在通識教育上本來就存在缺陷,各專業之間割裂嚴重,學院派內部都如此,更別說野生的了。
再加上「獨立」這個條件,就更少了。
很多人是誤解了「藝術沒有絕對的對錯」這句話,這句話有個前提,是首先你要在「對」的這個大框框里,在有基本認知的基礎上,才去談解讀的自由。
當然,真的搞學術的人肯定有不少厲害的,只是他們估計沒啥時間在公眾號發文追流量,要發也是學術期刊和論文吧,也就是說真正牛逼那些恐怕很多讀者沒什麼途徑看到……
又得罪人了,可咋辦
最近一個感受就是,打開公眾號,基本一個時段里,所有人都在推薦同樣的東西,都在講同一個情節,同一個推薦理由。我有時就覺得見鬼了,一部電影90分鐘,一部劇最少10集,每個人看出來都能有同樣的感受,雙胞胎都沒有那麼厲害好嗎。
國外的影評人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通過自己的影響力挖掘新導演,還有那些被埋沒的電影。而現在除了桃桃還有奇遇等少數公眾號以外,大部分的網路影評人只是把熱門的東西再炒一遍而已。比如前段時間的《無名女屍》,觀影人數都破萬了,很多號上來還是習慣性的說今天要推一部冷門的驚悚片。(翻白眼)
國內現在最值得關注的,有大量新導演的FIRST,出專題的公號不是沒有,但真的不多。其他的基本就是蹭著熱點說《中邪》,《心迷宮》這幾部片子。大量獨立製片的優秀作品,你根本不可能看到他們評論。別忘了FIRST還有個短片單元,如果你從網上關注這個電影節的話,這個單元根本就不存在。
外國的影評人在做著什麼工作呢?比如最著名的《電影手冊》,早期特呂弗戈達爾他們的新浪潮運動就不說了,說個80年代的事。那時候阿薩亞斯機緣巧合發現了侯孝賢和他在做的電影。作為《電影手冊》的時任主編,他把《風櫃來的人》帶到了歐洲,從此台灣新浪潮成為世界影壇的焦點。
當然我不否認《電影手冊》《日本旬報》這些傳統媒體正在逐漸衰弱,但是國外也開始有很多專業影評人聚集的網站,比如爛番茄,比如metacritic,正在繼續延續前人的工作。而我們正在做相反的事,我們的群眾都想打爆專業影評人的狗頭,曾經某些網站搞得專業影評人欄目,在某次事件中紛紛下架,評論電影成為了暴力民主的典範。包括曾經很不一樣的知乎,現在都開始瘋狂限流。
你說像阿薩亞斯這種出生在電影世家,從小閱片無數,會說好幾國語言的人去做影評人,跟像我這種在街邊擼串看著小時代的屌絲去當影評人,兩個人寫出來的影評水平和影響力會一樣,我是不信的。寫「真正的影評」是有門檻的,除了閱片量,對電影史的了解,對產業的了解,這些都很重要。也許他們很「文藝」,會瘋狂攻擊某些你們覺得無所謂的點,但是至少他們是言之有物,是了解電影的。我認為一個影評,除了聊人性,聊主題,聊文本,或者聊雞湯,還至少應該聊電影語言,聊色彩,聊音樂,聊剪輯,聊攝影....
最後,我總結了現在的影評人的主要困境。
1)嚴肅影評人沒有平台去寫一些很嚴肅的影評,一切都是流量說了算。
2)就算寫了這些影評,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去帶動票房(指某些冷門片子),沒有能力去捧起下一個婁燁賈樟柯。
以上。
現狀就是:基本目前沒啥嚴格意義上的電影評論,如果真有,也是忽略不計的。。。
在互聯網流量為王引導下,曾經的嚴肅電影評論也都變成了圖文並茂的網文,因為微信號很多也融資了,也有十萬+的壓力呀。。。
可能的確還有人在認真這影評吧,但估計也沒什麼人能看到了吧。。。
專業院校學報或者一些學術期刊當然還有一些專業文章,但無論對大眾還是創作群體也基本沒有意義,因為沒有互相溝通交流的渠道,象牙塔比以往更封閉了。。。這個很諷刺呀。。。
具體說說我自己。。。
我當然寫過大量的影評,那是因為很多年前傳統媒體以付稿酬的形式還願意發表我的文章,不管是報紙還是雜誌啥的,包括大量的市場分析文章,也是報紙雜誌給稿酬的。。。
同期,我也在網路上寫了大量沒有回報的影評,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
一旦脫離了傳統媒體,影評對我來說就沒有了寫作規範化的動力,後來有了知乎,我就改寫觀後感了。。。因為又沒人給我錢,我又不靠這個吃飯,影評人又不是我工作,我幹嘛寫得那麼規矩呢,還是想到啥寫啥吧。。。
2011年年初開始用知乎,我應該就沒再認真寫過給媒體發表的影評文字了。。。
對我,是因為沒有那個必要性了。。。
影評當然需要大量的閱片量,影史閱讀量,對電影這個行當各方面的涉獵和了解,還有規範嚴謹的寫作,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積累,才能寫出精彩的影評文章,不然就是各種說夢話。。。
曾經周黎明這種媒體出身主流影評作家同樣在互聯網發展背景下,很難持續進行系統化影評寫作了,其他人就更難了。。。
至於很多微信號發的那種圖文並茂推送,其實我也不知道那叫啥,叫那是影評吧,總覺得哪裡有點尷尬。。。
寫電影的文章和文字也有快二十年了,我覺得有一點我是不會變,就是:愛多少人看就多少人看,我只寫我想說的話,不遷就讀者,用嘻哈的話說,得real。。。
所以微信號這種東西出來,我就知道我真寫不出十萬+的電影文字,這個得認。。。
但電影本身的評論,在這個亂世,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反正一年也沒幾部值得認真去寫的國產電影。。。
所以對我,電影製片人角度的思考和對市場的理解,我覺得更值得寫寫,是不是影評不重要。。。
最近覺得,研究生畢業也十幾年了,之後電影影史的書就不怎麼看了,最近這兩年不知道為什麼,又開始重新系統得看了。。。
我本科讀製作,研究生就讀影史,這個還是要繼續讀,十幾年過去,我發現讀影史不再是為了學業興趣,更不是為影評,而是為電影製作整體認知保持進步,必須要反覆去學習,結合新技術發展,我們才能不掉隊呀。。。
利益關係居多唄,影評人也要生存,要拿錢辦事。
反正我知道的明碼實價,或吹或黑,根據片方要求收錢寫的事情挺多。
中立的有,比較少。對於國外的電影他們大多數還是屬於中立。國內電影,看出品公司,有的製片人或公司或導演跟影評屆關係較好,或者大家都還要在圈子混,基本都有數。
普通群眾很容易被帶節奏,影評專業度他們並不關心。
現在的大多數影評以簡單捋故事線和噴角色為主。
差的電影吹成好的不容易,質量過關的電影被噴成爛片很容易。
國內宣傳費用基本佔到了投資30%及以上,其中部分用於買營銷稿。公眾號的可信程度會越來越低,因為被收買的越來越多。
第一個問題:要說獨立性,掛靠上海市文化藝術聯合會的上海電影評論學會怕是最有組織的影評人組織,有獨立的上海影評人獎。大家真別笑,不論其宗旨聽起來是不是官腔,有些作品或許也是「政策上應當得獎」但是至少,其獎項不算跟風金雞百花,有特色選擇,而且很多獲獎作品你說是花錢的人家明顯也看不到啥院線前景啊。
至於作為職業,大概12年有這麼一篇奇文最牛影評人月入6萬元網友:影評人是個好職業
別激動,這篇文章真正看的是最後對於影評人的態度,至於前面的5000啊 1000啊真別看,基本來源於「我跟你說個事」,「聽我說」「據稱」「微博爆料」,就這麼算——一篇影評字數一般2000字以內(這個標準《看電影》能說明)一篇1000的普通影評人潤格真心有點高,至於後面那個紅包的事情,我是接觸過的。但是正是因為我接觸過才知道是在吹牛逼,那個時候還是在武漢首映《十全九美》跟著影評人大軍一起去看,一般人就送你看看電影,只有有媒體背景的才會讓你好好的包個紅包好么=-=真當錢那麼好賺啊,就公開的來看的來看:新浪專欄影評人畢成功的潤格是150元千字,就這個價碼也是標準影評50塊千字的三倍(大多數電影雜誌的基本稿酬)。顯然,就這個價碼你要成為職業還要保持獨立性,真心是非常艱苦的事情。
至於行業環境,你也看了,影評的實際影響力比不見得比段子手和大v推廣和網路營銷公司好用,實話(特別是水軍,那價格簡直低到醉了)。
第二個問題:國內影評質量如何,排除出拿錢辦事養家糊口來看,影評圈子內這幾年總體還是因為評論人數增加而好影評和影評人層出不窮,但有三個變化是能夠感覺到的:
首先是娛樂化的影評出現並開始繁盛,大概是07年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開始,這種影評開始出現。到10年像豆瓣什麼的就基本泛濫了,電影雜誌也開始逐漸收錄這樣的影評。甚至有論文認為「這是一種精英話語權結構逐漸消解」(來自知網,具體說法和篇章忘記了)。不說這個趨勢好壞與否,個人覺得娛樂化影評專業程度難以高上去,再加上視彈幕文化的出現,實際上這類影評的發展會越來越窄
其次是68黨人對整個影評人圈子造成了傷害(給偶像向、爆米花向的熱門國產商業片打及格分,給冷門晦澀的作品打超高分)的「新銳影評人,我就不列舉了,這類電影影評人會用看似專業和熟稔的語調去對作品的立意進行揣摩(注意是立意,也不算拍攝手法或者技巧),但事實上過度仰仗語言技巧而非實際情況編製的謊言遇到知情者就立刻時效——具體例子,某資深影評人在評論《星空》時對林書宇做出」拘泥於幾米完全沒有自己改進故事的慾望「的評價看似很高端,實際上,讀過原繪本會發現這條評論是多麼荒誕。最後被告知原作內容立刻含糊其詞王顧左右而言他。這類影評人的聲譽隨著錯誤越犯越多,水平不見長進而使得整個影評圈子甚至社區都受到挪揄(跟我一起念:xx就是一幫文青xxxxxx,他們懂個嗶——————————————)也傷害了自身,比如上述某影評人在兩年中分別拿下了最受歡迎影評人和最被討厭影評人的獎項,很能說明問題
最後是影評中逐漸出現的態度化評論,這類影評比較微妙,其實是利用了「群體情緒」這個坑多多少少的夾帶點啥,分兩種,往往針對內地電影行業、民眾觀影心態和政府尺度、敏感度等下文章。變成了純粹的站隊,你說我反智主義我說你裝bility。這類影評在紙媒或者獨立媒體上力圖博的就是出位和目光,開始這種轉變是受國內娛樂和網路環境轉變的慣性使然,後來發展就出現了一些問題,就是情緒蓋過了影評本身,甚至將影片作為完全的獨立作文引子,失去了影評的意義。
上述三個變化使得影評本身受到的關注實際被削弱了,影評市場相比12年甚至更早的年份要萎靡的多,受影響的同樣還有各大影評雜誌,影評網站的質量和風評甚至新出現的影評app的前景預期。
當然,我也一直覺得,在影評這條路上要走的更遠,更多的還是源於影評最初誕生的重要理由——對作品本身的關切和了解,因為無法割捨的東西,大多是因為愛啊,你可以看到,大多數讓你感覺想看電影的影評,不是因為影評人的名氣,不是因為用詞多麼高端,不是因為其立場和尖銳態度,而是因為作者的拳拳愛意(補個例子:Fairfarren,Hatter! (愛麗絲夢遊仙境 影評))。將好的電影與我們愛的人分享,是影評人本身最高的幸福和榮耀.
中國電影終於出現了這樣的局面,好電影不會被埋沒。
這是最近一到兩年,中國電影出現的最令人興奮的跡象,一部電影可以憑藉它的質量而被人發現、動徹江湖。
但就像前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的,觀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同落後的電影生產之間的矛盾一樣,中國的電影評論,並沒有因此而跟上步伐。
電影與評論,像是兩個星球的物種,你覺得它們總會有所勾連,實際上,他們瓜葛分離,各自生長。
中國影評人拔劍四顧,火熱的電影市場的另一面,評論界寒風蕭瑟,渡鴉紛飛,好像置身於另一個時間的荒原。
一 影評人不了解,也不願去了解真實的中國電影環境。
對電影的評論,有其相對影片的超脫性,也要有大環境下的針對性。但我們相當一部分影評人兢兢業業地踐行前者,而不願意去了解後者。
他們手中握著的遊標卡尺,是人類一百多年來凝結的電影精華。他們的博聞廣識,可以保證在觀看時候,總是會有相應的電影跳將出來。
從某種意義上,電影評論變為一場拆解和比對的手術。
這種不公平的對比,經常性地換算為「中國電影太爛」以及「影評人愛之深責之切」兩個句式。
中國絕大多數影評人當然毫無異議地熱愛電影,這種熱愛經常地把自己都感動得熱淚盈眶。只是這種熱愛透露出紙上談兵的愚蠢。
在中國電影的大環境之下,不認可也不了解中國的電影環境,這種博聞廣識的底色就是無知,更不會看到春水微瀾的變化。
和《長城》澎湃的罵聲相比,在《羅曼蒂克消亡史》面前,評論界的沉默失聲,更令人難堪和痛苦。
呵罵,只是評論者一個V字的面具。評論,只是評論者擺給江湖的一個pose。
二 不願意去了解創作者的創作意圖。
很多時候,評論的分數,取決於影片有多大程度符合評論者在頭腦中拍攝的那個同名電影。
這是一個理論虛無主義者最順手的兵器,甚至在很多時候,這種評論都會簡化為有理有據四個字。
可你終會發現,這種評論在將創作拉低到一個公共水準。創作本身的多元和個性,被一種水一樣溫和而蠻橫的力量打散。
無視導演的創作本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同類題材的文本對比,而從來不去念及影片創作的年代背景、技術條件、人文環境、創作指向等等更複雜的因素。
驚悚電影都拍成希區柯克,西部片都拍成約翰·韋恩,動作片都拍成徐克,喜劇片清一色都是周星馳式樣。
越獄電影都拍成《巴比龍》,拳擊電影都是《洛奇》,愛情電影都是《諾丁山》……其實更可怕。
這種評論方式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鼓勵生產那些看似不同的同一性產品,電影最終會因無限複製而失去活力,僵硬致死。
三 評論者不願意去了解影評和電影的關係。
嚴肅的影評就和嚴肅的電影一樣,它們有自己的生存脈絡。有時候,曲高和寡,是它們與生俱來的命運。甚至會經常招致嘲笑,「你能耐,你拍」。
這就是任何一個人文社科行業的宿命。
但中國有相當一部分評論者,期望奇蹟可以發生在自己身上,它們的評論能夠在嚴肅對話的同時,亦能收割流量。
所以態度變得比評論重要。影評分化為兩種極端,要麼這是五百年來最好的電影,要麼是五百年來最爛的電影。
同好者合縱連橫,對另一方揮舞大棒。
就像一些標榜藝術片的導演,也憤懣於票房不能大賣一樣。他們的創作被各種慾望扭結為一個不舒服的姿勢。
電影評論時,電影之外的東西摻雜了太多。
影評的力量只有回歸於影評的本質,才能散發出最大的力量。試圖用影評完成一些它不應該完成的任務,如掌聲與利益,如貪慾和野望,才會把評論搞得複雜。
影評的意義不用去思索,它一直在那。
就像真正的英雄是發現了生活的真相,仍然去熱愛一樣。真正的影評都是有建設性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沉溺於挖掘「壞」的得意里,而對「好」視而不見。
太多人對所評論的電影預設了偏見,當做無死角美人或者是內外兼修的英雄。不許存在任何瘢痕。
他們也總是能側身避讓開電影好的那一部分,而是一把攫住薄弱的部分。令人悲哀的是,這個薄弱的部分,往往成為評論的全部,也被暗暗標準為個人的徽章。
太多的電影評論太苦了,傷肝傷胃傷心,需要一直翻著白眼,發著冷笑。
電影評論不是電影,光環屬性一直不強。罵不是態度,只是發泄。對比不是評論,那是做功課。
影評贏得尊重,還是得回歸於電影評論本身。【本文源自 公眾號 阿郎看電影】
反派影評真是鶴立雞群啊
慘不忍睹
一、專業影評和影評人的時代都過去了。
二、為流量而流量的影評,一個字形容,尬。
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大多數影評號,都在努力獵奇追熱,吸引點擊和轉發,嚴格意義上只能定義為電影推介而不是影評。問題是,你們又不發資源,看你們有啥用。
不怎麼樣。電影評論是一件很簡單又很困難的事情。簡單在於任何一個看過電影的人哪怕是文盲也能說對該電影的評價。難是難在要客觀甚至要評論好電影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及優秀和經典電影的閱片量。
現在的很多影評與其說是影評不如說是收錢寫廣告或者為了迎合粉絲瞎寫以期吸粉變現。比如敦刻爾克一票的吹的,諾蘭大神,必出精品之類的,電影的背景,電影的內核,導演想表達的,劇本,道具,鏡頭,服裝,光色等等無一分析,更別說歸納之後形成自己的見解。再比如戰狼2,我驚訝的是居然沒什麼人分析的好戰狼2的優點和缺點,更別提能創下票房紀錄的原因,分析。和噴子們一樣簡單的歸納為國產保護月,愛國主義大旗,問題是每年都有國產保護月,但每年票房大頭都不是這幾個月啊!愛國主義就更搞笑了,殲十齣擊,垂直打擊,鷹隼大隊,目標戰不是愛國主義?別說創紀錄,根本就仆街了。
翻看每個影評的文章或視頻,講的都差不多,一個爹生的?連思路都一樣,雙胞胎都做不到這樣的高同步率。
完全沒有思考的痕迹。當然非影評人的評論也一樣,比如問題下說客觀批評戰狼2都會被噴的,別說客觀,真的能確定是批評而非噴??至於批評么,我自己都寫幾篇了,不是反裝忠的話,真看不到因為批評戰狼2就噴的。
過去第十放映室還不錯,現在無論龍斌還是張小北,光文案質量就下降的厲害。客觀批評「戰狼」不會被無腦噴,標誌著中國電影評價的萌芽。
在當前中國電影的環境下,影評人甚至是無法作為一個獨立的職業而存在的,因為它既不能產生效益,也無力引導受眾。
在進電影院前,沒幾個人會看影評。反正身邊的同事朋友都說《戰狼2》好看,豆瓣評分也不錯,那就去看唄!看影評幹嘛?我還怕劇透呢!
所以,你給電影市場產生了什麼效益?
從電影院出來後,部分人會在網上看影評。你說《戰狼2》看得人熱血沸騰,民族自豪感爆棚……好吧,給你點個贊,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你說《戰狼2》夜郎自大,過度消費民族主義情緒……傻X,只許你美爹在電影里毀天滅地,就見不得中國人牛B一次?
所以,你又給觀眾帶來了什麼改變?中國電影
早些年我們是有好的影片的,這些年看見那些熟悉的面孔,我這個觀眾也替他們不好意思。好在我們是人傻錢多,讓那些人傻活傻的人賺的不亦樂乎。
在國內的電影評價網站里比較靠譜的是豆瓣(雖然有很多人裝13)。這些年在國產電影在豆瓣能上五分的很少很少。由此可見觀眾並不是真傻,而是真有錢。假如哪一天國家不保護國產電影市場,那這幫人是不是要去拍毛片養自己?
雖然我們不能在院線看到一大部分我們想看的電影,但是國家還是給我們留有一線生機,只要想看,基本都可以搞到資源。所以我們是經過電影審美訓練的,我們不傻。
不要試圖騙我們電影不行是因為審查制度、沒有分級。我清楚的曉得中國電影為什麼不行。
首先是從業人員不愛電影,就是為了圈錢。就拿最近的《赤道》來說。從表演、劇情、製作來看應該算是較高水準,那麼為什麼我說它是爛片?因為沒有第三幕。擺明是拍續集來圈錢。我就想問,製片方要不要臉?還有某電影公司因為改編權馬上到期,趕緊找人攛電影。這種東西叫電影嗎?電影公司的老闆都不愛這個行業,你還讓我們誇你好?
第二,人才缺。眾所周知,在我們的教育系統里,高考有一個特色考法叫做藝考。就我的經驗,參加藝考的同學大部分是因為文化課成績差,藝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受好一些教育的機會,那麼藝術生基數雖然大,那麼質量到底好不好呢?導演是個需要博採眾家、需要有較高人文水準的行當,現實情況是全民人文素養較低,大多數導演還是從人文素養更低的藝術生中挑出來的。這種導演足夠毀了行業。
第三,不獨立。我國好演員多了,演電視劇的老傢伙隨便出來都是影帝水準。現在偏偏只為追求市場,造成惡性循環,找港台小鮮肉挑大樑。別的不說,單是口條就不合格,好萊塢的小鮮肉為了電影會學習各種口音,我們的阮經天,彭于晏,趙又挺只能演福建青年。
最後,全體人文水準低,具體一點就是審美能力低下。導致這個情況的因素很多且複雜,最主要的還是教育的缺陷,我們的義務教育對我們的美學培養基本沒有,有志向的人才會自己鑽研。
不說了,一言難盡
出名一點的電影評論人我都多少看過一些,桃桃、毒舌、二火山、周黎明、鸚鵡史航、波米、程青松、阿郎、張小北、關雅荻、magasa、電子騎士、木衛二,沒有讓我特別喜歡的。
一些電影我會去看一下影評,但是我的微博微信沒有關注一個電影號。
當然為什麼我會不喜歡,這裡面每一位都分情況而異,無法細說。
我上面提到的是還算值得提到的,我對他們有印象,不算是有惡感的。(把我上面認為缺乏點名價值的再提幾個,以作對照:大旗虎皮、風間隼)
我本來寫了很多我所希望的影評人是什麼樣子的,又刪了。前面阿郎說的那些我都同意。很多影評人心裡放著幾部自己認為的理想的電影,然後再削足適履,偏見太重。
如果你知道哪個影評人比較好,不妨告訴我一聲,謝謝。
豆瓣的短評和長評都寫的很差,但是評分我認為很準確。
各取所需好了。這個世界這麼大。
我注意到電影屆一個好的風氣是對新人導演的扶持,比如畢贛、忻鈺坤,這比發現一個好的影評人重要多了。
主流商業電影不需要影評人的加持,非商業電影你加持也沒有用。
個別影評人似乎有文以載道的責任感,我只能在心裡鼓勵一下。但是話語權是個魔戒。這個魔戒我寧願給創作者,而不是給批評者。
(另外我要問一句反派影評的波米和鳳凰網的記者波米是一個人嗎?如果是的話我要給人品打負分)
我又翻了一遍青年電影手冊的公眾號,翻到了7月,於是說,這是我唯一推薦的電影公眾號。
現狀就是:
除了標題其他都是千篇一律 核心是因為真的不懂!
影評人不是說你會寫字、喜歡電影就可以
一百多年的發展,我們稱為電影工業
大家可以把電影理解為工業流水線上的產品
你對一個產品進行專業評價的時候的時候是只要知道產品好不好用么?
不用知道 製作工藝、材質、工業設計、製作理念這些么?
國內影評人大多數是當年做媒體和一些電影愛好者轉行
我每次讀各種評論就是覺得好笑
完全是在開腦洞,偶爾用點主創的訪談內容的就是非常敬業了。
捧也收錢,罵也收錢
罵收錢,收的是別家的錢
A電影給你500塊
讓影評人去罵同檔的B電影
這種事太多了
標題黨的關鍵詞是:翻著花樣罵人
做影評不用懂電影,甚至這個電影看都不用看
但是必須要會罵人,會貶損
稿子、圖片都是網上隨便找找嘛,相互抄一抄
關鍵是標題要聳人聽聞、要吸引眼球
特別是一些小的公眾號
要學會灰社會那一套
勒索是其中關鍵詞
X光網、X眼、X瓣等
一句話影評,就是罵丫的
打分1分不能再多
影片還沒上映呢,點上幾百個已看,
評論一般是:XX一看就是垃圾、XXX真的很爛、討厭XXX
然後剩下就是勒索了
給X影片的宣發公司講,我們是做新媒體營銷的
主要是做電影這塊,您看你片X站上分才多少多少
我們可以把分做上去
這只是一小部分,行業相關也不說的太仔細了
我的結論:
電影行業從誕生日起,每一次變更、每一次革新,
你們看到的每一個偉大的影片
從來都不是影評人驅動的
影評人只是寄生在這個行業上而已
有用嗎?
或許有那麼一點點,但是在國內的影視行業里沒個卵用
現狀就是,電影監督變成了垃圾電影的狗腿子,更甚者以大多數人的喜好寫所謂的劇情簡介和高中生觀後感。
我覺得波米的反派影評可以一聽,雖然不全同意,但也能學到不少,慢慢的學著有自己的評判標準
理論上講,專業的影評人是專業的媒體,但不一定是專業的「電影從業者」。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評論電影,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專業的影評人。但是,實際上,國內的嚴肅媒體(紙媒)已經衰落了。在傳播能力上,紙媒不如網媒;專業性上則相反。國內的紙媒沒有建立起自己的電影評論系統前,網媒已經佔據了大眾的視野。所以,國內出現嚴肅的影評人,很難。舉個例子,國內的那個紙媒,能像北美同行那樣,大量參與各類電影的「媒體場」……其實,國內有媒體場么?
國內有電影評論學術不假,但作為真正的影評人所在的影評人圈,不存在的。
推薦閱讀:
※獨立紀錄片的作者為什麼不把作品發布到網上?
※你見過的最美麗的短髮女性角色是誰?
※梅艷芳的哪部電影里的哪個角色讓你印象最深刻?她的演繹是怎麼打動你的?
※湯姆漢克斯的演技如何?
※如何評價李楊導演的電影《盲山》?電影裡面的買賣婦女的行為現在還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