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了字以後是如何向別人介紹的?

古人和近代人20歲明志以後給自己取字,這個字是通過什麼渠道被他人得知的?
難道是自我介紹?比如「你好我叫朱自清,我字佩弦。」「你好我叫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
可是,對方稱呼自己的字是一種尊敬的表現,這樣自我介紹豈不是在暗示:以後給我放尊重點?
所以對方是如何知道別人的字的?
更細問一點,第一個得知自己的字的人,是如何得知的這個字的(總不可能是他人介紹吧,在他前面沒有人知道啊)?


是的,古人就是如此自我介紹。

舉個例子:

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纔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壽長,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

這是《三國演義》第一回的情節,寫劉關張三人初識的場景,你看張飛、關羽的自我介紹,都是「姓×,名×,字×,籍貫」這幾項內容。

《三國演義》是明朝小說,那自然反映的就是明朝的風俗,這就表示明朝人見面自我介紹,也肯定是這樣的。

當然,真正三國時期的例子也有,就是下面這個:

朱然的名刺(也就是古代的名片)。

朱然是東吳的大將,抓住關羽的人。1984年發現了他的墓,發掘後出土了這個東西。名片這東西,大家都知道就是給別人看介紹自己的。咱們看看朱然的這個名片上是怎麼介紹的。

三個名片,兩種內容,一個是「故鄣朱然再拜,問起居,字義封」,一個是「丹陽朱然再拜,問起居,故鄣字義封」。

這裡除去「再拜」、「問起居」這些客套話,真正自我介紹的內容,也是三項:姓名、字、籍貫。

可知古人自我介紹時,字是必須要介紹的基本內容。

題主說了,字既然是給別人稱呼的,那自己介紹出來是不是在暗示對方呢?

當然不是,在交往中,稱呼對方的字,這是基本的禮貌。但如果你不介紹字,那豈不是是讓對方無法稱呼你?這樣一來給對方造成了尷尬,失禮的可就是你了。


所以有一個敬語叫「台甫」,對應的謙詞叫「草字」啊。以後還得想辦法打聽他家父祖的名字,好避諱呢。麻煩吧…所以現代這些沒了。

另外字很多時候是長輩起的,還要附贈你一篇「字說」,作為說明書。


「請問台甫?」

「啥?」

「問你叫什麼?!」

現代人一般只有姓和名,可是在古代,古人不單有姓、有名,還另外有字、號。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複姓諸葛、單名亮、字孔明、號卧龍。古代的禮儀,平輩相交,是不能直呼其名的,這是失禮。因此,初交時,多問字、號,而忌問名。請問台甫即請教人的尊字、大號。

郭德綱和于謙的傳統相聲《福壽全》中有這麼幾句,

郭:請問台甫?

於:單字名謙。

可見,在這兒,「台甫」就是在請教大名。不過,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台,本意是指高而平的建築物,後世由於一些官府機構在這些建築物里辦公,逐漸也用作官署的名稱,如御史台、都水台、蘭台等等。而後,引申為對高級官吏的敬稱,如「撫台」、「藩台」、「道台」、 「學台」;進而用作對一般人的敬稱,如對平輩的友人敬稱為「兄台」。

甫,通「父」,先秦時,貴族成年男子美稱「父」。貴族男子行冠禮後,往往以「……甫(父)」為字。如《詩·大雅·烝民》:「保茲天姿,生仲山甫。」如稱孔子為「尼父」也作「尼甫」(事實上,孔子字的全稱是「仲尼甫」)。而後世也有許多人起表字時也用「甫」,如南宋詩人陳亮,字同甫。

如此一來,「甫」字遂漸與表敬意的台字連在一起而成為表字的代稱。「台甫」就作為尊字、大號的代稱。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五回中說: 「彼此略略招呼,都來不及請教貴姓台甫。」而陳聰文先生的散文《一天》中也有「這是熟人,同桌吃過飯的熟人,但我因為不會去請教人貴姓台甫,所以至今還不知如何稱呼」的描述。

到了現代,絕大多數的人只有姓、名而無字、號,初次相見,一般也不會直接冒昧的詢問對方的名,也只是徵詢一下對方姓氏,並冠「貴」,如「請問貴姓?」


推薦閱讀:

遇到和自己同名的人是怎樣一番體驗?
有哪些名必須配上適當的姓才有味道?
日本人重名的概率高不高?
有一個重名率特別高的名字有什麼體驗?
「三宅一生宅一生」該怎麼對出上聯?

TAG:名字 | 中國古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