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次級貸款市場,銀行和小額貸款機構誰的風控能力會更好?
次級市場是指目前主流銀行覆蓋比較少、相對風險較高的貸款市場。隨著金融管制放鬆、現有市場競爭加劇,這個領域應該會逐漸納入主流業務範圍。
在這個領域中,小貸機構(擔保、典當之類的也算)進入早、紮根深、接地氣,銀行雖然進入晚但綜合實力強、經驗豐富、機制健全。到底誰的風控會做得更好?
謝 羅乾爹@Luo Patrick 肖乾爹 @Xiao Ronnie 邀,胡亂扯淡幾點
——————
下圖1小微貸款公司數據有誤,應為8200億元,感謝 肖乾爹@Xiao Ronnie 麥乾娘 @meta 指正
——————
然後,其實針對羅爺 @Luo Patrick 的說法,我有一點自己的看法。
股東類似於電影的出品人,但是純粹的出品人一般不會管電影的質量,他們關心的只有影片的盈利水平。舉例的話,當年的龍五,大多是讓向太做行政監製,自己當出品人,很少有跨界進來的道理。
股東的插手,有時候,反而會阻礙業務的正常發展......先寫到這裡,只寫了一小部分小額貸款公司,未能盡言,且先擱著
最近稍微跟業內了解過,多數人認為小貸機構的風控(會)做得更好。
主要原因是,小貸公司的錢大部分是自己的,而銀行的錢是別人的。
小貸公司給項目把關的人通常就是大股東自己,自己管自己的錢,當然盡心盡責。
銀行的大股東不審貸,審貸的人不持股,風控靠制度和責任心,利益刺激相對較弱。
兩相比較,還是直接的利益刺激更有力,所以小貸公司更有動力把風險控制好。
謝謝邀請。
就我個人了解,小貸公司的生存,多數還不是以此類貸款為主。與其投資主體關係更大。比如各地基層政府投資的,就是按政府意志扶持有關係的企業;個人投資的,數量最多,但多數還是以過橋貸款和高利貸為主。真正面向你說的這塊細分市場的,還是少數真心想做信貸的,而且因為來錢慢、風險高、成本高,有一定程度是被逼到這塊市場來的——做信貸生意和做其他生意一樣,喜歡快錢,喜歡儘快兌現。
而真正做這塊市場的,與銀行的優勢在於對當地市場的熟悉,資產處理的手段靈活。而對當地市場熟悉,必須依賴客戶經理——找到合適的客戶,定位為補充信貸提供者,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務。但顯然,這個夾縫非常難生存。人才流動大,資金規模有限而且成本高,市場非常狹窄風險高而且商機有限。其中人才這塊,尤其是客戶經理的培育非常困難。這批客戶多數更爛,少數好的也是偶爾用一下。沒有信貸經驗的客戶經理多數要是利用這個平台抓到幾個好的客戶,多認識一點有實力的企業家,然後就投靠銀行了。
所謂風險控制,實際就是促進信息相對更加對稱以及更準確的把握住商機。服務客戶是談不上的。因為你不可能提供全面服務,價格上又是硬槓桿——因為你的資金主要來自銀行,你就是個零售商。你的服務效率又讓你不得不快速——快速不利於信息搜集,你的資金規模讓你不得用規模來降低成本並且限制你的服務範圍。
綜合來說,就是定位清晰,收入主要來自補充信貸提供商,風險管理主要靠核心成員的經驗——尤其是對當地某一細分客群的熟悉。與銀行錯位經營。
總體銀行和小貸的風控差別不是那麼大。具體要看各家銀行的機制——如果一定金額的信貸審批許可權下發到基礎支行,那麼跟小貸公司的風控差別不大。從數量來說,占數量上多數的小額貸款公司的風控幾近於無,沒有專業人員沒有體系,只能靠經驗和對客戶的熟悉。反正小,生存和活得稍微滋潤是沒有問題的。發現自己寫的太多,而且審題不清,直接離題,直接寫我已經離題的結論吧:
從現在的操作模式來看,小貸公司的風控做的確實比銀行要好(平均水平),理由很簡單,就是大型銀行目前還不把這裡作為業務重點。
從發展的角度來說,大銀行有自身的基礎優勢,未來會發展這部分業務,但是重視程度和深耕這個領域的小微金融機構肯定沒法比。
而現有的小貸公司在短期內應該有比較快的增長,但是未來應該會向小型銀行轉型。
討論的太離題了。。。等專業人士來回答吧。
我們公司最近幾年新成立了一家小貸公司,目前全國有20多家分公司,股本也有幾十個億,應該算國內小貸公司做的還不錯的,前一段時間小貸的老總給我們做了一次培訓,結合這個大概講一下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以下涉及的小額貸款機構僅限小貸公司)1、國內外的現實情況:
以美國為例,美國過去有2萬多家銀行,後來幾次重組,剩下了8000多家,其中社區銀行有7000多家,而佔到所有銀行大頭的社區銀行,重點服務的就是小客戶、小企業和社區百姓。
中國的銀行目前主要覆蓋、大型企業、中型企業、以及部分小型企業,基本不面向微小型企業。
而以小微企業和個人為服務對象的小貸公司的情況:
截至13年2季度,全國共有7086家小額貸款公司,從業人員達到8.26萬人,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餘額從08年的77億元迅速增加至13年2季度的704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73%,貸款餘額占金融機構人民幣總貸款餘額的比重從08年的0.03%上升至13年1季度的0.97%
由此可見,美國大量的銀行也是從事次級貸款業務的,國內銀行之所以不介入,主要還是因為銀行牌照的不放開導致其不需要進入小企業市場既可以獲得高收益。而國內的小貸公司在整個金融機構的地位還是微乎其微的(貸款餘額佔比不到1%)
2、與銀行相比,小貸公司的優劣勢
優勢:其實優勢樓主已經總結過了,「進入早、紮根深、接地氣」,和目前的銀行相比,最大的有點就是靈活、快捷,具體就是:
而實際上,很多小貸公司放款流程比這還要簡單快捷的多。
- 控制風險方面,盡調方法更適合小微企業:小貸公司的員工往往更加草根,盡調的過程也更加靈活。聽老總介紹,他們的盡調可能不會那麼標準,比如非財務信息上,很多時候根據貸款人的家庭情況(例如小孩上的是否是學校,老人健康情況)查企業的水電錶(其實我們PE也用)等手段來輔助盡調。,財務信息上,由於企業較小且不規範,很多時候要給企業編製三表;
- 審批鏈條相對較短:參照吳江鱸鄉的招股書,貸基本上就是潛在客戶與信貸專員的接洽與初步諮詢決定了信貸專員是否接受客戶的貸款申請,信貸專員接受申請後提交申請材料、信貸經理初審、信貸總監盡職調查至提交風險管理部門,信貸審核委員會審核並投票;總經理終審並確定貸款規模、利率到期日等具體條款。執行決策並發放貸款。整個審核流程約2個星期。
- 還款的方式比較靈活,各種不規則還款都可以接受,但是銀行一般只接受等額本息。
- 貸款時間非常靈活,可以天記
- 不需要企業存款回報。
劣勢:
- 槓桿低:小額貸款公司槓桿非常低,根據《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08]23號),從金融機構融入的資金不超過資本凈額50%,也就只有1.5倍槓桿,顯著低於其他銀行類金融機構槓桿率,11年小額貸款公司槓桿率僅為1.1。
- 資金來源有限:同樣是23號文規定了,一是不得吸收公眾存款,二是「資本金、捐贈資金、來自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入資金」
- 稅負重:小貸公司不是金融機構,享受不了很多限於金融機構的稅收優惠;
3、其實前邊講美國的情況也說到了,其實小貸做的業務銀行本身都可以做,就是想不想的問題。現在小貸業務發展的很火熱,主要還是中國經濟保持的高速增長,市場競爭不充分。但是槓桿率低、資金來源限制、較重的稅負,這些天然的缺陷將促使其未來轉變成銀行。
謝邀
看大家都寫了好多好多。首先說下「次級貸款」的定義,大家都知道前幾年美國金融海嘯,是次級貸款搞的,但是這個次級貸款,不是指對風險大的客戶的借款,而都是歷史上還款穩定的房貸,那為什麼還是出了問題呢?是因為通過金融創新,將房貸還款打包後的還款現金流進行分級,先還「優先順序」,接下來再還「次優先順序」,再接下來還「次級「,再再接下來還」次次級「,因此這樣經過層層分級以後,後面那些層的次級貸款,還款的可能性就比較低,因此會給予較高的回報率,因此次級貸款的狹義定義其實不是借款風險大,而是將一些借款打包分層後的結果。但是後來因為資金供給泛濫,將房貸給了很多沒有還款能力的人,導致實際的違約率遠超歷史(比如本來歷史數據顯示房貸違約率在3%,但是後來達到了15%),引起連鎖反應,整個次級貸款市場崩潰,並進而影響到優先順序那部分貸款,對整個銀行體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從廣義上理解,次級貸款也可以理解成借款給風險較高的企業或者個人,通過收取較高的利息來覆蓋這部分借款的風險。哪類機構在次級貸款領域能做的更好,這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謂術業有專攻,那些專業從事次級貸款業務的公司肯定是比傳統銀行要做的好的。
貸款可以分成兩類,借給企業和借給個人的。先說企業借款,對企業借款的風控審核方式都是類似的,包括實地調查,現金流測算,抵押物等,其實在國外是沒有在貸款的一級市場(直接發放貸款)專門做次級貸款的機構,因為大家在借錢給企業的時候,都是假設他會還款的,而且企業借款單筆規模較大,銀行很難做到小而分散的大數法則,因此只有在經濟下行,出來很多銀行壞賬的時候,那些專門收購次級貸款的機構才會介入,比如說橡樹投資,比如高盛的另類投資機構,專門打很大的折扣來買那些不良債權,因為他們判斷以3毛錢買下1塊錢的貸款債權的時候,是有可能可以收到4毛錢的。就風險評判和定價能力來講,判斷這些企業的這類次級不良貸款的風險能力,這些專業的不良資產處理機構的能力肯定是要大於那些銀行的。為什麼在國外沒有專門做所謂風險大的小企業貸款的類似國內的小貸公司呢?因為這些業務都被銀行做了(那麼看起來國內目前那麼多小貸公司以後會不會消失了?呵呵),國外利率市場化,銀行需要通過競爭來獲得存款,資金成本高,只有更多的做那些高利率的小企業貸款才能生存和獲利。因此目前國內這麼多所謂的做風險更高的企業次級貸的小貸公司,風控模式和銀行沒有太大區別,如果未來國內利率市場化了,銀行自然會衝進來做這部分業務,而資金成本等自然比小貸公司有優勢,到時候,這些小貸和擔保公司啊可能就沒飯吃了呵呵。
然後說說給個人借款的,有優質人群和次級人群,這裡面就很有意思了,從國外看,像美國運通、JP摩根這類高大上金融機構發的信用卡都是高端人群,這些人不還款的概率低,因此只要做些簡單審核就可以了,而另外一些機構,像CapitalOne, GE money等發的信用卡和個人借款都是針對低收入人群,像移民啊,有色人種啊,這些審核的方法和尺度都是和美國運通和JP摩根信用卡做的那些完全不一樣的。就像你讓如家去做五星級酒店肯定做不好,或者讓萬豪來開連鎖經濟型酒店也做不好一樣(除非是單獨的子公司和品牌),因為客戶群不一樣。我和JP摩根的信用卡風控的人,以及一個CapitalOne做風控的人聊過,感覺兩個人的能力水平差異太大了,因為前者根本不用太多的風控手段,而後者的審核手段、評分卡制定等這個體系都相當複雜。因此,就國內的情況而言,如果是針對個人借款這塊,銀行也很難在次級人群借款這塊做的很好,一個是和其風控模式完全和他們原先針對的中高端人群不一樣有關,另外這類次級貸款人群的壞賬率比較高,會讓傳統銀行在這塊業務方面遠達不到監管的要求。留個位置,有時間了好好答一下。
在現時中國,小額貸款機構就是縮小、弱化版的銀行,不是他選擇進入次級貸款這片藍海,而是別的領域(更賺錢)領域進不去。高下立見,謝謝。
首先風控好的自然業務量就少。而且銀行和小貸、擔保、典當在資金量上,周轉率上以及收益要求上明顯不同。
總體來看風控由高到低應該是銀行&>擔保&>典當&>小貸。
具體而言,像小貸典當資金來源於銀行貸款、民間融資以及部分自有資金。所以這其中大多典當小貸的實際控制人都有實業或權利支持。所以在典當小貸中,為他們提供資金的群體必然有個較高的收益回報期待。
而銀行由於風控要求高,擁有雄厚資金,獲得資金的成本低,審批貸款程序複雜時間長,所以向銀行借貸的普遍使用貸款時間長,信用或者抵押物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資金周轉的人首要考慮銀行,在銀行沒法做到的情況下,才會轉為擔保甚至小貸典當。
綜合以上,個人覺得正因為銀行的大而不倒,風控要求高,程序長。所以才為小貸典當擔保提供了生存空間。
這兩個行業的機構太多了,各有上千家。用城商行、農商行比小貸公司算是比較合理的,因為目標客戶較為重合。比較兩者的不良率基本能判斷二者的風控效果。
股東是否參加貸款審批能控制風險?這條反對,很多村鎮銀行的股東也參加審批了,沒發現風險得到很好控制。何況小貸公司那麼多分公司貸款都審得過來?
風控好不好就兩點:制度完備性,執行有效性。別的都是答非所問。
說句客觀的,如果小貸能和徵信接軌,小貸對客戶的調查都是從還款能力根本性上做得動態調查,投入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都非銀行所能比,起碼我所在的是這樣,我們從客戶來申請到放款,會至少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個客戶3天左右的時間,人力成本很高,一分付出一分收穫,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各位會聽過我們的名字,還有,我說的是有我們北京最低不良率做支撐的,非憑空而言
個人覺得小額貸款公司比較強一些。
雖然銀行可能有許多更為先進的風險分析模型、或者說合規管理的體系和規章制度,但是我覺得這裡需要講的是兩個方面:
1,是誰更加專業化或者更加細分,真正的能夠貼近貸款人的行業實際,去深入的了解他們的企業真實狀況。許多時候根據我的經驗發現許許多多因為認為客戶財務狀況較差或者一般,法人治理結構混亂,長期資本沉積不足等原因否單的客戶,這些專業的貸款公司坐下來後逾期率還遠遠低於銀行的,而且銀行發掘的一些優質客戶還出現了逾期壞賬。特別是面對消費信貸、中小企業設備融資的時候。
所以貸款業務不僅僅是依靠一些理論化的分析,還有就是對於行業的熟悉了解、專業領域的經驗,再就是通俗的說是否接地氣。
2、就是風險處置的能力,有很多時候一些客戶特別是中小企業、小額貸款的自然人客戶,對於徵信記錄並不是那麼敏感的。因為他們大不了換個殼子還是那套實體,但是他們在當地的社會關係客戶群體、資源以及固定了,他們不會隨意的說不在從事這個行業的。對於這樣的客戶群體,銀行是肯定沒有小額貸款公司做的好的。
這類客戶不僅僅是了解客戶的真實經營情況,還有一個就是風險處置的效率和能力。小額貸款公司利率高、靈活就是在於其最為看重的是自己的風險處置的手段。這些客戶關注的也是這些,貸款人能夠在他們逾期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採取處置措施,能和他們合作的客戶基本是不敢於違約的。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但卻是小額貸款行業非常常見的事實。
所以,我覺得在面對中小企業和消費類貸款方面銀行的風險能力是趕不上小額貸款公司的。
銀行的風控基本只是審查資料而已,而小貸的風控其實和業務差不多,都需要實地一線考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