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給病人攜帶的病菌進行耐藥性檢查,從而開更有針對性的藥物(如抗生素)?

抗生素產生的細菌耐藥性問題正愈發成為世界性的難題。
是否可能給病人化驗時對感染他的病菌進行耐藥性檢查,從而開具更有針對性的藥物呢?


給病人進行耐藥性監測並依據結果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的手段是有的,並且已經在大部分的醫院普及了,這個檢查叫做抗菌藥物敏感性試驗(AST),就是我們俗稱的「葯敏試驗」。
簡單來說,它是從感染者身上選取帶有感染菌的標本(可以是血液、痰液、尿液、腦脊液、感染部位的分泌物,也可以是局部組織、體內留置的導管尖部等等),體外分離培養後,再對培養出來的細菌進行抗菌藥物的敏感性測試,最終報告抗菌藥物抑制或殺滅細菌的能力,即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協助臨床醫師進行目標治療。
目前採用的主要的方法有紙片擴散法和稀釋法( 肉湯稀釋法和瓊脂稀釋法)、自動化葯敏儀法,還有較新的E-test法。每種方法都有其優缺點,這裡不再贅述。而回報的結果通常是培養菌對特定的抗菌藥物是敏感、中介還是耐葯,或也會給出抗菌藥物的MIC(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最小抑菌濃度)值,提供更多的耐葯信息。
題主的理想是——每個感染病人來到醫院後,二話不說先給測一個,然後照著檢查結果給葯,接著病人痊癒出院,從此過著沒羞沒臊的生活……但是,和很多其它的醫學理想一樣,現實都骨感了一點,隨便介紹幾點。
第一,就是很多其它答主提到時間問題。葯敏試驗出結果沒那麼快,別說急重症的病人,就是普通感染的病人也不可能先晾個三兩天等結果出來再用藥吧。所以醫生可以根據經驗先選擇恰當的抗菌藥物經驗治療,待葯敏結果出來後,再結合臨床癥狀和相關檢查、指標以及葯敏情況,判斷是否調整用藥。但是不能因為時間原因就不送檢,因為:葯敏是從經驗治療到目標治療這一過程轉換的關鍵依據;是目前預防、控制抗菌藥物濫用的有效手段;也是臨床醫生積累用藥經驗過程中的直接反饋;是前期經驗治療效果不佳,後期調整用藥方案的重要參考。
第二,標本問題。要做葯敏首先要能分離培養出感染細菌,但很多時候採到的都是不合格標本。影響因素也有很多:譬如病人取的不是深部痰或中段尿、醫生在用過抗菌藥物後才採集血標本、標本量太少、標本在送檢前被污染了、標本放置太久才送檢……,評論里也有檢驗科老師在訴苦:「不合格標本基本大多都是取標本時發生的——痰標本容器不幹凈,分泌物容器不加蓋子送過來」,確實,有的是操作問題,有的是條件限制,微生物培養是一個多學科配合的工作,病人、醫生、護士、物流、微生物室都參與其中,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質控。
可即便都做好了,也不是所有的標本都能如願採集到,進一步說,採集到也不一定都能培養分離出來,像有一些窮講究、公主病的苛養菌(嗜血桿菌屬細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鏈球菌和其他鏈球菌)是不容易培養的,得用一些特殊培養基,像淋病奈瑟菌聽說就認準了「加5%羊血的巧克力M—H瓊脂培養基」,(普通培養基:「哼~性病就是矯情!」,淋球菌:「什麼鬼啊!說好的五星酒店大床房呢?這種破條件,不約,蜀黍我們不約!」)。
最後,即便是成功培養出來了,也不一定是致病菌,也可能是身體內正常定植著的普通細菌(白色念珠菌:「矮馬呀,幹嘛吶!介四哪兒?稀里馬虎把姐姐搞到這旮旯來巴結,弄啥嘞?」)。
所以,臨床醫生您如果發現培養結果總是陰性或是不對勁兒,不妨給微生物室的老師打個電話,溝通下你考慮的可能治病菌,追溯下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第三準確率問題。介個也有很多影響因素,各種檢查方法都有一些局限性,有興趣的可以向微生物室的老師了解,或者看看文獻聽聽講座什麼的,我也不(ji)說(bu)了(zhu)。
第四應用問題。這才是我們藥師和臨床醫生最鬧心的問題,簡單說就是——葯敏做的是體外的試驗,他能簡單粗暴的對等為臨床療效?當然不行。體外培養的細菌有時可脆弱了,你完全想像不到他進了你體內會掀起什麼樣的滔天巨浪(嫂嫂,你把嘴張開,俺老孫要出來啦)。
首先,和單純的體外培養比起來,體內多得是藏污納垢的地方,複雜得多。譬如今天我們全院會診的一個病人,髖關節置換術後可疑的骨關節感染,葯敏結果一片形勢大好,頭孢唑啉都敏感得不要不要的。但是是不是真的挑個最便宜的用上就好?不好說。一個是骨科內植物上容易形成防護性的「生物膜」,細菌在裡面無法無天,逍遙快活;另外一個是手術傷口裡始終有液體滲出,如果沒有有效的清創引流,再強的藥物都療效微弱。
其次,體外一定濃度的抗菌藥物對該細菌有效,不代表體內這個濃度就有效。因為人體不是一個大罐子——掛完葯後站起來搖一搖,全身的藥物濃度就都一樣了。譬如,陽性菌耐葯菌的強力殺手——萬古黴素,為啥用起來這麼講究?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分布差異忒大了,血里一個濃度,不同組織器官里那又是不同的濃度,你感覺已經給了個一般人高攀不起的劑量,人家細菌在體內愛搭不理的。
再次,無三不成文,再湊個一條吧,有時候葯敏培養出來的細菌可能只是優勢菌而已,一手遮天的把控住了整個監測結果,但在用藥後,他沒落了,其它非優勢的致病菌重新佔領高地,逆襲成功,亦或者,同一菌株可能出現亞種,導致連續葯敏結果不吻合。因此,多次送檢有時候是有必要的。
第五,都寫四點了還不夠嗎?沒有第五了!說句題外話,有知友反映自己看門診從來沒做過這個勞什子檢查,澄清一下,葯敏試驗並沒有推薦在門診病人中推廣,門診病人通常直接就經驗治療了。住院患者也不是逮著就做,畢竟這檢查也不便宜。
總結一下:我說了很多葯敏的局限性,但並不是說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檢測方法,而是說它仍然不完美,我們希望它將來能有更具指導性的技術手段。但是就現階段來說,葯敏試驗在抗感染治療中非常重要,也很具指導意義,儘管問題頗多,但大家也不能因此就懶得送檢,不行噠!因為國家有規定:

接受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前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於30%;接受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前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於50%;接受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檢率不低於80%。

是噠,國家早已經下了一盤大棋,建立了全國細菌耐葯監測網,地址甩一個→→→全國細菌耐葯監測網:它匯總分析全國各地病人的細菌耐葯情況,宏觀把握大局(大數據,大數據!哪兒哪兒都有大數據!)。相應的,每個醫院也會統計及公布自己醫院(地區)的細菌耐葯情況,提供更貼近在院病人的耐葯數據。所以拜託各位醫生,積極送檢、多次送檢,我們苦逼小藥師也不是吃飽了撐著,才整天查你們的送檢率啊(為此我在醫院已經徹底沒朋友了(┬_┬))。
最後,感謝大家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這一話題的關注,在知乎上我曾多次被問到:「普通民眾在抗菌藥物使用上最應該注意什麼?」,我始終認為是這三個字——「遵醫囑」。


看到熱門推薦里的這個問題膝蓋中了一箭,因為我現在英國第一年讀博,課題正是——抗生素抗藥性的快速檢測方式!

樓上@駱澤慕已經答得非常好了,他主要說的是國內醫院的做法,那麼我就說說國外大學的成果吧。

抗生素的發現是醫學大事件,我們讀歷史知道,一戰開始應用於戰場,二戰大範圍推廣,從此在歐洲士兵在戰地醫院裡的死亡率,截肢率被大大降低。因為在抗生素髮明以前,貫穿傷基本就意味著死,因為我們無法抑制敗血症的發生。

可是1944年,一位叫Bigger的老先生髮現了細菌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從此抗藥性又成了洪水猛獸,嚴重製約抗生素的作用,屠呦呦老奶奶在瑞典領獎,她最關心的也是如何防止對青蒿素抗藥性的產生(青蒿素是抗生素么?),因為這個問題真是捉急。

抗藥性的產生有各種複雜的機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MRSA,英文是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翻譯成漢語就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也就是最知名的超級細菌,每年在美國造成19000人死亡,幾十億美元的科研投入,可是死亡率卻仍。。。在細菌中,Penicillin-bingding Protein(PBP)是個促使其細胞壁合成的酶,可是抗生素能與決定其激活的色氨酸結合使其失效,進而使得細胞無法分裂而繁殖,這就是抗生素的工作機理。可是如果金黃色葡萄球菌中含有mecA這種基因,它能轉錄出PBP2a這種抗生素無法使其失活的酶,因此這種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有了在逆境中茁壯成長的能力,進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把自己的宿主,也就是那可憐的病人K.O.掉。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我們的科技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那麼為什麼不能有更先進的方法來檢測細菌抗藥性呢?事實上在歐美,用DNA的探針來檢測譬如mecA這樣的致病基因的方式已經完全商業化,它能在一兩個小時內得出結論並且逐漸在大規模推廣,但是,如果我們遇到了新的耐葯細菌用DNA的方法就會完全束手無策,因為它並沒有儲備新耐葯菌的探針,所以才有了我們這些PhD的飯碗。。。

老式的那種需要耗時兩三天的檢測方式頂贊已經答得很詳細了,但是為什麼得等這麼久?因為我們人類的觀察水平使培養好的細菌濃度必須大於10的七次方CFU(Colonical-forming unit)每毫升。單這個過程就只是得耗至少一天的時間。所以現在也有很多研究方向集中在提高人類的檢測技術,讓細菌濃度在10的三次方四次方的時候就能被觀測到,這個方向也很有奔頭。除此之外呢,還有那種檢測細菌生長時消耗的氧氣的量,或者排出的二氧化碳的量來間接探測細菌的濃度,以此來更快的弄明白MIC也就是最小抑制濃度。

說起MIC,其實在藥理學實驗時還有另一個表述抗生素抑制濃度的方法,叫IC50,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就是能取得一半抑制效果時的抗生素濃度。在細菌和抗生素的大戰中,如果說MIC指的是攻克柏林,那麼IC50就像是斯大林格勒,對於決定戰爭的成敗,哪個更有意義一點呢?

最後一點呢,就是咱們無論在醫院裡還是在實驗室里檢測都是給細菌無限的氧氣,無限的養料,最適宜的溫度,而且沒有免疫系統的干擾,可是這些在人體內都是不可能的。一般來講,體內需要的抗生素抑制濃度比體外檢測生生高了1000倍。而且這種抑制濃度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如果單個細菌比較好殺,但如果細菌組成了biofilm就是一層膜,那麼所需的根除濃度就生生比單個的大了50到5000倍。此外,培養皿里瓊脂的配比,取樣時的操作等等許許多多主觀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最終的結果,所以,就現在的手段而言,似乎憑藉經驗的概率要大於憑藉技術吧。


普通細菌培養+葯敏,衛生部致力於提高醫生的送檢率,但是目前來說還有很多局限性。首先最大的問題是細菌培養時間長,一般都要三天以上,門診等不起,住院也等不起,要先經驗用藥,然後再根據結果調整;其次對標本的要求高,取樣時機或部位不規範、送檢不及時、運送以及儲存不規範都會導致雜菌污染或者培養失敗;再次有些標本(如痰液)會培養出定植菌而非致病菌,導致葯敏實驗與臨床時機不符。這些都是臨床常見問題,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我相信以後會出現那種像試劑盒之類的快速監測手段,會對醫生,對病人有極大的幫助。


謝邀。
請參考@駱澤慕的答案吧。
我無法說得更好了ㄟ( ▔, ▔ )ㄏ


1、這麼做是有意義的,因為更精準,可以避免許許多多的不良反應和無效浪費。
2、細菌的培養分離及敏感性實驗需要較長的時間,但病人等不起。
3、我其實比較好奇,是什麼激發題主問這個問題的


本來就可以,也應該這麼做的。只是臨床上一般不這麼做,醫生都會憑經驗開藥。而且這麼做的話結果至少要好幾天才出來(細菌要分離培養分純,然後再做葯敏實驗),對於很多細菌感染來說是很急性的,等不了這麼久。


有的,檢驗科微生物室就干這個。叫做「葯敏實驗」,現在已經是很普及的項目,一樓就說得很好。
由於現在濫用抗生素跟院感,細菌耐藥性越來越強。偶爾會出現超級細菌,像MRSA這種。


謝謝邀請,當然可以拉,而且是應該的。
前面的答主答得挺好的,我只補充一點
葯敏試驗需要時間,所以醫生會根據經驗,判斷可能是什麼細菌感染,以及葯代動力學來選擇一個藥物先用上,細菌感染很多時候還是可以猜猜的哈,這叫經驗用藥。
現在需要解決的就是加快葯敏試驗的時間,那麼其實還是有一些思路的,用基因檢測的方法,單獨測定一些代表性的基因,即可判斷出是哪些類型的細菌,或者對哪些藥物耐葯,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我現在正在學醫學微生物。書本上,葯敏檢查本身就是一個專業檢查。 但可能臨床上應用不多。 原因是時間太長了。 現在抗生素本來就有點濫用,一種不行就升級換另一種,最後到了三級抗生素。 一般的病人也就好了。 而葯敏檢查需要先分離培養細菌(臨床上用的較多,一般都要幾天的時間),再去做葯敏。 而其實這個過程中,病人換抗生素,好都好了。


獸醫上由於濫用抗生素預防各種疾病,當要治療時,往往一般常見抗生素都是耐葯的,所以都是先做葯敏實驗,在開藥。


醫院已經有這種檢測了,必要的時候會用,但是要等的比較久


「醫生,我小便癢。」
「哦,是伐,擦四忙伐」
「忙的,十幾分鐘一次」
「大概尿路感染了,先去驗個尿。」
「好的好的。」
「哦喲,白細胞很高的諾,開盒左氧氟沙星哦,最近要休息,不要老坐著,辣的什麼先停停哦」
「哦,好的好的怎麼吃啊醫生」
「一次,兩粒,一天一次」
「謝謝醫生⊙o⊙)哦」
半個月後
「醫生啊,這個葯沒用啊」
「啊,你按時吃了嘛,有沒有聽話吖,(????ω????)」
「有啊醫生(?_?)」
「個么做個培養吧,我開張單子哦!你去化驗室,過幾天能拿到就知道葯對不對路子了。」
「好的好的。」
「哎喲,葯不對路啊,你這個,都有耐藥性的吖,就一些淘汰掉的還有用,也配不到啊。」
「那怎麼辦啊(? ??_??)?」
「你去中醫看看吧,調理一下,多休息。」
一個月後

「醫生我感覺好勒(????ω????)」
「是伐,去驗個尿看看」
「好的好的」
「蠻好蠻好,以後也要靜養,不要太勞累了哦」
「好的好的(????ω????)」
全劇終。
——————————————————————
我絕對不是黑中醫(?_?)絕對不是。


第三代 基因測序技術已經逐漸成熟 ,精準醫療戰略的實施,也在推動這方面的發展,目前最精準最高效的檢驗技術是 高通量基因晶元法,檢測病原體並知道個體化用藥。


葯敏試驗。我專業就是醫學檢驗,不過每天要與各種體液作鬥爭,遂放棄。


現在在醫院裡已經有這樣的技術了。但是測試菌群敏感性是需要花時間的,一般培養出可供實驗的菌株再到測試出敏感性需要花上三到五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如果對病人的感染髮燒不採取任何措施很可能就失去了及時治療的時機。等你確定最有效的抗生素可能病人又出現了新的併發症。因此現在一般的手段就是先使用廣譜抗生素觀察效果,在我們醫院一般就是用tazocin, flucloxacillin, ciprofloxacin等等,當然血樣還是要采,以便於廣譜抗生素效果不明顯的時候再確定其他用藥。


既然有人邀請我那我就來張圖吧。我是不盜圖的,圖源見右下角。
這就是葯敏試驗大概的意思,這兩個培養皿里裝的就是像果凍一樣的富含營養的培養基,從病人身上得到的樣本就塗在培養基表面上讓它們長,白花花的像粉筆塗了一樣的那些就是菌長起來的樣子。那些五顏六色的小紙片上都沾了不同種類的抗生素,如果這個菌不耐受某種抗生素,該紙片周圍就會出現一個不長菌的透明的圈,如果耐受,就沒有圈或者圈很小。


從入司接觸耐葯檢測項目至今時間不算很長,但也稍微有點體會。
接觸過一些醫院的醫生,感覺耐藥性檢測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在ICU等多重耐葯高發地,病人有時根本等不到葯敏試驗完成,用一種葯不行再換藥。目前的檢測方法 @駱澤慕已經回答得很全面了。
我現在參與的項目就是針對入院患者進行細菌鑒定和耐葯基因的分子方向的開發,準確度靈敏度和重複性什麼都是要在研發階段做嚴格檢測的,現在做過小量臨床樣本實驗,的確比一般的葯敏試驗要快好多,基本從獲得臨床樣本到得出結果只需要2h,和培養法對比目前準確性也不錯。
目前關於耐藥方向的分子診斷的方法也不少,但說實話畢竟屬於新興方向,在好多醫院還不是能夠被接受。
舉個小例子,剛進我司不久,接到過一份ICU的樣本,經檢測,患者體內攜帶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等,同時體內攜帶七八種耐葯基因,當時瞬間感覺耐葯檢測的必要性,還有我們的努力還是沒有白費的。


臨床上天天都在做啊,一般醫生會先留取樣本,比如分泌物,穿刺液,痰液,血液等等送檢驗科培養,然後根據經驗和感染部位常見菌種先給出一個方案,然後就治著看著,如果效果不好,待檢驗結果回報後,根據葯敏結果調整用藥


臨床上每天都在做這件事情


能,我們醫院就有


推薦閱讀:

一個人血管明顯突出,意味著什麼呢?
心電圖顯示正常卻感覺心慌的原因是什麼?
蹲廁只能腳尖著地,腳後跟無法著地,長期下去會使腳踝受傷嗎?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的 Dr. Deborah Persaud 宣布第一例治癒的 HIV 兒童,有何意義?
身寒腳冷有什麼改善的方法嗎?

TAG:醫院 | 抗生素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