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說說不一樣的瓊瑤?
關於瓊瑤的資料有很多、有沒有不一樣的看法?
《情深深雨濛濛》里王雪琴出場那筆實在精彩!開頭講傅文佩是如何被搶來做第八房夫人 如何逆來順受地嫁給黑豹子陸振華。轉場已是一年後,陸振華被唱戲的王雪琴吸引,李副官照例抬著聘禮到後台,老鴇不肯放人,王雪琴是她剛買來的搖錢樹,還沒唱紅就要嫁人做小,不可能!這時候王雪琴站起來,說「娘,既然人已經被看上,我們逃也逃不掉。說不定,還是我王雪琴的運氣。至於排到第九第十,那又有什麼關係呢,若是前八位夫人受寵的話,也不會輪到我這個唱戲的。既然輪到了我,那恐怕前八位夫人也不過如此。」說罷款款轉身朝著李副官「軍爺,從今往後,要您多多照顧了。」
李副官盯著她的臉只說「好說,王姑娘,只怕從今以後,是我該請你多多關照。」
對比起傅文佩入門時的怯弱柔順,一個老練世故的九姨太呼之欲出!
隨後婚禮上,王雪琴觀察模仿陸振華的樣子,向來賓行軍禮,引得陸振華大悅。潦潦幾筆寫透了她善於揣摩人心思的機靈勁兒,拋開後來種種不談,少女王雪琴和當時的傅文佩相比,實在是可愛太多。
古典文學功底驚人。這一點不用看她的書,看她寫的歌詞就能體會。現代人寫古風歌詞不是元素的累積羅列,似是而非的意象疊加,而應該是將古典的美好與現代辭彙融匯貫通。她的詞不僅做到了這一點,更如行雲流水,全篇無一處不通。
關於這一點,其實央視的《影視留聲機》做過一個評點瓊瑤言情歌曲的系列,曲也精彩,評也到位,真正是行家遇上行家,央視還是有科班功底的。(同樣還有一個著名的點評金庸武俠歌曲的「聞雞起舞」系列,不贅述)
《鴛鴦錦》(梅花三弄之鬼丈夫主題曲)
梅花看似雪,
轉一篇很老的文章,雖然是笑談,但也足見僅憑瓊瑤對於歷史的了解,當許多文青的祖奶奶還是沒有問題的。
另外這篇文章實在太像索引派紅學的路數了,忍不住不轉。
《情深深雨蒙蒙》近代史綱要(文/謝明宏)
【提要:何書桓的身世…………可雲瘋癲之謎………誰殺死襁褓中的孩子………情深深版雷雨如何上演………陸振華到底是奉系哪個軍閥………消失的七太太………皇姑屯事件的揭秘………雪姨與上海八一三事變】
「《還珠格格》中的終極大BOSS」之後,筆者就再也沒有翻閱過瓊瑤奶奶的作品,昨日在清理舊書的時候翻出《煙雨蒙蒙》,一時間竟然有點百感交集。筆者原來當年就是吃著五毛錢辣條,喝著非常可樂,唱著「車如流水,馬如龍。美人如玉,劍如虹」把這電視給刷了一遍又一遍的小四眼。
既如此,我們姑且再來探秘一下《情深深雨蒙蒙》。昨夜和友人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立場上,經過政治協商,最終達成統一戰線——《情深》是一部比《還珠》更恐怖的作品!
當然了,由於《煙雨蒙蒙》是瓊瑤比較早期的作品,因此在其任編劇並改編自《煙》的《情深深雨蒙蒙》中做了一些相當大的改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時間點上,從《煙》的20世紀50年代改為《情》的20世紀30年代。二,從地點上,從《煙》中的台灣改為《情》中的上海。三,人物上《情》在《煙》之基礎上增加了老一代的李副官,秦五爺。年輕一代的杜飛,可雲。
由於這樣的三大改動,使得《情》的故事主題直接由《煙》之「家恨」變成了「國讎家恨」,時代賦予了《情》反帝反封建的雙重任務。因此,如果要全面解析《情》和《煙》,就要做到在主線人物矛盾上取材《煙》,在時間節點推斷和時代背景上取材《情》,有所取捨。
基本研究方法定下來後,我們正式開啟研究。
一開始我們的目光還是要聚焦到《情》的男女主角上。何書桓作為書中劇中的不二男主,除了一度周璇於兩萍之間突顯了些許渣男氣質外,似乎乾淨得沒有什麼可說的。但根據「最普通的地方最有名堂」的原理,實則不然。請跟我進入第一個單元。
一.何書桓——這個男子不一般
何書桓,看起來名不見經傳,其實是《情》中最好被扒皮的人物。當然,一旦把他的皮扒開,我們整個的研究進程就會進入新境界。
男人在世,權勢二字。那麼這個何書桓好像確是一個窮小子,無權又無勢呢!如果你們要這麼想,那麼可能你們的直覺沒有依萍敏銳——陸家全體對何書桓的態度詭異之極。看下面一段原文:
【我猜你有一個很好的家庭,而且很富有。「為什麼?」我不願說我的猜測是因為雪姨對他刮目相看。】
這是依萍第一次見面對何書桓說的話,依萍察覺了雪姨以及陸振華對何書桓的重視程度。雖然陸家是個破落的軍閥家庭,但是有錢就是任性啊!隨便給爾傑買個玩具車也都4000塊!要知道依萍在《情》一開場可因為800塊嫌少而被父親暴打了一頓!陸家對何的重視,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何家至少不是書香門第就是官宦人家。
首先,要想陸振華,雪姨,如萍,爾毫,夢萍,爾傑齊聚在客廳見客本來就是一件難事。尤其以陸振華這箇舊軍閥為首的一家之主,派頭就大得嚇人。雖然失勢,一般人他還真不輕易下樓。其次,雪姨這樣趨炎附勢的老綠茶才不會對什麼「窮小子」感興趣。就連給如萍介紹的上海銀行小開,也沒有被邀請到家做客的榮幸。
有讀者可能要皺眉了,不就是有幾個臭錢嗎?不見得被陸家請為座上賓是多麼光宗耀祖的事,作者你可能太抬舉他們了。(後面我們會證明被陸家請客真是一件極屌的事!)如果僅僅是停留於此,那麼確有可能是偶然。繼續看一段原文:
【不過,那些多半是原文版本。確實,他們的小說比較費解。】【藏書?那只是興趣,就算我窮得討飯,我也照樣買書。】
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看外國小說就算了,還全是英文原版的,不說遠了,就說現在,有幾位各位讀者的家裡全是英文原版書?就算想買,可能在那時的條件下,也不是一般工薪階層可以輕易企及的。
再一條,看得進去原版書的,英文也不是一般四六級水平駕馭得了的,你們應該注意到,最開始雪姨找何來家的借口就是給如萍補英文,可這女子真聰明,背了一個月一首十四行詩都還沒背出來! 哪像依萍如饑似渴的把何借來的書幾天掃蕩完成,博得無盡聊天主題。如此來看,何書桓應該是家室好,文化教養也好,同時比較富裕。
當然了,這依然不能幫助我們縮小定位,有讀者依舊會說這是一種偶然。我們應該再思考一下秦五爺對何的態度。
何書桓大鬧秦的場子,秦五爺如果一開始是因為賞識年輕人的勇氣放他一馬也就算了。後來他勸依萍離開舞廳和秦對著干,秦還一副長者的面容和語氣對他有商有量。大上海要是這麼好混,還要許文強幹什麼?由此,秦五爺這樣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的人如此給何面子,何家應該在南京有不小的勢力,高層的政治勢力應該是排得上號的。(《煙》中說其家在南京)
以上種種何的疑點,一種可以說偶然,兩種可以說偶然,我們總不能把三種四種都說成偶然。偶然集合在一個人的身上,只有可能是必然!瓊瑤奶奶,草蛇灰線,伏延千里。關於何書桓的身世,還能不能有更有力的證據?我們說有的,請看一段原文:
【「你從家裡逃出來工作?你父親不擔心嗎?」「不,他不是我的父親,我是過繼給他的。他在北平和日本人簽了一些喪權辱國的條約,我和他在家裡吵,一氣之下就來了上海。」】
所謂的父親其實是自己的叔叔,他的叔叔和日本人簽了一些喪權辱國的東西。這裡面的線索可值得挖。首先,我們明確故事發生的時間是1936年,因為1931年陸家搬到上海,依萍經常說「這五年來我們過得如何如何」,可見她和傅文佩被趕出家門五年,也就是1936年。不到一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男女主們一下子就從兒女情長里脫離了出來,實現黨性國民性的最高覺悟……
那麼問題來了,1936年前後,中國和日本簽署了哪些喪權辱國的條約?
我們找到,《何梅協定》《秦土協定》《塘沽協定》,這一系列條約造成了華北空前的危機。這三個條約中,很明顯,何應欽和梅津美治郎簽訂的《何梅協定》是最好的答案!該條約使國民政府喪失了在河北省的大部分主權。
何應欽,這個在「西安事變」里想取蔣介石而代之的國民黨高層,在抗戰時期是中國戰區的陸軍總司令!近代史上,他確實有個兒子是從兄弟那裡過繼來的。結合何書桓的種種疑點和線索,當為何應欽之侄兒無疑。
如此,何書桓讓秦五爺和顏悅色,陸家特別對待也就不是什麼怪事了。這也證明了偶然性中隱藏著必然性,必然性總會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
至於全面抗戰爆發的前一年,也就是1936年,何自稱跑到前線當戰地記者也是鬼話連篇。
按照推斷,1936年發生的大事還有什麼?不就是西安事變爆發,國民黨內部親英美派宋美齡想和平解決,營救老公蔣介石,而親日派何應欽妄圖借口進攻西安,取蔣而代之的政治大戲嗎?書桓是想見證叔叔登上權力頂峰,奈何中國共產黨站在中華民族的角度,高瞻遠矚,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而推動《情》之劇情繼續發展。
生活中真的需要一雙像依萍那樣發現「隱身高富帥」的眼睛嗎?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卻用它來拜金!
行文至此,我們起碼可以認定《情》並不是一部簡單的「抗戰言情劇」,瓊瑤設下的玄機也不止於此。比如可雲瘋癲之謎,老爺子離奇消失的前七太太,堅決不殺雪姨的陸振華。我們先接著講可雲,請跟我進入下一個單元。
二.可雲——為誰辛苦為誰瘋
可雲,陸振華手下副官之女,一個瘋子。
為何而瘋?據《情》的解釋是:少女不知愁滋味,懵懂尓豪上床頭。等到三月肚子大,害得父母滿臉羞。掃地出門離豪宅,孩子夭折命何哀!眾人幫忙找回憶,成全渣男不生氣。
可能有朋友因為忘了些許劇情,對這首打油詩還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我們一句句的來看。
首先,「少女不知愁滋味,懵懂尓豪上床頭。」這一段劇情大家應該很熟悉,可雲的父母回憶因為可雲和尓豪兩小無猜,後來墜入愛河,懵懵懂懂的就偷食禁果。根據李副官的說法,事情發生在六年前,而陸家從東北搬到上海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的七七事變,也勉強不到6年。
很明顯,可雲家是追隨陸家搬到上海的,因此尓豪和可雲偷食禁果的時間,不可能在南逃前。你們想想,一路逃命,只恨爹娘生的腿短,轎車不是十個輪子,哪裡還有心情戀愛上床?當然更不可能在來到上海後,即便陸家南逃的時候坐飛機,到七七事變前大家幫可雲找回憶,時間都是不滿6年的!明白了嗎?可雲失身的時間有且只有可能在陸家南逃前,又因為來上海不久肚子就突顯了,時間當在1931年夏季。
而按照《煙》之描述,故事開始時(1936年)依萍20歲,如萍24歲,爾毫自然比如萍大。【其實,她的大兒子尓豪比我還要大5歲呢!】,據此,尓豪25歲。
如此,可雲瘋癲的第一個重磅謎題就來啦:1931年夏,亦即可雲失身的時間,尓豪這個軍閥之子正好20歲左右!而根據尓豪後來對方瑜的解釋,自己那個時候年輕不懂事,糊塗釀成大錯。
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20歲的時候能像尓豪這樣糊塗嗎?如果我們以現代的標準看,未免有點以今非古。有讀者肯定會原諒瓊瑤奶奶在時間點上的瑕疵,認為也許那個時候的人20歲真的很懵懂。但是,我們看一看民國時期法定結婚年齡就可以推翻這種想法:男十八歲,女十六歲。如果我們還認為20歲算懵懂年華,那麼民國的絕大多數婚姻還真是懵懂婚姻,制定婚姻法的人也很懵懂?固執成這樣就無法講理了嘛!
再加上陸振華在南逃前有九太太,妻妾成群,試問這樣一個家庭長大的軍閥之子會「規矩」到20歲才調戲家中女僕可雲?在可雲之前,一點性經歷都沒有?況且,在南逃前,可雲爸比是陸的副官,可雲才不是什麼女僕!
這樣看來,有讀者可能會開始認同筆者了,這一段寫得有點臭啊!尓豪的「懵懂解釋論」就是一派胡言。那麼他這麼荒唐的說法,究竟是想掩飾什麼?我們再來看打油詩的第二句。
第二句,「等到三月肚子大,害得父母滿臉羞,掃地出門離豪宅,孩子夭折命何哀!」
這裡不妨白話一番劇情:可雲的肚子被尓豪搞大了,李副官很羞愧,那個時候大概所有父母都會把男女兩人的錯全怪在女人身上!然後,雪姨為了維護尓豪,說了些難聽的話。陸振華不分青紅皂白,把李家人掃地出門。可雲生下孩子,沒多久孩子夭折,然後可雲瘋癲。
這一段最大的疑點就是陸振華的態度,李副官可是他出生入死的好哥們兒,兩家可謂有通房之好。什麼是通房之好呢?就是說,甲和乙的關係不錯,乙到甲家做客,甲不會把自己的女兒藏起來,害怕乙看見起了壞心。可雲和尓豪的兩小無猜也說明了兩家確實達到了通房之好的程度。
如果僅僅是因為自己兒子把自己副官的女兒肚子搞大了,就把副官一家趕走,抑或者更離譜的聽信李副官偷家裡東西的雪姨造謠,那麼,陸振華這情商這智商,別說軍閥,就連一拉拉隊長都當不了!
分析到此,我們發現,可雲瘋癲的這一段劇情可謂邏輯混亂,滿目漏洞。那麼,瓊瑤奶奶是真的寫作能力有限,還是故意為之呢?我們應該相信後者。如果說尓豪的「懵懂懷孕論」是想掩飾什麼,還只是我們的一個懷疑。那麼,陸振華的「反智商反情商的驅逐李家」事件,只能更加把我們推下更深的疑團之中——是否可雲懷孕事件包含著牽扯陸振華的更大秘密?請跟我進入下一個單元。
三.找回憶——前塵往事不如煙
緊接上一個單元,我們繼續分析打油詩的第二句的後半部分「掃地出門離豪宅,孩子夭折命何哀!」
可雲的孩子夭折了,讀者們可能想過各種致命原因:吃不好,睡不好,身體差,可雲不會帶孩子……不一而足。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最陰暗卻也是最能解釋上一單元各種「蜂窩眼般漏洞」的可能!這個可能我們先不立刻提出,水到渠成時再來論證。
按理說,被尓豪負心拋棄,離開陸家並不能算人生最大的打擊,至少可雲還有一個孩子,她還可以把孩子養大,教他東北話,在自己臨死前告訴他身世,然後離開大明湖畔,去紫禁城城找爸比……哦,我們好像跳台到《還珠格格》了!回到正題,孩子的夭折應該說給了可雲致命的打擊。如果到此為止,我們說可雲這樣瘋了,瘋得那叫一個合情合理。可實際上,眾人的「找回憶」行為徹底揭開了可雲發瘋的真正原因。
且看打油詩的第三句,「眾人幫忙找回憶,成全渣男不生氣。」心理醫生給眾人的建議是,幫助可雲找到往日的回憶,這樣也許可以恢復神智。既然如此,可雲後來在一個個的「場景重現」中,找到了回憶,那她應該繼續深愛「浪子回頭」的尓豪啊,最後幾集,在火車站微笑看著尓豪和方瑜熱吻是特么腫么一回事?這個回憶是大家幫可雲找回來的,還是她「自己」找回來的?我們再看看可雲的瘋態到底如何。
「司令,都是我的錯!可雲不敢了……」「嘯兒,你要乖!」「司令不要打我……」這是一些可雲的「胡言亂語」,一個因為喪子而瘋的女人就該像葉二娘那樣天天叫喚「我的兒啊!」
可是沒有,可雲怕的是司令,想的是嘯兒(以前陸振華養的一隻鷹)。這充分說明了,她痛苦的根源根本就不是什麼喪子之痛,而是懼怕陸振華,這也提醒我們,找回憶根本治不好可雲!因為這根本不是什麼對症下藥,你得了感冒,貼個治痔瘡的肚臍貼,好了才怪!
那麼一群庸醫,我指雙萍尓豪書桓杜飛等,難道真的通過死馬活醫,創造了醫學奇蹟?非也!得了感冒,吃了錯葯,治好感冒的真正原因就只有一個:這人根本就沒得感冒!
沒錯,可雲按照我們多方位主客觀的分析,極有可能是「裝瘋」!
有讀者要說我胡說了,你說可雲裝瘋到底還有沒有其他的依據,我但還有的。如果她是真瘋,被眾人治好,神智正常,那麼該重投尓豪懷抱,一出普通的民國情感劇落下帷幕。可她神智正常後,卻最終放棄尓豪,這樣的大徹大悟,顯得神智又像瘋了一樣。何以恢復正常後,還要和尓豪分開?極有可能是她清楚的知道她和尓豪是永遠不能在一起的!
什麼樣的兩個人永遠不能在一起?瓊瑤阿姨的深度狗血腥味早就瀰漫開了——尓豪和可雲是同父異母的兄妹!
至此,應該完美解釋了陸振華「反情商反智商的驅逐李家」行為,也揭開了尓豪和可雲兩人孩子夭折的真相。這一單元的前面我們提到過:孩子有可能是患有近親結合帶來的先天疾病,更有可能是可雲哭著將其扼殺在搖籃里。這個孩子不能活,也不該活!
可以設想,在一個雷雨夜,尓豪和可雲把喜訊告訴陸振華的時候,得知真相的震驚!尓豪20歲,並不懵懂,他錯的是愛上四鳳,啊不,是可雲。所以。幸好傅文佩並不在陸家做下人,否則又一部《雷雨》又該上演了。如果說曹禺是用鞭子鞭撻民國買辦資產階級的生活,瓊瑤奶奶則一針針扎出了他們腐朽墮落的血污!
前面我們說陸振華和李副官有通房之好,從可雲來看,兩家果然「通房」了。只是「人淫天下人之妻女,天下人亦淫此人之妻女」,夢萍這個騷浪賤被幾個混混XX,連孩子父親都確定不了,真的叫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可能很多讀者長期認為陸振華非常花心,見一個,愛一個。其實不然,可能整個《情深深雨蒙蒙》中,這老頭兒最痴情。
如果痴情,幹嘛要取九個姨太太?為何南逃上海只帶了八姨太傅文佩和九姨太雪姨?前面七個姨太是去召喚神龍了嗎?請跟我進入下一個單元。
四.陸振華——我愛之人皆像你
按照《情》之說法,陸振華在九一八事變後舉家遷往上海的法租界內。只帶了八姨太傅文佩和九姨太雪姨,當然還有李副官一家。
筆者常常百思不得其解,連孫傳芳,吳佩孚這樣幾次被打敗的軍閥,都能夠有十幾萬至少幾萬的殘部留存。九一八事變後,就算陸振華一敗塗地,也不可能一丁點兒軍隊都不剩下來!軍隊可是一個軍閥的命脈。這是陸振華身上最大的謎題。同時,消失的前面七房姨太不至於無法帶到上海。這七朵金花流浪於天涯何方,又是另一個懸案。
問題先擺出來,我們先從陸振華的子女年齡入手。
而按照《煙》之描述,故事開始時依萍20歲,如萍24歲,爾毫自然比如萍大。【其實,她的大兒子尓豪比我還要大5歲呢!】,據此,尓豪25歲。《煙》之第一章說依萍還有個姐姐心萍十七歲死於肺病,【心萍死的那一年,我(依萍)才只有十歲】,由此判斷如果心萍不死,她應該在故事一開始是27歲。夢萍明說十七歲,爾傑比她小七歲是十歲。
綜上,根據九一八事變之1931年的時間節點,故事發生在此5年後,也就是1936年。我們可以準確推算出陸家二代的出生時間。如果不算爾傑這老來子(實際上他也不是陸振華的孩子,書里劇里都很清楚是雪姨和姘頭魏光雄的私生子),以如萍的24歲為平均年齡,那麼年輕一代主人公的出生年齡都應該是1912年前後,清帝溥儀遜位前。
那麼,有讀者可能要問,這樣事無巨細的乾嘉考據到底有什麼意義?
當然有,因為上面的推斷至少說明了陸振華作為一個前軍閥,至少是在晚清的時候勢力就已經崛起,否則無法強行下聘禮取傅文佩和高價把雪姨從戲班裡贖身(強行下聘禮和贖身在《煙》中有明說,不再列出),華麗麗的取了九房姨太!這個線索為我們對陸振華身份的起地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我們再看陸在《煙》中的一段自述:
【稍微大了些,我給一個大將軍做拉馬的馬夫,大將軍才教我念一點書,大將軍有個女兒……】
【許多年以前,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是她父親的馬童!她也經常騎馬……日子久了,我們都逐漸長大,她偷偷的教我念書,我偷偷地親吻她……她的父親發現了,把我鞭打一頓,趕我走!叫我『打下了天下』再來娶她……十五年之後,我帶著軍隊回去,她已經嫁給別人了!】
【我以為她會等我,但她沒有等我,我帶著軍隊回去,把她搜了出來,她含淚說,她敵不過她的父母,只有嫁了!就在我搜她出來的那天晚上,她投了井……】
【有了權勢之後,我收集長得稍微有一點像她的女人,就像收集郵票一樣:眉毛,眼睛,鼻子,臉龐,只要有一分像她,我就娶進來。】
【人,有的時候也會做糊塗事,我真的不知道以前是怎麼看上雪琴的,會花上一大筆錢,吧她從那個破戲班裡挖出來……就是因為她有那麼兩道眉毛,和尖尖的小下巴,簡直像透了……】
以上幾段原文是在《煙雨蒙蒙》的最後幾章,陸振華臨死時斷斷續續對依萍說的。它們勾勒了陸振華髮家的軌跡:早年跟著一個將軍。也解釋了為何娶了九太太:集郵一樣的找大將軍女兒的替代品。甚至因為那位將軍的女兒小名萍萍,他給自己所有的女兒取名X萍。只因一段舊情,從此陸振華所愛之人都長一個樣兒!也是因為雪姨長得最像,所以深受寵愛。如此痴情的地步,近乎癲狂。再說老爺子花心就不公道啦!
有讀者可能要問了,哪個將軍的女兒這麼漂亮?按照我們在這一單元前的基礎分析,陸振華的勢力崛起在清末。他被趕出將軍家十五年後,發現將軍之女萍萍嫁人,一怒之下才娶了九太太。按照八姨太傅文佩的大女兒心萍活到故事開始的1936年是27歲(此女因肺病在17歲掛掉),那麼陸振華娶八姨太的時間是1909年。如果前面的八太太按最快的速度一年內娶進門,將軍之女萍萍的死亡時間也應該早於1908年。如此,我們不難推出陸振華離開將軍府的時間應該早於1908減去15,亦即1893年,也就是RMB上顯示的我朝太祖在韶山出生的那一年。
1893年除了是筆者誕辰前一百周年紀念和我朝太祖誕辰外,對於《情》之研究,究竟有何重要意義?很簡單,在1893年這樣一個晚清時期,陸振華所在的東三省,可就只有三種將軍:盛京將軍駐守瀋陽,吉林將軍駐守吉林,黑龍江將軍駐守齊齊哈爾。東北的讀者應該比較清楚。
順藤摸瓜,筆者翻查了1893年前後所有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的任職人員。發現盛京將軍增祺應該是陸振華年少時投靠的將軍之不二人選。
增祺,字瑞堂,伊拉里氏,滿洲鑲白旗人,曾任齊齊哈爾副都統,後任盛京將軍。說起此人,就連讀者也不甚了解感冒。不過他人生中的一大亮點就是曾在自己任內收編了張作霖。
目前所有關於張作霖被增祺招撫的統一說法都認為是張作霖精心設計,綁架了增祺將軍的三夫人,然後送回增祺府上,博得好感,成功被招安。卻往往忽略了招撫的細節,那就是,張作霖為何偏偏願意被增祺招安?
行文至此,根據陸振華的自述,1893年前後東北形勢,張作霖被增祺招安的史實,種種證據都在向我們明示——陸振華就是幼年被增祺收容,喜歡其女兒萍萍,握有重兵後甘心被恩人招安的東北王——張作霖!
如此一來,我們總算明白陸振華為何一兵一卒都不敢從東北帶到上海的苦衷了。由於堅決不出賣東北,得罪了日本人,張作霖逃命都來不及,哪裡還敢帶兵南逃?
可有讀者要問了,不對,不對,張作霖早在1928年就被日本人派川島芳子在皇姑屯段的鐵路上給炸死了啊,怎麼又南逃到上海,改名換姓做了「陸振華」?雖然陸振華是張作霖的說法有相當依據,可是讓一個人死而復生,不就是胡說了嗎?筆者說這沒問題啊,張作霖不是「炸死」而是「詐死」。
人還能夠「詐死」?張作霖又不是慕容復他爸。如果讀者要問我還有沒有證據?我但還有的。瓊瑤奶奶草蛇灰線,伏延千里。《情》中的謎題遠遠不止陸振華一個,你應該猜到了,我們還沒有講雪姨。請跟我進入下一個單元。
五.雪姨——舊時王謝堂前燕
小時候看《情》,覺得有兩個情節最是酸爽:一個看騷浪賤夢萍被輪。二是陸振華得知雪姨偷人後扼她脖子。
現在想想,可能這兩母女確實積累了不少觀眾的怨氣,這種怨氣需要發泄,發泄完了就很爽,觀眾就覺得很好看。毫無疑問,這種情節就是電視劇的XX,時不時戳一下,觀眾很受用。
雪姨之語言風格和罵人時候的遣詞造句,拿捏得當,句句犀利,詞詞見血,堪為《情》中最出彩人物,幾乎和容嬤嬤在《還》中的地位是一樣的。像「傅文佩,你有膽子偷男人,沒膽子開門!」和「陸振華三妻四妾我雪姨管什麼三從四德?」這樣振聾發聵的言論簡直賦予了這部作品更多女權主義的色彩!
去年我們在「《還珠格格》中的終極大BOSS」中分析容嬤嬤是美國巴旦木的受害者詐死的安陵容。其實,雪姨可能因為個性太突出,客觀上掩蓋了她身上的諸多疑點。就像《紅樓夢》里的王熙鳳,因為嘴巴太零碎,反而讓人忽略一些曹公想借其口表達的一些話。
雪姨在陸家宅斗中敗給依萍的關鍵戰役,就是無意中把自己和姘頭魏光雄的姦情親口說出。但是這段姦情,從頭至尾都顯得那麼弔詭。先看兩段原文:
【司機座上,是個瘦瘦的中年男人,在這個男人旁邊,卻赫然是濃妝艷抹的雪姨……雪姨把頭傾向他,正在敘說著什麼,看樣子什麼親密……】
【我呆住了,望著爾傑奔向後面的瘦小的身子,我努力搜索著另一張臉的記憶,瘦削的臉,短下巴,是嗎?真是這樣嗎?我真不敢相信我所猜測的!】
【我記得爸爸曾經誇過口:「我陸振華的孩子一定個個漂亮!」這句話倒是真的,我記憶中的兄弟姐妹,不論哪一個「母親」生的,倒都是個個漂亮。】
【兄弟里該以五哥爾康最漂亮,現在在美國……】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陸振華的前面七房姨太太也是生了孩子的。按照我們之前的分析,如果承認陸振華就是皇姑屯事件中死裡逃生的張作霖。那麼這個大美女依萍眼中的兄弟中最漂亮的爾康,應該正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少帥張學良!
依舊回到雪姨和魏光雄之姦情的疑點,陸振華明確知道自己的孩子個個漂亮,連依萍這樣的小姑娘都一眼看出來,那個「短下巴」的爾傑是別人的種,就好比鶴群里跑出一隻山雞,陸振華難道真的絲毫沒有察覺?這也真是瞎眼得不可思議。想想別人《風聲》里的王寶強都可以「聽」出孩子不是自己的(當然了,別人有特異功能,可爾傑這個事情是不需要特異功能的),堂堂東北王也真是浪得虛名。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做一下簡單加減法,爾傑的出生時間,亦即雪姨和魏光雄的偷腥時間,也不難得到。爾傑,前面我們說了在1936年是十歲,也就是出生在1926年!這個時間點川島芳子還沒有炸皇姑屯,九一八事變也還遠,況且正是張作霖在東北如日中天的時候。這一年,張作霖北京會見吳佩孚,孫傳芳北上依附。第二年,張作霖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登上政治生涯的頂峰!
有讀者可能會說,就是因為他此時權勢很盛,所以沒空管雪姨嘛!如果是這樣,魏光雄既然在東北就和雪姨好上了,露水夫妻有什麼恩情?非要一路從東北追到上海再續前緣?
魏光雄的身份,是個倒賣軍火的軍火商,後來的結局是被抓起來判了十五年的刑。(根據《煙》的結果)筆者冥思苦想都想不通雪姨是怎麼和一個軍火商勾搭上的?在1926年,張作霖守衛森嚴的府邸上,不要說紅杏出牆,可能你眼睛多瞟一眼雪姨都有可能被挖掉眼珠子,這魏光雄膽子大得不一般。
更詭譎的是,每次雪姨出去會情郎的借口是打牌,打牌最多打個半天一上午,除去路上的時間,難道雪姨就是沉淪肉慾中不能自拔?這既小看了雪姨,也辱沒了瓊瑤的筆力。
真正暴露雪姨重要身份的事件無疑是《情》最後的「小黑屋之囚」。殺人無數的陸振華,竟然沒有忍心殺雪姨!如果說前面的視而不見都可以認為是陸對雪的姑息縱容,那麼最後雪姨親口說出姦情,大罵陸振華,是個男人都再也不能忍了。可陸振華幾次拿槍,幾次都放了回去。如果這樣能忍,那怎麼不幹脆放雪姨出去一個人生活?囚禁的方式耐人尋味。
我們應該這樣分析:他不忍心殺雪姨,也不能放她走。
他不忍心殺雪姨,如果說念著舊情也說得過去,打死不放雪姨走,卻是因為陸振華很清楚——雪姨一放走,上海在金山衛不設防的消息就泄了!
事實也果真如此,雪姨一逃走,上海八一三事變爆發,日軍登陸,《情》的故事也接近尾聲了。
有讀者可能認為雪姨逃走和八一三事變沒有客觀聯繫啊,總不能說我昨天放了個屁,今天吹了颱風,就此認為我一放屁就吹颱風吧?
當然,事物的聯繫自有其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轉移,我們只有發現然後加以利用。雪姨的逃走的疑點在於得到了魏光雄的幫助,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魏光雄如果那麼深愛雪姨,為什麼不早叫雪姨帶上爾傑和自己一起走?
至此,雪姨身上的疑點在於他跟著陸振華既不圖錢也不圖權,圖錢魏光雄不窮,圖權陸振華也沒有。那麼,她圖謀的還真只有陸振華身上的情報!
陸振華離開東北雖然不帶一兵一卒,可卻把江山託付給了張學良,自己在上海暗中遙控。這也解釋了何以張學良年紀輕輕,就可以帶好老爸留下的東北軍,1928年發電支持蔣介石,以及西安事變逼蔣抗日這一系列政治事件中超越年齡的成熟。
如果雪姨真是「八一三」事變的始作俑者,那麼毫無疑問她搶了東亞魔女,日本第一間諜,肅親王善耆的女兒——川島芳子的風頭!因為這件事在正史上是川島芳子乾的。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此認為雪姨就是川島芳子呢?這樣下結論,失之於簡單武斷,我們只能斷定雪姨和川島芳子有著某種隱秘的聯繫。
重要的是,川島芳子不可能會分身術,同時伺候老爺子和到日本軍部報告。但魏光雄的身份就浮出水面了,結合他從東北來到上海,和雪姨經常藉助打麻將的借口交換情報,他應該是個偽滿洲國的漢奸。
行文至此,有讀者可能會覺得這一單元的分析陷入了死結,其實不然。瓊瑤奶奶,草蛇灰線,伏延千里。我們還能不能進一步挖掘雪姨的身份線索?筆者說可以,別忘了我們還有「陸振華皇姑屯死裡逃生」和「前七位姨太失蹤」的兩個謎題沒有解決。
從皇姑屯事件來看,川島芳子要炸張作霖是日本絕對高層的計劃,可能就只有天皇和內閣清楚,陸振華死裡逃生絕無可能。但劇情的發展是他成功「詐死」,騙過了川島芳子。有極大可能知道皇姑屯計劃的除了天皇,內閣,和川島芳子本人外,還有什麼和川島芳子有著隱秘聯繫的人肯把這個天大的人情賣給陸振華?
我們都忽略了關鍵人物肅親王善耆,川島芳子生父,拒絕在清帝退位詔書上簽字,愛惜人才,曾放了生死邊緣的汪精衛一命,發起滿XX立運動,皆告失敗。川島芳子正是他復興清朝的一顆棋子,他在清末民初為了復國大業,狠心將眾多子女該送的送,以圖再起。(三十八個子女,男二十一,女十七,除了三個兒子去了英德比,其餘送去日本)川島芳子當時就被送給日本人川島浪速收養,終成東亞魔女!
我們都忽略了善耆有十七個女兒!
我們也忽略了雪姨為什麼是九個姨太中最像盛京將軍增祺的女兒萍萍的人,因為只有愛新覺羅家族的近親關係,才會有高度相似。
我們還忽略了雪姨的名字,化姓一個王。
種種證據和分析都昭示:雪姨就是把皇姑屯消息透給陸振華的和川島芳子有隱秘聯繫之人——雪姨當是川島芳子之胞姐!
(按照《煙》的說法,雪姨四十六七歲,加上生養了尓豪,如萍,年齡上大川島芳子十五歲左右。因為涉及一些尚在人世的愛新覺羅善耆一脈,雪姨之具體名字不再明寫,隱私至上)
至此,陸振華在緊要關頭得到雪姨的消息(這無疑是對家族的背叛),成功跳下火車,死裡逃生。而那七房姨太太由於時間不及,在皇姑屯成了政治犧牲品。陸振華應該早就察覺雪姨的背叛,只是顧念其救命之恩,最後囚而不殺,釀成八一三慘禍。
此單元名為「舊時王謝堂前燕」,很多人都知道下一句。對於雪姨和川島芳子這類人來說,作為滿清皇族,她們藉助日本人要復興滿人,可代價卻是出賣中華名族的利益,孰輕孰重,單站在人性的角度,很難掂量清楚。
而對於舊軍閥陸振華來說,寧肯躲在上海也不出賣國權,倒顯得既窩囊又可敬。聰慧如可雲者,知道豪門似海,能夠幡然醒悟走出困頓,繼續生活,結局自然比《雷雨》中的四鳳好很多。涵養之雅如傅文佩,早十年前就知道了雪姨的姦情,卻不說破,甘受小人的排擠打壓,終能等到夕陽紅。木訥溫柔如陸如萍者,任是無情也動人,有個甘願為自己赴湯蹈火的杜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心懷怨憤如依萍者,歷經坎坷,方知報仇無謂,真情可貴。火車站,千萬人之中看見唯一想見之人,人性的堅冰消融殆盡。
《情》告訴我們,兒女私情自當煙雨蒙蒙,國讎家難只應奮不顧身。時代總是賦予愛情和人性不同的意義,身處其中的我們又在創造著時代。
(文/謝明宏)
謝邀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位在你們眼裡「三觀不正」、「愛情至上」的可笑的女性,擁有怎樣一顆深沉的愛國心。在04年大選的時候,她曾發表公開信,痛斥台獨分子:
各位最親愛的朋友?大家久違了,你們都好嗎?
自從台灣「大選」逼近,我就陷進深深的不安之中。我想,很多朋友和我「不期而遇」時,都可以感到我心情的沉重。因為,我明白,這次「大選」,不論那一方當選,都有二分之一的百姓會患上憂鬱症。選後,一切比我預料的還嚴重。
這十天以來,大雨幾乎每夜每夜都會傾盆而下,我經常徹夜不眠,聽著窗外嘩啦啦的雨聲,覺得每一滴雨都敲落在我心頭,「點點滴滴成心痛」!因為,我們有上萬的同胞,正忍受著春寒和冷雨,持續不停的靜坐抗議,夜以繼夜,日以繼日。看到新聞中,不斷播放出他們那飽受折磨和風霜的臉孔,看到雨點毫不留情的打在他們臉上,我的眼淚就不自禁的流了下來。這和我是「那一邊」沒有關係,這是我為人類的悲哀而痛。一次選舉,怎麼會把人心撕裂到這個地步?族群隔離到這個地步?這樣的對立和仇恨,要怎樣化解呢?
我知道,在我們這個網站上,很多朋友來自內地,很多朋友來自各國。大家對台灣的「大選」和政局,都只有模糊的印象,甚至毫無感覺。即使是台灣的朋友們,有的年齡太小,還不能了解選舉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有的不願去想,反正那是政治家,領導人的事,小老百姓只要照舊過日子就好。所以大家很快就擺脫了「大選」的後遺症,不會像我這樣,反覆不停的想,台灣的未來會怎樣?
親愛的朋友啊!我們或者會仿徨,不知道未來走向何方?但是,我們不能迷失,忘了自己來自何處?327那天,我聽到羅大佑唱「思想起」,看到在50萬群眾中,許多人落淚了,我也不禁跟著淚下。這是一首台語歌(閩南語),卻是陪著我長大的。那天,大雨也不停的落下,50萬人淋著雨,揮舞著旗,臉上早就分不清是雨是淚。這時,我心裡響起的,是羅大佑的另一首歌?「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我也想起李健復的一首歌?「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長江……」然後,我聽到50萬人的高唱?「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馬拉雅山,峰峰相連到天邊……」也 想起我寫的句子?「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皆相同,滾滾長江東流水,卷我鄉愁幾萬重……」
親愛的朋友啊!從何時開始,長江、黃河、青海、長城、喜馬拉雅山……都不再是我們的驕傲了?唐宋元明都不再是我們的歷史了?我真的陷進無法自拔的痛楚里。
我知道,網站上有很多很多的本省人,千萬不要跟我對立,那會讓我痛不欲生的。什麼?「中國豬,滾回中國去!」是完全不通的話,是自己罵自己的話。因為,不論是台灣人,還是外省人,我們都有相同的皮膚,相同的歷史,相同的血緣,相同的「故鄉」。一個否決故鄉的人,也是否決祖先父母的人,我們不要這樣吧!否則,在一半人民的怒吼中,這個社會怎能安定?在一半人民的痛苦中,這個「國家」怎會強盛?
各位親愛的朋友,我把我這些日子的所想所思,誠實的、坦白的告訴你們。我常常說,我沒有權利把自己的不快樂,帶給別人。所以,這些日子,我選擇隱藏和沉默。但是,我也看到你們不斷寫給我的信,也聽到你們的聲聲呼喚,今天,我才提起精神,寫這封信給大家。在這個動蕩的時代,在這個分裂而痛苦的時代,我的連續劇,我的小說,我的網站……都變得很渺小。如果有一天,你們發現這個網站忽然不見了,那就表示我「心灰意冷」,什麼都沒興趣了。
對不起,我把如此沉重的心情,帶給了你們。我希望,大家看完我這封信,也跟著思考一些人類的問題,走出小我,看看今天的台灣,看看這個世界!未來,是你們年輕人的,不是我的。
窗外,又在下雨,我的心,又飄向那些還在靜坐的同胞身上了。這真是一個「悲情城市」!目前,請大家原諒我,無法上網和各位聊天,分擔大家的悲喜。希望沒多久,我能有一個歡欣的心情,再和你們擁抱!祝大家事事如意!
瓊瑤的書,現在看,確實有點尷尬,尷尬在哪呢?除了她個人原因偏好的婚外戀洗白小三之外,主要還是在於故事場景人設的老套,以及高強度的抒情,我覺得這主要跟時代有關係,那個年代的人感情比較內斂,所以這種狂熱激烈的愛情表達讓人嚮往,純愛小說從瓊瑤時代到現在已經發展到好多年了,青春少女的理想自我投影和理想男人的投影都發生變化了,比如《楚喬傳》這種塑造「貌似強悍的女主角」和看似更加離奇複雜的情節(當然本質還是瑪麗蘇)。
但是,就言情小說這個領域來說,瓊瑤有瓊瑤的好,這種好也是老派的好。
我記得韓寒以前說過瓊瑤,瓊瑤的歌詞比她的劇寫得好,《窗外》這本書也還可以。
《窗外》被說得很多,聊聊瓊瑤另一本書《鬼丈夫》,這本書不是瓊瑤原作,是根據電視劇劇本和短篇小說《禁門》改寫的,由瓊瑤秘書代筆,但是基本可以看做是瓊瑤作品,跟電視劇基本一樣的。在這個劇里,或者大家可以感受下瓊瑤其實沒有大家嘲笑的那樣糟糕。
《鬼丈夫》不俗套,它是一本幾乎沒有三角戀的書(三個男人都喜歡女主,但是很快男女主定情,不幹旁人的事了,男主這邊沒有另外的姑娘撲過來),這在哪怕今天的言情小說里都是很少見的。
故事很簡單。男主和女主從小指腹為婚,但是男主的父親意外失手殺了女主的爸爸,女主的寡母孤零帶著她在舅舅家寄生,深恨男主全家,而男女主長大了後重逢了,知道了這段恩怨,痛苦不堪,經過很多挫折,才說服女主母親放下仇恨,成全有情人,結果,男主的祖母曾經趕走過家裡的一個跟她侄兒私通並懷有身孕的丫頭,這丫頭被趕出去後瘋了,生了個女兒,這女兒長大了後回來複仇,放火要燒死男主一家,燒的男主毀容了,男主不願意再見女主,謊稱自己死了,女主最後要抱著靈牌嫁給他,做未亡人,毀了容的男主躲在女主住所附近,默默的守護著她,最後大團圓結局。
這個故事,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太老套了,但是仔細一想,這裡面調動的元素是很多的。
前半段世代仇恨,《羅密歐與朱麗葉》,後半段就更多了,《簡愛》是不是有點像,毀了容的羅切斯特,瘋女人放火,還有《歌劇魅影》的影子,但是我覺得瓊瑤應該借鑒的是1937年的電影《夜半歌聲》,男主被毀容了,最後女主瞎了,也看不到毀容的心上人了,而瓊瑤的筆下,女主角樂梅也奪過刀子欲自殘雙目,被男主奪下來作罷。
這是老派言情的人的作風,包括亦舒也常如此,《我的前半生》借鑒張愛玲《傾城之戀》的地方不要太多,涓生與子君的名字還是來自於魯迅哩!
雖然寫得是通俗小說,但是有致敬經典的意思。
但是如果只看到調動元素的成分,那還是小看瓊瑤了,《鬼丈夫》設定在民國時期,封建迷信的東西破一半留一半的時候,瓊瑤作為一個多產作家,對時代的掌握和寫「情」的功力和技巧是很成熟的。
女主的母親之前反對女主跟男主結婚,一方面是上一代人的恩怨,一方面是時代觀念的不同,女主跟男主是自由戀愛的。
「你居然敢跟我比?」她的臉色冷得像一座化不開的冰山,眼底卻跳動著憤怒的火焰,語氣里滿是傲然、鄙夷和不屑:「我同你爹是憑媒妁之言,聽父母之命,從小定大定,正式下聘,到大花轎來迎娶,一步步規規矩矩,多幺的慎重其事。洞房花燭,我與你爹才生平第一次見面,婚後相敬如賓,一點一滴的把感情培養起來。哪裡像你?學那些戲曲小說裡頭不正經的浪蕩女子,私相授受,暗中偷情!你的心靈已經玷污了,那就如同失節,還大言不慚什幺守身如玉,還敢跟我相提並論?你簡直侮辱了我和你爹!」
戲曲中的女孩子都是失貞潔的,但是意外的在後面,女主跟男主根本連親吻都沒有過,但是她以為他已死的時候,死也不肯嫁給別人了,她還是要嫁給他,所以她母親所謂的「淫奔」都被擊碎了。
但他(男主)垂頭坐在那兒只是不說話,久久才荒涼而無力的掙出一句:「那就讓她抱牌位成親吧!」
而這時候失控的是女主的母親,她太知道做寡婦的滋味了,她不想讓樂梅再做了,這裡的前後對比衝擊是很大的。
只有這樣的設定才有這些出彩的細節,以極喜寫極悲,形成對比,半開放不開放的時代,女子才能溜出去跟男人接觸,而抱著靈牌成親這樣的悲慘場景也大致符合時代認知。
其次,「面具」這個連貫性道具的使用,男女主角第一次見面是祭祀狩獵場面,男主帶著面具獵殺獵物,這面具出現的合適,符合場景和時代。
男主被火燒毀容了,也帶著這個面具,而女主跟靈牌成親後,無意中深夜裡看到了被毀容的男主,以為是見到了丈夫的亡靈,每天痴痴的等著鬼魂的到來,有一日不巧遇到了,男主撒謊說是他家的老僕人,面具是少爺死之前送的,女主本來因為亡靈不在,而失去寄託,痛苦不已,但是聽了這番話,又跟這個老僕人親近起來了,因為他知道關於她丈夫更多的曾經。
這個地方處理得非常出色,對女主的「痴」表現的極有層次感。
最開始,男主躲的地方,被家裡人說有鬼,女主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好奇,而好奇的原因是因為她思念男主,總想著有一日亡靈會來到跟前,聊解相思之苦。接著,丫鬟深夜看到了面具之幽靈,嚇的要死的時候,女主卻充滿了雀躍,世上有鬼,她的相思就有了可寄託之處。再然後,她無意中戳破了亡靈的時候,心裡充滿了失落,那面具再次發揮了作用,連接了彼此。
他的舊東西,他的舊故人,就是她感興趣的,就好比《東京愛情故事》里,莉香最後去了完治的家鄉,她想看看她愛的完治曾經待過的地方一樣,《鬼丈夫》里這個女主,之所以會對這老僕人有興趣,就是因為她丈夫的面具在這個人手上,於是她糾纏他,想從他嘴裡得到關於丈夫的過去,以及認為這個老人家呆在這鬼氣深深的地方,能夠通亡靈,讓他傳話。
「面具」的使用,一方面為故事的繼續發展買了下線索,推進了故事線,一方面加強了女主痴情的力度,而且這段故事中,「鬼」這個東西,出現在民國的舊宅子里,多麼的符合觀眾的口味啊。
而在女主為了這個面具神魂顛倒的時候,男主心裡充滿了痛苦,一方面怕暴露身份,一方面又有自己的感情需求,想借用老僕人的身份靠近心上人,一方面想短期內安慰女主,不忍見她難過,另一方面又怕她因為有了寄託,而一直不得走出泥潭,沒有改嫁的那天。
這樣的處理,極符合人的真實心理,這種痛苦是能傳遞的,這裡可見瓊瑤的好文采,也就是韓寒說她的歌詞寫得好的表現。
女主問老僕人,男主在陰間過得好不好的時候,男主說~
從你去祭墳哭墓,當場要撞碑殉情,到你了無生趣,一病求死,最後你決心守寡,抱牌位成親,他全都知道!你在陽間心碎,他在陰間斷魂,可是他又無法可想,你說,他怎幺會過得好呢? 洞房花燭夜,你說喜字成雙,連綉屏和荷包皮都成對,可是,你形單影隻。 你們兩個,一是孤魂野鬼,處境可悲,一是葬送青春,處境堪憐,而你的多情又使他牽掛,使他放不下,遲遲不肯轉世投胎,重新做人!
瓊瑤常愛在書里填詞,這本書里也有這樣的句子。
男女主角互相酬和的相思句,都以數字連綴,同時切合相思和鬼意,這裡依然是致敬經典,仿用的是卓文君的《怨郎詩》,不過改成了純粹的深情相思。
一月梅花迎風顫,二月風箏線兒斷飄零零,三月桃花隨水轉忽匆匆,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重九登高看孤雁,十依欄杆百聲嘆千言萬語說不完。 一片痴心,二地相望,下筆三四字,淚已五六行,但求七夕鵲橋會,八方神明負鴛鴦,九泉底下十徘徊,奈何橋上恨正長腸百折,愁千縷,萬般無奈把心傷。
我記得我很年幼的時候看《鬼丈夫》,在我爺爺家,那小小的黑白電視,《梅花三弄》三出,我爺爺說,這一部看不下去,一直哭一直哭噢,從頭哭到尾,眼淚沒停過,這個女的,但是他又不換台,只是說我,你別躲在被子里看,明天還要上課的。我說,爺爺,看完這一點就睡,放廣告就睡...
現在被群嘲的瓊瑤,當年其實真是很紅。
深夜說到這兒,想起我已經過世的爺爺奶奶,往事歷歷在目,如今陰陽相隔,千呼萬喚喚不歸,上天下地難尋見,世上自然沒有「鬼丈夫」,也沒有「鬼爺爺」,魂魄不曾入夢來。
微信公眾號:何日君么么噠
與大家分享情感與審美
我一直覺得,瓊瑤是個完全被低估的作家。瓊瑤之所以會被低估,主要是因為社會輿論。社會普遍認為瓊瑤小說矯情,戀愛觀不正確,幼稚。所以即使看過的人也不好意思說自己看瓊瑤,沒看過的人更是不屑看瓊瑤。
有人在微博問倪匡,有什麼好看的言情小說沒有?倪匡說,瓊瑤啊,亦舒啊都很好看!看來只有那個時代的人才懂得瓊瑤真正的分量。董橋也在他的散文里褒揚過瓊瑤的小說。
首先,瓊瑤小說一點也不矯情,就拿《情深深雨蒙蒙》來說,它的原著《煙雨蒙蒙》寫的可真是蕩氣迴腸,那麼濃烈的愛與恨,根本沒有什麼」你無情你無恥你無理取鬧「的台詞,全書讀來只會讓人佩服瓊瑤講故事的能力和她的文學功底,《煙雨蒙蒙》實質上探討的恰恰不是依萍與書桓的愛情故事,而是人性的複雜與無奈。依萍恨著她的父親又敬愛她的父親,她一手毀了父親的一切卻又感覺不到報復的快感,只是茫然若失。她以為自己的母親傅文佩也同樣痛恨著父親陸振華,卻不知她母親深深愛著那個她一生唯一的男人陸振華。陸振華看似無情,卻專情於萍萍,他的九房太太皆是為萍萍而娶。何書桓愛著依萍,卻無法擺脫如萍自殺的影子,最終遠走他鄉。強烈的故事張力,瓊瑤講的不徐不緩,最後以現實的無奈結尾,讓人慨嘆。其次,瓊瑤有著相當強的敘事能力和文學功底。敘事能力是考驗一個作家水平的重要角度。讀起來佶屈聱牙的書即使它包含了再深的思想內涵,讀者也是無法get到的。現在人們似乎在讀書方面總是覺得某位作家表達上越是難懂,就越覺得他有思想深度。又不好意思承認自己費勁讀了半天其實收穫很少,所以天花亂墜雲里霧裡地談一些閱讀經驗,這其實和皇帝的新衣是一個道理。讀瓊瑤的書,不是讀不下去,相反,你很容易進入瓊瑤在小說里所營造的故事情境,沒有違和感。注意,這個閱讀的不違和感很難把握,自己寫一寫就知道了。不論是故作深沉還是故作小白,讀者書讀的多了一眼就看得出來。瓊瑤的敘事能力和文學技巧在《庭院深深》中幾乎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高峰。至於瓊瑤在書中含蓄典雅的遣詞造句,那可真不是沒有深厚文學修養的人隨便就可以寫出來的。第三,瓊瑤的作品真正出色的是在《在水一方》之前的作品。《窗外》,《六個夢》,《幾度夕陽紅》,《剪剪風》,《庭院深深》,《海鷗飛處》等等讀來真是令人難忘,那時候的瓊瑤還年輕,心裡依舊充滿著對人生,對社會,對愛情的種種大膽的渴望與探索,相較之後的作品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而瓊瑤之後的作品卻沒有隨著其年歲的增長而有所進步,亦舒也是如此。這是很可惜的事情。甚至可以說,中國真正寫言情小說,並且將之發展到一個高度的就是瓊瑤。李碧華不單單是言情,糅合了歷史,神怪,故被稱之為文妖。至於亦舒,她自己的粉絲都說,如果你以為讀亦舒是讀言情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張愛玲,王安憶,白先勇等海派作家同樣不僅僅寫言情,三毛更不是言情小說家,至於同時代的岑凱倫之流,以及之後的張曼娟之流,不是沒有瓊瑤的敘述功底和文學素養,就是沿襲了瓊瑤的套路。
那麼問題就歸結出來了,我們其實並不是反對瓊瑤,而是反對她所書寫的題材:單純的愛情故事。越是年長的讀者,越希望一本書里不僅僅有愛情,還要有許多,比如反映時代的變遷,時代的特色,不僅要寫一個人還要寫一個人背後的一代人,因此,我們會對這麼多年一直寫男女愛情的瓊瑤嗤之以鼻。同樣電影也是如此,《那些年》雖然好看,但我們會說它依舊只是小打小鬧,跟《霸王別姬》這樣的片子是無法比的。
瓊瑤另一個問題就是,她的壞影響有部分來自她的影視劇,我前面說過,瓊瑤的作品裡不僅有故事,還有她的敘事技巧和文學功底這些合併成了她的書給讀者帶來的享受,而抽去這些,只是簡單愛情故事,反映到銀幕自然顯得幼稚無聊,加上導演,演員,劇本的不給力,自然也就無法展現瓊瑤作為一名作家的魅力,大家都當她是三流作家了。記住,瓊瑤的影視劇和她的作品幾乎不是一個檔次,後者遠遠高於前者。
綜上,瓊瑤是個好作家,卻不是個好編劇。她在純愛情小說領域的寫作方法指導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但(在純愛情領域寫作方面)沒人能超越她。她的書值得一看。
2012年,新星出版社出過十本瓊瑤自選集。現在市面上《窗外》、《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都看不到了,可能是因為林青霞和電視劇的影響力。其他幾本,策劃也很好,找了一些中年男作家寫序,比方楊照、張國立、蔡詩萍、小野……都寫得很好,很真誠,也是最像樣的瓊瑤閱讀筆記。這很難得,因為在台灣,有些著名的文學史會漏掉瓊瑤的。
從傳播來看,瓊瑤是內地「愛的教育」的啟蒙者,在台灣雖然也是「女工」小說,但先入為主的影視文化遮蔽了一個有趣的現實,就是真正看過瓊瑤小說的人並不多,瓊瑤有幾個小說寫得還不錯的。
兩地發展有先後,瓊瑤真正在內地大火,雖然說的也是貧富差距、階級門第對於愛情的破壞,但當時的人們對這些問題的感知遠不如今天具體,也就看個童話。但瓊瑤寫的是她看到的台灣的經濟起飛時期愛情的重挫。楊照說:「瓊瑤寫的,是愛情神話,愛情如何克服了從現實上看,不可能被克服的種種障礙。」80年代的年輕人,你的現實和我的現實也差不了太遠。書里的「障礙」是我們49年已經粉碎掉了的,那真正的「巨障礙」是什麼?更搞笑的是,我們國家是在1990年代末,國家在話語表達上才確立了婚姻屬於個人私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婚姻「私事化」研究,29),但這並不真的很令人意外,因為「私」這件事,和財產是有關係的。
瓊瑤小說里歌頌的那些「不顧一切」、「衝破阻礙」,其實是和婚姻愛情的「社會意義」、「國家意義」唱反調,這件事情被借調到當時的大陸,本身是很有意思的,也是有感染力的。簡單的例子比方還是《改革開放……》那本書里提到,1980年《青年一代》上的一篇文章《當你情竇初開的時候》,寫」正處在情竇初開又知書達理的王昭君,毅然飛出深宮,將愛情與兩個民族的和睦融合在一起,和親出塞,幾經波折,終於贏得愛情。」
簡而言之,瓊瑤小說里的「干預」被大陸化之後,是一種很容易被理解和想像的東西,但當時不會這麼說。大家都沒錢的時候,指責別人為了錢放棄愛情、為了門第犧牲婚姻很輕鬆的。現在人們有錢了,「干預」反而是自發的,沒有強大的外力鼓勵年輕人要嫁給有房子的人,也沒有強大的外力表揚女孩子嫁給沒房子的人,都是自己的選擇了……大家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自在、無形的、可怕的力量。
不一樣的瓊瑤,就是在這種時候重讀新星那套書,居然挺感動的。
我也來說說我眼中不一樣的瓊瑤。
首先,瓊瑤出彩絕倫的古典文學功底使人折服。在那個沒有互聯網,一詩一詞都要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她對古詩詞的熟悉度所謂爛熟於心。
「山無棱,天地合,才敢於君絕」貫穿《還珠格格》里紫薇爾康的絕世愛戀。出自《上邪》,原文為「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於君絕」。襯托出男女主角在情路上歷經無數大風大浪而情深如初。
又如,夏雨荷給乾隆的贈詩「君當如磐石,妾當如蒲草。蒲草韌如絲,磐石無轉移」,若干年後,臨終前千叮嚀萬囑咐讓紫薇若是見到了皇上,一定要問兩句話「皇上,還記得十九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蒲草韌如絲,磐石是不是無轉移?」印證了夏雨荷為乾隆「等了一輩子,恨了一輩子,想了一輩子,盼了一輩子,卻依舊感謝上蒼,讓我擁有這個可等,可恨,可想,可盼的人」。不得不折服於瓊瑤的台詞功底,這樣的台詞,可謂秒殺當今任何一部雷劇!
瓊瑤的古典文學功底,不僅在於台詞功底,還有主題曲。
回憶當初 多少柔情深深種
關山阻隔 且把歌聲遙遙送
多少往事 點點滴滴盡成空
千絲萬縷 化作心頭無窮痛
自君別後 鴛鴦瓦冷霜華重
漫漫長夜 翡翠衾寒誰與共
臨別叮嚀 天上人間會相逢
一別茫茫 魂魄為何不入夢
情深似海 良辰美景何時再
夢裡夢外 笑語溫柔依依在
也曾相見 恍恍惚惚費疑猜
魂兒夢兒 來來往往應無礙
舊日遊蹤 半是荒草半是苔
山盟猶在 只剩孤影獨徘徊
三生有約 等待等待又等待
幾番呼喚 歸來歸來盼歸來
自君別後 鴛鴦瓦冷霜華重
漫漫長夜 翡翠衾寒誰與共
臨別叮嚀 天上人間會相逢
一別茫茫 魂魄為何不入夢
情深似海 良辰美景何時再
夢裡夢外 笑語溫柔依依在
也曾相見 恍恍惚惚費疑猜
魂兒夢兒 來來往往應無礙
舊日遊蹤 半是荒草半是苔
山盟猶在 只剩孤影獨徘徊
三生有約 等待等待又等待
幾番呼喚 歸來歸來盼歸來
——劉盼《天上人間會相逢》
天茫茫 水茫茫
望斷天涯 人在何方
記得當初 芳草斜陽
雨後新荷 初吐芬芳
緣定三生 多少痴狂
自君別後 山高水長
魂兮夢兮 不曾相忘
天上人間 無限思量
天悠悠 水悠悠
柔情似水 往事難留
攜手長亭 相對凝眸
燭影搖紅 多少溫柔
前生有約 今生難求
自君別後 幾度春秋
魂兮夢兮 有志難酬
天上人間 不見不休
前生有約 今生難求
自君別後 幾度春秋
魂兮夢兮 有志難酬
天上人間 不見不休。
——陳思思《自君別後》
其次, 是瓊瑤的情懷。瓊瑤幾十年的創作生涯里作品精神較為單一,傳達的精神普遍為:真愛至上,真愛無敵。如果放在二十歲少男少女創作者身上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哪個少年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但經歷歲月的洗禮,時光的打磨後還能依舊相信至真至美的愛情,也就唯有瓊瑤奶奶了。在她筆下,男女主人公只負責真心相愛就可以了,我一直都有個疑問,含香和蒙丹私奔以後他們該怎麼生活呀,晴兒為了簫劍放棄宮廷生活隱居大理田園,她會怎樣適應離開皇宮,離開老佛爺庇護,從此相夫教子,生兒育女,採茶紡織的生活呢?倘若他們能夠成功到達大理,那真的是一個有詩有夢的世外桃源嗎?他們不用吃用住行的嗎?的確,瓊瑤筆下的愛情故事很虛幻,很美麗,美得不食人間煙火。青春時期文藝青年們的頭腦中都會有如此美好的生活畫卷,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時,瓊瑤筆下的愛情故事依舊那麼美,沒有婆媳不合的矛盾,沒有柴米油鹽的瑣碎,沒有車貸房貸的煩惱。看瓊瑤的作品,看不出作者的年齡,閱歷,彷彿不受歲月,時光的侵染,始終保持初心,始終相信愛情。只能說,擁有平鑫濤的瓊瑤是幸福的,他溫柔了她的歲月,也驚艷了她的時光,所謂靈魂伴侶,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如果一個人不是婚姻幸福,生活安逸,並且心態如少女般年輕,燦爛,怎麼會寫出《還珠格格》這樣美好的故事?對比《煙雨蒙蒙》與《還珠格格》,就能明白。如此筆調的作品也絕不會出自一個滿身戾氣,家庭不合,終日為生活奔波勞苦而磨盡初心的人身上。瓊瑤的作品,就是她一生的寫照。瓊瑤的作品影響了幾代人,其實我們最該學習的是她的情懷,她的精神。歷盡世事而心似頑童,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相信愛情,相信至善至美。
1968年平鑫濤與太太談判離婚,一談就是8年。瓊瑤想要分手卻不舍,只默默接受他所給的一切,成了他家庭之外的一個家。而他,所以有了《碧雲天》,不育的女教師救了受虐待的女學生,讓女生成了丈夫的側室。男主角照例嘆,「薄命憐卿甘作妾」。隨後又有了《一顆紅豆》,二十餘年的老夫妻被第三者攪了局。但三個人都是完美的大聖人。
外遇平鑫濤終於離了婚,1979年,她嫁了他。此後她的小說里,不調此調久矣。到《還珠格格》時代,她更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堅定鼓吹者,太后賜的小妾,毀了小燕子的幸福生活。
我不同意「哎我的手機呢」所說的,瓊瑤是一個被「低估」的作家。
我也不同意有些人只看了幾遍《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或者僅僅因為瓊瑤劇影響了一代人,而沒好好地讀過她的作品,就把她吹成大文豪,捧上神壇。或者就因為這幾部戲,就把她貶低到地底。這樣都失之偏頗。
我更反對有人把《洛麗塔》和瓊瑤的書作類比。何況這種類比不知所謂。
我認為世人對瓊瑤的評價屬於不高也不低。
瓊瑤確實是個言情大拿。
她書中的中心思想是:真愛無敵、真愛至上。
她筆下的愛情故事,其實無論多久都不會過時,因為愛情本身就是不會過時的。只是,她把愛情寫得過於美化,她筆下的愛情總是不遺餘力地想衝破一切約束,包括倫理與道德。這算是她的一個黑點。不過我不會因為這個而黑她。我只是覺得她的故事略顯單薄,但這不妨礙她言情故事的美。
而還有的人噴她,是因為她曾經連續不斷地在好幾本書中寫著小三的愛情。(70年代左右)這和瓊瑤做過長達十年的第三者有關。
她寫的不是什麼小三上位史,而是小三真愛史。
她筆下的小三,美麗動人、楚楚可憐、事事為原配著想,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對。但總是情不自禁,做的事不斷傷害原配。
而她筆下的原配,往往雍容而善解人意。
小三的愛情+
真愛無敵+
所有人都被小三的真愛所感動+
包括原配子女在內的人都不在乎原配的感受+
重複的人物塑造+套路……
這樣的故事,自然違和感很重。所以這個時期她的作品,邏輯都很奇怪,被人罵得最多。
70年代的瓊瑤既然能寫出:
《碧雲天》、
《浪花》、
《一顆紅豆》、
中篇小說《白狐》(後於1992年被改編成長篇小說《梅花三弄:梅花烙》)等作品,
就不得不承受別人對她這幾本書乃至對她整個人的評價。
70年代初,瓊瑤曾反覆在書里提到一句古詩:「薄命憐卿甘作妾」。
在她寫以上幾本書的時候,她曾經認為,只要一個女人能獲得男人的愛,那麼即使這個男人已婚,她也是非常幸福的,她願意做小妾,願意和正房妻子和睦相處,共享同一個男人。而且,她不認為那是當小妾。
我可以肯定地說,這幾本書,以及這樣的思想,是她被人罵得最慘的一點。這才是瓊瑤最招人黑的地方。只要看過就知道,她的故事本身並不過時,只是有些小說略矯情。
我問過一些瓊瑤的書迷,其中大部分人都認為,即使再喜歡瓊瑤的書,上述幾部作品也讓她們受不了,甚至有一個人直接用「精神病院跑出來的瘋子」來評價《碧雲天》中的三個主角。就連王大智在列舉他認為的瓊瑤經典作品的時候,都對上述幾部作品避而不談。可見大家對她這幾部作品的評價有多差。
至於現在被罵得很慘的《兩個永恆》系列第一部《新月格格》,這本書是瓊瑤刻意這麼寫的,是另一回事,寫於1994年。
至於瓊瑤的文筆,她的文筆很好,這點毋庸置疑。
就拿她早期作品《煙雨蒙蒙》的開頭來說,瓊瑤把依萍去陸家拿錢的路程,寫得非常具象。通過對依萍在雨中趕路的描寫,展示出依萍確實是一個拮据與窘迫的可憐女孩。
但瓊瑤往往容易把對話部分寫得太矯情,這點主要是存在於男女談戀愛時的對話中。哦、啊、呢之類的語氣詞用得太多。
綜上,世人對瓊瑤的評價有褒有貶,但作為一個言情作家,她已經得到了一個作家應有的讚譽,並沒有被低估。她的好書很多,大家一直在捧,但她那幾本爛書也一直會被人罵。
如果她專心填詞,那估計會是女版林夕,然而她非要寫小說,寫小說是要暴露三觀的啊喂
有文採的小三
趙薇那版的情深深雨蒙蒙,有一集,依萍去大房子,雪姨把咖啡潑到依萍身上,沒有任何一個陸家人去關心她有沒有燙到,反倒是兩個客人,杜飛和書桓去關心。而前一天,爾豪還口口聲聲在大上海說我是哥哥關心妹妹,如萍還跑去依萍家給佩姨送錢也說關心他們。
就算你們說,瓊瑤的小說比電視劇要好那麼多,我也覺得,瓊瑤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也在國產電視劇里算得上上乘。
還珠格格再狗血,也比絕大多數電視劇好看得多。情深深雨蒙蒙就不更用說了,一度作為愛國主義教育電視劇在央視播出,仍不覺得唐突。
作為一個男的,一個不看電視和電視劇的人,是這麼想的。
算是加上一篇番外吧 對於大部分人應該明白瓊瑤這個人本身就是一個小三 她的《我的故事》就把這件事當榮耀說 講真雖然是瓊瑤黑 不得不說瓊瑤還是位才女、但只是位小家 她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多靠天賦而非有機的知識系統 很多時候不成體系也不成邏輯
但我還是喜歡她一些早期的作品 比如《煙雨濛濛》 很有《呼嘯山莊》的味道 她那時候的文字更精雕細琢 包括對人物外貌的描寫都會花大量的篇幅:
原著對陸振華外貌的描寫:
爸從裡面屋子裡出來了,穿著一件駝絨袍子,頭上戴著頂小小的絨線帽,嘴裡銜著他那年代古老的煙斗。他皺著眉頭,用嚴肅的眼光冷冷的看了我一眼。
據說爸在年輕時是非常漂亮的,現在,他的臉變長了,眉毛和頭髮都已花白,但這仍然沒有減少他的威嚴。他的皮膚是黑褐色的,當年在東北,像他這樣膚色的人並不多,因此,這膚色成為他的標誌,一般人都稱他作「黑豹陸振華」。那時他正是不可一世的風雲人物,一個大軍閥,提起黑豹陸振華,可以使許多人聞名喪膽。可是,現在「黑豹」老了,往日的威風和權勢都已成過去,他也只能坐在沙發中吸吸煙鬥了。但,他的膚色仍然是黑褐色的,年老沒有改變他的膚色,也沒有改變他暴躁易怒的脾氣(煙雨濛濛第一章,幾乎陸家所有人的外貌、服裝都被細緻描繪了一番、一下子讓人明白了她們的人設是怎樣的)
對比下她封筆作還珠格格的作品,哪怕是對女主紫薇的外貌描寫都少的可憐:
那彎彎的眉毛,明亮的眼睛,和那吹彈得破的皮膚,那略帶憂愁的雙眸,在在都顯示著她的高貴,和她那不凡的氣質。(這特么寫的什麼鬼,只想說瓊瑤大概是江郎才盡了)
不過60年代還是發生了一件事 就是文壇的鬼才手撕瓊瑤,看的真叫個解氣,大家撕小家,本就易於拆穿小家的矯情掩飾,
那隊長深深的注視她一會兒,笑了笑。「我們不會隨便判罪的,你和他有沒有發生關係?」
-
- 「何不找個醫生來檢驗我?」江雁容生氣的說。
「你的意思是沒有,是嗎?」
「當然!他不會那樣不尊重我!」
請看上面這些話,通通都是有問題的話。什麼叫「發乎情,止乎禮」?什麼叫「侵犯」?什麼叫「這嘴唇已經有別的男孩子碰過了」?什麼叫「不尊重」?……這些片段語句,通通都是我所謂的「泛道德主義」的作祟。對這個問題,我在《論&<處女膜整形&>》、《為中國思想趨向求答案》里,已有詳盡的申述,這裡不再多說。我只是指出:「康南和江雁容既然接吻、擁抱都來過,卻單把『發生肉體關係』看作特殊,實在沒有必要,也實在不通。」老實說,在我李敖眼裡,男女相悅,基於愛情,沒有一件事情是不能做的、是有程度之分的。我實在笨得不能懂得什麼「發乎情,止乎禮」的玄理。我不知道這個「禮」是他媽的什麼?男女談情,是心靈的愉快;男女性交,是肉體的愉快。男女既可以談情,為什麼不可以性交?難道談情是清高,性交就是「侵犯」、「不尊重」,嗎?這是哪門子的狗屁觀念呀?
瓊瑤筆下之所以有這些「侵犯」呀「不尊重」呀的字眼,究其原因,又要怪她傳統的「唯靈論」的偏見。在「唯靈論」者的眼中,「靈」是好的,神聖的;「肉」是不好的、卑下的。我實在看不出這種不通的觀念有什麼通達的根據。我是學歷史的人,我探源出這種靈上肉下的思想是來自中古前期的基督教。基督教相信克制肉慾是導向靈魂求生的必要途徑。所以教棍子們慢慢將靈提升,直到不近人情的程度。教會中的學者,他們極端迷信心靈提升的成效,甚至有一位學者說,只要不懷邪念,一個信奉天主的人可以摸摸修女的乳房!這真是佛門弟子所謂的「目中有色,心中無色」了!
歷史上最明目張胆的主張靈肉平等的人,依我看來,該算英國詩人勃郎寧。這位十九世紀的大人物,在他美麗的詩里,曾有這麼一句:「靈對肉的援助並不比肉對靈來得多。」(……Nor soul help more;now than flesh soul.)我覺得這是對靈肉觀念的最偉大揭示。這種提示,值得今天每一個腦袋「靈魂純潔」「肉體不純潔」的人猛省。從這個角度來反省《窗外》,我們不免覺得,瓊瑤的「靈魂」里,似乎極少對「肉體」的確認,這真是她最大的悲哀!
- 「何不找個醫生來檢驗我?」江雁容生氣的說。
容容:
在你很小的時候,我們都叫你容容。那時候,你喜歡撲在我懷裡撒嬌,我還能清晰的記得你用那軟軟的童音說:『媽媽喜歡容容,容容喜歡媽媽!』曾幾何時,我的小容容長大了。有了她自己的思想領域,有了她獨立的意志和感情。於是,媽媽被摒絕於她的世界之外。大家也不再叫你容容,而叫你雁容,我那個小小的容容已經失去了。
今天,我又叫你容容了,因為我多麼希望你還是我的小容容!事實上,我一直忽略著你在長大,在我心中,管你是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你還是我的小容容,可是,你已經背棄了我!孩子,沒有一個母親不愛她的子女,這份愛是無條件的付與,永遠不希望獲得報酬和代價。孩子,我所做的一切,無論是對是錯,全基於我愛你!小容容,如果我能洒脫到不愛你的地步,我也無需乎受這麼多的折磨,或者,你也就不會恨我了。可是,我不能不愛你,就在你喊著你恨我的時候,我所看到的,依然是我那個搖搖擺擺學走路的小容!孩子,事實上,你仍在學步階段,但你已妄想要飛了。容容,我實在不能眼看著你振起你未長成的翅膀,然後從高空里摔下來,我不能看著你受傷流血,不能看著你粉身碎骨!孩子,原諒媽媽做的一切,原諒我是因為愛你,媽媽求求你,回到媽媽的懷裡來吧,你會發現這兒依然是個溫馨而安全的所在。小容容,回來吧!
所有做兒女的,總以為父母不了解他們,總以為父母是另一個時代的人,事實上,年輕一代和年老一代間的距離並不是思想和時代的問題,而是年老的一代比你們多了許多生活的經驗。可是,你們不會承認這個,你們認為父母是封建、頑固,和不開明!孩子,將來,等你到了我的年齡,你就會了解我的,因為我憑經驗看出你盲動會造成不幸,而你還沉溺在你的夢和幻想里。容容,別以為我沒有經過十九歲,我也有過你那份熱情和夢想,所以,相信我吧,我了解你。我是在幫助你,不是在陷害你!
最近,我似乎不能和你談話了,你早已把你的心關閉起來,我只能徘徊在你的門外。所以,我迫不得已給你寫這封信,希望你能體會一個可憐的,母親的心,有一天,你也要做母親,那時候,你會充分了解母親那份愛是何等強烈!
孩子,我一生好強,從沒有向人乞求過什麼,但是,現在我向你乞求,回來吧!小容容!父母的手張在這兒,等著你投進來!回來吧,容容!做父母的曾經疏忽過你,冷落了你,請你給父母一個補過的機會。兒女有過失,父母是無條件原諒的,父母有過失,兒女是不是也能這樣慷慨?回來吧!容容,求你!
媽媽於深夜」
我和父母的關係不太好,看完這個解了一部分心結。開始理解父母。
雖然說她是寫愛情小說的,但我覺得她這本書寫的最好的卻是現實的一部分,還是該聽父母的。
我覺得女主幸虧聽了父母的才過的不錯,假設任性到底會後悔的。後來自己結婚了,還那麼作,去看舊情人。結果自己曾經喜歡的人落魄邋遢,又老又丑,自己都受不了。
現在的讀者和觀眾對於瓊瑤的確是低估了,早年瓊瑤阿姨也是很有想法的女作家。
比如1983年那本《失火的天堂》,少女豌豆花父母雙亡,還在未成年的年紀慘遭繼父強姦;豌豆花被好心的養父母收養,並邂逅了真命天子展牧原,但是展牧原無法接受豌豆花的過往,於是她絕望的自殺了。
再比如1979年廣為讀者詬病的那本《碧雲天》,女小三碧菡的行徑暫且不說。她小的時候被父親虐打,是個極為可憐的女孩子。感覺碧菡的身世,是當年台灣社會有類似轟動的新聞,瓊瑤所以才拿來寫了。
還有瓊瑤不自覺間,也婊了一把所謂的」現代女性「。女主角依雲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而且畢業後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開頭的時候,她也對女同事遭到公公婆婆的逼孕抱過不平。
但是到最後,丈夫出軌,她沒有選擇決然的離開,反而因為生不出孩子,屈從於公婆和丈夫的壓力,想要和小三碧菡和諧相處。
還有1981年那本《燃燒吧火鳥》,講述了雙目失明的巧眉從自暴自棄到驕傲蛻變的過程。雖然過程是理想化了些,但是非常勵志。
瓊瑤的繼承者們可以說是退化了,各種幺蛾子頻出。雖然也有寫得好的,比如席娟、凌淑芬等等,但是作品深度已經不如瓊瑤了。
現在國內網文里充斥的什麼黑幫啊、什麼情婦啊,什麼斯德哥爾摩虐打流啊、還有和(中東)貴族由強姦變合奸啊,什麼總裁軍團啊,一夜情未婚先孕帶球跑啊之類的惡俗小說劇情,都是這幫子台灣女作者首創的。
她為了平先生的善終權和繼子女不惜反目,而且想法如此超前進步,讓我刮目相看!同時,縱觀瓊瑤90年代後的作品《又見》,《新還珠》,《花霧》都與時俱進,創新性強!真的不是一般三流網路言情小說作者可比的。
瓊瑤的歌詞成就遠超小說。五十年後,不知道還有沒有人看瓊瑤小說,但她寫的歌一定有人唱
一提到瓊瑤,我的第一反應是:「薄命憐她甘做妾」
這是得有多大的毅力、要多隱忍才能把喜歡的男人撬過來啊
記得一簾幽夢嗎?裡面那個處處優秀的姐姐綠蘿,後來失去了一條腿,有人扒過瓊瑤有個妹妹,台大畢業保送麻省理工,理工科博士,妹妹的老公陳壯飛從事航天科學工作,妹妹除了不會跳舞,簡直就是綠萍的翻版,看一簾幽夢裡綠蘿的慘狀,在聯合真實生活中瓊瑤的妹妹,我覺得有點可怕,感覺瓊瑤心理不是一般的變態,三觀不是一般的歪。
非常記得當時在學校老師說,瓊瑤是個有點寫言情寫到變態的作家,寫的通通都是三角戀。因為她自己就是三角戀。
我想,讀了這些書,人的愛情觀會扭曲。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醫護人員紋身?
※大家如何看待江南《龍族》中夏彌這一角色?
※外國人對中國逢年過節放鞭炮是怎麼看的?
※滑板真的只能瘦瘦的人玩嗎?
※当别人否定你的看法时,如何控制自己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