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評論家在攝影史中,扮演的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謝謝邀請,
不過我本身呢修養還沒有到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地步,不過仍然想說說一些自己的想法。
攝影作為一個藝術形式,附加在上面的就是攝影歷史,攝影理論,攝影批評。攝影史主要是研究攝影產生到現在的變革,運作,發展等等。攝影理論就是宏觀的討論攝影的本質。攝影批評則是微觀的,針對一個攝影師或者一個流派進行批評,攝影批評立足於一些案例的解讀,進行剖析,因人而議,或曲線或犀利。
用一個評論家說的話解釋一下很合適(原諒我忘記名字了)"當代藝術合法化後,需要把自己變成反對派"。這說明一個藝術作品或藝術思潮出來,批評家要引導大眾認識它,大眾熟悉後,這個藝術作品或思潮就會壯大,甚至過時,它的合理性就會受到了質疑,這個時候批評家就要批評它,促進新的藝術的誕生,從而推動攝影史發展。
有不合理的地方歡迎批評指正


簡單粗暴的來說,就是你看不懂的東西他們能看懂,他們看懂了以後告訴了你,讓你知道這個攝影師有多麼牛B。


謝 @竹君@青山維特 邀!


簡單直接的說,評論家的出現是以一個中間人的身份出現的。
這個中間人是的存在是為了消除攝影家和觀眾之間的障礙而應需出現的。

如果要深入了解評論的機制與作用,那麼首先要對藝術評論的前世今生知根知底。

藝術評論是對於視覺藝術的討論和評價。


藝評通常站在審美和美學理論的角度上去批評藝術品,其目標是引導觀眾理性的欣賞藝術。大多是情況下觀眾帶有一定的盲目屬性,容易受到社會或政治等因素的干擾,所以這也就成為藝術評論試圖解決的問題。

那麼評論家是如何評論藝術品的呢?

首先,評論家要做的是結合藝術家的陳述(statement)和言論等信息儘可能的將藝術品以文字的方式進行充分敘述,簡單的說就是翻譯藝術品。這種翻譯和敘述為更深入的評論建立了根基,因為當敘述完成之後,我們就已經能具體和系統的了解,看到的畫面中發生了什麼和作者的意圖。

這就如同看電影。
觀眾往往不會了解到大部的細節與意圖,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影評人。在看完電影之後有許多觀眾可以說出這個電影「好」或者「不好」,然而至於為什麼卻無從說起,於是把好壞的原因歸結為「感覺」。 而感覺並不會憑空產生,一部好的電影,導演在電影中安排了大量的細節與伏筆,演員的演繹也會為電影加分。然而所有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在觀眾的腦中就像是一堆零亂的材料,引發了許多疑問與困惑。


舉個例子

這句台詞,想必已經在各位心中潛伏了多年吧。可能你感受到它在某個位置擊中了你,但是你不太了解那到底是怎麼回事。

所以你需要一個影評人。
一個好的影評人也許能解了你的心結。


所以,你也需要一個藝評人,來幫你解讀關於藝術的點點滴滴。

藝評人在大眾看起來是個模糊的職業-你不知道這些人是從哪兒冒出來的,也不知道他們靠什麼活著以及以後到哪兒去。

追溯現代藝術評論的歷史,可以查證到系統的評論出現在18世紀。

有個英國畫家,Jonathan Richardson,應該是目前最早可以查證到盡興藝術評論的人。他試圖弄出來一個「藝術排行榜」之類的東西,實質就是客觀的,有條有理的對當時的藝術品進行評估和排名。Jonathan把評估分成了7個考量因素,比如描繪,構圖,創意,色彩之類的,每個因素18分為滿分,分別打分然後合計得到最後分數。

很有趣的是,這個系統的「評價標準」迅速的風靡當時的英國中產階級,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這些虛榮的中產喜歡用這些分數來炫耀,於是這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18世紀英國社會浮誇之相的一個體現。

原來藝術評論的興起是源於裝逼啊,這個逼裝的要給18分啊... (大誤

然而在大腐國藝術評論也就是打打分或者簡單說幾句什麼的,然而不久後藝術評論這個新興的概念就傳播到了法國。 這時候有個法國人跳出來說英國人我要給你們一個差評,0分! 然後就開始通過作文來做藝術評論。這個人就是狄德羅,其實你們知道的,他是個哲學家,曾經有人來找他想請他把英國百科全書翻譯成法語,結果他看了下說,這什麼鬼,然後自己編纂了一部百科全書... (英國人的薯條都掉了...)

狄德羅算是最早開始通過文章來正式做藝評的人。
一向擅長搞宣傳的英國人表示不服,他們發過傳單和小冊子,上面印著「藝術解讀」之類的小段子,後來終於把評論發到了一些報紙和學術期刊上。於是在18世紀末,在英法不斷的裝X與打臉中,藝術評論終於有了一個正規的形式。


然後就到了19世紀,這個時候藝術評論家已經變成了一種職業。評論本身也出現了大致的形態,比如,以審美理論為根基的藝術評論。參與評論的人越來越多,於是便出現了分歧,或者說,出現了一種「百家爭鳴」的局面,有爭論就有進步,於是藝術評論推動了西方藝術的發展,各種流派、各種風格的輪廓在評論中更加清晰,同時也將一大批畫家推倒了公眾的視線中。或許我可以認為,藝術評論拉近了藝術與大眾的距離。從某種意義上來,在評論出現之前,藝術是貴族的玩物。

類比之下,在相同的時間,亞洲似乎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藝術評論者。這似乎也是導致今天西方思想主導藝術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藝術評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話說到這裡,我們將目光移回攝影的時候,自然就知曉了攝影評論家是什麼樣的角色。

總結起來,藝術評論者承擔了三個角色,觀察者、解讀者以及引導者。


參考文獻:A History of Art Criticism, Retrieved 16 December 2013.http://www.pearsonhighered.com/assets/hip/us/hip_us_pearsonhighered/samplechapter/0205900771.pdf


謝謝 @盈任 邀請。

攝影評論家一方面是對歷史上的攝影作品欣賞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標準,可以是圖像學、符號學、形式分析、精神分析、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或學科的交叉運用,對攝影作品或現象所做的分析和價值判斷,揭示出該作品在當時時代背景下的社會意義和美學價值,並且通過對整個攝影史脈絡的聯繫和發展,解讀出更為現代的理解,對攝影的發展和變革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羅蘭·巴特在《明室》中以攝影本體論的理解「照片」自身,即攝影區別於其他藝術形式的特點。他在第二章中則鎖定在家庭照片上,引出了攝影的「歷史性」,他將照片定義為一種再現的方式,攝影的指涉與影像是緊密相連的,這一點突出了攝影的時間本質。

關於時間本質的理論,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的實踐則更為明顯,它的成型的標誌為1932年的《巴黎歐洲廣場》,而在三十年後巴特則針對時間本質引發了再一次的解釋:「照片留存於世上的時間比人活著的世界還要長,被攝者再現在照片上呈現出出一種『線性時間的死亡』,但是照片作為一種強有力的證明,被攝者的確存在過,但另一方面又預示了死亡。」攝影的「歷史性」所帶來的衝擊與震撼,在攝影「自身」存在著一種特殊的意義。

對於社會紀實方面,普遍的觀點是攝影能夠揭露出社會的不公與陰暗,是正義的行者,其中代表美國的劉易斯·海因的童工奴役系列照片——確鑿無疑的證據直接導致廢除童工制度;在西班牙內戰時期,戴維·西蒙則一系列的戰爭攝影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巴特則針對性地指出了一個新的觀點:「攝影最有力的的地方,不在於它揭露事實的能力,而在於它能『沉思』。」透過引導觀看的行為,讓照片的生命自然地迸發而出。

另一方面,攝影評論家能夠引導大眾的欣賞方式,對攝影的傳播與流通也起著積極作用,從一個更為宏觀的角度來說,藝術的發展必然伴隨著評論家的發展。

在二十世紀初,藝術的發展方向走向更為現代的階段,現實主義、印象主義、表現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應運而生,攝影作為藝術表現的一種形式,自然也脫離不了整體環境的影響。從拉茲洛·莫霍利-納吉的物影照片對現實主義的探索到赫伯特·拜耶《自拍像》的超現實主義,這一種對傳統藝術的反叛贏得了大多數藝術家的支持,現代攝影就這樣佔據了一個毫無爭議的精英地位。評論家雷蒙德·威廉姆斯對這一現象持支持態度,並把整個行為稱之為「有利且進步的狀態」,指出:「現代藝術更進一步指涉了那些前衛的藝術運動,強調特定的媒介和表現形式,並不關注主題。」他也為現代藝術的發生做出了簡明扼要的解釋:「第一,傳媒的盛行刺激的藝術家們的創造行為,藝術家們都熱衷於在雜誌和出版物上宣傳自己所創造的新藝術的誕生;第二,藝術家因戰爭、革命而流離失所,因此將藝術作為自己內心的吶喊方式,把藝術推向了更為極端的方向,也同時變得更加國際化。」

現代攝影的精英地位保持到了六十年代,美術館使得攝影的地位更上一層,人們強調觀念的想法以及批判性的實踐為攝影在美術館中開闢了一席之地。首先,波普藝術家開始使用攝影作品來指涉和評論當時的消費文化和生活方式,其中包括著名的代表安迪·沃霍爾,其次,在觀念藝術中攝影被作為了一種有效的藝術傳達而被接納,例如德國的伯恩和貝歇夫婦通過對工業場所的詳細描繪來探索觀看行為和地貌特徵的意義。評論家道格拉斯·科林普認為這一時期的攝影的信條已經與藝術史重合,只有藝術而不再有藝術和攝影的分別。而戴維·坎帕尼更為直接的提出了新的質疑:「藝術與日常生活到底什麼關係。」攝影作為一種日常媒介,對於這種疑問也顯示出了當代攝影發展的一個趨勢。


相當於在飯局上搞氣氛的人。


【前人辦事兒我著史】

你們打仗我評論。

@張召忠


蘇珊桑塔格的《論攝影》,羅蘭巴特的《明室》,甚至包括鮑德里亞,他們都是文化學者,符號研究者,社會學家,他們都不是攝影家,那你說他們都是門外漢么?不是,對於攝影的貢獻在於賦予意義。攝影包含了人的死亡崇拜,木乃伊製作,對時間的思索,對人類社會聯結的意義。攝影作為一種媒介,本身是否有意義其實不是最關鍵的,而其如何通過傳遞內容來展現社會,展現人在無意識中的一種對社會的認識和表達。
他們的存在讓攝影有一種哲學的內涵,讓攝影擁有專業的地位,他們研究的不是攝影的構圖,而是藝術所擁有的哲學和人類無意識的精神創作。
不過題主說的應該是另一種評論家,即技術上的評論家,更多的是技術的追求與表現,比如構圖之類的,他們則是貢獻在攝影形式上,擁有美術式實踐和話語。


我想樓主的這個問題,基本上也可以換成:藝術評論家,在藝術史中扮演的是怎樣的一個角色?

按照庸俗泛泛而談的觀點,評論家的作用會分成三個方面:

1、對於藝術家或者攝影師本人來說,評論家可以提出一些專業意見,促進藝術家的創作巴拉巴拉,類似於請個健美教練一樣。

2.對於藝術愛好者或者受眾來說,評論家相當於是一個中介、橋樑、解說員,通過對藝術或者攝影作品的闡釋和分析,引導受眾更加客觀深刻地理解,評價,判斷藝術作品。類似於大家看體操跳水,需要一個專業的解說員來告訴我們某個動作多麼難,哪裡失誤了,哪裡精彩一樣。

3.對於批評家同行來說,互相之間的觀點的碰撞和爭論,可以促進整體藝術感知和批評的進步。相當於教練和教練之間交流,高手和高手之間過招,就像前一陣柯潔一個人干不過阿爾法狗,國內老中青三代棋王棋聖可以聯合起來對戰阿爾法狗,大家集思廣益互相督促批評,可以讓棋下得更好。

我想以上這三個方面,大家都能想到,或者在一般的藝術學入門讀物里看到,雖然挺有道理,但是有點泛泛而談。

作為一名藝術史攝影史及相關理論愛好者,我想著重說一點,而且大家也許會覺得細思極恐,但是再細思一下,世界本來就是這麼運作的,非常有意思。

那麼,在我看來,藝術批評家或者攝影批評家,說一千道一萬最重要的作用,是在藝術史或者攝影史中,扮演的是一個「話語、趣味、品位、潮流的塑造者」。

此話怎講呢?

藝術品或者攝影,雖然是看得見摸得著十分具體感性直觀的,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一旦我們要跟別人談論或者交流自己的感受或者看法的時候,我們卻不得不使用具體的語言。比如你看了布列松或者安塞爾亞當斯的作品,或者畢加索的作品,你一旦想跟別人說說你的感受和看法,或者你想知道別人的感受和看法,那你就不得不通過語言來說或聽,你就不得不通過文字來寫或者讀。

一旦我們必須用語言來說或者文字來交流,那我們就不得不使用一些名詞、概念、術語。比如構圖、影調、瞬間、曝光、色彩、筆觸等等等等。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他們在談論藝術的時候,所使用的話語、概念、或者自己的審美偏好,實際上並不是他自己創造的,而是從小耳濡目染逐漸積累下的一些話語概念,以及慢慢形成的一種品位或者審美喜好。

那麼,優秀的理論家或者評論家的作用,就是可以超越於常見的審美趣味和話語概念,從另外的角度,創造出一系列的話語、概念、評價標準,來從新改造塑造公眾對於藝術品的認知和看法。

比如,在19世紀中期的時候,拉斐爾前派的幾個年輕畫家,所創作的繪畫不僅得不到一般公眾的理解和認可,就連主流評論家也都是冷嘲熱諷,但後來,英國最有名的藝術批評家約翰拉斯金站出來為拉斐爾前派的畫家們辯護之後,拉斐爾前派的畫家們不久就受到追捧了。

同樣,在20世紀初的時候,當英國著名藝術史家和美學家,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批評家之一羅傑弗萊把法國印象派的繪畫拿到英國辦展覽的時候,英國人也完全接受不了理解不了法國印象派的繪畫,公眾和媒體認為印象派的繪畫完全是垃圾。而羅傑弗萊本人作為蜚聲國際的義大利古典畫家的研究者與鑒定專家,就開始寫文章做講座,為印象派進行辯護,這些文章現在不僅成為了理解印象派繪畫的必讀文章,而且成為了我們今天理解現代主義藝術、形式主義美學的經典文獻。說白了,沒有羅傑弗萊的傑出的辯護和清晰睿智的文字以及令人拍案叫絕的形式分析,一般人是理解不了印象派繪畫乃至現代主義繪畫的妙處的。

同樣,攝影也是這個道理,攝影史上模仿繪畫的畫意攝影,之所以能夠風靡全球20多年,也依賴於提倡畫意攝影的相關話語和思想。而現代主義攝影之父,阿爾弗雷德史蒂格里茨,更是在美國創辦當時頂級的雜誌來宣揚畫意攝影,但是到了後期的時候,史蒂格里茨又轉向了支持保羅斯特蘭德式的聚焦銳利,直接坦率,完全沒有矯揉造作風格的現代主義攝影風格。鑒於史蒂格里茨巨大的文化影響力,既有名望,又有雜誌,還有畫廊,美國攝影很快就摒棄了原來的畫意攝影。

除此之外,約翰薩考夫斯基也通過辦展覽、寫文章,出書,比如《攝影家的眼睛》《鏡與窗:1960年以來的美國攝影》等等,宣揚他自己對攝影的看法和判斷。

這種藝術和攝影的例子,其實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很多攝影愛好者,在剛入門的時候,最喜歡的攝影師通常就是布列松、安塞爾亞當斯和F64小組的那幫人。其實喜歡這些人,只需要通過本能的直覺就行了,他們的照片構圖精美,聚焦銳利,影調豐富、形式雋永,換誰誰都會第一眼就愛上他們,這種本能的趣味不需要改造和努力,就像小孩天生愛吃甜一樣。

但是,1950年之後的很多攝影師和攝影風格,比如羅伯特弗蘭克,新地形攝影展的那幫攝影師的作品,以及貝歇夫婦和他們弟子安德烈古斯基、托馬斯魯夫的那幫人的作品,就需要了解相應的藝術史和藝術理論之後,才能真正地理解他們的妙處和偉大。

其實今天的藝術世界,就是當代藝術的世界,當代藝術的形式、媒介、材料往往不拘一格千奇百怪,有時候看起來就跟胡鬧,或者一堆垃圾一樣,這跟我們傳統上對藝術的「應該有的樣子」的理解,完全是背道而馳的。很多人看不懂,或者理解不了,那是因為他們不熟悉相關的理論和話語。

這就好比,我本人不懂圍棋,也不踢足球,所以讓我看下圍棋和踢足球,我就得不到任何快樂,那是因為我不懂圍棋和足球的規則,我不知道一個人下出這步棋,或者踢進這個球,到底哪裡好哪裡妙哪裡令人欽佩?當代藝術和當代攝影也是這樣,如果一個人完全不理解當代藝術或者攝影背後的規則,演變,歷史和理論,那麼他也會覺得索然無味或者完全看不懂。

而藝術評論家或者攝影評論家,就是那些在背後一代代創造、改變、制定新的藝術規則、藝術遊戲、藝術話語、藝術概念和理解角度的人。因而,他們也就創造了、塑造了每個時代的藝術的品位和範式規則。

最後,總結一下:藝術品和攝影,是感性的直接的具體的,但藝術的規則、趣味、潮流、範式是抽象的,這些抽象的東西說到底,都是由策展前言、藝術評論、藝術理論、藝術講座等「話語」所創造和規定的。藝術或者攝影評論家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創造符合他所在的時代的新的攝影的話語、評價標準、範式和趣味,他不用擔心普通大眾接受不接受,理解不理解,因為他們是文化和藝術的先鋒和領軍人物,他們遵循二八法則,只要有百分之二十的人甚至百分之二的人理解就行了,因為正是那百分之二十或者百分之二,掌握了這個世界的財富、藝術品、趣味和潮流


「一百多年來,攝影師們一直都周旋在被壓迫者周圍、守候在暴力現場——懷著一顆引人注目的良心。社會悲慘鼓舞這些生活舒適者,使他們有了拍照的迫切感——而這是最溫柔的捕食行為——以便記錄一個隱蔽的世界,即是說,對他們而言隱蔽的現實。」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
推薦這本書,語言通俗毫不術語做作裝逼,對於攝影橫有廣度縱有深度,從歷史、器材、風格、攝影各時代流派的代表人物都有探討,還延伸到繪畫、心理學、社會學甚至哲學。看完這一本基本不虛任何人拿著相機跟你裝逼。

很多人以為攝影評論家就是信口開河,用晦澀的詞挑毛揀刺,一群假裝脫離大眾審美趣味的裝逼犯。此類觀點廣泛存在於普通大眾對於音樂評論、藝術評論、詩歌評論電影評論等多個領域的認知。或許確實有些一瓶不滿半瓶咣當的裝逼犯對在大眾心中塑造這種形象功不可沒,但只要去看一些真正評論家的言論和作品,就會發現事實並不這樣的。

想了解攝影評論不能單從網頁報端或者電視媒體上,看誰誰誰又說了什麼噴了誰。必須系統的去看一些有分量有質量的作品,才能透過外界賦予的迷霧和「以為」,真正了解這個領域是在做什麼。


推薦閱讀蘇珊桑塔格的《論攝影》


很慘啊,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一遍想跟大家分享,結果人家給你來一句:你行你上啊。


靠攝影師吃飯的人


後知後覺的角色。


他們對攝影師的了解,超過了攝影師本人。


解說。


美食和美食評論家的關係。
有的會被人遺忘,而有的則萬古長存。


高中語文老師和語文閱讀理解的關係。


就像文學批評家和文學作品的關係一樣,批評家從不同角度解讀作品給作品以審美批評或給出價值定位,有時批評家還能發現一些名不見經傳或者說沒有被大眾關注的作品,對他們作出恰當地解讀,從而使這些作品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簡而言之,發現美,解讀美。


畢業多年的學生和老師的關係
曾經從攝影作品(攝影史)中學習
畢業後挂念、評價老師,提出觀點、建議。
共同成長


推薦閱讀:

通過學習攝影史,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單反相機是否存在使用壽命一說?
為什麼按快門時照相機總要發出『喀嚓』的聲音,有些還故意有聲音?
有哪些經典的大師級攝影作品?
為什麼冷色調的色溫高呢?

TAG:藝術 | 攝影 | 評論 | 攝影史 | 攝影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