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城》開撕引發的思考,影評人的標準是什麼?
現在那些所謂的影評人有資格做影評人嗎? 影評人的標準是什麼? 客觀?不收錢?
影評的標準,就是看能否足夠做到提醒觀眾和電影人思考,各種樣式的電影各自該有的標準是什麼。。。當然對於對電影標準沒有要求的觀眾和電影人,影評是沒有存在意義的。。。
影評人,國內幾乎不存在這個群體,大部分是網友寫感想加片方利益共同體,所以這個「人」暫且不討論了。。。值得討論的那幾位都是個體現象,因為中國電影品質整體的不景氣,影評人群體也不會近期內有大的發展。。。國內大多沒有真正的影評人,絕大多數是觀後感,而不是影評。
影評人,是指對放映的電影進行分析,指出其情節構思,人物塑造,細節刻畫等各方面成敗得失的專欄作家。
如今,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影評人。
如此一來,水漲船高,又劃分出了意見領袖,這部分集中代表一批人的意見,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廣泛的閱片量,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就電影進行個人表達的人,是更廣泛意義上被認可的國內「影評人」。
那麼,影評人這一角色的作用是什麼?
被中國媒體稱為「大陸第一影評人」的周黎明,提出:影評人的職責,是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擔當著推動中國電影發展的使命。
這大致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對觀眾來說,影評人有引導作用。
對創作者來說,影評人有指導作用。
從我國影評與電影的發展現狀上來說,這個階段還遙不可及。
而縱觀現在類似於毒舌電影,桃桃電影等公號他們大多之前是從事媒體工作,因此,類似於像《長城》這樣的電影,很明顯是西方「製片人中心制」的產物,他們卻一致口徑抨擊導演,這是很無奈的。
從專業度上看,影評人被片方質疑,更多是在於「懂不懂電影」這一點。
職業素養之外,影評人「為誰說話」,一直是廣大觀眾關心的問題,也是部分影評人的道德節操被詬病的關鍵所在。
對更多影評人來說,是——拿誰的錢,就為誰說話。
倘若影評跟經濟掛鉤,那便很難保持真正的電影「評價」這個職能的純粹度。
收紅包,對中國媒體來說早成慣例,興起時間較晚的影評人也沿襲了這一傳統。
影評人被收買,何來「獨立」這一說?國內的影評很多都是對電影內容的複述和評價內容好不好,這行為其實並不算是影評。電影只是在表達導演或者編劇個人的觀點,是提出問題和面對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影評可以是對電影工業中某一環節的評價和分析,例如你對攝影的觀感,包括色彩、調度、鏡頭語言等,但絕不是簡簡單單從電影中尋找符合自己認知的人生觀或者價值觀。一旦自己的想法與電影表達的觀點不同,則開始聲討。
對於《長城》,我覺得合適的影評應該是這樣的:
《長城》:略帶驕傲的自信以及無可置辯的妥協
《長城》作為張藝謀導演開拓好萊塢的一部試金石,要在集體主義美學和個人主義價值觀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要在完整冰冷的電影工業體系下保留強烈的個人特質,要在不同文明間完成文化輸入和輸出,尋找思想融合的契機,這本就是非常困難的任務。看完電影,我對張藝謀導演的用心和疲憊感同身受,只能默默地對自己說一句:前路未可期,歲月不饒人。
——題記
文以載道,電影同理,都是讓思想披上外衣然後不斷向外延伸。
《長城》是一部標準的好萊塢式商業電影,講述西方的落魄猛男與東方的純真少女聯合起來消滅怪獸拯救人類的故事。整體來看,這部電影的主線劇情雖然簡單卻很清晰,節奏感強,就商業電影而言,前三十分鐘甚至可以說是極為精彩。雖然故事簡單老套,但它同樣也裹挾著一層淺顯的思想,這種思想可以粗略地理解為集體主義美學和個人主義價值觀。對於國人來說,我們早已對這兩種看似對立的思想司空見慣,前者有大閱兵、奧運開幕式(剛好是同一個導演),後者則是好萊塢流水線下的一切產品。
對於《長城》這部作品,因為它不可避免地在傳遞一種超級普適(並非普世)的價值觀——信任和犧牲,順便把饕餮隱喻為人類本身的貪婪,所以我們用批判性的思維來審視它無可厚非,但就大部分媒體為「政治」正確而給的差評、辱罵以及豆瓣用戶的一星定論而言,我更願意相信他們完全不理解批判二字的含義。
略過簡單的故事核心之外,我來聊聊這部電影所代表的意義。
首先是集體主義美學
這是張藝謀導演最為拿手,也是電影中最值得關注的部分,很多人質疑和批評電影中大部分中方演員所扮演的人物角色蒼白,無法給人留下印象,但我卻覺得,蒼白單薄的人物形象正是這種集體主義形式下最正確的表述。在電影中,駐守長城的無影禁軍幾乎沒有恐懼,也很少有情感展現,相對於三個西方人所展現出的自信、狡詐、貪婪、卑懦等更多的人性而言,他們展現更多的是機器性,統一、標準、各司其職。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特殊的國度,也曾經歷過一段難以言訴的歷史,更由於階級的原因,我們必然對某種制度和形式充滿了詬病和憤恨。但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否定由此而產生的美學理念,正如黑格爾所說,我們只欣賞和研究美的藝術性就足夠了。
我看過一個關於《長城》的張藝謀專訪,他說,好萊塢的編劇對電影中那一段張涵予扮演的將軍去世之後,無影禁軍所有將士在長城上戴白孝、放孔明燈的場景非常不認同,他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但張藝謀強烈要求加上。在我看來,張導的堅持很有意思,我們都清楚這段情節其實和主線劇情是完全無關的,甚至在邏輯上還是割裂的。但不可否認,它本身作為一種形式,達到了視覺上的美學標準。而形式感本身也是一種價值觀,美學的核心也是哲學。
我想,這種強烈的文化輸出意味多數是源自導演本身因為自信所帶來的驕傲感。
然後是個人主義價值觀
對國人觀眾來說,這是好萊塢最為擅長的,它更像是一種西方文化的對外輸出,但如果你多多少少看過一些米國的影視著作便會發現,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好萊塢正在被全球化的大勢所衝擊和同化,已經不單純是西方文化的形態變化,更接近一種全人類文化的融合。這種融合以目前的哲學高度無法確認它符不符合發展的需要,但拋開絕對精神而言,存在即合理。
回到電影《長城》,呆萌扮演的威廉本來是利益驅動的個體,但因為見到了集體主義形態下個體的犧牲以及人類所共同的敵人(就目前的哲學思想而言,我們很容易認識到,毀滅人類的必然是人類自身。)之後,覺醒了自我人性的一面,由粗暴直接的利己主義轉變為正義溫順的個人主義。這又變成了赤裸裸地在宣傳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偉光正形象。這種對思想轉變的選擇或思考幾乎是所有好萊塢電影的核心,無論是張藝謀還是李安(參考《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都在意識中潛藏著對此無可置辯的妥協。
最終則是何為正確?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信任和犧牲是集體主義的代表精神,與個人主義格格不入。但現實卻是個人主義並不等同於利己主義,它更多的是人性在社會層面的選擇,無關利益。這也就是說,信任和犧牲這兩種選擇恰恰是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可能產生融合的精神之二。
所以,這層思想所披的外衣看似淺顯單薄,實則是利用人性的共同點來為東西方文化尋找融合的契機,至此,這部電影也總算有了那麼一點趣味性。
另:雖然我在情感上偏向張藝謀導演有這個野心和境界,但理智卻告訴我,這一切更像是編劇馬克斯布魯克斯在電影中摻雜的私貨。
最後一句:
原本我給這部電影的評分是6分,但考慮到豆瓣無腦噴子太多,所以我決定給這部電影8分。
附錄:
1818年,黑格爾的《哲學全書》出版,客觀唯心主義的基本哲學體系框架搭建完成。另外,這一年,卡爾馬克思出生。
1918年,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資本主義弊端不斷凸顯,社會各界,尤其是經濟學界和科學界開始傾向於社會主義,集體社會主義快速發展。
2018年……
有些人根本就沒看正片就評論,怎麼說都不對
我找了一圈影評的定義,維基百科搜不到,但是百度百科有,但不好意思貼上來,雖然百度百科上面寫的跟我大學上電影鑒賞時學的差不多,但貼百度的東西就是丟人,所以我得強忍著不貼,因為黑白度是政治正確,我不管好的壞的,我就看他的缺點,無限放大,但你以為我黑百度就不用百度了嗎,哈哈,那是我不讓你用,百度我用的歡呢,也就你們這些單純的被我騙了,一起黑白度,我的目的也達到了,和你們達成共識,我寫字又多,粉絲來了。公眾號關注破20000,就有廣告費了。
所以要有自己主見,不要跟風,否則很容易被蠱惑被騙。
目前看來,是會蹭熱點,敢撕逼,不要臉就可以了。
如果在微博上冷嘲熱諷罵閑街就是影評人,我比誰評的都好
希望影評人這個詞不要成為下一個公知
其實現在的大部分影評還是以普通觀眾的觀後感為主吧
推薦閱讀:
※《羅曼蒂克消亡史》排片比《長城》為何如此低?預測接下來的走勢?
※12.16上映的《羅曼蒂克消亡史》能與《長城》對抗嗎?
※怎樣看待電影長城被黑?
※請看過張藝謀電影《長城》和《英雄》評價一下那部片子更好?
※長城電影中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