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電影的開始,都是先演一段,然後再出導演、主演的字幕,為什麼不先出字幕,再放電影內容呢?
12-26
大部分電視劇,就先放主題曲加字幕。
直接放主題曲加字幕,是中國電視劇的典型做法。
美國的電影和電視劇很多都會「先演一段」的。這段東西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做Cold Open[1](正如@郭磊 說的那樣,是個開胃的冷盤)。這可是他們的電影、電視人摸索出來的廣告手段,非常有講究。在美劇里,Cold Open經常是專門寫、專門拍的,跟之後的主體部分在敘事上不搭界,純粹用來吸引觀眾。此外還能發揮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Cheers進行到第三季後期時,一位主要演員因病去逝了,製作方把此人的一些未播出畫面分配在餘下幾集的Cold Open里,居然顯得這個人物還一直活著。
我覺得中國的電視劇完全可以考慮使用這個手法。劇前劇後各放一首歌的法子,實在太過時了。而且現在的趨勢是劇前的片花段落越來越短(極端的如Lost,Hero),Cold Open已經起到了片頭的作用。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ld_open最簡單的一種理解是:就像去吃一頓正宗的西餐,先演的那一小段是頭盤,片頭字幕是湯,正片當然就是主菜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更好地調動你的胃口,激發你的食慾,引導你聚精會神地投入其中。
至於電視劇的問題,通常你不需要為它掏腰包,甚至可以自由換台,就像是在家做飯吃,這和品嘗一頓考究的西餐能一樣嗎?先演一段吸引你, 當你進入狀態了再出包括導演, 主演, 影片名稱等信息, 會更加深記憶. 如果在一開頭就出字幕然後再演, 很多人會選擇跳過, 這樣字幕信息就沒有了展示的機會 (導演當然想讓公眾記住他的名字了).
片尾字幕也同樣, 很多歐美的大片片尾字幕都很長, 在中國的電影院一般一出字幕就開燈了 (國外的不清楚). 近些年國內外很多電影都嘗試在片尾中加入一些具有觀賞性的內容, 比如片花, 動畫, 或是講述影片內容結束以後的事情等等, 這樣可以起碼讓觀眾把片尾看完, 雖然注意力完全不在字幕上, 但片尾字幕列出了影片全體工作人員, 個人覺得看完片尾是對電影工作人員的尊重. 最近有一些 Video Game 通關後的字幕也開始這樣做.
去看看40年代的老電影,前面放歌打字幕,規規矩矩,我就直接拖過去了,他們也發現了人們不愛看,要是都聊天走神跳過,不就沒有達到曝光和展示的效果了么。所以後面摸索出和正片一起顯示的方式。
就像名偵探柯南,先把問題拋出來,比如誰死了,然後一段開場白—唯一看破真相的,是外表看似小孩…然後開始唱op
感覺上舊電影是先放字幕,然後再放片子。可能是為了要獲得扣人心弦的效果和減少失去興趣的可能性吧,所以才先放個引子。
先演一段也許是為了先渲染一下氣氛,或埋下伏筆,便於觀眾過渡,調整好情緒進入觀影狀態。
不見得,前面一堆字幕的電影多了去了,比如一些老的歐洲電影。
推薦閱讀:
※為什麼近幾年有這麼多KORSUB韓字的盜版電影資源?
※有什麼方法可以把視頻里的字幕轉為 word?
※為什麼《環太平洋》要聘用備受爭議的賈秀琰來翻譯字幕?
※英語達到什麼水平可以做字幕工作?
※如何評價字幕組在翻譯中使用網路用語以及賣萌字幕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