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的隨筆是否隨著年齡增長超過他的小說?
12-26
僅談談個人閱讀體會就行。
我個人的次序其實是:短篇(比如《燒倉房》)- 隨筆(比如《村上朝日堂》)-長篇
不會,村上自己把他的隨筆形容為業餘所為,也就是說作為一個作家他還是專註小說的。
村上雖以長篇見長,但他的許多長篇都是從短篇發展而來的,短篇里的許多意象在長篇里得到進一步詮釋。讀的時候總會感到似曾相識,無論人還是物。
從《挪威的森林》看到《螢火蟲》,從《世界盡頭》看到《街與不確定的牆》,《奇鳥行狀錄》看到《擰發條鳥》……
所以,許多喜歡村上的人反而稱自己更愛他的短篇,我也是其中之一。短篇是樸質的原石,想像的空間較長篇更為寬廣,長篇則是經過打磨,更加精緻細膩。各有所愛吧。
至於隨筆,個人感覺,如果把他的小說比為「正文」,那隨筆就是「番外」、「sp篇」……隨筆里有村上的個人生活的展現,提到他創作過程中的一些事,他的熱衷的音樂們,他愛的書們,算是滿足了我們的好奇,讓我們更加接近他的小說他的世界吧。
以上,一個讀者的個人感想。
首先,寫一部長篇作品本來就不容易,太多的東西需要兼顧到了。沒有人可以做到一部長篇作品中處處都是精品。
而短篇和隨筆來看,藝術加工性就更強,也更容易突出個人的寫作特點。
第一次喜歡村上是因為《挪威的森林》.之後就買了一批村上的書,小說,文集等。
單純的閱讀體驗講,看村上春樹的書,不累。淺表與深層的閱讀,我認為,在小說與隨筆文集中:結構更加針對小說,而散文,村上涉及了很多方面,從書到音樂,以及生活。
格非先生之前有所講到,文學的」魅「,賦與去。比如余華的《七天》就很現實,但村上的,還不能講現實,介於現實與綺麗之間,都有縈繞。(寫到這裡我想起,看村上的小說,說人物都是有顏色的)
個人認為,小說是一項長跑,散文也並不容易。都得看質量,但相對而言,日常閱讀里村上的散文可能會比小說多一些。當然,這也和我國的出版有關係。(最近村上的散文有那麼幾本)
不知道提問者,是否特別喜歡看書。
推薦兩本,我自己很喜歡的書:張煒《憶阿雅》、史鐵生《務虛筆記》
看過他所有的作品,最愛《舞舞舞》
我更喜歡小說一些,如果真的想了解作者的功底,還是看小說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三體》系列小說的文筆?評判的標準是怎樣的?
※博爾赫斯的《吉柯德的作者皮埃爾·梅納爾》 要講的到底是什麼?
※《麥田裡的守望者》如何理解「我自己從來不跟任何人說運氣好。你只要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這話真是可怕?
※看完王安憶的《長恨歌》有哪些感受?
※劉慈欣是民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