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唐和阿拉伯帝國的怛羅斯之戰?
眾所周知,大唐與阿拉伯打過一次,東西方兩個第一大帝國的碰撞,大唐慘敗。
撤出中亞,造紙術據說因為此戰西傳。大家是怎麼看待怛羅斯之戰的?
史學界有一個說法,叫做「無足輕重的怛邏斯」
咱家在下面這個回答里有詳細敘述,先直接把最後一段的【戰役結果】貼出來——
唐朝怛羅斯之戰的詳細背景人物及戰爭經過是怎麼樣的?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戰役結果】
雖然大食大大擴大了影響力,但唐在河中地區影響力仍在,寧遠國、康國、安國、俱密、花剌子模等仍然表態親唐。
戰後與石國新王與大食反目,新王被殺。天寶十二載,唐朝冊封另一石國王子為王;天寶十四載,石國副王正式遣使入唐。
大食在戰後沒有東進,唐朝也沒有反撲,其中有一個原因是雙方自身都陷入了內亂。而更主要的原因則是,雙方不得不共同面對8世紀橫亘在中亞的巨無霸——吐蕃。這個共同的敵人,使得東西兩個大國在戰後走到了一起,結成了反吐蕃聯盟。再次證明了一點: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簡單來說,東西兩個大國在中間還橫著一個吐蕃的情況下,跨越數千里在各自的擴張極限點交戰,本來就是雙輸的結果。
表面上雙方的理由都是堅持「自古以來的勢力範圍」——大食在阿拔斯革命後急於恢復舊疆,也是為了掩蓋統治集團內部暗藏的矛盾;而唐玄宗治下也達到了黷武主義的頂點,藩鎮擴張與朝堂政爭結合的結果,是在各個戰略方向全面出擊。
即使不去考慮吐蕃在鷸蚌相爭之後的猛虎下山,對於雙方的中央政權來說,即使在怛邏斯獲得勝利也未必是個好消息。例如,大食方面的統帥艾布·穆斯林在戰後勢力不斷坐大,作為阿拔斯革命元勛的他始終沒有被兌現呼羅珊獨立的承諾,最後被哈里發翦除;而唐軍統帥高仙芝在怛邏斯大敗前也曾是不遜於安祿山的實力派藩鎮,同為異族蕃將,如果實力沒有受損又孤懸塞外,在安史之亂中對朝廷還能保持多少忠誠,我認為是很值得推敲的。
原文如下——
知乎終於有大螺絲相關問題了~這個話題涉及的背景知識較多,邊翻大約十年前開始做的札記邊回答,完坑可能需要花一些時間,請做好心理準備~
【起因】
河中地區作為夾在大食與唐朝勢力間的交匯地區,雙方雖然在歷史上擴張的頂點時都曾短暫佔據該地區,但恰好對方收縮期而沒有發生衝突。而在怛邏斯之戰前,雙方都積極於重新恢復在河中的影響,以兩個小國——石國與寧遠國——的交惡為導火索,東西方兩大勢力不可避免地在此衝突了。
自天寶八載至十載,親唐的寧遠國與石國交惡,開始頻繁遣使入唐。
天寶九載,唐安西節度使高仙芝以「不忠」的名義伐石國,虜石國王而歸,石國陷入內亂。
天寶十載,應石國王子的邀請,大食出兵石國提供保護。而高仙芝因此再次出兵石國。【作戰序列】
唐朝方面聯軍:總兵力約10萬
唐軍(包括鎮兵及城傍諸軍):6~7萬(注1)葛邏祿部、寧遠國等僕從軍:3萬以下(寧遠國主要負責後勤)
大食方面聯軍:數量不明(注2)
怛邏斯城守軍:石國軍,大食賽義德·本·侯梅德部
大食援軍:大食先鋒將齊亞德·本·薩利赫部
【戰役經過】
第一階段,高仙芝所部圍攻怛邏斯城
第二階段,大食援軍到達,雙方相持5日
第三階段,唐朝方面葛邏祿部倒戈,唐軍大敗,僅餘數千逃回
第四階段,唐軍撤退途中與寧遠國後勤部隊衝突
戰役前,雙方的動向如下——
【大食】天寶十載年初,在布哈拉3萬阿拉伯人叛亂,大食呼羅珊總督艾布·穆斯林派遣先鋒將齊亞德·本·薩利赫與另一名先鋒將阿布·達烏德·哈立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前往平叛,戰鬥過程中祖赫利陣亡,齊亞德·本·薩利赫又從河中的安國借兵1萬,才最終平定叛亂。
戰前,休整中的齊亞德·本·薩利赫先行派遣部將賽義德·本·侯梅德,與石國軍隊一起進入怛邏斯城固守,而他則隨後趕往戰場,總督艾布·穆斯林也從木鹿來到距離怛邏斯400公里路程的撒馬爾罕組織防禦。
【大唐】天寶九載剛剛攻陷石國首都的高仙芝,在寧遠國(拔汗那)國王阿悉爛達乾的邀請下,再次組織對河中地區的遠征。在交河郡(吐魯番),留下了包括多名唐廷內侍與軍需官過境的記錄,駐紮在吐蕃前線的天威軍士兵也經此開赴距離怛邏斯200公里的前線基地碎葉城(安西四鎮之一)。而北庭的僕從國葛邏祿部也被徵發參與此戰,而當地的寧遠國則擔任了後勤支持的工作,派出了大量的牛羊牲口輜重隨軍。
戰役過程——關於戰役開始階段的記載僅見於阿拉伯史料,而唐朝史料則記載了葛邏祿部的倒戈後的戰敗經過。
【大食】賽義德·本·侯梅德依城固守,而齊亞德·本·薩利赫率援軍抵達後,對圍城的大唐聯軍形成了夾擊之勢,相持五日之後,據記載「分幾次」將唐軍擊敗。
【大唐】唐軍很可能沒有摸清大食方面的兵力,只記載了印象深刻的葛邏祿部的倒戈,黑夜中唐軍潰敗。
戰役尾聲——唐朝史料著重於潰敗後收拾殘軍的過程,而阿拉伯史料則是清點戰果。
【大唐】副將李嗣業呼喊奔逃,被別將段秀實所制止,並收攏殘兵;高仙芝曾經嘗試集合殘軍再戰,「期一勝耳」,但是最終被李嗣業說服撤退;唐軍撤軍途中,發現退路被負責後勤的寧遠國(拔汗那部)的人畜所阻,情急之下李嗣業率部「奮大梃擊之」,打散了友軍之後才逃出生路。最後存者僅數千。有史料稱損失總計7萬人。
【大食】一種戰果統計為殺死4萬5千人,俘獲2萬5千人;另一種為消滅5萬人,俘獲2萬人。這其中應包括潰散的唐軍及寧遠軍等,不包括倒戈的葛邏祿部。兩種記載大唐聯軍的損失總數,都是7萬人。
【戰役結果】
雖然大食大大擴大了影響力,但唐在河中地區影響力仍在,寧遠國、康國、安國、俱密、花剌子模等仍然表態親唐。
戰後與石國新王與大食反目,新王被殺。天寶十二載,唐朝冊封另一石國王子為王;天寶十四載,石國副王正式遣使入唐。
大食在戰後沒有東進,唐朝也沒有反撲,其中有一個原因是雙方自身都陷入了內亂。而更主要的原因則是,雙方不得不共同面對8世紀橫亘在中亞的巨無霸——吐蕃。這個共同的敵人,使得東西兩個大國在戰後走到了一起,結成了反吐蕃聯盟。再次證明了一點: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注1】
關於唐軍兵力,分別按時間順序中阿兩國史料的記載整理如下——[唐] 杜佑《通典》:「於怛邏斯川七萬眾盡沒」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引[唐]《唐歷》:「將蕃漢三萬眾擊大食」
[宋]司 馬光《通鑒考異》引[唐]《段秀實別傳》:「蕃漢六萬眾」
[後晉] 劉昫等《舊唐書》:「領兵二萬深入胡地與大食戰」
[宋] 歐陽修等《新唐書》:「仙芝率兵二萬深入」
——中國方面對此戰唐軍人數,有兩種記載:1、6~7萬;2、2~3萬[阿] 穆塔海爾·麥格迪西《肇始與歷史》:「中國人出動了,發兵10萬餘人……分幾次將他們各個擊敗,共殺死4萬5千人,俘獲2萬5千人」
[阿] 伊本·阿西爾《全史》:「「中國國王派出10萬大軍馳援……穆斯林們最終戰勝了他們,消滅近5萬人,俘獲約2萬人」
——2種阿拉伯史料對唐朝聯軍總數的明確記載是10萬人,關於具體損失數雖略有出入,但損失總數都是7萬。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史料中《通典》部分與阿拉伯史料所記載的唐軍損失總數驚人地一致,都是7萬。在這個基礎上,中外史學界從一開始就接受了阿拉伯史料中對於唐朝聯軍總數10萬的說法。
但是,這樣就有一個矛盾了,就是以兩唐書和資治通鑒在內的中國官方史料對唐軍的記載是2萬或者3萬,這無疑與7萬的損失數矛盾了。另外,唐代史料記載,安西鎮額內兵數2.4萬,也無疑與此矛盾了。
圍繞這個,曾經出現過幾種解釋是:1、唐軍兵力3萬,各僕從國軍合計7萬,聯軍總兵力10萬;2、唐軍兵力2萬,各僕從國軍合計1萬,聯軍總兵力3萬(理由是7萬的記載錯了)。
後一種說法的錯誤是沒有正確理解唐代史料中「蕃漢」的概念,以為這裡的「蕃"是區別於唐軍的僕從國軍。而多民族國家的唐代語境下,城傍蕃胡與漢人都是唐軍的來源,除了以部落為單位組成城傍軍,也大量應募從軍。
而前一種說法的問題同樣在此,安西鎮額內兵數2.4萬,是不包括城傍兵在內的各種兵源的。天寶年間唐軍兵力除了鎮兵(額內兵)49萬的記載以外,還有「天下健兒、團結、彍騎等,總五十七萬四千七百三十」——由此可見,安西鎮可調動的兵力遠遠不止2.4萬。正因為宋代以降對唐代制度並不甚解,司馬光面對唐軍兵力3萬和6萬兩種唐代史料記載時,選取了他認為較為合理的3萬——好在他將捨棄的6萬的記載也記入了通鑒考異,給了我們更多可供分析的數據。
而到了2004年,隨著吐魯番一批唐代文書的出土,又為解釋唐軍兵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交河郡長行坊府段明牒為許獻之赴軍事》殘片所載「天威健兒赴碎葉」,證明了為配合安西鎮軍行動,天威軍等其他軍鎮也出動了兵力開赴怛邏斯行軍的前線基地——碎葉。而另一個顛覆了「怛邏斯之戰是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獨斷專行」假設的證據是,同時出土的一批文書顯示了怛邏斯之戰後,有多名唐朝內侍自西向東經吐魯番過境的紀錄,這證明了唐朝內廷很有可能參與了此戰的策劃。要對此進一步的解構,可能只能等待更多出土史料了。
綜上,我們可以對怛邏斯之戰唐軍一方的兵力有個大致合理的推測——
唐軍出動了包括鎮兵及城傍諸軍在內的蕃漢軍6~7萬,並且徵召了葛邏祿部、寧遠國等僕從軍約3萬。戰役過程中,葛邏祿部反戈造成了唐軍的潰敗。而撤退過程中,唐軍余部又衝擊了寧遠國友軍的後勤部隊。最終,唐朝方面10萬人的總損失為7萬左右,戰死4.5~5萬人,被俘2~2.5萬人,另有葛邏祿部脫離,撤回的唐軍只有數千人。
圖1:《交河郡長行坊府段明牒為許獻之赴軍事》影印件
【參考資料】
[唐] 杜佑《通典》
[後晉] 劉昫等《舊唐書》
[宋] 歐陽修等《新唐書》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阿] 穆塔海爾·麥格迪西《肇始與歷史》
[阿] 伊本·阿西爾《全史》
----------------------------------------------------------------------------------------吐魯番出土《唐天寶十載交河郡客使文卷》
吐魯番出土《唐天寶十載七月交河郡長行坊牒為補充缺人事》
吐魯番出土《唐天寶十載交河郡長行坊府段明牒為許獻之赴軍事》
-----------------------------------------------------------------------------------------
一般認為怛羅斯在哈薩克的江布爾,屬於錫爾河流域,也有可能更靠近西南的塔什干。錫爾河和阿姆河之間的「兩河流域」(下稱河中地區)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各文明的碰撞點。怛羅斯戰役對於中國人來說刻骨銘心,可是對於河中地區而言只是千萬場戰役中的普通一次。波斯歷次北伐、突厥數度南侵;以及蒙古人的鐵騎、阿拉伯人的長刀、唐朝人的弩手都曾灑血於此。若論帝國的滄桑,則有波斯人(居魯二世)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希臘人(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突厥烏古斯人的黑漢王朝、花剌子模國;契丹人的西遼;蒙古人的察合台汗國、帖木兒帝國;俄羅斯人的沙俄和蘇聯先後統治於此。當然也少不了唐朝和大食在此地對石國(今烏茲別克塔什干)的爭奪。對了,奧斯曼土耳其人也是經由此處長驅直入南方的文明地區最後滅亡了東羅馬,後來蒙古人也經同樣路線一度吞併西亞各文明。
宗教方面,瑣羅亞斯德教藉由波斯的國教最先佔領該地,後來佛教西傳最遠亦止步於此,受瑣羅亞斯德教的阻礙而改道往東進入中國的西域。伊斯蘭教興起後由突厥人將其伊斯蘭化,遜尼派和什葉派長期在此拉鋸。最後俄國人又帶來東正教。所以若將時間跨度延長,世界性宗教無一在此缺席。
最後再說怛羅斯之戰對中國而言是怎樣的正向或者負向的意義呢?康居都督府是中國從古至今羈縻制到達過的最西點,高宗顯慶三年於康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置,管轄昭武九姓。撒馬爾罕是個神奇的地方,是所有東方文明都跨不過去的一道坎。當年佛教最西也只傳播到此。但是同樣來自東方的蠻族突厥人和蒙古人卻能輕而易舉的跨越。更為詭異的是,突厥人和蒙古人侵入伊斯蘭世界之後迅速皈依。伊斯蘭的大擴張最終靠的不是阿拉伯人,而是來自於東方的蠻族突厥人和蒙古人。
為什麼來自東方的文明(包括中國和印度)都始終越不過河中地區而唯有蠻族可以呢?為什麼蠻族越過了之後都不約而同的迅速伊斯蘭化了呢?不妨來個假設,如果唐朝打贏了怛羅斯戰役,歷史的發展會有所轉向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即便高仙芝勝了,退了大食奪回石國,甚至即便安史之亂也不爆發,唐朝最多也就繼續鞏固康居都督府的現有成果而已。為什麼不再向西?因為大唐不會放棄長安。蠻族的戰鬥力之所以不斷延伸是因為蠻族人不斷遷徙,成吉思汗可以隨軍滅掉花剌子模,唐高宗行么?他要真這麼做了,中原還能是大唐的么?這就好比大食實際上在怛羅斯打了勝仗,可是阿拉伯人就繼續東進到西域了么?完全沒有,事實上大食國一寸國土都未擴張,而是繼續經營他在河中的統治而已。而且唐朝戰敗之後亦在經營,並未見於下風。河中地區最後的伊斯蘭化,並非由於中原王朝或者漢傳佛教太羸弱,亦不因為阿拉伯帝國或者伊斯蘭教太強盛,而完全是因為北方蠻族突厥烏古斯人崛起之後南侵伊斯蘭世界帶來的附產品而已。
所以結論就是:怛羅斯戰役的結果對於唐朝或者大食是否會在中亞繼續擴張或者收縮國土的歷史走向來說沒有任何影響。怛羅斯戰役對於中國或者阿拉伯文明來說也沒有任何引發各自的崛起或者衰落的歷史意義。怛羅斯也戰役也不是雙方的在任何歷史方向上的轉折點。
---------------------------------------------------------------------------------------------------------------------------------
2015年10月26日 補充
有時候會想這樣一個問題:為何突厥人歷次入侵文明世界的走向都是伊斯蘭?如果偶有一次入侵的方向是中原漢地的話,如今漢傳佛教是否也能因為突厥人的廣泛分布而成為東中西亞的最主要世界性宗教?提出這個問題很有自虐的意味,但是如果要回答也許答案無非有二吧:
一、南侵比東侵更為便捷,成本更低,成功的幾率更高。往南入侵伊斯蘭世界只需越過河中地區這個小小的豁口,而東侵漢地則先要穿行於氣候變幻無常的天山南北、再越過東疆無邊無際的大漠無人區、最後再穿過漫長的河西走廊。等到強弩之末的遠征軍抵達農耕文明的老窩的時候,等待他們的是精銳步兵在自己門口的迎頭痛擊。再加上漢地的縱深異常遼闊,突厥入侵兵根本禁不起持久戰的陷入。而伊斯蘭世界不僅近在咫尺想打就能打,更要命的是縱深極為狹窄。波斯上抵裏海下臨波斯灣,迴旋餘地很小,根本經不住蠻族的掃蕩;再往西是背靠沙漠的兩河流域,也是個瓮中捉鱉的腔勢;一路西進就到了地中海,敵人根本無處可遁,蠻族不必很保持很持久的戰鬥力的就得以一路行軍至小亞細亞。
二、伊斯蘭文明相比儒釋道興盛的中原漢地更加吸引突厥人的征服慾望。突厥人生活的地方大多苦逼,因此萬能的一神教更符合他們的擇神觀。佛教作為一門哲學類宗教不僅要求修行者首先具備龐大的知識儲備和非凡的邏輯思辨能力,更因此而誕生了浩若煙海的經文典籍。這對於在文字記載方面尚且薄弱的突厥各族人來說顯然難度高了點。伊斯蘭作為平民宗教,其要求不過一經一文一真主而已。突厥人又長期生活在阿拉伯人的咫尺之處,跟漢文相比,要習得阿拉伯文的字母實在是容易的多。
中原漢地對蠻族也不是沒有吸引力,譬如契丹、女真、鮮卑等就曾真心誠意的習漢文寫漢字;蒙古人一開始南侵,後來重心轉向西,對漢文明也始終不曾歸順。總體來說,可將漢文明北方的蠻族分為三個方向。東北向的對中原的征服慾望是一心一意至死不渝;正北向的往往三心二意朝秦暮楚;而西北向的基本上對中原就提不起什麼興趣,更遑論要征服了。所以漢文明的主要擴張方向也在東北,在正北方是稍有延展,西北方面的收穫最小甚至還有所收窄。在歷史論壇上的意義比在歷史上的意義大.
簡言之就是當初打得震天響,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打完以後,甭管打贏了的還是打輸了的,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卵用都沒有——因為參戰雙方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誰都沒有再在中亞發起過進一步的戰略行動。
怛羅斯之戰想像圖
要論好處,阿拉伯那邊的政治收益還沒有從唐軍里抓來的那幾個造紙工匠實在;而所謂全軍覆沒的唐朝,沒過多久封常清這位高仙芝的好基友就幫高把怛羅斯的破鍋給補上了,安西都護府在中亞的經營依舊堅挺(如果沒有安史之亂的話)。
當然了,這仗的兩邊主帥日後的下場卻是一致性地倒了八輩子血霉:阿拉伯這邊的主將阿布·穆斯林和齊雅德·伊本·薩里因為阿拔斯王朝開國元勛的身份和強大的呼羅珊軍團出身的背景,功高震主,最後被阿拔斯朝的第二任哈里發曼蘇爾暗殺、處死;唐朝這邊的高仙芝則因為在安史之亂中平叛不力而被索賄不成的陰陽人爛屁股監軍邊令誠以「無故棄守陝郡數百里」、「貪墨糧餉」的罪名在潼關前線被斬首示眾。現如今位於哈薩克境內的塔拉茲河(怛羅斯河),右邊為塔拉茲城
這場戰役的本質,說穿了,不過是阿拉伯帝國與唐朝在角逐中亞勢力時的一次相互試探,由於之後兩國國內矛盾的日益突出而不了了之。對於當年舔刀口的軍爺們的影響遠不及對現代鍵盤軍迷們的影響來得大。
怛邏斯之戰不過是兩隻獅子在領地的邊界互撓了一下就迅速拉開了距離。唐朝不是從怛邏斯後放棄了對中亞的爭奪,而是從來就沒想過奪取中亞。開元中唐廷在蔥嶺設置的「蔥嶺守捉」,是唐朝疆域最西端的守戍鎮,設置的意義在於從此劃定了唐朝的戰略範圍。唐朝並沒有向中亞擴張的意圖,蔥嶺守捉是一個界碑,以東是唐朝疆域,以西是域外,是附屬國,絕不是唐朝的領地。中亞只是唐廷邊界的緩衝帶和朝貢體系中的依附國,即使暫時丟失,對唐廷來說也並不是很急迫的問題。
阿拉伯人對中亞的侵襲在開元時期達到巔峰狀態,昭武九姓國紛紛入唐祈求唐廷出兵援助,願永遠稱臣,而玄宗的態度基本都是給點頭銜、賞賜就打發了,從來沒有實質出兵。這就說明唐廷對於這些域外之國並不重視,對中亞也並沒有什麼戰略企圖。唐朝最大的威脅還是吐蕃,大食再怎麼進攻中亞,帕米爾高原總還是翻不過的,但吐蕃一個不注意就能直搗關中。
然而,唐廷對於來自阿拉伯人的壓力也並不是毫無反應,他們只是採取了更消極的態度——借刀殺人。自從西突厥崩潰分裂以後,其中一支部落突騎施突然崛起,其首領蘇祿可汗擁部眾三十萬, 雄據西域。由於突厥大部分信奉祆教,與伊斯蘭對立,蘇祿無論是政治上還是文化屬性上都是大食東進的一大障礙。唐廷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於713年冊封蘇祿為左羽林軍大將軍﹑金方道經略大使﹐賜號忠順可汗,不久又將入唐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懷道之女冊為交河公主嫁與蘇祿和親。「金方」就是西方,「金方道」指的正是西域向中亞一帶。唐廷意圖很明顯,就是想借蘇祿之手在中亞抗衡大食,為唐朝守住西大門。而蘇祿也確實不負所望,在渴水日之戰中大敗大食,被大食人稱為Ab Muzim,意為「抵頂者」,就是公牛等橫衝直撞的大型動物。沒想到蘇祿也不是個善茬,仗著自己是唐、吐蕃、突厥三國女婿的身份各種吃拿卡要,動不動還騷擾安西四鎮,唐廷無法忍受,決心除之,甚至派使者前往大食,謀求「共滅蘇祿」。由此可見,唐廷對於中亞的態度確實曖昧,一方面不想花費成本去佔領,一方面又不想讓中亞完全落入大食囊中,對大食也不是完全敵對的立場,時而借蘇祿抵抗大食,時而又與大食共滅蘇祿。
738年蘇祿為部下所殺,部眾分裂,大食沒有了突騎施這一強勁對手,迅速吞併河間地。但即便如此,大食尚難跨過帕米爾高原進攻唐朝,尤其是此刻黑衣大食取代了白衣大食,大食內亂尚未塵埃落定,根本無力東進,況且是面對唐朝這樣的龐大帝國。高仙芝攻打石國是因為唐廷認為石國「無藩臣禮」,其背景是石國與突騎施殘部仍有勾結,為唐廷不容。而石國請降後高仙芝屠城,則完全是出於高仙芝「貪暴」的一面。
高仙芝本為高麗人,其父高舍雞在河西從軍多年,「累勞」做到諸衛將軍這個級別,可以說是戰功堆上去的。而高仙芝因為其父的戰功,二十齣頭就授了游擊將軍,但其後卻陷入了停滯,沒有受到重用,直到夫蒙靈察任安西節度使才發現提拔了他,讓他一路做到了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作為一個邊緣、毫無背景的高麗人,能在官場嶄露頭角非常不易。他在平步青雲的同時,產生了一種尋求存在感的強烈慾望,每次出軍,隨從就有三十餘人,個個都鮮衣怒馬,排場做足。其野心也開始膨脹,想各種辦法立功表功,謀求晉陞機會。天寶六年高仙芝破小勃律大獲全勝,回到軍中後不通知上司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直接派人往長安告捷。夫蒙靈察知道後大怒,回軍後不迎接高仙芝,並「罵仙芝曰:"啖狗腸高麗奴!啖狗屎高麗奴!于闐使誰與汝奏得?"仙芝曰:"中丞。""焉耆鎮守使誰邊得?"曰:"中丞。""安西副都護使誰邊得?"曰:"中丞。""安西都知兵馬使誰邊得?"曰:"中丞。"靈察曰:"此既皆我所奏,安得不待我處分懸奏捷書!據高麗奴此罪,合當斬,但緣新立大功,不欲處置。"」這次的表功風波足以體現高仙芝貪功的心態,為了表功連提攜自己的老上司都不放在眼裡了。
玄宗晚年好大喜功,欲攻取被吐蕃佔領的石堡城,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王忠嗣力諫不可,認為攻打石堡城代價太大得不償失,玄宗很不高興。天寶六年將軍董延光為了立功主動請纓攻打石堡城,玄宗令王忠嗣配合,王忠嗣勉強服從,結果戰役失利,董延光誣告是王忠嗣行軍緩慢導致,玄宗大怒,再加上李林甫又誣告王忠嗣欲奉迎太子,王忠嗣被下獄,後貶為漢陽太守死於任上。至於石堡城,玄宗令哥舒翰接替隴右節度使強攻,死傷數萬人硬是啃下了。當時的政治環境就像大躍進一樣,邊將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被迫也好主動也好,必須在戰爭中建功立業,哪怕一將功成萬骨枯,也要給朝廷報捷。而這些邊將在立功後往往受到重用,邊將因戰功入朝為相者甚多,導致邊將都想借戰功謀取政治資本。杜佑《通典》指出,「我國家開元、天寶之際,宇內謐如,邊將邀寵,競圖勛伐。西陲青海之戍,東北天門之師,磧西怛邏之戰,雲南渡瀘之役,沒於異域數十萬人。」所以高仙芝屠城是為了製造一個看上去輝煌的大勝利,再將寶物進貢玄宗,以獲得嘉賞。沒想到石國王子逃往大食,這就給了高仙芝一個更大的機會。大食是除唐朝以外中亞最強大的勢力,如果與大食一戰取勝,勢必震動西域,小國紛紛款附,高仙芝本人會出將入相,名留國史。於是高仙芝果斷主動出擊,所謂「石國王子與大食等國共謀進攻安西四鎮」這樣的理由,多半是高仙芝編出來騙朝廷的。高仙芝戰敗後大食並未乘勝追擊,進攻四鎮,也充分說明了大食無心也無力與唐帝國正面較量。
綜合這些來看,怛邏斯之戰實際上是一場完全沒有必要發生的戰鬥。雖然其歷史背景是唐帝國與大食帝國在中亞的利益糾葛,但二者的矛盾遠遠沒有達到需要用一場正面戰爭來解決的地步,雙方的界限實際上都劃得很清。高仙芝是個出頭鳥,非要去招惹大食,被擊敗後大食並未因此對唐發難,唐廷也沒有再次出兵,雙方都採取了一種「視而不見」的態度。如果沒有安史之亂,雙方在中亞的力量會一直這樣平衡下去。安史之亂以後,唐廷急調邊兵入朝,吐蕃趁機截斷河西走廊,唐朝在西域的經營瞬間崩塌,中亞也成為了一個遙遠的盛唐回憶…………
其實關於唐和阿拉伯爭奪中亞我是這麼理解的,怛羅斯一戰並不是關鍵性戰役,真正使唐朝放棄中亞爭奪的應該是後來發生的安史之亂,就算唐軍在怛羅斯打贏了,因為安史之亂的原因也會退出中亞;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怛羅斯之後的安西都護府已經逐漸恢復實力了,必然會捲土重來,到時候勝負依舊未知。
之前在學校上選修課的時候,正好寫過一篇關於怛羅斯之戰的小作業,不能算是嚴格的論文。就把它貼在這裡吧。
——————————————————————分割線——————————————————
公元751年,也就是中國的唐玄宗天寶十年,在當時西域的怛羅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帝國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爆發了一次戰鬥,史稱怛羅斯之戰。這場戰鬥最後以唐軍的失敗而告終。關於這場戰役的解讀有很多,網路上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一次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戰鬥,並且認為這場失敗使得唐帝國就此失去了自己在中亞的統治地位。實際上,這種說法誇大了怛羅斯之戰的意義,筆者更傾向於認為怛羅斯之戰僅是兩個帝國邊疆上的抵觸和小衝突,對於歷史的影響更大程度是在文化意義上,而非政治意義。
對於這次戰鬥,《舊唐書·一零九卷》這樣記載道:「初,仙芝紿石國王約為和好,乃將兵襲破之,殺其老弱,虜其丁壯,取金寶瑟瑟駝馬等,國人號哭,因掠石國王東獻之於闕下。其子逃難奔走,告於諸胡國。群胡忿之,與大食連謀,將欲攻四鎮。仙芝懼,領兵二萬深入胡地,與大食戰,仙芝大敗。會夜,兩軍解,仙芝眾為大食所殺,存者不過數千」 [1]。在《新唐書》上也有這樣類似的記載:「初,仙芝特以計襲取石,其子出奔,因構諸胡共怨之,以告大食,連兵攻四鎮。仙芝率兵二萬深入,為大食所敗,殘卒數千」[2]。
從上面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戰鬥的起因在於當時大唐將領高仙芝對石國的征討。石國遭唐軍攻破後,石國王子企圖聯合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進攻大唐的安西四鎮,高仙芝出於先發制人的考慮,主動引軍進攻阿拉伯人佔據的怛羅斯,但卻被阿拉伯軍隊擊敗。但如果我們把這場戰鬥放到整個中亞的國際局勢中考慮的話,就會發現這場戰鬥在一定意義上是難以避免的。它是唐和阿拉伯兩大帝國在中亞角逐時的必然碰撞。
唐帝國在當時的中亞實際上擁有宗主國的地位。公元658年,即唐顯慶三年 , 唐朝打敗反叛的西突厥,徹底結束了西突厥統治西域的歷史。隨著西突厥汗國的覆滅, 自6世紀下半葉已臣服於西突厥汗國的中亞諸國開始臣服於唐朝。之後,唐逐步在中亞設置了多個羈縻都督府州,這些都歸安西都護府統轄,唐正式在中亞地區擁有了主權。與此同時,阿拉伯人在公元632年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之後,阿拉伯人正式開始了對外擴張。阿拉伯帝國向東方擴張,其主要的征服對象就是中亞地區。因此,雙方的擴張活動造成了唐和阿拉伯帝國在中亞地區的對峙,也就造成了怛羅斯之戰的爆發。
這場戰爭是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唯一的一次正面大規模軍事衝突,也是唐帝國第一次與真正意義的外國進行的軍事衝突。有的學者認為,「怛羅斯之戰的失敗使得唐朝政府損失了對中亞的控制權,也就喪失了絲綢之路中對外貿易的主動權[3]。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儘管在怛羅斯戰役中高仙芝率領的軍隊損失非常慘重,但這種損失並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唐朝在西域的力量,更沒有損害到唐朝的國力。在 751年,唐朝不但在中亞戰敗,而且在對契丹、奚和南昭的戰鬥都遭遇了失敗,但由於戰場都遠離唐朝本土,再加上當時唐朝處於「開元盛世」,因而唐的軍事力量又迅速恢復。安祿山在752年又調集數十萬軍隊繼續進攻契丹,楊國忠也在兩年後再次發動對南昭的戰爭,封常清於753年遠征大勃律並且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哥舒翰於753 年大破吐蕃,「悉收九曲部落」。這些軍事行動都證明,唐朝在751年的軍事失敗並沒影響帝國的根基,怛羅斯的失敗對於當時的大唐來說,只能算是一個小挫折。
在怛羅斯之戰後, 中亞的政治格局並沒有大的改變。阿拉伯帝國沒有乘勝東進, 也沒有改變對唐政策,而大唐也沒有因此而與其在中亞進行大規模的報復性戰爭。恰恰相反,雙方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和往來。永徽二年( 651) 阿拉伯開始遣使唐朝, 與唐朝正式官方交往後, 一直基本上保持往來( 中間僅有數年沒有入朝) , 直至怛羅斯之戰後仍然如此。甚至說,到了後來,唐還向阿拉伯借兵平叛。阿拉伯與唐帝國的關係沒有怛羅斯之戰而中止,經濟文化交流也沒有因怛羅斯之戰而減弱。
究其原因,則是在於怛羅斯之戰爆發的時間節點非常特殊。對於阿拉伯來說,剛剛經歷了「阿拔斯革命」,新建立的阿拔斯王朝主要忙於對內鎮壓異己,平定內亂,再加上同拜占庭在西亞、小亞細亞和埃及的鬥爭。這些使得阿拉伯人無暇也無力與遙遠的唐帝國發生大規模衝突;而對於唐帝國來說,先有突厥的威脅,後有吐蕃的威脅,之後的安史之亂幾乎使唐王朝覆滅,也是根本無暇西顧,在中亞與阿拉伯人爭鋒。另一方面的原因則在於中亞的地理位置。對於大唐來說,蔥嶺以東地區的安全才是唐王朝的核心利益所在,而對於阿拉伯來說,疆界到達中亞也已經是極限了,再往東的地方已經是鞭長莫及了。另外,阿拔斯王朝一直奉行「和平外交」的政策,因此,在怛羅斯之戰後,中亞的政治格局沒有大的變化,阿拉伯與唐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
唐朝的勢力並沒有在怛羅斯之戰後退出中亞。唐朝仍然冊封了作為怛羅斯之戰源頭的石國,「天寶十二載十月, 封石國王男邦車俱鼻施為懷化王」[4]。中亞諸國依然希望得到唐朝方面的保護,怛羅斯戰役的三年後,東曹國王設啊,安國副王野解以及九姓王共同上表請求唐朝出兵驅逐大食。這是中亞各國最大規模的上表請求唐朝出兵中亞。唐朝依然穩穩的控制著安西四鎮[5],790年,吐蕃攻陷孤立無援的北庭,次年對安西四鎮發動進攻。由於河隴的淪陷,對於四鎮到底是何時淪陷已無確切記載,但至少是在791年以後。怛羅斯之戰後,由於封常清對大勃律的成功討伐,唐朝對西域的經營也達到了頂峰。兩年後的安史之亂,才從根本上使得唐朝在西域的勢力逐漸衰落。因此我們認為,所謂「怛羅斯之戰的失敗使得唐朝政府失去了對中亞的控制權」的觀點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怛羅斯之戰只是兩大帝國在中亞的小規模碰撞,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亞的政治局勢。
儘管從政治意義上來看,怛羅斯之戰的影響並沒有之前人們認為的那樣重大,但是怛羅斯之戰在文化意義上的影響卻絕對不容人們忽視:怛羅斯之戰促進了中國文明的西傳。
在這次戰役中大批漢族士兵被俘往阿拉伯地區 ,其中有不少技術工匠 ,如造紙工匠、絲織匠、金銀匠、畫匠等,「這次戰役促成了中阿之間第一次技術轉移」[6]。怛羅斯戰役之後 ,中國的造紙術傳入穆斯林世界,之後又通過阿拉伯人再傳到西方。據載 ,被俘中國造紙工匠協助阿拉伯人在撒馬爾罕建立了第一家造紙廠。這種「撒馬兒罕紙,立即風行於伊斯蘭世界,在撒馬兒罕的貿易輸出中,紙張躍居第一位[7]。中國的煉丹術也西傳成為後世的化學。
當時很多中國工匠被俘到阿拉伯之後,由於他們精湛的技藝,受到阿拉伯人的優待。很多中國匠人甚至參與了著名的巴格達城的建造。杜環是怛羅斯戰敗後數千唐朝戰俘中的一員。杜環在阿拉伯生活十餘年,對當時的阿拉伯地區頗有見聞,還親眼目睹一些中國工匠在當地工作,「漢匠起作畫者,京兆人樊淑、劉泚,織絡者河東人樂環、呂禮」。
中國文明傳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傳到西方。中國文明的這種傳播模式是從唐朝開始的。有趣的是,這種文化交流和傳播竟然是通過戰爭的方式進行的,不得不說,這真的是歷史給人們看的一次玩笑。倘若高仙芝將軍泉下有知,面對怛羅斯之戰的這種結果,不知會作何感想?
[1] 《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2] 《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3] 王三義:《論怛羅斯戰役涉及阿拉伯與唐帝國關係的幾個問題》,《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4] 《冊府元龜》卷965,《外臣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5] 《冊府元龜》卷一七《帝王部·來遠》;卷九七四《外臣部·助國討伐》,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6] 馬樹德:《中外文化交流史》,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年。
[7] 納忠:《中世紀中國與阿拉伯的友好關係》,《歷史教學》,1979年第1期。
寧國聯軍3萬+葛羅祿部約4萬對阿拉伯聯軍數目不詳,總體約10w左右,後來葛羅祿臨陣倒戈,就變成了唐寧聯軍3萬對葛羅祿部約4萬+阿拉伯十萬,唐寧聯軍忽然被搞了這一套,當場就被操的飛起,高仙芝帶著幾千唐軍一路狂奔,損失肯定嚴重,但也談不上慘敗。
再說影響,不光是對唐,對阿拉伯來講,怛羅斯之戰其實也沒有那麼重要,換句話說其實當時雙發都沒太在意這場戰爭。
唐朝方面,高仙芝敗後等技能CD結束準備繼續擼的時候,身後已經有了安史之亂,對此而言,恆羅斯之戰簡直不堪一提。
阿拉伯方面,齊雅德獲勝後也無力東進,阿拉伯再次內訌,齊雅德被殺。
恩,從那個假託白壽義的《中國回回民族史》編出來的「20萬」(實際白書根本沒有這內容,相反認為2萬隻是漢人唐軍的數字)登堂入室先被英文書抄了去藉此成為「史料」後,現在百度百科寫上「又一說,先20萬後達到30萬」了,
再接再厲,盡量在我活著時搞上50萬阿拉伯軍
簡單說,這是一場影響世界歷史的重要戰役。當然,不是指軍事上的(實際上此戰以後,安史之亂以前,唐朝仍然在西域擴張),而是說造紙術傳入阿拉伯,進而傳入歐洲,從此改變了世界。
怛羅斯戰役爆發於黑衣大食與唐王朝之間,以唐王朝的失利而告終。斯時整個中原地區正處在安史之亂的前夕,內憂外患,盛而中衰。
怛羅斯戰役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役,而非傳統的中原內戰。在這一場戰役中,東方的唐帝國與西方的阿拉伯帝國發生了劇烈的碰撞。
不必去刻意追求它在史冊上的原因。什麼「西域藩國無番臣禮」都是扯淡,歷史,尤其是戰爭史根本不需要用什麼所謂的國家禮節作為借口(這真是一個最扯淡的借口),真正的理由只有利益,利益是所有戰爭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理由,而中亞很多地方的勢力都是零散的,像一塊鮮美的肥肉處於虎狼之吻的威脅下。
怛羅斯戰役的理由說起來只有八個字:資源有限,慾望無限。
在公元751年,東西方兩個龐大的帝國同時向著外界狂熱擴張,它們的勢力交際於怛羅斯的那條峽谷。其實地點也不重要,如果交際於蔥嶺那麼這場戰役就會叫蔥嶺之戰或者帕米爾戰役,事實上人們現在也不能確定怛羅斯這個地方究竟在哪兒,在吉爾吉斯斯坦或者哈薩克,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唐王朝在這場戰役中敗北,失去了對西域廣袤土地的掌控權,絲路中斷,大唐西域不復輝煌,而漢家文明亦自此退出中亞。
曾經強勢的唐王朝再也沒能重返中亞。外戰在怛羅斯敗北之後,另一場影響深遠的內戰,安史之亂爆發了。
怛羅斯戰役的失敗,其影響對於今日的中國版圖和政治,仍然至關重要。從世界地圖就可以看出來,在中國邊疆接壤的各個方向上,東北,正東,東南,西南至今都有明顯的文化滲透,譬如朝韓,譬如日本,譬如緬甸,中原文化的影響非常明顯。但是在西北方向,我們的文化幾乎是被反滲透,非中原文化,也就是伊斯蘭文化幾乎成為了西北的主流文化。而伊斯蘭文化,恰恰來自於中亞,更確切地說,來自一千年前的大食。
《白馬嘯西風》里有一段文字。
「高昌國國力殷富,西域巧匠,多集於彼。自鞠嘉立國,傳九世,共一百三十四年,至唐貞觀十四年而亡。當時國土東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實是西域的大國。」
這樣的一個大國,被唐王朝數載而滅。雖是小說家言,但是依然能夠側面印證,相比起東土的大唐,西域諸國的武力比較扯淡,龜茲也好,焉耆也好,高昌也好,幾乎都臣服於大唐的威壓之下,中原文化對他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在那個恢弘的年代,唐勢力越過這些國家,向著更遙遠的西域前進,直到怛羅斯,直到公元751年,我們失敗了,我們丟失了這些國家,同時丟失了足夠的威信和文化輻射的根基。
如果我們在怛羅斯勝利了呢?如果安史之亂沒有發生,如果我們能夠在西域諸國繼續保持威信,持續輸出文化,大概今天的西北方向,也就是中亞五國,在文化上也會有著朝鮮,韓國等國近似屬國的地位,而不是像今天這樣,文化被反輸出,直到今日,整個西北區域都有著不安定的因子,包括民族,包括宗教,中原文化仍然很難佔據主體地位。
畏威而不懷德,不見得是什麼好現象。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慨嘆歷史的如果,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但羅斯的失敗,現在的新疆都還是大量的伊斯蘭地區,不斷威脅我們的穩定。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伊斯蘭勢力的威脅會不斷出現,到時候但羅斯的意義又會明顯起來
嚴格意義來說,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都是慘敗給了伊斯蘭。陸上,整個中亞西域伊斯蘭化,海上,南洋群島綠化,如果不是特殊的事件,連泉州也跟棉蘭老一樣的綠化。在普通網民的印象中,唐朝與阿拉伯帝國的比較只有一個怛羅斯之戰,這僅僅是從微觀角度上選取的一個細節,不足以以概全貌。
從宏觀的角度看待阿拉伯帝國,無疑是正視這個國外的大帝國的主要特徵。以遠隔中東的中國人、以微觀的個別細節來看待它,猶如逆向的坐井觀天(正向的坐井觀天常自吹自擂,逆向的坐井觀天常以為外國月亮更圓)或盲人摸象(摸到一個細節就以概全貌)。
要說阿拉伯帝國,首先須知它分為四大哈里發時期、倭馬亞王朝時期、阿拔斯王朝時期。按中國歷史就相當於三個朝代時期了,而且中國人往往忽略了一個重大問題:阿拔斯王朝是造了倭馬亞的反而建立的,倭馬亞的繼承者是偏居於西班牙一隅的後倭馬亞王朝,這才是與中晚唐比較的對象,而非兩大王朝的強強聯手對比整個唐朝時期。
即使真的用強強聯手的車輪戰法,優勢固然有了但優勢並不甚大。
要說阿拉伯帝國,我們大可討論討論:哈里發五年內戰(656-661),倭馬亞十二年內戰(680-692),倭馬亞七年內戰(743-750),阿拔斯四年內戰(809-813),阿拔斯紅衣軍起義(816-837),阿拔斯的突厥僱傭軍廢立哈里發如同兒戲,阿拔斯的各地總督們用兵自重、建立各自的王朝(塔希爾、薩法爾、薩曼等),這讓哈里發落魄成了首都教皇的角色,被地方勢力或入侵勢力當做傀儡。
而對應的唐朝是:徐敬業反武(局部內戰不及半年),安史七年內戰(755年底--763年初),二帝四王四年內戰(782年底--786年初),吳元濟李師道的局部內戰——元和削藩,最後才是唐末農民戰爭(875-884)、軍閥混戰,即使軍閥大戰也無人能自立王朝,直到朱梁篡奪了朝廷,各地軍閥才陸續更換年號、國號,但依然有河東晉王勢力尊唐正朔,不更國號、年號,以唐為旗號進行梁晉爭霸。
相比阿拉伯帝國,五年內戰結果叛亂者取代了朝廷,七年內戰結果又一起叛亂者取代了朝廷,而十二年內戰、四年內戰都是所謂王朝強盛期發生的事情,一旦衰落了各地總督就直接建立起王朝。這都說明阿拉伯帝國的安定時期比較少,而朝廷的統治又相當不穩固。
唐朝則只有安、史之亂建立燕國,二帝四王之亂建立的楚、秦、冀、齊、趙、魏六個小國,都是曇花一現、迅速被唐軍消滅,剩下那些即使如淮西吳氏、河朔三鎮這樣的割據型代表,也是低調地當封建領主,而不再敢稱帝、號王。甚至於黃巢之亂後,各地既成事實的割據政權形成,也需要唐朝皇帝冊封其為王才名正言順。
四大哈里發和倭馬亞王朝像極了突厥、回鶻這類有朝廷特徵的部族政權(軍事犀利、「疆域」空前),只是比匈奴的鬆散部落聯盟要緊密一些,阿拔斯王朝則像遼、金一樣在初期進入正式國家體制時爆發了一陣(初期軍事強大、中期以後羸弱,初期疆域較大、中期以後銳減),接著就迅速腐朽、江河日下,這是缺乏深厚底蘊的民族、國家的特徵表現。
阿拉伯世界的深厚底蘊恰恰是阿拔斯王朝衰敗以後文化卻在不斷繁榮(文化、思想、科技的大爆炸往往出現於中央集權的衰落或已分裂的時期,中國也有這樣的例子),然後各地割據王朝發展了各自的文化、科技。所以千年之後阿拉伯世界仍然是阿拉伯世界,但卻從未再有一個哪怕是形式上的統一,而且至今仍是宗派鬥爭、戰爭最頻繁的地區之一。
從宏觀角度看阿拉伯帝國(大食)_秦蜀風雨
意義不算很重大,原本對於中亞地區兩個帝國其實都不好管理,有太多民族問題,做不到真正意義的統領,只能靠軟硬實力去讓他們臣服。爆發戰爭的地方對於兩個帝國都可以說是鞭子的末端,所以戰爭的規模必然也有限。關於具體參戰人數各個地方記載不一,但基本上可以肯定,唐軍小几萬,阿拉伯大幾萬。唐軍打的算勇猛了,但還遇到叛變的。失敗是自然的。其他回答里很多提到了安史之亂的問題,沒錯真正讓唐朝衰落的是安史之亂而不是這場戰役,但是說要是沒有安史之亂唐朝一定能夠反攻回阿拉伯那就未免有點YY強國的嫌疑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和怛羅斯之戰相差了四年時間,那個年代沒有什麼領土的劃分,那麼邊陲的地方,基本就是個勢力範圍的概念。兩邊打仗後也不存在什麼割地賠款等等事。只能說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唐朝還能在西域有一定影響力,因為那場戰爭並沒有徹底顛覆雙方在中亞的勢力。但因為安史之亂所以唐朝基本上就進不了西域了
在世界軍事史上其實沒啥地位 對阿拉伯和唐的根基都沒有太大影響 兩邊打完都知道對面是硬骨頭 不能繼續啃了
但是 另一個角度上意義非凡
沒有保住吐谷渾的後果第一次顯露出來 吐谷渾屏障的丟失導致左武衛主力必須屯紮玉門關 大大降低了都護府的可用兵力以及後勤難度
首先 大唐西域再也組織不起這種強度和裝備的大兵團 (兵力好說 關鍵在於八牛弩、床弩、玄甲兵、陌刀兵的損失是基本補不回來的)西域諸國開始想幹嘛就幹嘛 再也不怕收大唐商人點稅第二天城門就被床弩砸碎了
然後 大唐不敗的神話破滅 臣服的吐蕃開始露出獠牙
最後 府兵制度徹底崩盤 節度使權柄大漲 間接的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
這就是一場小戰役 不過是當時世界上兩大帝國的唯一一次正面交鋒罷了
真正使唐朝放棄西域的是安史之亂。
就算唐朝已經放棄西域,可西域仍然苦苦支撐了很多年,想想就很悲涼。
個人觀點:阿拉伯在人數佔優的情況下慘勝唐朝,但唐軍的目的已達到,即遏制住阿拉伯世界的東進趨勢
舉例類比,有玩過星際爭霸的人們大多清楚,在遊戲中期經常有關於一片未被開採的礦區的爭奪戰拉鋸戰,在經濟差不多的情況下,有的時候為了不讓對面佔住某一片礦區,特別是多基地的zerg和多兵營的protoss,二三十人口一波兵死光了都不虧,因為很快又能爆出下一波,同理怛羅斯之戰,唐朝為protoss,阿拉伯文明為zerg,zerg一波六七十人口龍狗毒前壓要佔中場的高產礦,如果protoss不管的話七八分鐘以後zerg的部隊將源源不斷的壓到protoss門口,怛羅斯之戰的結果相當於protoss臨時折躍的一波叉子追獵全滅但zerg礦也沒開起來。
以上大唐不是慘敗,大食是慘勝。 唐軍人少,一半是番兵,大食人數遠比唐軍多,打了5天未分勝負。第六天狂風大作,唐軍頂風然後開始不支,這個時候番兵倒戈才導致失敗的 只是那個時候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大唐再也沒有能力顧及西域了。
————————————————————————
我不是喜歡撕的人,至於有的人非要在我這冒充學術權威,說我不能引用百度百科答題,然後被我一通嘲諷破口大罵,張口閉口離不開髒字的人,我只能說,請離開知乎。我是樂於接受意見的人,但是就是看不慣有人在我面前裝,先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然後就破口大罵,這素質也是杠杠的。沒看到有什麼學術素養反而連做人的基本素質都沒有,別標榜自己是學術圈的人,丟人!張口閉口離不開髒字的人不適合在知乎混,我一向不喜歡和別人撕,因為撕來撕去也說服不了別人,我樂於被講道理有學識的人說服,但就是無法忍受沒有學識的人非要在我面前做出一副專家的模樣指指點點。玩知乎就圖一樂,大多數時間也是在看別人的精彩答案然後點贊,自己的答案也不期盼有幾個人點贊,畢竟知乎上有學識的人很多,還是虛心一點。
同意一些答主的回答,這個問題在歷史論壇上的意義大於在歷史上的意義。
因為交戰雙方都沒有後續的進一步戰略行動。
高仙芝想有,調集兵馬想再打回去,結果「不適時」的爆發了安史之亂。高仙芝這路人馬,被調回國內鎮壓叛亂了。但是我個人非常懷疑,哪怕高仙芝繼續西進,以唐軍主力能不能戰勝對手。
但是這一戰的失利,對我朝仍然是有損失的。比如西域地區的伊斯蘭化,而且幾乎是不可逆的。以往唐軍控制西域時,佛教尚繁榮。以後就幾乎迅速的伊斯蘭化,佛教和唐軍一起撤退回中原地區。
所以反過來說,假如高仙芝當初是勝利者,唐朝以及中華文化,能不能進入中亞地區。。。不過歷史沒有假如。。。
好多長篇大論!
試問,唐朝打贏了又能如何?
阿拉伯打贏了,就穩定的佔領了中亞?
伊斯蘭教真正在新疆廣泛傳播是北宋末年吧!
一場局部戰役而已
唐朝和外國打過太多仗了!
內部穩定的話,唐朝勉強能維持西域各國的統治,一旦內部爆發危機,例如安史之亂,唐朝根本無法維持這種統治,中原王朝對西域重來都是名義上的,真正有實際統治的,那是左宗棠入疆平叛,新疆設省!
這個題目也可以換成唐朝和日本的白江口戰役,如果唐朝打輸了會如何?推薦閱讀:
※一般情況下,人們稱洛陽是幾朝古都?
※歷史上真有「女主武氏」的預言嗎?如果有,當時唐太宗對武媚又不是很感冒,武則天是如何逃過這一劫的?
※如何評價唐高祖李淵,他的水平在開國皇帝中如何?
※唐太宗的集權舉措是什麼?
※唐代南衙諸衛與北衙禁軍是什麼關係?三衛五府是屬於其中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