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對西方世界心裡有多少數?

對於一個大帝國鼎盛時期的皇帝,沒多少理由是像所說的固守華夷有別思想去看待。附張康熙大帝


康熙的西學造詣高不高姑且不論,但是他早年學西學最大的樂趣是靠懟漢臣找優越感,連梅文鼎都不放在眼裡的

也不知道這種問題張英是真的看不懂還是裝不懂,反正迎合聖祖爺英明神武全知全能的形象就對了。

為了保持自己學霸上的這種優勢,聖祖爺還一度限制對於西方几何歷算書籍的漢語翻譯,甚至阻止書籍在宮廷機構內部流通

通俗點說,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力玩乾貨壟斷,然後熱衷於混跡自己所管理的各大漢臣論壇貼吧,見人就忍不住乾貨甩臉說「且去看書,你個渣渣」,被抽臉的可能還不敢反駁,不然分分鐘就是小黑屋

這種心態在網路上當個大神沒問題,但作為皇帝來講,我只能說開心就好

當然,說到這裡一定會有後援團粉絲跳出來用傳教士的話告訴你,誰說西學只是聖祖爺的個人愛好?蒙養齋是個多牛13的西學推廣中心你造嗎?

。。。。。。
那麼這樣一個只有二十幾人美名曰「蒙養齋諸大臣」的上層精英小團隊真的是為了服務於將西方知識推廣給普羅大眾的嗎?你們錯了,實際上他們根本就是在給聖祖爺打下手的。因為聖祖爺已經不滿足於讓傳教士來教,他想自己當老師啊!你們這些精英只是聖祖爺的學生啊!要編書要幹嘛全部得以聖祖爺為核心啊!他才是全知全能的Master嘛。

一個人數有限,目的範圍有限,專供皇帝維持高雅愛好的臨時組織,其功能不但和同時期的歐洲皇家學會或科學院相去甚遠,就連天朝自己的民間書院都不如啊。

順帶一提,此時的聖祖爺已經開始看洋大人不順眼了,所以才開始倒向之前已經被他打壓到不行的漢人歷算家,大力扶持「西學中源說」。蒙養齋成立後不過幾年光景更是玩起了禁教。說這是在向社會推廣西學那是有點豹笑的

結合其他一些大神的回答綜合來看,你要說聖祖對西方世界有數那也就這麼回事吧


姑且聽之

我覺得這四個字能很好概括鴉片戰爭前滿清對西方的認識熱情。

從康雍乾一路到嘉慶道光,清朝皇帝其實保證了一個基本態度——實用主義。歐洲的事情,有人說他們就聽,既不會去迫切主動了解也不視之如洪水猛獸。因為歐洲的事情,聽起來似乎與他們無關,這才是自傲自大的天朝上國的真實反應,主動拒絕的態度一般包含著一定程度的自卑。

順便一提,大清不了解大英,大英難道就了解大清了么?論信息的不通暢,大家都是一樣的,所謂閉關鎖國不思進取只不過是實力差距導致的結果論而已。既然開化上進的大英都沒有去多麼的了解大清,大清在同等的條件下又怎麼先知先覺的去了解大英呢?


康熙爺多次當面問手下人天文知識,手下人表示不知道,康熙順便講解一下。

手下人說,陛下神文聖武,真是厲害厲害。

皆大歡喜。

當時的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我皇考聖祖仁皇帝生知好學,天縱多能。萬機之暇,留心律歷演算法,積數十年……所謂聖者能之,豈不信歟?

至於樓上 @待解放的二大爺 的一個例子:

這年夏至,當代回推值是下午一點二十二,欽天監算的誤差不到40分鐘,康熙皇帝算的誤差一個半小時,還不是美滋滋。


席澤宗院士:「康熙盛世」是中國科學衰落之始

——與席澤宗院士對談

作者:原中國科技大學方校長

文章來源:《爭鳴》雜誌

老友席澤宗院士八秩在望。今年本有可能同他在柏林見面,因MG11大會邀請他做超新星1006千年回顧的報告。澤宗兄以他的「古超新星新表」(1955)在學界馳名半世。以下就是三個月間,2006年8-11月,多次電話往來的一個記錄。略去有關時事和往事的點評,只記席教授的科學史,特別是中國科學史的精論。
F:我看了你關於康熙的文章,你的結論是中國的科學直到清初康熙一朝才真正開始衰落。
X:對。

F:在清帝中,康熙似乎是最愛好自然科學的。他請傳教士教他西方科學。他對算學和天學都有相當的了解。你說他是「窒塞民智」,何以為據?
X:康熙「窒塞民智」一說,最早是梁啟超提出來的,後來邵力子也論證過。確實,康熙學過算學和天學。不過,他的目的不是倡導科學,相反是為了堵塞現代科學在漢民族中的傳播和發展。證據之一就是他請傳教士的目的。明末的士大夫和學者可以同西方傳教士自發地交流,萬曆和崇禎皇帝基本不管。而據傳教士張誠(J. F. Gerbillon)的日記,康熙不準傳教士在有漢人和蒙人的衙門裡翻譯任何科學文獻。自康熙一百五十年以降,清廷的欽天監一直由西來的傳教士擔任監正或監副,從沒有漢人和蒙人。康熙請傳教士監理欽天監,目的不是開啟中西交流,相反是為了「窒塞」 中西科學技術交流。
F:據我所知,就在康熙年代,倫敦有了皇家學會,巴黎有了皇家科學院,柏林也有了科學院。它們對歐洲的科學發展是一大推力。
X:是。康熙同法王路易十四和俄國的彼得大帝在同一時代。傳教士也向康熙介紹過路易十四創建的「格物窮理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和「天文宮」(Observatoire de Paris)。
F:創建科學院似乎是那個時代的帝王的一個時髦。據傳康熙在上朝的時候還發表過他的數學論文,康熙是不是也有意要創建大清科學院?
X:你指的康熙的數學論文可能是《御制三角形推演算法論》。不過,沒有記錄顯示康熙對建立科學院感興趣。路易十四訪問過他的「格物窮理院」,沒有發表論文。他建「格物窮理院」目的是倡導法蘭西的科學研究精神,培養人才。康熙的政策則是鞏固「御制」,遏制漢民族的科學研究精神。在清初,還有「南王(錫闡)北薛(鳳祚)」等精通數學,天文的非「御制」人材。那是明朝學界的殘留。後來,就徹底沒有了。
F:沒有人材。似乎也沒有「審造器」。如果去參觀過北京的古觀象台和南京收藏的古天文儀器。就會發現,大清朝的觀象台竟然還沒有一架天文望遠鏡。清朝的天文學家竟然還不知道造望遠鏡?
X:當然知道。徐光啟在1629年就建議製造天文望遠鏡,那是在伽利略天文望遠鏡之後二十年,這是很快的了。康熙也知道望遠鏡。北京的故宮中就有上百架望遠鏡,多為康乾「盛世」所收藏。但是,康熙防備望遠鏡的擴散。康熙命令傳教士不要去做望遠鏡。望遠鏡只能是御用,所以,觀象台上反而沒有望遠鏡。清宮中的御用的天文儀器比天文觀象台上的儀器多得多。整個清朝發表星表都是沒有望遠鏡的實測數據為根據的。那還能不落後?康熙是怕儀器一經拿出宮外,就會有漢人複製,改進,滿族統治集團就不能壟斷了。
F:還有沒有其他的壟斷證據?
X:代數。不像算術,代數要靠一套符號。符號就是代數的語言。1712年耶穌會士傅聖澤寫了一篇《阿爾熱巴拉(代數)新法》向康熙介紹符號代數。康熙看不懂,他說此新法「可笑」。他下令不準代數新法傳播。所以,直到1859年代數符號法才開始在中國流傳,那已是150年之後的事了,早已不再是新法。
F:「可笑」一說,是典型的不懂裝懂的心理表現。這不奇怪。1949年初,在北京,我初三,被叫去給一個文化補習班上初中代數(當時有很多文化補習班)。當我用符號講a=-(-a)時, 班上年齡大的人都不明白,年輕的則易於接受。1712年康熙已經58歲,弄不懂代數符號法,情有可原。不過,我記得康熙還很愛說別人不懂科學。
X:1689年,康熙在南京要捉弄(貶低)大臣李光地。康熙事先問耶穌會士南極老人星出地平幾度。見到李光地上朝後,康熙考問他:「可識老人星?」 李光地無以對。康熙得意了:「老人星在北京自然看不見,在南京就看得見。到了你的老家閩廣,連南極星也看得見。」 康熙得意忘了形,在閩廣,南極星是看不見的。梁任公(梁啟超)說,康熙的科學是用來打擊他人(李光地隨後被降級)的一個工具,一點不錯。
F:從代數符號到南極星,證明康熙對近代科學所知也有限,是不是同傳教士有關係?
X:有關係。康熙只向傳教士學西來的科學,並沒有真正開啟中西學術交流的大門。中西交流在當時已經沒有技術上的困難。亞歐水上交通已很發達。前面說過,西方科學文獻在明代就能及時地送到中國。當時有些歐洲學者還很希望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得到中國學者的響應。開普勒的Tabulae Rudolphinae於1627年一出版,他立即寄到中國一本。傳教士對中西學術交流有很大貢獻。有些耶穌會士的確是一流的學者。儘管如此,他們也受到羅馬教廷的影響。譬如,他們對哥白尼的日心說一直態度曖昧,可能並不只是學術上的原因。
F:你在文章一開始引用胡適的話說,明末還是可以的,但清代以降,中西「雙方(科學)相差,真不可以道里計」。你能不能更定量地說一說,康熙一朝,中國的科學到底衰落了多少「道里」?
X:康熙在晚年(1713-1722)主編了100卷的《律歷淵源》。其中《數理精蘊》53卷,他自認為是,也曾被譽為是當年的數學百科全書。十六世紀中葉以後,歐洲的數學進展主要有,代數符號(1580),對數(1614),計算尺(1620),解析幾何(1620),加法機(1642),微積分(1665)。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析幾何和微積分。無此二者,很難明白和應用牛頓力學。然而,「數學百科全書」 《數理精蘊》中竟然完全沒有解析幾何和微積分。編撰者可能根本不知道有這兩門新發展的數學。明末1630年的「崇禎曆書」雖也落後西方。但還遠沒有落後到全然不知最新重要發展的地步。
F:我離開中國快十七年,對「最新重要發展」也陌生。到是常聽說有「康熙大帝」(譬如本問題提問人,括弧里為答主添加)之類顯靈於視頻之中。你對這位視頻「康熙大帝」,有何評價?
X:哈哈…哈哈…不值一談,不值一談。清末以來中國的屢敗於西方,主要原因並不是我們傳統的文化或者制度有大的問題。而在於滿清王朝的性質是一個外來的異族政權,滿洲統治民族私心自用,為了防漢制漢,千方百計地遏制中國自己的現代化和工業化進程,對漢族人民百般壓制,滿漢相猜,上下離心,導致康熙以後中國科學技術迅速落後於西方,大大的延誤了中國社會走上工業化進程的時間,在清末仍不得不屢敗於西方列強。從康熙的 「窒塞民智」到 「窒塞民智」的再顯靈,嗚呼!
後記:席澤宗院士的答話,沒有字字經他本人審閱(眼疾,難閱讀)。如有誤,我負責。席院士的更詳盡的論證可見他的 「論康熙科學政策的失誤」等論文(《古新星新表和科學史探索》,2002)。
11/23/2006,Tucson


成天有人諷刺好詞人李煜好畫家宋徽宗好木匠朱由校不配當皇帝,怎麼這裡一個對算學天文略懂的康麻子就能配當好皇帝了?不說他水平多高,只說他僅僅把算學天文當成炫耀工具而不敢推廣,一味的以愚民為第一目標,目光短淺的仍抱守所謂騎射,就落後同時期歐洲君主不知多少里了。


參照歷代帝王的實錄和史書記載,在中國歷代眾多的帝王中,除了本朝那位身經百戰哪個西方國家沒有去過的先帝爺,康熙大帝大概是對西方世界相對了解地最清楚的一位帝王了。

先從對西方世界科學的了解來說,聖祖爺在5000年的中國歷史上就罕逢敵手。聖祖實錄顯示了康熙對西學的興趣相當廣泛,涉及到數學、天文、地理和醫學等諸多方面。而且他通過學習不僅吸收了各種知識,並自己主持了幾項大規模的科學活動。在他生活過的紫禁城中,至今仍留有上百件他學習和從事科技活動的儀器。

康熙爺本人最愛的科學當屬算數和天文。康熙早年經常到京城的觀象台觀測天象,並準確地計算出某日某時日晷表上所顯示的日影的位置,指出欽天監在天文推算中的錯誤。康熙五十年《清聖祖實錄》記載了這樣一則史實。康熙曾對大臣們生動地說:「對天文曆法我一向留心。西洋的曆法,大致是不會錯的,但具體細節上,時間久了也不可能沒有差錯。今年的夏至,欽天監報的是午正三刻,我算的是午初三刻九分,對於眼前的小問題不注意,幾十年下來積累的錯誤就會更加多了。」無獨有偶,1689年,清初大數學家梅文鼎寫了《歷算疑問》一書,呈送到宮中,康熙曾說過這樣的評語:「所呈書甚細心,且議論亦公平,此人用力深矣。朕留心歷算多年,此事朕能決其是非。」如此有力度的評論出自一位日理萬機的帝王之口,足見康熙的數學和天文知識水平,已經達到了對當時的學術成就進行準確評判的程度。這不僅僅是一種身經百戰的自信,更是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

下圖分別是當年比利時司天監南懷仁設計的天文台和據傳是康熙御制方矩象限儀和象牙計算尺。

尤其是象牙計算尺在數學史上被稱為「甘特式計算尺」。按照記載,這台手搖計算機是康熙年間御制的,屬於當時清宮的自製科技產品,而且將原有的加減二法增加到加減乘除四法,還獨創了橫排籌式計演算法等。所以,那台手搖計算機一直為外界所矚目。

康熙爺對於天文和算數的喜愛甚至達到了部分痴迷的程度。按照聖祖實錄的記載,康熙爺曾經不止一次的問過大臣們天文學和算數的知識。其中不乏有複雜和新穎的問題。除此之外,康熙爺還對當時外國傳入中國的經典科學著作反覆的閱讀。法國傳教士白晉在他所著的《康熙大帝》一書中這樣寫到:在五、六個月的時間裡,康熙已經掌握了幾何學,能夠隨時說出他所畫的幾何圖形的定理及其證明過程。」 根據他的記載聖祖爺把《幾何原本》至少讀了二十遍。而且有趣的是,康熙學習數學的很多練習題都是跟生活相關的。例如他自己把所有后妃的年齡加起來,再算平均歲數。清宮檔案里至今還保存著這樣的趣味數演的記載。想像一下一位張口數學閉口天文的16世紀謝耳朵式的黃皮膚中國帝王,這種場景無疑是令人叫絕的,同時也足以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康熙對西方世界物質文明認識的深刻。

作為一位南征北戰一生戎馬倥傯的帝王,聖祖爺對於西方地理學同樣也是充滿了興趣。下圖明末的《坤輿萬國圖》和後來南懷仁撰寫的《坤輿外紀》都是康熙爺十分喜愛的讀物。

而且每當有傳教士來到清朝宮廷任職,或是康熙出巡時見到傳教士,他都要向他們了解外國的情況。儘管他沒去過西方任何一個國家,但他知道歐洲、中亞、南亞一些國家的許多情況,常給大臣們講解各國地理,還幾次派遣使臣出使歐洲和俄國,便於加深與各國的相互了解。據此可以得出結論對於西方世界心裡到底有多少數,聖祖爺大抵可以套用先帝的一句話來概括:


我是身經百戰,見的多了。

此外康熙爺還自己積極傳播西方知識。他聘請傳教士任算學館教師,要求他們講授當時已傳入中國的西方數學,如筆算、籌算、幾何、三角、三角函數表、對數等,並要他們翻譯編輯了《歐幾里德幾何原本》、《比例規解》、《測量高遠儀器用法》、《八線表根》、《勾股相求之法》、《借根方演算法節要》、《西鏡錄》等十幾部滿漢文數學書籍。 這些書籍都收錄在康熙欽定的《古今圖書集成》內。代數在當時被稱作借根方演算法,又稱「阿爾熱巴拉」,康熙作為中國最早接受西方代數學的人,多次向大臣們談及「阿爾熱巴拉」,還親自到蒙養齋授課。然而即使聖明如康熙爺對於西方的認識大抵也就只能這樣的程度。本著堅決不搞西方民主建設那一套,康熙爺對於西方世界物質文明之外的了解基本上來說是乏善可陳的。除了對西方宗教偶爾的興趣和了解,作為一位身處一個世界文明模式驟變時代的君王,他對西方世界精神層面的了解和認識基本來說是徹頭徹尾圖樣圖森破的。

康熙帝潛心學習的西方自然科學,客觀地說,只是接觸了西方世界的很有限的一部分,雖然相對之前和之後的各代君王聖祖爺已經算是對西方世界了解的最徹底的君王,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作為封建專制君主視中國為「天朝大國」的自傲心理,更不能改變康熙對世界大勢的了解和他所接受的根深蒂固的傳統的統治之術。聖祖爺自身對西方的學習和認識,更多的只是為了維護無所不能的天子的尊嚴和無所不知的淵博,而對臣民則認為無此必要。從中國客觀發展來說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並不迫切需求科學知識,傳統的封建統治之術,強調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所以,康熙帝循封建統治的常規,強化封建的「三綱五常」,來扼殺臣民的叛逆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在西方世界已經發生巨大變革的歷史條件下,康熙帝的這種做法,客觀上拉大了中國和西方的差距,是造成近代中國落後的原因之一。

回溯前文敘述的一切,康熙爺對於西方世界心裡無疑是很有數的,這種認識即使在現在人看來也無疑是深刻和真實的。如果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來講,按照聖祖爺這種對西方世界的認識程度來說,他很可能會發展為日後一個林則徐,李鴻章或者是嚴復一樣的人物。然而作為一個封建專制帝國鼎盛期的典範君王,他對西方世界的認識也只能是作為自身給人留下無限遐想的附屬終歸不能幻化成一股徹底改變帝國的力量。這種局限性如果比較同時期另一位偉大的彼得大帝將會更加彰顯無疑。

康熙到底對西方世界心裡有多少數,這樣一個問題從個人角度來說也許可以是很多很多,但是從帝國傳承來說這些都是九牛一毛無足輕重的。


我不同意 @待解放的二大爺 的說法,故事是很好的,細看就不是那回事了。另外一口一個康熙爺,真的不舒服

這位皇帝公認的好學,還包括對藝術和科學的廣博興趣。他收集了大批的書畫精品,而他的御窯更燒制出了許多在今天是無價之寶的精美瓷器。許多中國和歐洲的藝術家在宮中供職;據說如意館裡供養了眾多具有藝術天賦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們為皇帝繪畫雕塑。康熙向這些傳教士學習數學,他的崇拜者稱他在數學上的造詣相當高。據說康熙帝醉心學習,『手不釋卷』。但他學業成就的程度或許被誇張了。人們發現他在奏摺上寫的『硃筆批註』 文理頗為幼稚,書法也很平庸。 在宮中供職達三十年之久,並在1718年為康熙刻制一幅中國地圖的馬國賢神甫(Father Matteo Ripa)在回憶錄中評論說:『這位皇帝自負精通音樂,更擅於數學,然彼固喜愛科學及其他學識,卻對音樂一無所知,而於數學亦止略知皮毛而已。』 但不管怎麼說,康熙是一位興趣異常廣泛而又有心計的君主。

儘管清廷堅持俄國使節向中國皇帝磕頭,也儘管中國記載總是把使節說成是貢使,但在(大清會典)五個版本的任何一個版本中,俄羅斯均未被正式列為藩屬國家。事實上,康熙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應算做藩國:『外邦(俄羅斯)來貢固為一盛事,然朕恐後世行之或成紛擾之源。』在很多場合,康熙給予俄羅斯以一種獨立邦國所應有的尊重。例如,他在1712年遣圖理琛赴俄時即命他『行事悉遵彼國禮儀』。這種訓令從未給過任何派往藩屬國的中國使臣;相反,所有藩屬國王在迎接中國使節時都必須履行中國的禮儀。這種對俄羅斯的特殊尊重還表現在1720年康熙與俄使伊斯邁羅夫的交流中。皇帝告訴伊斯邁羅夫,如果他服從中國宮廷的禮節行磕頭禮,那麼,清廷將保證以後中國的赴俄使臣也遵從俄羅斯的禮節。由於伊斯邁羅夫的遵旨,康熙在三個月中延見了他十幾次,以示寵愛,在會晤中,康熙隱隱約約地稱彼得大帝為『其匹』、『友鄰』和『掌遼闊疆域之最尊高之主』。 這種表達——甚至是這種情感——從來沒有加諸中國的藩屬國王或任何其他外國君主。當托時和德新在1731~1732年赴俄期間,他們確也向女沙皇磕了頭----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不是專門研究歷史的,憑興趣看了幾本閑書。拋磚引玉了


沒有數,和大清歷代皇帝一樣,視外國技術為巧物,僅供個人玩賞。


康熙對西方了解不多

他喜歡算術天文,在中國歷史的皇帝中,算是絕無僅有的了。

這個是因為他小的時候,遇到一起紛爭。當時天文台的漢族臣子排斥外國傳教士,污衊南懷仁。康熙皇帝感覺,自己如果不懂專業知識,就無法公正判斷,所以刻苦學習。

在本質上,他還是一個傳統儒家皇帝。內聖外王。

所以很得讀書人的喜愛。

康熙經史子集,天文數學,文治武功,還會拉丁文。本事多得多。跟傳教士學習,只是其中一件小本事。

如果他在根本價值觀方面接受了西方影響,也不會得到漢族文人的敬愛。


金三胖也留過學,會用mac和iPad


是時候祭出這張圖了


康熙還知道大北方戰爭呢,康熙朝大臣圖裡琛所著《異域錄》
「……鄂羅斯國向無汗號,原來僻處於西北近海之計由地方,而地界甚狹。傳至依番瓦什里魚赤之時,其族類互相不睦,以至於亂,依番瓦什里魚赤力甚微弱,乃求助於西費耶斯科國王,而西費耶斯科國王許助依番瓦什里魚赤兵八千並糧餉,欲取鄂羅斯之那爾瓦城,依番瓦什里魚赤從其言,將那爾瓦城歸於西費耶斯科國,因假此兵力,依番瓦什里魚赤徵收其族類,而自號為汗焉,迄今三百餘年,從此強盛,將喀山並托波爾等處地方俱以征獲,其後又侵佔伊聶謝並厄爾庫,尼布楚等地方,國勢愈大。
鄂羅斯國現在國王察罕汗之名曰票多爾厄里克謝耶費赤,年四十一歲,歷事二十八載,所居之城名曰莫斯科窐,因遣使索取西費耶斯科國之那爾瓦城,而西費耶斯科國王不許,遂成仇敵,已一十五載。
西費耶斯科國王名曰喀魯祿什,年三十三歲,所居之城名曰四條科爾那。初戰敗鄂羅斯國之兵,大加殺擄;後再戰,為鄂羅斯察罕汗所敗,傷人甚多,失城數處,以致危急,逃往圖裡耶斯科國拱喀爾汗所屬鄂車科,付之小城居住,已經八年。
又有名曰米爾奇里斯一小國王,先在沙障汗左近居住,系別一部落。因協助察罕汗,與西費耶斯科國交戰,被擒,察罕汗歸其被擄之西費耶斯科國人贖還,在途中病故。」


話說大清就是村裡一乞丐,結果村長崇禎當的不好,被亂毆掛了,結果村民都去他家搶東西,大清只能去扒拉屍體,撿了村長祖傳的一BB機,洪武年間造的,大清瞬間感覺自己不LOW了,每天腰裡別著出去到處炫耀,村裡的農民隔壁的鄰居驚呼,大清用上BB機了,叫人很方便,不能惹,大清同學甚是滿意,一直用了好幾代都當寶,至於CALL台有幾個,電話線扯的夠不夠長,喊人方便與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村裡可以裝逼····傳到康熙,有馬仔報告,村裡人說啊,聽說其他縣幾個村在搗鼓啥大哥大,咱們要不要去看看,康熙說你傻逼啊,咱BB機都是撿的,能造那玩意?再說花錢造這玩意出來了,大家喊人都方便,村裡其他人群毆咱咋辦?消息不能傳出去,把村裡的門看好,不許人出去,也不許人進來,尼瑪上次跟俄羅斯都差點露餡,那麼遠的地,老子回長途的話費都快沒了,幸虧人家沒看出來。於是乎到了乾隆還是傳家寶,至於村外啥變化,誰知道,終於有天英國村的馬仔來了,這個村祖上強盜起家,搶了點財貨開始經商,這次特地來看看慕名已久中華村如何富庶,心想據說很久之前這個村都有BB機了,現在發展估計難以想像,咱也不能丟人,帶幾樣牛逼的玩意過去,結果乾隆同學看了大哥大:草,LOW逼,板磚也拿出來現,咱村裡石頭多的嚇死你。於是乎,乾隆高傲的穿著褲衩,炫耀的露出了傳家寶,冷笑到:看到了嗎,BB機,漢顯的。於是乎,過了多年,直到其他八個村的都微信建群組隊去大清家去揍他,拿著已經摔碎的BB機,鼻青臉腫的大清後人得出了結論,咱家祖上沒問題,前任村長的東西忽悠人


除了和利瑪竇pk背誦的萬曆皇帝

這個微服私訪聞名在民間的麻子皇帝……、

真的了解程度不知道比德川幕府高到哪裡去了。


據說他數學非常6。


我看過康熙的筆記,百度帝王家書就有,實際上康熙還會微積分,還會天文學,淮河黃河是他治理的,日食是他自己算的。怎麼樣,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開封的以色列人的老聖經,外國傳教士奉旨搜集完了一份發給梵蒂岡,一份要送康熙,這就已經是個超級大民科了,所以人家什麼都懂,明得跟鏡似的,就可惜他不是漢人,得國不正,要天天防著漢人,沒法發展這些,不然大清帝國妥妥天下第一。玩過了是王莽,不玩好歹是個大帝,比王莽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康熙很崇尚外國 只是自己國情不如外國


推薦閱讀:

東歐劇變後的東歐國家現狀如何呢?
明朝末年為什麼不對東南加稅而是西北?
毛澤東為什麼指出諸葛亮失敗在於隆中分兵?
孔子為什麼如此喜歡顏回?
遼金元清官方用過哪些證明正統性的方法?

TAG:歷史 | 清朝 | 康熙帝 | 滿族 | 英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