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獨立思考能力?

什麼是獨立思考能力

剛剛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到「只和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交流」,不禁在想,什麼是獨立思考能力?

是不是不被外力影響就能自己思考,自己判斷的那種能力,就是獨立思考能力?還是那種思考角度和別人不一樣,並且能堅持自己的判斷的那種能力?

昨天剛剛會過一個朋友,他說:「我老婆總說我思維和別人不一樣。我覺得自己確實和別人想法不一樣,不過自己認為10個想法大約有9個是錯誤的。」我跟他說:「想法這個東西,不存在對與錯。只存在你有沒有想全面。」

這個朋友的10個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的產生過程,是不是「獨立思考能力」作用?從表面上來看,產生一個想法,並且不因為「普通人」的目光而特立獨行,可算得上是「獨立思考」了。可是,如果自己都認為10個想法,有9個應該是錯誤的,這裡面就有問題了。

首先,心理學專家們都會講一個理論:「人的當下選擇都是最正確的。」我理解成為,人會一直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所以會作出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所以,這個朋友的10個想法,應該是都是正確的。那麼問題來了,他當時跟我講10個想法9個錯是為什麼呢?

現在想來,可有兩個可能性:或者他在謙虛,或者他不能「獨立思考」了。

謙虛的可能性最大,因為按照社交禮儀來說,人與人聊天的時候多少需要自謙一下。如果不是謙虛呢,那對他自己來說問題就很大了。首先是他自認為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的這種能力,讓他在不停地產生想法。其次,最後這些想法大多數又被後來其它因素否定。這種後來因素,可能是「別人的想法」也可能是「自己的想法」。如果是前者,則表明思考者的「獨立」是不真實,如果是後者,剛表明思考者本身就不完整。

那麼,什麼是獨立思考能力?

筆者在想,命題本身有沒有問題?獨立思考是不是一種能力?好比,吃飯和穿衣好像都沒有歸為「能力」一類。因為吃飯穿衣,都是每個人必須會做的事情。而獨立思考是不是每個人必須會做的事情呢。筆者認為,應該是。不會吃飯穿衣,人會活不下去。不會獨立思考,一旦一個人的時候,就不活不好。前段時間有個新聞,韓國有個演唱會,16個觀眾因為所站的通風口孔蓋不結實塌了,摔死了。

我想當時情況應該是這樣的,本來這處通風口上沒有站人,後來有一個人覺得那個地方更高,站一個人應該沒有問題,可以更好觀看演唱會,於是就上去了。接下來,其人覺得有人上去了,我也上去吧,於是一個接一個上去了。中途,第一個上去的人可能因為覺得上去的人太多,怕不安全可能早已下來,而其他人則是因為跟從別人的行為上去的,就沒有這個考慮就沒有下來,結果最後一個人的重量「跟」上來之後,垮蹋就發生了,悲劇就發生了。如果他們「獨立思考」是不是就不會這樣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筆者寫到這裡,不禁產生了一個想法:所謂獨立思考能力應該是,人要一直保持主動思考,就像吃飯穿衣一樣,不因為別人需要我就需要,不因為別人不需要我就不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思考相關的一切因素。而這個應當算不上一種「能力」,而是你的第五肢,否則就是殘廢。


謝邀,在我看來,獨立思考就這三句話。
第一,不從眾。
前兩天一個消防的志願者講座的時候提到,911時間的時候,很多人跑到了大廈的樓頂上。當北塔也被撞後,南塔上的很多人開始從100多層的樓頂往下跳。
為什麼?他就說,因為只要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

第二,不迷信。
什麼叫不迷信?不迷信神靈,堅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迷信權威,馬雲也好比爾蓋茨也好,雞湯都是熬出來的,沒有一個成功者靠雞湯成功,陳安之除外。

第三,不忘初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初心,有的人,他們想要的人生是出任霸道總裁迎娶白富美;有的人,他們想要的人生是走遍世界品味酸甜苦辣。更多的時候,我們有著至高無上的夢想,卻無力去實現。世界像一張大大的網,把我們罩在其中。
於是太多的人放棄了理想,他們忘記了自己的初心。他們很明智,因為他們清楚地意識到一切只會是徒勞無功。也有少數幾個人,他們一直堅持,最後心血付之東流,抱憾離開這個世界。也許每一千個人里,才會有一個人,能夠讓自己的初心變成現實。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一個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就是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社會如何變遷,都能不忘記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不等於不識時務,它只是屬於獨立思考者的一分堅持。
就這些,以上。


想先談一下別的

一.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思考有什麼區別?乍看,甚至是一個同義反覆。

比如,
點開這個問題後,我開始思考;點開這個問題並看到眾多已有的觀點後,我開始思考。

上述哪一種是獨立思考?前者是,後者不是么?因為我已經接收了來自其它的觀點,不再獨立了么?如若將先前的觀點僅看作是一種「資料」呢?
進行思考永遠都是要親力親為的,那麼何來獨立一說呢?
啊,經過案前拍腦袋一思考,似乎從非獨立思考獨立思考,是可以有那麼一個宛若找不到禿頭的發量比例的那樣一個永遠找不到分界線但有量變的過程:
比如,在不細究細節的情況下,(因為我知道會有各種人來給我例舉各種特殊場景)相比於日常的獨自靜處一室苦思冥想,在教室里接受授課的學生,以及參加頭腦風暴會的人們來說,彷彿是更接近獨立思考吧(歡迎補充別的形式)。
那麼,至少從上述對比可以總結出兩點,獨立思考之所以更顯獨立,是因為——
1.外界所給的信息反饋刺激更少
2.外界所給的引導性刺激更少
(歡迎補充)
在此,姑且將這兩種刺激大體上看作正向、積極的刺激,有助於我們的思考(我懶,暫不讓問題更複雜)
於是,獨立思考下上述正向因素的缺失,就要靠自身來直接或間接地彌補,這也是獨立之所以獨立之所在。

二、怎樣衡量?
在剖析獨立思考能力的構成之前,先來談論一下,和誰比?
和自己比還是和他人比?
A的頭腦風暴會時的思考力90,上課聽講80,自己看書40
B的頭腦風暴會時的思考力50,上課聽講40,自己看書30
姑且將前兩種算作非獨立思考,後一種為獨立思考
A相對於自己的獨立思考力明顯不如B相對於自己,但A的獨立思考的結果依然比B好
那麼我們談論的究竟是哪個?


與此正交的另一個問題是,這個衡量究竟是結果導向,還是過程導向?

二點一、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沒獨立思考能力嘛?
回答這個問題又要談論此能力的構成問題了。
先由 一、獨立思考 中所述,個人認為所謂獨立並沒有實分界線,我們說世界上大多數人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實際還是等於在說,在缺少外界的反饋和引導下,大多數人思考能力的不足便暴露無遺,於是獨立狀態下就思考不出什麼東西了
那麼我們應該談論的就是思考本身吧。
個人認為思考粗略地取決於思維能力知識積累兩方面,兩者分別好比XY軸,任一方面的超強能力配合還不算差的另一方面均可以達成令人驚訝的思考成果。成果好比與坐標軸攔截成的面積。
其中思維能力決定思考成果的縱深,而知識積累決定廣度
當然這只是最粗略的情況,細究便會發覺思維能力和知識積累不僅互相滲透,更有類似雞和蛋般的悖論。更遑論廣度和縱深間同樣有著非線性的波動相互影響著。


還有好多層面,實在懶於亦疲於提及,比如什麼涉及思考的主觀能動性之類的。。。

歡迎討論。


謝邀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所指的獨立思考大概就是
能根據自身既有的經驗積累與從中而發展出的思辨能力對事物進行獨立的,有時具有批判性的判斷。
而關於獨立思考是不是一種能力,我認為
獨立思考只是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佔據做出一次判斷的比重可以抽象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舉個例子哈,題目中提到的韓國演唱會,此時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可能會

  • 「誒好多人站上那個通風口了,那裡估計能看的更遠我也上去好了。」

而具備所謂的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是這樣的

  • 「誒通風口上有好多人,要不我也上去看得遠些,但是我感覺那個通風口可能比較脆撐不了那麼多人,而且這裡本來沒有劃歸成坐席一定是有原因的,估計會有安全隱患,還是不去了為好。」

這個「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感覺」是根據既有的經驗積累作出的判斷,而後面則是思辨過程,即使會受到從眾心裡的影響,但依然能夠批判性地思考。

而答主題目中提到的那位朋友,獨立思考並不是意味著結果與大多數人不同,例如中國的首都是哪這個問題所有人經過獨立思考都會得出相同的答案。


謝邀!

談到獨立思考能力,我最想說的是,「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感受世界,用自己的大腦思考世界」。

中國特色應試教育,抹殺了很多人的這一能力,使得很多人總是在「用別人的眼睛觀察世界,用別人的心感受世界,用別人的大腦思考世界」,雖然他們也發現了內在需求和外在要求的諸多衝突,但卻無能為力,自以為擁有的獨立思考能力,實際上還是人云亦云。


擁有獨立思考能力,要求我們尊重內心感受。我們的內心體驗,有光明美好的一面,也有醜陋險惡的一面,其實正凸顯了人性的善惡兩面。傳統文化往往教導我們徹底放棄人性中的醜陋險惡面,可實際上,當我們碰到現實的利益之爭的時候,損己利人永遠是小概率事件,古今中外莫不是如此,而這正凸顯了傳統文化的「虛偽」,這也是為什麼「說一套做一套」的形式主義大行其道。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們要揚惡棄善,而是說,我們應該客觀認識人性,客觀認識自我,可能囿於傳統習俗,我們還是需要一定的「表裡不一」,比如謙虛等等美好品質,但在自我意識里,在自身價值觀領域,應充分尊重內心感受,摒棄表裡不一帶來的潛意識衝突,如此一來才能更好地認識自我,為實現自我鋪路。


擁有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我們摒棄父母、社會和學校帶給我們的偏見。社會的急劇轉型,改變我們的,不僅僅是生活方式,更是思維方式、價值理念。鑒於思想發展的滯後性,我們有理由相信,相對於現代社會的實際需要,我們長輩們的價值觀念有著太多的不合時宜。父母、老師和社會主流,共同影響和塑造著我們的心靈,再加上當下特色意識形態教育和引導,可以想像我們年輕人也繼承了很多偏見。問題在於,偏見究竟是什麼?在哪裡呢?這需要我們在遵從內心感受的基礎上,多讀書,讀好書,多思考,多實踐,最終達成正見對偏見的代替。


擁有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我們多讀書、讀好書,需要我們多思考、多實踐。讀書,既是解惑,也是被困惑。中國傳統文化自然有其特定的價值,但也需要經由科學和理性的檢驗,需要經由現代化的闡釋,否則其自身存在的不足會嚴重影響我們認知能力的發展,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創造創新能力。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就算不讀傳統經典,我們也通過父母、老師以及其他人的耳濡目染中繼承了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糟粕,因此我的看法是,可以從閱讀西方社會科學優秀作品入手,比如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外國教材中譯本,系統地學習如何科學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和社會,能夠更好地填補「正見」,刷新三觀。這裡想要特彆強調的是,我國大學教授未必一定代表著「高見」(意識形態使然),所以不要對我國大學教授抱有太高的期待。


總之,一句話,「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感受世界,用自己的大腦思考世界」就是我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定義。


知乎答題時,多些手打自己腦海中的,少些複製粘貼他人的。
其實就是使用自己的大腦思考,說自己的話,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大腦,但是生活中的干擾實在太多,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在說他人的話,人來到這個世界後,都會碰到教育這個環節,基本上就是教你學他人的話,於是你知道如何引經據典。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大部分都被控制你身體的另外一部分------情感左右,直到網路出現,當你的思想被轉換成文字顯示在屏幕上,已經被抹去絕大部分情感,代之以更多的理性。
更有品種繁多、成系統的、被冠以道德、宗教、哲學、學術、理論、科學、權威等等各種洗腦專業,還有各種騙術混雜其中。
人要獨立思考,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目前來說,能夠排除干擾就很不錯了。


·

於我而言,獨立思考的能力定義是「為自己支持的觀點辯護的能力」。

大多數人缺乏為自己支持的觀點辯護的能力。他們支持觀點的理由通常是「喜歡這種表達方式」、「對作者權威的認同」、「符合生活經驗」、「身邊很多人都這麼想」、「我的直覺告訴我」、「從小就被這麼教育」等等。顯然這些是無力支撐起某個觀點的。

獨立思考就是能克服以上這些錯覺,用正確的前提和邏輯形式推出自己所支持的結論。只有這樣,才有討論的意義。我們可以討論我們的前提是否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麼能否澄清哪裡出現了分歧呢?這樣的分歧是根本上的分歧是根本上不可調和的還是某方的錯誤呢?),也可以討論雙方在邏輯上有沒有出現錯誤。

正確的前提和正確的邏輯形式都需要專門和大量的閱讀、練習乃至犯錯才能做到,這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所寶貴的地方。

14.12.1
以此回復題主的「我跟他說:「想法這個東西,不存在對與錯。只存在你有沒有想全面。」

·


想法和別人不一樣,也不能說明是獨立思考吧。那隻能說明別人或許沒有思考。也許你會覺得其他,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很多人讀書以來一直都是被動接受,獨立思考這種東西對於他們相當於不存在。
只有當你感受到獨立思考的時候才是獨立思考的。比如說你覺得不一樣了。但是我仍然不稱之為獨立思考,或者成為弱勢的獨立思考。我拿自己的例子來說吧。以前讀書基本上都會覺得老師是權威,都是對的。有一天有同學和老師爭辯,老師說他們是錯的。他們要我看看,我覺得他們是對的。然後我找老師說了,然後他意識到了錯誤。權威的存在,總讓你覺得自己不對--------直到你比他更清楚了。
再則,作為獨立思考的人也不是在任何領域都是能獨立思考。比如下棋,對方實力太強,我的腦子就空白了,就只能聽別人建議走了。

其實,自以為獨立思考的人也不是獨立思考的。有句話是,我們都是過去某個死去的思想家的奴隸。一些大的背景,總是很難跳出來的。中國五千年,也沒有人跳出君主制的圈子;西方也沒辦法跳出二元對立。這種東西很難被察覺。而且就算被察覺了,你也不知道這之外是什麼。小的例子也有,但是說不清,只能以東西文化差異做例子了。
所以我覺得越是獨立思考,越是會發現我們所思考的基礎是多麼不可靠。真正獨立思考的人會慢慢剔除影響思考和行動的不可靠或者不方便的因素。

最後,我覺得獨立思考也不見得總是好事。除了自己想做的或者事業,根本沒必要獨立思考。雖然大眾不怎麼思考,但是作為普通人都適用的東西的標準還是很可靠的。如果非要自己去試,只是浪費時間。最簡單例子就是視頻點擊量和好評率,這個大部分情況都是越多人說好越好的。節省腦力也是自我保護。


1.獨立:不盲目,不跟風
2.思考:思考也分好的思考和不好的思考,好的思考就是當你面對選擇時,能快速做出決定,如果思考完了還在糾結,那麼你的思考的質量就不高。


讓我這個三觀樹立中的學生來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暫時來說呢,我三觀中定義的思考能力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人云亦云
眼前看到的都認為是對的。
舉幾個栗子:
1.X說的都是對的,反對的都是反動派。
2. XXX說XXX有害,我們都要抵制它。
3.不轉不是中國人。
4.X說的都是洗腦,我們要反對。
5.專家說XXX無害,雖然我不懂,但是它就無害,抵制的都是無腦。
6.馬雲說:「……」。李嘉誠說:「……」。李白說:「……」。知乎用戶XXX說:「……」。這是真理啊!
總結:「 不要『見得風,是得雨』。接到這個消息,你們本身也要判斷,明白意思嗎?假使這些完全無中生有的東西,你再幫他說一遍,你等於..你也有責任吧。 」

第二階段:「理客中」
能夠理性、客觀、中立思考問題。
知道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出發會有不同的答案,自己了解到的不一定是客觀的,總會帶有主觀色彩。理解不同角度的想法,並站在一個高度上俯瞰問題,得到中立的想法,不隨便站隊。
總結:還要學習一個,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用基本的理客中法去產生自己的想法。

第三階段:自我代入
能給自己定位,找到一個符合自己利益並能儘可能符合全局的立場。理客中看來可能和第一階段的人相似,但能達到第三階段的人是大智若愚的。 他們能在不同的場合,或是不表露想法,或是表達出鮮明的想法,或是表達與自己想法相悖的想法。
總結: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悶聲發大財」,什麼都不說那是墜吼的。

而真的有獨立思考能力呢,就是能達到第二階段,並向第三階段前進。

不說了,我去向第二階段前進了。


最近在看一本名為《與神對話》的書,講述的是一個人與神之間一段關於人的身體、精神、靈魂之間關係的對話,神告訴他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就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只是你的身體和精神無法覺察到而已,只有靈魂明白這一切的真相,那麼人該怎麼對待人生才能更接近靈魂的真相呢?神告訴人,你的生命是短暫的,那麼你的存在是為了去經驗這個世界,感受你所創造的一切,並繼續創造這個世界,這樣神才會更偉大。那麼我想說的是,如何經驗這個世界,那就需要你自己親自去感受和經歷,而非把自己的思維、精神、甚至身體交給另外一個人,所以獨立去經驗這個世界,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是存在在這個世界的真理。


以前:
甲說 卟啦卟啦卟啦......
哦哦哦哦 原來是這樣的啊 我擦 長知識了

現在:
甲說 卟啦卟啦卟啦......
摁.......不對吧.......怎麼是這樣 明明是那樣 這個傻逼又開始瞎BB了


獨立思考能力和對外界感受感知能力有很大的關係,有了感知能力然後能抽象到思維中去思考,就是獨立思考,個人體驗和經驗對能否獨立思考起了關鍵作用


獨立思考,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肯定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果說,獨立思考就是和別人不同的思想,唱反調,這就有點為求不同而不同。個人理解:平時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常常去思考其因果,先自己想,根據事實說話,聽到別人的觀點,自己再去思考,兩者或許都有可取的地方。如果一味為了批判而批判,這只是在秀特別。當然,一個客觀的思考,需要充分的知識和見識,平時主動去學習,看書,吸取更多別的知識,也是為了完善自己當初或許有偏頗的一些觀點。一句話,非人云亦云,非為反對而反對。


比如法LG問題、疆藏台獨問題你能否拋開你從小接受到的信息以及由此形成的價值觀念,聽聽對方和獨立第三方的說法,充分聽取各種對立陳述後再思考?


獨立思考能力就是能夠產生自己的判斷,也能夠綜合別人的建議。既不會被別人帶走,也不會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幹什麼。

此外,獨立思考不是一意孤行,也不是夜郎自大。當所有為你做決定的人離開之後,你依然知道自己去哪兒。

就好比為你指路的導航突然失靈了,你依然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路。


我覺得的獨立思考能力不是指獨自一個人思考的能力,而是指對事件或知識的自我分析能力。這個過程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完成,或者通過查閱更多的資料,以讓自己了解更多的事物真相而得出結論的過程。當然,結論受到知識結構的影響,也受到自我喜好影響。


如人類的認知呈螺旋狀上升,認知也是,隨年歲,體驗,經歷不斷增加,對事物的看法也是不斷的修正,好比神經網路,需要新的數據不斷加入到模型中進行訓練,著重點並不在於獨立,應該偏重思考。博觀約取,獨立二字更應提現在觀百家爭鳴後的自我歸納總結過程,思考則注重持續性與深度。


浮躁的現實將人推向了思考自我的風口浪尖,我本能徜徉在碧波萬頃風平浪靜之上..可現在總有翻騰咆哮的洋流置我於迷失航向的境地。

我再次關閉了發動機,任由其喧肆,除了波濤的聲音,一片沉寂。

我雙腿盤起,松體靜心,面朝汪洋。
我開始回顧,揭開塵封的記憶,思緒變得輕盈,拋去華而不實的外衣,猶如能無視一切阻隔。

歸零,從心開始。


推薦閱讀:

「信則有,不信則無」到底是什麼意思?
為何群眾的意識容易被導向性言論左右?
可以認為「如何正確看待XX」的提問者不會獨立思考嗎?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思想獨立會思考的人?
當你發現你超越已經你崇拜的人,開始崇拜自己,發現自己。是什麼讓你完成質變,認真做自己?

TAG:獨立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