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7 的亮黑色(Jet Black)工藝難度有多大?


真是好巧,正好在某士康負責亮黑色後殼製程~

工藝難度有多大?
1.這個案子從成立到發布,已經整整做了兩年。
2.期間死了又活,活了又死,反覆好幾次。競爭對手一個個都被搞死了,某士康依然在堅挺~
3.我可以證實JD機的存在,是為了解決刀紋的問題。刀紋問題,從製程,到刀具,到機台,搞了整整好幾個月。發布會CNC視頻中的那把刀具,一把9000+
4.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拋光工藝,較往年機種工序多了好多道,也是最不好做的製程。


還有一點也好巧~
Apple發布會上放的製程影片,正好有幸參與安排拍攝。Apple找的攝影師,來了10個英國人,20個中國人,攝影器材拉了整整一卡車!!

從早上7:00拍到晚上11:00,拍了整整兩天。

然後,然後,發布會上竟然就剪成了幾十秒。。。ㄟ(▔ ,▔)ㄏ

來兩張園區照片吧~

卧槽,被同事人肉到了 O_o
趕緊跑開,偷偷地笑出聲來 ...ㄟ( ̄▽ ̄ㄟ)...


謝謝邀請,因為並不負責iPhone的生產,所以很多具體的內容(比如刀具轉速、型號等等)並不清楚,但是從蘋果目前放出的宣傳視頻和文案來看,技術難度並沒有高到不可觸及的一個水準,成本和難度主要集中在品控上。

用蘋果自己的圖一個個解釋:
1、切削

這個沒什麼好解釋的,和iPhone 6/6s都一樣,直接拿CNC削就是了,蘋果土豪一點,用的是整塊的鋁,有的廠家節省點成本就用衝壓成形;另外一點就是蘋果的刀具用的應該好一些,這個地方看的不是很清楚,評論里有人提出蘋果不會用球刀這種耗時費力的道具,所以具體刀具就不提了;可以看到右下角留下了下一個步驟的鏡頭艙;

2、鏡頭艙

這裡Jony解釋的是鏡頭艙是直接從鋁塊上削出來的,從第一張圖我們就可以看到,蘋果是選擇了直接把鋁塊削去一定的厚度,然後在預留的鏡頭艙處鑽孔,最後直接切割成型;上圖也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刀具留下的紋路;

我稍微把亮度拉高一點,就可以看到這時候機身的四周已經被削出弧度了:

3、銑床
這裡使用銑床加工機身的表面,一般是拿來倒角,消除毛刺等等,根據目的不同可以換不同的刀具,這裡用到的是圖二的90°面銑刀盤,可以看到有凹槽,是為了排出金屬碎屑用的:

結構大概長這樣:

4、拋光
這裡Jony說是用了一種特殊的化合物,推測也就是細膩一點的拋光砂,拋光砂不神奇,一般CNC切過的金屬表面都會有圖一那種後紋,原始一點的用砂紙手工磨,從600的砂紙到2000的都有,按需求來,後來技術進步了用鼓風機吹沙子,手上倒是沒有圖片,以前也就是為了了解接觸過,現在蘋果這種更直接,機械臂拿著往沙子里捅,想一想和牙膏的拋光也很相似呢:

5、陽極氧化工藝

這個上過高中化學的應該都知道了,放進電解質溶液,最後可以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膜(猜測是AF膜,防指紋),以保護金屬的色澤,同時也起到裝飾的作用,因為不是負責生產的工程師,並不知道蘋果的電解質在ph值、濃度和組成上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下圖也可以隱約看出,經過拋光的金屬表面已經極為光滑,但是同樣有細微的同向紋路,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有會有下一步的存在;

6、染色

這裡Jony提到了一個詞,毛細效應(Capillarity),不知道各位還記得多少高中生物植物導管那一部分的內容,稍微解釋一下,我們平常如果把一根吸管插進水裡,會看到吸管內壁的水線略高於外部,這是因為吸管對於水有一個附著力(Adhesive force),這個附著力是因為水能夠與管壁緊密接觸,存在一定的分子間作用力,而這個力能夠幫助水體克服重力運動,比如我之前提到的植物的導管逆重力運輸營養物質,就是其中一種;而這裡為什麼可以利用這種現象染色,因為鋁合金的表面存在大量凹凸不平的凹槽,這些凹槽最後能夠吸附液態的染料。

那麼這項工藝高不高級呢?答案是一點都不高級...你的水性筆、鋼筆等也同樣是這個原理來保證筆頭的墨水流暢...

7、磁浴

這大概是大家最想知道的部分,Jony說是磁化鐵粉浸浴,其實學術上應該是指的磁流變液(MRF)浸浴,而這個磁流變液,指的是將微米級的順磁或軟磁顆粒溶解在低磁導率的載液中形成的新的非膠性懸浮液體,看上去很高級,要說完可以寫好幾篇Paper了,通俗點說,這種液體通過施加磁場(圖中正中金屬塊就是一塊電磁鐵),可以在幾毫秒內將自己的粘度係數極大的提高,最後甚至可以形成類似固態的東西;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用這種液體來做拋光?沒有別的,精細,好控制,同時對磨頭無磨損,前面我們看到,再精細的砂,拋光完之後都會存在肉眼可見的紋路,而對於已經完成電鍍的金屬機身,如果再用砂來拋光,等於是把之前的保護膜又消耗掉了,而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把砂的直徑控制到之前所說的微米級,效果會是什麼樣的?

篇幅有限,我沒有辦法詳細解釋這項工藝的全部原理,如果有興趣的,可以自行谷歌相關論文。這裡放一段中國科學院的《磁流變拋光技術》,解釋的比我清楚:

1994 年出現一種叫「磁性液體研磨」的光學加工方法。這種方法是在磁性液體中放一個「浮體」,在磁場的作用下, 磁性液體給「浮體」以力的作用, 使其與工件相接觸來進行拋光。這樣, 以整個「浮體」所受的力來代替原來單個拋光粉所受的力, 使拋光壓力大大加強。這種方法比較適合陶瓷材料工。

另有一種稱之為「磁微粉拋光」的光學加工方法。這種方法適合軸的拋光。將軸的周圍放置很多磁性拋光粉, 在外磁場的作用下, 磁性拋光粉聚結在一起形成「磁粉刷」。當軸旋轉時, 軸與「磁粉刷」摩擦, 從而對軸進行拋光。這種方法適合於鋼或陶瓷的加工。

以上,就是整個iPhone 7的加工過程,你說很難么?不難,道理都在這裡,你說簡單么,不簡單,因為每一個工藝的背後都是強大的資金支持和技術積累,臨時遇到問題的反應速度和解決方案可不是憑空能想出來的,更重要的是對質量的要求,蘋果向供應鏈提出的USL和LSL範圍是多少我並不知道,但是從以往的情況看,應該是業界的最高水準,所以:


這個工藝難度有多大,要看國產手機要多久才能抄過去。如果一直抄不過去,那就是難上天了,蘋果一定投了很多很多資金


具體工藝難度說不好,但是可以從側面回答一下。亮黑色16號首發5.5亮黑全中國Apple Store幾乎沒貨,4.7貨少得可憐,青島店也就六台4.7部分Apple Store連Demo機貌似都沒有。中國這麼巨大的市場還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還聽朋友說過一個小道消息,我不能確定真假,蘋果要用新工藝我國友商們早就聽說了,所以某族的先改了天線然後出了黑色先搶個先機,然後一直想做這種類似於拋光的鏡面鋁合金工藝,但就是做不出來。
原因就在於Apple並不是突然研究出新工藝,而是從Mac Pro的工藝改良演變出來的,這種複雜加工第一對機器要求很高,對調教能力要求更高,不然良品率太低虧錢太狠。也就Apple這種財大氣粗出貨量大的可以用後期出貨量去平衡前期良品率低帶來的高成本,國內很多手機廠商本身利潤率就低,小批量出玩票還行,想大批量做還是得等工藝成熟了,成本降下來才能玩


開發歷時兩年,好幾次眼看就要胎死腹中,又突然的復活了,絕望,絕望,絕望最後才看到希望。


富土康員工,做iPhone 的。
看到高票回答中有同事,哈哈。
1.別的不說,我在大半年前第一次拿到這個金屬後蓋的時候,把玩了二十分鐘,天線(白帶上)就掉漆了。當然了,那是大半年前的工藝水平,肯定有改進的,現在量產工藝變成啥樣我就不知道了。
2.這個金屬後蓋由於是高光的,所以在燈光下任何小瑕疵都會被放大。在沒有任何損傷的時候,一體感最強,但是一旦有劃傷,全部放大。
如果只是買個用的手機,白色依然是最耐艹的。
3.當初做這一代手機的時候,所有的顏色中高光黑是最重視的眼色。


高票某答主提到手機殼的良率問題,說個題外話吧,也是聽來的。我一個表哥在某測量企業工作,海克斯康子公司,具體名字不透露了。去年曾進駐富士康進行產品檢測,對象好像是iphone6殼吧,總之是蘋果產品。結果出來發現合格率不高,請示上級領導怎麼辦,領導說這事你先別管。其實不合格的手機殼理論上是要銷毀的,不過聽他說富士康出過這麼一件事,負責安保的BOSS倒賣手機殼(可能也包括其他次品配件),獲利千萬級,隔兩月他再去,發現保安都面生的很,一問才知道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整條安保線包括外包的安保人員統統撤換了。當然了肯定很多人質疑,次品手機殼才幾個錢,偷出去怎麼用的上,這樣一類問題,我只能說我也只是跟我哥一塊打遊戲閑聊時聽來的,零零碎碎,好幾手的信息了,跟實際情況可能出入很大。


1. 鋁材容易氧化,拋光後亮度達不到
2. 做完陽極之後有很多cracker
3. anti-finger鍍膜持久度低
良率損失肯定很高啦
------------------------------------------
利益相關:輕度參與


謝邀,但是工藝上的東西我也是不懂,就從別的角度講講好了。自從4S以後,iPhone的後蓋就從玻璃時代變成了金屬時代,從5開始到去年的6S,4代旗艦都沒有出現真正的純黑,取而代之的都是深空灰這個金屬暗灰色(期間各大友商也紛紛在金屬後蓋上採用了深空灰)。所以你問我加工難度多大?大到即便是蘋果這種業界標杆都花了4年多才能實現金屬時代的純黑展現,你說有多大?


看到某士康的有些回答,實在看不下去了。鋼琴黑的良率很低,很長一段時間良率為零,營收不達標。直接導致某工廠廠長離職。良率剛過20%,負責營運的VP直接表揚。
還有這個版本代工廠都做不出來以前的高良率,綠點從Proto1到現在從未停止過。所以不要瞎扯了


我在做蘋果耳機PCB的一家廠工作,這麼說吧,為了IP7的耳機的PCB,我們報廢了幾百個平尺,要知道,一個耳機的PCB是0.0幾個平尺。


這玩意最終都會被各式奇怪醜陋的外殼包起來的


怎麼說呢,我是昌碩線上面的一名工人,在7發布之後我才見到亮黑色的7,真tm漂亮,真tm 容易沾指紋,並且白帶都是拋光的,我擦了。但最重要的是!!!!!每天四千產量中我只能見到10台左右的亮黑色的7!!

以下是補充。。。。。。。。。。
首先強調!我說的是我看到的,一條整線起碼倆條線,有的4條,並且我們不是主要的生產部門,生產部門大概是10000左右的產量,並且是4條分線整線。
其次,算了,其次個毛線。直接說乾貨,亮黑色的產能在爬坡,預定到亮黑色的一定會發貨,沒有預定到亮黑色的也不著急,很快就會有的,大家放心。?
突然又想起來一個事情,其實蘋果也玩飢餓營銷,只不過方式不一樣罷了,這次的亮黑色就是,這個消息可靠,來源恕不告知。和小米玩的是一個套路,只不過方式不同而已,加上品牌效應。
還有,我們工廠的品控非常嚴格,但是不推薦來這裡工作。
附送現在的補充,亮黑色大量生產,良品率很低。11月十幾號來著,懶得看日曆了。


從價格上就可以看出來有多難了
13號第一批亮黑16號到貨預訂,已經被土豪預訂一空
14號亮黑已經預訂不到了


5c用戶表示....不管前期多光亮,後期都會磨成砂....笑


這亮黑色到底能不能亮瞎一眾屌絲的鈦合金狗眼,關鍵還在於硅膠套的透明度啊……


邀請我這個果黑幹嘛
工藝什麼的……直觀就是富士康一小時幾千台(可能更多)的水平。
可能會遇到以下問題:


原理都簡單 真正能做到的有幾個


銀色配官方case

美炸,獨特品味之選


作者:airbai
鏈接:iPhone7亮黑為什麼能做到這麼黑 - airbai和他朋友們的專欄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都看到了,iPhone 7出了個新的黑色,叫做「亮黑色」,英文名叫「 shade Jet Black」,到底有多亮,機智的網友給出了答案如下,一圖勝千言。

蘋果官方針對「亮黑色」的解釋是這樣的:

亮黑色 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 高光澤度的外觀,採用包含九道精密工序的陽極氧化與拋光工藝打造而成。其表面硬度與其他採用陽極氧化處理的 Apple 產品相同;但是,高光澤度表面可能隨著日常使用而出現細微磨損。如果對此有所擔心,建議你選擇一款合適的保護殼來保護你的 iPhone。(詳見:iPhone 7 - 技術規格)

但是這個「九道精密工序的陽極氧化與拋光工藝」到底什麼樣呢?蘋果的喬納森?保羅?伊夫說主要是下面這麼幾步,我們看一下。

第一步:是「選中3D拋光」,大概意思是,把iPhone殼放在特別細的粉末的一頓轉。

(動圖看這裡:https://www.wired.com/wp-content/uploads/2016/09/Polish.gif)

第二步:把殼兒放進氧化液體里並通電,這樣鋁就變成氧化鋁,同時表面會變成像海綿一樣但又特別特別特別小的毛孔一樣的結構,這些毛孔方便後面的染色環節。

(動圖看這裡:https://www.wired.com/wp-content/uploads/2016/09/Anodization.gif)

第三步:就是染色了,這個染色就相當於讓那些小毛孔把顏色吸進去。

(動圖看這裡:https://www.wired.com/wp-content/uploads/2016/09/Dye.gif)

最後一步:來一個整體的沖洗。

(動圖看這裡:https://www.wired.com/wp-content/uploads/2016/09/MagnetizedBath.gif)


整體上述步驟在40分鐘內必須完成,並且在一個10000加侖大池子里進行。

就這樣啊,這麼簡單啊原來,嗯對。


註:

本文源自Wired How Apple Made Its Jet Black iPhone None More Black


推薦閱讀:

如何在香港代購iPhone6?具體的流程是?
蘋果官換機質量跟全新一樣,為什麼價格這麼便宜?
華強北能把二手iPhone還原成未激活狀態是真是假?
左撇子是如何使用 iPhone 的?

TAG:iPhone | 製造業 | 蘋果公司AppleInc | 材料科學 | 製造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