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音障出現在音速附近,是巧合嗎?

在網上搜索的結果表示,音障和音速似乎並沒有直接聯繫?那麼音障出現在音速附近(約0.9馬赫)是巧合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科普貼#看不懂你砍我

我準備把超音速的這些事兒系統地說一下,內容涵蓋激波、音障、音爆雲、後掠翼、超臨界翼型、熱障、真實氣體效應等內容,全文無公式,盡量不扯專業術語,本文可回答知乎上以下問題:

什麼是激波?怎麼產生的?他有什麼應用?激波效應什麼?

螺旋槳飛機如果動力足夠,能否超音速?

為什麼戰鬥機在突破音速的時候會有音障?

為什麼當飛機突破音障時機身周圍形成類似雲團的煙霧?這團物質是什麼?為什麼會形成?

1,為什麼飛行速度要與音速扯在一起?

一般情況下,我們用亞音速,超音速,高超音速,2倍音速等這類辭彙來形容飛行速度,而非像汽車火車那樣用km/h來具體表示速度。為什麼呢?

先來看一下下面這張圖:

車的周圍到處都存在著氣體,別的氣體我們不管,只關心小車前面的這部分氣體。假如小車向左運動,前方的這團氣體會被小車推開。

假如,把這團氣體被小車推開的過程放的很慢很慢,會看到什麼?

會看到,這團氣體先是被車擠壓,然後再恢復原狀,彈開。就像是一個足球一樣有彈性。

這團氣體先被壓縮,再恢復原狀的過程很迅速,但是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假如,小車極其快,無限快,要多快有多快,快到氣體還沒來得及恢復原狀,就又被小車繼續擠壓。同時,這團被擠壓的氣體後面,還有另外的氣體也被擠壓,形成一連串的來不及恢復原狀的壓縮氣體,堵在小車前方。

那麼,小車得達到什麼樣的速度才能使氣體來不及恢復呢?答案是音速。

聲音傳播,靠的就是空氣的壓縮與復原,空氣壓縮再復原的速度就是音速。

所以,音速就是一個很特殊的速度,飛行速度要與音速做對比。

2,什麼是激波

飛行速度到達音速後,飛機前方的空氣不斷被擠壓缺來不及復原,密度會突然增大,而飛機兩側的空氣並沒有被擠壓,密度並沒變。兩種不同密度的空氣之間會有一個明顯的分界線,這就是激波了。大概長這樣:

飛機前方几條三角形的類似於水波的東西就是激波。

這是子彈模型前面的激波。

3,什麼是音爆雲?

先說一下音爆。上文提到,飛行器達到音速以後,會在前方產生激波,激波是密度特別大的一團壓縮空氣,擋在飛機前面,飛機飛過,會有聲音,聲音是靠空氣壓縮膨脹傳播的,假如傳播聲音的這團空氣突然被壓縮,聲音也會突然壓縮聚集累積,空氣迅速釋放,聲音也會迅速釋放,此時會產生特別大的類似於爆炸的聲音,這種現象叫音爆。協和客機在天上飛著,地面上都能聽到巨大的聲響。有些人還說震碎了地面上的玻璃。(駕駛艙里的飛行員是聽不到的,因為超聲速了,把聲音甩在了後面)

炸藥爆炸產生的爆炸聲也是這麼來的,炸藥燃燒瞬間,迅速壓縮周圍空氣,來不及復原,空氣聚集到一起,聲音也聚集在一起,同時釋放,就會產生爆炸聲。甩鞭子的時候,鞭尾速度很大,達到音速,就會產生很響亮聲音,這也是音爆。小小的鞭子產生的音爆都聲音這麼大,飛機產生的音爆震碎玻璃也可以想像了。

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這種條件下,會凝結成小水滴,外表看來,就像一團霧一樣。很漂亮。

補充一句:音爆肯定有,音爆雲得看運氣。

4,什麼是音障

前面說過,飛行器到達音速以後,由於飛行器前面的空氣來不及回復原狀,會一直處於壓縮狀態,而且是層層壓縮,疊在一起,會使密度突然增大。這樣就面臨兩個問題,一是阻力太大,動力不足,二是飛行器本身會遭到破壞。可以設想一下,把一個臨近音速的飛行器突然從天上飛到大海里是什麼感覺。

在以前,飛機是依靠螺旋槳產生向前的拉力來維持飛行的,如下圖所示:

人們想要這種飛機超音速,瘋狂加大發動機動力,結果發現飛機會出現失控或者空中解體的情況。

這是因為雖然飛機還沒到達音速,但前面的螺旋槳轉速已經到達音速了,到達音速就會產生激波,意味著阻力會突然增大。此時發動機動力不足以繼續提供足夠的動力使飛機繼續加速。即使發動機動力足夠大,螺旋槳也會因為阻力太大而折斷。

面對這種制約,前人們陷入窘境,認為音速不可超越,稱之為音障。

5,為了提高飛行速度、解決音障,採取過哪些措施?

措施一:先把螺旋槳摘掉

飛機飛行速度還遠遠沒有到達音速的時候,螺旋槳轉速就已經接近音速,嚴重製約飛機的飛行速度。那索性把螺旋槳替換掉。換成噴氣式發動機,「推著」飛機向前飛。如下圖所示:

此時飛機速度與原來相比,提高了很多。

措施二:使用後掠翼

把螺旋槳飛機改成噴氣式飛機以後,雖然速度提高了不少,但仍然面臨一些問題。

飛機的機翼剖面如下圖所示:

空氣流過機翼上表面會加速,假如空氣靜止不動,飛機以50m/s的速度飛過,空氣相對於機身的速度也為50m/s,但是,此時空氣相對於機翼上表面的速度會大於50m/s,也就意味著,飛機還沒有達到音速的時候,流過機翼上表面的空氣速度已經達到音速了,達到音速就會產生激波,引起阻力突然增大。

為了使流過機翼上表面的飛行速度降下來,人們把飛機改為後掠翼,下圖所示。

後掠翼最大的優點在於:可以使飛機的飛行速度大於空氣與機翼的相對速度。其解釋也很簡單,需要用一下速度的分解,如下圖:

顯然,豎直方向的空氣速度(即飛行速度)是大於空氣流過機翼的速度的。

更新:經評論區提醒,後掠翼也具有使機翼藏在激波後面的作用。可以通過上文激波的流動顯示圖片中的第一張圖片看出。

措施三:改變機翼剖面形狀

上一條措施中提到:空氣流過機翼上表面的速度要大于飛機的飛行速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採用後掠翼代替平直翼。同時,還可以改變機翼剖面的形狀。

空氣流過機翼上表面會加速,就是因為上表面是「弓形」的隆起。為了把上表面的速度降下來,那就把這個弓形隆起削平,然而不幸的是,上表面沒了弓形隆起,機翼升力就不夠了。為了顧及升力,就把機翼尾緣的下表面掏空,重新形成一個弓形凹陷。改進後的翼型叫「超臨界翼型」,如下圖:

措施四:利用面積律來優化機身形狀

面積律這個東西真不好給外行人解釋。用很粗糙的大白話來解釋就是:飛行器快到達音速的時候,受到的阻力與飛行器的橫截面積之間有一個一一對應的關係。

假如我想設計一架飛行速度為1倍音速的飛行器,我根據可以根據飛行速度來確定飛機的橫截面積應該取多大值,才能使飛行器所受到的阻力最小。確定了橫截面積,我就可以設計飛機的機身了。

總結:從亞音速狀態過渡到超音速狀態,產生激波,阻力增加是不可避免的,這對於飛機的動力和強度來說算是一個考驗。以上措施是為了把跨音速這個艱難過程給儘可能的縮短,儘快突破音障。

打個比方說,螺旋槳飛機飛到0.5倍音速,螺旋槳尖部就已經到達音速,開始產生激波,阻力增大。繼續提高動力,螺旋槳尖部跨過音障了,但是靠近圓心的地方又開始達到音速,又開始產生激波,總之,從0.5倍音速,到機身達到音速以前,飛機一隻都在跨音速,過程及其漫長,飛機扛不住。

以上措施,噴氣飛機取代螺旋槳飛機,後掠翼取代平直翼,等措施,全都是為了不讓飛機其他地方提前到達音速,推遲激波的到來,等機身整體到達音速後,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超過音速。

超過音速,就輕鬆太多。

補充:為什麼飛機超聲速以後就沒有激波阻力了?

飛機以亞聲速飛過,壓縮前面的空氣,空氣恢復原狀,以比飛機快的速度跑掉了。

飛機到達聲速,壓縮的空氣沒辦法恢復原狀,在飛機前累積,形成激波,引發阻力。

飛機超過聲速,前面的空氣被壓縮,然而這種具有阻力的壓縮空氣跑得比飛機慢,無法擋在飛機前面,無法形成激波阻力。就好比是:正常的空氣是沒辦法提供激波阻力的,只有層層壓縮的空氣才可以提供激波阻力。飛機往前飛,壓縮了前面的空氣後,就跑掉了,壓縮後的空氣追不上,無法提供激波阻力。跑掉以後,繼續壓縮前面的新的空氣,壓縮完繼續跑。

6,為什麼音障出現在音速附近,是巧合嗎?

現在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是螺旋槳飛機,飛機還沒到達音速的時候,螺旋槳就已經到達音速了,出現了音障。

如果是平直翼噴氣飛機,飛機還沒達到音速的時候,機翼表面就已經到達音速了,出現了音障。

如果是噴氣式後掠翼飛機,飛機到達音速的時候,飛機本身出現了音障。

總之,具體什麼速度下出現音障,是由飛機結構決定的,並不一定是0.9倍音速下出現音障,也有可能0.99倍音速下,也有可能0.8,0.7,0.6倍音速下出現音障。

7,什麼是熱障

經過前面提到的種種改良,1947年,一位美國空軍(記不住名字了)進行了人類航空史上第一次超音速飛行,標誌著人類終於解決了音障問題,進入了超音速時代,然而,隨著飛行速度進一步提高,人們又遇到了新的挑戰——熱障。

飛機在空中飛行,機體與空氣摩擦會產生熱量。

如果飛行速度不高,產生的熱量也不高。

如果進一步提升速度,產熱雖然變高,但散熱能力也提高了。

假如再繼續提高速度,由於總溫與來流馬赫數平方成正比,總溫很高,且不能迅速散熱的情況下,熱量層層累加,最終會把飛行器燒毀。這就是熱障,出現熱障的速度大概在2.2倍音速附近。

如何解決這問題呢?無非就是研發散熱快且耐高溫且密度不大且強度很大的材料。最終這問題解決了。1957年,美國的x-2火箭速度首次突破3倍音速,雖然突破後就墜毀了,但也是標誌著人類解決了熱障問題。

8,真實氣體效應

目前,人類發明出來的最快速度的飛行器是美國的x-43a,最高速度10倍音速。然而,隨著速度進一步提高,人類又面臨著另外一個問題——真實氣體效應。這也是二喜哥本人正在研究的課題。

簡單來說,隨著速度進一步提高,隨著溫度進一步提高,我們現有的空氣動力學理論與實際飛行狀況已經不再符合了。以前,我們通過地面實驗或者計算,能大概推測飛機上天以後會面臨的問題,而更高速度更高溫度以後,氮氣會解離,導致空氣的性質(比如第二粘性)會突變,而且並不能準確知道粘性會變為多少,此時地面風洞實驗已經不能做出準確預測了。我們把這種與現有理論不符的情況,稱為真實氣體效應。也正因與地面風洞實驗的嚴重不符,導致過很多事故的發生。人們目前正在試圖徹底揭開真實氣體效應的面紗。


音速大約是 當地 空氣分子平均運動速度 的 3/4

同時,音速是空氣中 微小擾動 傳播的速度

因此,飛機速度接近音速的時候,意味著 對空氣的擾動還沒有擴散,飛機就已經到達了,所以多重擾動被壓縮在一起。

但是,實際上並不存在「音障」這個實物。。。

「音障」 Sound barrier 這個概念的提出,是因為 1936 年左右,飛機設計師發現了接近音速的時候,飛行阻力會突然急劇增大。
當時沒有任何飛機能夠超音速飛行,那麼根據過往經驗,很容易推論假如 c-d-e-f 這條曲線繼續向上走,就意味著繼續提高速度,阻力也會繼續急劇增加到無窮大,這樣看來,人類科技永遠也無法做到超音速飛行,所以就把音速稱為高速飛行的終極障礙。

但是。。。後來發現了跨音速面積律(形象的說法:讓飛機的截面積變化跟一枚子彈相同,大幅度降低跨音速飛行的阻力)


音障一詞最早就來源於飛機設計的「遠古時期」,指的是馬赫數接近1時出現阻力突增,依靠當時的推進技術難以克服。
實際上,這一阻力突增現象就是由於激波的產生,使得壓差阻力突然上升。因為飛行速度接近音速時,由於飛行器必須產生升力,所以必然會出現局部超音速區。經過這部分的空氣有很大可能只能通過一道激波來「減速」,從而恢復到亞音速狀態。
現代飛機設計的空氣動力學設計中對於突破音障已經駕輕就熟,民航客機不採用超音速設計的主要因素是噪音問題和可靠性問題,而不是空氣動力學和推進技術。


不問是不是,先問為什麼。部分回答也跟著瞎起鬨。

能不能麻煩定義一下,你指的音障是什麼?你從哪得到的0.9這個數?

Ok, 我先按前面回答里的激波理解。那你說的就是某個具有特殊物理意義的馬赫數。那我做點猜測

如果你說的音障是指臨界馬赫數,即飛行器附近不出現激波的最低馬赫數,不好意思,這個數和飛行器外形相關,也不是什麼0.9。圓柱的臨界馬赫數就只有0.4左右。相關研究請參考NACA Technical Note 2960
NASA Technical Reports Server (NTRS)

如果是指阻力發散馬赫數,因為激波阻力必然在激波產生後出現,這個數介於臨界馬赫數和1之間。多數情況下接近臨界馬赫數

為什麼戰鬥機的整機臨界馬赫數接近1?因為設計上的目標就是要提高臨界馬赫數和阻力發散馬赫數,延後激波阻力的出現,降低亞音速到跨音速區飛行的阻力。為什麼達不到1?簡單點說,因為要產生升力,機翼上表面速度大於下表面,上表面一定有局部流場速度先達到音速,先產生激波。如下圖所示

如果你說的是歷史上人類在接近音速飛行時遇上的技術障礙,無法跨過馬赫數1,那麼主要原因是當時的發動機推力不足以應對激波阻力,以及巨大的波動性阻力帶來的結構方面的問題,如顫振。對於現代超音速飛機不存在這個概念

如果你想問,為什麼在跨音速區,飛機阻力異常增大,那麼上面已經介紹了,跨音速區時飛機部分區域處於超音狀態,部分處於亞音狀態,不同位置的擾動形成的波陣面相互干擾,會產生很大的波動阻力。這種條件下,你搜到的0.9具有一定的意義,因為這是典型的跨音速區。但一般認為跨音速區的下限是0.8

———————————————————————————————————————————

補充一下 激波和臨界馬赫數的概念。這是最接近題主所說的「音障」的物理概念了。
但再次強調:物理上沒有「音障」這個說法,只是一個歷史名詞,用來概括實現超音速飛行的艱難歷程,給一個字典解釋
sound barrier
noun
(not in technical usage) a hypothetical barrier to flight at or above the speed of sound, when a sudden large increase in drag occurs Also called sonic barrier, transonic barrier

not in technical usage,not in technical usage,not in technical usage。因為很重要所以重複三遍

超音速飛行的難點在於:當飛行器逐步接近音速時,阻力會突然增大。並再次強調,阻力急劇增大時,物體不需要很接近音速。這個速度取決於物體的幾何形狀,不同的物體在不同的馬赫數時出現阻力劇增。出現阻力劇增時的馬赫數被稱為阻力發散馬赫數。這個數又與另一個概念,臨界馬赫數有關。我們可以把現代超音速飛機達到超音速的過程總結為:

物體以亞音速飛行→物體以臨界馬赫數飛行(物體附近出現激波)→達到阻力發散馬赫數,阻力劇增→突破音速→進一步加速,阻力減小,並達到穩定的飛行速度,一般此時馬赫數大於1.2

很多飛機的臨界馬赫數和阻力發散馬赫數接近1的原因是:這些飛機的設計目標就是要增大這兩個馬赫數


可以看到,激波的出現顯然是和阻力增大有關的。我們就先從激波講起

激波是超音速流動(馬赫數大於1)中可能出現的一種劇烈的變化,體現在流體在通過一個厚度非常薄的區域後,其速度,密度,溫度,壓強等物理量都會發生急劇,接近不連續的變化。但是,不等於超音速流動中出現擾動就會有激波,也不等於只有在馬赫數接近1時才會出現激波。所有的超音速流動中都有可能出現激波

介質中的擾動是以機械波的形式擴散到整個場的,而這種波有兩種,一種是壓縮波,一種是膨脹波。激波是一種特殊的壓縮波。直觀地看,在通過激波和膨脹波時,壓強的變化模式是不同的

很明顯,激波是對流場的一個劇烈壓縮效應

為什麼激波只能在超音速流動中出現呢?因為當壓縮波像上游傳遞時,如果來流的馬赫數小於1,也就是速度小於當地音速,那麼壓縮波就能夠向上游無窮遠處傳遞,就會形成連續的壓力變化。但是,如果來流速度超過音速,仍然以當地音速傳播的機械波就不能向上游傳遞了。用不嚴格,形象一些的說法,如果來流速度超過音速,在一些特定的位置,壓縮波和當地流場速度合成後,會相對於波源保持靜止,這個時候波源產生的壓縮波會在這個面上不斷累積,形成一個壓縮效應非常劇烈的平面,也就是所謂的激波了

那麼激波的產生意外著什麼呢?這裡不嚴格證明,只給一下結論:通過激波後,流場會損失大量動能。流動的馬赫數會下降。流場通過一個面之後,流動馬赫數下降,這也就相當於一個巨大的阻力。這就產生了超音速飛行的第一個不利條件:激波阻力。

第二個不利條件則是壓差阻力。簡單地說,因為通過激波時會產生劇烈的壓強變化,可能會導致飛機前部比後部壓強大。用一個比較經典的例題來解釋

不仔細分析了,可以看到區域1和2對應的是激波後,從之前的圖我們可以知道這兩個區域是壓強比較大。區域3和4則經過了膨脹,壓力下降。所以前部的壓強會明顯高於後部,形成一個阻力

所以,為什麼超音速飛行阻力極大?這和激波的產生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麼臨界馬赫數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了

再回到我之前提到的。為了產生升力,一個飛行器附近肯定有一塊流場區域比其他位置先達到音速,那麼在這個區域,就有可能產生激波。如果整個飛行器都以馬赫數1飛行,那麼一定有部分流場的馬赫數早已超過1,先產生了激波。所以,臨界馬赫數一定是介於0到1之間的,不會大於1。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飛行器還沒達到馬赫1,就會出現阻力激增的現象。同理,流場的部分區域的流動速度又是慢於其他區域的,所以只有當飛行馬赫數明顯高於1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超音速區。而這個中間區域,則被稱作跨音速區


樓上還有答案提到了跨音速區阻力係數甚至可以遠高於超音速區的情況。這個可以用正激波斜激波的概念來定性分析。有時間進一步補充。

———————————————————————————————————————————
歷史區:

再次強調,音障是歷史概念。突破音障最關鍵的一點是發動機能否有足夠的推力讓飛機對抗巨大的阻力。而現代的大推力發動機,保證了超音速飛行器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破跨音速區,進入穩定的超音速飛行狀態,所以超音速飛行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了。如F22在不加力進行超音速巡航時,馬赫數也一般維持在1.5-1.8。大型民機選擇亞音速飛行只是出於經濟性的考慮而已。

而且人類歷史上也從來不存在所謂認為超音速飛行不可以實現的時期。超音速流動的理論發展一直非常迅速,只是在等待工業上實現罷了,而且工業界響應得還極其迅速。可壓縮流動的大神Von Karman在1932年就對超音速條件下的三維流動進行了分析
Resistance of slender bodies moving with supersonic velocit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ojectiles

二戰前,對於超音速飛行的競爭就已經開始了。1936年德國就在Peenenemunde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超音速風洞。美國也緊隨其後,在1942年建成了美國第一個超音速風洞,地點位於今天的NASA Langley。45年開始超音速飛行方面的論文就已經處於井噴狀態了,這一時期很多大牛都在活躍,像Brown,Gardener,Theodorsen,Lighthill。47年,人類就實現了第一次載人超音速飛行。之後不到10年,能以馬赫2以上的速度飛行的各類飛機就已經出現並裝備空軍了。

歷史的真相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同力合作,在萊特兄弟實現第一次飛行後,不到40年的時間就帶領人類從只能飛行幾十秒的狀況走進了超音速領域,書寫了人類科技發展史上極其輝煌的一章


我來說說我的一些看法。飛機在空中飛行類似於帶電粒子在介質中運動。我們知道,帶電粒子的運動速度如果快於介質中的光的傳播速度,就會產生著名的契倫科夫輻射。也就是有一部分能量會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出去。所以我想,飛機做超音速飛行時也會輻射出去一部分能量,並且是以聲波的形式,這就造成了它的飛行功率增大以抵消這部分能量的損耗。

對於這個觀點我引用一篇文章對其加以驗證:
(Bercoff, J., Tanter, M., Fink, M. (2004). Sonic boom in soft materials: The elastic Cerenkov effec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4(12), 2202-2204.)
這篇文章中提到,sonic boom 就是一種cerenkov radiation。具體說明如下:


以前,看過一個知識點:力在固體中傳導的速度就是固體中的聲速。

還看過一個知識點,就是地震時會出現土壤「液化」現象,粗略地理解,也就是震動中的土壤具備了類似於液體的性質。

而且我們知道,氣體與液體固體的變化中體積變化較大,液體和固體之間的體積變化是較小的。

所以,從極其粗略的角度來理解,固液氣這些狀態大約是在振動或者相關的因素影響下導致的不同,如果找到關鍵應該是可以較為輕易地進行相互轉化的。目前的轉變大多是用壓力或者溫度結合來轉化,粗略地可以理解為一種通過改變分子熱運動的形式、以外力施加的振動變化來改變物體自身的振動狀態。

運動是相對的。氣體變成液體、固體是一種效果,如果我們自己的狀態合適,那麼氣體的相對運動也可以達到三相轉化的效果。

所以音障這種東西出現在音速附近,大約就相當于飛機運行速度極快,對氣體的推動效果已經超越了氣體傳遞力量的速度。於是導致本來鬆散的氣體發揮出了固體的效果。這樣,衝破音障可以簡單理解為打破了空氣變成的牆。

當然我這個說法就是非常粗略地理解一下這是怎麼回事,很多知識用得並不準確。作為非專業人士我沒有接觸到這方面的物理知識。不過,在固液氣三相變化之間的關係等方面物理學已經有很多研究了,大概早就有很多現成的成果了。我也很想了解一下物理學上現在是怎麼分析固液氣三項變化的,希望專業人士能夠做做科普。

至於激波什麼的,這些都只是描述現象,沒有講原理。僅僅豐富了外在細節,沒有涉及本質。


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本質是擾動在介質中傳播,即運動在傳播,也就是機械波(所以當地聲速可以由熱力學定理推出)。簡單的理解,飛機在飛行時,前方來流感受到了擾動的傳播,就會向其他方向運動,為飛機騰出空間,但是,如果飛機本身的速度大於當地聲速的話,也就是說飛機本身比氣流擾動傳播的速度還快,那麼前方來流就不能在飛機到來之前及時移動開,氣體就會被壓縮,密度突然增大,產生極大的阻力,這種現象叫做激波。而飛機在跨越聲速時產生激波的現象就叫做音障。
順便說一下,跨聲速是一個範圍,大概是0.8~1.2馬赫(即0.8~1.2倍當地聲速),這是因為飛機本身的形狀引起的,由於伯努利原理,飛機各處的當地流速是不一樣的,所以有的地方會先進入聲速,產生局部激波。


隕石為什麼出現在隕石坑裡?


也就是說是地球上的空氣阻力和引力的阻力導致的音障,在二兩倍超音速時,沒有二倍音爆,在太空中超音速時,沒有音爆


【你走路的速度總不能超過你腳步的聲音吧】
聲音在同一個位置疊加在一起,肯定會有強大的阻力==


估計很多人不知道還有當地聲速這回事


推薦閱讀:

為什麼賽車輪胎都很寬?
為什麼把手在極短時間內伸進液氮里不會凍傷?
眼鏡片被刮花的是眼鏡片本身還是鏡片上的膜?然後到底是因為擦銀鏡的布太硬了還是因為眼鏡上的灰塵太硬了?
何謂力?何謂能量?
為什麼手裏劍多為四片不是三片?

TAG:飛機 | 物理學 | 空氣動力學 | 流體力學 | 音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