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處理器命名規則和性能的關係?

每見到一款新手機,總會看看他的配置
但是 只見到處理器型號不知道如何去粗略判斷他的性能高低
請知友簡單說一下各種處理器型號及其性能的關係
看到型號就能大略判斷出它的性能


大體來說,是數字越大性能越好,但不同的公司命名方式不一樣,我來一一列出

蘋果的命名非常簡單的,從iPhone4的A4處理器開始的AX的命名方式簡單明了,一直到現在的A7處理器,其中A5和A6有加x用於ipad上,是對應處理器的GPU強化版。

英偉達的命名更是簡單,從Tegra一代到四代,性能遞增。

高通的命名稍顯複雜,這裡貼出一個天梯圖方便解釋:

圖是去年上半年的,現在高通最強的是驍龍805處理器了。

三星也大致遵循著數字越大性能越高的規律,下面這張圖越下面的性能越高:

聯發科的命名也稍顯混亂,從低到高排行如下:

目前聯發科最好的是剛出的八核處理器,型號為MT6592,由八顆Cortex-A7核心。組成,製造工藝為28nm,核心頻率在1.7-2GHz之間,顯示晶元為Mali-450。

英特爾手機也是數字越大越好,排行如下:

英特爾最新的的Atom處理為Z3系列,分別是Z3770、Z3770D、Z3740以及Z3740D,四款處理器均採用了四核心設計,二級緩存2MB,整合了HD Graphics核芯顯卡,性能對比z2系列會有大幅度提升

華為有兩款cpu,一款海思k3v2,一款是即將出的k3v3,v3肯定比v2好。

德州現在不做手機cpu就暫時不說了,大致規略如此~


無論如何多少需要記憶一些有關CPU的基本知識,把下面內容里很多看不懂的名詞去掉,剩下的便是關鍵:


我非常推薦Anandtech的幾篇講Qualcomm snapdragon S4 krait/Apple A6 swift, A7 cyclone/Intel atom報道,應該說非常深入淺出。

『 看到型號就能大略判斷出它的性能』


同一個牌子的應用處理器(下文以AP替代)通常確實和數字大小有很強的相關性


拿高通的Snapdragon為例子,按照世代/工藝,就分為
S1~S4四類


S1出得最早,65nm工藝,它的Scorpion CPU因為比ARM提供的標準設計,Cortex A8多出了一部分亂序執行特性,性能更佳,獲得了美譽。我記得第一批WP7與同時代的Android設備用的就是它。常見的代表是QSD8250/8650,很容易猜出來QS表示Qualcomm Snapdragon。S1有沒有整合基帶我不清楚。


接下來是S2,使用45nm工藝,沒有更換CPU,但GPU升級為Adreno 205。代表產品是MSM8255/8655,這個晶元整合了基帶處理器,這是高通最強的殺手鐧。後期的的8x55T把最高頻率從1.0Ghz抬高至1.4Ghz。


然後是S3,S3開始用上雙CPU。此時競爭產品紛紛開始採用具備更完整亂序執行的Cortex A9,相對而言,S3的性能是比較差的。代表產品是MSM8260/8660


這裡大家會注意到同一種晶元分2/6兩個版本,大致上6表示在2的基礎上提供CDMA2000的支持。


S4帶來一次重大更新,它是第一批用上了28nm的AP,為了趕時間,減低成本,早期的S4全部用28nm LP工藝,也就是沒有HKMG,簡單地說HKMG是45~28nm節點改善漏電的工藝,在更先進的節點,HKMG是必備的,甚至需要更先進的FinFET來維持較低漏電。另外S4使用了新的krait CPU,這種CPU擁有與Cortex A9相當或更高的性能。


第一批S4的代表產品是MSM8960,注意到這裡新出現了9,這個9表示晶元支持LTE,相應的HSPA+/CDMA版本分別是8260A與8660A,A表示與S3有所區別,這也對後來AA/AB/AC的命名埋下伏筆。還有一個8270的變種,用來提供DC-HSPA的支持。這批使用Adreno 225 GPU,這部分的性能在同等級產品中算差的。


第二批引入了4cpu的配置,以APQ8064為代表。這種AP不包括基帶處理器。它換用了新的Adreno 320 GPU,性能非常不錯。

注意我前面都沒有提到Snapdragon的低端型號,如8225/8226/8227等


第三批,高通開始採用新的命名方式:
Snapdragon 200/400/600/800(805)


600/800和早期的8960/8064相比,採用了新的GNSS模塊(提供北斗支持)q,支持,802.11ac,更換了DSP。

這批產品的更新了之前的krait,在早期的新聞稿中稱作krait v3,後來又稱作krait200/300/400(450)


200主要是低端產品


400主要是8x30,使用雙krait+adreno305的配置,性能相當於8960(adreno3開始使用統一渲染架構,理論性能低於225但效率高)


600包括了新krait的APQ8064A/AB,AB版的CPU可以運行至1.9Ghz,比A版高了200mhz。還有一個沒有明確寫出來的APQ8064-1AA,用在了2013款的Nexus7平板中。這裡的krait作krait300。


800使用了HKMG,而台積電的28nmLP與28nm HPm的製作流程不同(Gate first/last),整個晶元都要重新設計,所以有了krait400。代表產品是MSM8974AA/AB/AC,字母越大的可以運行在更高的頻率。8974使用了雙倍於adreno320運算單元的330,它的性能也非常棒。


其實,從8960~8064A/AB~8974,(可以達到的)滿載功耗在逐漸上升,8960的兩個krait v2滿載於額定的1.5ghz時,功耗1.5W,8064A/AB的四個krait 300滿載於1.7/1.7Ghz時,功耗可達4W,8974的四個Krait 400滿載於2.3Ghz時功耗可達6W---和它統一檔次的Apple A7,Samsung Exynos Octa的CPU部分也是如此,理論上滿載時的功耗有6瓦特。


接下來,高通發布了805(製造工藝未變),APQ8084,使用了128bit的內存位寬,CPU部分想當於8974ac,使用Adreno420 GPU,提供了硬體HEVC(H.265)解碼器。這會是最後一個使用28nm的高通旗艦AP。

接下來再是810,MSM8994,搭配了同等於9x35的基帶,它們都支持最高達LTE-A(Cat 6),應該說是第一個手機用的真正支持4G的基帶處理器(符合IMT advanced的LTE-A是真正意義的4G)。它的CPU應該會類似410(Cortex A53)一樣,採用64位的armv8架構,但依然由高通自行設計。考慮到Tegra5的64位CPU在多年前便開始設計,高通顯然也做了相同的事情。


要給大家解釋手機處理器架構這個概念,就不得不科普一家廠商:ARM(中文名稱:安謀)。作為以上列舉的所有手機處理器和手機廠商的「爸爸」,ARM自己並不製造手機SoC,它只是做出一個基本設計,然後把這個設計賣給各大廠商自己去製造處理器

所謂的這些「處理器架構」。說白了就是ARM給自己每個「版本」的設計所取的名字。不過ARM顯然沒什麼取名的才能,這些架構名稱一多,消費者也很容易被「繞進去」了。

為了解釋清楚這些架構的定位差異,我們特意製作了這張示意圖:橫軸是發布時間(越往後越「新」),縱軸是性能定位——注意定位只是表示該架構所適合的領域,不一定等於實際性能,比如A53、A72實際上都能用於大規模伺服器,但是手機廠商要拿它們去做高端手機CPU,結果功耗太高頻率上不去,實際性能未必比定位更低但功耗也更低的A73好。當然,事實上A73也就是在ARM看到各大廠商倒A72功耗還是太高的苦水之後,由當初研發A12(後來改名A17)的團隊基於A12架構「64位化」而來的手機專用架構,能效高過A57、A72,但其定位要比前兩者低多了……

過,高通和三星都開始使用自研架構好幾代了,它們的CPU和ARM公版設計相比又如何呢?

其實,無論是高通還是三星,其主控為了保證和主流軟體的兼容性,即使是自研架構也不會過於「超前」,基本上可以看作比ARM公版領先半代的水準。真正完全把ARM拋在腦後大搞原創設計的廠商,只有蘋果和NVIDIA……性能雖然超高,但是一個被局限在封閉系統生態內,另一個乾脆放棄了手機市場,改行做智能汽車和超級電腦了。不過,不管是基於公版架構「小改款」還是自己完全獨立原創,能夠有自研設計,還是說明比其他廠商高了不只一個境界,這點上,我們不得不佩服三星和高通。

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一方面要完善自己的姿勢……啊不,知識儲備,防止被無良商家坑害;但是,同時也沒有必要一定去追求「旗艦性能」,而是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和經濟實力做出明智的判斷。比如說,平時不怎麼玩遊戲,但是常常追劇的用戶,或者對待機時間特別在意的商務人士,一款驍龍625或者聯發科P10的手機就遠比「旗艦跑分」更加實用。而對於那些手游一族來說,即使都是旗艦級別的主控,圖形方面的性能表現也可能會有極大的高低差異


蘋果A系列cpu,1-9數字越高性能越優越
同理英特爾I3-5-7系列處理器
驍龍則是2-4-6-8,8系列是旗艦級別,目前最高鼻祖驍龍800,到801,805,808,810,目前最高820,聽說825也有傳言了
三星是獵戶座四位數,看第一位數,數字越大cpu越強,目前好像是7系列
華為海思也是看第一位,越高越好,目前是9系列了

發現了吧?都是數字越高越好


我補充一點:iDevice設備晶元的命名並不是a後面加個數字那麼簡單的,其實有更詳細的代號,性能一目了然。

不過一般廠商產品線複雜,根據名字看性能非常不靠譜。你要真想知道性能還是了解深一些,否則得到的結論誤導性會很大。


推薦閱讀:

為了優先支持國產不買 iPhone 真的有錯嗎?
聽到有人說「手機發熱量大是因為把裡面的熱量都傳導出來了」,有道理嗎?還是只是手機散熱不好的借口?
如何評價 MIX 2 打開某些應用時比 iPhone X 快一些?
為什麼手機貼膜遭人詬病?

TAG:手機 | 蘋果公司AppleInc | 命名規則 | Android | 處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