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現在許多中國人禮儀盡失?


兩天內收到了這麼多贊,誠惶誠恐。本人非專業人士,當時只是深夜刷完題玩電腦時看見了這個問題,就隨手來了一發。論證邏輯並不嚴謹,大家就當茶餘飯後看著玩玩,還請海涵。我會努力的。

看到題主所更新的問題描述,我只想吐槽有那樣隨便歪曲作者意圖的嗎~

——————————————以下為原答案———————————————

不請自來。

本人一向反對這樣一種論調:我們中國本是禮儀之邦blahblahblah,改革開放/文化大革命以來,在利益/政治壓力下大家道德淪喪了,中國或成最大輸家......

Q: 何時才是我國公民禮儀素質最高的時期?
A: 正是當下。

首先,古代的道德水平未必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高;

說句不好聽的,所謂的「禮儀之邦」相當一部分是某些人意淫出來的。正如 @姚冬 所說,在古代,大部分人都不識字,文化文明教育怎麼可能得到發展?
我國古代,識字率最高的時期是在宋朝,也不超過30%;而在2010年,我國的識字率就達到了94%。雖說高識字率不一定導致禮儀素質的提高,但它們無疑呈正相關。怎麼比?
你是想讓潘金蓮學習溫良恭儉讓,還是想讓李逵掄板斧之前來段策論?

很多知友,如 @l不可說l ,在評論里質疑識字率低不代表文明禮儀也差,並且說農村裡很多沒讀過多少書的老人也很有禮儀。我在此試答,不專業,僅供娛樂:
首先,我只是說明了識字率和公德水平呈正相關,從未聲稱它們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因果性和關聯性之間的區別,各路知友肯定比我還清楚。此外,我們知道,農村裡所謂的那些禮儀,很多是「私德」,源於祖先崇拜而非對公共秩序的尊重,「公德」和「私德」是不能划上等號的。一個農村的大家族,家族成員長幼分明,祭祀勞動有序禮貌,只是氏族秩序的一種體現,並不能充分地說明他們有很高的公共道德。

其次,我們很多時候感覺到的古代所謂「禮儀之邦」,很大部分來自於倖存者偏差;

請允許我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引用 @白如冰 在為什麼說「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 - 白如冰的回答里的回答:

你覺得張居正這樣的人出自寒門,是一種錯覺。張居正是軍戶出身,祖先是千戶,其父親是秀才。

考慮到古代的識字率,張居正的家庭條件在當時所有人中絕對算比較好的了。


其實幾乎所有人都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大人物的角度看歷史,小人物的角度看當下。看歷史的時候你覺得總督巡撫這樣的都是龍套,現實生活中縣長就足以影響你一生的命運。

看歷史,你會認為教諭的孩子中舉,是寒門弟子的勝利。看現實,你會認為局長的孩子上了名牌大學是權貴壟斷資源的體現。


其實自古以來,寒門就難出貴子。你之所以會認為歷史上一些人出自寒門,是因為你往往是自動帶入帝王視角看歷史的。

你覺得「令尊,內子,府上,寒舍等等古代敬語或者自謙的話都沒人使用了」很奇怪嗎?我不覺得。

我們很多時候都在「自動帶入上帝視角看歷史」。你覺得古代人人都會吟詩作對、溫文爾雅、出口成章、通曉周禮......
開什麼玩笑,這部分士大夫占古代人口都不到1%,只是他們的作品恰巧被保存並且流傳下來了而已。隔壁老王家大字不識一個的王屠夫也會用敬語?我看未必。

什麼,對1%這個數字有疑問?

明中葉後,各省直的科考規模在四五千人至數萬人之間,平均錄取率估計在10%上下。鄉試錄取率,明初一般在10%上下;成、弘間定為5.9%;嘉靖末年又
降為3.3%;而實際錄取率又低於此。會試錄取率,自洪武至萬曆中平均為8.6%;其中,洪武至永樂二年平均為21.7%,永樂四年至萬曆中期平均為
8.4%。殿試規模和錄取數在理論上皆等於同科會試錄取數。永樂二年後,明廷共在51科14938名二、三甲進士中考選了1277名庶吉士,平均錄取率為
8.55%。

明代的識字率在20%左右,考慮到不是每個識字的人都會去參加科舉考試(路途遙遠等因素),再取10%的科舉錄取率,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一路這樣下來,就算一個考生不止參加一次科舉考試,那些能夠在正史上留下一個名字的人能有多少,你自己算。

在讀歷史書時,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文字,「他是一個窮秀才,窮困潦倒blahblah」。你會覺得他肯定沒什麼文化吧?實際上,只有通過童生試的才是秀才,再考慮上識字率,即便是秀才也已經是少數高級知識分子了。
這就是上帝視角。你在看歷史書的時候,覺得四十歲進翰林院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實際上你們村可能就那一個五十多歲的秀才,你在京城收到的你媽的信還是他代寫的。
所以古代真的人人都通曉禮儀嗎?我看未必。

為什麼說當下是禮儀文明最好的時代?因為物質水平的高度發展。

我一直都相信一句話:
倉稟實而知禮節!
倉稟實而知禮節!!
倉稟實而知禮節!!!

我們很難和餓著肚子的人談禮儀:我TM都餓了三天了你丫讓我排隊?!

很多人都在說,好好的一個文明古國,在改革開放之後(注意,此處「改革開放」可以根據發言者的政治傾向更改為「五四運動」、「百花齊放」、「文化大革命」.....請隨意取用),似乎人人都被金錢/政治蒙蔽住了雙眼,從此禮崩樂壞、人心不古blahblahblah......

這句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許有一定道理,我並不試圖否認類似於文革的政治運動對我國的精神文明有著相當大的打擊。但文革之前的公民素質就真的很高嗎?Are you 確定?

但在我看來,文革/改革開放之前那種所謂的文明素養(如果真的有的話),並不是建立在傳統的對於禮儀的尊重上,而僅僅是建立在無知上。是的,就是無知,對新事物新技術新文化的無知。贈送給上世紀40年代的中國西部某貧困村一輛汽車,村民們未必爭著要;送給他們一床新棉被,你覺得他們會不會爭著要?

真正的文明,不是自我封閉,必然要經歷一輪又一輪的滌盪。
只有當物質水平真正地提上去了,我們才能享受文明的生活。

反過來說,工業革命之前的世界(並不僅限於中國),是幾乎不可能出現所謂的禮儀之邦的。「馬爾薩斯陷阱」牢牢地夾住封建社會糧食的產量,我無法想像千年以前的人們在有限的食物和其他資源面前能夠保持所謂的風雅與禮讓。

評論區里知友 @莫敖葉 說,古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差,大部分人在太平盛世還是吃得飽的。我想說,你知道古代史學家對於「太平盛世」的定義是什麼嗎?餓不死人。是的,餓不死人,即為太平盛世。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災之國。據不完全統計,
從秦漢至明清,各種災害和歉飢就有5079年次。其中,水、旱災最多,還有蝗、雹、風、疫、地震、霜雪奇寒等災害。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旱災記載,是距今
3800多年前(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流域的大旱,即所謂「伊洛竭而夏亡」。民國時期國內外學者如何西(A.Hosie)、竺可楨、陳達、鄧拓等,都
曾利用《古今圖書集成》、《東華錄》以及其他文獻記載對中國歷史時期的水旱災害進行統計,其結果均無一例外地顯示旱災發生的次數多於水災。據鄧拓《中國救
荒史》的統計結果,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旱災共1074次,平均約每3年4個月便有1次;水災共1058次,平均3年5個月1次(《鄧拓
文集》第二卷第41頁,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新中國成立後,旱災發生的頻率總體上小於水災,但自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華北、西北大部分地區開始出現的
乾旱化(並非單指降雨量的減少)趨勢,從生態系統變化的角度來看,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中國是一個蝗災頻繁發生的國家,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蝗災,其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今河北、河南、山東三省,陝西、山西、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也有較多的分
布。這些蝗災不但對歷代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且引發了眾多的饑荒、疾疫乃至社會大動亂。據不完全統計,自公元前707年至1949年的2700
多年,我國發生大小蝗災940多次,唐、宋時期平均2-3年一次,明清和民國時期幾乎連年發生。古代的蝗災,常造成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饑荒四起;甚至有
「開封大蝗,秋禾盡傷,人相食「的悲慘記載。歷史上有幾十個帝王對防治蝗災下過旨令。

題主,你告訴我,這種社會,會有文明禮儀嗎?

再說一遍,在整個世界上(不僅限於中國),在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人類的生產效率之前,所謂的「禮儀」,只是貴族才能消耗得起的奢侈品。八小時工作制和雙休日都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在此之前,哪個平民有閒情逸緻玩「文明素養」?


倉稟實而知禮節;當下,正是倉稟實之時。
DO NOT TAKE IT FOR GRANTED

最後正面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吧,為什麼現在許多中國人禮儀盡失?
很抱歉,該題前提不成立,無法回答。禮儀素養,從未像現在這樣深入國人人心。
當然啦,跟德國日本新加坡那種變態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此處「變態」為褒義)。

以上


又讀了一遍自己這個答案,感覺說的不是太清楚,修改了一遍。
------------------------------------------
看來很多人並不知「禮」為何物。我們中國古代的「禮」,和現代人口中的「素質」並不是一種東西

一、我國古代的「禮」是什麼?
我們中國古代的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而不是一個生人(公民)社會。「禮」,是「仁」的外在體現,而「仁」是「人和人」之間的良好關係。「禮」確立了熟人(親人、君臣等等)之間的關係,同時也確立了社會的秩序。
比如我老家的喪禮,親友來隨禮的時候給多少錢都要明確記錄,精確到個位數,等別人家有事情了要等價送還。現在這個年代,實在很難想像給錢會不是整十整百的(他們並不是窮)。這個精確的「錢數」,就是「人和人」之間關係的度量。類似於錢數的,還有喪服等等,也是有講究的。
再有,我老家在聚餐的時候,座位和座位並不平等,裡面的座位為尊,人們會為了誰坐裡面、誰坐外面謙讓半天,磨磨唧唧很久不坐下吃飯。
古代那些不講禮的蠻夷有什麼特點呢?無序、亂倫、弒父、弒君,並不以此為恥。
如果按照我們傳統的「禮」,排隊這種事情應該怎麼處理呢?恐怕要長者、尊者在先。「禮」處理的是熟人之間的關係,如果只有三五個認識的人排隊,那麼確實可以互相謙讓客套一番,讓尊者在前。可是如果有一百個毫無瓜葛的人排隊呢?這裡人和人的關係已經分不出誰尊了,大家誰也不認識誰,誰也不服誰,更沒有君臣關係、父子關係、夫妻關係、兄弟關係、朋友關係、師生關係,人們只能哄搶。這種隊伍,就是「生人社會」才有的問題,我們古代很少面對這個問題,「禮」也處理不了排隊的問題。

二、現代社會的「素質」是什麼?
西方自古以來就有大量生人社會的元素。citizen這個概念很早就有了,人的身份認同直接就是「city的一員」,而不是「王家老三、張家老四」。有一點我沒有具體考證過,如果有知道的朋友歡迎告訴我:古希臘古羅馬的大量生人聚集的公共場所,比如運動場等等,其中的秩序難道會像我們古代一樣按照親緣關係、或者位分高低來處理嗎?我覺得不可能,生人社會中,「禮」是沒有那麼大的意義的。再比如在生人社會的喪禮上,直系親屬穿什麼衣服、表親穿什麼衣服、出了五服的親戚該怎麼辦,這些東西顯然也都不重要。
生人社會發展下去,就是契約、法制、公民社會。西方的宗教也與這種社會形態相互配合。西方的社會更像是一大堆互相無關聯的點,之上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或者法律,而我們的傳統社會更像是一個很大的網路,每個人和周圍的節點產生關係
(自秦以來,我們傳統的禮法社會就玩不下去了,於是引入了大量的法家成分,但這種法家成分主要存在於所謂「統治階級」,在山高皇帝遠的廣大基層,人仍然是生活在「家」里,而不是「國」里。)
樓主所說的「隨地吐痰,插隊,公共場所大聲嚷嚷」,這些其實都是「人和公共場所」的關係,是「生人社會」的內容,而並不是我們傳統的「禮」的內容。中國人私德很好,但公民社會的公德則需要從頭培養

我要反對一下「倉廩時而知禮節」等等類似的說法。如上所說,我們傳統的禮在基層仍然是廣泛存在的,而且是外國人學不來的,若論講究「禮」的程度,確實是古代&>今天&>外國。這個問題歸根到底,並不是過去窮的時候沒有「禮」,而是過去的「禮」跟現代人期待的「素質」並不是同一種東西。

三、禮何去何從
我們的「禮」文化的衰退,有兩個原因:
一是各種文化革命。敬語、書信格式等等,這些都是可以適應生人社會的東西,卻被革掉了。近代歷次文化革命的對象都是「上層社會使用的東西」,革命倡導的都是「平民可以接受的東西」。什麼白話文、簡化字、貧下中農的一些活動等等。這種革命只是讓文化更迅速地平民化,與「建設一個現代的公民社會」並無必然關係。很多上層社會的文化,其實是更能適應生人社會的。
二是現代社會需要生人和生人之間的合作,所以我們要建設一個法制的公民社會,以前的很多「禮」自然要受到衝擊。很顯然的例子就是城裡長大的孩子基本上都不認識那麼多親戚、更不懂喪禮婚禮飯局上的種種理解。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

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所以,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廠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勞動法、外國人投資法等等……

我們的刑法、民法都是改革開放後才通過的,城市化也是改革開放後才加速的。改革開放後的建設對於禮的衝擊是更自然、更直接的(當然這種衝擊顯然利大於弊)。

很多人對於熟人社會的一切都很反感,但恐怕這也是一種偏見。我覺得傳統的禮和人情是要改動的,但還是應該保留想當一部分的。人情只要在法制的框架之下運行,其實並不會像現代很多人想得那樣結黨營私、拉幫結派、因私廢公等等。保留這個傳統很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社會沒有宗教。如果徹底去除「人情網路」又沒有至高無上的「神」的話,人就會高度的自我化,變成一大堆孤獨、冷漠、自私、外表守法內心無比空虛的點。相比於宗教,我覺得人情顯然更好些。


題主的問題,是一二十年前最流行的讀者體,列舉一些國外/古代不知真假的優點,通過偷換概念、以偏蓋全等手段與國內某些缺點對比,強行反思國民性,進而在憂國憂民的同時獲得優越感。
隨著中國的進步,這種論調已經逐漸失去了市場,印象中標誌性事件有08年外媒交口稱讚鳥巢一代、從網路到實體對孫雲曉中日夏令營奇文(童年陰影)的窮追猛打;最終在福島與汶川的對比中,一切謠言不攻自破。
回到題主的問題
1.為什麼某些惡習還存在
倉廩足而知禮節,在城市哪怕小縣城裡你都很少見到這些惡習,每年春運都是長龍無數,有幾個插隊的?有幾個吐痰的?
村裡土路沒垃圾桶,他隨手扔個瓜子皮不是很正常么。
2.延續禮節會不會有惡習
這些惡習在古代不一定是惡習,有些我們看起來司空見慣的現象是工業文明的產物,比如新加坡早期和鬼子侵華時期,排隊都是用鞭子排的。
討厭大聲嚷嚷則是典型的西式文明,中國的傳統就是喝酒行令吆五喝六,文化人斯文點,賦詩——不一樣么。
3.複雜禮儀什麼用
沒卵用,禮儀之邦是咱們通過禮區別高低貴賤穩固統治,土包子劉邦被一套禮學爽的不能自已;為什麼漢服寬袍大袖,因為窮人短褐穿結,長衫就是有錢的表徵。
對不起/謝謝掛嘴邊,那叫距離;見面談天氣是扯,問「吃了嗎」才是親
真正懷念複雜禮節繁冗稱呼,在儒林外史與孔乙己里能找到。
4.日本當年素質有那麼高嗎
這跟現在民國粉懷念民國風流一個尿性,就是擇優扯淡。放著軍國主義日本人民窮的搶米店不說,就扯著虛無縹緲的素質;東京大地震鬼子什麼表現?我天朝當年捐完款就被鬼子反打一套,還是咱素質高!
對於現在日本人的素質,可以看看福島里他們什麼鳥樣;還有米帝在颶風時又是什麼表現,再跟汶川比比,媒體擅長斷章取義捕風捉影,妄自尊大跟妄自菲薄都不可取。

最後,別沒事就扯世風日下國民素質之類的玩意,媒體文人是為了逼格與曝光率,他們管說不管做;閱歷不足反思這個,純屬給自己添堵


我幫排名最高的補充下。

拋開什麼政治觀點、歷史知識,就談邏輯。

文革作為一場運動,考慮到時間因素,其全部參與者都是在開始之前出生並接受教育的。

那麼,如果它之前的人們道德素質如此高尚,那些為你們深惡痛絕的動亂現象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么?


看了題主的補充發問。

都吃不飽飯哪有功夫考慮禮儀,那今天的中國呢?今天的中國也是餓殍遍野?也是窮苦的農民在被地主剝削?所以我們要以古代的經濟標準衡量現代?

感覺題主可能並沒有什麼惡意,所以補充回答一下。

1、禮儀規矩是要跟環境相適應的。

過去農村一沒水泥地,二沒下水道排水系統,三沒生活垃圾回收機制,路邊全是各種家畜、野鳥的糞便,路上隨地吐痰再正常不過。你就是吐到自家糞坑裡,之後也要回到田地里。 「不隨地吐痰」的禮儀規矩在農村很難建立。

排隊、過馬路看紅綠燈、大聲說話,同理。

2、指望人在成年之後學習新的禮儀規矩,是十分困難的。

中國近年來的城市化進程十分快速。導致很多人在成年甚至老年之後才從農村來到城市,新規矩很難學會。其實真正城市裡長大的人,基本的禮儀規矩還是都有的。

關於「人在成年之後學習新的禮儀規矩,是十分困難的」,講一個個人經歷:
有一次去日本參加一次學術會議與會者普遍是相關領域的教授、博後、在讀博士,以歐美人為主。每天會議結束後,有一大批人回賓館的路線跟我相同,需要坐同一趟地鐵,都會路過一處明確標示出要「左行右立」的扶梯。據我觀察,大部分歐美與會者,都不會遵守這個「左行右立」的規矩,反倒是華人與會者表現更好一些。
============================原答案=========
90年前的關東大地震日本人還排隊殺在日朝鮮人呢,還「誤殺」了一些中國人跟日本人。

提主挑特例出來探討沒什麼意思。

難不成中國汶川地震後救濟是哄搶的?


禮不禮儀,說白了還是人善不善良。討論禮儀本身並無卵用,禮儀只是個形式,並非本質,既非一成不變,也應因地制宜,而且在道德的範疇內,禮儀多半只涉及最膚淺的那一層,知禮而不論道,有時反而成為禍害。歷史上的栗子不要太多。

籠統地說,得益於信息爆炸和文明的總體發展,人類從未像當前時代這樣能如此充分地討論如何尊重彼此,愛護彼此,和諧生存。但是人心不古的直觀感受,也是有的,問題出在文化傳播上。文化傳播是一項活動,活動的成效受制於各種客觀因素,過往的文化傳播效果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社會現狀,which我們不需要過於糾結。面對一切社會問題,有句萬能的話叫作理解過去,認清現實。

咱們要做的,就是一方面不斷地探討生成更優秀的文化,另一方面把討論結果傳播出去。堅持做,就好了。


我只想說:
作為提問者,把自己反對的答主掛到問題描述里,貌似不怎麼符合您推崇的「禮儀」呢。


這些「禮儀」都是古代統治階級留下來的,占絕大多數的平頭老百姓根本就從來沒受過類似薰陶
一言以蔽之:寫(xing)書(cun)者偏差


因為你視野太狹窄,中國有13億人,這裡面即使有十分之一粗魯沒禮貌的,也是一億三千萬。你和很多媒體一樣,只把眼睛緊緊盯在了那些不文明的群體身上,文明的禮貌的講禮儀的你統統沒看見。


因為不講禮儀往往可以獲得更多的好處
比如一群人在排隊,甲要插隊,眾人指責,甲面帶羞愧,去隊尾乖乖排隊了
過了一會兒,乙要插隊,眾人指責,乙態度蠻橫,出口成臟,別人罵不過他,又不值得和他打架,於是只能讓他插隊了
隊伍里一些人看了,會覺得還是不講禮不講理好,以後我也要這麼凶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僱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資產階級揭示了,在中世紀深受反動派稱許的那種人力的野蠻使用,是以極端怠惰作為相應補充的。它第一個證明了,人的活動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它創造了完全不同於埃及金字塔、羅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蹟;它完成了完全不同於民族大遷徙和十字軍征討的遠征。
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係,從而對全部社會關係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動地保持舊的生產方式,卻是過去的一切工業階級生存的首要條件。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狀況不停的動蕩,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於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關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素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關係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人們終於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係。

——《共產黨宣言》


想想看農村的通姦狀況……還有新婚鬧洞房,平時交流里很大部分都是扯算話,就知道當時中國人普遍的水平……

回到正題,

隨地吐痰,插隊,公共場所大聲嚷嚷等等大家有目共睹的惡習普遍存在

我覺得這樣子的禮節,中國人沒法丟啊……雖然說朝廷上可能有點類似的禮節;但它們是舶來品吧,亦或者是說它們是義務教育的課本,我們只是不合格的學生

農村裡,只要沒嚴重的傳染病流傳,禁止隨地吐痰的風尚估計幾年就會消散;如果沒傳染病流傳,這種行為很難成為禮節吧。。。
插隊,那也是工業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知道自己一定可以獲得資源,卻又必須排隊領取吧……
不扯了。


中國的禮儀是以宗法製為核心的。
現在宗法制。。。。算球?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此引申出的忠,孝。
分封時代就有的禮,周禮,就是以宗法製為核心的一種統治,或者說治御家族的方式,階級統治階級壓迫。
還有挺多,懶得寫,也的確沒精力來完善,希望能有人順著這個繼續胡謅幾句。
現在所說的禮,和古代的禮已經有大不相同,很多繁瑣的禮儀程序已經被取消,只留最基本的人類基本道德,所以就題主所說,為何禮儀盡失?那僅僅是社會的進步而已。
舉個栗子~你每天給你的父母請安么~
最後,窮人(沒有家族沒有宗祠等等)一直都沒有禮,或者用古代人的視角說,不配有禮。
_(:з)∠)_


我以為首先,這確實是中國歷史上平均素質最高的年代,原因是文明的進步以及考慮到倖存者偏差後的修正。
其次,題主對於現代人失去禮儀素質的觀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有理由的,絕大部分人都會產生類似的觀點,不去考慮較遠的歷史,似乎只對近十幾年的歷史回顧,人們也能得出這一結論。我以為任何禮儀或者公認的道德體制的形成都是需要時間且有其相適應的社會階段的。可以這樣說,我們在過去的三十年里,社會結構又一次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點體現在城市化(宗族的沒落與公民概念的興起),工業化,以及商業的繁榮的諸多方面上,所以以前我們一度擁有的適應於過去的社會的道德體系已經不再適合當下了。並不是我們失去了道德和禮儀,而是這種落後的道德禮儀被時代拋棄了,與此同時,合乎新時代的禮儀還沒有成熟,所以很多人才會有道德禮儀失去的感覺。其實道德禮儀的變化一直在發生,不過在人類社會的前期,因為社會結構的變動較為緩慢,道德領域的改變也是緩慢而不易察覺的。


無力吐槽的再次更新:題主枉費你為我專門編輯問題打了那麼多字。其實你開心就好了。何必呢。

其實你再一次編輯問題其實反而暴露更多了,你讓我說什麼好呢。唉。

——我說怎麼由突然多了好多贊———

更新:看到題主專門針對我添加的問題描述,我覺得提前拉黑你實在是太正確了。
你既沒有看懂我在說什麼,又告訴了我們,你這麼追求禮儀但實際上自己最缺乏這東西,哈。

——————以下是原文——————


題主要的是地主階級之間惺惺相惜互相捧臭腳一樣的禮儀?
是要恢復建立在數億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基礎上的所謂上流社會的精緻?
是佔據99%的底層不識字的情況下基本屬於小圈子話語的文言和敬語?
是拿當代一夫一妻人人平等換取的「上流」一妻多妾大家庭宗廟興旺?
是要用無數生來死去都無名的細民來換取統治者的光輝歷史?

一個至今還保留封建精髓的貴族階級式崇拜的國家,竟然吸引了亞洲首倡民主共和的人民的嚮往和崇拜。是活抽抽了想返古么?

「每日三省吾趙」對你絕對有效。

語言背後是什麼?是邏輯。敬語和繁文縟節代表的是階級小圈子的話語表達,是對眾多下層的排斥。

信息傳播的方式和成本基本說明了歷史的進步程度。沒有文言的簡化,沒有對語言的革命,農業化下的底層在統治者眼裡不過是會說話聽管教的生產工具而已。

而霓虹這個遠居大陸以外的島國,自成一家,儘管在東亞第一時間邁入工業化現代化,但是內核仍然是皇室一脈的封建表達。發自內心對階級秩序的遵守,對貴族儀式的崇拜可見一斑。然而在中國,自陳涉首義誅暴秦,太史公表其世家始,這樣的論斷就再也站不住腳。而如今終於可以和大老爺一樣斷文識字,共享互聯網,操著同樣的語言平等對話(起碼錶面平等),竟然還有人為早已死去且早就該死的封建招魂,試問這是何等的勇氣?!

脫離社會發展的禮儀從來就是僵死的道具,它只能成為別有用心的工具。而在人始可以真正為人的當代,除了脫胎於社會經濟水平的社會秩序和法律本身,沒有人可以為禮儀下定義。

如果抱守小圈子孤芳自賞無可厚非,若然想要奮力疾呼,為趙家人吶喊,痴迷於殭屍一樣的美感,大可以去台灣,那裡有溫情脈脈的用愛發電,那裡有你纏綿悱惻的國語正音。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倉廩實而知禮節,古代的禮儀可沒你想的那麼好,主要是古代的文書記錄達官貴人的多,普通百姓呢?大災人相食你覺得是哪門子的禮儀么……

現代人經歷過以前那個時代的禮儀方面做得也確實不太好,這就不展開了,總之還是因為資源不足必須拚命搶造成的


我看老美毛熊也粗魯的很嘛,然而並沒有什麼卵影響。

我就想問,禮儀這種東西除了相互捧臭腳之外還有什麼用?能創造生產力么?我倒是覺得直來直去挺好的,捧多了難受。。。。這是針對你問題當中辭彙部分的回答。

吐痰和排隊已經屬於公德方面了,不要和禮儀混為一談。

我看老美毛熊也粗魯的很嘛,然而並沒有什麼卵影響。


因為世界打通了,交流更快了,社會變平了


話說令尊、府上、寒舍這些似乎是以前的達官貴人說的吧。平民也說這個?

另外我覺得你應該以新的眼光看待現在的中國。雖說什麼四千年的歷史,文明古國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但裡面的東西很多都比較陳舊了。現代社會的共識也不見得非要從老祖宗那裡找個源頭來證明自己,即使有的部分真的是西方傳來的價值觀又怎樣,是現代中國人認可的就可以了。
就拿新中國強行男女平權來說,效果是比較顯著的。新中國女性地位的提升在東亞來說都算得上迅速、明顯的。雖說現在還有很多隱形的性別歧視(剩女等),但是一直以來的提高大家應該是有目共睹的。新中國只要繼續努力就可以了。
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插隊、公共場合大聲說話這些現象的確還存在。不過在大城市來說,比例也蠻小了。接下來城鎮化推進後,其他地方相信也會有改善,要有信心。

至於日語,裡面的自謙語、敬語是蠻有意思。不過有時候我也覺得有些可笑。都ください了還不夠,還要くださいませんか。倒是日語中的漢字讓我感覺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新中國能夠繼續使用漢語真是太好了。現在日語中新增很多片假名外來語,倒是有些偷懶、しあび。和日文漢字比起來,高下立判。

總之,作為新中國人,我非常自豪。

什麼所謂的傳承了中華文化,說話嗲得不行,用愛發電的灣灣,才不要去呢。


推薦閱讀:

有沒有大眾式的優雅可言呢?
第一次看交響音樂會,還是和喜歡的男生,需要注意些什麼?在線等!?
在住家卧室里健身很不禮貌嗎?
如何面對一個吧唧嘴的室友,而忍住想抽她的衝動?
中國飯桌上有哪些禮儀與講究?

TAG:文化 | 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