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為知乎國家話題中關注用戶人數最多的?
以下為主要亞洲國家及歐美國家關注人數,忽略正常浮動,如有關注人數大於日本的國家話題請指出。
日本 236556
中國 67787
(當然有大量用戶分散於各城市 各省份
如
北京 58279
上海 62793
香港 80868
台灣 67190
)
韓國 99869
朝鮮 22550
美國 86544
德國 33183
英國 35704
法國 18173
這個現象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能折射出哪些事實呢?
請各位暢所欲言 互相分享。
預警:本文里有大量醜陋的stata截圖。
===============================================
主要結論:
知乎群眾對於別的國家
1.越遠越懶得搭理
2.人口越多越在意
3.嫌貧愛富
4.並沒有特喜歡日本
5.特不喜歡韓國
6.可能更關注英語國家
這個題有意思。我查了一些其他國家話題的關注人數,目測可能具有引力模型的形式。於是就手動收集了知乎上一些關注數較高的國家的關注人數、首都到北京的距離(作為距離的代理)、人口和人均GNI。數據是這樣的:
粗看還挺是那麼回事。基本的模型長這樣:
取對數後得到線性形式:
於是老夫做了個回歸……
輸出的表長這樣
用關注者的預測值對真實值畫個散點圖,長這樣
豪么你丫誰啊……
雖然係數的符號是對的,離顯著也就差那麼一點點,但這個喇叭形的「pattern」是讓我拿來喊「WBD老闆黃鶴帶著小姨子跑了」嗎……
不能忍,加變數!
測試了如下變數:
是否在亞洲——不顯著,但是pattern好看點
是否使用過漢字——很顯著,而且pattern更好看了
英語是否是官方語言——不顯著,還是個喇叭
於是我一氣之下,把這仨變數以及一個日本專屬的虛擬變數都扔到一個回歸里,讓它們幾個PK一下(實證文獻里叫horse race),表長這樣:
坑爹啊!只有人口顯著了!離顯著最近的一個是漢字!重要的變數——距離的符號也不對!
所以一定是模型錯了,這時我才發現我一直沒有用人均GNI的數據,於是就把它也取了個對數扔到賽馬回歸里,結果——
法克,猴狸法克。考慮了富裕程度後,幾乎所有文化變數都顯著了,或者說分層了。引力模型原有的變數也都顯著了,符號也是對的。然而,由於日本和漢字的方向相反,而漢字指示且日本不指示的國家只有韓國(朝鮮缺人均GNI數據所以這個回歸里沒有)。所以我乾脆給韓國也搞了個虛擬變數,又回歸了一次,結果如下:
日本不顯著了而且是負的。所以日本的文化因素並不能解釋多少,人口、距離和富裕程度才是主要解釋變數。英語國家的文化代理離顯著不遠,估計是因為印度的存在拉低了這個變數的解釋力。
也就是說,基本可以認為真實的模型是這樣的
其中,G分為三類
1.英美澳加(用英語的發達國家)
2.其他國家
3.韓國
從上往下,引力係數G遞減,也就是知乎群眾越不偏愛。
於是就有了最前面那一段總結。
啊對了,你們要前面那個加了人均GNI的賽馬模型的預測散點圖?它長這樣:當然,這只是關注多的十來個國家的小樣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做一個知乎所有國家話題的,可能可以發現更有意思的pattern。
今天是2016年9月18日,我在timeline上刷到這個問題,並決定認真回答這個問題。
現按次序摘錄「日本」話題下的「精華」問答,並將它們分類:
為什麼日本這樣的小國家當年強大到可以侵華?(歷史-侵華戰爭)
為什麼一些日本民眾不承認南京大屠殺?(歷史-侵華戰爭)
日本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經濟-綜合國力)
日本哪些化妝品護膚品特別好?(經濟-工業-日化產業)
哪些日本產品是中國產品無法替代的?(經濟-工業-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
上個世紀日本泡沫時代究竟是怎樣的一副光景?到底繁榮到什麼程度?(經濟-經濟史)
為什麼有人說日本人冷漠?(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白夜行》這部小說好在哪?(文化-藝術-文學)
中國的山寨這麼多,為什麼我們總是說日本善於模仿?(經濟-工業-製造業)
日本到底哪裡好?(無法分類)
有沒有像 AKB48 那樣由數十甚至上百人構成的男子偶像團體?(文化-文化產業-娛樂產業)
日本旅遊自助會比跟團貴嗎?(旅遊)
如何評價在 1945 年,美國向日本投下了兩枚原子彈以迫使日本投降?(歷史-太平洋戰爭)
日本有哪些糟糕之處?(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如何起一個中二的日本名字?(文化-社會風俗)
為什麼日本人的高素質在侵華戰爭中不見了?(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近幾年韓劇、泰劇在中國都很火,為何日劇卻在中國火不起來?(文化-文化產業-影視劇)
日本有哪些雋永的俳句?(文化-藝術-文學)
怎樣快速有效地分辨出值得追和果斷棄的日劇?(文化-文化產業-影視劇)
日語好是怎樣一種體驗?(文化-語言文字)
那麼多國家都欺負過中國,為什麼中國單獨那麼恨日本?(歷史-中國近代史)
在東京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文化-教育-高等教育)
《千與千尋》里無臉男為什麼喜歡千尋?如果千尋回頭了會發生什麼?(文化-藝術-電影藝術)
能否說「日本對二戰的反思不夠到位」?為什麼?(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在日本的 IT 公司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經濟-工業-高新技術產業)
日本有什麼特別的職業?(經濟-就業)
為什麼相比相對發達的韓國和日本,我國女性在社會上地位更高?(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第一次去日本旅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旅遊)
在日本什麼樣的女生算是美女?(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日本這種被某些人認為高素質的民族在戰爭中為什麼那樣野蠻殘忍?(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日本人不給人添麻煩到什麼程度?(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日本的城市居民只有少部分人開車嗎?(經濟-交通產業)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墊底辣妹》?(文化-文化產業-電影)
日本人真的像傳聞中那樣嚴謹嗎?(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
整理到這裡,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僅就知乎用戶而言,對日本的旨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領域:
經濟——尤其是製造業與高科技產業
文化——尤其是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歷史——尤其是侵華戰爭與太平洋戰爭
下面我們來進行具體的分析。
在經濟領域,討論的旨趣集中在製造業與高科技產業。日本的製造業與高科技產業確實很發達,但知乎er的興趣如此集中,應該是由於中國的製造業與高科技產業也在高速發展的緣故。因而日本既是可以學習、參考的對象,也是最主要的三個競爭者(德、美、日)之一。與之相比,日本的文化產業也很發達,但大家的旨趣大多不在於「日本的文化產業為什麼發達?」,而是出於對偶像的喜愛,討論具體地文化產品或文化現象,如下列問題:
有沒有像 AKB48 那樣由數十甚至上百人構成的男子偶像團體?(文化-文化產業-娛樂產業)
近幾年韓劇、泰劇在中國都很火,為何日劇卻在中國火不起來?(文化-文化產業-影視劇)
怎樣快速有效地分辨出值得追和果斷棄的日劇?(文化-文化產業-影視劇)
無論是問題還是答案,更多地指涉文化產品而非文化產業。這是因為,在文化產業方面,中國的文化產品雖然質量略遜一籌,但由於是本土文化產業,所以總體體量上佔優。而日本本土的文化產業輸入到中國後,形成的是相對小眾市場。
至於文化方面,自然有一部分是對文化產品的討論,但更多的是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領域的問題。這也是有原因的。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氣質。由於日本目前較中國仍然保持相對發達的地位,中國人對這種同根同源卻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充滿了好奇與求知,是正常的。
另外,由於尚未確切的原因,日本的社會文化體系中最為中國年輕人熟知的部分,是「不給別人添麻煩」和「過分嚴謹」。例如下面這兩個問題:
日本人不給人添麻煩到什麼程度?(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日本人真的像傳聞中那樣嚴謹嗎?(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由於極端個人主義在中國年輕人中的盛行(在這裡點名批評咪蒙等人的負面作用),以及年輕人對過分重視親族關係、家族干涉個人行為的傳統的厭惡,年輕人對日本這種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互不干涉的社會文化環境心嚮往之,因而關注,是正常的現象。知乎上對日本的社會文化心理的探究是全方位的,例如下面這個問題:
為什麼有人說日本人冷漠?(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就是在探究日本社會文化心理的負面作用。對社會文化心理的負面作用的討論是充分的,也顯示出知乎對於日本的整體態度是公允的,沒有盲目追捧。例如在問題「在日本有哪些糟糕之處?」下的回答,就主要集中在日本社會文化心理的負面作用上,包括嚴格的等級制、重秩序輕道德、過分嚴謹以致於保守,等等。
下面說說歷史部分。這部分不出意外是與侵華戰爭相關的,但明顯感覺到知乎用戶對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的旨趣,不再局限於戰爭的勝負原因的探究,而是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
為什麼日本這樣的小國家當年強大到可以侵華?(歷史-侵華戰爭)
日本這種被某些人認為高素質的民族在戰爭中為什麼那樣野蠻殘忍?(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為什麼日本人的高素質在侵華戰爭中不見了?(文化-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
這些問題涉及戰爭的動因、戰爭中的反人類罪行、戰爭創傷等。我相信,通過討論這些深層次的問題,可以幫助一部分中國人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無論是侵略者還是保衛者,都是戰爭的受害者;我們要珍惜並且努力維護和平的環境。
日本與中國在戰後曾有一段蜜月期。這是由於日本自身經濟形勢大好,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同步進行。但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右翼勢力抬頭,以及中國改革停滯、利用民族主義情緒轉移矛盾,雙方又不約而同地將歷史遺留問題搬上檯面,拖累東北亞地區局勢不斷惡化。在這方面,日本確實是有過失的。在「日本」話題下上也有討論,例如:
為什麼一些日本民眾不承認南京大屠殺?(歷史-侵華戰爭)
這樣的討論並非沒有意義,而是要以之為鑒。
我簡單總結一下:
在經濟上,日本的製造業與高科技產業相對中國仍然具有累積優勢,經歷過與中國類似的房地產泡沫,具有借鑒、學習意義。
在文化上,同源而出,氣質不同,個人主義、高素質與嚴謹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和嚮往;文化產業持續輸入,在年輕人中具有影響力。
在歷史上,日本曾與中國親密無間,但面對西方,採取了不同的策略,最終導致雙方陷入戰爭泥潭,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戰後雙方經歷了蜜月期和冰凍期,其原因深刻、複雜,具有探討的意義。
綜上,「日本」這個話題,涉及經濟、文化、歷史等多個領域,牽動文化心理反思、經濟發展願景、民族主義情緒等多個觀念;討論日本,進而學習、借鑒、反思,有助於中國人構建自我意識、國家觀念和民族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又在多個(非戰爭的)領域與中國呈現劍拔弩張的競爭態勢,研究日本,是現實的需要。
PS:時間所限,又是手機碼字,在「日本」話題下選擇了有限的十幾個問題進行分析,難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對問題的分類,雖然參考了各位答主的大題方向,但難免有主觀臆斷之感,望包涵。第一,無論你多喜歡/多仇恨日本,她是近現代以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國家。從封建時代的尾巴,到今天的現代化中國,無不充斥著來自日本的直接/間接影響
第二,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一個大國夢!中國作為一個亞洲國家,想要崛起於世界,並沒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唯有一個失敗的案例供我們借鑒。舊日本帝國曾經是亞洲唯一沒有被西方殖民的國家,唯一建立過海外殖民地的亞洲國家,唯一打敗了白人的亞洲國家(1905日俄戰爭)。 然而這樣一個外面看起來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國家,卻在短暫的巔峰之後迅速跌落萬劫不復。其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的本質值得每個中國人以此為鑒。一個看起來很美的國家,裡面陸海矛盾尖銳,陸軍南部派系爭鬥不斷,有理智的領導人被狂熱的民族主義分子所綁架,軍政系統里下克上絡繹不絕…………大日本帝國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最終他們成為了大海里的廢銅爛鐵,星空下的一片焦土。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在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下慢慢的取代他們的地位,一個失敗的日本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第三,語言相似,歷史相通,地理相近,如果想去中國相鄰的幾個國家旅遊,排除那幾個動亂的貧窮的國家,日本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第四,我們都看過日漫,很多人看過小電影~~這個國家以特殊的形象存在我們記憶深處
第五,日料很好吃,零食也不錯!個人很喜歡的北海道巧克力
一、大部分人了解或者想了解能了解的國家太少
世界上有將近200餘個國家和地區,一般人知道幾個?之前我在聯合國大聽一個關於烏克蘭政治歷史問題的「座談會」,主講教授問起烏克蘭有多大,在場的國際政治專業的博士生、教授們個個面面相覷…連專業的都不少人不清楚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情況一般人就更不了解了。一般人能稍微了解到點的就是中國周邊幾個國家,再加上歐美。這下最受關注國家競選比賽就能淘汰90%的國家了。
二、地理
距離太重要了。文明5里宗教也好文化也好越近距離的國家(城市)越好傳播影響。現實中也是如此。去日本只要辦了護照買張兩千多的往複機票就能去了,兩個小時到達,比起歐美繞半個地球近太多了,俄羅斯雖然近,但離我國南邊遠,而且俄近的地區是西伯利亞…這下能剩下和日本比人氣的國家就剩中國周圍的朝韓、印度、東南亞各國了。
三、文化
這個太複雜了。挑幾個栗子。
不懂任何外語的情況下,你只能看得懂新加坡和日本的常用文字。歐美有漢字的大多數和華人相關的地方。除了新加坡,只有日本本身大量使用漢字。這對於國人來講、無論文化水平是高是低都相當有魅力。
再來一個、日本的文化影響力在世界上幾乎僅次於美國。多少城市裡長大的孩子的童年回憶里充滿了與日本相關的回憶?能符合這點的、只有美國能和日本能比一下了。
四、政治歷史
歷史上抗日戰爭影響力秒殺一切中國近現代參與的戰爭。
國際政治上、中日關係都是中國對外關係里最重要的國際關係之一。
綜上、最受關注的國家如果不是日本就讓人不太想得通了。
我覺得原因有幾個,第一是日本的文化產品在知乎擁有廣泛的深度受眾。第二是長期有大量大V撰寫關於日本的文章,影響了相當一部分人。第三個是知乎群眾的烏托邦心理。
一個國家存在感強不強,取決於你有沒有強大的文化產品輸出。 在知乎上也是這樣,誰的文化產品更流行,誰就更具有影響力。知乎聚集了數量極為龐大的ACG愛好者,尤其是愛好此道的學生群體比例驚人的高。因為這個,對日本的關注度超過其他國家實屬正常。
日本的文化產品,漫畫動畫不用說,隨便一部海賊王啥的就能找到成千上萬關於它的話題,問世十幾二十年的灌籃高手也能保持極高的熱度。 還有日劇,什麼堺雅人,新垣結衣隔三差五就出現在tl上。 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日本的戰國時期的歷史,就類似中國的三國,也有無數愛好者討論。還有就是各種充滿逼格的實體產品,從索尼到無印良品,就不多說了。
韓國為什麼在知乎存在感低,因為韓星,電音舞曲,長腿歐巴這類東西在知乎屬於比較不入流的東西,敢於說自己喜歡需要很大的勇氣,羞恥度太高。反觀貼吧,微博,韓流的存在感要比日本強得多。 最近《釜山行》大熱,我猜韓國在知乎的存在感指數肯定漲了不少。
其他發達國家,比如英法德意,輸出的文化產品太少了,我想很少有人能耐著性子看幾部歐洲電影節的獲獎作品。終端消費品能被大眾熟知的也寥寥無幾。缺少這些就缺少讓人討論的話題,於是只能在綠綠搞大新聞的時候出來刷屏了。
美國也是知乎存在感最強的國家之一,一個選舉就有無數個與之相關的問題。它的影響力是無遠弗屆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全方位的強大。從新款iphone到漫威電影,都是日本所不能比擬的。但為什麼關注度低於日本,就跟我上面提到的第二點原因有關了。 知乎有數量不少的大V專業進行日本文化的寫作工作,尤其是早期的時候,奠定了知乎整體關於日本的一個基調。比如佐藤,李淼,蘇菲等等,每個都有很強的寫作能力和感染力,在這個過程中也積累了巨大的影響力。而其他國家,還沒有這種量級的人士從事這種工作。
並且美國文化因其過於強勢,太為大眾所熟悉了,很多時候人們並不見得會為它特意打個美國的標籤,逼格也相對不夠,比如人們更樂意炫耀自己吃壽司的經歷而不是吃漢堡的體驗。
最後我還有個猜測,可能還和大家的烏托邦心理有關。 很多人覺得每天的生活都亂象叢生,渴望一個人與人之間互不影響,社會井然有序的地方,於是對日本會寄託很多想像。美國歐洲這幾年由於社會問題叢生,公共知識分子著力塑造的烏托邦色彩已經很淡了。其實個人有一種看法:因為文化相似性。
中國日本韓國朝鮮等等東亞國家,在文化方面的特徵很相似。
首先,這些國家的文化來自於同一個源頭,在各自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吸收。
不管是因為同源還是因為地理位置相鄰近,總之彼此都很容易理解對方的文化。
而在一眾東亞國家中,要論文化體系發展最成熟的應該莫屬發達國家的日本。(如前幾個回答所說的,日本的文化輸出能力很強。)
但我認為除了強大的輸出能力,日本國本身的文化水平也是極為精緻而成熟,而中國作為一個發展勢頭正勁的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迅速的時候,往往會追求一些精神層面的水平,譬如小資產階級,而日本「小而精」的文化也是恰恰迎合了國人的需求。
人家本身就優秀啊,我們眼界剛剛放開,好的東西必定會追求呀。
因為,日本高考也考文言文…
除了日本哪個國家還會這樣=_=
因為無論歷史怎麼樣,日本是近代對中國幫助最大的國家。
有人說我美化日本,歷史數據在你們眼前,你們不信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我國各大出版社有關中日建交歷史,各領域往來的書籍,圖書館裡不要太多,全部有憑有據,何來美化?
玻璃心 + 沒文化,手動滑稽。。。
大概因為在信息發達的今天,日本依然蒙著一層神秘夢幻的面紗。
歷史上我們曾為日本塑造民族性格和文化,如今日本保留完善的傳統文化和與中國同源的的現代文化也在像中國輸出。
歷史上日本曾是我們不死不休的敵人,今天我們在經濟上互為最大進口國,誰也離不開誰。
面對日本傳統的一面時,我們心中有好奇,有對其的認同,也有對自己的文化中隨歷史長河而去的那一部分的遺憾。
面對日本現代的一面,我們在驚嘆中看見了中國的未來。因為很多人還受外界的認知,不能理智的看待它,所以迸發出很多很無聊但是回答數量多的問題
那些整天在網上鬧騰的人靜下心來看幾本日本史看一些nhk的紀錄片看一些現代的綜藝節目,都沒有那麼多破事好問的了因為在知乎喜歡美國政治不正確唄。
知乎表面上不會明說,但是會偷偷的搞些小動作。比如問美國做過什麼暖心的事知乎就把問題關閉了,理由是太寬泛。以至於我想找地方誇美國都找不到。而其他國家這樣問就沒事。又比如有人問如果美國消失了會有什麼影響知乎不管。可是有人問如果日本消失了會怎樣知乎刪問題比誰都快。所以在知乎美分根本就沒有發聲的機會。
不過何必呢?知乎這麼費勁心機的美化日本抹黑美國,中國人還是去美國的最多。所以知乎這麼搞無非是自欺欺人罷了。對,剛才發現個小問題修改了一下,最後發現日本關注者多,用人口多+近+富裕就基本完全解釋了。文化的影響不顯著。
@Reinhardt Jin 得票數最多的清華大學博士用一串糊弄人的數據得出一個結論:日本關注用戶最多和日本文化影響力沒有多大關聯。然而事實上
關注日本文化的用戶比關注日本用戶的數量還要多。
給他點贊的用戶數量之多,反映了知乎這個網站的用戶有多容易被「看上去很厲害」哪怕自己都看不明白的答案糊弄。
好意外的感覺,因為我的timeline里出現最多的是美國的事情,大選呀,稜鏡門呀,阿富汗又炸了醫院什麼的。
也許只是一個巧合而已,就像一隻螞蟻在靶子上爬,發現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條溝壑。日本動漫對中國影響很大。
日本留學的人很多(美英加澳齁貴的,窮人也去不起)。而且日本留學門檻低。像我們德島大學這種辣雞國立,托福50+日語N1點擊就送。
學日語的人很多。對中國人來說,日語比德語法語好學,而且中國人不用背漢字的寫法。
很正常。不了解日本,怎麼能對得起自甲午年到1945年五十年死去的先輩
就個人來說
動漫,閱片經驗豐富
日料,非常非常非常愛吃
日劇,有喜歡的幾部
小電影,閱片經驗豐富
文化相似
歷史因素
地理因素
羨慕,嫉妒,以前恨,現在恨不起來
ab站的功勞
要說原因非常簡單:日本的文化輸出能力太恐怖。且不說動漫日系遊戲日劇之類在東亞的統治力地位,日本文化在英美歐洲影響力依然高的嚇人。
至於說國內的情況嘛
1.80後90後小時候看哆啦A夢數碼寶貝玩口袋妖怪就會對這個國家產生憧憬和深刻的印象,長大後又要接觸互聯網上日本ACGN文化的全面洗禮。
2.日本又同時是中國人最恨的國家之一,歷史問題就不說了,身為一個大國被一個曾經的小弟侵略並且超越,肯定我們會感到一絲不滿。
媽的,國內遊戲電影動漫什麼時候能夠達到對外全面輸出的水平啊,多麼想看看中國文化席捲世界的時刻。
其實很簡單,目測是因為日本AV是中國大部分男士的性啟蒙老師,又因為知乎碼農單身狗多,所以愛屋及烏,關注日本比較多。
所以說看問題要看本質(大霧,手動doge臉)
推薦閱讀:
※我國軍事力量在亞洲能排第一嗎?
※東亞人有獨特的魅力?
※如何看待皺市明亞洲排名跌到138名?
※亞洲體壇最漂亮的十位女運動員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