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願意支持香港取消自由行,還香港人民一個清靜,同時也取消對港資源貿易往來」的言論?

「我願意支持香港取消自由行,還香港人民一個清靜。 同樣也支持取消廣東電網對港供電,取消東深供水工程對港供水,取消「三趟快車」對港農副產品輸入,取消西二線求大段管道對港供氣,還香港人民一個清靜,給廣東人民減少壓力!我是中國人,中國人的都轉! 你們既然那麼強烈要求想安靜 哪滿足你們就給你們安靜!這是你們要求的。」這些言論。


謝不邀,你們隨意噴吧,亂寫的。

看到這個帖,痛心疾首。沒有人叫你去香港生活,而且,沒當水貨客和沒有擾亂香港跌序的內地人 完 全 沒 有 錯!不過那一小部分人足夠破壞整個香港,下面隨意感受。

手機碼字,邊碼邊落淚,好痛。

報告指出旅遊業對GDP的貢獻根據2014年的財政預算案,旅遊業佔香港GDP的比重是4.7%以2013年香港GDP為21,254 億元推算,旅遊業對GDP的貢獻或增加價值不足1,000 億元。有意見認為由於香港倚賴進口貨品,遊客購買的物品,以至旅遊業所需的生產要素(例如旅遊巴士、樂園建築材料)都需要倚賴進口,故此即使旅遊業對本地消費和零售業帶來頗大收入,但對GDP的貢獻或增加價值(value added,即產出價值扣減中間投入消耗的價值)十分有限,屬於低增值的行業。2013年,非本地居民在香港的消費開支超過3,000 億元,但由於要扣減中間投入消耗的價值,故此旅遊業對GDP的貢獻不到1,000億元。到底旅遊業是否屬於低增值行業?筆者嘗試根據統計處推算入境旅遊業增加價值的方法,去作出評估,認為現時採用的方法大大低估入境旅遊業對香港經濟的貢獻。以2012 年的數字為例,入境旅遊業增加價值是791 億元,佔GDP的3.9%,外訪旅遊業增加價值是154 億元,佔GDP的0.8%,旅遊業合共增加價值是946 億元,佔GDP(20,131 億元)的4.7%,就業人數為250,900人(當中218,800人從事入境旅遊) ,佔總就業人數(365.7萬人) 的6.9%。統計處推算入境旅遊業增加價值的方法,是首先計算與入境旅遊相關行業的增加價值,當中包括零售、住宿服務、航空及海上客運服務、陸上客運服務、餐飲服務,以及其他與入境旅遊相關行業,合計總值2,302 億元(見表1;詳盡資料見報告附錄)。之後統計處找出以上各行業的旅遊比率,即旅客使用服務佔整個行業的總產出比重,從而推算出入境旅遊業帶來791億元的增加價值。

外國及大陸旅行團遊客,屬高増值旅客,會住酒店、坐的士、去餐廳,消費面不只購物,是高GDP貢獻的本地直接消費,更會觀摩香港風景、人情、文化,會帶動多個週邊產業。但自由行大多只是過境性質,很多都拖喼挽袋辦貨,不論之後是合法轉賣圖利,還是非法走私漏稅,人均GDP只是正常旅客的44%,扣除貨物成本後的實質直接GDP貢獻很低,是非本地直接消費;相關行業單一,令香港淪為零售服務階層。這些不是遊客,而是商販,所以不是自由行養活香港,而是沒有香港,這些人辦不了貨就連飯都無得食。-大陸人自由行,對香港經濟貢獻根本微不足道。而旅遊業只佔香港GDP4.5%,為了自由行這區區1.3%GDP,我們付出之社會成本卻難以估計。這是一門蝕底生意。2012年有4862萬人次遊客到港:外國遊客1371萬人佔GDP1.72%,每10萬人均GDP0.0125﹪大陸「遊客」總數3491萬人佔GDP共2.78%&> 旅行團1177萬人佔GDP1.48%:每10萬人均GDP0.0126﹪&> 自由行2314萬人佔GDP1.3%:每10萬人均GDP0.0056﹪-首7年逾6000萬自由行人次為香港帶來數以億元計的經濟效益,沙士當年自由行消費額只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1%,難以稱得上救港。旅遊業作為香港傳統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對香港經濟的直接及間接貢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5.2%,但入境旅遊的直接貢獻只為2.6%,大陸旅客佔整體訪港旅客71.8%。香港非但不是自由行最大得益者,還為此付上代價,包括租金和物價上升,本地人生活水平下降。相反,港商佔大陸「各國投資總額」的64%(比重超過台灣、新加坡、日本、美國、歐盟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總和),為「最大外資」連續33年,在大陸增加了大量就業機會養活無數大陸人。而港人在大陸的消費幾乎是全在大陸生產的,自由行的消費卻多是外國產品,對香港的經濟作用不大,零售業等「扣除成本後」的得益甚少。

在香港通識教育課上有明確説明,旅遊業佔香港gdp總額4.5%,自由行消費由0.7%上升到約3%(其實都有很多億,並不是70,80%),所以説書都白讀了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

先把數據都列出,最後講我的感受。

東江水這邊不多説,大家百度就好,水源又受污染又貴,而且每一年都有幾百噸白買,百度有詳細的。

然後我們來看一下其他問題。

根據終審法院於二○○一年就莊豐源案作出的裁決,配偶為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內地孕婦(俗稱「雙非孕婦」)在香港所生的子女(即「雙非兒童」)擁有香港居留權。此後,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的個案逐年上升,以致本港的醫療服務備受壓力,而學額不足等問題亦陸續浮現。據報,雖然政府已加強行政措施,但仍然有不少雙非孕婦設法來港產子。

雙非孕婦主條目:中國大陸孕婦來港產子爭議和雙非2001年的「莊豐源案」確定父母皆無香港居留權的大陸居民在香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香港在各方面較大陸為佳的福利吸引大陸人為子女籌謀美好將來。自由行實施後,大陸人來港變得容易,亦使大陸孕婦來港產子數目劇增,衍生「雙非」問題,由2001至2011年已有超過17萬名「雙非嬰兒」來港,對香港醫療、教育,社會福利、公共資源造成沉重壓力。2011年,香港家長成立的Facebook專頁「反對內地孕婦來港產子!10 萬人 Like 俾政府睇!」,被刪後於7月20日重開,短短4日就有2萬人重新加入。[2]該專頁以登報、遊行的形式向社會各界表達對大陸孕婦來港產子的不滿,但都未能使政府行動。另一邊廂,高登討論區用戶籌集資金,於2012年2月1日在幾份報章刊登反對雙非孕婦的聲明「香港人,忍夠了!」,引起社會關注。大陸孕婦赴港產子引起網民及社會的強烈不滿,而隨雙非嬰兒成長,問題由令本港媽媽產房床位難求,延伸至本地學童因遷就雙非而需跨區上學的學位問題。梁振英就任行政長官後實施「零雙非」的政策,初見成效,但有意見認為應從根本著手,令雙非嬰兒不會自動享有居留權。

水貨客參見:水貨客問題水貨客一般是指大量攜帶水貨過境的旅客。自由行實施令大陸人來港更方便,同時人民幣兌港幣匯率不斷升值,令香港貨品相比之下更為便宜,除吸引一般旅客來到香港消費外,亦開始有大陸人來港或本地居民購買貨品運返內地轉售,賺取差價。由於水貨客一般以日常用品為主,在需求增長下令一般物價急升或供應短缺,當中以搶購奶粉最受各方關注,而水貨客長期在區內運送及包裝貨物,亦令部分地區越見擠擁,當中以接連大陸地區的上水為「重災區」。水貨問題對香港市民造成各種滋擾引起網民強烈不滿,甚至有網民認為由於大部分人不是真正的觀光「旅客」,而是以「螞蟻搬家」方式逃避稅項,因此應「正名」為「水貨賊」、「走私賊」。租金急升由於自由行旅客消費力強,加上本港素有「購物天堂」美譽,貨品質素比大陸有所保證,因此不少大陸旅客來港都以購買貴價貨品及奢侈品為主,如珠寶首飾、名錶、名牌手裝等。遊客區名店門外經常可見到大陸旅客大排長龍的情景,亦因此帶動該等地區租金急升,月租動輒以數百萬以至千萬計算,業主亦傾向將舖位租予有關商戶,除租金收益可觀外亦可帶旺人流。因此,部分在當區經營多年的老店,甚至是售賣一般貨品的連鎖店亦未能承受高昂租金,被迫撤離。由於這代表不少舊香港文化消失,又或影響當區民生,使小店、食店等統統變成名店,因此經常有網民討論。市容衛生部分大陸遊客對環境衛生不如港人注重。除屬「小兒科」級數的隨地丟棄垃圾或吐痰外,有人更將在鄉鎮隨處便溺的陋習在遊覽時「引進」本港,不少更是在大街大巷、商場或是港鐵車廂內,令人側目,不少中港衝突亦因此種極度罔顧公德衛生及有礙觀瞻的行為而起。2014年4月中旬發生的自由行小童旺角當街便溺風波便是一例。日常民生設施由於香港消費相較大陸便宜,同時不少民生市政設施管理遠較大陸為佳,因此現時有不少大陸人乘自由行之便,前來香港享受市政服務,當中如露營場地、泳灘、泳池等屬熱門設施,部分更被此等遊客擠得水洩不通。

2012年事件DG禁止拍照風波主條目:DG分店禁港人拍照風波2012年1月初,《蘋果日報》報道名店Dolce Gabbana(簡稱DG)阻止途人在歷山大廈和海港城分店對出行人路拍照,其中海港城的保安更聲言內地遊客拍照就「冇問題」,香港人就要「過主」,引起網民不滿,於店外抗議示威。

「自由行拐子」謠言主條目:網路謠言大陸經常有拐帶孩童的事件。2012年3月起,多個網路社群不斷流傳多宗聲稱懷疑大陸人在香港拐帶兒童的傳言,令人擔憂大陸的拐帶兒童集團透過自由行已在香港犯案。有網上討論區轉貼,聲稱有人懷疑拐帶及殺死兩名香港小童,並割走內臟運回內地,又聲稱香港警方涉嫌隱瞞事件。有網民怒斥自由行做就拐子佬混入本港,及後多名造謠者在討論區發表道歉聲明,承認造謠乃一時貪玩,然後極速深潛。有人則利用此一謠言掩飾犯案。2013年,一名婦人故布疑陣,聲稱女嬰被大陸人擄拐,惟最後承認其女嬰早已死亡。

光復上水站主條目:光復上水站2012年下旬起,網民在港鐵上水站自發「光復上水站」行動抗議活動,並成立「北區水貨客關注組」,要求當局正視有關問題。網民示威後幾日,政府宣布幾個部門聯合行動阻截水貨行動,但是未見成效,水貨客蔓延東鐵沿線甚至全港。因此關注組成員不斷舉行抗議行動,並舉行「東鐵沿線水貨客百態攝影比賽」引起關注。

2013年事件旺角街頭小童便溺風波主條目:自由行小童旺角當街便溺風波2013年4月中旬,一名自由行大陸女子在旺角行人專用區抱著孩子當街便溺,期間有香港人以相機拍下過程而發生爭執。事件傳至大陸網路後,引起大陸網民激烈反響,有人甚至呼籲同胞從6月1日起不要再去香港購物旅行,以及在「五一黃金周」期間帶小孩到港在大街上小便「向香港的文明宣戰」,香港網民亦連日怒轟有關行為及強國憤青的反應,中港矛盾再度升溫。

然而該小童是男童,而不是你們口中的女孩,而且他排大便在地上,父母想直接走才被人截下的,視頻一大堆。

根據本港警方資料,涉嫌便溺者為一名男童,當時在路上大便,指內地小孩的父母讓孩子當街便溺確實不當,但同時批評香港有人制止方式偏激,認為未有善意提醒和糾正,反而進行拍照的激烈手段,讓內地夫婦難以接受。

 文章作者認為「媒體對這件事的評論不應以網上傳聞為基礎」,但內文又引述網上流傳消息,對於小孩的母親掌摑了拍照者有相反說法,是指該母親只打了香港青年抓住嬰兒車的手,內文更指:「還有說法是,小女孩沒有尿到路面,而是尿到尿不濕(即尿片)上。」但大量網上視頻及相片證實,當時是有一名小童是在旺角街頭大便,而其母親事後只在行人路旁的糞便上蓋紙巾便企圖離開,而本港警方調查後,指涉事者是一名男童。

看看地上的是什麼,看看尿不濕在哪。

強國暢泳團2014年7月,《南方都市報》刊登一篇題為「跨境去游泳,便宜就是心動理由」的文章,比較深港兩地游泳設施的收費及質素,之後有不少市民指泳池因發現糞便等穢物而關門清潔的情況有所上升。有團體請願將矛頭指向大陸遊客太多,不過無綫新聞則引述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指相關指控「沒證據」,是希望藉著「炒作中港矛盾去達到一些政治目的」,做法使人失望遺憾。及後,博客Lunyeah收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網頁相關新聞公報中提供的數據加以整理,得出《南都》報道後的後半個七月,泳池15天內發現糞便或嘔吐物的紀錄就由上月三次增至八次;而自2003年起計,2014年七月的數字明顯急升,比去年同期多出一倍,相關問題最常見於接近羅湖口岸的上水游泳池。有關統計更獲團體在請願時引用。另一方面,亦有救生員發起罷工,不滿長期人手不足,並表示大陸遊客攻陷本港泳池及泳灘,令救生員工作壓力大增。港九拯溺員工會副主席郭紹傑指大陸泳客安全及衛生意識較低,又稱有同事反映近年處理大陸人遇溺個案增加,又要面對衛生問題,「部份內地人真係冇乜公德心,會叫小朋友喺坑渠邊屙尿,周圍食嘢,垃圾又會亂揼,令多好多同事怨聲載道」,更指有九龍公園泳池的救生員目撃曾有一批近40人的旅客帶著「一天游泳團」的旗仔,殺入泳池暢泳。

大陸剪證被踢爆
2015年2月下旬,香港連串狙擊水貨走私,以及反對一簽多行示威,令到不少大陸憤青作出反擊,要剪爛港澳通行證表示以後不來香港。

在微信的朋友圈,以及在微博之上,都有大陸人發起剪爛往來港澳通行證的行動,聲稱要懲罰香港人。然而,有香港網民就踢爆,很多大陸人已更換了2014年推出的新港澳通行證IC卡,被剪爛的所謂通行證,不是過期就是街上買來的偽證。

對於大陸人發起剪港澳通行證行動,不少香港人都表示歡迎,更有人將回鄉咭剪爛貼到微博。有網民嘲諷:「甚麼時候剪港幣啊?有網民更笑指剪爛通行證時損壞國徽,觸犯大陸法律,最重會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更笑說為了不通過e道,建議大陸人剪手指。

還是那句,痛心疾首,我知道很多人根本沒有錯,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字數,看著你的家鄉被佔了大便宜再被人黑成這樣,我真的無話可説。

小時候,看到內地人非常好奇,覺得他們像外國人一樣。
就讀的小學是英小,竟然開了普通話課,我在那時就掌握拼音。
到小六,覺得身邊賣金的店舖多了,然而我只會去我喜歡的零食店。
到中學,爸媽突然都會普通話了,就為了多談生意,每次被要求(根本是命令)帶幾種不同的奶粉和藥去見客戶。
初三,每天都在説哪一間百年老店光榮結業,取代的不是金鋪就是大型超市。
高一,很多小食店都被加租至一百五十多萬,賣魚蛋的一個月要賣幾十萬串才能交租,最後被周生生取代。
高二,大商場有80%都不是給一般人逛的,只有想買金的時候就去。
高三,各種不文明事件,走水貨,走奶粉,各種走私,小店倒閉,租金急升,每天八點都有大量普通話流利人士在萬寧等各大店搶購生活物品,v city 等地方已經出現連招牌都沒有的店,如價真盞,售賣巨量必須品,物價急升,屯門泳池免費人有兩百多個內地人同時入場逼滿泳池,圖補充。

還有數之不盡的,手機碼字,邊碼邊落淚,好痛。

然而,我知道這不是你們的錯,但請不要罵我的家,然而,請對香港沒有深入了解的同學們,不要隨便評論謝謝,你不知道我們的感受。

減少自由行,香港會滅亡?寶貝你們果斷想多了,我們沒有從自由行中得到任何好處,政府沒有給我們發錢,錢都進去名牌企業了,學位,床位也被分薄,商鋪都變成金鋪,減少自由行他們倒閉我們還拍掌跳舞呢。

我讀書少,書都白讀了。


部分香港居民在街頭謾罵遊客,他們有過錯,但是香港這個城市,香港居民這個群體,並沒有欠大陸或是大陸居民什麼。

部分大陸居民在社交網路上攻擊港人,他們有過錯,但是大陸這個地區,大陸居民這個群體,也沒有欠香港或是香港居民什麼。

雙方互不相欠,且有交易往來的情況下,突然有呼聲要求某一方終止交易,而且是懷著復仇的心理發出了這樣的怒喊,我不知道被害妄想症現在能治療到什麼程度,只能祝君安康。

我本人在香港讀書,粵語還不是很通。港人的敵意的確存在嗎?在某些人身上是的,有香港學生髮現你粵語不通就會不耐煩,有賣東西的店員發現你粵語不通就會擺臭臉。但是這能夠代表什麼?

我個人覺得,這什麼都不能代表。因為我有遇到過普通話說得不好的環衛阿姨為了給我指路帶著我走了半條街,有遇到過看見我在做飯就用普通話跟我講了好久哪裡買菜又新鮮又便宜的宿舍阿姨,有在做義工的時候遇到過給我買傘的local領隊,有在街區馬拉松的時候遇到過跑到路邊扭動加油的保安奶奶。我到學校的第一個小組項目是和三個local同學一起做了個愚蠢的美術課作品,我在學校里最好的朋友之一是個和我搓麻認識的香港姑娘,很多local和我遇到會笑著打招呼,很多local的普通話字正腔圓帶北方腔,很多local說他們每周都追我都沒看的大陸綜藝節目,一起打球的local不厭其煩地教我粵語,聊起他們在大陸的家鄉。

客觀的說,即使在學校里,香港同學和大陸同學的隔閡不是完全不存在。有一些local主導的社團或學生會幾乎沒有大陸學生的身影,一些大陸生主導的社團也很少看見香港同學參加。比如宿舍的學生會,我極少看到大陸生參加他們的活動。但,就在前幾天我遇到一個第一感覺不好相處的宿舍學生會負責人,意外地聊得很開心。她說,你可以常常帶著朋友來玩,既然大家都在這裡讀書,那就沒什麼不一樣的。

漫無邊際地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表達,所謂的邊界,由於地域和文化的差異,的確存在。但將它壘高的主要是某一方或雙方無端的臆想與猜忌。

絕大部分的港人很可愛。我不希望大陸的居民因為少數幾個潑皮就對整個港人群體抱有惡意。

絕大部分大陸同胞也很可愛,我也不希望港人對大陸同胞懷有誤解,所以還是希望朋友圈俠們收斂一下自己臆想出來的主子氣魄。

因為在最基礎最廣泛的方面,大家其實沒有什麼不一樣。

在佔中的時候,很多local同學的facebook頭像變成了黃絲帶,但這不妨礙他們在沙龍心平氣和地傾聽不同的立場。在馬拉松的時候,很多人胸前別了黃絲帶貼了我要爭普選,但並不妨礙我們,不論是否政見相同,都在給他們鼓掌。

我們的某些想法可能不一樣,但這不是我們不能成為朋友的理由。


有伙香港人,會因為部份水貨客的行為而將所有內地人標籤化,罵他們是蝗蟲,以為內地所有人都跟他們一樣;有伙內地人,會因為部份港獨份子的行為而將所有香港人標籤化,罵他們是港狗,以為香港所有人都跟他們一樣。

他們的價值觀,相似得,使人為他們沒能夠生活在一起而憐由心生。

如果將他們的身份對調,想必他們每天也會幹著對方現在干著的相同事業。你走遍全世界也找不到比他們更加志同道合,惺惺相識的人。

對於這幫人,我也很想很想,用一個詞去標籤他們,那個S開頭的詞,但我不能,因為只要我一用,知乎就會以「不友善內容」的名義抹殺我的發言。但我想,干過這種事的香港人或內地人,如果看到我所說的,相信也會為我不能用那個標籤去形容你們而感到惋惜吧?因為你們和這個標籤是如此的天造地設。真的真的,那些燒國旗和剪通行證的,別再說對方什麼別有用心了,如果真的是別有用心,倒還屬於識時務的一類,為了糊口而出賣自己的靈魂,大概會得到很多人的原諒,對吧?不過我恐怕大部分說什麼斷水斷電的人,根本就沒達到那種程度,那種所謂的別有用心的程度。所以對於你們來說,也只配獲得這個標籤。

如果有一天,這一幫身處香港和大陸的標籤,你們能夠見面,請謹記左手擁抱對方的胸膛,右手扯著對方進墳場。你們會被自己跳著的這種華爾茲感動。

真的,你們值得在一起。

--------------------------------------------------------------------------------------------------------------------------------------------
3月11日更新:
其實評論里很多已經在一起跳舞的朋友的的言論本來不太想去回應,但實在有太多人judge我「不是一小撮」這一點。我很想強調,我這個答案里完全沒用過「一小撮」、「一小部門」這些辭彙,實際上,整個答案里連一個「小」字都找不到。我想對各位朋友說,你們喜歡怎樣腦補我說過的話、背後的邏輯與立場都可以,但千萬不要自己腦補完之後就當成是我真的說過的樣子,謝謝。


總聽陸港矛盾,為何鮮有耳聞陸澳(澳門)矛盾? - Marco Liu 的回答
請大家先去看看這個回答。
接下來我就要為香港以及香港人「洗地」了。
自由行10多年,經濟數字很好看,成績很輝煌,但是對於普通香港屁民來說,收益是否有政府宣傳那樣大呢?
13年的全港個人入息中位數,僅僅比10多年多了300塊。而基尼係數則從2006年的0.436上漲至2011年的0.537,全球倒數第十八,貧富懸殊問題十分嚴峻。更加百上加斤的是,過年10年內,香港通脹率達12%。
與之對比的是,年年增長的旅客數字:

2014年香港全年接待旅客數字為6080萬,其中78%為內地旅客,達到4742萬。
而亞洲其他臨近地區,日韓台,全年接待旅客數字僅僅為1000萬左右。

註:103年即2014年的數據。
訪韓外國旅客數突破1000萬名! | 韓國觀光公社
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產業是:貿易及物流業(2012年該業增加值佔GDP的24.6%)、旅遊業(4.7%)、金融業(15.9%)、專業服務及其他生產性服務(12.8%)。

自從09年7月實施「一簽多行」之後,訪港內地旅客從「買珠寶」變為「買奶粉」。消費模式從之前購買各式貴价商品變為購買日用品,生活用品為主。為了滿足大批旅客的需求,在全港幾乎所有地區,都湧現十分多的藥房,雜貨店。以下為高德地圖,關鍵字:藥房。

而重災區有上水:

元朗:

註:地圖裡的紅點全是藥房。
除了不顧本地居民需求的藥房外,更衍生出「水貨客」問題。
這裡請大家注意一下,你平時出去香港買一下日用品,然後自己帶回家,還真談不上水貨客(當然如果你拉著行李箱的時候,就注意一下不要擋路,撞到別人,就說句對不起),真正的水貨客是指有組織大規模的「針對型掠奪式購物」行為,類似下圖:

沒有人自用會需要這麼大量的奶粉和尿布。這些人還不是一天只走一趟,這才是梁書記為啥說要檢討「一簽多行」。但關鍵「一簽多行」是中央政策,審批的權力在深圳。

自由行除了帶旺了旅遊業以及零售業,更帶旺了地產業的發展。

樓價已經重回97年高位,算上通脹,買樓負擔比當年更大。

在實質工資指數維持平穩的情況下,樓價飛漲,而硬性需求更大的「上車盤」,價格升得更多。你說買不起房,我租可以了吧,但是,租金一樣在快速上漲。

漸漸的,年輕人發現自己連屋子都快租不起了,只能把目光轉向郊區。

結果看看郊區的租金,再算上跨區工作帶來高昂的交通費用,很多年輕人只能被迫選擇「劏房」。

上車無望,租屋都快負擔不起,只能住劏房,改善住屋條件,唯一的希望,居然只能寄託於公屋。

除此之外,更有雙非孕婦爭床位,雙非學童爭學位,個別大陸旅客素質低下的各種中港矛盾問題。我說了這麼多,僅僅想說明,在自由行10多年來,香港普通屁民的生活並沒有政府宣傳自由行時所用的數字那麼輝煌,大部分收益都被外國財團,本地地產商,零售業和旅遊業拿走。反而為當地居民帶來不少生活上的不便,熟悉的老店抵受不住租金上漲倒閉,然後再變成一間新的藥房,買不起房,租都快負擔不起等等各樣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的確有個別香港人敵視大陸遊客,服務業上也有聽到國語就變臉的情況(畢竟他們接待的遊客是最多的)。但大部分的香港市民,大部分理性的香港市民都知道自由行對於香港的重要性,他們要求的只是檢討「一簽多行」,杜絕水貨客問題,他們只是希望港府能夠壓抑樓價上漲,這跟內地人的需求一致的。不要把極個別人的行為,歸咎在所有香港人身上,這跟那些一看到內地人就喊蝗蟲的香港人不就是同一個種類了嗎?
但,水貨客的問題只有香港單方面的努力能夠改變嗎?國產商品的品質不能讓人放心,一直會有需求,香港買不到奶粉,就會有人搞澳洲代購,日本代購,到時也會有中澳矛盾。


我就說句實話吧。。
一些人說對香港怎麼樣怎麼樣的大多數是除了自己家都沒去過幾個地方的。。
一些人說對大陸怎麼樣怎麼樣的大多數是除了自己家都沒去過幾個地方的。。

說到底。。他們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都是搬著工地的磚,操著中南海的心
認為自己高舉民族大義的偉大旗幟,是新時代的正義鬥士

區別在於,可能內地的很多人沒錢沒閑沒膽也不能隨便上街舉東西燒著玩的
那就網上隨便轉發一下,表示下憤慨,不是我沒能力去那些地方,是我不屑去

真有機會跑到他們鄙視的地方玩去了,也就他們自拍刷屏刷的最歡。。。


回頭看了下,手機碼的那段文字沒了。現在在這個位置給補吧,

  • 首先,取不取消,媒體只報道少了兩成的零售額,問題是大部分的生活用品會降價,還真不見得會有多大的影響。(相關提價的內容下面有說到一下。不是分析,自己可以百度)那個正可以產業調整,因為可以看到自貿區的成立,還有北上廣深等地區的發展和方向,也讓香港的優勢不再那麼明顯。香港是作為自由貿易港。不單單靠零售業的。
  • 其次,取消供電:香港供電廣東、深圳應該是受益最大的吧。到後來的發生轉變在深圳發展起來了,香港也發展起來了。那麼這個是資本流向,很多人當作政策的傾斜么?下面也有資料提供也不是空口說白話。
  • 第三,供水:大陸的水質能不能符合要求還真難說,我們喝的自己清楚。香港還提供了無息貸款來改善和建造設施。再說了在這十多年間倒進海就有30億,新加坡買水還是不同國家才多少錢,新加坡的海水淡化出的水聽說比東江水便宜。供水供水從中拿多少利潤自己腦補。大旱都不願意給廣東人用就知道了。另外供水是有政治博弈在裡邊的,兄弟們醒醒。
  • 第四,農場品,50年代新政權成立所受到的封鎖,有多厲害就等那個年代的人說,起碼有這麼一回事,就是當時靠香港做為貿易中轉,買賣物資的。香港能成為貿易港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是各方面的因素。這個當時中國賺外匯和買物資不能說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另外說香港特工這事,說真的不達標香港會要麼?給你一爛番茄你要麼?我吃不了那麼多給好的我也不要。
  • 第五,供氣,哎瑪,全國都在建管道,別說的好像是對香港有多好,這還是交易。沒找到太多的資料,只在區域網找到香港拿來發電的。
  • 除了上面的自己也寫一下所見所聞吧。看了上面的有了解的就不用往下看了。下面就一些百科鏈接和一些引用資料、一些牢騷而已。

------------------------------------------------------------------------------------
看到越來越多人都在回復,也看到李嘉誠說港股會跌1000點。
嘻嘻,來來凌晨把一些關於朋友圈轉發的內容找了下資料放了出來,不知道wiki可以上了沒,大家去看看吧。
那現在再說說其他回答上的一些意見。
還是自己的理解,不是D員沒有利益相關。特此申明如有敏感詞請告知。謝謝

  • 斷水斷糧斷電什麼的大家就當笑話看看吧。最大的爭議就是自由行對於香港是一個什麼樣的政策,什麼樣的存在。
  • 單純的去旅遊景點的這就不說了,對於購物天堂當然是購物啦。
  • 好吧,重點:去一趟老遠老遠的不可能買平常能買到的就算多便宜都不行。那什麼國內不好買香港好買尼?第一時間想到iphone吧。沒錯一直國內都不是iphone第一批上市的名單內。各種代購,各種排隊,各種網上搶。不是什麼剛需,但是本來人家想買就能用官方價買到的東西現在要在不影響工作學習的前提下要用官方價買得等好幾個月才有貨哦。想想就不爽,應該可以不爽吧,各位客官。那麼大家都知道iphone不是香港製造,香港公司做的,別人也就賺點銷售錢,別說什麼黃牛價。價格都透明去華強北看看就好。那麼接下來所有東西都基本這個套路。
  • 再來看看天喜堂(無利益相關,我妹妹吃了效果還不錯,調經而已),原來才100多hkd的現在都500多、600多,還沒貨。這是no zuo no die的節奏。這個算香港製作吧。(其實是廣東這邊過去的,很久很久以前,不管了。)別的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大概都是這樣,可以對比當年非典買醋的感覺.
  • 再說對香港環境的影響,

  • 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地鐵站有附近就這麼多周大福,金鋪啊。
  • 六福也不少

  • 周生生也不少。

  • 都是金鋪了么?本地人沒事都買幾斤金回家放著好看么?當然不是。有什麼影響?不是本地人不知道。
  • 藥店,有密集恐懼症吧。別說我不放比例尺了,香港真的不算大,和國內同級別的城市比。

  • 當時在旺角zz(zhanzhong)的時候按香港去台灣留學特意回來的學生說的,靠自己腦補,就是除了兌換店,金鋪,sasa連鎖,卓越連鎖,萬寧,大家樂,各大牌店,藥店,百腦匯,71之外,根本看不到有本地其他什麼店了。明星潮牌除外。自己去逛購物區,確實也是。生活區還是有一點的,不過都是有很多年老牌。這個和經濟學有關係,和趨勢有關係,就不說深入的,我也不會我只會看現象,連鎖買瓶水都10多hkd啊,報攤才5hkd(一樣的牌子,一樣的水,石頭舌頭分不出吧)。想買支水都難,柴米油鹽醬醋茶只能在連鎖超市買,我還真除了老遠才一個市場外沒看到有賣的了。誰不想樓下有個便利店又便宜又方便。
  • 交通什麼的有答案也說了。人不多不會有那麼方便,但是交通好像是配套公益性的。這個就不是我這個小市民隨便說的。君不見我那三四線城市不需要地鐵,公交也就兩點一線的跑,打的跑全區也就20塊封頂。
  • 上面所說都是大城市的通病吧。廣州也是,廣州本地人有很多都不知道怎麼去上下九的路。相對來說香港小人多,購物區和住宅區沒分的那麼開。所以矛盾才那麼凸顯。

—————————2015.2.28.5:00—————————————————
沒看完回答。
先來一個背景:

  • 在佔中的時候基本一星期去2次香港。
  • 也會從中午就在旺角聽演講和看貼著的東西到晚上10點。
  • 只在旺角佔中片區待過,其他片區沒去過。
  • 一樣給朋友圈的輪番轟炸。
  • 給點自己所見所聞,不是什麼很理性的分析

————————————————無恥的分割————————————

「我願意支持香港取消自由行,還香港人民一個清靜。 同樣也支持取消廣東電網對港供電,取消東深供水工程對港供水,取消「三趟快車」對港農副產品輸入,取消西二線大段管道對港供氣,還香港人民一個清靜,給全國人民減少壓力!」

  1. 第一句還真沒所謂。旅遊是什麼: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去到別人活膩的地方。

香港有他的歷史有它的文化,有它的本地居民。有它的特殊性程嘯答案里的我沒看完只是看個大概感覺只是個個案,百科裡面有更多的歷史就不做搬運工了。無論是在國內國外都好多多少少都有地域性,不同語言性之間的歧視,這是人類做為群居動物的共性(我自己說的有誤請指出)。廣州是國內粵語區比較有代表性的,當然越落後(或者說流通性不大)的地方越為嚴重。比如粵西。或者西部。深圳是最為包容的因為它是一個移民城市(大家都沒意見?)。就不多說了。

程嘯說旅遊吧,我真的不知道香港作為區區一座百來年的港口城市,能有多少旅遊資源能和周邊的東南亞國家比的。維多利亞港,迪士尼樂園……抱歉,我目前能想到的也就這倆了。

公元前214年,香港被秦朝納入中原王朝版圖,此後長時間均為中國領土,至1842年起成為英國殖民地,期間曾在二戰時被日本軍事佔領約3年8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wiki百科

-------------------------------------------------------------------------------------------------
那麼再來看看第二句。
支持取消廣東電網對港供電。
廣東、香港兩地電力合作十五周年記
可以看看上面的資料,一開始是香港先供電回國內後再從國內供電香港。不管別的單純來說這是交易。ok?這是什麼關係不是我們說了算或者說是我們送給他們的么?

聯電網:粵港電力互送互援

  1890年12月1日下午6時,中環商業區亮起了電燈,香港由此開啟了用電歷史。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與變遷,香港電力工業緊隨經濟社會前行的步伐,飛速發展。

  作為香港兩大電力企業之一的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電力」),更是通過與內地電力企業的長期合作與探索,促進了當地社會的和諧與經濟的不斷發展。

  改革開放之初的廣東電網,面臨著發電裝機容量不足與電網結構薄弱的困境。

  經濟「快步走」與電力供應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經濟特區深圳,電力需求年增幅高達37%。而當時,香港電力卻處於富餘狀態。如何充分利用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爭取港電支持,成為廣東解決用電之急的重要課題。

  1979年3月29日,廣東電網與香港中華電力簽訂協議,向中華電力購電。同  年,粵港聯網一期工程啟動,從香港新界粉嶺變電站架設雙回66千伏輸電線路,直達深圳水貝110千伏變電站接入廣東電網。

  粵港實現聯網,緩解了深圳電力需求的燃眉之急,更開啟了粵港兩地電量互送的互聯時代。

  同時,香港中華電力也加強了與內地電力企業的合作。一方面,中華電力與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展開創造性合作———中華電力持有中廣核合營公司25%的股權,並簽約購買大亞灣核電站70%的電力;另一方面,中華電力租賃廣州抽水蓄能電站60萬千瓦的機組配合調峰。

  隨著上述發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大亞灣核電站至香港大埔雙回、深圳至香港元朗雙回共4回400千伏線路,香港與深圳蛇口、羅湖和福田地區7回110千伏/132千伏聯網線路等電網「橋樑」被搭建起來,廣東與香港的送電潮流也悄然發生轉變。

  由內地生產的電力被源源不斷地送入香港,滿足著近1/4香港居民的用電需求。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大亞灣核電站累計商運上網電量2519.69億千瓦時,輸港電量為1763.78億千瓦時。

  隨著香港清潔能源使用比重的不斷增大,2009年,在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與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的見證下,中華電力與中廣核簽署了延長供電合約,供應核電的年期由2014年起延長20年至2034年。與此同時,自2014年起,每千瓦時供電費用將減至港幣6角至6角3分,相較於2006至2008年的電費水平,降幅最多達12%。此舉為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長期電力保障。

東深供水工程對港供水。
東深供水工程
香港供水

從中可以看到很多因素在裡邊,包括政治、經濟。首先這還是一個交易,也可以看到水質,連年提價,供應過量(這個,嘻嘻,香港要提供無息貸款改善水質,過剩排出大海的值30多億,當年廣東大旱,香港想少買點還不行,現在改合同了可以彈性買水了吧。類比新加坡向馬來西亞的買水價才是香港買中國的一成,廣東賣水利潤達5成)等問題。更加可以看到香港在建水庫,海水淡化,海水沖廁滅火,三級污水再用等等所做出的努力,先別說這個國企舍不捨得取消,就算真取消,香港還真不一定會怎麼樣,陣痛肯定有。蘋果日報的報道是比較偏激,但是確實是有一點道理.。不知道有沒有敏感詞。嘻嘻(原來能打開的wiki百科,在4點半的時候打不開。看來有很多參考內容很多人看不到了,自己出去看吧。)

「三趟快車」對港農副產品輸入
中港貿易
對於這個區域網內沒找到更多的資料。但是當時新政權確實是靠香港的貿易港來賺外匯這個也是無法避開不談的。
再來看看這個,可能5毛又要開噴了,食品安全確實哎。

電子報即時新聞東方新版意見箱
2011年4月21日 (四)
食品安全不平等 一國兩豬為哪般
內地瘦肉精豬肉令人聞肉色變,港澳地區託「一國兩制」的福,創造出「一國兩豬」的奇蹟,免受瘦肉精威脅。問題是,食品安全不平等,厚此薄彼,如何讓百姓活得有尊嚴?
據內地媒體報道,去年年底,內地供港食品合格率為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七,澳門更達到百分之百。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員自豪地說:「我們至今已保持了十一年未發現瘦肉精的紀錄。」據悉,供應港澳的豬,外形要好看,後臀要豐滿,瘦肉率要高,體重也有要求,不能超過一百零五公斤,不能低於九十五公斤。
粵港爆發「豬肺湯事件」後,香港曾對內地生豬供應說過不,催生了內地食品安全體系的變革。針對供港澳地區的食品,原本內地食品安全由數個部門分段管理,後來形成相對獨立、由一個監管部門獨立監督整條食物鏈,並逐步推及其餘供港食品。
內外有別 問題根源
出口食品之所以嚴格檢查,主要是企業承擔的是終身責任,商家和監管部門都有連帶責任,因此,無論是生產商還是監管部門都不敢馬虎,一絲不苟。這也從側面說明,如果內地的法律再嚴厲一些,標準再提高一些,監管力度再大一些,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其實是完全可以搞好的。
當內地百姓飽受瘦肉精折磨之際,輸往港澳的肥豬卻是乾乾淨淨。一流產品外銷,二流產品內銷,「一國兩制」在食品問題上具體體現,就是「一國兩豬」。其實,港澳市民是中國人,內地百姓也是中國人,食品安全面前,中國人應人人平等,又何必分個三六九等呢?為何港澳地區的標準就不能適用於內地百姓呢?
中國食品安全標準內外有別,早已是問題食品的根源。比如瑞典研究機構早前宣布,某些品牌生產的嬰兒食品含有砷、鉛等重金屬,存在安全隱患,但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這些品牌在華產品檢出的砷、鉛等重金屬,均未超出中國標準。
再以原料奶為例,中國標準規定每毫升細菌含量不得超過二百萬個,但這一標準在國際上得不到承認。還有,國際標準中有奶牛「體細胞」的檢測項目,這是判斷牛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而中國卻沒有相關規定。

中國要提高食品安全,首先要提高安全標準,美國人怎麼吃,中國人就怎麼吃,香港人要求甚麼,內地人就要求甚麼,將這些標準引入中國有何困難?中國惡吏只留意自己的荷包與官位,又怎會管百姓死活?

西二線大段管道對港供氣。
這個所找到的報道只有提到連香港都能用上中亞的氣。有一段不見了,現在補回來。
這個輸氣的問題。香港是終點。只能說是順帶了吧。對於廣東地區天然氣3塊到5塊(有的是管道,管道沒到的用陸運),香港用海運達到什麼樣的價格,有專業人士給算一下。說真的這麼大的工程,又不是專門為香港開通的。其他20多個省份還巴不得有多幾個城市來分攤成本,說得好象是在西伯利亞特意建一條管道給香港供氣的政策傾斜似的。


充分體現了我朝人民的心胸狹隘,缺少思維能力,易被煽動的愚民特點。不需要翻牆,僅需要十分鐘的百度,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有多麼可笑。

第一:大部分人都叫囂香港人別牛逼,牛逼給你丫水斷了,喝著祖國母親的水跪舔英國人,簡直不是人。

而真相是,香港的水不是母親白給的,是香港人從廣東買的。買還不算,而且是以高於內地幾倍價格買的。同樣的水廣東人用的價格是0.6元每噸,而賣給香港是4.6元每噸。有他媽這樣的母親么?香港每年從廣東買水的價格大概是24億港幣。你想給香港水斷了,廣東政府答應么?還真不答應。因為香港儲水塘滿溢,在1998年至2003年期間已把約值30億港元的多餘東江水排入大海,2009年廣東大旱用水危機,港方曾提出透過減少輸港供水以助紓緩旱情,當然港方也是考慮其實從馬來西亞新加坡買水更加便宜,但這個建議被拒絕。為什麼廣東政府寧願百姓渴著也要賣水給香港倒掉呢,不就是為了錢么?有他媽這樣的母親么?

第二:而廣東電網對香港供電?抱歉香港的電力按地區分別由兩間公司供應,兩者均屬私人投資公司,並非由政府授權專營。這兩家電力公司分別是香港電燈與中華電力。廣東電網?別裹亂了好么。

第三:取消「三趟快車」對港農副產品輸入。抱歉,隨手百度一下就知道所謂三趟快車在物流業發達的今天,用百度百科的話說: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但是你別以為香港吃是吃飽了就罵廚子。三趟快車真的不是為了供給香港人民吃喝才開通的,跟淡水一樣,都是要大價錢的,為了傾銷農副產品。你說農副產品不賣給香港人民,問問內地生產農副產品的廠家願意么,當地政府願意么?世界各國因為食品安全問題對中國農產品早已失去信心,香港人願意或者被迫買大陸食品,實際上給大陸創造了不菲的利潤,還是那句話,有當媽的這麼坑兒子的么?

所以說不給香港供水供氣,損失最大的是大陸,而大陸愚民卻動不動就叫囂要斷水斷供製裁,別鬧了好么?你斷了人家從別地兒買更便宜更好對嘛!


再說母親兒子這個比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被西方世界封鎖,北京方面無意拿取香港主權,一方面是為了對抗西方國家封鎖,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轉運物資(包括取得難以取得的東西和出口貨物賺取外匯,外匯包括港幣)、徵集資金和收集情報的唯一地點。說白了就是家裡窮,養不起,給英國養著。在英國統治下,香港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素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購物天堂和東方曼哈頓,秒殺國內所有城市。97年態度強硬的給要回來了。我就問你一個問題,你媽小時候養不起你給你送人了,等你長大了有錢了,你媽從你身上掙錢還到處說我兒子多有出息,還逼著你改姓,你樂意么?你樂意你就是傻逼。


搞笑的是很多人號稱再也不去香港了然後上傳一張撕毀的港澳通行證,我就納悶怎麼撕的都是同一張?

而且我十分不能理解的是,港澳通行證是不是你自己辦的?不是人香港人強逼著你辦的吧?當初覺得人家那東西便宜玩的開心吃的好屁顛屁顛排著隊去,覺得去趟香港挺牛逼的,回來吹牛逼說迪士尼好玩東西真便宜食品真安全的,怎麼這會兒罵上街了?用成語形容就是提上褲子不認人念完經打和尚吧。

你自己住的地方買不到安全的奶粉便宜的商品,你不張羅張羅政府解決食品安全減免關稅,反而罵能能給你這些好處的地方,你腦子真沒問題么?

還有這張圖片

我就不明白你們轉發時候過腦子么?好歹想想真的有人情商這麼低么?

貼一個彭浩翔的聲明:

綜上所述,說你們心胸狹隘腦殘是愚民冤枉你們了么?

我列舉的全部資料沒有一條是翻牆查看的,這意味著全部是政府認可的資料,如果有人懷疑資料的真實性,可以將證據留言給我,沒別的好習慣,就是知錯必改。

話分兩頭,再表一枝。香港人就真的沒有錯么?

真的,有。但你要是香港人,下樓給孩子買奶粉,好不容易擠到貨架,發現都被賣光了。逛個商場買件衣服發現人太多了擠不進去,吃個飯排大長隊都是外地人,上個廁所等的尿褲子了還是進不去因為遊客太多,你煩么?你罵的比他們還得厲害,因為你的生活被嚴重影響了。中國人都這個揍性,別人怎麼倒霉隨便,一旦觸及自己的利益,仁義道德都沒有了,幾千年的文明古國熏陶出來的就是不一樣。

我要是香港人就呼籲大陸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減免關稅,把上海廣州深圳弄成香港不就全解決了么。

其實香港人和大陸人心裡的怨氣都該釋放出來,關鍵是朝誰釋放。

而造成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就是愛著你寵著你的母親。

抱歉,侮辱了母親這個詞.

-----------------------------------分割線--------------------------------------------------------------------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NBility

----------------------------------------------------------分割線-------------------------------------------

好吧這個公眾號是我運營的

http://weixin.qq.com/r/40ivt1DEEg1trRTU9x3x (二維碼自動識別)


五毛與港獨殊途同歸


由於有一個香港女友,所以我對中港關係(or 陸港關係)一直比較關心,這次就不匿名了,以下觀點均為個人淺見,數據皆憑記憶,如有謬誤,歡迎禮貌打臉~~

1 取消自由行對於大陸來說幾乎無影響,但對於香港來說將是切膚之痛
取消自由行對大陸幾無影響,對香港也不像有的大陸人說的是『滅頂之災』『香港完蛋』,畢竟香港的旅遊業不算第一、二支柱產業,佔比不大,但也絕對不是想像的那麼輕鬆。
在香港朋友當中流傳頗廣的論調是:自由行僅佔香港GDP的1.3%,所以對於香港來說可有可無。這個數據來自於香港統計處,是沒有錯的,但這只是自由行對GDP的增加值,而經濟是環環相扣的,計算GDP減值要回溯產業鏈
很簡單的例子,假設香港是一家店,你來到這家店自由行並買了一件商品,商品的總成本是5塊,價格是6塊,那麼這1塊的增加值就計入自由行的產值,剩下5塊呢?3塊工廠生產成本,按照增加值計入製造業,2塊店員拿去吃飯,按照增加值計入餐飲業~~這就是這1.3%的由來,它只計算了自由行在產業鏈終端的增加值,其他它所拉動的GDP都已經另行計算了!
那麼問題來了,關閉自由行,這1.3%肯定丟了,那麼背後做物流的百分之幾呢?做貿易的百分之幾呢?增加的就業崗位所帶動的消費呢?具體會減多少,難以統計,但估計覆蓋香港目前一年的GDP增長率是沒有問題。
2 作為一個正常國家,別動不動就想耍流氓(三胖:誰在叫我?),對人家斷水斷電,貿易懲罰,這都是國際爭端甚至要開戰了才這樣,這麼任性讓國際社會看到我們會不會怕怕,讓呆灣人民看到會不會怕怕?讓我女朋友去哪喝水?
3 自由行、雙非嬰兒都是香港人自己的選擇,甚至不聽勸阻做出的選擇
自由行最早是689(梁振英)代表當時的特首曾蔭權向中央請求開放的,因為當時鬧SARS,香港的零售業快撐不下去了,不客氣的說,自由行拯救了當時的香港零售業。
而雙非嬰兒更狗血,請參考【吳嘉伶案】【庄豐源案】,簡單來說就是香港法院依據二十四條基本法先判雙非兒合法,全國人大隨後釋法並警告說親別啊到時候都跑去生你hold不住啊hold不住,結果香港人上街遊行認為人大幹涉香港法制~~香港法院最終還是判定雙非兒合法。
所以,某些香港人,請不要有甜頭早早吞食,有問題就怪罪到大陸人頭上哦。
4 自由行使港人厭惡的原因是:少數人的直接獲利卻讓多數人承擔了社會成本
據我女朋友說 『旺角以前的牛雜,是十幾塊一碗,現在已經三十幾塊了』 『你可以講出一堆大道理來,但你真的想像不到去個超市都是人,去個銀行都是人,去吃個麥樂家都是人是什麼感覺』
其實這些外來人如果能讓她掙到錢,她就不會抱怨了。但通過自由行受益的港人畢竟是少數,全體港人卻要共同忍受高漲的生活成本,擁擠的環境,緊俏的公共服務和某些大陸遊客的不文明。
5其實取消自由行真的是小事,香港賺夠了想要清凈,我們走;但是少部人港人喊獨立,喊』永不往來『,我們可以,香港,行嗎?
關閉自由行,香港只損失個位數GDP,大陸損失的GDP要找到小數點後四位,都能承受。但香港跟大陸一衣帶水,又豈止這點皮毛。
目前,香港的第一大支柱產業是貿易,其中,跟大陸的直接貿易額佔到50%以上,而中港貿易只佔大陸貿易額的約10%。香港第二大支柱產業是金融,作為』紐倫港『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必須要有大的經濟流量作為依託,倫敦依託歐洲,紐約依託美國,香港呢?答案不言自明。隨著CEPA的展開,兩地的經貿聯繫更加緊密是大勢所向,香港如果獨立,如果』跟大陸永不往來『,面臨的將是整個經濟的結構化衝擊。
其實大陸應當感恩香港,無論是在40年代建國初期,還是在60、70年代的混亂時期(50年代因朝戰禁運),香港都為大陸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戰略物資,收容了百萬計的難民,也給自己提供了經濟騰飛的勞動力;而在改革開放初,香港包攬了70%以上的外商投資,給我們上了市場經濟的第一課;乃至在90年代末,鄧麗君還攜香港同胞的捐款在廣場上深情獻唱,我父親當時是親歷者,深為動容。
78年時,香港的GDP佔到大陸的25%(很嚇人,彈丸之地啊),而且香港獨一無二,對大陸不可或缺;如今呢?只佔3%,而且不是不可替代。
所以,香港,其實現在到了大陸反哺的時候,請別任性,這位"阿爺『脾氣不好,再鬧,只疼上海,深圳
6 香港的諸多社會問題其實是因為自身貧富差距懸殊,大陸人被當了出氣筒
香港的基尼係數(代表貧富差距)一直以來非常的高,目前是40年來最高位,約0.54,而公認的社會動蕩警戒線是0.4
一些側面數據也反映這一點:香港作為一個城市,跟全球的國家相比,富豪數量占第6位;而據統計,普通大學生的畢業薪資中位數卻很多年都相差不大。
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直接相關,美國的近幾年的基尼係數也很大(0.4左右),所以產生』佔領華爾街,驅逐高富帥『的運動,香港呢?塗抹完昔日崇拜的李嘉誠,就把矛頭狠狠對準大陸了。


昨天朋友圈裡面被刷屏的是兩種聲音,其一就跟題主說的一樣,一片「不轉不是中國人」的聲音。還有其二,就是有人也在反思,說大陸遊客為什麼遭人恨,無非是「素質不高」「公共場合大聲喧嘩」「不講衛生」等等。
這都不是重點。

HK人當然也是不理性的,民眾無非是想利用有限的資源讓自己的生活更好一點,攻擊大陸遊客的行為是沒有道理的。說到底,這又是屁民和屁民之間的互相攻訐,最後除了給自己找氣受沒有任何好處。
但所謂「我願意取消自由行,但是要給香港斷水斷電」,是典型的邏輯混亂,中國舊式家長作風,就是「老子供你吃供你喝,你個沒良心的居然敢給我找麻煩」。

我們自己想想清楚,問題的根源在哪?
如果不是自己的牛奶奶粉有問題,誰沒事要鑽營各種渠道去境外買奶粉?如果不是自己生活的環境不好,誰沒事要絞盡腦汁去HK生孩子?如果貿易是自由開放的,誰沒事要大包小包帶化妝品和電子產品進來?如果思想文學和藝術是自由開放的,為什麼知識分子選擇離開這裡?
這些麻煩到底是誰帶來的呢?

這種「不轉不是中國人」式的言論背後必定有各利益方在做推廣,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多年以來,不管我們怎麼嘲諷它,每次換個馬甲,都能引來一大批轉發,這種行為本身,似乎更值得思考。


香港人已經開始踹老頭了,我相信離放火不會太遠了。
恩,我前幾天還覺得這個言論太不理性,現在我也依然這麼想。
但是就實際情況看,香港現在確實不適合大陸居民前往了,問題已經開始暴力化,而港府無所作為,大多數的「好人」,也毫無反應。
沒有人希望成為犧牲者的,有些人的確是做錯事了,他們也許會悔改,但是作為普通人我們最好還是不要頂風上,結果我們承擔不來的。
一個比方:反日遊行是錯誤的,我是喜歡本田車的。但是作為普通人,在遊行那天我們還是不要開日本車上街的好。


大陸人的問題是自卑,
窮怕了被人瞧不起太長時間以後,遇事第一反應就是別人在鄙視自己,原因總是窮。
香港人的問題是自負,雖然有時候這個傲氣的資本確實不如以前了。
——————————矛盾在哪兒?————————
暴發戶最怕別人叫自己暴發戶,所以喜歡買書買文玩買檀木鏈子。
有進步,可是有些氣質一時半會兒根除不了比如一些細節行為。
有錢有教養的家道中落,雖然教養還在卻也怕別人指出自己現在窮。
偏生最看不得人家素質差。
———————————小結———————————
所以大陸人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基本上可以歸結成
「以前老子窮的時候你瞧不起我就算了,怎麼現在老子有錢了你還敢瞧不起我?」
(其實大多數時候,人家只是純粹心情不好,誰也沒空天天鄙視金主啊)
香港人再找個問題上的態度基本可以歸結成
「有錢了不起啊,有錢就能素質差啊?老子不賺你的錢一樣能活得好」
(其實不是所有大陸人素質都差,但是媒體和大眾的目光總是喜歡聚焦那些特別的事情)
———————————觀點———————————
在這個問題上,我的立場的確相對偏向香港人的觀點——「大陸人去香港的確應該少一點」
香港本身就是一個罐頭城市,城市運營負擔大得要命,並沒有多適合旅遊,曾經亞洲四小龍的地位本身也不是因為旅遊帶來的,許多我們所謂的「景點」,黃大仙?維港?太平山?那不過是人家茶餘飯後的公園,日常拜拜的地方而已。
所以「去香港旅遊」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而已,絕大多數人去香港都是掃貨,代購。
而中國人買東西的路數,這個不用多說,我們自己心裡都有數,吃相的確是差了一點。
———————————反向思考——————————
說到底,我能理解香港人民的想法,可是對多數大陸人來說沒辦法啊,
中國人的確越來越有錢了,可是精明的程度從來未曾因為有錢而下降半分。
想旅遊,怕簽證,人生地不熟的總還是去「都是中國人的地方」自己更有安全感。
想購物,一國兩制就算了,還得一國兩價,一國兩價不算還一國兩質,誰心理接受的了。
哦對了,上面有些回答寫到自貿區,我倒是想讓上海的朋友來介紹一下,自貿區有沒有對上海人民買東西產生本質的影響,如果上海都沒有,你還能指望的了嗎?
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我們的選擇太少了。
如果我們能去的地方更多了,我也不願意去香港摩肩接踵。
如果我在大陸就能買到價廉物美的東西,我也用不著花那個時間和精力對吧。
我只會偶爾去一次香港,和香港的朋友們坐在一起喝喝早茶聊聊天,我們沒那麼深仇大恨。
—————————————————————————
我們誰都無需自卑,窮也好,富也罷,擺正心態,很多事沒那麼複雜。


都市場經濟了 你說這有什麼意義。


我是來聊東江水的

2016年最新消息:
根據港府與廣東省簽訂的新一份協議,由今年至2017年的三年間,本港要繳付近135億元購買東江水,每年分別要42.2億至47.8億元。

香港鉛水事件發酵 港媒稱部分廚房水管在內地安裝(圖)http://news.163.com/15/0714/16/AUGGICDF00014AEE.html

鉛水風波震蕩香港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E1NTgxNg==mid=208884187idx=1sn=8eb0c798d7dc11600f63ac0d92e511be#rd

另外po一篇文章:香港人的資源從哪裡來 (鏈接1:香港人的生活資源從哪裡來 網易新聞 鏈接2: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2170000/newsid_2176600/2176646.stm 需翻牆)


對於此事,分享幾張朋友圈的圖片。

這是我在內地生活的表哥,從小就經常到香港,甚至他以前到九龍港島等地比我這土著更多,小時候挺自卑。他經常看到兩地,但這就是給群眾煽動的後果。

而前一句,就是問讓我幫他在香港買的東西買到了沒有。


第二張圖

一位住在東莞,搞電子產品搞了十幾年的朋友,甚是依賴倒賣香港的電子產品。他經常轉發類似的東西,正好我第一次看見題主說的那段話,我就是從他那裡看來的。

然後第二天,他發的報價單

您認為真的需要理會他們轉發那瞬間帶來的民族主義高潮嗎?關心別人的打飛ji又何必呢?


總之我這個在香港的大陸人都有時候忍受不了。
-----
10年香港就學香港演藝學院,什麼都不懂,抱著學習的心態而來。聽不懂廣東話,英語也不6,但是虛心求教,按時上課在第一年勉強過關,期間香港同學對於我的幫助是很大的,剛到學校帶我去教務處,辦理八達通,(遲到幫我打卡.哈哈)幫我講解功課。我問過他們為什麼會討厭大陸人,他們說不是所有啊,你我就不討厭,我說為什麼,他們說我至少有禮貌。 我有個同學也是大陸來的,可能家裡比較有錢,人也比較驕傲,來香港後各種代購,各種名牌的買,也聽不懂廣東話,但是也不問,也不學,總是期待有人主動幫忙,香港同學都不怎麼喜歡她,說她好懶,她反而覺得香港同學歧視她,一有兩岸問題就會和香港同學爭論。熬到畢業證後立馬回了大陸。 後來我逐漸的體會到本地人的感受,有好幾次被同胞攔下來問路,沒有謝謝,問完知道了就走。抽煙借火,直接就是一句借個火伸手就來拿,沒有一句:打擾下,或者你好。 所謂禮儀之邦,也都是曾經的事。 人是互相尊重的,在大陸不少人見到農村進城搶公交車座位的也會鄙視吧,看見插隊的也會罵娘吧。 我在香港五年在地鐵里見到不少同胞一個屁股坐兩個座位,看見旁邊小孩坐著一個座位就會硬要擠進去。矛盾不是一天積攢出來的。如果像是明朝我堂堂天朝七下西洋那傳播的是文化,而現在我們到處傳播的是,我們中國有錢了,你們好吃好喝伺候著。泰國打空姐,博士上飛機搶座位,機場曬奶罩,日本買馬桶,紅場跳廣場舞,買金買銀,好像有錢沒地方用一樣。對,我們是有錢了,開始嫌棄自己家的奶粉了,嫌棄自己家的日用品了,看著一天一個貪官落馬,我們開心了。但是我能要反思了,反思一下自己,除了錢我們還有什麼,我們沒有好的奶粉,沒有好的公共設施,習大大不反腐,這些貪官繼續逍遙。
同胞們,老鄉們,我們總是說要學會換位思考,但是我們從來不做,我們總說要素質教育,但是我們打招呼總是用:喂,我們總說要入鄉隨俗,但是總是說這地方怎麼怎麼樣。這個時代是一個表面和平但是很浮躁的年代,急功近利,浮誇浮世,沒人會想著別人,嘴裡說支持國貨,人手一部iphone,跑去日本買鍋(不是少數人吧)喜歡所謂的韓國明星,看著AV罵人賤。 網上挺愛國,生活隨便過。
中國人,理性點。我們不要剛摘掉了東亞病夫的牌匾,又貼上了土豪中國標籤。 你總認為歐洲人紳士,日本人謙虛,美國人有趣。我們是否能做到讓別人覺得我們禮讓謙虛了? 別總說那是少數人,是別人嫉妒我們有錢。有錢的瑞士和中東土豪還沒說話了。
天朝是禮儀之邦,所以我們要講文明懂禮貌。哎…(補充下,我住油麻地,每天去坐地鐵,就能看到一群性工作者現在路邊,你問我為什麼知道他們是性工作者,因為油麻地就是紅燈區。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有一次我如果她們身邊,我居然聽到她們說我的家鄉話,對家鄉話!讓我非常震撼,我頓時有些無地自容!然後我發現,不是一個兩個,是周圍站街的都是,就連大年初四都是。我沒有和別的香港朋友說過,但是我一直在想為什麼香港政府不趕走這批人?)
---
好的,有人說我歧視性工作者,那麼請問東莞掃黃的時候,妳站出來抗議了?我不知道她們是怎麼過來的,因為我不知性工作著可否拿工作簽證來香港做買賣。如果可以,東莞的性工作者就有救了。
---
另外說下供水供電問題,別吵了,斷了就斷了,看看是廣州急還是香港急,反正香港是沒人怕的。這是資料來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IzMjcwOA==mid=203708014idx=2sn=a24d4a7dcc5eaa6520406a81ae85e374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一:
你們看啊,
因為,有些激進青砸日本車了,所以憤青變成糞青了。
因為,李承鵬之類說點傻話,所以公知都成公害了。
因為,有些專家說點公眾不能理解的話,所以專家都變磚家了。
因為,有些城管違規執法,城管都變洪星了。
因為,替政府說兩句話,普通人都成自干五了。
因為,批評政府說兩句話,普通人又成帶路黨了。

能不能不因為個體的某個行為,就給這個體打上標籤呢?
能不能不把群里中的個別行為,給整個群體打上標籤呢?

二:
湯里有老鼠屎,但是還是不能把湯等於老鼠屎。這些所謂的示威者者,和KDS里天天喊硬碟,微博上天天喊WDB,大鬧立法院的太陽花們是一樣的人,他們用他們的行為證明了,他們真是一國的人。要不,畫塊地方,給這幫『高素質』人單獨居住吧。

三:
那些說斷水斷氣斷生鮮的,你們敢站出來嗎?
如果你們敢站出來。
我可不敢保證負責對港供應水電氣生鮮的工作者們不打死你們。
開門做買賣,抵制毛啊?!
香港人又不是沒花錢。也沒給香港人打折。
都不賣了,你們買啊?


一個香港朋友的朋友圈


看似理性的個體組成了癲狂的群體


謝邀,這想法很淳樸,但是沒有意義,一個挑戰所有現存利益格局攸關方的方案是沒有任何可操作性,以及對其可操作性進行討論的必要性的。

完畢。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微博長文《你弱你有理》及評論?
怎樣做一名微商?

TAG:香港 | 政治 | 微信朋友圈 | 如何看待評價X | 香港自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