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掛吊水,滴水的速度,是根據什麼來的?
醫院掛吊水時,有一個調節功能,滴水速度可以調大調小的,那麼這個速度應該調到多少合適?
我相信這是沒有什麼標準的吧(這只是我的推理,因為假如醫學界有標準,那麼就不需要設計這個調節功能了,廠家直接把管徑生產到標準大小不就行了嗎?)。
於是有一些患者會自己去調,把速度加大,這樣早點滴完了可以早點回家。但也有一些患者調大速度後,會發現手臂出現腫脹現象。
那麼,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能適應什麼速度,因人而異,如果調大了沒有腫脹疼痛等不良反應就可以調快速度,如果有不良反應及時調慢,這樣兼顧了健康,也節省了時間,對不?
滴速的考慮因素主要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藥物,另外一個是患者生理狀況。
首先是藥物,其實相當一部分藥物對滴速並沒有明確要求,也就是人們詬病的「尚不明確」。但是有一些藥物對滴速是有要求的,我們來看幾個例子(其實其他答主也或多或少地提到了這些方面)
1. 20%甘露醇
這個藥物是用於脫水的,用於治療腦水腫、降低眼內壓,或者輔助滲透性利尿,其作用原理是可以快速提高血漿滲透壓,從而導致組織內的水分進入血管內,並且擴張腎血管,使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增加排水。在很多情況下,要求這個過程儘快進行(一些外傷或者各種原因腦水腫的患者如果不儘快減輕,後面很有可能醒不過來?這個不太熟悉請神內神外ICU的同志補充),所以滴速要求比較快,有一位答主提到60-80滴/分鐘,實際上我見過的最快的應該到了130-140滴/分鐘左右了,這樣250mL的一袋可能會在30分鐘左右就滴完,當然,快速滴這個葯也可能會導致水電解質紊亂,低鈉血症,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之類的,所以必須勤監測,甚至一兩個小時就監測一次。
2.萬古黴素
另一位答主提到,萬古黴素輸注速度太快,或者溶液濃度太高,都可能會導致體內組胺釋放,引起皮膚潮紅、血壓下降,一般俗稱「紅人綜合征」。所以萬古黴素一般的要求是每1g用200mL(250也可以,因為一般臨床輸液的規格是250一袋比較多)配置,然後控制輸注時間在2小時以上,換算成滴速的話,200mL的液體不宜快於33滴/分鐘,250mL的液體不宜快於41滴/分鐘。
3.脂肪乳
很多脂肪乳注射液要求滴速較慢,比如某品牌的10%脂肪乳注射液500mL要求輸注時間不得小於5小時,尤其是開始輸注10分鐘內應控制在20滴/分鐘內,然後逐漸增加,30分鐘後可以穩定在25-40滴/分鐘。
4.左氧氟沙星
某品牌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說明書標註:100mL:0.5g本品注射時間不得少於60分鐘,如給葯0.75g,輸注時間不得少於90分鐘。換算成滴速,應該控制在33滴/分鐘以下。
類似的還有同類藥物莫西沙星,某品牌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說明書標註:本品(250mL:0.4g)推薦輸注時間為90分鐘,換算成滴速在55滴/分鐘左右。
5.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
尤其是一些碳青黴烯類的抗菌藥物,從安全性上來說,快速滴完也沒什麼問題,然而該類藥物屬於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藥理作用屬於跟細菌接觸時間越長,殺菌效果越好,所以近來有研究發現,對該類抗菌藥物可以採用延時輸注(即100mL輸注2-2.5小時,滴速13-16滴/分)來增加其與細菌接觸的時間,效果比傳統滴法更佳。
6.全腸外營養液(TPN)
TPN是適用於有營養風險,需要進行營養支持,又因腸道功能受限,不適用腸內營養的患者使用的營養液。因為該類患者病情變化快,每天液量都需要根據前一天的出入量、肝腎功能、電解質水平一級其他治療藥物液體量適當調整,而TPN一袋的液量大概在2000-2500mL左右,這麼大的一袋液體需要輸注12-24小時,通常控制在20小時左右,所以其滴速需要經常調整,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值可以參考。
其他還有很多種藥物,在滴注時需要控制滴速。
第二大考慮的方面,就是患者本身的生理狀況了,當然這裡面有一些感性的認識,比如正常成年人一般採用正常的滴注速度(40-60滴/分),而老年人、兒童、心衰患者需要適當降低滴速,如果滴注過快可能產生心慌、甚至加重心衰等等不適。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引發心慌,不同的藥物引發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據臨床觀察,很多患者反映氨基酸注射液或者含有氨基酸的注射液容易引發心慌,輸注過快時越發明顯。而有一些藥物刺激性較大(比如含有鉀離子的輸液),如果輸注過快,刺激引起的不適就越明顯。
還有一些生理狀況對於液體輸注速度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輸液速度就是生命線,常見於一些休克的患者,無論是低容量性休克需要快速補充各種(血漿、晶體液、膠體液等等),或者是分布性休克(如:膿毒性休克)需要早期大量補液,並監測一系列指標,達到糾正低血容量和循環障礙的效果,此時液體的輸注速度都至關重要,甚至有時就是在和死神搶時間。
其實,當患者或患者家屬自行調節輸液速度時,大部分人為了節省時間,是傾向於將輸液速度調快的,而很多情況下的輸液速度不是規定值,只是一個推薦值,包括多少滴=1毫升這個換算關係,在很多教科書上都說法不一,因此用輸液器來調整輸液速度,總體而言是一個不太嚴謹的做法,很多時候護士執行醫囑時也並沒有刻意核對醫囑中給的滴速是否相符。而在實際操作中有些藥物如果要精確控制給葯速度,也有可能採用微量泵來給葯的,那樣的話一個小時給多少就是以mL來計算,而不是以滴數來計算的了。
有標準,不過多數情況下標準不是那麼嚴格。部分情況下標準十分嚴格。不同藥物、不同病人的滴注速度要求不一樣,所以才會有速度調節裝置。如果做成恆速裝置的話,可能輸一瓶葯就要換一根輸液管了。
首先說說藥物。
最典型的應該是氯化鉀,因為鉀太高太低都可能會引發心律失常,所以對氯化鉀的濃度和輸注速度有嚴格要求。醫學院的老師會不厭其煩地強調強調再強調,1000毫升補液里不能超過3g鉀。(不過在監護室,心電監護很完善的情況下,我們會使用鉀泵,這和普通病房不同)
再比如說,萬古黴素。可以搜索一下「紅人綜合征」,有的病人輸注萬古黴素過快會出現皮膚潮紅,皮疹,血壓下降等癥狀,所以萬古黴素一般都會輸得很慢,有的病房一次萬古黴素會滴一小時才滴完。
再說說病人的情況。臨床上有很多情況是需要限制液體量和輸注速度的。
比如說以前常常會有老師提到,某某病人補液太多太快造成心衰的。
心衰的病人,心臟泵功能減弱,心腔里的血很難被壓進血管里,這時候如果輸液太快太多,短時間內人體血管里的液體量迅速增加,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病情惡化。
另外,肺水腫等一些其他疾病的病人也需要限制補液。
除了需要慢慢補液的病人,還有一些病人需要快速大量補液。比如說大出血,低容量性休克等等。
綜上,患者和家屬不要亂動醫療裝置上的開關,不僅僅是輸液器,吸氧的旋鈕也是不能隨意調大的。(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以下內容,如有錯誤請同行補充指正。
心內科建議20-30滴/分,短時間大量液體進入體循環,回心血量大幅增加,心臟負荷加重,容易誘發心衰。
神經內科,甘露醇用來脫水降低顱內壓,需要快速靜滴,約60-80滴/分。
內分泌酮症酸中毒,雙通道大量補液,在不超心臟負荷的情況下也是快速靜滴。
手腫事小,心衰事大,聽護士的!
提問者你問能否先調大、不舒服再調回來,實際上,在普通病房,最高的護理級別(就是一級護理)也只能是每一小時巡視一次,有可能你自己調快,病情迅速惡化,直接GG了,根本沒有反悔的機會。不信你自己試試。
輸液速度這個是護理學裡面講的,醫生都沒有系統學習。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病人的年齡、身體狀況、病情、藥物性質、治療要求、輸液器型號等等,我一般都問護士。
看了題主的描述感到好揪心啊喂(╥_╥)
目前在一個二本院校讀護理。首先那個輸液的滴速啊,患者是不能自己隨意調節的呀,我們的操作考試有一個得分點就是在靜脈輸液流程最後要囑咐患者:「您現在的輸液滴速是根據您的病情和使用的藥物情況決定的,請不要隨意調節滴速,有什麼不適請按床頭鈴叫我們。」
貼個我們平時背的知識點吧
①每毫升的滴數(滴/毫升)為滴係數,臨床上常用滴係數有10、15、20、50等,一般默認為15。
②注意單位統一,把小時先統一換算成分鐘。
公式
公式一:已知輸入液體的總量和預計輸完所用的時間,求每分鐘滴數。
每分鐘滴數=液體的總量(ml)×滴係數(滴/毫升)÷輸液所用時間(分鐘)
公式二:已知輸入液體的總量和每分鐘滴數,求輸完液體所用的時間。
輸液所用時間(分鐘)=液體總量(ml)×滴係數(滴/毫升)÷每分鐘滴數(滴/分)
公式三:已知輸液時間和每分鐘滴數,求單位時間內輸液總量。
輸液總量(ml)=輸液時間×每分鐘滴數(滴/分)÷滴係數(滴/毫升)
臨床上一般是不會這麼複雜的計算的,像我們平時的輸液一般滴速是30~40滴每分鐘,還有些特殊藥物會刺激血管,理所當然的要慢一些,比如氯化鉀,別的答案也有提到更多為什麼氯化鉀要控制滴速。
還有輸液器上的調節閥簡直太好用好不好,換藥需要調節滴速的時候只要調一下滾輪就好了,如果像是題主說的做成固定標準滴速,換藥時如果滴速有要求還要把輸液器換了,肯定沒有醫院買的,要是買了也會被醫生護士罵死。
所以總結一下,輸液滴速是有標準的,不能隨意調節,但是也要根據藥物和患者的情況靈活把握。簡單的說,
這是按照,心臟+身體血液流速來的。
藥物對人體有一定副作用。
有的加速,有的降速。
所以每種藥物都有,標準流速,是按病人,
1,年紀
2,但是治療時,的身體情況。
所以不要隨便調速。
有死亡記錄的。
……恕我不友好一句。
全世界就你聰明,其他人都是傻子???自作聰明會死人的!
好了消消氣兒答題。
液體系數藥物代謝其他回答已經講了,腫脹與否也確實與個體有關。
但是護士調速度,真的不是瞎瘠薄調。
有輸液泵注射泵是嚴格控制多少秒多少毫升的,一般心臟有問題的,或者鉀之類的特殊藥物,會用泵。
其他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通常是40-60滴每分。老人兒童慢一些不到40,心臟病人20-30。
具體看藥物、年齡、個體等等等等
護士在當學生的時候、考試的時候,無數次拿著手錶15秒,看走了多少滴。
一般調速度的時候也會大致判斷一下速度。豐富經驗+高強度工作,有些人只看一滴……但是能判斷出速度合不合適!
不排除個別完全不看的錯漏,但是請相信護士,有不舒服及時按鈴,想快點……你輸液的時候問一句護士啊?能快就給你快了!
自作主張這麼厲害你來醫院幹嘛?作為一名將來的小護士,輸液的知識當然要謹記在心啦。
隨意調整滴速的行為其實是很危險的呀
-_-#滴注速度必須根據患者年齡、病情、藥物性質、輸液總量和輸液目的等多方面因素確定。
一般情況下,成年人輸液速度為40~60滴/分鐘。兒童、老年人由於器官發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輸液速度應減慢,兒童的輸液速度為20~40滴/分鐘,老年人輸液速度不應超過40滴/分鐘。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臟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輸液速度應更慢,30~40滴/分鐘為宜。
輸液速度如果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如硝普鈉在滴注時需嚴格控制滴速,過快可使血壓急劇下降。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滴注速度應8~15滴/分鐘,過快則可引起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昏厥。鉀劑滴速過快可能引起高鉀血症,表現為四肢無力、手腳口唇發麻、呼吸乏力及呼吸困難、心率減慢、心律紊亂,甚至心臟停搏。輸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腸外營養藥物過快,可引起面紅、發熱、噁心、嘔吐、心悸、胸悶等不適。
當然,輸液速度也不是越慢越好,需要根據病情調整輸液速度。
舉幾個例子:
搶救嚴重脫水或失血過多的休克病人時應快速補液,通常每小時進入體內的液體要達到幾千毫升。
治療某些顱內壓增高的患者,20%甘露醇250毫升靜滴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滴速過慢可能起不到降低顱內壓的效果。
謝邀(咳咳,裝一下大佬。)
一般來說輸液速度是一分鐘50滴左右。一瓶100ml的生理鹽水在30min滴完。上訴所說的速度是一般藥品在一般科室。
還有特殊藥品在特殊科室,比如神經外的甘露醇,要求快速輸入降顱壓。比如心內,血壓,是要嚴格控制的,輸液速度也是必須嚴格控制,快一點慢一點都是要命的。
還有就是一般的輸液反應:1,靜脈炎,一般在一個地方輸液過多,會導致這條靜脈變紅變硬變疼。2,過敏反應,就是對藥物過敏。3肺水腫左心衰,這是較嚴重反正,這是由於短時間輸入大量液體,導致循環血量急劇增加,左心容量負荷過重,然後肺水腫啦,咳粉紅色泡沫痰啦。4空氣栓塞,就是人們平常說的,輸液器里有氣泡啦。一般輸入10ml空氣才會致命。空氣量過大會堵塞右心室肺動脈入口,然後就不能正常氣體交換啦,這時候就要左側卧位。5,發熱,沒啥好說的。
總之一句話,聽醫務人員的,你在醫院,人家比你更愛你的生命。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補充一個硝酸甘油,這東西別看小小一支一兩塊錢,輸快了真的會出現最嚴重的後果。每次給病人用這個葯的時候我們都非常慎重,告訴他們不要調快的後果,可是有的病人真的不信,自己調快,然後我們又來搶救,這個時候你的內心啊...
我在這裡只想跟大家說一聲
護士調好了滴速,不要自己隨意去調整。有些病人貪快,本來5個小時滴完的藥水竟然可以半小時滴空,這種病人我是恨的要死的。
滴速不是說護士想怎麼調就怎麼調的,按照藥物、年齡、身體狀況等等因素去調整的。所以不要做任何對自己有危險的行為,有什麼疑問請先問護士或者醫生。
題主其它問題作為一個馬上畢業的護生我還是不如目前贊同數最多的這位老師臨床和知識思路體系完整,我只能把您「對廠家直接把管徑生產到標準大小不就行了嗎?」 這個疑惑解答一下,用於靜脈穿刺的針頭是有粗細的型號之分的,不同的針頭的速度不一樣,患者的血管情況不一樣,藥液的密度不一樣,輸液架的高度不一樣,針尖斜面與血管壁的夾角不一樣,輸液器的管路通暢情況不一樣,輸液瓶內的壓力不一樣等等都會影響輸液速度,而為啥要勻速滴入等等涉及到藥理學等相關學科知識……
有標準。
我們現在正在學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就是通過各種方法探究和計算用什麼速度進行靜脈滴注可以經過一定的時間達到藥物有效治療濃度。
順便,藥物都是有治療窗的,滴速調高了,藥物濃度就有可能超過最低毒量,對病人是有害的。調低了,藥物可能一直也達不到最低有效治療濃度(或者還沒怎麼起效就被代謝掉了)。
當然理論上是這樣,臨床上是不是這麼實踐操作我就不清楚了。
萬萬不可以想怎麼調就怎麼調!
因為如果不注意,有些藥物滴速調節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
會死人的!
會死人的!
會死人的!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如果按題主所說調節器沒有什麼標準的話……那為什麼還要設計出調節器這個東西呢?既然有這個東西了,那說明它還是有一定的用處。
簡單舉個例子:
? 如降血壓葯,在滴注硝普鈉、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等藥物時需嚴格控制滴速,過快可使血壓急劇下降;滴注速度應為8~15滴/分鐘,過快則可引起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暈厥。
? 如鉀劑滴速過快可能引起高鉀血症,表現為四肢無力、手腳口唇發麻、呼吸乏力及呼吸困難、心率減慢、心律紊亂,甚至心臟停搏。
? 如氨基酸、脂肪乳等腸外營養藥物輸注過快,可引起面紅、發熱、噁心、嘔吐、心悸、胸悶等不適。
再拋開這些重點強調的藥物,平時一些補充能量的液體,滴速都得按照年紀、體質、藥物區別開來,新生兒則用體重來算滴速。正常:40-60滴/分,小兒or老年體弱的人:20-40滴/分。
嗯……所以大家在輸液過程最好不要隨意調節滴速,如果感到心慌、手背脹痛、液體不滴、或即將滴完的時候,請及時呼叫護士姐姐,不要自己手賤去調喔。
醫囑,藥物,濃度,劑量,患者
題主哇,你就是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另外,之前有個把含鉀補液調快的傢伙還沒輸完就死了
因人而異的說法也有一定道理,不過個人覺得更多的是因病、因葯而異,輸液線是統一制式的,得能應付多種情況。
要是心衰的病人需要輸液,那就不能懟那麼快,這時候利尿還來不及呢。如果是大出血的,那就得快速補液,甚至開多個通道。藥物方面也是,普通藥物快點也就罷了,不太快也出不了太大的問題(但是不推薦這麼做),要是靜脈補鉀的時候,太快了可是要出事情的……再說快了也疼……
所以輸液線這麼設計主要是為了適應多重情況下的不同流速,至於流速為啥不同這就不是輸液線的事兒了。XD
以上。輸液速度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藥物的性質等多因素決定。
具體的說,比如患者年齡偏大,心功能不好,那輸液速度就要慢一些,大概一分鐘三十滴左右。如果患者年輕,心功能好,可能每分鐘六十滴都可以。
就藥物種類來說,比如硝普納(降壓藥),輸液的速度要根據患者的血壓調節。如果不考慮滴速,病人血壓快速降低,就GG了。
至於滴速太快手臂腫脹的原因,一般考慮是心功能不全(通俗地說,可以理解為心功能衰竭),水鈉瀦留(水鈉積聚在手臂皮下軟組織中,表現為腫脹)。
就像各位已經提過的,時間事小,人命事大,未經專業諮詢還是不要隨便調節滴速。
叫醫生給你調節。
輸液有死人的先例,題主自行感受。
有個病人輸青黴素,輸著輸著感覺很難受,痛,原來是難見的青黴素過敏,當時那個該千刀萬剮的醫生並沒有直接拔出針頭,以為只是單純輸快了。而是先減緩輸液速度,然後依舊痛,這才停止輸液,然後沒多久直接死了。
沒有先做青黴素過敏測試。
小時候從診所聽說的,當時閑聊說應該第一次感受到痛就直接拔出來,這種醫生就該千刀萬剮。庸醫害人。
試問題主是否對於某些特定藥物過敏?如果沒有測試出來過敏然後題主趕時間輸快點,然後才覺得不適,就算一流醫生立刻對你搶救,你覺得自己一定能活下來?
說好聽點題主你不懂醫學但是就是要用身軀去重複以前的醫療悲劇。說難聽點題主智力不夠,以後會變成朋友圈中的迷信謠言的父母,這種低級問題連百度百科,維基百科,甚至bing都能搜出個大概還要跑到外面帶動相同沒有腦子的人做蠢事。
話難聽了點,不過猛葯治惡疾。要不要聽隨你,知乎上面有些人出於好心幫你不代表對你健康負責。
有些病人老是說要快要快,我每次都問他要不要喝掉,這樣比較快。真是被氣死,有些家長也不負責,我只,轉身他就開最大,我還得盯著他,真是吐血哦
ICU主任說以前就在咋們醫院有家屬嫌硝普鈉滴得也太慢了自己調快了,直接血壓測不到開始搶救。
推薦閱讀:
※既然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機制,那麼藥物止咳原理是停止保護嗎?哪些葯是這樣做的?
※有哪些基本的醫學常識和技能是非專業人士需要了解的?
※骨折病友們~癒合中怎樣好的快,骨折癒合後有什麼康復鍛煉?
※生物免疫療法到底對癌症治療有沒有效果?
※素食者會不會更易得膽囊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