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貧困人口問題有多嚴重?


單純數據分析,無實際生活體驗~(畢竟非香港貧民)
我們先來看一下關於貧困的幾個基本數據(無特殊說明默認為2014年數據)和事實(論述性的語句)

  1. 香港的貧困家庭依然有45萬戶,總共700萬人口中,貧困人口數字高達117萬人以上,貧困率高達17.6%。——樂施會
  2. 香港的基尼係數為0.537,貧富分化極為嚴重,
  3. 香港平均房價是香港居民收入中位數的14.9倍,倫敦這一比例只有4.7倍,而舊金山這一比例則是9.2倍。——咨詢公司Demographia
  4. 由於零售賣場成本提高以及中國內地遊客湧入推高了日常商品的價格,香港的通脹率也居高不下。——《金融時報》(以下簡稱FT)
  5. 梁振英承認香港許多年輕人和貧困人士面臨的問題十分嚴重,他特別指出住房問題是個「主要問題」。 他在周一表示:「出於一系列原因,香港的社會流動性不如30多年前我們那代人的時候,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採取更多措施。」——FT
  6. 長期以來,香港政府在貧困問題上的關注是不足夠的,這從港英時代就開始了,「積極不干預」和「鼓勵自由競爭」始終是基本政策,這就為貧困問題的社會表面化奠定了基礎。即便是號稱完善的香港法律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比如香港的僱用條例有18小時以內的「例外」,為僱主的「策略運用」開了方便之門。而近年來公屋租金的大幅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貧困家庭的壓力。——FT
  7.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首條官方貧窮線,推算香港貧困人口131.2萬人,佔整體人口19.6%;扣除福利補助後仍有101.8萬。——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13年 (PS: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星期六(9月28日)表示,港府以住戶入息中位數50%訂立貧窮線,參照2012年數據計算出上述結果。 但是泛民主派政團質疑港府低估了貧困人口數字。此處,我選用政府數據,除了官方數據可靠性較強以外,對該數據的質疑——主要來自香港泛民派,並不削弱香港貧困問題的嚴重性,而是強化它)
  8. 港銀行業雖然發達,但對就業的貢獻遠不如預期的那般大。1991年,香港銀行業只僱用了10萬人,即便到了2011年也只僱用了19萬人,只佔工作人口的5.5%。——FT
  9. 有嚴謹的科學調查結果表明,43.9%的貧困人口表示,他們連一個可以借錢的親友都沒有,被調查的貧困人口中,平均能夠介紹工作的親友只有1.74個,社會資本的匱乏程度非常嚴重,這勢必會導致香港的貧困和不滿存在被放大的可能。——FT
  10. 人口中10%的最富有人群控制著77.5%的財富,高於2007年的69.3%——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11. 香港貧困線——家庭月收入上限:

一人家庭:HK$3600
二人家庭:HK$7700
三人家庭:HK$11500
四人家庭:HK$14300
五人家庭:HK$14800
五人以上:HK$15800
——特區政府,2013年

以上數據和事實,足以回答問題「香港貧困問題有多嚴重」

現在來看「為什麼」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依據《金融時報》報道,香港在上世紀的70年代是工業繁榮時代,80年代後的10年間,大量工業轉移「北上」,投資於大陸地區,造成了工業人口的大量失業。80年代香港製造業的人口有百萬之眾,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35.8%,到了2011年就只剩下了17萬人,佔比也只有區區4.5%,在這樣的一個年代中,香港製造業共淘汰了77萬勞動人口。經濟可以轉型,但工業人口的轉型卻很艱難英雄無用武之地,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陷入絕對貧困的境地。與此同時,港澳對大陸地區的投資,從1979年-1993年,實際總共投資了3852億美元,佔中國外來投資的62.3%,是中國最大外來投資者。這種工業轉移過程表明,如果要說中國經濟起飛造就了香港的貧困雖然有點過分,但存在著關聯性也很明顯。
香港繁榮的第三產業,尤其是金融業,卻在取代製造業後,未能取代製造業的就業崗位。如數據8,香港銀行業雖然發達,但對就業的貢獻遠不如預期的那般大。1991年,香港銀行業只僱用了10萬人,即便到了2011年也只僱用了19萬人,只佔工作人口的5.5%。
底層市民的就業問題即為香港的貧困問題。首先,他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決定了他們不能進入銀行業等需要高素質人才的地方,這使他們無法找到收入較高的工作。其次,香港眾所周知的高物價(PS:別跟我提在香港買奢侈品便宜)、高房價對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無需多言。更致命的是,貧困人口社會資本的匱乏。
所謂社會資本,從微觀講就是人際之間的各種社會關係,為的是獲得資源和機會,從宏觀講是一種通過集體行動實現共同利益的組織資源。香港這方面的情況非常糟糕,社會資本嚴重匱乏,數據9已闡明。這無限放大了貧困階層的生活困難和負面情緒,並已經導致了極為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後果。
首要的後果便是對香港精英階層的不滿和仇視。
香港反商業精英素有傳統,早在港英時代,就爆發過左派暴動,最著名的當屬1967年的「六七暴動」。今天,這些具有左傾思想的組織和團體依然在抗議精英階層。最典型的就是反地產商霸權和各種工會運動。

而且他們還很有國際主義精神。

(PS:在去年的運動之前,反地產霸權還數次發起「一年不幫助地產商」運動,甚至為此不坐地鐵(港鐵也是地產商的)、不去商場(很多商場都是地產商的),足以見其決心。) 其次,貧困問題造成了底層市民對「經濟繁榮」的不屑與不滿,沖淡了經濟繁榮緩解社會矛盾的力量。

銅鑼灣購物區30歲的抗議者Catherine表示:「看看這條街,街上全是珠寶店和藥店,所有小餐館都不見了。我們總不能吃黃金吧。」這位抗議者拒絕告訴記者她的全名。

然而,許多香港街頭抗議者卻抱怨說,從此前的經濟繁榮(尤其是香港回歸中國後的那幾年)中受益的只有少數幾個超級富豪——他們中許多人都是地產商

在醫院工作的26歲抗議者Eric Yeung表示:「1997年後,香港經濟一直在飛速發展。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許多人卻未能分享到這種成功。我們賺了錢,卻養活了少數人。他們變得更加富有,我們卻變得更加貧窮。我們的負擔也比以前更重了。

更致命的後果是,這種負面情緒自然而然地擴充到了香港精英階層的「好朋友」——港府和港府的老闆——最終擴展到整個大陸的身上。
相對於艱難的改革,香港貧民階層更容易想到的,是驅逐那些抬高物價、房價的內地顧客(零售業人士肯定不這麼想),禁止那些佔用香港醫療資源的內地孕婦來港,禁止那些來港搶奶粉搶iPhone的「水貨客」......這種排外情緒也同樣被發泄在南洋、南亞人的身上,但大陸人首當其衝。它無異於解決香港的貧困問題,但卻在香港中下層市民中非常有市場。

除此以外,貧困問題這一經濟矛盾已經轉化為社會和政治矛盾。
越來越多的人會相信政治改革可以改善他們的境遇。拋開民主是否理所應當這一問題不談,這種想法使得經濟舉措無助於解決社會問題。也就是說,中國大陸、新加坡曾走過的利用經濟發展紅利解決人民對革命的訴求,在香港恐怕很難行得通了。

盡管香港當權者曾強調過保護商界人士的利益,許多走上街頭的抗議者還是相信,必須通過政治改革,改變經濟上的不平等。

泛民派是這一情緒的得益者之一。在非典時期,泛民派就曾將社會問題歸結為「港人沒有真普選」。港府重要的經濟發展、城市建設項目,也往往因類似理由擱置。這已經阻礙了香港的經濟發展。自97之後,香港的政治改革議題處於對立狀態——建制派希望按照中央的方案走,畢竟這個方案保護了財閥們的利益,使他們有更大的權力左右政局;而泛民派要求「真普選」,一人一票,並且想投誰就投誰,「公民提名」即為「即有志參選公職的人只要獲某數量登記選民提名,證明民意基礎,即獲得候選人資格」。中央方案排斥「公民提名」的原因,被認為是「擔心選出與自己對抗的特首」,因而在方案中強行加入某種篩選。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選舉法,中國大陸基層人大代表選舉便是以類似方式進行的(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二十九條和第三十一條)。

不過,無論政改往哪個方向走,貧困問題在短期內都很難解決。但是,政改成功與否可以決定香港今天激烈的政治矛盾能否化解。

以上


在香港無論你多窮,你依然可以享受到各種基本福利,包括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綜援,公共房屋等,長者更有高齡津貼補助,所以嚴格來說,在香港你窮只代表你生存環境差,但不愁溫飽。
香港人口7,221,800,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2012年香港貧困住戶為541,000戶,涉及1,312,000人,貧窮率19.6%,經政府現金政策介入後,包括綜援、高齡津貼等,貧窮住戶數目降至403,000戶,涉及1,018,000人,貧窮率15.2%。
這個人口基數不少,但我也說了在香港你如何窮,政府都會對你有基本保障,所以其實困擾香港基層的主要問題是房屋問題,在香港低收入人仕可以申請入住公屋,公屋租金極其低廉(綜援免租),但供應量不足,做成一部分輪後公屋中的貧困人口要自行解決住屋問題,劏房就這樣應運而生,劏房環境較惡劣,但租金較低廉,吸引到不少人入住。綜上所述,香港貧困問題還是屬於可控的,失控的問題是貧富差距。


現在的問題是年輕人難富。

最窮的人一直那樣,但是受過高等教育甚至職業不錯的,日子也過得艱難,他們就要思考了。

普選未必對下層是好事,只是現在理性的思考沒人做,被洗腦就上街。

現在應該爭奪的是具體利益,房子貴可以要求多給地全面普及公租房啊。什麼環保黨地產房有房黨出來,就在街頭戰吧。

促使北京壓香港政府保護窮人的利益,避免社會動蕩的衝突。壓一下李嘉誠們,這是實實在在的改善。

搞普選把北京推到資本家一方了,傻

香港現在是資本壟斷的太厲害,盤剝的太嚴重,勞動所得維持生存勉強,正常的發展甚至繁衍都困難。小政府當地產商的馬仔。

大陸輸血到不了需要的人手裡,自由行的利益在商家哪裡,產權人一漲房租又到他們哪裡

大陸人的消費,反而拉高房價物價。窮人沒收益只有成本,輸血全部給了李嘉誠們,沒有什麼意義。


六分之一的貧困人口(所謂的個人貧困線是三千多,而最低工資都是它的一倍)
2041,香港65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30%


117w貧困人口訓練組成一支高科技現代化軍隊
開動"天朝共榮團"大戰略
200w攻入可瑞恩半島,爭取統一南北可瑞恩
200w攻入越南東南亞,200w攻入菲律賓最後在印尼會師直下奧斯錘利亞,拔掉紐西蘭
500w攻入露西亞遠東,從西伯利亞橫掃莫斯科
400w攻入印第安
1000w主力組成"宗教改革革命衛隊",從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沙特-以色列-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一直打到征服整個伊斯蘭世界


推薦閱讀:

GDP增速目標是實際增速還是名義增速?
2016 年,中國是否會出現劉易斯拐點?
怎麼看待「中國2015年將陷入20年來最嚴重的失業潮和減薪潮」這一說法?
經濟發展三駕馬車的概念是中國經濟學提出來的嗎?
中國離強制生育有多遠?從二孩到全面放開生育呢?

TAG:香港 | 中國經濟 | 香港中文大學CUHK | 香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