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讀過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二爐香嗎?對於主人公的死還是無法領會?
以下是個人理解。
羅傑的死,百分之九十是因為愫細一家。
最直接的死亡原因,是愫細過分純潔天真,把正常的事情當做罪惡,並因此鬧大後帶來的社會輿論壓力,導致羅傑無法在香港這個圈子裡繼續平安無事地存活。可以認為愫細是最直接的兇手。
間接的死亡原因,可以認為有二。
一是哆玲妲的多嘴。我不認為她是刻意引導,相反,我認為她是想勾引羅傑,但沒有成功,因此以佛蘭克丁貝的例子誘哄他。但此舉起到了相反的效果,羅傑不僅沒有上鉤,反而從丁貝的下場聯想到自己,因為丁貝已經逃到了天津,想在那裡重新開始,但最終沒能逃開,還是自殺了。也許羅傑由此覺得自己也逃不脫,滿世界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
二是蜜秋兒太太的不作為教育。前文提到,羅傑跟愫細的姐姐爭吵時問姐姐,愫細知不知道她同她丈夫的事,姐姐的回答是母親知道,愫細不知道。蜜秋兒太太肯定知道愫細姐姐離婚的原因,但她最終沒有跟兩位女兒解釋,反而任由事態發展,她是害死兩位女婿的最大兇手。
至於社會輿論,試問如果羅傑娶的不是這樣一位過於天真無邪大驚小怪沒見過世面的女孩子,而是一位"富有經驗(如果沒記錯的話書中羅傑有過這種想法,但表述可能不一定是這四個字)"的女人,她會因為這種不可對外人道的房內事讓羅傑陷入被誤會的難堪境地,甚至連向眾人開口解釋都做不到嗎?社會輿論,也是愫細不恰當而不經考慮的一系列舉動造成的;蜜秋兒太太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最直接責任。
愫細的姐姐也同樣可惡。自己無知逼死了丈夫,過得不好也就算了,還要在妹妹婚前強行噁心妹夫一波,太過分。
這三個女人,活該守寡吧。個人覺得不是蜜秋兒太太不作為,而是她故意的變態的心理。故意不對女兒進行性教育,好讓女婿身敗名裂。原著中有不少暗示。比如她在女婿婚前大哭,再三祝他「好運」,帶著女兒到女婿同事那邊去拜訪等,可以說女婿的死是她一手造成的。至於她的女兒其實是無辜的,因為太「天真」。蜜秋兒太太自己生活不幸,十分孤獨寂寞,想和她的女兒們永遠在一起以填補自己的寂寞,令人噁心。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討論。
我覺得主人公的死還是和那個教導主任的填房的引導分不開的,她告訴了羅傑愫細的姐夫就是這樣被逼至自殺的,羅傑因此認為,自己也會在愫細的逼迫下自殺身亡,還有最後描寫的藍色的火焰變成了獠牙,實際上也是在暗示愫細逼死了羅傑。當然我認為僅僅是愫細一個人,是不可能逼死羅傑的,當時的那個社會,對於性的畸形壓迫,讓羅傑以為自己真的不太正常,以及輿論等等,都是羅傑讓死亡的幫凶。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我認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蜜秋兒太太一手造成 。如果不是由於她的不作為,也不可能造成另一個悲劇的發生。可能在不久,另一個悲劇又會重演。
流言的傷害是巨大的,這就是跟風狗的可惡。
小說也不咋地,無非是說「封建保守背景下性教育缺失的可怕」以及「謠言的危害」。真心覺得沒啥意思 主人公的死也是莫名其妙,突兀!
推薦閱讀:
※張愛玲的小團圓到底講述的是什麼?看起來好費力。?
※怎樣看待《第一爐香》的葛薇龍呢?
※張愛玲善用比喻,她的作品中有哪些讓人稱奇的比喻?
※《茉莉香片》中聶傳慶對言丹朱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很多人不喜歡張愛玲,為什麼?
TAG:張愛玲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