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蘋果要求中國多家 App 接入 IAP 並抽取 30% 的打賞,不然其升級版本不可供用戶使用?

相關報道:蘋果掘金「打賞」:要分成30% 知乎映客已更改付費規則


補充在最前面

商業行為無謂對錯無謂良心與否,認同這句話的再往下看,不認同請點右上角左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以下複製我在某論壇跟小夥伴一起聊天時候的結論


其實這條線已經理順了
1.蘋果強制IAP是為了防止因為微信這個特例危害App Store生態圈。
2.微信強制不走IAP是為了防止支持其他第三方支付(比如支付寶)的App Store撕開了「微信內產生的所有交易必須走微信支付」的生態圈。
3.微信為什麼不讓打賞走紅包通道(曾經短暫支持過後來取消了),是因為微信將來也打算從打賞這條道上抽成。
4.現階段騰訊取消了iOS端的打賞功能,自己並沒有損失,收到損失的都是靠打賞過日子的自媒體,而利用他們的憤怒去傳播蘋果的負面來作為跟蘋果談判的籌碼。

還是那句話,嘴巴上說的都是主義,心裏面想的都是生意

3.1.3.騰訊在提供技術支持的過程中,將不可避免的產生渠道技術服務成本。你理解並同意,騰訊從微信用戶贈與款項中扣除相應成本。伴隨業務的發展或經營環境的變化,渠道技術服務成本可能會變動。騰訊有權調整成本比例、決定暫時或永久免收等,騰訊將優化運營,竭力降低渠道技術服務成本所佔比例。

微信公眾平台讚賞功能使用協議_百度文庫

5月23日補充

商業行為準則就是能接受就玩不能接受就散,沒有什麼良心不良心的,微信不抽成不代表良心,抽成了也不代表沒有良心,一切都是自願簽署協議的,所以我並沒有說什麼良心,我說這一切都是生意

你們現在不平衡的不就是憑什麼微信不抽你蘋果來抽么?然而微信協議里寫的也是暫不抽成啊,是不是微信跟快手什麼的一樣了開始抽成了就合理了

這精神股東我也是醉了


目前中國企業的打賞在本質上有兩種,一種是支付寶生活圈的打賞,屬於用戶與用戶之間的轉賬,不構成APP內使用的服務,因此不需要走IAP。另一種是騰訊微信公眾號、各種直播平台的打賞,用戶把錢打給騰訊和直播平台,騰訊和直播平台按照比例把錢分給公眾號作者,這在本質上就屬於購買了APP內的服務,只不過是騰訊沒給虛擬貨幣而已,因此要求走IAP是沒有問題的。

前幾天看到知乎也接入了IAP,這應該是因為中國對第三方支付實行牌照管理,知乎沒有支付牌照,所以不能像支付寶那樣提供個人到個人的轉賬服務。但是知乎完全可以像淘寶一樣接入支付寶,依靠凍結提款時間的方式而不受IAP影響。知乎用戶在知乎上放置二維碼接受捐贈並不受IAP影響,因為不屬於App的服務。

比如,以下是一個ZCash地址的二維碼,你如果給我轉贈Zerocoin,就不屬於使用平台的服務,蘋果也從來沒有限制,而且知乎一直都允許。

zcash:t1Lfu4TUZ2qqHT2c95nbLCDHLamjCd5GT9d (二維碼自動識別)


對個人影響的話,如果是喜歡在直播上進行打賞的,基於目前國內三俗盛行的狀態,對於以這種消費為主的用戶來說買蘋果沒啥必要,買個小米還用省下來三千塊錢去打賞,換主播的香吻比買蘋果那些用不著的Full disk encryption、find my iDevice、Air drop、App Store審核功能划算多了,畢竟iPhone太嬌貴,低於0攝氏度就進入電池保護模式,續航大大縮短。

對內容創作者來說,當然是擁抱知乎啦,知乎不會禁止你放置支付寶二維碼接受贈與。只是知乎的氛圍暫時對於標題黨、造謠、煽動情緒收智商稅的盈利方式不算很友好,就放棄iOS用戶的打賞吧,在IAP之類的事情上做做文章,煽動起情緒來收安卓用戶智商稅可能更多。


說點蘋果和各種APP開發商之間撕逼的題外話。

打賞功能走IAP支付從某種層面上來說,起到了對用戶的極度保護作用,而對APP平台和被打賞人來說,可能是個坑爹的災難。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蘋果有個隱性的非明確說明的服務,就是你用IAP支付的錢,原則上是可以找各種理由讓蘋果退還的。

理由可以是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我點錯了,我不想買的,你要退給我。

不是我買的,是我家小孩買的

等等原因都可以要求蘋果退款。

很早之前就有一批人利用蘋果的這個規則漏洞騙蘋果退款,先在各種應用內購買服務,然後在找蘋果虛構理由騙退款。

上周的時候,我一個朋友在一個叫狂暴之翼的遊戲里走IAP支付了幾百塊買了鑽石,然後打電話告訴蘋果說我點錯了,然後錢退回來了,而且道具還沒回收,而且他已經使用掉了。

你沒有看錯,蘋果爸爸就是這麼任性。因為錢不是他的,道具也不是出他的,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解讀為慷他人之慨,一方面也是對用戶的極度信任和保護。

這一點如果安卓是絕對做不到的,不走IAP支付也是做不到的,因為錢不在蘋果那裡,蘋果對這個錢沒有絕對的支配權。

以前很多直播平台,跟主播結算工資的時候,少結算,說是給你打賞的人不是真給你打賞的,是他的號被盜了打賞給你的,所以不給你結算工資。可能並不是直播平台要宰主播,而是本身就是有人利用蘋果的規則漏洞,先給主播打賞禮物,在跟蘋果收回去自己付的錢。

直至今天中午的時候,我們因為自己的APP產品可能也要做IAP支付的原因,參考了一下陌陌,微博,鬥魚,快手之類的帶直播功能的app的IAP功能細節。發現陌陌和鬥魚這2個平台,安卓和IOS的用於打賞的虛擬幣跟人民幣的比例是一樣的,但是快手和微博上,IOS的打賞虛擬幣要比安卓要貴30%多。

我們開始懷疑是不是蘋果要求,安卓和IOS的虛擬幣兌人民幣的比例必須一致,是不是本身微博和快手就是在違規操作。

於是打了個電話給蘋果求證了一下,先是跟蘋果的客服說,我在快手上打賞了主播幾十萬,後來我突然發現安卓的虛擬幣比IOS的要便宜30%多,我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這個情況你們是怎麼回事。是不是覺得我們IOS的用戶人傻錢多。

結果蘋果的客服直接說,要不我把錢退給你。。。就是答應的如此爽快,霸氣,幾十萬說退就退。

從理論上說,可能已經有很多人豪擲千金給主播打賞騙炮,得手後找蘋果退錢。然後主播人財兩空。。。本身蘋果和直播平台是肯定不會出這個損失的,蘋果跟直播平台結算的時候就是直接不給這個錢,而直播平台一般跟主播結算都有個周期,一般不是秒結算和有錢就能提現,所以可能就是為了防範這個問題。

最後背這個鍋的,只有被打賞者自己。

所以綜合來說,IAP支付對用戶來說真的是爽翻天,不管你是付錯了錢,還是被家裡的小孩偷偷拿去打賞的,都可以找蘋果申訴,並且有機會收回來。甚至很多不法分子就靠這個騙錢牟利。

但是對於被打賞者和開發商來說,是真的坑爹!

---------------------------------------------------------------------------------------------------------------

寫在最後的話,我只是描述我遇到的事情,僅此而已,沒有鼓勵任何人去詐騙蘋果和使用IAP的開發商。我們給蘋果打電話說打賞幾十萬的事情,是虛構出來試探蘋果會如何答覆的,並沒有真打賞幾十萬,而得到蘋果的答覆就是可以退。至於有些人質疑或者躍躍欲試的對蘋果準備實時詐騙行為的,一切後果自負。這種行為本身就屬於詐騙,成年人準備去實施犯罪的,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還有說我是蘋果水軍的,我真是大笑五聲,哈哈哈哈哈。


某位答主的答案。

先糾正一個錯誤認知:打賞是騰訊不接受蘋果的規則,自行關閉的,然後公關們把責任轉嫁給了蘋果。

蘋果的App Store剛剛推出這個30%的分成比例的時候,全世界的開發者是高聲歡呼的,之後App Store上的收費App和IAP收費行為雨後春筍似的冒出來。因為過去他們給渠道(運營商、騰訊等大型互聯網公司)付出的分成 比例是7成甚至9成,蘋果明顯是給了開發者一次翻身的機會,之後在App Store經濟中成長出多少10億美元的公司。

蘋果當年作為新來者,顛覆了運營商和騰訊這樣的公司的盈利模式,運營商的增值業務一下子給打回了解放前。有些做移動分發渠道互聯網公司慢慢沒落了,但騰訊反應很快,不但適應了新的環境,還在蘋果的平台玩的風生水起,現在還不斷用公關手段倒逼蘋果。

蘋果的收費也是有道理的:一個更好的類比是電影的製片方和院線,院線怎麼都要從票房中提成,比例還不止3成。就像院線的大樓建好的,裝修也弄好了,還是要持續投入的,電費、物業、設備保養,人工等等都是要錢的。iPhone到了用戶手中之後,App Store還是要投入巨大成本運營的,CDN、APNS,後台運營系統等等都不是自己從土裡長出來的。還可以類比Google Play,規則中是同樣的提成比例:

https://support.google.com/googleplay/android-developer/answer/112622?hl=zh-Hans

方便一下不能翻牆的知友,Google的條款是:

對於您在Google Play上銷售的應用和應用內產品,交易費用相當於售價的30%。

您會收到70%的付款,剩下的30%將用於投放合作夥伴分成和支付運營費用。

目前Google的管理的確寬鬆很多(因為安卓控制權都不在自己手上了),但骨子裡Google肯定也希望全面提成,只是沒能力做到。國內手機廠商的商店也是同理,虛擬內容收費是做夢也想要去啃一口的蛋糕。

騰訊這種體量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在蘋果、Google和其他手機廠商來說都是恐怖的存在,有自己的收費通道、又有海量虛擬內容分發能力,所以跳過硬體平台的廠家直接收費是騰訊在未來會不斷嘗試的動作。騰訊已經壟斷了用戶,再壟斷分發渠道之後,開發者們接受騰訊的任何比例的提成都不會有意見的,就像曾經的過去一樣。


我的結論是,目前打賞交稅這種不合理情況的發生,主要是相關APP開發者的責任。蘋果本來就有交稅的通道和不交稅的通道,相關開發者由於種種原因選擇了前者。

蘋果對P2P轉賬、賬戶現金即時到帳並不抽成,讀者把錢直接打給作者就可以了。

蘋果對經APP開發者腰包的轉賬抽成,因為蘋果並不認可APP開發者的臨時中轉地位。

1、幾個例子

正面例子1·支付寶

點對點即時到帳。

正面例子2·亞馬遜iOS客戶端

亞馬遜購物客戶端只能買書,不能看書,沒有解鎖本APP內功能;Kindle客戶端只能看書,不能買書,解鎖書籍不通過本APP內購。(這個例子好像跟主題無關,總之是個繞過蘋果稅的案例吧,說明以被蘋果認可的方式繞過蘋果稅是可能的)

反面例子1·微信
七天一結算。

反面例子2·知乎
知乎幣。

2、關於微信

七天一結算的模型里,在蘋果的視角看,創作者是在定期拿稿費,創作者也是APP開發者的一部分。

微信自己有沒有抽成,蘋果不管,付給創作者多少稿費是你開發者內部的事。

創作者本人有沒有「創作與打賞無關,無需花錢解鎖」的高風亮節,蘋果不管,在這個模型里你就是在收稿費、為APP創作新內容。

蘋果管的是用戶與APP之間的互動。

而在點對點轉賬模型里,創作者也是用戶,用戶對用戶轉賬,蘋果自然就不管了(當然後悔想退款也不能找蘋果了)。

雖然蘋果內購協議霸道、流氓、壟斷,但騰訊要是真想保護內容創作者,就搞不經自己手的點對點即時轉賬唄,支付寶能做到的微信沒理由做不到吧,不搞就是你的鍋咯。

3、關於知乎

知乎幣……知乎為啥不能跟支付寶餘額、微信零錢一樣搞一個「在線銀行」呢?沒有資質么?求科普。反正知乎幣這個名字一看就是虛擬貨幣啊。

同樣蘋果不管知乎抽不抽成,那也是開發者內部分配內購收入的問題,蘋果只管購買抽成。

知乎現在的「妥協」,其實是把創作者跟自己綁定,一起進了必交蘋果稅這個通道。而多數創作者只意識到自己被蘋果抽成是多麼不合理,而對把他們捆綁進套的知乎平台選擇原諒。

4、其他

同樣的虛擬服務/APP功能,iOS平台對比安卓(或網頁),假設安卓那邊沒抽成,最終價格還一樣的話(例如B站的虛擬貨幣),那麼說明APP開發者補貼了iOS端消費者(寧可少賺錢了)。

如果iOS端比其他平台貴30%,說明開發者沒有對iOS用戶進行補貼,消費者要麼選擇換平台購買,要麼就當自己是在進行「B2C比C2C貴」的購物了,蘋果是可以負責你的售後的(出問題可以找蘋果申請退款)。

而打賞這種開發者不可能給金主補貼的,大概最好就是儘快接入微信支付吧。


都是規則,Apple 的抽成規則在 2004 年前後就定下來了,那時候是歌曲收入。$0.99/$1.49/$1.99 等等音樂價格。意思是一首歌 Apple(版權服務商)拿 30% 的售價,版權提供商 70%。
就是這樣的規定,讓 Apple 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版權服務提供商。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音樂、影視商店 —— iTunes Store。最終打造了風靡全美的 iTunes 生態—— 付費購買音樂、指向性的 iTunes Music 排行榜、iTunes Festival。
而後來的 App Store App 售價、In-App Purchase 都是遵守了這個規則,甚至和運營商談判,Apple 都堅持著 30% 的原則不放。
我相信騰訊最終會像中國移動那樣服軟的。


打賞這個功能,如果是用戶到用戶,那蘋果不該伸手要錢,事實上用戶直接到用戶的任何金錢交易(紅包,轉賬等)蘋果也確實不會要錢。


但是,微信的打賞和最近蘋果禁止直播的打賞都有一點一樣。有錢通過蘋果給app提供的「盈利」介面即IAP進入了app公司的賬戶。(IOS上的應用,開發者除了給二維碼讓用戶轉賬外,開發者能從用戶手裡得到錢的方法只有IAP應用內付費)


「既然錢這樣子進了你app公司的賬戶,那算是你的營收吧,那我按IAP抽成不行?」蘋果是這麼想的。其實蘋果壓根不在意這些錢有多少,只在意平台的規範。因為錢款走了IAP介面,從用戶口袋進了app公司,那就得按IAP規定抽成。

(因為幾萬閱讀量文章的抽成可能還不如隔壁小學生買一個王者榮耀的皮膚,所以不要再問為什麼蘋果不在意這點錢了)


微信規定打賞七天後到賬,這七天內錢是進了騰訊的賬戶的。七天後騰訊給被打賞者的錢,一定還是原來打賞者給騰訊的那筆錢嗎?那可不一定了。

表面上蘋果是要抽成,實際上蘋果更應該是在殺雞儆猴,防止一些公司玩小聰明。比如時間差利潤。

(請不要用銀行來反駁「時間差利潤」,不服你去告銀行唄)

嫌七天短了,那可以告訴用戶打賞要按月結算。然後拿著打賞錢搞投資,吃利息,美滋滋。


時間差利潤還只是比較安全的玩法。

假如我的投資賠了,又馬上要到月底結算了,怎麼辦呢?Easy.變著法子做新app,用新app打賞錢去補舊app的。

這不是龐氏騙局嗎?

甚至都不需要用戶來寫文章,我自己僱人來全網抄襲搬運,美滋滋。


聯繫到這篇文章里的公司,利用app進行傳銷活動。

揭秘登上蘋果付費榜的50元傳銷手游 - 觸樂

騰訊是大公司,不會捲款,不敢幹龐氏騙局。但若是蘋果真的不管打賞這個功能的話,那可能真的會有不少險惡的開發者和皮包公司用「打賞」來行騙。

所以說這次微信打賞的事件,應該是殺雞儆猴罷了。

你問為什麼走IAP就能更規範,就能保護用戶不被騙走錢?這個問題質量高。


請看這篇答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41705/answer/182791859


想想最近有多少小孩玩手游看直播充幾萬把父母積蓄花光的?如果他們用的是iPhone,走的是IAP支付,父母發現了,幾萬塊都可以很輕易的拿回來。

這就是平台規範化的好處。安卓本來也可以有的,可惜Google Play被牆了,剩下一堆牛鬼蛇神的app平台,同時吸著應用開發者和用戶兩方的血。


————————————————————


蘋果的IAP講完了,就該掛一下騰訊了。

以上你都認真看了的話,應該會知道這麼一點:假如打賞是直接用戶到用戶,不走IAP支付,蘋果不會抽成。

也就是說,微信可以把打賞那個按鈕接上自己微信支付的轉賬功能。

但是微信沒有這麼做,騰訊不這麼寫代碼。為什麼不呢?

3.1.3.騰訊在提供技術支持的過程中,將不可避免的產生渠道技術服務成本。你理解並同意,騰訊從微信用戶贈與款項中扣除相應成本。伴隨業務的發展或經營環境的變化,渠道技術服務成本可能會變動。騰訊有權調整成本比例、決定暫時或永久免收等,騰訊將優化運營,竭力降低渠道技術服務成本所佔比例。

再聯繫第二段括弧內容:IOS上的應用,開發者除了給二維碼讓用戶轉賬外,開發者能從用戶手裡得到錢的方法只有IAP應用內付費。

過幾天騰訊要想從「微信用戶贈與款項中扣除相應成本」了,總不能給你打賞者一個自己公司的二維碼讓你算一算30%是多少然後親自給它轉過去吧。


忘了說了,支付寶里的打賞就是用戶直接到用戶,蘋果可沒抽成過。


來來來,比爛的時間到了,騰訊自家抽網路小說作家的打賞抽50%:

2015作家體系--星計劃


App Store里有很多開發者通過內購的形式獲取用戶的支持,比如Cuto。這個現象不是到了微信這裡才是開天闢地頭一回。近期各路媒體居然口徑一致,整齊劃一為企鵝「伸冤」,細想真是有點怕怕啊…


於蘋果而言,此特例是堅決不能開的,否則後患無窮,不能因為企鵝是大廠就聽之任之。


於企鵝而言,企鵝不願意自己還沒薅的羊毛就被蘋果先薅了,更何況支付寶已經接入蘋果iTunes App Store,豈不是出現 「 微信內用支付寶 」 這樣的魔幻場景。


吃瓜群眾有的嘲諷蘋果藥丸,有的嫌蘋果收費太貪心,有的YY蘋果要下架微信的,還有的說蘋果為了強推Apple Pay所以打擊微信支付……你們真的戲好多啊……


百度抽多少
阿里抽多少
騰訊抽多少

直播打賞平台抽多少你們敢說?

------------------------------
加一更:
今天看到菜鳥網路封殺順豐數據的消息,還建議賣家棄用順豐,我也是不想說啥了……

------------------------------

還有那些說蘋果放屁就香的人,你們算算國內生活的稅費成本低於50%么?

講道理,定了規矩大家一起玩,你想加入要麼服從規矩,要麼自己夠牛逼倒逼規則制定者改規矩。
家庭、企業、國家都一樣。

還吃相難看,你倒是說說吃相不難看,穩定服務幾十年的企業、國家?

金錢社會不就算一個投入產出么。

------------------------------

那些個說蘋果裹挾用戶的,騰訊就沒裹挾用戶么?

------------------------------

有人說我裝,眾人皆迷我獨醒,那我就是試著再裝裝看

國內的打賞其實起步很晚,跟支付寶一家獨大有很大的關係;支付寶之前,只能現金或者銀行轉賬,但基本是個人都知道,十年前的銀行轉賬是個什麼樣的狗屎交互。

支付寶作為阿里的產品,早起圍繞淘寶的支付環境做了很多努力,但歸根結底,他最初只是一個互聯網交易結算平台,連最基本的賬戶種類定義都沒完善,後來想做線上銀行,被央媽攔住了。

國外的打賞就比較完善了。支票,是互聯網時代前的強大信用體系,方便,安全(比現金來說)那時候網路犯罪都是盯著現金交易,不敢輕易動支票這一塊。而且同信用體系掛鉤,支票的接受度比現金還高。

後來有了Paypal,支付寶模仿的對象,完全的網路交易平台,雖然手續費高,但是同Visa、MC、AE等聯盟所打造的信用卡網上支付體系分庭抗禮,更加安全。早年(2000後)的打賞基本都是用Paypal,至今依然。

------------------------------

微信的打賞,說白了只是轉賬,連信用體系都不捨得花精力去關聯的賬戶,真看不起這樣偷懶的網路服務商,真心話。

微信錢包是錢包誒,賬戶誒,可以綁定信用卡的互聯網交易賬戶誒,為什麼不接入信用體系?

------------------------------

接下來我想聊聊打賞的意義:

我個人對於打賞的理解是,內容產出者的腦力、體力勞動輸出,給我帶來了收穫,知識或愉快。

本來社會上主流的付費方式是版權,書籍、唱片、影劇、現場表演等等。

那很多人不願意花精力去跨過那個門檻,所以有了blog、soundcloud 的崛起。但依然有門檻

現在咧?各大巨頭來幫你提供平台,提供創作工具,把門檻降低到,只要有手機電腦,你就可以輕易發布內容。

-------------半割------------

可是這樣真的好嘛?

全民生產內容就是文化迸發?

YouTube 那麼多年依舊小心翼翼不捨得開放用戶打賞功能是為什麼?

內容質量啊,親

YouTube 的播客主要收入是廣告商給的,不是用戶直接給的,穩定,有料,不折騰

你現在要我們直接了當給作者塞錢,為了錢,啥事都乾的,還少么?

微信這打賞說白了,跟直播送禮物有區別么(除了內容載體不同)?

微信公眾號的質量呢?直播內容的質量呢?

黃鱔、皮皮蝦這種,我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微信上的優質創作者,都有自己的blog,可以後附讚賞方式

為什麼要用微信來做發布?

我為什麼要在微信這種辣雞瀏覽器里看文章?


你們說微信又不收手續費,直播收好多手續費。

那是因為現在人不願意用錢買字啊,你信不信微信開直播,分分鐘搞7成抽水哦?

------------------------------

小子拙見,只是覺得這些事沒什麼好吵的。

蘋果坦坦蕩蕩收錢十年,固定三成抽水;

支付寶坦坦蕩蕩收錢十幾年,轉賬一直有手續費政策;

微信咧?之前搶客戶的時候,收過你半毛錢手續費么?

現在咧?手續費收到手軟的,不也是他嘛?

--------------加--------------

我的想法是

我不支持微信的讚賞功能

如果個人創作者需要發布內容

有很多渠道,現在建站也很方便

微信是個大入口,但不是好入口


至於 Apple 要收30%

沒有了讚賞,Apple 也沒有30%的抽水啊

--------------復--------------

這個社會,資本流動必定是散端匯入大公司。很難逆轉

所以我寧願交稅給良心公司,或者坦蕩公司

而不是騰訊百度這種想盡辦法薅羊毛的公司

------------------------------

打賞是微信作惡的起始,也不會是他作惡的終點

我自己也有公眾號,po 過幾篇原創內容,給朋友看看

後來還是轉回 blog

原創內容的重點是內容質量,和觀賞性。

說難聽點,微信的瀏覽器毫無觀賞性

而他那套編輯器,更是稀爛到不行

他的發布政策更是令人髮指

我為什麼不用 blog,去用公眾號?

自己買域名建站一年也就幾百塊

這還是我為了私密性,沒選擇更便宜的站點

------------------------------

等到了以後,中國人只知道看微信的時候

互聯網就變成區域網了

------------------------------

Ps. 最後點一下知乎,最初知乎的口號是知識分享

可是現在為了變現,吃相真心難看

丟掉了那麼多老的優質內容創作者

現在滿屏的首答,千贊,萬粉

你自己心不痛么?


隨著Apple WWDC 2017的落幕,IAP之爭似乎已經明朗,Apple和騰訊又一次在大會上秀恩愛,展示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騰訊高層也跳出來聲明與Apple關係「一切安好」;本來觀望的知乎發表聲明接入IAP,同意將32%的打賞分給Apple,過不久估計還有別家行動……看上去還是Apple佔了上風,贏得了此次爭論,再一次顯示了對APP生態圈的控制力。

另外Apple還推出了imessage轉帳功能,不過在中國市場上估計沒多大發展,人家本來也是面向全球市場的,看在其他國家市場上表現如何的。

---------------------------------------------------------分割線---------------------------------

公眾號主們,我們先做道小學算術題,看官打賞給公眾號主100塊,蘋果說想分去30塊,騰訊一聽直接把碗摔了,結果公眾號主們一分錢也拿不到。如果騰訊「高風亮節」自己補貼30塊,你們還可以拿到100塊; 如果騰訊認了,你們還可以得到70塊; 或者騰訊修改下技術實現手段,使用微信轉帳支付,你們也還可以得到100塊,雖然打賞的人數可能少了點; 現在是騰訊自己單方面修改自己平台設定,直接關掉此功能,你們一分錢都拿不到了。請問,砍掉你們至少70塊收入來源的債主是誰?這不一目了然嗎?


我並沒有對蘋果要求打賞分成表示贊成或反對的看法,因為覺得這只是兩巨頭之爭的開胃菜而已,雙方應正在更高層面上談判,談下面的結果會影響未來一段時間的格局,打賞分成這種事正多是騰訊用來輿論戰的手段,用來給自己加大砝碼而已。小弟們鬧得越厲害,對騰訊越有利,所以騰訊故意採用激化手段來把事情搞大,把矛頭指向蘋果。其實他只想解決這個問題的話,有好幾種手段來讓公眾號主們減少損失(見第一段)。當然,這樣的手段在談判中有多大作用也未必。看吧,不出兩月,兩巨頭間應會達成協議,事情就會明朗起來,當然是否會對外公布還在兩可之間。

公眾號主們表達自己的訴求爭取利益這個很正常合理,即使我認為本身沒啥大用處,作用也是給騰訊當槍使,用於換取自己利益的砝碼。但你願意也沒人管得著是不?


利益不相關:既非公眾號主,也非程序開發者,更不是IT界的IC界人員。

-------------------------------

打賞提成的爭論只是投石問路,這點錢蘋果還不看在眼裡,雙方的著眼點不在這裡,而是在未來可能會出現的有嚴重利益衝突的地方,比如微信小程序商店。眾多公眾號主和騰訊的支持者不過成為兩巨頭鬥爭的馬前卒而不自知而已。

9年前蘋果推出APP Store按三七開分成時,對程序員來說是利好,極大鼓舞了一批程序員投入APP開發中;對一些公司來說則未必,比如中國移動。之前中國移動與其它服務提供商合作,如彩鈴等,必須走移動的通道從中分成(從話費里扣),蘋果說NO要開闢獨立的支付渠道,二者之間談判了很久還是沒達成協議,讓聯通成為蘋果入華的首個合作夥伴。自然是蘋果最後成功了,從APP Store下載應用、音樂等與運營商沒一毛錢的關係。

現在換成了騰訊攻、蘋果守的角色,本來蘋果對微信打賞功能不在意的,隨著騰訊動作越來越多,蘋果看出味了:嗯?不行!對打賞功能開刀。其實也是殺雞嚇猴,重在警告騰訊後面的動作。騰訊自然不會束手就擒,大打感情牌:我又沒從中謀利,我是給一般公眾號主們提供便利而已,巴拉巴拉……一堆人也主動被動地站隊,甚至二選一,其實不過是人家的棋子而已。等爭論結束,二者的利益劃分清晰了,兩家又把手言歡大談友誼,就留下一群人在那裡作問號狀了。


同樣的事情可想想當年移動、聯通、電信員工為爭奪新用戶大打出手的例子,而高管相互之間調來調去的,今天還在這家當老大,出招對付另一家呢,明天就過去那家當家了。


其實作為卒子或群眾演員出演下也無所謂,群眾演員嘛,起碼為圖個盒飯對不?符合我利益的我造成,不符合我利益的反對,上層的為啥目的看看熱鬧罷了。


算是看透那些流氓了,錢非要過一遍自己口袋
中間人就老老實實當中間人,別整天錢手上過來過去的
直接轉賬哪來那麼多事情
突然覺得蘋果做的很正確,逼那些試圖錢握在手裡做短期的公司放棄


為什麼還有這個問題啊,好煩啊,反正微信開了打賞和關了打賞對我一點沒影響,我並沒有錢去打賞啊,換個場景,為啥你用天貓app裡面購物就不用被抽成,為啥微信要,這個行為是定義購物還是贈與都可以,你購買了贈與服務,給公眾號打賞,和你直接贈與公眾號都是說的通的,話說現在蘋果用戶都這麼多了么?安卓不是7成以上用戶么?
無非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微信越界的事做多了,他想要把自己做成平台和入口,但是蘋果有自己的平台和入口,不然不會這樣。
各位黑蘋果也要按基本法啊,黑果粉也要講道理啊,不能動不動什麼都是跪舔你果爹,那在我看來你還舔馬家化糞池呢。
iap對接的是虛擬購物,你看上哪個主播了,你要買禮物,送她上床,這算什麼?我給主播錢啊,為啥你蘋果抽成,為啥你鬥魚抽成呢?
到底是購買行為還是贈與行為,是時候需要畫個道出來了!
講道理你用不用ios系統,人家也沒求你,同樣用不用微信人家也沒求你用,用的不開心了用腳投票好了。
知乎喪病,對接的iap還不給購買直呼的說清楚。
@知乎小管家你們值呼那邊加了說明了么?


提醒揚言換手機但實際買不起蘋果的某些人,谷歌走了百度啥吃相?蘋果如果走了呢?


商業競爭一旦涉及到灰色領域,過招不會講什麼道德。蘋果過分是事實,但我們要警惕一些帶節奏的人。

應該抱著看別人打架的心態,那種「抵制蘋果」的思路讓人爆笑。


如何看待?
蘋果的平台規矩蘋果決定,不願意遵守,離開也沒人攔你。
恕我直言,各位跟風黑蘋果、對30%抽成頗有微詞的,你們根本沒那個閑錢去打賞。


有些人腦子不拎不清也就算了
apple平台抽成硬是拉上 app公司抽成
so ios上的直播軟體 還沒等100塊到app公司就少了32% 剩下的68等app公司再抽一部分?
rmb-apple抽成-app抽成-用戶
rmb-app抽成-用戶
嗯 你願意跪著是你的事情


另外很多人為人微信抽成最大問題是公眾號打賞的錢在騰訊平台存在資金滯留
,這個問題的是因為羅某某事件造成的(滯留在第三方平台整整一周)問題是這錢是銀行託管的且被監管的 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銀行)是不能用其產生利息的
某些人眼裡的錢的去向
用戶-騰訊(一周【產生利息】)-公眾號
然後大肆宣傳騰訊能用這些錢產生利息


錢的實際去向
用戶-騰訊-銀行(一周【監管】)-騰訊-公眾號
作為也拿到的大陸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對熟悉第三放支付的流程的蘋果而言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蘋果牛逼這麼多年不是沒有道理,JOBS理念一直都在。只是一個行業創新總有那麼幾年瓶頸,別的不說吧。有時候手機沒電的時候就把,抽屜里的iPhone4S拿出來玩玩。還能正常使用,甚至還能秒掉一些低端安卓機,11年發布的,請問通氣安卓和WP系統手機何在?蘋果從未像國廠一樣攻擊友商,說大話,說自己秒天秒地,總是默默地做著消費者看不到的努力。支撐蘋果強盛不衰的並不是國人自我感覺的手機優越感,而是踏踏實實做科技搞生態!值得我們學習。


以下為個人觀點:蘋果為什麼又要收大家想過沒有,以前不收取,現在來收?大家想一想,蘋果最近在幹嘛-------建Apple Park啊!這麼大的項目工程,被外媒譽為地球Home鍵的Apple Park,傾注了蘋果大量心血的Apple Park,凝聚著喬布斯的思想和靈魂的Apple Park,建起來肯定要大量資金,而且蘋果為建Apple Park所採購的材料必然要最上等的。雖然蘋果財大氣粗,但也經不住短時間花費如此大的資金(想一想騰訊支付寶為什麼要提現收費你們就知道了)。
所以說,蘋果不會無緣無故針對然後開發者和廠商,肯定事出有因。那一點點雖然微不足道,但積少成多數目也很可觀,一點點也是錢,能拿就拿,萬一Apple Park工程資金出現問題呢?
還有就是蘋果這一舉動似乎是為了提高來自中國iPhone用戶的額外收入,眾所周知,蘋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15年第一季度的16%下降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9%,iPhone在中國的排名也已經降至第四位,排在了國產品牌Oppo、華為和vivo的後面。
但儘管如此,中國在 2016 年卻拿下了 iOS 應用商店收入榜的冠軍。單單是在 2016 年第四季度就為 iOS 商店發行商帶來了超過 20 億美元的收入,刷新了單個國家產生收入的紀錄。所有你懂得,誰不希望錢再多一點呢?
還有一點我認為也很關鍵,那就是微信小程序,不可否認,微信小程序肯定對蘋果Apple Store會有一定影響,畢竟蘋果部分機型16G甚至32G都不夠用,小程序的出現代替了某些不常用的APP,APP卸載了,蘋果還賺什麼。
以上為個人觀點,不喜輕噴,覺得有道理的點贊留言都可以哦


我想不到在路上隨手寫的幾行字會給我帶來一波評論。不過許多評論太低估這三行話設計的嚴密性了。有很多評論能得出我不用微信的結論,明顯就是推出過多,建議看法律文件時再仔細點。
幾十個評論在我看來沒有帶來更多動搖這三行話合理合法性的力量。原因在於這三行話建立於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具體感興趣的可以看看我在評論所寫的內容。如果評論足夠聰明,我想還可以扯上國家重大嚴肅問題,探討個人自由的邊界,這是我想到的能有力回應我的回答的辦法。但這些評論並沒有做到。好吧就這樣。

以下是原回答
--------表個態
如果他們兩家又來個什麼艱難的抉擇
我會選擇一個沒有微信的蘋果


一個長期關閉朋友圈功能的用戶上


各位挺微信的盆友微信打賞過多少?說實話,打賞金額並不大,蘋果不是為了打賞金額的30%,而是要維護蘋果市場的規則,根本原因還是劍指微信小程序。
蘋果開了個軟體市場,微信是市場中一個商品,而這個商品因為微信小程序的出現,使微信本事變成了一個市場。切斷支付手段,是要防止微信最終取代App Store。話說回來,蘋果市場為IOS環境的安全有序發展是做出了重要貢獻的,看看國內安卓市場的情況就可以知道,一旦微信變成應用市場,那麼其他公司也能效仿,可能會演變成目前國內安卓市場相同的亂象。
關於蘋果微信互不相讓的結果,這很難預測,可能蘋果會吃虧更多一些,但如果放任微信小程序做大,蘋果可能會完全淪為賣硬體的廠商,兩下權衡,相信蘋果不會輕易讓步。


推薦閱讀:

iPhone 7 的亮黑色(Jet Black)工藝難度有多大?
如何在香港代購iPhone6?具體的流程是?
蘋果官換機質量跟全新一樣,為什麼價格這麼便宜?
華強北能把二手iPhone還原成未激活狀態是真是假?
左撇子是如何使用 iPhone 的?

TAG:iPhone | 蘋果公司AppleInc | 內容打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