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跑步超3小時易早亡這個是真的嗎?

在人民網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英國《每日郵報》近期報道,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跑步鍛煉也需適度,跑步太多會增加早亡風險。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心血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適度運動的人最長壽,以跑步而論,相當於每周跑兩三個小時左右。反之,跑太多或完全不跑容易折壽。研究人員調研了近4000名平均壽命46歲、有跑步習慣的男女,其中近70%的人生前每周跑步距離超過20英里。研究人員分析了這些人生前的用藥史、吸煙史以及「三高」史,發現這些因素均無法解釋為何這些勤於跑步鍛煉者的壽命會較短。負責審核該研究結果的傑姆斯博士表示,那些跑太多的人之所以壽命較短,是由於機體受到「磨損」較大所致。他表示,目前雖然還不能確定多大的跑步量有益健康,但推薦每周以中速跑2.5小時。】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新聞鏈接在此:生命時報-人民網


人民日報官微稱跑步致命?——標題黨坑人不淺

《人民日報》的官微是個有1800多萬粉絲的微博的大號,每天發布的內容4,50條,涵蓋國計民生、新聞大事到各種口味的心靈雞湯。4月7日,一條看似普通的微博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注意:跑步太多可能縮短壽命!】毫無疑問,跑步對保持健康是有益的。但美國一份初步研究顯示,跑的太多、太快副作用很大,甚至可能引發早亡。一些初期研究證明,每周跑32公里以上、且時速超過12公里/每小時不僅對心臟造成傷害,而且可能縮短壽命。跑步的你,注意適度!轉發提醒其他小夥伴!」在短短几小時內轉發超過15000條,評論超過5500條。

這個現象一定程度顯示了大家對健康的關注,同時也說明大家對跑步和健康之間的關係,甚至運動和健康之間的相關性還有很多疑慮。雖然微博肯定了「運動有益於健康」這個論調,但是「跑的太多,太快副作用很大,甚至可能引發早亡」這個觀點實在是有些聳人聽聞,尤其是給出了「每周跑32公里以上,時速超過12公里/小時」這種言之鑿鑿的數據,更是讓很多初級跑者心裡惴惴不安。

人民日報這條微博說的是真的么?愛燃燒小編根據各大媒體轉發的文章內容,找到了文中提及美國預防心臟病學主任見姆斯-奧基弗發表於心臟病學專業期刊《Heart》論文原文:《Run for your life … at a comfortable speed and not too far》(為生命而跑……速度要舒適且別跑太多),下面就論文內容解讀一下美國專家的本意是什麼。


一、文中說的「死亡」是怎麼回事?

在論文第一章「SHOW ME THE BODIES」(認識人體)中,作者援引了一項歷時8年,涉及41萬6千名參與者的鍛煉研究報告。得出了一個關於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和因此降低的死亡率的關係圖。

這個圖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高強度持續運動40-50分鐘這種方法訓練,可以降低約50%由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並且在此基礎上再增加運動時間,對降低死亡率的貢獻不再顯著;以較弱至中等強度持續運動約100分鐘,可以降低約30%由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同樣,在此基礎至上再增加運動時間,進一步的效果不再顯著。

有點羅嗦是不是……沒辦法,寫論文嘛,和發微博不一樣。但是文中明明說的是降低死亡率,曲線越高說明死得越少。「縮短壽命」什麼的原文作者可沒說,最多是「練到一定程度之後,跑得更多的好處不再那麼多了」,就是說從壽命來看沒有明顯變長。

圖二來自論文第一章的結尾,作者援引了一項來自「peak performance on a treadmill」的研究,(也就是在可控狀態下在跑步機上進行的高強度測試),由此「模擬」心血管和心肌產生的損傷,「推算」出和死亡率有關的數據。


圖片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說隨著測試強度的增加,由心臟問題導致的死亡率會下降,但是超過一定強度之後,收益不再顯著。


和上面說的意思差不多?沒錯,又是這個意思:「到一定程度之後,跑得更多獲得的好處不再那麼多」。


通篇沒有說跑步的「副作用」,也沒有說「縮短壽命」。

二、「時速12公里」和「每周32公里」怎麼來的?

在論文第四章「MODERATE EXERCISE: THE SWEET-SPOT FOR LONGEVITY」(中等強度運動:長壽的最佳平衡點),出現了這麼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和不跑步的人相比,跑者每周隨著跑量增加,心臟病致死率先是降低,然後到達最低點之後反彈,超過20英里之後數據基本和不跑步的人差不多了。


橫軸標示的 Running Distance(miles/week) ,即周跑量的單位是英里,圖中的20英里換算過來就是32公里,研究數據的拐點而已。


同時,作者在談及跑步強度時,提到了類似的速度「拐點」出現在 7.5 miles per hour,換算過來正好是12公里每小時。


所以說,作者的意思最多是「過猶不及」,健康跑步也要遵循「中庸之道」,並沒有說超過這兩個數字就能帶來什麼致命影響……

三、小結

運動量過大或是單次運動強度過大肯定會帶來傷病,但是適量的運動對健康絕對是有好處的,這個量因人而異、因時而改、因勢而變,不會是一個絕對固定的值。我們要循序漸進、張弛有度的鍛煉,每個人都要學會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並及時作出反應。

作者在文章結尾還不忘幽默一把:「對於目標是全程馬拉松、鐵人三項,2016年奧運會冠軍的人來說,大量高強度的訓練必不可少。但是如果你只是希望到2052年還可以健康地在家裡觀看奧運會轉播的話,適度的低強度運動就足夠了」。

感謝 @波兒一個 和 @z西蒙 對本文做出的貢獻


有啊有啊,不過只適用於中國。


科學家的話只能當笑話聽聽,沒事研究一大頓奇葩的結論。什麼西紅柿致癌啊。。。活著誰也不知道啥時候掛掉。活出自己才是關鍵。平時大概注意下基本的關於身體健康的事就行了。


對啊,在北京跑會中毒身亡。


推薦閱讀:

正確的跑步姿勢必須要小腿大幅度後擺嗎?
女生五公里24分鐘,算什麼水平,半馬115分鐘,還可以繼續提高嗎,用什麼方法?
冬季跑步有哪些注意事項?應該如何裝備?
冬天如何在石家莊這樣持續性霧霾的城市裡跑步?
有痛風且體重超過100kg可以跑步減肥嗎?

TAG:健康 | 健身 | 跑步 | 鍛煉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