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蟋蟀、蟈蟈、螞蚱、蚱蜢、蝗蟲,有哪些區別?


【本回答共2012字,預計閱讀時間5-10分鐘,圖片17張,請盡量連接WIFI。歡迎閱讀,提前感謝】

題主在不了解它們區別的情況下把上述昆蟲歸為一類來提出這個問題,很好的證明了氣質分類法的準確性。沒錯,它們都是直翅目(Orthoptera)的成員。

直翅目全世界已知20000種以上,體型偏大,是我們生活中最熟悉的昆蟲類群之一。我小時候也曾經困惑於直翅目名稱的混亂,甚至還自己給他們訂正命名,後來學習了昆蟲學知識,現在非常榮幸能夠來回答這個問題。

直翅目首先根據觸角長短分為螽亞目(Ensfera)蝗亞目(Caelifera),前者多夜行性,觸角細長,通常多於30節;後者多日行性,觸角教短粗,少於30節。此外,直翅目多鳴蟲,有聽器和發聲器的話,位置也是一個重要的分類學依據。螽亞目的發聲器位於前翅基部,通過摩擦翅膀來發聲,聽器位於前足脛節基部;而蝗亞目的發聲器位於後足股節內側,通過抖動雙腿來發聲,聽器位於腹部基部兩側。

螽亞目振翅,蝗亞目抖腿

螽亞目聽器位於前足脛節基部,蝗亞目聽器位於腹部基部兩側

學會區分兩個亞目之後,我們來看看各自有哪些類群。直翅目很多昆蟲總科下分類比較難,又多分布在低緯度熱帶地區,我這個北方人平時接觸比較少,因此很多無法識別到科,在這裡只能給大家講講總科級的分類了。

直翅目2亞目11總科系統

圖中可以看到螽亞目我用紅綠藍三種不同顏色區分了開來,這代表了螽亞目在形態上明顯區別的三個類群,螽斯類、蟋蟀類和螻蛄類。螽斯身體側扁,雌性產卵器刀狀;蟋蟀身體比較圓滑,雌性產卵器針狀;而螻蛄明顯不同,前足為開掘足,在土壤中鑽洞生活。

螽亞目三大類群

下面分開介紹,先是螽亞目。

1、螽斯類

這一類里好多我連總科也不會分,但沒關係,反正它們都叫螽斯(大霧,哈哈哈哈)。蟈蟈是我們經常養的一類昆蟲,螽斯總科螽斯科,大部分是優雅蟈螽,但你把螽斯科其他長得像的叫蟈蟈也沒問題。

優雅蟈螽Gampsocleis gratiosa

另外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還有駝螽總科的種類,弓腰駝背,沒有翅膀,因為經常在灶台上出現被稱為灶馬,晚上喜歡在廚房偷吃一些瓜果蔬菜。

駝螽總科駝螽科某種

螽斯類還有好多總科好多科,我也實在搞不清楚,就不多介紹了。

2、蟋蟀類

蟋蟀總科大概可以統稱為蛐蛐,此外文言文中還有個比較文藝的名字叫促織。蛐蛐好像是我小時候唯一會分雌雄的昆蟲,三尾的是雌,二尾的是雄,兩邊的是發達的尾須,雌性中間的是針狀產卵器。蟋蟀總科下面常見的有蟋蟀科、蛉蟋科、樹蟋科、蟻蟋科等等,還算比較好區分,題主沒問,我也不多介紹了。

多伊棺頭蟋Loxoblemmus doenitzi

3、螻蛄類

這一類非常好識別,如前所述,前足開掘足,挖土,足矣。

華北螻蛄Gryllotalpa unispina

然後是蝗亞目,上述的主要問題螞蚱、蚱蜢和蝗蟲全是蝗亞目的內容。

1、蝗總科

對於俗稱來說,螞蚱、蚱蜢和蝗蟲都是說的蝗總科,老的蝗總科下面分八個科,好像有什麼斑腿蝗科斑翅蝗科等等,我不僅不會分,連八個科名都說不全。下午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在一堆中國動物志中把寫蝗蟲的都找了出來,總共三本,在經過粗略瀏覽後,我集齊了蝗總科八科:癩蝗科、瘤錐蝗科、錐頭蝗科、斑腿蝗科、斑翅蝗科、網翅蝗科、槌角蝗科、劍角蝗科。動物志蝗總科分四卷,第一卷是總論和前三個科,第二卷是斑腿蝗科,後兩卷分別各寫了兩個科。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壞消息是四卷中我找到的三卷是二三四,恰恰缺少了記載了蝗總科概述和分八科檢索表的第一卷;好消息是。。。。。。。現在八個科合併成一個蝗科了哈哈哈哈哈哈。於是尖頭的中華劍角蝗、短額負蝗,圓頭的東亞飛蝗、棉蝗等等亂七八糟各種蝗現在全部都是蝗科了。

短額負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花脛綠紋蝗Aiolopus tamulus

中華劍角蝗Acrida cinerea

東亞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2、蜢總科

雖然在華北地區蝗蟲也叫蚱蜢,但蚱和蜢在昆蟲學上都分別另有所指。蚱體型較小,不被古人重視,沒有專門的名稱,而蜢分布在熱帶地區,華北根本沒有。

蜢長相非常奇特,不容易和其他直翅目昆蟲混淆。簡單來說就是大長臉,見過一遍就不容易忘記。

蜢的大長臉

還有一些長得非常搞笑的蜢,圖片來源見水印

3、蚱總科

蚱總科體型較小,不太引人注意,特點是前胸背板特別長,向後一直超過腹部末端,而且前翅退化,呈橢圓形。

蚱的標本照

蚱總科下面的分科我也不太清楚,總之大概都長得差不多。

各種蚱

4、蚤螻總科

蝗亞目的最後一個總科是蚤螻總科,也是非常奇特,很像蟋蟀和螻蛄的複合體。體型非常小,通常1cm一下,前足開掘足,後足跳躍足,能飛善跳還會挖土和游泳,可以說是海陸空三項全能了。

日本蚤螻Xya japonica

綜上,蛐蛐和蟋蟀指蟋蟀總科,蟈蟈指螽斯科人們喜歡養的種類,螞蚱、蚱蜢和蝗蟲都是蝗科,蚱和蜢還分別指代蚱總科和蜢總科。

圖片除註明來源外均為自己和朋友拍攝或來自老師課件,請勿轉載。

-------------------------------------------------

2017.8.9更新

看到評論區里好多人說原來自己小時候抓的是短額負蝗/中華劍角蝗等等,這裡需要強調一點,昆蟲的種類非常多,想要識別到種也非常困難,常常需要在顯微鏡下仔細比對甚至解剖生殖器。這一點對於非專業研究該類群的我們來說既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識別到目或者科。即使短額負蝗非常常見,即使它非常像短額負蝗,即使它真的是一隻短額負蝗,你也只能說:「它大概率是一張狼人牌,啊不,它大概率是一隻短額負蝗。」因為在生物分類學裡,物種鑒定靠的是標本上每一個特徵的仔細比對,而永遠不可能是小時候的回憶。


蛐蛐是蟋蟀科的,蟈蟈是螽斯科的,紡織娘是紡織娘科的……
蝗是蝗總科的總稱,螞蚱指的是蝗總科下劍頭蝗科和錐頭蝗科的部分屬的總稱。
蚱和蜢分別是蚱科和蜢科的總稱,所以蚱蜢應該是這兩個科的總稱(外形上看確實和蝗蟲不太一樣,比蝗蟲長得更噁心,見回答蝗蟲 蚱蜢 蟈蟈 到底有什麼區別 怎麼分辨?)
我不是專業學生物分類的,所以查到的分類各有各的說法,比如有的把劍頭蝗當作一個科,有的當作一個屬,我無法鑒別真偽。
總之蟲子除了中華草蛉的卵以外都長得很噁心就對了
原問題評論下有人說應該上圖,上圖?……are you sure?
——————————————————————-——————————————
更新:卧槽稍微查了一下這各種說法混亂不堪啊,有的說蟋蟀就是促織有的說紡織娘是促織有的說紡織娘不是一個科有的說蟈蟈就是螽斯……
於是我冒著生命危險翻開了《中國昆蟲生態大圖鑑》……

可以看出有蟋蟀科、螽斯科、織娘科,其中蟋蟀科下舉例的黃臉油葫蘆正是一種常用來鬥蟋蟀的蟋蟀。螽斯科下的中華螽斯是最常見的那種很會叫的蟲子。
(另外這是一本好書,但是網上我能找到的最好的pdf版本沒有清晰的書籤,不便檢索,如果有興趣有閑情的人可以做一下書籤,我自己試過可惜工程量我負擔不起而且編輯軟體還要錢,而且……我的昆蟲恐懼症很嚴重,看到蟲子會一身雞皮疙瘩)


蛐蛐、蟋蟀、蟈蟈、螞蚱、蚱蜢、蝗蟲究竟什麼區別?

蛐蛐:剛開始吃很香,後來有一股臭味。

蟋蟀貌似就是蛐蛐

蟈蟈不好吃,乾巴巴的,有點臭

螞蚱和蚱蜢也不好吃,有一股青草+腐爛味道,得炸很透,有些地方這兩個東西是一個蟲子,有些地方不是。

蝗蟲比較好吃,但是腿比較扎,就算油炸了也可能扎到,要細嚼慢咽。

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來來來,螳螂老師教你吃瓜群眾直翅目樸素分類法:
會不會蹦?
不會?那是蝲蝲蛄
會?好了下一環節
會不會鑽?
會?有沒有大爪子?有?那是蝲蝲蛄
沒有?那是蛐蛐
不會鑽?好了下一環節
抓著咬傷人不?
能咬傷?那是蟈蟈
不能?那開始進入螞蚱的世界了,好了下一環節
頭尖不?
尖?那是蚱蜢
不尖?那是蝗蟲


螞蚱和蚱蜢是一個東西,但蝗蟲么,也跟螞蚱是一樣的,貌似上世紀七十年代科學家才發現這兩個是同種異形,在一定條件下,螞蚱產的卵是孵化出來就是螞蚱,當環境適宜,螞蚱產出來的卵就會孵化出飛行能力很強的蝗蟲,當環境又變,蝗蟲產出來的卵會孵化成個頭小,消耗少的螞蚱,在發現這種現象之前,一直都搞不清為什麼會突然蹦出來一大群蝗蟲,形成蝗災,然後又突然玩集體失蹤了,只能看到零星蝗蟲


小時候是遠近聞名的假小子,恰好玩過標題里所有蟲子,僅分享一下個人經驗,
蛐蛐是蟋蟀的俗稱,個子小通常是黑褐色,叫聲圓潤動聽,通常是玩家養在罐子里特別好鬥的那種……
蟈蟈體型較大,和蝗蟲長得像但翅膀短,就是靠翅膀發聲,叫聲十分響亮但相對蛐蛐比較躁一點,穿透力很強,每年夏初路邊一大堆用竹子編成小籠子里賣的就是蟈蟈,我小時候每年要買,今年給娃買了一隻,結果每晚吵得要命……後來給娃放生了……不過也算每年夏天美好的回憶……
螞蚱是頭尖尖,乍一看像根草葉子,我中小學時最喜歡在操場上捉螞蚱了……
蚱蜢也就是蝗蟲乍看和蟈蟈有點像,但不會叫。
以下四張圖分別是蟋蟀(蛐蛐),蟈蟈,螞蚱,蝗蟲(蚱蜢)


很神奇這個問題出現在了我的時間線上。但作為曾經一路從混小子走過來的過來人,摸龍蝦抓蛐蛐捕蜻蜓蝴蝶什麼全部干過的,還是可以分享一點經驗的。

沒什麼專業知識,純粹經驗

蟋蟀和蛐蛐,我一直以為是一個東西,就是用來斗的。一般都是小學暑假開學前那段時間比較多,很不好抓,一般都是凌晨四五點就要出門,打著手電筒,聽著聲音在亂石頭堆裡面翻。特徵嘛,深色,個頭不大,很像縮小版的蟑螂。另外顏色沒有蟑螂那麼「發亮」,暗色。兩條尾巴的是可以用來斗得,三條尾巴的沒什麼好玩的。

蟈蟈和蝗蟲,外觀上我覺得差不多,區別就是蟈蟈可以叫,蝗蟲城市裡看的很少。

螞蚱,和上面幾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尖頭,個頭差異很大,大的能有一指長,絕大部分的個頭比蛐蛐要小。綠色和灰土色都有,不知道學名有沒有區別。這個最常見,只要有草叢就能抓到,速度也不快,很容易抓到。小時候家裡買了蟈蟈玩,不知道喂什麼,抓了螞蚱扔進去,蟈蟈吃得很香。

嗯,大概就這樣吧


白天出來會咬人,咬人很疼的是蟈蟈。公的會叫,母的不會叫而且屁股上有根產卵用的針。
晚上出來會叫的是蟋蟀,蛐蛐。
白天出來的啞巴是螞蚱,蚱蜢,蝗蟲。這個可以抓來烤著吃,或者油炸也可以。
驗證起來很簡單,晚上出來的肯定是蛐蛐,白天出來的你就抓起來看看,咬人的就是蟈蟈,但是千萬做好心理準備,這東西咬人不是一般的疼!!!


這又是哪個吃貨提的?


我光知道蛐蛐就分為油葫蘆,警察,小偷,白娘子


正好手邊有個芥子園畫傳


比起問如何區別蛾和如何區別蝦的問題,這個只涉及到15個科的已經很溫和了…


蛐蛐叫起來蛐蛐的,蟋蟀叫起來痴痴的,蟈蟈叫起來果果的。螞蚱綠色的小一點,蚱蜢大一點,蝗蟲黃色的更大。


蛐蛐是蟋蟀科昆蟲的一種,學名迷卡斗蟋,但是在中國民間,一般說蟋蟀指的就是蛐蛐這種蟋蟀。螞蚱和蚱蜢都是對形似草葉,兩頭尖的蝗科昆蟲的俗稱,他們都是蝗蟲的一種。最後說蟈蟈,屬於螽斯科的了昆蟲,中國文化中標準的蟈蟈指的是優雅蟈螽,他的特徵是翅膀短於身體。還有一種夏天售賣的長翅種類,俗稱吱拉子,常於蟈蟈混談,學名中華蟈螽。


只能說貴圈真亂~~~


提這個問題的人真就是四個字評價:喪心病狂!


城裡人,題主絕對城裡人


有人能幫忙鑒別一下這隻蟲子嗎?


推薦閱讀:

關於螞蟻,螞蟻的生活是怎樣的?
蜘蛛為什麼如此怕水?沾水一秒就死
有哪些常見生物的學名比較奇葩?
沒有昆蟲學知識的人如何鑒定蟲子種類?
蚊子為什麼進化出公蚊子吃素,母蚊子吃葷這一特徵?

TAG:昆蟲綱動物 | 昆蟲學 | 昆蟲分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