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閃光少女》?


我仍然相信奇蹟,雖然奇蹟並沒有出現。但多年之後,請記住我們今天飛翔的樣子!

當初我決定參與《閃光少女》這部電影時,考慮的時間可能少於三秒。或者我其實只是為了想找一個理由去讓自己全情去投入做一件事情,而剛好這部電影出現了。我覺得,人的得失不在於選擇的對錯,而是在於你選擇了之後能否無怨無悔地勇往直前,不僅要把任務完成,還要完成的比別人更漂亮,更精彩。我不相信偉大的事情都是自帶光環的;我相信,我們會因為我們的認真和堅持而讓一件平凡的事情變得偉大,變得不朽。從來最經得起考驗的東西,都需要用全心全力來做的。我的故友曾經說過:生命不在於你得到過什麼,而在於你做過什麼。一直以來,我只是在得與失之間選擇了捍衛自己的選擇,兌現自己的堅持。

我們都不曾因為電影票房的不利而否定過自己。我們都相信票房不好是因為大家都不知道這部電影的好。到目前為止,《閃光少女》的排片低於1%,看來已經返魂乏術,但宣傳的大群仍然是意志高昂,都為了一些正面的評論而雀躍萬分。大家都在盡最後的努力,期待著奇蹟的出現。但奇蹟真的會出現嗎?

趁這個機會我要感謝《音樂大神》背後的支持者唐岩一直以來對我的信任和肯定。感謝《音樂大神》的同事們,為了我的一個任性的決定和潔癖般的製作要求,熬過了多少個徹夜不眠的夜晚和顛簸跌蕩的心情。感謝我的摯友李焯雄老師的完美企劃。感謝周筆暢,楊宗緯,徐佳瑩,毛川和中島美嘉不問理由而一口答應的信任。感謝鮑鯨鯨的劇本讓我有機會學習和挑戰自己。感謝令人肅然起敬的江老闆和《安樂影業》的夥伴們對電影的熱愛和執著。

鮑鯨鯨提過江老闆曾對她說 「我們是做電影不是賣電影」。我也覺得音樂超越金錢和物質價值。我認為OST可以不只是為了電影宣傳而存在,它是可以獨立成為一張製作精良的音樂專輯。所以我才邀請了華語樂壇頂級的唱片企劃李焯雄老師來協助整張專輯的企劃。我相信,我們比大部分電影公司更加重視OST的整體製作水準。我們比大部分唱片公司的音樂出品更加用心,更加精良,更加花時間和金錢在製作上。因為,我們也是一直以來堅持著做好音樂不是賣音樂。

認真做音樂就像在星空里飛翔一般的快樂和美麗,那怕現實只是在地上跟弱小的螢火蟲為伴。我仍然相信奇蹟,雖然奇蹟並沒有出現。但多年之後,請記住我們今天飛翔的樣子!


看完感覺這片被宣發坑了吧,音樂方面陳奕迅,中島美嘉,周筆暢,楊宗緯,徐佳瑩,逃跑計劃參與,卻不去重點宣傳。劇情也擺脫了國內青春片撕逼墮胎賣肉的局限,雖然很多地方很刻意,但沒到讓人厭惡的地步。總之絕對及格線之上的作品。結果宣發不去做這方面的宣傳,而是把重點放在二次元,又去懟中年人,既吸引不了不喜歡二次元的年輕人,還排斥年輕人以外的群體,這不是在自掘墳墓嘛。


不怕笑話,看的過程中,流了很多次眼淚。

燃的時候流淚了,燃得有點尷尬的地方也流淚了,一些看起來有點平常的地方也流淚了。說起來有點莫名其妙。其實我平時看電影的時候,是很克制情緒的。

其實,真正感染我、打動我的,不止是那一段段精彩演奏、「二次元」、「民樂」、「青春」,而更是創作者極大的真誠。

真誠在於,在現在注重商業性和風險的市場環境下,他們還敢於冒險選擇小眾的「二次元」和「民樂」作為這部青春片的主要元素。用這些元素拍電影,創作者們甚至頂著偏見的壓力。編劇鮑鯨鯨用這些元素來寫故事,是真的因為自己「愛」,而不為取巧或迎合。電影創作是集體的事情,江志強老闆和王冉導演等等都是這部電影的創造者。

電影中的優點和缺點,誰又看不見呢?但是在看電影這件事上,我們更要看到的是「整體」。但僅僅看到「二次元」「民樂」「燃」甚至「青春」這些東西,還是不夠。

我們需要再往裡看,看到創作者的心。創作者在做這件事時,是不是在用了頭腦之後還用了心,是我們要看到的。是我們要學習的。

當人們的真誠足夠強,又用對了方法,是一定能打動人心的。

個人覺得,在營銷上應當重點強調的是,這是一部怎樣新鮮獨特的「青春片」,而不應該只局限於「這是一部用了二次元和民樂這些獨特元素的、熱血的電影」。

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指正。


編鐘敲響的那一刻,真的感動到眼眶濕潤。

很遺憾沒有去支持一下這部電影的票房,也是因為最近陶虹的《末代皇后》,才開始重新關注彭昱暢這個小夥子的。

上一次看見他,還是在師妹看的《刺客列傳》,演了一個稚嫩的王,不夠好。

既然是評價,先說說我認為的缺點,不得不說,這是一部挺「俗套」的電影。

幾乎所有的情節都早有預料,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驚喜。女主喜歡了一個「鋼琴王子」,被拒絕,努力,找夥伴,從互相看不上到成為好朋友,最後一個圓滿的大結局。

非常工整,也非常老套。

但是。

所有的重點都在這個「但是」之後,注意我要開始誇它了。

細節可愛!

「飲水機吃火鍋?!」「待會兒我朋友圈發攻略。」

我想沒有一個可愛的年輕人看到這裡會不笑的。

哪怕是二次元的宿舍,在我看來,也絲毫沒有違和感。

因為我們這群九零後就是這麼可愛、認真、快樂地生活著的啊~有什麼不對嗎?

音樂好聽!

片頭音樂總監看到是梁翹柏老師的時候,趕緊喊著告訴室友,知道這部劇的音樂,妥了。

何況,還有陳奕迅(雖然沒唱歌,但是能參與說明這就是一部有音樂價值的電影)、楊宗緯、逃跑計劃樂隊……天哪!!!看電影的時候聽歌感覺好幸福好幸福。

情節真實!

雖然老套,但是沒有墮胎,沒有詭異的霸道校草,沒有互相背叛,沒有撕逼。只有我們這些普通人都會經歷的小小喜歡,小小暗戀,小小失望,小小奮鬥……

鮑鯨鯨抓住了大多數人的青春,我們沒有轟轟烈烈的生活,只是在學習生活中偶爾的一些開心難過,她成功地引起了我的共鳴。沒錯,雖然我沒有女主表白的勇氣,可誰沒有偷偷喜歡過一個很好看的白衣男生啊?!

題材好評!

音樂題材的青春片,國內很少見,我知道的以前幾部好像都不怎麼樣,所以也沒有什麼印象了。

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是,對於中國民族樂的一種潛在的熱愛和著急。

我能感受到鮑鯨鯨心裡有種急,對民樂長期被西洋音樂壓制的著急。

確實,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都沒有聽說過揚琴這種樂器,不知道它已經在中國有四百年的歷史,不知道它和鋼琴同宗,不知道它的音色如此動聽。

知乎這個回答上有一個戾氣很重的回答,一個音樂專業的學生大肆辱罵這部電影,說音樂部分一點都不專業,手法不對,標榜音樂電影卻絲毫不認真諸如此類。評論也是一水的學音樂的學生對這部電影的嘲諷。

說實話,看了這個回答很失望很難過。

首先,主演在完全沒有學過的情況下,在藝人繁忙的工作下抽空學一些基礎知識已經很好了,誰能三個月就掌握一門藝術啊!何況,對於大多數像我一樣一開始連這些樂器都認不全的普通觀眾來說,電影的音樂詮釋沒有瑕疵,沒有出現我能看出來的節奏不對之類的明顯錯誤。對於一部以娛樂為主的青春電影,足夠了,無可厚非。

再者,這部電影製作時,我相信,主創團隊一定抱著這樣一種信念,希望可以傳播和擴大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影響力。看完電影,我覺得他們完成的很好。凡是看過電影的,我想沒有不對中國傳統民樂有新的認識和興趣的。我之前,只覺得,將來工作了一定要學一樣樂器,我考慮過鋼琴、小提琴、烏克麗麗、吉他……就是沒有一樣傳統民樂。如今,我想更多地了解一些,一些我們自己民族的樂器,聽聽來自我們自己歷史的聲音。

最後,我還是忍不住想對那些戾氣很重的學生說,學音樂,不是讓你生有一些所謂的高傲感的。就像電影里說的,學音樂,是因為愛它。我相信,最出色的音樂家,一定也是內心非常柔軟的,能感知人類的情感、命運,同時又心懷寬容。

以上就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


從未試過寫影評,但這一次我忍不住,因為我被代表了,我相信有很多沒看過這部電影的也被代表了,所以我必須發聲。

昨晚去看的電影,電影看得我熱淚盈眶。

然後我上網找電影細節,了解一些我不明白的地方(比如斗琴為什麼贏了),結果發現了這篇文章,看了,然後看得我心中難以平靜。

不是因為我喜歡的東西被人覺得不好,而是因為我被人代表來反對我喜歡的東西。

一眼望過去,是各種自詡玩了N年民樂/西洋樂/熱愛ACG文化/Lo娘等等資深人士跳出來批判這部片子,說給二次元貼了僵硬的標籤,說了各種不可能會這樣,以及各種的尷尬。

對於民樂和西洋樂,我不了解,但是對於ACG文化來說,我還是可以說兩句。

首先,我雖然不知道 @Jesse Chan 對「熱愛ACG文化」的定位是什麼,但麻煩你把「主機玩家不想跟同事一起王者榮耀」修改為「部分主機玩家」,因為我就是那個會玩聲名狼藉系列也會和同事玩王者的人,而且是從小霸王一直玩到VR的人,對,就是我,不是我的xx同事/朋友/鄰居,就是我自己。(雖然...我只和他們打過1次,不是我不想和他們打排位,是我怕會拖累他們,所以只敢偷偷練人機)。

言歸正傳,我不知道現在熱愛這個詞的門檻有多低,是不是看過兩部動漫就叫熱愛,還是說海賊死神火影銀魂就可以代表整個動漫界了?那些get不到電影里的彩蛋沒認出動漫遊戲的,其實這本身沒什麼問題,但為什麼你們還能擺出一副「像我這樣博覽動漫的資深宅竟然也沒看過這電影里的動漫,我可能是活在一個假的二次元里/我可能看的都是假動漫」的迷之優越姿態。

我真的很想問問這些人,你們沒看過的不知道的沒了解的就不是二次元了?誰給你們自信去代表二次元去代表熱愛二次元的人了?還有那些說二次元文化尷尬的要死的人,那都是和上面的一個病症,就是你get不到裡面的點,所以無法產生認同感。

你不愛黑執事,你無法體會我這種追過夏爾和塞巴斯醬的人看到千指大人要的手辦時的親切感和激動。

你不愛LoveLive,你無法體會看到南小鳥時候我的眼睛突然一亮(包括那張海報),把漫展台上唱歌跳舞的妹子當做是繆斯的映射(後來上來百度發現SING女團是真實存在的,然後覺得自己是不是腦洞大了點...)

你不愛金色琴弦,所以你覺得女主蠟燭表白那段有人自帶小提琴背景音是浮誇不知所謂,但對於我知道《愛的禮讚》這首曲子對金色琴弦的意義時(男女主的定情曲),我覺得這是一個彩蛋,是編劇的小心思(雖然我到現在也不確定這是巧合還是編劇真的有看過,不過作為音樂題材的校園戀愛動漫,編劇為了寫好這部戲看過似乎也正常?)

還有權御天下,對於在B站各種崇拜教主的我來說,我聽到這首曲子我超級燃好嗎。

至於崩壞什麼的那些我就不一一舉例了,那些說編劇只會僵硬化給二次元貼標籤的人,不了解二次元只是隨便百度的人,我就問你們看出這些來了嗎?是不是在你們眼裡這些都只是編劇隨便上網搜的道具?明明覺得尷尬覺得認不出的人是因為你們了解的作品少,還非要擺出死宅的角度來批評這部電影如何的不符合二次元,還一口一個侮辱了二次元,侮辱了手辦,二次元是你家的文化,你憑什麼因為你自身的涉略面不夠豐富得不到共鳴就說人家侮辱了二次元?覺得人家只是用一堆手辦和cos+lo去代表二次元,我真是呵呵噠。這也是我最反感的地方,因為你們會給真正不了解二次元的人覺得,你們這些熱愛二次元的資深人士都說這部電影的二次元內容渣,那它一定就很渣了,但我只想說,我沒看過看死神海賊火影銀魂,但你不能因此推斷,我不喜歡看動漫。

下面是隨手搜的一張圖,請你們這些高端資深人士感受一下什麼叫共鳴。

我認識一個比較宅的人,然後我之前補了一些冷門優秀番,本來興高采烈地想安利他去看(因為一直都是被他安利,然後想安利他一回,恩,那感覺懂的人自然懂),然後我說xx,我推薦你看永生之酒,敘事手法很特別。xx說:早看過了。我不死心,繼續:那一個諜戰題材的,那個啥(我一時沒想起名字),對方就說:是代號D機關嗎?我:......。然後在這個時候,我決定祭大招,我想一個大男人不會看少女漫吧,直接說:那銀仙呢?xx:早看過啦(然後看我一臉震驚的表情後又說),就你也想安利我?(一副只好嘚瑟的樣子),我當時就吼出來,為什麼你一個男的會看少!女!漫!然後對方很嚴肅地跟我說銀仙不是少女漫,那是搞笑漫好吧..然後balabala一大堆,跟我辯論。然後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自己也不敢說他有多了解或者熱愛二次元,只是說自己宅,喜歡看動漫玩遊戲,僅此而已。

什麼叫熱愛,熱愛是你會發自內心的想為你所熱愛的東西出一份力,由衷地做一些事情,我就想問問,你們那些熱愛遊戲的人,你們的熱愛是指在xx星空裡面下載遊戲,然後對花錢買正版的人各種嘲諷,說玩遊戲還要花錢,你是不是傻了?

你們這些自以為熱愛二次元文化的人,混跡了各種區N年的資深人士,我就問問你們有沒有試過為你所喜歡的作品寫過同人文,畫過同人畫,遊戲買了一個普通版玩了以後覺得遊戲太良心了不再買個豪華對不起它,有沒有因為以前年少不懂事玩了盜版對心愛的遊戲心有愧疚,各種補票,有沒有參加過遊戲的簽售會,去聽一場二次元的音樂會,有沒有試過當你所熱愛的作品被人黑的時候,你會義無反顧地站出來為它辯解,即便是在三次元里,會不會因為熱愛,你這個超級沒耐心的人因為朋友對你喜歡的東西表現出一點興趣的時候,你會不厭其煩地去跟他們科普相關知識,各種安利。

以上的這些,我全部都做過,當然,我並不是說沒有做過這些的人就不能熱愛一部作品了,我只是想表達一個觀點,熱愛這個詞沒那麼廉價,不要把你們看動漫玩遊戲只是打發消遣時間的心態,當做是熱愛。(就說前不久在廣州舉行的xx遊戲音樂會,當時我以為只有廣州周邊的人會去,卻沒想到有很多從外省趕過來的朋友,當時我真的覺得他們比我更熱愛這個遊戲,因為如果不是剛好在廣州,像我這麼宅的人是不會去的)

至於古風圈,我雖然喜歡聽古風歌,看古風插畫,但我不了解他們的圈子,所以不做細說,但同理,我覺得不是喜歡聽古風歌就等於是圈裡的人,就等於熱愛這個圈子,你只是喜歡而已,甚至可能連喜歡都算不上。(至於那些覺得混跡古風圈喜歡二次元竟然還熱愛歷史感覺不真實的人,到底是誰對二次元有偏見)

然後我們談談手辦。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玩手辦,很多人覺得拿一個手辦就讓502宿舍來參加樂隊實在是太奇怪了。對此我只想說,有什麼好奇怪的?你的奇怪,是覺得502她們既然這樣熱愛民樂就應該在女主呼籲他們加入樂隊的時候立刻說好,還是覺得區區手辦不足以誘惑她們?

若是前者,我不做評論(我只能說我自問做不到這樣的超級大好人),但若是後者,我就有話說了。

女主引誘時的台詞大意是選一個她們喜歡的原版手辦,注意手辦前面是有修飾詞的,首先這個手辦不是景品不是高仿,而是原版。

原版是什麼概念呢,說得較真一點,不僅僅是正版,還是初代版本,就是不是再版的,首發和非首發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我這裡姑且從廣泛意義來說,就當女主的意思是正版手辦吧,然後你們知道一個正版手辦有多難得嗎?

貴,是一點(你把每周一個手辦改為每周給你千元起上限不封頂的報酬你就知道是什麼感覺),另一點是沒有貨了。

我剛玩手辦(其實也不是玩,就是收集一下我喜歡的角色而已,比起真正玩手辦的人來說算不上什麼),但我已經碰到過喜歡的手辦國內沒得賣,得日本那邊代購,而且還是中古的,然後海淘過的人風險應該都知道(最近海關又嚴..好憂桑),所以當女主開出那樣的條件時(而且還是一周一個啊啊啊啊啊),我這種剛入坑的人(可能連入坑都不算)都直接說出了聲:女主土豪,土豪您缺打雜嗎,我可以來嗎?!!!!!!

你們現在知道一個手辦的價值了嗎,她不僅貴,而且還不一定買得到,最重要的是,她不是一個娃娃而已,她是有靈魂的,是承載了我對這個角色的喜愛,我身邊認識我的三次元知道我花幾百塊買個手辦,那時候他們的表情是不可理解的,覺得我不可理喻,買那麼貴的東西就擺在那有什麼用,還不如吃了算了。雖然當時我內心冷冷一笑,但是我並不責怪他們,也不會向他們解釋,因為我知道我們不是同一路人,三次元不理解我對二次元的熱愛很正常,但你們這些所謂對二次元熱愛的人,也覺得為了一個手辦至於嗎,那就讓我很懷疑你們真的熱愛二次元的?你們只是恰好喜歡看動漫,當看電視一樣消遣時間,只是看的時間比較長而已吧?

另外我不懂lo圈,然後我看到各種人覺得兩位天天穿lolita戴假髮的妹子就是給二次元貼上生硬的標籤,然後我隨便百度了一下顯示有沒有穿lolita的人,結果是有的。

那些覺得沒有lo娘日常會穿著成套lolita的人,你們看到了嗎,能不能不要總是代表別人啊,代表別人之前好歹也搜一下有沒有這樣的人存在啊,看看他們的處境啊,編劇就是想為這些受委屈的人發聲,然後我不明白為什麼在你們這些所謂熱愛二次元的人眼裡,會覺得編劇是在黑二次元,給二次元貼上腦殘的標籤,我看到編劇一直都在竭力地表現出要包容這些人,體諒這些人,希望那些不認同他們的人可以稍微了解一下他們,他們可能在你眼中是奇裝異服,愛好奇怪,但他們和你們一樣待人真誠,會關心朋友,會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情奮鬥,這特么哪裡是黑了?!!!!!!到底是誰淺薄地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衣服造型,就給人家貼了一個粗糙二次元甚至是侮辱二次元的標籤,藏在這些衣服之下的精神,你們有看到嗎?

我不是說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就如何如何,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比如我看不進丸子夏目對未聞也無感,但我不會覺得這些作品就是垃圾,就是侮辱二次元的作品,我也不是說對電影里的各種動漫元素沒能產生共鳴就說你不熱愛二次元,我只是想說,不要因為你沒有共鳴,你的沒看過,你的不認識,就用代表整個二次元的口吻來下定義,你這樣不負責任的態度,和那些磚家有什麼區別。

然後說說民樂和西洋樂,樂理相關知識我跳過,一竅不通,但我對他們之間的矛盾還是有話要說。

那些說我學校里西洋樂的就不會對民樂鄙視,我自己學xx的弟弟學xx的我們不會鄙視對方而是學習對方的樂器啊,我只想說你們表達這個觀點沒問題,但不要一副你們自己周圍是如何的就覺得全世界都如何可以嗎,這邏輯就跟我身邊的人都沒犯法啊,這世上怎麼可能會有犯法的人存在一樣讓人無法理解。

知乎用戶:音樂學院里的鄙視鏈是怎樣的?

這也是我隨手搜的,我覺得鄙視民樂是客觀存在的,不說學音樂的,到現在多少人提到二胡就是二泉映月和阿炳的形象?

再上一段編劇的個人經歷。

人,母親是家庭主婦。

1998年(11歲),進入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附屬中學,專長的樂器是揚琴。

2002年(15歲),曾寫過一本青春傷痕類小說,父親還買了台筆記型電腦給她發揮。5個月里寫了20萬字。但最後她自己覺得非常不滿意,沒有發表。

2004年,因不想繼續學音樂,考入不須考數學的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電視劇編劇專業。

看到了嗎,編劇也是有學民樂的經歷,那些總覺得編劇在YY的人,好歹看看人家的經歷。

最後,說這部電影完美嗎?答案是否定的,我自己有些地方也會覺得有些突兀,但是認真的說,我一直覺得這部電影和摔跤吧爸爸主題很類似,都是為某一類人發聲,熱血勵志的事情,但摔跤的確比閃光要好,閃光有很多缺點,但我覺得瑕不掩瑜,至於那些因為主角是替手而覺得這是一部垃圾電影的答主,我只想說這部片的分類是青春熱血校園電影,不是歌舞片,音樂之間的對決是為了表現青春熱血,你連人家片的類型分類都不看,就說人家賣給你的東西不對,這和你到了一個叫「喵星人大排檔」的店裡,買了一份「喵星人牛肉麵」,卻在吃完牛肉麵的時候大罵店家:靠,你們這面不是叫喵星人牛肉麵嗎,怎麼能沒有貓肉啊,我看到這叫喵星人我才來的,你竟然不是給我吃貓肉?!你們這群騙子,退錢退錢!有什麼分別。

還有更好玩的,竟然有人覺得斗樂那部分,因為覺得演奏出來的曲子都不好聽所以覺得他們的斗樂很奇怪,拜託,這曲子一看就不是比好聽的,就我這種不懂音樂的人都知道人家這是在比技術比手速(我好歹音速也玩過野蜂好嗎,知道這是一首手速要多快的曲子好嗎)

當然,電影的製作方應該在這方面儘可能地細緻,但是演員本身是演戲的,不要跟我說為什麼不找一個會揚琴的當主演,這個問題就等於問那些寫IT精英的為什麼不找真正的技術總監去當主演一樣。我看過不少寫歷史小說的作家,特別討厭那種考古學家,為什麼,因為人家是寫歷史小說,是小說小說小說,不是寫史記,然後那些考古學家非要揪著人家與歷史的不同然後balabala一堆賣弄自己的學識,在我看來,除非那種真硬傷(比如寫明末非穿越重生題材,某個人物將清兵全剿了,歷史上沒有清朝了)這種真硬傷就該被罵死,但其他的一些藝術加工,包括放大矛盾衝突,放大角色屬性,這些都是為了藝術的需要,真的是可以忽略的。

另外,讓演員重頭開始學專業知識所有鏡頭都是親自上陣,這是很了不起的堅持和認真,但不能要求每部電影都是這個標準,因為這不是必要項,是加分項,從未說過謊的人很了不起,但說過謊的人也不一定都是混蛋,都不是好人,也許他們都有苦衷。

我寫這麼多,就是想讓那些各種迷之優越感的人不要再代表我了,我喜歡動漫,我熱愛遊戲,但我覺仍舊覺得這裡面的二次元內容很好,它也許涉及的內容不夠廣泛,但至少給我說出了不被三次元所理解的煩惱。還有,宣傳的可以扔出去打100大板了,說宣傳不該背鍋的我真的無法認同,因為我自己就是受害人,那股濃濃的巴拉巴拉小xx風是什麼鬼,如果不是朋友安利我去看,我絕對不會看這部給小朋友看的電影。(其實更悲催的是,在我被人安利之前,我連有這部電影都不知道)。

最後的最後,那些眼裡只有批評沒有包容的人,然後還要總是在叫囂著國產電影電視劇都是清一色的套路,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就是因為有你們這些不肯給他們機會試錯的人,一有不滿就是垃圾垃圾的叫,而不是指出問題所在的同時給予鼓勵和對優點給予肯定,才會有更多的人喜歡做那些已經被市場驗證過的東西。

以上,希望閃光少女會出2,我會繼續去支持的。


作為一個隱沒於陰影中的老宅而言,整個觀影過程中經常尷尬得手腳發麻(特別是在那群肥宅應援的時候)。不過,個人認為這種尷尬,很大程度上是「成年後被迫看到再也不想翻的青春紀念冊」時,那種不忍直視的感覺。也很想提醒那些說它「尷尬」、「誇張」、「哪有這樣」的同學,放下你們身為成年人的成熟、驕傲、精緻,喚醒體內的中二之力,再去看看?

吾人曾經的青春年少,中二有,嘚瑟有,呆萌有,喪有,莫名其妙的驕傲有,沒來由的傷感有,為了鍾愛之物而用力過度有,因為稍微用了些力而大力吹牛有,然而這些,都是想起來就恨不得抱頭大叫惡靈退散的丟臉故事,也都已經確實過去了。如果不是這部電影,大概還是不要再回憶起來了吧。

也正因此看到了那個鼻涕已干,成熟未滿的自己,多謝啦。


本文劇透部分已標註,可放心大膽閱讀。

機緣巧合提前接觸到了《閃光少女》的物料。

當時解壓了《閃光少女》的物料壓縮包之後簡直驚呆——我還以為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這真的不是舞法天女或者巴拉小魔仙的物料嗎?

悉數物料,就這海報、這預告、這劇照……

然後《閃光少女》在我這裡就沒有然後了。

直到友人在上海電影節看過該片,回程後就一直跟我安利。凡聊及電影,拍著(平)胸說《閃光少女》絕壁是今年口碑和票房的雙料黑馬!

友人向來嘴損舌毒,以往的國產青春電影幾乎部部遭其口誅筆伐,本人對這個題材往往也是第一時間選擇主觀忽略,避之唯恐不及。

試回望國產青春電影,「那些年」後國產青春片們削尖腦瓜子發起衝刺(此處不一一羅列,但去掉最高分《青春派》7.4分,去掉最低分《何以笙簫默》3.6分,平均得分5.35分),國產青春電影們左手持青春小說的熱門IP,右手借最為成功的營銷造勢,千篇一律的結構,三板斧的路數,老中青都來尬演,就特么這樣還是能盆滿缽滿。

所以針對這個類型的電影,我大多主觀忽略,不黑不噴,不聞不問,反正不看,套用國產青春電影最常用的一句台詞來說就是「我們誰也不欠誰」。

然而,我承認我被《閃光少女》套路了。

先不談具體劇情和觀影感受,有幸參加的點映結束後,觀眾對主創進行提問,談及創作心態,編劇鮑鯨鯨是這麼說的:

「我一直覺得我做電影我是個手藝人,交給我的活兒我就好好做,每個環節都不讓它出問題。」

「想努力寫出演員演起來不尷尬,導演拍出了來不為難,觀眾看起來不討厭,我良心就過得去了。」

所以,真是被《閃光少女》套路了。

(劇透都集中在這一段,可手動跳到下一段)

作為一部國產青春電影,影片開始進來就是流暢的快節奏剪輯和精彩的場面調度,而非大光圈虛化手持、搖臂從鬱鬱蔥蔥的香樟樹掄起來,說真的,單憑這一點我就先給出一星了!(開玩笑)

卻也唐突,就當是直接交代民樂同西洋樂多年對抗的大背景吧,算第一重矛盾。

飲水機涮火鍋、捲髮棒錫紙烤肉的楊琴少女,遇上「操行分」更重要的鋼琴王子學長,這是第二重矛盾。

三次元求助於二次元組成了2.5次元樂隊,這其中的陳驚同樂隊成員男閨蜜油渣、千指大人、貝塔醬的矛盾算第三重矛盾吧。

重重矛盾都以「音樂」為線,最後都以「音樂」為解,二次元文化真的並不是本片的核心,音樂才是《閃光少女》的主題和標籤好嗎!

(全文劇透部分結束,後文可放心大膽閱讀)

既然說到影片中的音樂,千指大人的《權御天下》看得我眼花繚亂,聽得我頭皮發麻,映後了解到千指大人的扮演者劉泳希自幼就學習古箏,達到專業十級,如此人設,彈不好才奇怪。

再者由梁翹柏操刀音樂製作,梁翹柏的名聲在「我歌」之後無人不知了吧?影片還由鄺志良擔任剪輯?就梁鄺二人,不說是金字招牌吧,但前者在音樂,後者在剪輯,業內估計也無人能出其右了,製作班底有這二位,我覺得影片的視聽再次不也差不到哪裡去吧?

眾人皆知這部電影沒有一個流量擔當,沒有一個大咖演員(陳奕迅嘛,我愛到深處自然黑,陳奕迅算大咖不假,但真不算大咖演員,為此我還和女友吵了一架,縱使當時我的立場是陳奕迅是有優秀作品的優秀演員),甚至說因為這些原因前期尋求投資處處碰壁。

但殊不知《閃光少女》除一水的素人演員外,竟是這樣足夠水準的幕後班底:音樂梁翹柏、剪輯鄺志良、出品/監製江老闆、編劇鮑鯨鯨,這幾位本身的水準私以為已經是影片質量的保證了。而且就是這清一水年輕面孔的演員陣容,本身還不帶任何槽點黑點或者buff光環。

這是《閃光少女》的第三個套路!

開頭提到的網大即視感的爛片專屬物料們,

第一個套路!

被大家傳作標籤主題的「二次元」,

第二個套路!

(此文不談二次元,至於如何才能展現二次元的精髓,私以為在三次元世界裡不必深究。況且二次元文化並不是本片的核心)

好了,三板斧是沒有的,但是「三個套路」也是滿滿的!

為什麼說是「套路」?

私以為正是以上「三個套路」,《閃光少女》這部電影才足夠地接地氣,足夠地貼近國產保護月暑期檔的消費受眾,足夠地讓人放下(寬)期待,足夠地讓人「不重視」。

再者《閃光少女》作為上海電影節包攬了五項大獎的黑馬,又讓人對這部電影心生好奇。

我相信產生類似的心理,絕壁不止我獨一個,如此這般,套路滿滿——然後觀眾並不會帶著如期待《魔獸世界》、《鬼吹燈》、《盜墓筆記》甚至《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擺渡人》、《悟空傳》那樣的預期入場,甚至對它不抱希望,所以定將不會失望,且極易獲得驚喜,甚至超乎意料,被主創圈粉。

很不幸,卧酒醬。

私以為人一旦產生這樣的心理體驗,就會倍加歡喜,加倍安利。估計《閃光少女》的評分將會兩極分化特別嚴重。

但話說回來,片子本身卻也值得安利——整部片子中音樂對氣氛的渲染個人真的覺得很到位,片中每個「藝術家」演奏樂器都用了豐富的景別和大量的鏡頭,視聽感受很豐滿:隔著鐵門民樂VS西洋樂、 2.5次元樂隊漫展第一次演出、階梯表白遭拒油渣的爆發,這幾場戲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挺燃挺感動的,整部電影的情節設置、節奏安排不說無尿點但至少燃點、笑點、淚點頻頻,編劇功力可見一斑。

油渣同陳驚這對早戀青年,全片沒拉手,甚至連一個影視作品中慣用的意外而產生近距離的肌膚接觸都沒有,其他年輕演員亦是表演自然,私以為這樣才是真實的青春,青春里真的沒有那麼多打架鬥毆、打胎分手。

外加一個相當出彩的客串,我猜每個觀眾都為陳奕迅點贊。

觀影時千指大人的連續的幾個泛音,

一是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早已化身家裡大號擺件的吉他,現在還記得練習F和弦時候那個費勁呀,想起早已塵封在儲藏間的小號,原來我也曾是學音樂、曾經在升旗儀式上吹前奏的孩子呀;

二是讓我想起了一位友人,R君。

R君曾是我大學室友之一,如今是編製內的一名記者還是編輯。

當年的R君正是電影中的二次元少年,你們還真別吐槽影片中貝貝醬、塔塔醬日常的穿著(當然我在此也不是吐槽,只是如實敘述),R君真的不輸她們,真的是活出了真我:

他的短袖T恤絕對帶圖且圖案絕對都是「有出處」的,他的床鋪貼滿了動漫海報,他的手機殼肯定都是周邊,他的手錶甚至都能彈出瞄準鏡。

除了期末點名、考試要去教室以外,就是去書店買漫畫,去漫展拍廢片,除此之外R君天天打電話訂外賣到宿舍,天天都在打動漫畫風的單機遊戲,天天都宅在寢室里用手機看漫畫和動漫小說,用筆記本下老番、追新番(也是R君帶我知道了什麼是里番)。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R君背著柯南周邊的書包,這樣的畫風與叼著煙、扎著辮、躋著拖鞋的其他人同行於人潮,並不善言談的R君聊及自己的喜愛的二次元時,吐沫橫飛,侃侃而談,擯斥異己,揮斥方遒。

今日想起,好生懷念。

不過我怎麼覺得,R君非常非常可能會給《閃光少女》差評?


利益相關:音樂專業民樂系畢業,二次元宅齡10年以上、B站音樂區UP。對於電影里的各種元素不能再了解。

先說缺點:
非常尷尬,中二爆表。
二次元、古風、民族樂等等這些元素,編劇能不能別就上網查查資料就亂下定義了好不?二次元第一次出現是主角去邀請二次元寢室的學妹進民樂隊,一寢室「非人類」不和其他人打交道,沉迷動漫、打遊戲、手辦、lolita、古風,並且飽讀詩書、熱愛自己所學的樂器,受到欺凌不說話沉迷自己的世界……這不現實啊,編劇你這樣大亂燉好嗎喂?尷尬的是主角最後用每周每人送一個手辦賄賂的方法,她們才愉快的答應入民樂隊??? 其他很多與二次元相關的元素都有涉及,大多都挺尬的,像是導演編劇們臆想的二次元世界。解釋古風那一段劇情看得我尷尬癌都要犯了,聽到「為了寫好古風音樂我把中國通史看了四遍」這句台詞的時候我都要哭了,終於知道自己音樂為什麼寫得不好了,回家我就去讀中國通史【x】還有就是西洋樂和民樂的衝突有點太太太太誇張了,不過為了戲劇表現可以理解吧。
最後吐槽下演員,總的來說演技較稚嫩。女主演的有些用力過猛太誇張,讓我想到了野田妹。男主倒是有點二次元宅男的感覺,女二很帥,古箏也據說是真彈,很厲害。很多配角的演技就比較尷尬了,跟台詞設置的本身就很中二有關吧。客串的明星不錯,加分項。
吐槽這麼多。這部我還是很喜歡的,畢竟那麼多都是與自己密切相關的內容。不過可能看之前的期望太高,有一些小小的失望。

好評給音樂總監梁翹柏老師,全劇音樂都很棒。雖然可能因為製作經費有限,效果沒有想像來的震撼。


插曲都很棒,祈醬和幾位歌手演繹的很好,也很貼合主題,聽得非常激動和眼眶濕潤好幾次。

幾場合奏演出都很用心,很燃。斗琴那一段非常精彩,有點意猶未盡,沒想到西洋樂器那邊這麼快就沒招了,還想多看兩個回合。

總的來說還是非常好評的,雖然對比國外電影有很大差距,特別是音樂類電影。希望國產能多拍一些這樣的題材。


更新一下
我在寫這篇影評的時候可能的確不夠客觀,但是我覺得遠遠沒有達到偏激的程度。電影有閃光點,但是我覺得其他回答已經把閃光點寫得很清楚了,所以我在這篇影評裡面只寫了我覺得不合邏輯的地方而已,再次強調,是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而已。
在評論裡面說我強行給自己加戲對沒見過的事物指手畫腳的人,你是想氣死我然後繼承我僅有的九個粉絲?

以下原答案
我覺得我跟豆瓣和知乎上面的人看的不是一部閃光少女。
我對民樂不感冒嗎?不是。我對二次元很反感嗎?更不是。我從小學琵琶,雖然不是藝考生可也學了好幾年。我高中時非常喜歡看動漫,現在上大學了我還是在看進擊的巨人。我喜歡聽古風歌,御姐音非常贊。我喜歡校園裡穿lolita小裙子的妹子們,喜歡看宅舞 。我喜歡這麼多電影想要展示給我的東西,可是我就是不喜歡這部電影。

在我身邊,從來沒有看到或者聽說過學西洋樂器的人有什麼優越感的,也沒看見大家崇洋媚外拋棄傳統樂器的。小時候很多女生會去學琵琶古箏,很多男生會去學二胡。中國從來沒有什麼西洋樂器高於中國樂器的氛圍。想必大家在看這部電影前也從來不會這麼想。

而編劇幹了一件什麼事呢,她為了產生戲劇衝突推動情節發展,強行將西洋樂器和傳統樂器對立起來。
你覺得自己會打人嗎?
不會啊

如果有人罵你,打你,羞辱你,在你水杯里放針,在你飯里摻沙,你覺得你會不會打他?

。。。。可能會吧。
你看你就是會打人嘛!

同理,你覺得西洋樂器跟民樂有衝突嗎?

沒有啊
如果學西洋樂器的人看不起民樂,說民樂破落沒有前途,說學民樂的都是垃圾,你會不會生氣?
會啊
你看民樂和西洋樂器就是衝突的!

這種邏輯我不接受,我還是覺得西洋樂器跟民樂本來就沒有高下之分。
劇中還有一種邏輯我不能接受。女生由於臉皮薄,膽子小,所以當女生鼓起勇氣跟男生表白時,男生就一定要接受?不接受就是不給女生臉?

換個立場想,如果你學習又好長得又好,只想出國深造,突然有一天有一個你不認識的男屌絲找你,說喜歡你,你以學業為由拒絕了。過了幾天,他搞了個樂團,覺得自己頗有點名氣了,又想表白,用滿地的蠟燭和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群眾製造社交壓力來逼迫你答應他的求愛,你會不會惱羞成怒?

特別是當你當眾拒絕了男生以後,收穫了一堆真沒風度,不給人家面子,不識抬舉一類的社交差評時,當事男屌絲冷冷地站在蠟燭中間,抬起他不屈驕傲的頭顱說,我想我的十七歲比你過得精彩,你會不會覺得他就是個智障?

這一段編劇自己估計也覺得不對勁 於是她又製造了一個衝突點來混淆視聽,試圖讓衝突點從男生和女屌絲之間的衝突轉變為民樂和西洋樂的衝突。好了,這下你拒絕我的理由從不喜歡你這個人變成瞧不起民樂了,你這個人,看不起民樂,你真是個人渣。

男神很無辜,西洋樂也很無辜。

編劇,你寫的是十七歲的青春,不是七歲的青春,那些學西洋樂人口中的中二自大的台詞,你真的覺得是十七歲的人會說出來的話嗎?而且,借學民樂的人之口,說出,學西洋樂器的怎麼不去認西洋爹,未免有些過分。

感覺編劇對二次元也有些認知錯誤。誇張的美瞳,厚厚的假髮和繁瑣的衣服大多是二次元cosplay時穿的。日常喜歡二次元的人穿的不都是偏軟妹風一點的小裙子之類的嗎?最多最多穿個日常的的lo裙,我還真沒見到過有人天天穿得跟cosplay一樣的。
編劇又將二次元,古風和三次元人強行對立,更有甚者,喪心病狂的編劇將二次元和古風也對立起來,製造了一幕漫展上動漫宅們看見古風歌曲演奏就紛紛跑走的場景。

強行對立,刻意衝突,可以說是我不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了。
台詞中二,劇情狗血什麼的其實真的無所謂,但是我真的不希望學民樂的人和喜歡二次元的人被代表。不要打著為二次元和民樂正名的旗號將他們標籤化,不要假裝很懂二次元和民樂實際上只是借這個由頭吸引部分受眾,這是我個人的希望。
最後,中國嗩吶大約是食物鏈最頂層的樂器了。


如果對二次元和古風沒啥了解,那麼這部片看起來很不錯。

但是,對稍有了解的人來說,似乎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整體來說,這部片值得看,但是對於二次元和古風文化的表現,我覺得是不太準的。

首先是觀眾的素質問題。

幾年沒去漫展,我不知道漫展啥時候會變成台上節目還沒完,觀眾就基本跑光的,我去過的漫展里,觀眾似乎沒有這麼沒素質的,因為如果不喜歡節目的話,也會看看再說,而不是聽到民樂就走人。另外想起一件事,小霾這個角色,作為一個b站up主里的大V千指,怎麼說也該有點出場費和出場邀請之類的吧?怎麼會遭遇觀眾如此冷漠的對待呢?漫展的觀眾,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沒有素質了?我看過的漫展,很少見到觀眾在表演者一上台就走得七七八八的情形(其實是幾乎沒有),為了凸顯主角們的實力和艱難,何必如此貶低觀眾的素質呢?

其次是這裡面對於二次元的理解問題。

二次元最熱門的音樂難道不是日語歌嗎?怎麼幾個人都去學民樂還把民樂神聖化呢?再說,二次元的世界很廣大,不是起個xx醬的名字,穿一身cos服裝,換個特別顏色的假髮就是二次元的。戴過假毛的人都知道這玩意大夏天戴著累得要死,頭部是很重要的排熱渠道,你不怕中暑我還怕呢。

至於古風,我不知道古風圈是否需要學那麼多歷史知識,如果要學歷史知識,為啥要看《中國通史》和《x朝那些事(唐宋元明清都可以)》之類的讀物呢?找幾本關於古代官吏制度和田畝制度的有關專業書看看,不是更好嗎?如果真的喜歡歷史,完全可以顯示出學霸、天才的特質,看點專業性的論文或者專業書籍嘛。

再有,就是片中的民族和西洋的對立,其實有一些經不起推敲的地方。

因為不是學器樂的,不知現實中學西洋樂的是否和民樂的有那麼大矛盾。據說劇本作者自己有類似的經歷,如果是真的,那麼這些也無可厚非。我堂姐讀書的時候是拉二胡的兼校民樂隊的隊長,我找她問了下,說的確有經歷過類似的事情,但不知片中這麼尖銳的對立是否真存在?兩群人彼此公開撕逼,這麼製造矛盾顯得為情節而情節。至於全片高潮的所謂的斗樂器比賽也頗有問題,最後面對嗩吶,西洋樂這邊難道連個小號手都沒有嗎?這家學校的樂團的號手都哪裡去了呢?

什麼「你怎麼不去認個外國爹,揚琴等傳統樂器都是老祖宗的好東西」的台詞真的很荒唐,二次元難道不是日本人的舶來品?西洋樂不是祖宗的,東洋人的動漫遊戲就是了?這部片既然強調二次元文化,為什麼大量忽視日本元素?幕後團隊大量找了日本人合作,說明不是不知道二次元文化最熱在哪裡。台前說著要愛國不要崇洋媚外的台詞,但是為什麼忽視二次元文化目前主要來自日本,甚至很多古風音樂的素材都是日本人做的事實呢?一邊說玩西洋器樂的忘本不愛國,那麼愛東洋二次元,豈不是可以用同樣的邏輯噴回去?難道片中的502宿舍全是看國漫國產動畫玩國產遊戲,不接觸任何日本產品的愛國二次元嗎?既然如此還買什麼原版手辦?

如果對於不了解二次元古風之類文化的人來說,這部片是不錯的,但對於稍有了解的人來說,不少理解和表現其實很有問題。不知關於片中器樂的內容,是否也是如此?

個人覺得這部片的質量還是可以的,但是細節地方,有太多的「外行覺得有趣,內行看著尷尬」的內容了。


海外黨,還看不到完整版電影,但是已經刷了無數次各種片段視頻了。等到看了完整版以後回來補影評,但是現在還有一些話想說。

去年九月我作為現場古箏伴奏參加一個本地華裔舉辦的歌唱比賽,樂隊的所有人都是西洋樂器,只有我一個民樂手。在排練開場曲的時候,因為給我的譜子是以西洋樂的特色寫出來的,所以在用古箏照本宣科演奏的時候十分違和,缺乏連貫性。一眾西洋樂手都不知道要怎麼配合,最後我用了幾個簡單的花指和琶音把音符連了起來。當場的華裔樂手和外國樂手臉上都寫著「還有這種操作」。在他們對古箏奇特的音色稱讚不已的時候,我真的特別為民樂驕傲。化妝間和台上滿是黑色禮服的西洋樂手中有一個穿著青花旗袍的我,好像也在西洋樂隊中為民樂爭到了一席之位。就像電影里說的,難道不想告訴外國人,我們自己的音樂也超厲害嗎。

日韓歐美的文化在一點點滲透到我們的日常中,這是進步,是國家向世界開放的證明。但是認了外國文化就開始貶斥我們自己的文化,是不是有些不妥當呢?對於傳統文化,我們需要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藝術留下,把封建和反人類的傳統摒棄(例,重男輕女,裹小腳等)。也許很多人覺得欣賞不來民樂,各有所愛沒有問題,但是不尊重民樂,歧視民樂就真的太傻了。

和百鳥朝鳳不同的是,閃光少女把傳統和當代世界觀結合了起來,傳統文化不再一味地存在在荒野農村,不再是只有老藝人在傳承。這是個屬於年輕人的新世界,是傳承鏈中的新一環。這些年輕人有著自己的愛好和生活,但是又不忘傳承著傳統藝術,這才是民樂應該在當今時代傳遞的理念。

就這樣了,放兩張當時伴奏的照片


WJ8827L808712 (二維碼自動識別)


二刷回來,第一感覺就是這個電影排片越來越少了。而票房已經穩定在5000萬左右

其實說實話,對於這部電影,我本人是很喜歡的,可能有人會說,哎,這部電影在知乎上被吹的那麼過,你還要添一把火?
我並不想這麼做,我想客觀分析一下這部電影。以下的分析,並不會拿其他電影的缺點來類比,最多我會提其他電影的優點,來作為好的參考。
先說說缺點,第一點,剪輯太過凌亂。一刷的時候我是被後來劇情的發展所吸引,而沒有感受到的,而在二刷的時候,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確實如此。無論是女主男主外貌上的變化,還是情感上的變化,都有一些,突兀,或者說不適應。同時,事件的起承轉合方面,變化在後半段有些過於快,有時候一個片段過後,就是另一段故事,在我二刷的時候,確實感受到像有些答主所說的那樣,有些像一集一集的電視劇。
第二點,二次元元素的突兀。其實無論是在二次元內還是二次元外的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感覺。普通觀影群眾,認為這些很亂,甚至很「非主流」,而二次元觀眾則會認為有點假,比如,誰會朋友聚會時候還穿cos服之類等等。在二刷的時候,我是和我基友一起去看的,畢竟都是死宅2333,看完以後,我問他,裡面第一次提到二次元的時候,什麼感覺。
他說,有些尷尬,不過仔細想想,也有自己的日常,看到後面能接受。
我聽了他的話,仔細又想了想,我覺得,就算不是為了這個電影,就算是為了二次元的發展,這個過程是必須的。
比如,我是西安人,別人最常問的一句,哎,你家有沒有兵馬俑?
。。。通常我會很無奈,但會好好解釋,因為通過他們對我們的好奇,可以讓他們更好的了解和認識我們,我覺得,《閃光少女》便是提供了這一個窗口,唯一不好的便是,有些太突兀。
第三點,就是宣發。
這一點,看這個問題下的回答可以得到答案,就是給予沒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太高的預期,以至於,心理有一定的落差,隨即感到失落。
而這一點,也是我寫這個答案的意義所在,我想讓大家知道,這個電影是有缺點的,你如果能接受,或是知道了這些缺點,希望你們看的時候,不用抱有非常非常大的期望,平常心去看,這是一部很普通,但確實很好看的青春電影。
說到好看,或者說,能好好看下去,這些點在哪裡,我覺得首先,她提及了民樂,雖然是以「黑」西洋樂為矛盾點,但她確實讓我們明白了,民樂也可以很好聽,就像《愛樂之城》提到的爵士樂一樣,其次,她加入了我們一些熟悉的青春片段,比如油渣在暑假補習班時候的迷茫,和老師大聲嘶吼的口號,比如追隨式的暗戀。最後,這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電影,故事都有了能讓我們接受的結局,雖然可能最後有些誇張,但我覺得,這同樣升華了電影,讓電影達到了高潮,還有電影中各種插曲,也是非常優秀的。
最後,如果讓我評分的話,我能給7.5分,她雖然比不上前幾年的《青春派》,但我覺得,這是一部,去電影院看了,不會虧的電影,不要說什麼希望阿,最高點,這樣誇大的詞,這只是一部比較好看的電影而已。
最後的最後,我想@鮑鯨鯨
因為,電影前面有一個包袱把國歌換成了其他歌,後面加了周筆暢的《用盡我的一切奔向你》的mv這個彩蛋,不知道是因為二刷電影院的原因,求證


水軍刷屏ing,我要跑個題,內容極其不友善(以後水軍刷影評一定會極其重視知乎)

只知道COS、LO、JK之類ACG亞文化的還鼓吹自己是ACG愛好者的基本是偽二次元愛好者,這群人是對ACG文化了解最low的那類人,就只會挑COS、LO、JK來講事的絕逼low爆了(就好像這部電影里一群coser搞民樂樂隊演奏acg音樂一樣,民樂、古風、JK、LO之類的跟ACG、二次元有個卵關係,神TN的最多只是跟ACG愛好者這塊有重合群體關係,屬於亞文化,還有很多acg愛好者是軍事愛好者呢,你要不要軍事愛好也加進去,強行小粉紅?

強行亂入二次元,強行將亞文化當成主流文化很無語,過度消費二次元這個概念,對ACG文化亂貼標籤,對ACG文化拙劣低俗淺顯的解讀,還不如不要搞這種多餘的東西好好的講故事會更好我敢肯定,比如說弄成類似我愛歌狂那種正經的青春故事,導演編劇對於自己沒有把握的題材千萬不要亂搞。

現在一堆都不知道能不能叫COSER的人,跟風跟潮流,最近什麼火就弄什麼,甚至COSER連這個角色的真實內涵靈魂、干過什麼都不一定知道、這部片子完全沒看過,講了什麼故事都不知道都有可能,天天叫囂二次元賽高,我二次元不可侵犯,身邊的人根本不理解我,他們玷污了我的理想,更有甚者純粹就是為了賣肉。

以下插播一條經典案例:

(神TN的把Cos Macross7的Basara 的Coser當成了賣唱的,更有甚者沒把macross看全,就看了部Macross F、delta連百度都懶得搜一下這個系列有幾部作品就開始放言論了,活生生像當年那群就只看了高達SEED就開始四處招UC黨黑的SEED黨,真的頗有周錦華style,excuse me???這種人有什麼臉標榜自己是ACG愛好者?真特么醉了)

用這種所謂的二次元結合三次元的概念標榜宣揚推廣二次元文化的人,自己卻連自己是不是個真正的ACG愛好者,有多少份量都不知道,真的極其的單薄無力。

行吧,你就是想玩個角色play,我才不懂那些什麼二次元的東西,喵喵喵???那你還標榜你是個啥子ACG愛好者,真是醉了。

cos的本質是出於真愛而去模仿一個人物,就好像圖片上那位cos basara的大兄弟一樣,出於對basara這個角色的真愛,對音樂的熱愛,跟macross7劇中basara的靈魂真的串接到一起了,甚至無視地上別人投的錢,就跟basara在敵人面前也要放聲高歌不動一刀一槍一樣有靈魂。而現在某些COSER低齡玩家借著某人物角色的人氣讓自己獲利或者獲名的工具(啊,這個角色好棒很黃油出了一定很受歡迎,啊這個人設很女神很男神)。

COS圈的亂,就是在於什麼人都有,別怪為什麼普通人不接受這種所謂二次元的東西,因為就是有那麼一群所謂的ACG二次元愛好者表現出來的就是如此的單薄無力,問心這群現實中的人有真正喜歡過ACG這種東西嗎?還有什麼初心?

什麼二次元結合三次元,神TN的我整個人都被二次元了,這種東西有多遠給我離多遠。

這也是為什麼我去漫展會遠離COS群體的原因,因為真沒見過幾個是發自內心真正熱愛ACG文化的,大部分COS都是上述我提到的那類人,為了賣肉為了角色play,相比之下這種所謂的二次元愛好者還真不如那些互懟東馬小三雪菜碧池的galgame愛好者或者整天基拉pk阿姆羅斗個你死我活的膠達粉來的真誠熱愛,如果你覺得你不是我說的那種人,請不要對號入座,拒絕引戰,謝謝!


其他的不說,單純的作為一個lo娘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看的時候還是蠻尷尬的,我們lo娘真的不這樣啊_(:з」∠)_ 。lolita在我們看來是一種穿衣風格,並不像二次元一樣,它是真實存在的。平常生活不會穿那麼華麗的款式出門會很不方便,除非是茶會,活動之類的,一般是簡單款或者痛lo日常一點。而且送手辦。。。不是所有的lo娘都喜歡的啊,有些可能只是喜歡小裙子的。

lo還有很多風格的,劇中只是其中的一種,甜系,偏可愛的感覺。像我個人更喜歡的classic lolita,則是偏優雅的感覺。其他的還有哥特系,中華風。。。等等。並不是那麼誇張的才是lolita,也可以優雅一點。希望可以多了解一下再來吧。

先說這些吧,想到再補充。


這部片子不完美,你能從裡面找出無數槽點,不管你是學音樂的還是「二次元」,我很承認有些中二的台詞和誇張的表現會讓人很尷尬,有人罵很正常,罵吧,但是,有些人真的很沒有素質。

這部片子不完美,但他是我看過近年來最好的青春片,沒有大家討厭的墮胎,撕逼。這不就是你們要的青春正能量嗎?這是部好片子,不至於被貶低成那樣一文不值!!

大概是因為我也身處影視行業,對於曾經讓我吐槽的地方多了很多寬容和理解,即使她有這麼多槽點,但她確實閃亮!我在朋友圈安利,在微博安利,希望能讓大家看見,因為好電影值得被鼓勵,這是一部有自己想法的電影,我希望他能在鼓勵中繼續前進,而不是在罵聲中喪失動力!因為這是一個行業應該前行的方向,只有讓真正好的電影獲得高票房時,才能打敗那些靠明星流量像ppt一樣的電影!!!

顯然在這一點上,很多人只顧著顯示自己的高端和專業而全面否定了這部電影,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文化產業始終沒有脫掉秋褲的原因吧。也許和中國式家長不誇自己孩子的行為一脈相承吧。


電影以音樂附中民樂女生陳驚的暗戀為開篇引出民樂和西洋樂之間的現狀處境,輔以二次元文化作為青春元素來講述少女懵懂莽撞的初戀以及向著夢想衝刺的轉折經過,中間依舊摻雜了官僚風以及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等社會問題。不過「閃光少女」與那些以三角戀亦或是打架墮胎為故事線等所謂的青春校園劇相比確實高出了不止一個層次,儘管其中也有裝逼師哥和花痴少女,以及憨厚的備胎和惡毒女配等腦殘偶像劇的設定。本片中的故事中青春期的戀愛只佔據了極少的篇幅甚至可以說是點綴,而關鍵劇情則是少女們通過努力讓小眾的東西得到認可,並利用了民樂和西樂的現狀作為背景讓不懂二次元的影迷朋友對怪異奇葩的行為打扮有了更多的理解。

很多不了解ACG文化的人無法理解他們穿著各種浮誇的COS服飾旁若無人地出席各種日常場合,就像影片里的學生不理解502宿舍以至於不敢靠近這個群體甚至以取笑這個群體為樂一樣,然而二次元其實並不代表只會做奇奇怪怪的事情而毫無追求,甚至二次元文化還推動古風音樂並有助於民族音樂普及。影片中的女主開始雖然相對於502是多數派但相對於學西洋樂的同學又成了少數派,這種尷尬的情況使得她為了尋求共鳴不得不放下偏見去接近502宿舍。而在去了解她們的愛好並接觸二次元文化的過程中,也恰恰成了女主最大的閃光點——對於自己不知道不理解的事物即使存在偏見和恐懼也不會去反對打壓,而是願意放下成見去了解。

當然,影片由於是新人作品也難免出現不少的技術上的硬傷,例如剪輯的生硬和場面調度的乏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影情緒的表達,讓原本能夠更「燃」的畫面因視聽語言的貧乏而大打折扣,比如最後一場音樂大廳的戲能夠很明顯的看出觀眾的反應獃滯而對於演奏的畫面表現也是過於呆板。不過雖然存在一些尷尬的細節也存在生套二次元而水土不服的橋段,但電影里笨拙青澀的少年少女卻呈現出了青春該有的樣子,而對少數派的支持以及對二次元題材大膽的嘗試也讓不少影迷朋友們看到了國產青春片的另一種可能。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除)

關注「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來一起小打小鬧吧!


這可能是近十年來,大陸最好的青春電影。

一方面,它的主演全部採用新人,避免了以往青春片中,阿姨大叔穿校服的違和感。

另一方面,它的主創陣容,堪稱資深老練。

鮑鯨鯨(《失戀33天》金馬獎)編劇、江志強(《卧虎藏龍》《捉妖記》)監製、鄺志良(《重慶森林》《東邪西毒》)剪輯……

音樂上,更是請來梁翹柏擔任《我是歌手》總監。

影片早在上映之前,就已斬獲諸多大獎。

那麼,與其它青春片相比,《閃光少女》究竟勝在哪兒?

且聽我細細道來。

以下內容含劇透。

陳驚是一名民樂班學生,愛慕西洋樂班的鋼琴王子王文。

可當她鼓起勇氣表白後,卻被王文冷嘲熱諷——

音樂可是分階級的
你的揚琴也能算樂器?
我還要出國,你可別害我

揚琴,明朝時期,從波斯傳入中國,與鋼琴同宗。

然而,作為民樂樂團的靈魂樂器,揚琴的演奏者,卻瀕臨滅絕。

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悲哀。

《閃光少女》有著與《百鳥朝鳳》相似的內核。

《百鳥朝鳳》的最後,嗩吶藝術被時代淘汰,雖然中央派人拯救,卻終究淪為一曲輓歌。

坦白說,我不太喜歡《百鳥朝鳳》。

因為,裡面的主人公們思維僵化,把沒遠見當成有情懷。

他們不懂革新,只會死守前人的東西,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匠人」。

真正的匠人,如宮崎駿,敢於啟用CG動畫師,為動漫藝術注入新血液。

真正的匠人,如華陰老腔,將傳統藝術和新的搖滾樂互相融合,令全國人民耳目一新。

《閃光少女》便勝在不服與創新。

它不下跪,不唱輓歌,不懇求大眾向傳統文化「施惠」。

它把這一切,直接用視聽語言表達出來,讓觀眾自己去感受。

梁翹柏堪稱音樂鬼才,他不但將中西、古新音樂互相融合,還請來日本天后中島美嘉,使影片的原聲音樂極為驚艷。

《閃光少女》的主創們明白:藝術家最忌諱的,是墨守成規。

所以,影片中有大量「打破常規」的情節。

比如,陳驚在宿舍,用飲水機涮火鍋——

為了向王文證明民樂的偉大,陳驚尋找到一群傳統藝術的擁戴者,組成一支民樂樂團。

卻發現,這些最迷戀傳統藝術的少男少女,竟同時也是最「新奇」的一批人——

ACG愛好者。

她們身穿奇裝異服,迷戀二次元文化和古風音樂。

在家中,在大多數人眼裡,她們都是不被理解的「怪胎」。

當自己13歲啊?
你看你這像什麼樣子

由此,影片就形成了一條「歧視鏈」。

鋼琴咖王文,歧視民樂咖陳驚;「大眾文化」的擁簇者,歧視「小眾文化」的ACG愛好者。

而在ACG愛好者中,又有人歧視民樂。

我一聽民樂我就想燒香拜拜

我想起張嘉佳說過的話——

看到小清新不要說矯情。
看到二逼段子不要說腦殘。
看到文藝范不要說裝X。
看到詩歌不要說無病呻吟。
看到意識流不要說傻X。
每個人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如果你不喜歡,只能說明不是為你準備的。 你可以不接受,這是一種自由。 但不屑和抨擊,翻到另外一個世界觀,只能說明你的無知和武斷。

就因為大眾的無知和武斷,導致ACG(新)文化在夾縫中成長,傳統民族(舊)文化瀕臨衰亡。

你們這不叫樂隊好嗎
最多算個戲台班子吧

與《百鳥朝鳳》不同,《閃光少女》自始至終沒有認輸。

它橫刀立馬,誓要為小眾、為傳統文化發聲,殺出一條血路。

民樂的聲音你們聽過嗎?
歷史你們了解嗎?
等你們出國了
難道不想告訴外國人
我們自己的音樂也超厲害!

在漫展上,備受歧視的民樂樂團,將民樂加以改編,融入新的曲風。

結果,不光使無知武斷者們另眼相看,更讓我渾身顫抖,不禁在心底吶喊——

真TM燃嗨!

在觀影過程中,我數次想起一個人——

周杰倫。

果不其然,後來我查資料,小公舉也是這部電影的真愛粉。

周杰倫,不就是現實版的「閃光少女」么?

早年間,他將嘻哈、死亡搖滾、西方古典等元素融入自己的音樂,出場時造型奇特,常被人們批判「不倫不類」、「口齒不清」。

與「飲水機涮火鍋」異曲同工,他也曾用洗衣機當作樂器敲打。

可後來,也是這個「非主流」,將中國風音樂推到了極致。

電影中,校方用鐵欄將西洋樂與民樂隔離開來,或許就是內地出不了周杰倫這個級別歌手的重要原因。

音樂怎麼會互相干擾呢?

除了「反歧視」之外,《閃光少女》還試圖提出一個問題——

我們的傳統藝術,究竟為何淪落至此?

是曲風守舊,後繼無人?

還是當真「太土」,所以註定要被時代淘汰?

錯了。

是這個時代,及這個時代的我們,集體缺失理想與信仰。

還學二胡呢?
那玩意兒以後不能當飯吃

《百鳥朝鳳》中,我所看到的,焦三爺愛的並不是嗩吶本身,而是奏畢「百鳥朝鳳」之後,眾人投來的傾慕眼光,及那些眼光給他帶來的社會地位。

他的徒弟游天鳴,也是聽聞「吹嗩吶很神氣」,才肯苦心學習。

後來,游天鳴長大了,他和夥伴們吹嗩吶,是為了「拉活賺錢」。

而一旦賺不到錢,他們便集體選擇進城打工。

在省城打工總比在農村吹嗩吶強

沒人去細思,嗩吶的變革與新生。

因他們吹嗩吶,並非出於熱愛與理想,而只是「活著」和「飯碗」在驅動他們「工作」而已。

這不是21世紀該有的思維方式(當然,游天鳴在農村有他的局限性)。

曾經「小眾」「非主流」的周杰倫,為何如今能成為「全民天王」?

因他對音樂有熱愛,對變革有信仰。

我給了自己一個期許
所以我想要成為是一個時代性

《閃光少女》多次提及「熱愛」與「理想」的重要性。

櫻仔熱愛古詩詞,被無知武斷者嘲笑之後,陳驚站出來說道——

大家都是年輕人
都有想要珍惜的東西
這事兒有錯嗎?

當然沒錯。

即使飽受鄙夷,千指大人依然我行我素。為了把古風音樂做好,她甚至去通讀中國史。

她做這一切,並非為了他人的目光,也不是為了賺錢吃飯。

她最在乎並熱愛的,只是這件事物本身。

也因為她熱愛,所以她認真。

也因為她認真,所以她優秀。

而當你足夠優秀時,目光和飯碗便會不請自來。

看以往的國產青春電影時,我們總會產生某種不爽感。

《同桌的你》的最後,周小梔嫁作他人,林一眼看著愛情流走,成為文豪的理想也一閃即逝,終日在美國街頭渾渾噩噩。

《萬物生長》的最後,秋水沒有和誰在一起,曾經的武俠作家夢也終究破滅,淪為被削平頭的營銷書商。

此類種種所謂的「青春片」里,表達的只有頹廢與傷痛,及向現實低頭、隨波逐流的軟弱無能。

《閃光少女》不一樣。

它節奏明快、劇作燃情,脫離出「傷感青春」的無病呻吟,並不斷在告訴我們——

找到自己熱衷的事物,並勇敢為之奮鬥,即使他人無知嘲笑,自己也應心懷驕傲。

不做正確的別人
只做最耀眼的自己

是的,最重要的不是融入群體,而是要在滄茫的世界中找到自己。

豆瓣7.3,如果我沒記錯,這是截至目前,今年國產片中的第三名。

最後,我還想說一件事:《悟空傳》票房過6億了。

而與此同時,今年口碑最高的三部電影,分別是——

《大護法》評分8.1,票房7000萬。

《綉春刀2》評分7.6,票房1.7億(保底4億,超過才不賠)。

《閃光少女》評分7.3,票房3000萬。

作為影視相關的從業者,我很心酸。

並不是質疑《悟空傳》該拿多少。

只是我們最優秀的電影,很可能連成本都拿不回來。

前陣子,馮小剛批判觀眾,我還不以為然——

現在想想,我們是否,真該反省自己?

《閃光少女》放映結束時,銀幕上顯現出這樣的畫面——

當《小時代》《梔子花開》在罵聲中狂卷票房時,我們或許無能為力。

但《閃光少女》如此優秀的影片,我們是不是該買一張票,為中國真正在做電影的人,獻上一份綿力?

希望《閃光少女》不要撲街。

我的微信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影視文章。

都看到這兒了,好意思不關注一下嗎?


原文:《閃光少女》:它侮辱了一切,卻有一顆閃亮的靈魂。

《閃光少女》在兩個小時不到的片長里接連侮辱了民樂、西洋樂、二次元、古風、手辦、Lo 裝、打 Call,作為一個樂器學習者、同時又是偽宅的我,被這部電影的內容之膚淺,深深地侮辱了。這是我至少 5 年內在電影院里感到最痛苦的時刻。

《閃光少女》用中國人的視角詮釋了什麼是「觀眾在意的是設定,是 neta,沒人在乎細節。」。但就是這樣一部用中國的八流技術做出來的,以勾勒 b 站用戶為核心賣點的電影版《四重奏》,包含了一顆寶貴的內核。

我是看了「影向標」對《閃光少女》的評分,動了去看這部電影的念頭。

我本身就對音樂題材的電影很感興趣,最近的一年裡無論是《La La Land》,還是《吹響吧!上低音號》都是我非常喜歡的電影和動畫。我很想看到一部中國的電影到底會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去講一個關於音樂的故事。

當我看到這部電影的另一個標籤是「二次元」的時候,我本應警覺起來,畢竟在中國,「二次元」已經開始變成了資本的工具,「二次元」意味著人傻錢多,衝動消費指數爆表,無論放一點什麼元素,在逼站做一下運營,都可以取得相當不錯的市場效果。但我沒有,我最終還是去看了這部電影。

一部「樂器演奏」主題的電影,充斥著「假」演奏。

雖然這很不公平,但因為題材太接近了,都是高中生通過樂器演奏實現自己夢想的故事,我不可能不把《閃光少女》的音樂製作拿來跟《吹響吧!上低音號》比較。

《吹響吧!上低音號》作為一部番組動畫,其中所有的樂器演奏部分,都是找「洗足學園音楽大學」的樂團演奏錄製的。儘可能還原了高中生應有的演奏水準。

而《閃光少女》呢?,主角之一的超女是業餘古箏 10 級大概成為了劇組唯一的吹點。假彈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假到令人髮指的後期我也忍了,但你動用現代的音樂製作手段來做一個主要表現「樂器演奏技藝」的情節,你要遵循物理規律啊,嗩吶轉音轉得比薩克斯還快是什麼鬼?最後的演奏,揚琴還能同時打出四個音的和弦的?你是每根手指上都綁了一個敲棒嗎?

《閃光少女》對樂器演奏這門技藝的表現之膚淺,之魔幻,讓我作為一個樂器學習者,感覺有人在往我臉上吐痰。

完全不誇張的說,在樂器表現上《閃光少女》和《吹響吧!上低音號》之間,差了至少 10 個《不能說的秘密》(注意!《不能說的秘密》的樂器演奏在華語電影里是相當硬核的,周杰倫可不是什麼超女快男的水平。)

我不是……我沒有,這不是我,我不是二次元……

如果你對中國的二次元稍微有一點了解,你應該不難發現,有一大批「宅」,正在慌不擇路地選擇與「B 站」劃清界限。無論是 A 站的、S1 的…… 連 Vocaloid,這塊 B 站最早起源的領域,我所認識的 V+ 愛好者,都在忙著讓自己和 B 站劃清界限。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任何次文化的東西,一旦暴露進主流世界,都會想殭屍見到陽光一樣迅速地融化。主機玩家不想跟同事一起王者榮耀,音樂愛好者不想給弟弟推薦唱片,ACG 愛好者不想承認自己是 B 站用戶……

然而《閃光少女》中所表現的「二次元」,我覺得是連 B 站用戶都會有「被冒犯」的感覺的。即使是 B 站用戶,應該都難以接受自己是片中所表現的那種「萌二」形象吧。

低智、中二、膚淺、不問世事,《閃光少女》把二次元內部玩笑式的梗,死宅最不願意展現給大眾的一面無情地暴露在了銀幕上,儼然一副「你們快看這群弱智」的樣子。而罔顧了大部分「二次元」都可以做到分場合、分情況地拿出自己不同的 appearance 這樣的事實。

觀眾在意的是設定,觀眾在意的是 neta,沒有人會在意細節

《閃光少女》這種一切都只是做做樣子,拉一個屬性來的做法,你很難不想到年初的日劇《四重奏》里這句台詞。

對,觀眾又不懂樂器,觀眾又不懂二次元,就算把這些東西做好,又有什麼用?大家都已經有了「電影 = 虛構」的心理預期,只要把劇本上簡單的設定展現出來就好了吧。

中國電影的問題分兩種,一種是認為只要錢堆到位了,有了足夠驚艷的特效場景,就可以頂著「大片」之名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還有一種是認為只要有足夠的噱頭,無論製作成何種樣子,都至少能收回成本。

八流的敘事、八流的攝影、八流的剪輯、八流的音樂、八流的表演…… 《閃光少女》集齊了中國電影中的八流,卻想著湊齊了「青春」、「音樂」、「二次元」這些設定就可以挽回一切。

這是其最令我憤怒和被侮辱的地方。

當你剝開《閃光少女》的外衣,它的內核卻閃閃發亮。

如果《閃光少女》只是一部典型的中國式爛片,我根本不會有興趣為它寫一篇影評。

在它一切浮誇的、簡陋的、蹩腳的、膚淺的八流電影技藝之下,這部電影有著一顆很少被中國電影詮釋清楚的內核 —— 青春。

雖然「青春」這個詞本身已經被中國大量所謂的「青春片」給玩壞了,但每一代人心中總都有關於自己「青春」的定義。

《閃光少女》想要闡述的理念特別簡單:夢想、朋友、熱愛的事情、保持在高中生層面的戀愛。

儘管在看這部電影的大多數時候我都沉浸在痛苦裡,但當那句歌詞

「哪怕天不夠藍還不夠寬,馬爾地夫太遙遠,只要吻到你的臉,北戴河也是樂園。」

響起,當男主輕輕托住在公交車上睡著所以將要撞到窗戶的女主的頭,我還是不可避免地有一點被打動了。

你繞啊繞,在這個碩大的世界裡繞了一個大圈子,結果發現自己想要的找回的,還是高中的時候,無論面對什麼事情,不需要瞻前顧後,只要義無反顧地去做就行了的那種感覺。

寫在最後

從《大護法》到《閃光少女》,連續兩部電影都讓我感受到,其實華語電影也可以塑造出很立派的精神。但無論是經費所限,還是製作團隊的傲慢,《大護法》讓我感覺其製作還停留在很粗糙的層面,而《閃光少女》則純粹是讓我有花錢被人侮辱智商的感覺。

《閃光少女》在兩個小時不到的片長里接連侮辱了民樂、西洋樂、二次元、古風、手辦、Lo 裝、打 Call,作為一個樂器學習者、同時又是偽宅的我,被這部電影的內容之膚淺,深深地侮辱了。這是我至少 5 年內在電影院里感到最痛苦的時刻。

《閃光少女》用中國人的視角詮釋了什麼是「觀眾在意的是設定,是 neta,沒人在乎細節。」。但就是這樣一部用中國的八流技術做出來的,以勾勒 b 站用戶為核心賣點的電影版《四重奏》,包含了一顆寶貴的內核。

你可以選擇無視掉其製作上一切的缺陷,只取其內核所在。但作為觀眾,每天都在討論電影技藝和精神性的兩面性的問題,我們當然也會希望,能看到一部真正做到兩全的作品問世。能真正讓我不再起一身難受的雞皮疙瘩,而真正被徹底打動一次。

(本文原載於大破進擊博客)


一部很不錯的電影。

這是一部好電影,一部讓人有共鳴的電影。

衝突不在於西洋樂和民樂,真正的衝突在於大眾文化對於小眾文化輕視。

現實中的西洋樂和民樂是沒有這麼苦大仇深的,電影裡面做了藝術化處理,讓矛盾加深,讓衝突變得更加激烈,為的是更好的講故事。

同樣,作為一個近幾年才剛從小眾圈子變的炙手可熱的資本熱點的二次元,這部片子引入這個元素,我認為是非常合適的。

它不是為了二次元而二次元,也不是為了一些人所謂的碰瓷二次元蹭熱點,而是真真正正為了講好大眾對小眾文化的偏見輕視這個問題,才用了二次元題材。

「高大上」的西洋樂vs「土裡土氣」的民族樂

主流文化VS亞文化acg

雙線點題。

這個切入點可謂絕妙。

可能很多人覺得現在acg熱火朝人炙手可熱沒怎麼被歧視啊,可是當年的acg圈子是怎麼樣的呢?

是真的不被大眾理解的愛好,零幾年的時候我在的三線城市兩三千號人的的學校,我能找到的同好一個年級18個班一個班60人,只有我,3班一個,12班一個,三個。

三個。

當時只有acfun,B站是我大學的時候才出現的mikumikufans,看動畫要去貪婪大陸,後面才出現字幕組自己的發布頁,輕小說要去輕國,買個台版正版費勁的要死,那時候是真·小眾,而且不怎麼被其他人理解。可能一線城市情況會好很多,但十幾年前的宅們,其實真的很少有現實能抱團的機會。

那時候同學說到我,就是哦,9班那個看動畫的。

當時可以很深切體會到他們的潛台詞和不理解,這反倒讓我當年3個同好更加聯繫緊密。

當時我那個城市的acg普及率有多慘,我考完高考去貼吧問去年的分數線行情,一個人戳我說誒你也這個分啊,勾搭我。

我一看id,蛋!華麗八月的扇子吧的,我是新番吧混的,他看我簽名覺得無比親切,遂勾搭。

後來成了大學校友。

茫茫人海中,看到我的簽名會歡脫的來勾搭。

按他的說法是,三次元認識的同好真不多,看到我覺得很興奮。

這部片子看的真的很有很有共鳴,小眾愛好者,不被大眾理解,不被父母理解,堅持喜歡的,找到同好,真的真的很有共鳴。

一些中二突兀的點,想想主角們的年齡也就可以釋然了。

高中

而高中的我,作為一個前月廚,涼宮廚,當時也是中二到不行。

想起來還有點小羞恥呢。

這部電影真心覺得是近年來最好的國產青春電影,因為它真的讓我想起了我的高中 大學時代。

另外覺得這部片子里描寫的宅的生活和現實不一樣的……想想《現世研》不也是一樣?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是背景和設定是要為講故事而服務的,一些不符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表達個觀點,現在的acg圈子大則大矣,卻失去了包容心。

閃光少女即使有部分描述不是很寫實宅的生活,但是卻是一部好好講述二次元的片子,這樣對二次元充滿善意的片子都要被說碰瓷二次元,我是真的不是很能理解了。

09年10年我會在春節看acfun後來是轉到B站的 各種聯歡晚會,發彈幕狂刷此生無悔二次元,在貼吧群和貼吧論壇里和朋友們刷帖版聊通宵互賀。

現在,它只是個愛好。

偶爾看幾部作品而已了,並不喜歡混圈,不懂你掛我我掛你的群魔亂舞。

最後奉上一張圖:


空間大火的閃光少女,去看了。
有點失望,我一個學民樂、喜歡acg文化,穿jk制服漢服的人卻沒有引起我的共鳴。槽點大於優點。
對於圈子的問題,可以說是很糟糕了。lo娘、漫展、coser、打call(應援)等大部分電影里沒有的、本應該是亮點的東西幾乎全部變成扣分點。
我們不會天天戴假髮上街,穿lo裙也會分場合。不會天天不說話,一個人在家也不穿那些奇怪的衣服。
說一個最最無法忍受的:有人在我彈琴的時候打call,老子一腳踢飛他。


立意是不錯,但若是三次的朋友看了我還要向他解釋「我們二次真不是這樣的!」
整部劇過於瘋癲,雞湯尷尬,內容尷尬,透露著濃濃的尷尬。

說幾個很不錯的地方吧:
笑點還是比較足的。
對師哥表白時候油渣出來說的那番話很感動。
民樂西洋樂大戰那段很有看點。最後被嫌棄嗩吶使民樂獲勝。

豆瓣評分7.3,和我心中評價差不多。


推薦閱讀:

漫威和DC有什麼恩怨嗎?為什麼這麼對立?
語c國際三禁是什麼?
《EVA》和《進擊的巨人》有無聯繫?
神樂為什麼要睡壁櫥?
宮崎駿《借物少女艾莉媞》裡面那個春川 為什麼要抓小人?

TAG:電影 | 影視 | 影視評論 | 動漫 | 閃光少女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