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樣的方式能更好的看文獻?

電腦看總是不舒服的,而且影響深度思考,讓人浮躁,同時毀眼。

我的意思是:用什麼方式看文獻,電腦,列印,kindle DX ,iPad?或其他更好的方式?

如果你曾經從事或正在進行某項研究,不可避免的要面臨閱讀文獻的問題。現今的文獻大都是電子格式,CNKI或者pdf,那麼找到大量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文獻,就開始讀吧。但是我個人的感覺是,在電腦上很難專心或者長時間集中精力閱讀文獻。即使長時間閱讀了,但往往讀不深入,而且很快就疲勞了。過去我是篩選一些重要的論文列印出來,去教室讀。但是列印畢竟有一個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而且造成大量的紙張浪費。

不知道學術達人們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談一小點個人經驗。

要精讀一篇文獻,最好的方式無疑是在電腦上讀。題主的困擾其實是學習習慣所致,壓根就怪不到電腦頭上。

一、姿勢
在所有姿勢里,坐姿無疑最適合長時間腦力工作,你抱著一台iPad,無論是窩在沙發看還是靠在床頭看,時間長了都必然會腰酸背痛。即便也是放在桌上坐著看,由於iPad字更小距眼睛更近,相比起電腦顯然會更傷眼睛。

二、翻譯
對很多人來說,文獻閱讀的首要障礙是語言問題,在這一點上電腦無疑有它的巨大優勢。藉助詞典軟體你可以非常方便的劃詞翻譯,複雜辭彙還能快速聯網查詢,實在懶了還可以將整段整段的文字拷到翻譯機里,出來的中文大致一看也就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這些功能雖然iPad也能實現,但操作效率無疑遜色許多,會削弱你寶貴的專註度。

三、用眼
單就用眼而言,列印成紙質版看的確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是一個很通行的做法。
不過它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花錢就不說了,列印本身費時費力,還不易整理攜帶,做的筆記更難以複製和保存,上面提到的語言障礙也將變得十分顯著。所以總的來說性價比很低。
當然,如果你語言毫無障礙且十分重視護眼,列印下來再看也不失為一個可取的選擇。

四、筆記
題主覺得文獻讀不進去,無法深入且容易疲勞,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學習本身和打遊戲不一樣,它十分缺乏激勵和互動,人類天生犯賤的腦子在不給多巴胺吃的情況下,總是特別傲嬌不肯到碗里來。
對此,最好的辦法是將腦力勞動最大限度的體力化,即 做筆記
對於系統的學習一門知識,了解一個狹窄領域的研究前沿,學會高效嫻熟的做筆記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良好的筆記本身就是一種對知識的梳理和輸出,如果保存得當,它還將在你未來需要的時候為你提供高效的回顧。這也是為什麼大學裡習慣好的女生會比大多數男生成績更好的原因。
只要你懂得如何將知識打包放好,學習將變得遠比你想像的輕鬆愉快許多,每一個整齊堆放的知識小塊都是極有分量的收穫感,足夠支持你一路高歌猛進。

五、怎麼做筆記
做筆記這種事情,簡直就跟星座一樣,各有各的風格。
我極少在紙上做筆記,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沒這個習慣。如今得大量接觸文獻了,所以迅速養成了在電腦上做筆記的習慣。
推薦幾個:
1、有道雲筆記,記錄章節、概念、和個人感悟。軟體分級目錄做的很好,且可同步手機和Pad客戶端,方便隨時調用和修改。
2、excel,記錄工作(實驗)流程、數據。越繁瑣細小的東西,用excel的效果越好。
3、如果你會經常做ppt,用ppt來做筆記也不失為一個法子。它的優勢在於整理圖片形式的信息,我用MATLAB處理模型畫的圖,都會直接截下來放到ppt里。
4、組裡的大牛師兄推薦我用OneNote,打算明早就試一下。

===待續吧,我也仍在摸索中,一定還會有更好的方法===============================


『摘要』
1、工具方面,不推薦紙,推薦使用平板和PC;
2、關於用PC看文獻;
3、用電子設備看文獻的方法補充;
4、其他。

『正文』
看文獻這個問題在下其實思考了好久了,所謂的「磨刀不誤砍柴工」嘛~雖然現在感覺刀磨多了,柴砍得還不夠。沒關係,繼續砍就是。而且,磨刀這麼久,我感覺我終於能夠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了,希望能夠對題主有所幫助。

一、工具。

1、列印成紙張:
不推薦。原因如下:
①費錢。當然這還是小事;
②非常難以整理,在頁數增加的時候更加明顯。
③在紙張中的筆記難以匯總和檢索,這就直接加大了知識與知識之間產生聯繫的難度。
④容易丟失,極難備份。

2、移動設備:

(1)Kindle:
不推薦。
雖然看電子書的感覺簡直是享受,但是因為題主所說的是文獻而不是電子書,而Kindle對於很多格式的文獻目前還是不支持的,而且響應速度並不完全滿意,做筆記更是尚遜一籌。說起比較長時間的待機,現在的平板也大多在8小時以上了,所以Kindle在這方面並不有多少優勢。

(2)平板:
有一定用處。
①關於系統:在這裡我並不是什麼粉,但是系統最好是安卓的。Win RT不推薦,因為很多格式的打不開,而且目前市場上的pdf閱讀器對於部分文獻居然排版異常,而且筆記功能很弱,最要命的是不支持分屏後的應用間截圖。但是如果用的是Win8系統還行,雖然有電腦以後這個有些重複。iOS還湊合,如果你買得起的話。
②關於尺寸:以安卓為例,用7寸的夠看論文了,比如雙分欄的論文,在7寸平板上能夠看清楚,沒問題,像我的平板僅僅是7寸1280x800的解析度都夠用,不過比這個更低的就有些不夠。8寸應該也夠用。而10寸以上的有些太重了,比較容易累。iPad air似乎很輕?我沒拿到過不知道。
③關於看的東西:論文用平板看是可以的,但是不如電腦優秀,原因是電腦能夠左右分屏同時記筆記,這是最完美的看文獻方法,我會在後文詳述。平板看論文可以,但是只有電腦上看的八成效果。但是,頁數比較多的電子書或者很厚的pdf等,用電腦看就不如平板體驗好了。

(3)補充。
如果您有帶電磁筆的Win平板,那就不需要考慮了,這東西是目前最適合學習的電子設備。

3、電腦

正如其他人的答案所說,PC的確是最好的看文獻的工具,這點經過我的長期實踐,完全認同。但是我不打算從身體力學等等方面分析,僅僅從使用方法上說一說,請看下文。
此外,題主說「電腦看總是不舒服的,而且影響深度思考,讓人浮躁,同時毀眼」。從這個說法中我感覺可能是電腦看文獻的方法沒有掌握到,尤其是「影響深度思考」,可能有其他含義,比如太多容易分心的干擾?當然這個不是本文的重點,請自行處理。

二、關於電腦看文獻。

1、操作系統:
系統首選Win7。如果用了Win8.1,那就在桌面模式下。
不推薦WinXP,因為太多好用的東西不能用了,影響工作效率。
不推薦Win8的Metro模式分屏,因為不支持應用間截圖(左窗格不能截取右窗格的內容),這導致我下面要強力推薦的分屏電子筆記無法實現。
在Win7下,使用左右停靠的方式是最適合看文獻的,比如把pdf放在左邊,停靠在左半邊的屏幕邊界,這樣就能自動佔用左半屏幕。然後右邊同樣方式停靠一個電子筆記軟體(也就是雲筆記類軟體,下面會展開解釋)。

2、專門的文獻管理軟體(不推薦):
不推薦文獻管理軟體。我嘗試過很多據說很牛X的文獻管理軟體,但是一個都用不順手,最後決定全都卸載掉。原因如下:
①筆記功能不全面;
②引用格式總是不能保證100%可用,還不如通過谷歌學術複製粘貼來得省心。
③文獻保存方式不穩定,移動位置或者重裝系統會覆滅。
④對雲的支持尚且不夠友好;
⑤移動設備同步基本上殘廢。
所以,我並不希望使用這樣的工具,而且現在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收費的,唉。

3、雲筆記類軟體(強力推薦)
強力推薦能通過雲進行同步的工具。最推薦的是Wiz(為知筆記),其他也有很多不錯的選擇。我寫了很多關於這個方面的吐槽,但是被我刪掉了,因為字數太多,總之,結論是,有道雲筆記4分,OneNote7分,印象筆記8分,為知筆記9分。請注意,這個打分僅限於看文獻。


4、思維導圖
在電腦上還有個很好的地方,就是能夠在看文獻的同時,進行思維導圖的繪製。同樣,左半個屏幕是文獻,右半個屏幕是思維導圖編輯軟體。
用Freemind挺好的,免費而且反應快。其他比如MindManager等更強大,但是要破解或者收費…呃,你要做好孩子嗎?
思維導圖做項目分解、讀書筆記相當好用。我進行本次回答以前也是通過思維導圖先寫好我要說的結構。相關資料非常多,是學習和整理文獻的利器。

三、具體方法

方法在上面已經說了很多,在這裡再梳理和補充一下:

1、在電腦上:
這裡是學習文獻的主要戰場。
①採用左右分屏的方式,看文獻同時做筆記,增進理解,強制集中注意力;
②在手邊同時放置筆和演算紙,畢竟演算這個工作目前手寫是最強大的;
③使用思維導圖增進對於整體邏輯結構的理解;
④使用雲筆記類軟體做筆記。盡量嘗試使用標籤,學習使用筆記內部鏈接功能,以便在知識之間形成聯繫。

2、在移動設備上:
①使用7寸的基本夠用;
②移動設備適合於看頁數比較多的電子文獻,或者瀏覽而不需要詳細筆記的文獻;
③如果需要使用移動設備,而且還要記筆記的話,可以在紙上記筆記,左手邊平鋪pad,右手寫筆記(左撇子請進行左右翻轉運動)。然後一定要及時把這個手寫筆記整理到電子筆記中。
④最好裝一個監督每日時間的軟體,這樣可以知道自己時間消耗到什麼地方了。

四、其他

1、減少無用內容對效率的影響。這個是電腦辦公的效率殺手,要靠自己解決。比如,現在瀏覽器很多都有社交插件,本來想搜索一個專業名詞的,百度還沒打開先看到微博有個新消息,好,看一下?哎,這個回答真不錯,贊一個!哎,這個消息什麼意思?看看。……哎,一上午就過去了?我想查什麼詞來著……?

2、如果有環境噪音的影響,可以採用白雜訊抵抗之。

希望以上答案能夠對題主有些許幫助。讓我們共同進步!


必看 | 文獻閱讀方法整理與總結

2015-05-22 國家社科期刊資料庫

很多人不會閱讀文獻,在閱讀的時候為了讀明白某篇文獻,不得不先去看看參考文獻,為了看懂參考文獻不得不去看參考文獻的參考文獻,如此循環。為了打破這種狀態,能高效的閱讀文獻,理解文獻內容,小編查閱了大牛寫的一些關於閱讀文獻的經驗資料,並做了總結整理,分享給大家。
關於讀:
一、讀什麼:
1、綜述;
2、專利;
做一個課題首先是要看專利的,通過研讀專利正文,可以體會申請人的研發思路;研讀專利權要求,可以少走彎路,還可以找出未覆蓋的漏洞,進一步提出自己的專利;有的專利還有參考文獻,可以了解這個專利的來龍去脈。
3、摘要;
4、頂級的東西(TOP期刊的):
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讀TOP期刊的東西):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支持還是反對,補充還是糾錯。
二、怎麼讀:
1、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點查全文的技巧,往往會以搞到全文為樂,以至於沒有時間看文章的內容,更不屑於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並不多,過分追求全文是浪費,不可走極端。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
2、集中時間看文獻:
看過總會遺忘。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繫起來,形成整體印象。
3、比較著讀:
觀點相反的論文可以參照來讀,品味一下雙方的觀點。還有就是與原著同時發表的其他專家的述評、原著發表後的讀者質疑,都應當和原著一起讀。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了。
讀論文的時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發現「一稿兩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數據寫成相似主題的不同論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變化。這時,如果你的課題與此類似,你的好運也就來了。因為能通過深入比較這幾篇文章的異同,發現作者(或科研小組)對同一組數據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變,或者發現作者本想隱藏的「真正」方法。
做技術的要善於比較和發現,一些技術含量高文獻,不可能把要點都報道出來,中文如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專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個的條件或配方都不同,這時要多比較幾個同類文獻,看其共同點在那裡。」

關於查:
一、為什麼查:
查閱大量外文文獻,然後從文獻的文獻再去查找,如此往複循環,你的idea不知不覺中就被啟發開來。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現在世界上是個怎樣的研究現狀——做到了何種程度,還有那些關鍵問題急待解決。這一點對於自己找題目的戰友覺得尤為重要!
文獻追蹤的重要性: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往往你的idea別人也會有不謀而和的時候,所以要特別關注這個領域的最新動向。在抓緊使自己出成果的同時,隨時根據有可能出現的「撞車」進行調整,做到心中有數。(有點功利!)和自己課題相關的文章一定要勤跟蹤,現在國外的科研做得又快又漂亮,我們在做到心中有數的情況下,可以揚長避短,作出新東西來。了解與自己研究方向有關的機構,密切關注在該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頂尖group(研究團體以及牛人)所發表的論文。對於資料庫的定題、定詞地定期搜索,這樣才能保證你不丟下每一篇重要的文獻。文獻總要緊密結合自己的方向為方向服務。
二、查什麼:
特別要注意中文綜述文章後的英文參考文獻,可以用回顧性的方法查找該問題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看文獻,最重要,最有權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麼,就是你查找的文獻的文獻。

三、怎麼查:
由雜到精。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以後,對於繁雜的文獻,要有個人的判斷。追蹤某個專題、某個專家的研究進展,比較對於同一專題的論點的發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結論,或注意作者觀點的改變,探究其原因。培養個人的學術修養。對於高質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瀏覽,從面上了解學術進展和熱點,根據個人的興趣和工作進展,逐篇仔細閱讀新作。

關於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無論是工作中的點滴發現,思想火花,都應該寫下來。到寫作文章時,都是現成的材料。現在有了電腦,但是寫文獻綜述是一個完善知識結構的好方法。隨時記下論點,個人心得,(關鍵是要很好保存、整理和運用)會有事半功倍的成績。無論寫在紙上,還是記載在電腦內,都應該有一個記事簿,並且經常整理。
一、記什麼:
1、摘抄
2、心得
3、自己的評註
看文章時作筆記閱讀筆記本可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摘錄,如進展,研究方法,實驗方法,研究結果等,並可加上自己的批註。另外,有的時候想到的思路,閃過的想法,作筆記記下來,隨時查一查,可能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
二、怎麼記:
1、分類的記
「對於下載的文獻,要以其內容建立以專題雜誌按時間先後的專門分類。哪些需要仔細閱讀並保存,哪些用處不大,待刪除,哪些需要閱讀卻尚未閱讀。以後想到時,還能及時找到。」
2、定期總結
總結過去已經做過什麼--做到心中有數;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做到知己知彼;從中發現別人的優點和不足。預測將來的熱點和發展方向,才能準確出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我們要著眼於將自己的成果往好的期刊上發,所以對一些經典的陳述,要有選擇性的標記並記下來。
MIT人工智慧(AI)實驗室的教授和學生總結的如何讀論文,還不錯,拿來分享一下:
閱讀論文是需要練習的技能。不可能完整地閱讀所有的論文。
讀論文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看論文中是否有感興趣的東西。AI論文含有摘要,其中可能有內容的介紹,但是也有可能沒有或者總結得不好,因此需要你跳讀,這看一點那看一點,了解作者究竟做了些什麼。內容目錄(the table of contents)、結論部分(conclusion)和簡介(introduction)是三個重點。如果這些方法都不行,就只好順序快速瀏覽了。一旦搞清楚了論文的大概和創新點,就可以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第二階段了。
第二階段,要找出論文真正具有內容的部分。很多15頁的論文可以重寫為一頁左右的篇幅;因此需要你尋找那些真正激動人心的地方,這經常隱藏於某個地方。(Key)論文作者從其工作中所發現的感興趣的地方,未必是你感興趣的,反之亦然。
最後,如果覺得該論文確實有價值,返回去通篇精讀。讀論文時要牢記幾個問題:「我應該如何利用該論文?」「真的像作者宣稱的那樣么?」「如果……會發生什麼?」。理解論文得到了什麼結論並不等同於理解了該論文。理解論文,就要了解論文的目的,作者所作的選擇(很多都是隱含的),假設和形式化是否可行,論文指出了怎樣的方向,論文所涉及領域都有哪些問題,作者的研究中持續出現的難點模式是什麼,論文所表達的策略觀點是什麼,諸如此類。


用Kindle DXG,Kindle 3,ipad,電腦,紙質等一圈看文獻下來,發現用什麼工具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多想(想字加重)看這篇文獻?比如說你發現這文獻對你很重要,裡面寫的和你做的方向很接近,或者是在你的研究範疇內,或者是最新進展。好比你喜歡的歌手出新歌了,看到一本喜歡的書忍不住就要翻,或是娛樂版爆了個大料毫不猶豫就點進去了,怎麼形容呢,好吃的菜趁熱端上來了你忍不住就要動筷子的感覺……不然什麼工具都是三分鐘熱度。非要挑出一個來的話,那就紙質吧。電腦看就配個眼藥水和咖啡在邊上,挺好。


初期階段,自己怎麼舒服怎麼看,以能看進去為目的。等熟練了,其實你就怎麼看都能看得進去了。另外文獻要有精讀的有泛讀的,做好筆記,看一篇達到一篇的效果。

PS,其實最近好想入一個kindle paperwhite 看文獻啊!


想當年,我曾經列印了一份500多頁的純英文的說明書來看,邊看邊查字典翻譯
後來,列印了將近50頁的英文文獻看
後來,看習慣了,直接對著電腦就能看了。這個就是一個熟悉的過程。熟悉了就好了


我買了個kindle 4,然後我就決定一定要靠這個看文獻並自己也寫篇出來,這樣就能把錢賺回來,後來我寫出來了。
然後我不滿足4的屏幕,我又買了kindle dxg,我決定也得寫出論文把獎學金拿到,這樣就算把這個錢也掙回來了。

以上都完成了。完成之後就不怎麼想看了- -所以能不能看進去的關鍵還是你有多想看吧。


讀文獻少,讀文檔很多。我一般都是用xmind畫圖,幫助理出各種關係和概念。


最簡單的方法,把屏幕調暗,視神經刺激就少了不少,歸納總結什麼的,自己在腦子裡做,過於依賴工具降低創造力,想法什麼的,按自己的思維方式總結,這方面的軟體別人都說了。


電腦用來掃文獻吧,把有用的文獻留下來,然後列印出來看。
(這樣找到的適合精讀的文獻都是你自己領域的東西了,也不會有很多生詞需要你在電腦上查的吧)


個人經驗。。

我覺得看文獻首先要區分它是不是值得精讀。。

如果可以判斷是非常有幫助的話,接下來的方法就很贊了。。

把論文下載後列印出來,不傷眼還可以避免網路的干擾。。
可以瞬間提高效率有沒有。。

關於時間成本,如果題主是大學生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列印店不是很方便的嗎。。)

除非你要看一摞文獻。。(費用成本也不是很高的)

如果能完全看懂這篇文獻,這個方法簡直美好。。

如果閱讀有些障礙,首先一定要完全熟悉摘要。。藍後就是用電腦閱讀~(≧▽≦)/~啦啦啦。。


我實在是覺得電腦是超級好的看文獻工具。。列印出來的話還得查詞。有不懂的更得查。而且電腦屏大看起來很舒服。還能做各種標記。當然如果再來一杯茶或者咖啡那一定是個美好的下午*^o^*


準備兩台電腦:一台讀文獻;一台查資料,或者寫筆記;

讀文獻的電腦不要上網!!!
讀文獻的電腦不要上網!!!
讀文獻的電腦不要上網!!!

然後,你就少了一半的煩惱


用知網自創軟體 E-learning 足夠, 可以跳轉不同文獻做筆記,還可以摘抄網頁的資源,都放在同一個project里,能保證思路不會打斷或者看完一份忘了前一份。


用電腦看吧,可以隨時用翻譯軟體的屏幕取詞,其他工具很難這麼方便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自然》雜誌 2019 年又要推出三本新子刊,以及《自然》不斷推出越來越多子刊的行為?
論文作者是隨便寫的嗎?論文真實的作者想寫誰都行嗎?
在科研過程中,把相關論文都仔細研究了很多遍,還是沒有具體思路怎麼辦?
怎麼寫出高質量的本科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如何使用好知網?

TAG:高效工作 | 文獻 | 學術 | 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