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的《壞孩子的故事》表達的是什麼?
12-26
書本里都是這樣講的:好孩子規矩聽話,一路好運連連;壞孩子搗鬼使壞,最終遭到懲罰。可當一本正經的道德教科書遭遇水深火熱的現實「江湖」時,還能這麼氣定神閑地正襟危坐嗎?如果你從沒懷疑過自己聽過的故事,如果你還在現實中按圖索驥,如果你仍沉浸在「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的人間童話里做美夢,那就請來看看馬克·吐溫筆下這個壞孩子的故事吧。也許從這裡你會看到什麼叫教條的虛偽、道德的傾覆、人生的荒唐、現實的殘酷。
馬克吐溫慣用諷刺技巧,而且都是其metaphor(大部分被國內譯者認為是對資本主義的諷刺和剝削的批判),不過我覺得深層次的東西更多。深層次並不意味著深奧,反之,我覺得反而更簡單,至少表述更簡單,那就是人性。利用最無知或是最沒有思想的兒童故事(哈克貝利,湯姆索亞等),來揭示我們人類的醜惡。
和《權力的遊戲》《紙牌屋》異曲同工,現實生活中還是多算者多勝,敢於冒險的人勝,現在人們只看你是不是位高權重錢多,至於道德那是你失敗之後才接受的審判。有時候真的想利用人性的弱點去賺點快錢,比如利用法律的不健全搞點金融詐騙什麼的, 但怕遭報應又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更怕坐牢,所以只能做個人慫志短的老實人,在網上說點酸葡萄的話聊以自慰。
書上那套仁義道德的東西遇到冷冰冰的現實顯得多麼可笑。
誰信誰sb。
和好孩子的故事對比著看,看完了感覺就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最後還選入了議會)。
推薦閱讀:
※馬克吐溫小說中的諷刺幽默是如何體現的?
※馬克吐溫的 The Invalid"s Story 的故事情節大概是什麼 有沒有中文版?
TAG:馬克·吐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