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私廚類 App ?

以廚師為服務提供主題的app 還有以大媽為服務主體的這類私廚類型的app 大家有什麼看法 使用頻度上覺得高嗎


說點不一樣的。

要怎樣吸引廚師去做菜?再怎麼說一個廚師一頓飯的時間也只能去一家裡做菜,給的價錢不僅要撐得起廚師的費用,還要給公司賺錢。廚師呆在飯店裡賺的錢肯定比這多多了。倒是沒事的大媽偶爾可以試試。

我覺得給廚師的一個出路應該聚焦在點心甜品這方面,不僅出奇,還容易賺錢,時間又可以充分利用。


沒人邀,碰巧琢磨過就談談。先拋結論,非常看好。不僅僅是因為O2O概念太火、很多公司拿到A輪B輪之類;更重要是吃飯這件事關乎生活,私廚類APP直接帶來的是用戶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種提升背後必然附帶「價值」,並且是多方面的價值。

也學大家按1234來說好了,無非幾個角度:用戶、廚師、APP或者叫公司。

用戶

1.廚師上門不是新鮮事

獨立APP或公司做專業廚師上門的買賣,是最近一年才冒出來的新玩意兒。但廚師上門不是新鮮事,過去的大戶人家,也會請廚師上門做宴會或者乾脆雇著廚師在家做飯,只是普通人請不起,為什麼?貴唄。像電影《沒完沒了》里,葛優為了讓傅彪破費,就專門請了廚師上門帶著鮮活龍蝦、活雞什麼的,弄一桌大菜。

所以這些做廚師上門的APP其實挺靠譜的,能讓普通家庭也在家享受廚師的手藝。大廚學了幾年手藝、又在後廚實踐過好幾年,上門做4個菜,只收69塊手工費,價錢上真不貴。

2.廚師上門意味著好的體驗

吃飯是一種綜合體驗,除卻價錢因素外,就餐環境、食品安全、菜的味道、出門成本等,都是影響吃飯這件事的重要因素。

拿就餐環境來說,相信很難找到一個比在家裡更讓人放鬆的地方,家裡…家是你溫馨的港灣啊!而現在的很多餐廳,尤其是北方的餐廳,意味著嘈雜的大堂、髒兮兮的包間、喊不動的服務員、齁貴齁貴的價格、老長老長的等位時間,去多了真是讓人提不起勁來。

儘管在貴國談食品安全有時是個笑話,但自己做飯應該是最接近安全的方式了,你小心翼翼拿著超市買來的菜、仔細洗凈、用合格的食用油調味料,總覺得放心很多。廚師拿著和你一樣的材料,在你的廚房做飯——只是手藝不同,應該是第二接近安全的方式。至於餐廳和外賣,天啊你們真的進過餐廳後廚看過嗎?

費用前面也提到過,實在不高。

3.菜品的口味

的確,廚師在家庭廚房做出來的菜,由於火候、灶具鍋具等原因(或許...還有添加劑的關係?),在口味上會遜於餐廳水準。只是,即使這樣,做出來菜的水準也會高於絕大多數普通用戶自己做的菜。對於日常就餐來說,綽綽有餘。

注意,這類APP的生存空間在於提升就餐體驗,而不是替代或顛覆餐廳。對於嚴格追求餐廳口味的用戶來說,並不妨去餐廳呀。

你說外賣的口味?除了火鍋外賣以外,外賣還是只談送餐速度好了,不適合談口味。

廚師

1.完全不同的工作狀態

傳統的廚師整天忙個不停,切墩配菜顛勺炒菜,成天埋頭在後廚煙熏火燎,落各種職業病。做得好了聽不見食客誇,發揮差點肯定劈頭蓋臉罵,典型的幕後人員,不落好凈背鍋。

當他走向前台,直接面對和接觸食客,是對職業本身的更進一步。好的廚師完全有可能脫離僱傭的機構,憑自己手藝,賺自己的錢,並且更受尊重。

工作量上,每天做2-3頓飯,每餐平均6個菜吧,比起在後廚也輕鬆不少。

2.還不錯的收入

廚師上門的APP里,兼職全職都有。兼職廚師,如果每天抽出空閑時間接1單,按每單100算,每月3000。加上本職工作的5、6k收入,就是每月近萬收入,這個提升是非常明顯的。全職廚師按每天2-3單算,每月7k5,收入應該是高於一般的廚師了。

注意,這個數字還沒有算上APP給的補助。

APP

因為在北京,主要用過愛大廚和好廚師的服務。如果沒記錯愛大廚是最早做這個細分領域的,也是現在規模最大的;好廚師基本照著愛大廚的路子在走,各方面差不多,也算有聲有色;燒飯飯沒在北京開就沒用過。

1.規模和服務決定一切

對這類APP來說,規模和服務決定一切,現階段的收益可以忽略。規模和服務做好,,今後從後端切入食材、切入廚房,甚至最後一公里、菜譜/教學、各類單品售賣相關,都是有非常大想像空間的。

2.使用頻度

吃飯和美甲、洗車比起來,你覺得哪個更高?日常就餐每周可能會叫3次左右的廚師上門,從用戶角度算得上是高頻了。

只是廚師每天的單量會定死在4單以內,頻度上限稍低。未來能夠提升客單價以及更好匹配廚師與用戶資源的話,還是能夠有一定上升空間。

所以我覺得這類APP在做的事很靠譜,能給用戶新的選擇,給廚師新的選擇。咦,這不就是像他們吹的,真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嗎?


舊時王謝堂前「宴」,飛入尋常百姓家
思路比較亂,隨便寫幾點:
1.時間金錢的關係
隨著中國人的收入逐漸增加,用金錢買時間的消費觀一定會逐漸滲透下去。有哪些用錢買時間的例子? - 工作 做飯跟打掃衛生、洗衣服一樣,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具備的技能,但自己花時間來做一頓飯,如果不考慮這件事本身所具備的成就感、溫馨感、自信心、滿足感等等情感類需求,他的時間經濟價值一定是可以探討的,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那花錢雇個廚師這件事,就可以讓你把用來買菜、洗菜、切菜、炒菜、洗碗、洗鍋的時間(以及用來練習這個技能的時間),用在培養自己的賺錢技能或者賺更多錢這件事上,請問為什麼不可以?


2.需求的市場
自古以來,廚師就有在飯店幹活的和在人家裡幹活的這兩種。鼎盛時期,鹽商家的廚子做出來的菜用來比試也是一種炫耀,做菜的精緻與極致真的是一種藝術。與長期僱傭一個廚師相比,當經濟水平不斷的提高,中國人對於食物品質(如色香味,還不是說安全問題)的要求又這麼高,短期僱傭一個廚師上門做飯是一件多麼有面子而又實用的方式,將少量的長期的需求拆散成大量的短期的需求,是愛大廚等私廚上門類服務正在做的事。


3.廚師的動力
有的答案在分析廚師的收入之類的。一言以蔽之,有廚師願意做這事,就說明他有賺錢的需求,同時他有賺這個外快的時間。至於以後這個服務費怎麼計算,幾個菜該幾個錢,等等,我覺得互聯網的存在就是讓我們在這個習慣了經濟不自由的國家,去看看看不見的手的這個能力,需求和價值一定會達到應有的平衡。至於後面會不會提供廚師包月、定期上門、每周菜單等等,我們靜靜期待這個市場的進一步成長吧。

4.個人的感受
作為一個南漂,我為了想念家裡的口味,一點點學會了做菜,只是為了能在外面,吃上家裡奶奶做菜的味道。但一個不熟練的做飯者,為了吃上這麼一口家裡的味道,需要在周末花上半天的時間折騰一周用不上一次的廚房,我相信有我這樣情況的人不在少數。
直到我聽到了愛大廚的創業者跟我講述做這件事的初衷:夫妻倆工作都很忙,回家想吃頓自己做的熱乎飯,從下班買菜到做完開始吃,都9點多了,甚至,手忙腳亂的,慢慢做完,第一個菜都已經涼了。

嗯,就是這樣,為了一口帶著「鍋氣」的熱乎飯,他們走上了風口,也有了這樣的知乎問答。利益相關,創始人是我的好朋友,我真心祝福他們越做越好。


提需求的分割線
鑒於uber已經成為新一代約炮神器(車你也坐了人你也看了手機號碼也有了,目的地也大概知道,還聊了一會兒),我覺得私廚類app有理由也有必要推出「人民廚師」入口,讓食物成為連接人的方式,讓口味成為圈子的溝通點,讓廚藝成為一種自豪的技能。空有一身做飯的本事,不能與人分享,實在是太遺憾了。

「爸爸,你跟媽媽是怎麼認識的呀?」「小廚,你覺得這糖醋排骨好吃嗎?」「好吃!」「嗯,來,再吃一塊,爸爸媽媽就這樣認識的」


(以上圖片由「我有飯」團隊製作)


私廚類app是有市場的,問題只是這個市場有多大的問題,很多傳統餐飲人的回答邏輯都對,但對互聯網產品的理解還是很欠缺。


可以用雨後春筍來形容,私廚類的APP滿地開花,A輪B輪的利好消息到處都是

作為一個前餐飲行業的人士,我並不看好這種模式

1.再好的廚師,你給他用50種灶,50種火,50種鍋,在第一次做的情況下,一個菜也能給你做出幾十種差別出來,手勢的習慣在做菜的過程中還是很重要的,廚師上門可以帶刀,但不至於帶著鍋帶著灶,就算米其林廚師,你給他換個廚房,他也很難一次就完美的複製他餐廳里的菜肴,也可以看下中央台的廚王爭霸,絕大部分廚師都大失水準,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對廚房不熟悉的緣故。

2.現在看到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買家自己提供原料,廚師負責上門洗切燒,還有一種是出錢代買,後一種先不去說,當量做到一定程度之後,還是有可觀的利潤的,例如超市的凈菜,前一種模式,看到的標價四菜一湯服務費大概都在80-100之間,一個人從洗切到燒,所花費時間起碼在2-3個小時,廚師上門肯定不會選太簡單的菜,清蒸白煮我要花這錢幹什麼,怎麼也要炸的爆炒的我不會的東西啊,你指定菜單?沒我愛吃的怎麼辦?家裡就簡單的做法少過油,直接炒,味道和飯店不一樣怎麼辦,我不就圖個家裡能吃到飯店的味道么!

3.關於廚師的組成,一個人洗切炒,對於廚師的職業要求其實很高,還要順帶給客戶家的廚房衛生給搞乾淨了,總不能燒完留下一堆垃圾拍拍屁股走人吧,學校剛出來的毛頭小子肯定適應不了,大部分餐飲行業都是飯點上班,沒人來做兼職,當然也有那些星級酒店的三班倒的,可以做兼職,但有多少人願意來做兼職?就算人找齊了,問題又來了,想要有個統一的形象,綉有品牌LOGO的廚師服總要配備的吧,每次都是新的客戶,總不能帶著上一家的油膩的衣服再穿出去吧,那麼,清洗工作誰來負責?公司?還是個人?公司的話是不是需要我每天都到公司報道?如果不需要每天報道的話,你們怎麼負責培訓廚師的談吐應對和個人衛生情況?這個不是專車服務,有個車就行了,車是自己的還愛護了,廚房可不是自己的是客戶的,散養的模式肯定行不通,中國的現實情況就是,大部分廚師素質都很低,高素質的不會來賺你這個零花錢,一次差的印象可能就導致損失很多潛在的客戶

4.最後談談收入的問題,一個月4個周末,中午和晚上各有一場,平時工作日每天晚上都有一場,我就按照最好的情況來算,16+22=38場,服務費每場100,就算公司不抽錢,全部給廚師的話,也才3800,燒的好的師傅隨便哪裡找個工作不比這個錢高?還沒休息天,還要到處坐著公交或者騎著電驢滿城市跑(帶著菜刀地鐵肯定不讓坐)?難道公司還給配著專車到處接送?如果那個師傅在外面找工作還不到3800,那又繞回去了,他做的菜能達到那些你們所期望要求生活品質的客戶們的要求?

==========補===充===分===界===線====================

這些APP,是想做一個中介的服務平台?還是想做一個有自己掌控力的品牌,這些是創業者需要考慮的


做個中介的服務平台,沒問題,只要是純IT從業人員組成的團隊就可以!


如果是想做一個有自己掌控力的品牌,那麼請在團隊中加大餐飲從業人員的比例,管理層也需要加入餐飲管理經驗的人員!


其他沒有了~


1、從用戶角度看,吃飯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剛性需求,私廚分享類app類似於小e管飯的出現拓寬了人們就餐的渠道,目前市場上有關餐飲外賣app類似百度外賣或者美團外賣。入駐其平台的主要是一些商戶,餐品質量參差不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健康」這個觀念越來越重視,輕食、低卡成了現在一部分人就餐的標準,隨之而來的商戶也逐漸出現。而這些主打健康的餐廳,往往消費偏高。家庭廚房的出現,相比較於餐飲商戶,讓飲食在價格沒有太大波動的同時提高了餐品的健康質量。而私廚平台餐品質量可靠。價錢公道。家庭式生產,遠離了地溝油和二次回收餐。
2、從私廚角度看,他們大部分是全職主婦,退休群體,甚至超級奶爸。私廚APP的出現讓他們利用其現有的閑置資源,合理配置了自己的空餘時間,又得到了收益。同時產品本身所含有的社交特性,幫助他們打開了更寬廣的生活圈,實現從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雙重收穫。
3、從產品角度看所謂私廚類app是圍繞社區、家庭生活服務領域的私廚共享平台。通過盤活閑置的家庭廚房資源,為私廚提供一個展示廚藝的平台,同時強調「因食而識」的社交特性,增強鄰里互動和共享,打造社區共享經濟。
4、從商業模式和當下經濟環境來看, 國外短租巨頭Airbnb解決了房屋共享,國內滴滴解決了出行共享,e袋洗解決了洗衣共享,小e管飯解決了廚房共享。閑置的社會資源通過共享充分發揮二次價值,共享經濟的創新內容正藉助互聯網的力量改變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從2013年到2015年,共享經濟營收預估將從150億美元增長至3350億美元,正處風口上的共享經濟這把火會越燒越旺。


作為「愛大廚」的長期忠實受益用戶,我真心想說幾句。
第一,我覺得來家裡做家常菜是非常有市場需求的,反正我身邊的主婦圈、辣媽圈要麼就是找阿姨做飯,要麼就是請廚師,自己要麼帶孩子要麼辛苦工作,每天做飯的可能性太少了,而且越來越少的人接受老人在家做飯,口味、生活方式、矛盾你都不好控制。而普通阿姨做飯真心很少人能勝任,再貴的阿姨都不例外,長期用過阿姨的家庭都懂我說的。我家是長期有阿姨在的,而且換了幾任,我都願意再額外請個廚師來做飯。很多人真的是沒有體會過阿姨普遍的做菜水準,你真的無法忍受。

第二,價格上來講,我其實從用「愛大廚」開始就覺得價格過低,我家每次是四菜,69元,我充值了5000送1000,每天上圖評價還能獲得10元代金券,這樣算下來每天只需要50塊錢,而廚師在我家平均每天要兩小時。這樣我真的不知道「愛大廚」如何盈利,也許是初期為了增加市場佔有率的必經之途吧。而且我看了一下大型家宴、公司聚餐那種還是相對有錢賺的。所以如果全職廚師有時間,每次願意賺69外快,那也是不錯的事情。這價格說實話比請做飯阿姨合算多了,而且質量好太多,我下面詳細說質量。

第三,講一下我的體驗,「愛大廚」給我的感受相當好,從服務態度到做菜質量。說實話我跟我先生也就每天早飯晚飯能一起吃,早飯很簡單我來做,工作忙一天晚飯真的很重要,四個比多數飯館都好吃而且食材、調料都是自己家的放心東西的菜,你們不覺得真的很治癒嗎?而且廚師都會把鍋碗洗好、廚房收拾乾淨、垃圾帶走啊!我沒時間的時候,廚師是可以代買食材的,而且可以去我指定的超市或者菜市場,食材錢都是憑小票給錢,人家給你先墊付。所以這是在家裡吃美味的放心菜好嗎!而且我自詡也是個資深吃貨,要求不低,但是「愛大廚」的廚師真的還不錯,而且你有什麼少油少鹽之類的要求都可以提,他們非常尊重客戶。

第四,其實有小聰明可以用,當然也是我覺得「愛大廚」類app可以加進的功能。我試到一個自己覺得滿意而且對方也有時間的廚師,就希望能夠固定下來,這樣就不用每天交代一遍家裡廚房的東西都在哪裡,廚師自己也覺得輕鬆。這個app裡面做不到,但是打客服電話客服可以幫你約。而且你不用擔心哪天不需要會收錢,訂單每天一個,每天服務開始前都可以隨時取消,不收錢。

總之以用戶角度來講的話,我還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至於app的盈利問題,不是我操心的範圍,但是我真心希望「愛大廚」越做越好。


瞎扯都有人贊,那我認真一下好了。

何為認真?不拋疑問,不搞推斷,我只陳述事實。如果你覺得左邊事實兩字只是一家之言,那就自行換成個人經歷四個字好了,繼續:所以,從未體驗過私廚上門服務但回起答來也竟風生水起的同學注意了,以下內容可能引起不適,還請謹慎閱讀。

開個玩笑。

先來響應題主。私廚上門類移動應用,或者叫平台,模式上是O2O,但本質上還是為解決信息不對稱而生:有消費能力的人需要或者願意嘗試私廚,有一技之長的手藝人也就是廚師願意拿出業餘時間甚至全部時間去追求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各取所需,相安甚好,水到渠成,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當你不時能在微博上收到這樣的信息,你有什麼理由不把這事兒幹下去?哎呀,明明說了不拋疑問,即使拋出個反問也是極不好的,這樣吧,今天一定爭取早點下班,回家整口白的,自罰三杯。微信相對私密,就不貼圖了。真誠建議大家去圍觀一下圖中提到的微博,了解一下這個行當,以及事情進展,某位知友答題過程中拋出的很多問題也能迎刃而解,不用臉紅的哈。

來點硬的。昨天下午,跟隨兩位大廚、食材、調料以及餐具上門,到帝都東三環邊上的世橋國貿公寓出了一單家宴,西餐,十一人聚會,備了十二人份。經過前期溝通確認,大廚為用戶定製了七道菜品。三道開胃菜:義大利水牛乳酪肽鏈沙拉、地中海海鮮沙拉、西班牙金色南瓜湯;三道主食:蝴蝶面伴海鮮茄汁、扒眼肉配炒雜菌和黑椒汁、煎烤龍利魚配紫蘇醬和番茄莎莎;一道甜點:拿破崙蛋糕。人均一百二十五元,供各位參考。

出單前,兩位師傅在愛大廚體驗館清點生鮮食材、半加工食材、調料以及餐具:

事發現場:

本單家宴主廚王師傅,九六年入行西餐,目前供職於順義某葡萄酒酒庄。昨天調休,兼職三個多小時獲得酬勞五百元。

做完清理廚房:

咦,還沒響應完題主,貌似已經夠了呢,好神奇~

那就這樣吧。當然利益相關,否則哪兒有閑功夫寫這個。我們訂單太多,很忙噠!

最後再來張圖,有心之人一定明白用意:

中午吃飯認真下,以上


要是去飯店是因為懶的刷碗呢?哈哈哈


寫在前面,作為知乎小透明,每天重點關注的還是釣魚貼。今天在微信群里跟之前團隊的小夥伴在閑聊,開端是我這兩天瞎琢磨的想法,其實也就是上門做飯這個事情。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話題熱度是在15年初,所以這個產業應該到今天有了一定開端,各位創業者應該都有了相應的答案。但是我還是要做出我的知乎首答。

開端:關鍵詞(需求)

想法比較簡單,因為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的關係吃飯成為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中午大多數是叫外賣現在公司是吃食堂,但是這些流水線、大鍋飯弄出來的吃食,實在是不能說能夠滿足個人對於吃的需求,只能是填飽肚子。個人是個比較正常水平的家常菜選手,但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可能沒有過多的時間放在如何做好一頓讓自己滿意又健康的飯上。這時候我個人的需求就出現了,我想有人能夠幫我做好每周一到五的中午飯,家常菜即可,不需要太花哨但是要乾淨衛生可以每天不重複。然後我開始搜索認知裡面存在的互聯網飲食類產品,在這個細分領域下的好像沒有我所了解的或者有但是規模沒有起來、再或者做的不好沒有什麼營收跪了的,「回家吃飯」用過幾次但其實還是外賣類型且無法訂製。後續就會開始思考這種模式是否有能夠成為商業模式的可能性,我開始與之前團隊的夥伴討論。

討論結果:關鍵詞(上門做飯、訂製場景)

小夥伴們幫我修正了一下周餐訂製的思路,普遍認為上門做飯效果更好,他們的需求感也更強烈。但是作為幾名大齡女青年首先想到的不是這個菜要好吃,而是要求來的必須是身材和顏值雙優的男性廚師,我也是為他們默默地在鼓掌。那麼我們的服務場景就定下來了,傍晚回家您(一位都市職業女性、男性或舉棋不定者)打開家門十分勞累但是非常想吃一餐可口的晚飯(最好能包含家的味道),這時候一名帥氣、美麗或妖嬈的廚師敲門前來服務,並按照您的口味要求完成了餐食的製作,期間和你相談甚歡,做完飯後清理了廚房,並把這道菜製作的菜單給您留作紀念。

本次製作的菜品、廚師的穿著打扮都可以訂製(前期提供有限的選擇,後期可以由客戶搭配)。

討論後的思考:關鍵詞(商業模式、後續發展、可以帶動的上下游產業)

1. 對於處於當下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來說,核心首要解決的永遠是客戶需求,我們服務的永遠是客戶,不能夠把自己臆想出來的商業模式、價值主張強加在客戶頭上,這是做生意的首要原則。對於私廚這門生意來說是有市場的,起碼現在有了【好廚師】、【愛大廚】等公司開始進攻這一細分領域,說明客戶是認可,但是由於沒有具體的營收數據也不能說這門生意就已經成功了,起碼現在來看還是藍海。所以作為創業者還是建議請公司去做細緻的市場調研,用戶研究一定要徹底,根據用戶需求來規劃商業模式。

2. 如果用戶研究發現了這個商業模式的目標客戶,或者是整個戰略的初期客戶群體,就應該圍繞這樣一個客戶群體來優化整個商業模式,滿足客戶需求取得營收上的快讀增長。

3. 後續的發展不僅僅是圍繞私廚的客戶群體去做,爆品的單品商品進行售賣,也不是爆款的廚師、爆款的服務,而是通過對客戶飲食數據的積累,挖掘數據的價值,從而形成對飲食市場的引導。To B的錢永遠要比To C的錢好掙。

4. 可以帶動的上下游產業,廚師產業、私家飲食明星達人、食材類產業、健身產業、影視動漫業、廚師服裝業等等。

做夢還是簡單,關鍵是什麼時候穿上鞋子出門!


大家好我是西安古城家廚的CEO楊林,請問下大家對上門廚師這塊有什麼看法?


不看好私廚一對一上門服務的模式。分析這種類Uber的模式有沒有可持續的市場,很重要的一點是這個模式有沒有給兩端用戶(廚師和消費者)帶來可持續性的好處,要麼是效率的提升,要麼是以市場能接受的價格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如果好處不是自然可持續的,而是通過暫時性的平台補貼維持的,必然走不下去。

1. 效率的問題
很多人可能會說請個私廚大大提升效率啊,現在人懶、怕麻煩、工作忙,把做飯的時間省下來去做其他擅長的事情,確實是提高了效率。對消費者而言,確實是享受到高效率了;對廚師而言,並非如此。

這裡涉及到一對一一對多 誰動誰不動 的問題。一天的飯點就那麼三個時間段,這意味著只有這三個時間段對廚師來說是存在可兌現的價值的。而做菜流程之複雜,外加還要收拾清潔,廚師基本在有效時間能只能進行一對一服務,而無法像送快遞、收臟衣服、當Uber司機一樣,在有效時間內服務多個客戶。送快遞可以通過優化路線路徑來進一步提高效率,提高單位時間的送貨量,你告訴我好廚師也可以?單位時間可重複兌現的勞動量少了,就需要單位價格提升。讓一個乖乖待在餐廳月收入8000的廚師去擠公交開電動每個月只拿4000,可持續長久?呵呵。飯點在餐廳忙得不可開交,老闆讓你出去兼職干私活?呵呵。

2. 價值與價格的問題
上面說到「單位時間可重複兌現的勞動量少了,就需要單位價格提升」,個性化、高價值的服務對應著高價格。試問有多少消費者願意花足夠高的價格去持續性地、高頻率地聘請這樣私廚?更何況還有不少的吃貨以做菜為樂的。這個問題比較虛,難以量化,但至少在現階段中國的國情,我個人是不相信這能流行起來的。

3. 這樣呢?大家動,廚師不動
餐廳大部分的錢可能拿去交房租了,否則廚師的工資可能可以更高點。我個人比較看好的模式是「廚師不動,大家動」,即尋找一個房租低於店面、交通相對便利且在消費者生活軌跡路徑內 這樣的一個地點,廚師燒飯給大家吃。消費者無非是想偷個懶、在舒適的地方、以可以接受的價格吃上一頓美味可口的佳肴,這樣的方式其實是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的。而廚師不必挨家挨戶地跑,擠公交擠地鐵開電動滿城跑,單位時間服務的客戶數也提高了,豈不是挺爽的。只是什麼方式可以找到這樣一個地方,我也沒想好,歡迎評論交流。


你要是把「我們到底為了什麼吃飯?」這個問題扔出去,讓不同的人去回答,我估計答案收集起來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為了填飽肚子、為了吃飯而吃飯、為了美食、為了聊天、為了談事兒、為聚會、為陪朋友、為了湊合吃一頓...等等。
記得之前遇到一個年過40多的大叔,他說:「你們年輕人吃飯就是挑剔,我們這個歲數的兩口子去吃飯,真的連菜單都懶得看,隨便點個面,互不相看吃完一頓飯,擦擦嘴走人!」果真如果生活變成這樣,得多無趣。
上周五,第一次在一個小私廚吃了一頓飯,也通過這頓飯找到了品嘗美食的其他由頭:認識陌生的新朋友、健康新鮮的食材,整個過程有趣很多,不光光是美食有樂趣。
這一頓飯,這家小私廚的2個姑娘,加上7個人來自不同的行業的客人,我們互相不認識,共同為了一頓期待已久的美食坐在了一起。通過這頓飯,每個人都認識了新的朋友,還收穫到了美食之外的東西。
最初聽到私廚這個概念的時候,還是一個朋友轉發了一條微信在朋友圈(許多私廚都是從身邊朋友吃起的),打開微信看了一眼知道,這家小私廚是由三個女孩子創立,她們來自不同的行業,一個是財務、一個是茶人、還有一個是曾經的時尚編輯。 但是那一次,因為人多我居然沒訂上!!!(也太火了)

後來,認識了私廚其中的一個女主人,才了解到她們開私廚想法的由來,這也是我最關心的,畢竟說不定哪天作為吃貨的我們突然也有了這個念頭呢,所以先打聽了。(當晚,我媽就有了開一個內蒙古莜麵館的想法!)
看看下面的截圖,是我來之前通過微信打聽的先前小道消息:
1.怎麼開起來?
國慶節三個人開了一個會,就把這個私廚開起來了
2.食材來自哪裡
都是從農場直接進貨,供貨,或者我們從出差的目的地直接被回來
3.三個合伙人分工
我們三個人我是財務、另外一個是茶人,還有一個是時尚編輯。編輯是主廚,一個湖南妹子。

我們那天私廚的菜單:


干燒手撕兔 (主人親自從成都背回來的

辣魚乾(來自主廚的老家,湖南,也是被打包飛過來的

墨西哥風味餅,每頓比出現的一道菜,我覺得旁邊的牛肉湯是"絕色美人".....

小炒肉

熗炒腰花

老媽蹄花

藤椒水煮魚

蘑菇荷蘭豆

炒魔芋

豌豆莢

醪糟湯圓

酸辣粉(光顧吃忘了拍照!!!!


此次赴宴的六個人都來自不同的行業:一個是培訓師、一個是銷售、一個在創業、一個是做金融、一個是做企業諮詢和專賣店、一個是編輯還有一個是我,在吃飯的過程中,互相聊一聊自己的行業,而其中一個正在創業的帥哥已經將北京地區的私廚品嘗的十有八九了(是不是真正愛吃的人?),還給我們在座的幾個女孩子推薦了許多值得品嘗的小私廚以及一些私廚的小故事。


比如:某個AP上賣780的蟹宴竟然訂不上位子,每次一賣而光,而主廚竟然是一個化學專家,每周都會花很長的時間研究菜單。(化學專家?!)

某個甜品小私廚還會教你如何做甜品。

大部分的私廚都是從朋友圈做起。

有的食客非常瘋狂,瘋狂到,可以從北四環開車到亦庄吃一頓美食。(這個才是真吃貨!)


就在我寫完這篇的時候,已經又有兩個女孩打算加入到私廚的行列中。其中一個還是特別起勁的讓我去幫忙,我都躍躍欲試。(你有沒有?)


哈哈,好熱鬧。 知乎好神奇,這麼個事情都有人討論半天,我先留個抓~ 我是燒飯飯的ceo 張志堅~~ 俺們已經搞定了上海,是上海最大的私廚上門平台,馬上殺到北京等大城市來~ 謝謝大家關注我們這個行業~ 么么噠


用過「好廚師」,整體趨勢看好
作為一個熱愛美食的自帶廚藝的人,表示上次上門菜的質量一般...也許是不和我口味

總結下有如下問題:
1.、產品經理太坑,後台不好用
2、產品經理太坑,廚師說客服好多東西忘記給他填了。。。


最近同事們也常討論這類APP。私廚是從家政服務分離出來的一塊,針對中高端用戶,其實軟體只是一個渠道,讓其發展更快捷擴散更容易。重要還是硬體和服務。私廚是符合未來市場需求的,與智能城市一樣目標都是提高生活品質,將服務細化,精益求精。


無關回答。
廣州有什麼app推薦?自己天天做飯都快煩死了。雖然自己做的不難吃,但是又要清淡又要營養豐富易消化,還不能天天一個樣,快受不了了。


私廚類的模式是我三年前想的,一直沒付出實踐。錯過了


推薦閱讀:

UC 瀏覽器 iPad 版大家體驗如何?相比於其他 iPad 瀏覽器UC有什麼優勢?
HTML5 做的移動 web app 怎樣實現從本地上傳圖片?
自己網站單方面被其他網站加友情鏈接,而我不對他加友情鏈接,對我來說,他的網站會不會給我加 PR 值或者權重?為什麼他的網站 PR 值跟權重都比我高?

TAG:風險投資VC | 移動互聯網 | iOS應用 | O2O | 本地生活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