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出自《道德經》的第四十八章。

老子這句話,僅用八個字,就已然概括出了他心中「為學」與「為道」的路徑輪廓

首先,「學」追求的是外在的經驗與知識,而這些必須是通過積累才能逐漸獲得的,所以叫「為學日益」

而與之相對的,「道」追求的是內在精神境界的提升,而這種提升則需要人去,摒棄自己內心中的偏執、狂妄、機巧,才能以一種更開闊的心靈俯仰於天地之間,所以叫「為道日損」

所以,在理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句話時,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明確,它所「益」的是知識,它所「損」的是機巧。表面相反行為的背後,本質上卻是並行不悖的,都是一種正面的倡導。


周覽以絕疑,約行以取妙。由博而約。


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為學日益,於道何益?為道日損,於道何損?可見其用在人。

比如說,知道「自己」的人必生自愛之心,就容不下別人。知道「家室」的人必生慈孝之心,就容不下別家。知道「邦國」的人必生忠義之心,就容不下別國。容不得區區蠻觸之爭,又如何能容納道呢?所以器皿滿溢則無用。人的學問一深,會漸漸憤世嫉俗,不屑於屎尿庸夫。學道就是把這些多餘的怨懟蠢見倒出來,反以象天,無私若斯。因為以大道觀之,你實在也無差別,所謂山與澤平。

但是滿和空、有和無,本來也不是對立的。是人為了自己的用途而強行分開、命名的。見識到了一定的地步,搞不好反能質樸起來,比兒童還質樸。

道德經是闡述周易的。周易講剝極而復、否極泰來。

就像圓圈一樣,自點而發,起初是越走越遠,然後殊途同歸、啞然失笑。


很多人都在感慨,為什麼我懂得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我們每個人貪婪的,如果有人讓你少拿點,你第一反應絕不會是開心的,至少也是困惑的。

道就是告訴你,多不等於好。

對於老子來說,博物和玩物是等同的,都是喪志進而喪道的。逐萬物而不反,最終心為行役,為物役。

那麼如何為道呢。在於修行。我們這個世界太浮躁了,高談闊論者太多,但是真正腳踏實地修行卻不多。

修行是極苦的,一曰抱殘守缺(不斷獲取知識就是想完滿自己,道家是不認可的,莊子里太多殘疾人和無用人,這些人反而是大智慧的人);二曰:任運自然生死之外都是小事(說得輕巧,你愛一個女孩死去活來,你說這是小事,你和她發個簡訊恨不能動用所有腦細胞)。

知識和修行的區別,只有真實的去做了,才能切身感受。

知識總給人一種瞬間得到神兵利刃的錯覺,其實未必有用,如屠龍之術耳。


修行則是一點一滴的去做,你想動怒了,站起來,出去透透氣。你懶了,堅持一下,疊疊被子。你意志不堅定了,堅持跑跑步。天啊,這都是我們平時都看到的,一點不神秘。是的,修行就是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不想著如何拯救世界,心很大,也很小。小的只有自己手頭的那一點小事情,大的又可以讓萬物流失而色不變。

那麼真正的修行到了最後是什麼呢,是——形如枯槁,心如死灰。


————————————————————

看了一些同道的回答,都是極好的。

我想從我自身這段時間來的感受談起。

首先就是,太上無情。無情…怎麼無情,我看到這兩個字就心痛。

看看那些老奶奶一大把歲數,還要佝僂著身軀在寒風中擺地攤;看看那些平時和藹可親的老實人,總是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又有多少人背地裡干著偷雞摸狗的不法勾當,明面上西裝革履,一派紳士風範。這一切也許僅僅是他們家的風水有區別。

又或者有些人一心向善,放生、打坐、冥想,最後得了神經病…

怪誰?

太上無情。所以當我們把時間跨度拉長,把自己置身在茫茫的眾生中去,自我不過是恆河之沙,不值一提,連你我都不值一提了,你我之外的附屬品呢,更是如此,所以那點苦難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只能更清晰地領悟到萬物有其發展的必然性,而這結果與我們無關。

看到這裡有沒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然而並沒卵用。

修行難就難在,你想通並沒有任何用處,需要去做。他是實實在在的,不會讓你有吸食鴉片(某種知識)後飄飄欲仙的錯覺。

這樣一個道理初聽有點迷惘,越實踐越清晰。

那麼會不會有人領悟到以後,反而,更加放肆,"我死後哪關洪水滔天呢"?我想應該是有的,那麼結果呢,依舊是太上無情。


其次…(待續)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想一想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科學家,年輕的時候都是在做加法,做知識的加法,所謂為學日益。

然而他們之所以能舉世聞名,我覺得靠得不僅僅是前者,還有後者的為道日損。

將天地間複雜的運轉規律,複雜的道,用簡單的話講給別人聽,這就是做減法。


道本來就應該是簡單的。


想一想金庸裡面的掃地僧,張三丰,獨孤求敗這些人,到了最後誰還會去拘泥於一招一式啊,前期一招半式不敢馬虎,後期不拘泥於一招一式,這就是道。

道無處不在,科學是這樣,武俠也是這樣。


做學問,日積月累,越來越厚實。修身養性,不斷棄掉畫蛇添足般的欲求,回歸生命的根本,就是無為的心境了。


首先來對比一下儒道兩家關於實現「道」的「工夫」。

儒家的工夫可謂是道德實踐的工夫。儒家用德來維持住創造的意義。於穆不已的『天』,到自強不息的『人』把天道拉到凡間,賦予人以存在的意義,用以維持的就是德。所以儒家的種種實踐都可以說是道德的實踐。而這個德,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陽明子曰致良知,都是相對的可以把德具體化,目標化的,而道家略有不同。

道家的「道」只是一個虛位詞。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便是如此。
那麼我們來看《道德經》中講工夫的句子。
首先,「致虛極,守靜篤」「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等等這一類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在作「虛一守靜」的工夫。
靜守的徹底,命方可歸附,主觀的心境平和下來,萬物各歸其位,方可觀存在之存於自己,萬物也皆得以保全。這是心境方面的工夫,也就是所謂的道心。
那麼是不是說老莊就一定要否定知識呢?
首先,《道德經》中我們來看看這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其中,「挫其銳,和其光」比較好理解,「韜光養晦,勿露鋒芒」之意。道家講究養氣,對此儒釋道三家都是相通的,不多做解釋。「
解其紛,同其塵」又何解?道之紛為天地萬物,道之塵為塵世萬千,道已混同於天地之間。若是一味的孤隱於林如皓月空懸,這境界也不甚高明。極端一點,生活技能都沒有,怎麼活?
莊子反對相對範圍內的知識,主張超越相對而達到絕對。目的自然是衝破經驗知識而到達逍遙無待的境界。並非一定是對知識的否定。只是強調的重點不同,莊子的目的是上達天道,一定程度上對知識的態度難免有些消極,但也並非就是抹殺知識的意義。

那麼回到原題上來,我們可以知道道家的工夫是分境界上的「為道」和知識層面的「為學」兩個方面的。諸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以及「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等等。是強調為道方面的境界,學道是不可以用經驗,科學知識之類為學的工夫來積累的,反而要把這些知識都化除消融,化到最後可以達到作用層面上的無為無不為。
因此,相對於世俗的為學態度,道家只是更加強調為道的重要性,相應的工夫也就作在了道心這方面。

-------------------------------------------------------------------------------------------------------------------------------------------
參考
《道德經》
牟宗三先生《中國哲學十九講》《才性與玄理》
歡迎批評指正


學習是做加法,思考是做減法,學習得到的東西是形而下的,而思考得到的東西是形而上的,人類認識事物是使用眼鏡看腦子記,而天道則要用思維來探究,你去探究天道規律,必然要知其所以然,就要將所見所聞抽象出來,實際上就是做減法,透過現象去看本質,減去的是具體的現象,由之得到的東西最簡單,比如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蘋果,你抽象出一加一等於二,下次你可以算人數,算時間都可以。等你做減法減到最小的時候,你就得道了,天地萬物的運行,需要這樣計算嗎?它們根本不需要計算,只憑藉本能就做到了最合適的地步。大道至簡,這就是原因。

至簡的就是道,也是無為的境界,譬如太陽東升西落,倦鳥知還,好像都是他們自己的行為,似乎根本沒有什麼力量去推動,實際上這卻是道的作用體現,大道至簡,故大道若無。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在我看來是這樣一種看似深奧玄虛,實則厚重務實,非常值得去追求的生活態度,它對於創造事物(比如創業、做產品、做營銷)的啟發尤其大。

這句話怎麼理解?

一種說法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其實就是說「要把書讀厚再讀薄」,「為學」是積累知識,在事物早期,你不停不停做學習,做積累,直到有一天你能夠將所學的內容全部「消化」,轉化為自己的思考和實踐,能夠對所學的萬千知識化繁為簡,凝練出其精髓,於是近於「為道」。

我想,這只是看到了這句話的一個側面,「知識」與「認知」的差別:知識因為可以積累,所以是「時間性的」,所以是死的;認知因為是只存在於當下片刻的,是不可以積累的,因此不是「時間性的」,所以是活的。

國內某出版機構的一個品牌Slogan寫的是:「我們提供知識,以應對變化的世界。」個人認為這個表達是很值得商榷的。事實上,知識從沒幫助我們應對過變化的世界,「知識」和「變化」在本質上是矛盾的,知識不喜歡「變化」而是喜歡「固化」、「理論化」、「系統化」,所以,相反,拋棄知識才是應對變化世界的方式。

比如,喬布斯一生曾三次獲得重大「認知」,在1975年前後,他認識到「個人計算機將成為數字革命中的核心產品」,完全拋棄了IBM等大企業過去深入積累的關於計算機的那些「知識」,發展出自己的事業;2001年認知到「個人計算機將成為數字中樞」,於是有了iPod、iPhone、iPad等產品。特斯拉或許也是這樣一個案例,如果完全按照「汽油車」的理論體系和模式,不主動拋棄這些知識,很難想像能夠生產出完全不一樣的純電動車。

看完《創新者的窘境》之後,很多人都開始對「延續性創新」和「顛覆式創新」這兩個提法念念不忘起來。其實「延續性創新」中的「延續」二字,就很好地解釋了這是一個「連續性、時間性」的「為學」過程,每天都在積累,為的是「比昨天再多一點、更好一點」;而「顛覆式創新」則是一個在不同緯度上的,主動拋棄,主動「降緯」的「為道」的過程。當然「為道日損」並不是說知識無用,而是更加在意要「將你的實踐帶入以獲得認知」的這個過程,因為唯有這樣,才能讓知識變得有用起來。

在這裡,「人」永遠是第一性的,而「知識」只能是第二性的。

對什麼是「為道日損」?如何使用「知識」而不是為知識所綁架?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也有過精妙的論述,他說:


「理解一個東西不是能夠定義它或是描述它,而是把這個我們認為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拿過來,讓它變得未知,並激起我們對其真實性的新鮮感,從而深化我們對它的理解。

比如說,這裡有個杯子。你大概知道杯子是什麼,但是要是讓你設計一個呢?當杯子被當成一個要去設計的東西的那一刻,你就開始想你要設計哪種杯子,你就失去了一些對『杯子』的理解。這時,在你面前有幾十種杯子依次排開,深淺不同,從『杯子』到『碟子』都有。如果需要讓你說清一個和另一個之間的明確區別呢?面對這些東西,你困惑了,你對自己關於杯子的知識又少了一些確信。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的知識都被推翻了,恰恰相反,你對杯子的意識已經比你之前只停留在無意識的層面將它們統稱為『杯子』時的理解更強烈了。現在,實際上你更真實地理解了杯子。」

嘗試給「營銷」下定義也就是這個給「杯子」下定義的過程,本質上是有害的。如果我們說「營銷是什麼」也就等於說「它不是什麼」,由此我們就限制了營銷的無限可能性,很可能會妨礙人們對它的理解判斷,還不如不下任何定義,始終將其視為一個「應時而變」的存在。

除了「知識」和「認知」的差別,我想「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還有一個重要區別是「部分」與「整體」的區別。如果我們承認「為學」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那它必然是「思想的」和「邏輯的」,因為這些東西才會積累在「頭腦」中,但「經驗」不是,「體驗」不是,「感知與直覺」也不是。「為道」更像是要求我們用一種「全身心」的方式去理解和創造一個東西,而不是僅僅用到「思考和邏輯」。

如果我們承認這一點,那這個過程就必然是「日損」的,因為「體驗」「直覺」「感知」都是只存在於片刻之間,新鮮而不可保存的。

總結一下,我覺得為學和為道,並不在一個維度上。為學是知識,為道是認知;為學是線性的,為道是非線性的;為學是頭腦的,為道是包含了直覺與感知能力的整體性的;為學是可知論的,為道是不可知論的;為學是「1」,為道是「0」,「0」的發現的意義是遠遠大於「1」的。

簡單說,我認為「為道日損」說的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或叫做生活哲學,即: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更應強調自己的實踐與親證,每時每刻都帶著新鮮的眼光看世界、看產品、看營銷,經常從最基礎,最簡單的視角問問題,勇於在心態上時刻「清零」。

————————
營銷是我們應對不確定世界的,不確定方式。
宇見(微信ID:yujianyingxiao)。


追求知識,越多越好。
要體驗「道」,就要虛極靜篤,靜坐、放空心思,啥也不想。

不管佛、道,還是當代的各種靜坐、瑜伽、靈修,都會告訴你,要想開啟自己更高的感官體驗,就是要靜坐、啥也不想。

「為學」,主要是用左腦的思維方式,建立在語言(名)之上的邏輯、理性、聯想、推理……凡此種種。
「為道」,主要是用右腦的思維方式,減少大腦頂葉的活動,只用感官去體驗當下,不動其他心思,進而達到一種失去時間感、空間感,與萬物合一的感覺。所謂天人合一即是。

這種感覺據說很爽。經歷過的人,自然不會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動心,自然豁達開通,慈悲為懷。

所謂「為道」,其實很多修練者都在追求的同一個東西,佛、道的大量修行方法都指向同一種體驗。

這是現代神經學家們已經研究過了的。

具體參見「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一書,美國的神經學家寫的,可信度較高。

哈佛大學有個叫吉爾·泰勒的神經學家剛好自己遇上左腦中風,暫時失去了語言、邏輯等左腦功能,只能用右腦去感覺,她在TED的視頻說得很清楚了。她的書也有中文本。


追求知識講究的是積累,追求智慧講究的是拋棄固有觀點看待問題,只有不斷拋下固有觀點,才能不被經驗影響,無立場看待問題

所以,損之又損,直至於無。

加減法的看法是沒錯,不過不考慮行為目的直接解釋真的沒問題么?_?


此句雖出自老子,然得學問之要旨,船山先生於周易內傳損、益二卦盡發其理,謹錄於下,以期有裨於諸君子。學術粗淺,錯謬不當之處,望賢君子雅正。

船山先生以為

益者,學以益性之正;損者,修以損情之偏。(《周易內傳》卷三下,益卦)

一、卦象基本情況

損、益亦以泰、否之變而立名義者也。泰三之陽進而往上,上之陰退而來三,為損。否四之陽退而來初,初之陰進而往四,為益。(《周易內傳》卷三下損卦)

損、益二卦是通過泰、否二卦變化而來。如下圖:

可以看到,泰卦下卦的三爻進而往上,上爻退而來三。三劃而成一卦,卦由初爻而生,到第三爻時陽已足,三爻進而往上,正是損陽之有餘。

由圖可知否卦上卦的四爻退居下卦初爻,初爻上行至至四爻。否卦下為坤卦,三爻皆陰,因此虛而不足,陽爻為實,因此四爻退居初爻,則是以實益虛。同時,初爻為一卦之起,乃是其根本,以實益本。二、卦名由來

為什麼三爻往而上行是損不是益,四爻退而下行是益不是損呢?船山先生給出了如下解釋

損陽之體,益陰之用,而陽損矣。損陽之用,益陰之體,而陰益矣。陽損陰益者,皆自其立本者言之也。起用者往而且消,立本者來而且長者也。(《周易內傳》卷三下損卦)
恆不謂之損者,損必損於已足之餘,而恆損之於初,則不知變通之用,故恆多凶。咸不謂之益者,益必益於實,而咸以其餘相益,則偶然之感,而固非益也。(《周易內傳》卷三下損卦)

由此可知
1、內卦為體為本,損益是根據內卦變化而言。泰卦內卦三爻皆陽,為實,以實就虛,是為損,否卦內卦三爻皆陰,為虛,陽爻退居初爻是以實益虛。
2、實有餘為損,補虛以實為益。三畫而成一卦,泰內卦三爻皆陽,自初爻而起至三爻則陽已有餘,根本固而損有餘,故曰損;否卦內卦三爻皆陰,陰爻已為虛,初爻為一卦之初起,虛而更虛,為不足,以實益根本,故曰益。情有餘則流於偏,性不足則難於道。故需用損益之道。

三、與為學修道的關係
通過上述對損益二卦變化之道及內外二卦性質的論述,船山先生展開了對損益二卦與為學修道關係的闡述:

內卦筮得在始為質,外卦後生為文。內卦在中為情,外卦在外為事。內卦方生為德,外卦立製為刑。損民以養君,損質以尚文,損情以適事,損德以用刑,皆損道也。而益反是。(《周易內傳》卷三下,損卦)

這是以內卦為質,外卦為文,內卦為情,外卦為事。

以性情、學術、事功言之,質已實,情已至,德已洽,而不欲其太過,乃損其餘以補之,使文外著,事有節,刑有章,而非虧本而侈其末也,故「元吉」也。(《周易內傳》卷三下,損卦)

損,損的是有餘,根本固而損有餘方為損之道,情有餘方需損。損之於初,則好比方與物交,一念方起,便絕之,是絕物之道,正是所謂「袖手談心性」,無裨於事,無益於道。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陽已過,則亢而成「忿」;陰已極,則靡而成「欲」。損陽之外發者以虛,而悅則忿息;益阻之將衰者以剛,而止則欲遏。欲窒,則志行高而如山之峙;忿懲,則惠澤行而如澤之潤。山澤者,自修之德;風雷者,為學之功。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亦窺見此意與?

(《周易內傳》卷三下,損卦)

到此船山先生已全然點破。

此極言損之密用,而推必動之幾,一皆自然之理也。陽已盈則損,陰極乎虛則益;損則盈者虛,益則虛者盈矣。「與時偕行」,行於時之中,變化不測,而時以不滯也。
愚者見其虛而以為損,而不知其未嘗損也;見其盈而以為不可損,而不知其固損也。苟明乎此,則節宣順其理勢,調變因其性情,質文,刑德、哀樂、取捨無容執滯,而節有餘以相不足,無一念之可廢其幾矣,庶幾得「與時偕行」之大用與!(《周易內傳》卷三下,損卦)

虛實皆氣,損、益不過是氣的屈伸消長,損、益起到調節性情的功效,損情之偏則益道之不足 。

草草書就,望雅正。

敬上


都知道損益表吧?那就不贅述了
做學問要積累 求道則不斷撇清 以求本源,而源必然無限小,老子在最大程度用語言高度抽象了無限值這個概念 實乃天人


求學講增加,越學越多;

修道講放下,越放越少。


三種理解,都說的通,不管作者的本意這裡是什麼,只要你說的道理他若不死也能認可就算讀通了:
1、學的越多,離道越遠。
這是反對盲目學習,忘卻本心。
2、做學問要越多越好,修道講究越少越好。
這是說學習和悟道的方法不同,不可像做學問那樣修道。
3、學的越深,發現基本的原理越精鍊。
可不是么,我們生活是表象,紛繁複雜;而探究本質的過程,越探發現原理越簡練。想想科學家們的夢想——把宇宙的基本規律寫在一張餐巾紙上。


既然關注了,我再來不自量力答一下,見笑於大家。

整句話出自《道德經》,因此想要理解,最好通讀《道德經》中相關的章節,不要孤立地看,斷章取義。原句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不知看到這裡題主明白意思了么?

我的解讀是:前半句表達的意思有「思而不學則殆」的味道,是勸學,充分的判斷力,領悟力包括鑒賞力,必須要建立在學問之上;後半句,「損」其實就是空,大盈若沖呵,表達的類似於「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至人無名」,與道為一,有同於無,心常寧靜,這是一種回歸,

把整個句子,用現代的語言說,就是:

求學的人,其知識要逐漸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思維見解等。由於人的主觀意識和思維見解都有分別性局限性,在尋求真理的路上會成為障礙。而大自然真理是無分別性的,所以我們求真理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思維見解。

其實不可說,一說就很容易錯。法無定法,題主看成笑談吧。唉。


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益是增加,學習強調每天都有進步。
損是減少,求道強調放下,放下貪嗔痴慢,放下五欲六塵。求道強調一個清凈心,要能做到身歷萬物,而心中不染一塵。
這應該講的是兩種學習態度和方法吧。


學者有所求、道者無所求、求而無求,求不求也~~

請不要忽略後面的話哦,讀書不要斷章取義


文殊和普賢都是挑糞工。


推薦閱讀:

站在玄學角度,如何解釋中國治亂循環周期短,而西方的長?
有什麼道教元素的紋身?
我覺得古代的那些隱士的行為與其提倡的精神相違背,大家怎麼看?
求問蘇軾的一句詩,依稀記得收尾兩句是一樣的,在南懷瑾的書里看到過,好像是關於道家思想的,誰知?多謝!
為什麼在古中國能出現儒道釋三教合一這種文化奇蹟?三教合一有什麼具體體現?

TAG: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