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和日本園林之間有什麼相似和不同?

第一次在知乎提問,我本身不是學建築的,是幫一個美國這邊的教授,希望大大們賜教。另外,還想聽諸位詳述兩者的不同是有什麼原因?


上過有關的課。因為學習的時候是用英文,不太會翻譯專業術語,請見諒。

關於兩者的相似之處,同意梵希米的回答。

1. 在東亞園林里,你的感官體驗是動態的(mobile viewing positions)。這點體現在蜿蜒曲折的小徑 ,「借景」等等元素上。西方園林更多是靜止的體驗(static viewing positions),體現在軸線和幾何對稱等元素上。舉一些例子:

上圖是日本園林里「隱趣」(miegakure/reveal and hide)的理論。與蘇州園林里「徑」這個概念相對應。

上面兩幅圖,一個是日本園林,一個是蘇州園林,觀察後可以發現相似之處。

上圖是胡馬雍陵(Tomb of Humayun),典型的「Charhar Bagh/ "Four gardens"」結構。

2. 蘇州園林是中國南方私家園林的典範。與北方的宮廷園林相比,自然是小而精緻。日本園林,由於國土和文化等限制,也是如此。

3. 蘇州園林和日本園林都以建築,山水和植物這三個元素來造園。

我認為不同之處在於,中國園林設計在鎌倉時代隨著禪宗一起流入日本。相比現在的蘇州園林,禪宗的美感在現在的日本園林上體現得更為突出。

1. 上面這個叫「mushiboshi/"taking in the breath"」。是在日本京都的大德寺。

大德寺里還存有中國禪僧畫家牧溪法常的《六柿圖》。

2.日本園林中的設計元素「枯山水」(karesansui)是禪宗美學的體現。細細耙制的白砂石象徵水,疊放有致的幾尊石組象徵山。整個庭院象徵宇宙,反應禪宗中得到「啟蒙」 (enlightenment)的過程。日本大音寺中的枯山水,就用白砂石講述了河流瀑布如何運動,最終流入靜謐的大海的過程。

上圖是日本京都龍安寺中的枯山水庭院。3. 日本園林推崇「侘寂」 (wabi sabi)的美感,認為不對稱的,不規則的,不完美的,便是美的。布置多是自然,簡單,幽雅,禁慾,有年代感。

上圖是大德寺里的真珠庵茶室(Shinjuan Teahouse),感謝Lawrence Li提供翻譯。


我一定要答!這!個!

這個學期主攻自然山水園,故了解古典園林比較多些,工程作業還居然有假山模型ORZ。。

總的來說,日本園林趨向純凈、極致、而有章法;而中國園林更追求愜意、自然、以人為本。


可以從布局、理水、疊山、置石等角度討論這個問題

=============我是啰嗦的分割線===================
一、布局

  • 日本園林早期(平安時期)形成「池泉築山庭」的園林風格,面積較大,主要特徵是模仿自然山水,有湖有山,若湖面較大,則湖中堆置島嶼,以橋連接。這個時期是日本園林逐漸脫離一味模仿中國園林,形成自己風格的初期。

  • 後來,禪宗傳入,南宗山水畫的寫意技法使日本園林走向高度概括,極端的寫意即出現「枯山水」平庭。
  • 中國園林雖都是寫意手法造園,卻沒有如此的固定格式。《園冶》中講究「巧與因借,得景隨機」,即講究因地制宜,景到隨機,高方欲就平台,低凹可開池沼,卜築貴從水面,立基先究源頭。

二、理水

  • 日本園林最為著名即其「枯山水」,以白沙象徵水面,以小石象徵島嶼,極端抽象體現山水關係。(圖為幽篁居)

  • 而之「池泉築山庭」雖用真山真水,但與中國園林講究水的來龍去脈不同,日本園林注重的是水的形態,小溪平橋,宛如畫中。
  • 中國園林講究「疏園之去由,察水之來歷」。謹遵「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法則,水系無論大小,必曲折有致,有的還故意做出一彎港汊、水口以顯示源流脈脈。同時也講究聚散,所謂「聚則通闊,散則瀠洄」。

三、疊山

  • 日本園林並不做太多大地形,往往是在水中置島,模仿「一池三山」,且有一定的定式。如桂離宮,大島和小島布列。
  • 而中國園林的一池三山則要活潑很多,北海、中南海中的三山拉得很長,圓明園內福海中的「蓬島瑤台」相聚甚近,避暑山莊的三島一枝分三徑。
  • 除了堆置島嶼之外,中國園林的山往往傍水而走,山水不分割。所謂「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胸中有山方能畫水,意中有水方許作山」。山貴有脈,水貴有源,有些時候為了表示山脈貫通,還特意貼牆疊山,好似山脈遇牆,破牆而入。掇山時山石之間的結合也有安、連、接、斗、挎、拼、懸、劍、圖、卡、垂、挑等多種手法。中國的園林把山喻為全園的骨骼,可見山在中國園林中的地位。(用我們老師的話說:山水骨架!骨架!)

四、置石

  • 日本枯山水的置石,主要是利用單塊石頭本身的造型和它們之間的配列關係。石形追求敦實、光潔、平滑、簡潔、底廣頂削,務求穩重,而且不作飛梁、懸、挑等奇構,很少堆疊假山。

  • 中國園林的置石分特置、對置、散置、群置和山石器設。(最過分的還是貝聿銘老家獅子林的假山。。。摔!)

  • 對特置石也即孤賞石的石形也特別講究,但其要求和日本園林中要求石形的穩重不同,它要求石形要優美,要具備獨特的觀賞價值,追求的是「透、漏、瘦、皺」有時還要「丑」,如杭州的縐雲峰,因有深的皺紋而得名。上海豫園的玉玲瓏以千穴百孔、玲瓏剔透而出眾。蘇州的瑞雲峰以體量特大姿態不同且遍布渦、洞而著稱,冠雲峰兼備透、漏、瘦於一石,亭亭玉立、高聳入雲而被譽為江南四大名石之首。

  • 應該還有主體建築的差異,但我這些個懂得不多,希望有相關知識的大神前來補充。

=============啰嗦結束的分割線==========================

總之,日本園林注重靜觀,中國園林注重遊覽體驗。個人覺得日本園林做得有點「過」,但是這種對極致的追求可以使他們不斷的突破與發展。

以上是一家之言,一己之見,如果有什麼紕漏,望各位不吝賜教喲~~(我回去畫等高線去了→_→)


哈哈我發現我和樓上妹子@Michelle Zhou 的偏好不同也。

=======

看到自己本專業的問題有點小興奮呢。

其實題主的問題提的有點問題,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中私家園林下的一個分支。而日本園林也有宮苑、寺園、枯山水、茶庭、離宮庭園等。

先說一下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

1、蘇州園林和日本園林都是自然山水園,整個布局看不出明顯的軸線,道路蜿蜒曲折,這是東方園林區別於西方園林一個共同特徵。

2、蘇州園林屬於私家園林,面積有限;而日本國由於國土面積小,即使是皇家園林也無法像中國的皇家園林一樣氣勢宏大,因此蘇州園林和日本園林的一個共同追求追求就是「精緻」。造園者都專註與如何將自然微縮於方寸之間,並將主人的情懷融入其中。

3、可能真正會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就是日本的水石庭和蘇州園林,因為他們都有繼承「一池三山」(傳說中的仙境,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瓊萊、瀛洲、方丈)的園林模式,造園要素主要是以水體、假山、植物、小品為主。所以看上去會有點像。

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想說的太多了。明天睡起來再說。

=========繼續補充============


我試著講一下日本園林和中國園林之間不同之處。可能會很啰嗦而且有失偏頗,請見諒。

日本早期的園林是為防禦、防災、或實用而建的宮苑,僅僅是在周圍開壕築城,內掘池建島,以宮殿為主題,列植樹木。到了隋唐時期,日本開始學習中國園林,而此時的中國園林正處於全盛時期,私家園林較之以前更加興盛,藝術水平也有所提高,科舉讓文人們得以登上政治舞台,他們開始有能力營造自己的私園,憑藉對自然風景的深刻理解和對自然美的高度鑒賞能力,將宦海沉浮的感懷傾注於造園藝術之中。這時,以蘇州園林為代表的私家園林清沁淡雅,意境悠遠,並且尚未形成固定的模式。日本在這個時候學習中國園林,即把握到了蘇州園林最初的精髓,又沒有沾染後期的矯揉造作,時機實在是太妙。

以此為開端(8世紀),中國園林和日本園林之間的開始各自發展。

從8世紀開始到11世紀。

中國的私家園林從隋唐時期開始興盛,到宋朝逐漸成熟,形成了一下幾個特點。簡遠:即園林景象簡約卻意境深遠,造園手法趨向於寫意;疏朗:園內的景物數量不要求多,以大面積的水體來營造開朗的氣氛;雅緻:通過栽植梅蘭竹菊、放置奇石、建造草堂草廬等來表現主人的高雅脫俗;天然:力求園林本身與外部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園內的景觀也主要以植物為主。

而日本在全面接受了中國的園林風格後,也開始在水上做文章,將「一池三山」的格局進一步發展,以池水象徵海洋,以島象徵仙境,布置石頭、植物、瀑布、溪流以象徵自然,再在湖畔綠蔭下修築庭閣、濱台,稱之為「水石庭」。並且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造園專著——《前庭秘抄》(而中國的第一部造園著作《園冶》在整整五百年後才出現啊老祖宗們你們整天都在幹嘛!)。這個時期的日本園林也盡量表現自然、呈現一種寫意山水的特色。

十二世紀以後。

元明清,私家園林達到了極盛時期,尤其蘇州的造園活動達到高峰,「文、雅」成為評價園林的最高標準,形成的固定的造園模式,園林的思想逐漸被技巧性所取代。造園技巧獲得了長足了發展,造園思想卻開始萎縮。

而海那邊的日本經曆數百年的戰亂,武士當政,對貴族奢侈的生活非常輕視,主張一切從樸素實用出發,於是造園也隨之趨向簡樸。這時禪宗和飲茶風氣先後從中國傳入日本,茶道和禪宗結合起來,為了追求「茶道凈土」,日本園林出現了茶庭這一新的園林形式。以拙樸步石象徵山間石徑,以矮松象徵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缽聯想到清冽的山泉,以滄桑厚重的石燈籠來營造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圍。在這一基礎上,日本人繼續將他們追求極致的風格發揚廣大,又創造出了「枯山水式園林」:將白沙繞石耙出波紋狀以象徵海洋波濤和島嶼,高度概括出無水似有水,無聲勝有聲的山水意境。枯山水成為日本獨有的園林形式,並影響了後來的整個園林行業。

至此,日本園林與蘇州園林的差異徹底顯現出來。

日本園林的特點一個字概括是「禪」,清靜透徹,是出世。中國蘇州園林是「文」,在園林中「隱逸」不是目的,而是入仕的手段。


兩者的差異本質是對生命和死亡在觀念上的差異而已。


蘇州園林和日本園林的異同是一個很龐大的命題,布局、理水、疊山等確實是園林很重要的部分,高票答案也說得很不錯,但要想說清楚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從中日園林的的發展脈絡這一層面來看,下面我便來試圖尋尋這一系列異同的因果過程,探索兩國園林異同出現的歷史背景與異同的精神內核


首先理清一個概念,蘇州園林只是中國園林的一個流派,而且僅僅表示了明清兩代的江南園林成就,題中用蘇州園林來比較日本園林似有不妥,因為其實中國對日本園林的影響不僅僅是源於江南園林,例如對日本影響極大的白居易,雖履任過蘇杭,但是其園林的實踐多見於中原,思想也是更偏於中原,因此下面我的論述將不僅僅局限於蘇州園林部分,而是希望以一個整體脈絡來梳理中國園林。

------------------------------------------正文分割線------------------------------------------------

首先是中國園林部分


一直以來我們對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其實一直是採取朝代這個說法來區分發展階段,但馮紀忠先生提出過一個觀點讓我深切認同,這源於Ernst Casirer在《人論》中的一句話:「我們不能把藝術的東西根據政治來斷代」,比如,唐的詩文書畫和宋的詩文書畫,文可以斷在晚唐,詩可以斷在五代,畫可以斷在南宋。所以,載體不同,結構不同,不能「一一對仗」。因此在此我對中國園林的考察便依據馮先生的說法,以將中國園林的發展歸納為五個時期,可以分別對應「形、情、理、神、意」5個層面。從客到主,從粗到細,從淺到深,從抽象到具體

1. 重形時期 (約公元前370年-公元400年,戰國至兩晉末期)


說到園林的起源,馮先生將中國園林的起源至於春秋,但在此我稍有不同意見,讀馮先生的《人與自然——從比較園林史看建築發展趨勢》(以下簡稱《人與自然》;很好的文章,推薦)一文中,論及文王時期的園林,以《孟子》中提到「與民偕樂」的不可能性來否定當時園林的出現,似乎稍顯武斷。實則在《詩經》中,便已出現相關記載,在《大雅·靈台》中關於文王的靈囿的原文如下:

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由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台、囿、沼等字眼,這實則已經是對園林的基本構成要素的描述了,因此我們似乎還是可以將園林的起源追溯到這段時間。


中華民族在殷商末年就出現了神君共樂的兆頭,東周更重視人事,偏向於君主的物質享受,隨著人本精神(如馮所重視的與民同樂)和天人合一的天道觀(老莊思想的影響)的逐漸確立,秦漢帝王從崇拜天地到「象天法地」、「模山范水」,或直接將宮苑建成人間的「天堂」,或將自然山水摹寫到園林中。此時的園林以再現自然以滿足佔有慾,其外部特徵是象徵、模擬、縮景,是真山真水階段;

漢苑圖 元 李容瑾


2. 重情時期 (約公元300年-800年,兩晉初期至唐末)


漢末至魏晉南北朝,中國社會陷入了大動蕩、大分裂的狀態,社會結構受到重創並不斷重組,權利由皇家向下層滲透,政治對文化以及宗教的約束力下降,另一方面人們由於動蕩的社會開始尋求精神上的庇護所,特別是士大夫階級,中國的失意士大夫開始形成一種隱逸的思想,這也實際上創造了中國的精緻文化。自此,士人園開始廣泛出現,加上此時佛教與道家思想蓬勃發展,自然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士人園也開始從寫實向寫意過渡。

歸去來辭圖(局部) 劉宋 陸探微 陶淵明的田園思想極大地影響了後世的園林

到了隋唐時期,思想界儒道釋共存,道家思想尤其興盛;藝術審美理論也出現了突破性發展,詩畫高度發達,詩畫藝術開始與園林藝術結合。盛唐時期,吳門張璪在《繪境》中提出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一理論逐漸成了中國藝術包括構園藝術所遵循的原則。


此階段另一個關鍵解讀點是「情景結合」,此階段總的來說是一個從寄情發展到移情的過程。寄情便是就是政治上失意,感情寄托在山水上,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情感只是依附於自然,不夠深入,例如謝靈運等。而到了後期的王維輞川別業、李德裕平泉山莊、白居易草堂等,便是移情山水,園林與山水雖然仍是客體,但已開始情景交融,「情境交融是最高的境界,現在叫做『主客體觀照』,以前叫做『物我兩忘』。」

輞川圖 王維 傳為唐代他人摹本

這個階段的園林以自然為情感載體,順應自然以尋求寄託和樂趣,其外部特徵是交融、移情,尊重和發掘自然美;


3. 重理時期 (約公元750年-1100年,中唐至北宋末)


馮先生在此節特彆強調了唐末、五代初荊浩在山水畫論中提出的「六要」,山水畫中重在布局,由此提出這是一個重理的時代。

由於馮先生在此節談論的較多的都是畫論,對應在園林中似乎不太容易理解,我來試圖在園林中進行一點轉譯,提出此時園林重「理」,或許是因為此時的文人醉心於造園手法的發揮和著重於形式美的追求,理便是源於造園手法出現約定俗成的定式或理性,例如白居易提出「隱在留司官」的中隱理論,並與其園林相連接,最終為後世文人園林開創了可資效法的造園規則:選址注意借景,做到俯仰有景;四季有景;保持植物和環境的原生態;建築和室內傢具融於自然,保持原朴狀態,這對日本園林也影響深遠。


而且中國園林對於「意」,也開始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中唐以後,美學發展呈現出三教合流的態勢,禪宗的「千百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開始強調了「意境」的創造,極大地強調了主觀心靈的能動性,強調了個體的「心」對外物的決定


在此期間另一個園林重大轉折便是主題園的出現,如晚唐司馬圖的「休休亭」已開始出現了主題園的雛形,而到北宋時期主題園達到成熟,宋代文人在知性反省、造微於心性的理學影響下,愈發追求對自然的探索,人與自然更加的愉悅親切,他們也將這些情致融入到園林中,通過文學題詠表達出來,真正意義上的主題園也就此誕生,如蘇州的滄浪亭便是其中代表。

滄浪亭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在唐到北宋時期的貴族園林,園中奇石、嘉木也成為觀賞的重要角色,園林欣賞對象進一步擴展,五代趙喦八達春遊圖軸便是描繪了此等景象。

八達春遊圖軸 後梁 趙喦

總的來說這個時期以自然為探索對象,師法自然、摹寫情景,但是仍然沒有跳脫自然,手法上強化自然美、組織序列、行於其間;


4. 重神時期 (約公元1050年-1350年,北宋中後期至元)


這一時期的突破點便在於一個「勢」字,中國園林在此之前仍然沒有擺脫掉對大自然的模仿,只有待中國文人在自然中發現了「勢」,中國園林才能得到自然之「神」,中國園林也因此脫離了形似,開始邁入強調神似階段。勢的發展是隨著中國的長卷山水畫的發展而來,這裡便要提到一個重要的作品——《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局部) 北宋 王希孟

此圖高雖不到60cm,但足有12m長,其長度足以表現出中國畫論中的「勢」,而千里江山圖的成圖時期正值宋徽宗當政,在徽宗時期,中國園林的里程碑——艮岳出現。艮岳將《千里江山圖》所描繪的全景式的北宋山水畫變成了三維的、可居可游的皇家園林,全園按照宋徽宗構想的山水景色圖繪,作為其布置指導,符合山水畫理。園林的形制突破了秦漢以來的「一池三山」的傳統規範,進行了以山水為主題的創作。艮岳的意義便在於「有了艮岳以後才談得上小中見大。大還沒有,大中見勢還沒有,怎麼小中見大?小中見大必定是先有大,又下了一番更深的功夫,然後才能夠小。」這是中國園林的轉折點。


艮岳的另一個影響在於對園林疊石的影響,這可以追溯到郭熙的《早春圖》,郭熙深受宋神宗的喜愛,並且其繪畫直接影響了宋徽宗,在畫中,我們可以看到遠山和近石的畫法已趨於一致,這種山石不分的畫法對園林造山影響巨大,至此中國的園林脫離了模仿大自然的「土山」,轉而開始針對「石山」的審美趣味,艮岳便是第一次對此理論的嘗試,這促進了中國園林以石代山,山石不分的疊山時代,此為疊石之始,山池模式開始脫離大自然,而是以純藝術的形式

早春圖 北宋 郭熙

到了南宋時期,由於政治中心南移,水量增多水網密布,藉助於優越的自然條件,園林風格一度表現為清新活波,自然風景與名勝古迹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利用,江南出現了文人園林群。自然之神與人之神開始交融,詩情畫意進一步融入園林。


另一方面,南宋時期由於臨近太湖,太湖石的大量使用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對美石與疊山的興趣與機會,這可以從北宋時期李格非所著的《洛陽名園記》中對疊石的零記載到南宋時期周密所著的《吳興園林記》中已有五分之一的園林有與美石有關的記載中看出,南宋時期處於對疊石的發展階段,正是這種遠離自然的路線,使得園林開始呈現出強烈的人文氣息。


這個階段中國古典園林在反應自然,追求野趣的基礎上,開始逐漸脫離自然,走向雅緻,入微入神,表現為掇山理水、點綴山河、思於其間。


5. 重意時期 (約公元1250年-1840年,元初至清後期)


元朝時期儒學受創,文人地位下降,直到明中葉以前,朝廷限制營造私家園林,文人園一度比較蕭條,直至明中葉政策出現鬆動,蘇州以「機戶」為首的商人階級崛起,以蘇州區域為首的江南私家園林勃鬱而起,如拙政園、留園等優秀之作出現。

留園

此時的社會文人市民化、文化藝術創作商品化、審美趣味世俗化,藝術趣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到了晚明出現了高揚個性和肯定人慾的思潮,人在園林中的主體意識進一步增強,如清·葉燮論詩已經提到主客體,他把客體分為「理、事、情」,把主體分為「才、識、膽、力」。稱之為「三合四衡」。清代金聖嘆提到:「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到花中去。花看人,花到人里來。」這是主客體互動。


明清時期的園林由「壺中天地」轉向「芥子納須彌」,空間更加狹小,清代文人園林的建築化傾向愈發明顯,自然野趣被弱化,人們的審美情趣也變得多樣化,如明代王世貞欣賞似是而非,袁宏道欣賞動態,李日華欣賞層次。

園林建築化-蘇州暢園

詩畫藝術進一步融入園林,庭園中的楹聯,詩詞甚至可以被認為是園林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文人將園林作為「地上文章」來作。

拙政園楹聯

這時造園家已不滿足於模仿自然,而是創造自然以寫胸中塊磊,抒發靈性,表現為解體重組,安排自然,人工和自然一體化。


(蘇州園林的內容實在太多,一個個分析的話恐怕又得重開一章,在此推薦陳從周先生的說園系列,《蘇州園林概述》等,都是小文章,很精闢)


------------------------------------------中日分割線------------------------------------------------

下面再說一說日本園林的發展脈絡


早在石器時代日本就已有人類居住,但日本的文明發展較晚,直到公元前三世紀前後,日本出現「大陸歸化人」,給日本文化肌體注入了中國的文化血液才使得日本社會躍入以農耕為主的彌生時代。公元四世紀左右,日本建立以大和朝廷為中心的統一奴隸制國家以後,形成了較完整的神道教系統,日本社會進入真正文明時期。

關於日本園林的起源,我認為可以追述到485年顯宗天皇所舉辦的曲水宴,曲水宴源自中國但在日本得到了傳承與發展,一直到1100年左右曲水宴才開始式微,直到1732年武將將其復興。

曲水宴

曲水宴隨著權力中心的轉移而向下轉移,最初為皇室文化,後為以藤原氏為中心的文化,最後又成為武家文化。但是曲水宴僅僅是作為一種遊樂活動,很難將其作為一個園林類型,日本園林真正的出現我認為是始於佛教傳入日本。

自此以後日本園林發展的順序,是「形」到「理」再到「情」「神」。和中國的順序漸進的,自然的發展脈絡不同,中國的「形、情、理、神、意」就像歲月的自然痕迹,如年輪,如皺紋,是一層一層疊上去,有著清晰的邏輯與順序。而日本的園林本源是外來的,發展具有跳躍性與斷裂感。


1. 重形時期 (約公元550年-1100年,飛鳥中期至平安後期)


552年,百濟聖明王襛遣使向日本獻金銅釋伽牟尼佛像及經書,佛教開始傳入日本,558前後,中朝工匠東渡日本,開始建寺造佛,興建庭園,但是此時的佛教是作為統治工具而非信仰被日本新興勢力所接受與利用。603年,聖德太子制定了《冠位十二階》,其中將「篤信三寶」列入其中,至此官方開始大力推行佛教,佛教進一步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寺廟有免課免役的特權,寺院開始快速發展。735年,揚州龍興寺高僧鑒真東渡,中國的建築與園林進一步傳入。中國寺觀的建築與園林就這樣大大影響了日本神社和寺院。


另一方面,日本與隋朝於607年正式邦交,小野妹子為遣隋使,推古女皇三十年(622年),蘇我馬子從朝鮮學到了中國的造園法,就在自己家中開始興建了中國式園林。而到了630年,日本第一批遣唐使,犬上三田耜出使唐朝,之後陸續有20批遣唐使赴唐,他們從唐朝帶回的中國的道教神仙思想、中國化了的佛教凈土須彌山思想以及魏晉風流,使日本正式出現了大量的「中國式池苑」。


飛鳥前期,庭園特徵是方形池,護岸由堆積的石塊鋪就,這還是受朝鮮半島高句麗的安鶴宮的方池影響飛鳥後期,隨著遣唐使的交流,日本開始出現了自然風格的被稱為「勾池」的曲形池,這在日本最早的詩集《萬葉集》中所詠的草壁皇子的嶋之宮的詩歌中有所記載,這是中國式池苑的展示,宮中有池,池中有島。這與佛教文化的疊加,使得池泉園內出現了須彌山景觀模式,現存的古代園林中,諸如涉成園、毛越寺、天龍寺等都有須彌山造型,下圖為天龍寺庭園,其中就有須彌山的造型。

須彌山景觀模式-京都天龍寺庭園

894年,遣唐使廢紙,日本開始逐漸擺脫對中國文化的模仿,唐風文化時代終結,日本進入國風文化時期,上層貴族模仿日本皇家園林創造了寢殿造園林。


9世紀中期以後,受末法思想的影響,以自己死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觀念為出發點,日本開始出現了凈土庭園。其實凈土庭園是寢殿造庭園的一種變異,只不過把寢殿變為金堂。這種庭園池、庭與佛堂成為一體,表達了凈土的莊嚴,以自然風景為主題,園內以金堂為中心,堂前掘池植蓮稱八功德水,池內築島架橋,以綠樹繞池,四處配以亭台樓閣。

凈土式庭園-京都法金剛院庭園


凈土式寺院池庭和寢殿造庭院,面積都比較大,包括湖和土山而以具有自然水體形態的湖面為主。如果湖面較大,則必在湖中堆置島嶼並以橋接岸,有時也以一彎溪流代替湖面。樹木和建築物沿湖配列,基本上是對自然山水的模仿。


這個階段的日本園林的特點還是對自然的象徵、模擬、因為早期日本庭園對相對不大(與中國相比),因此以縮景為主,但仍屬於真山真水階段;


2. 重理時期 (約公元1000年-公元1650年,平安中期至江戶初期)


日本最古老的造園著作是平安時代中期由藤原家族橘俊綱所撰寫的《作庭記》,這也標誌著日本園林重理時期的來臨。書中詳細記載了寢殿造庭園的造園方法,包括了陰陽五行和各種禁忌。此書的主旨是以自然風景作為造園的典範。

《作庭記》紙本墨書


《作庭記》認為,要順應自然的方法來修建庭園,然後在此之上去尊重造園者的設計和創造力。庭園雖不是自然風景,但是要參照日本的風景名勝,再加上名家造園,這才是最重要的。

日本庭園從自然風景中首先參照的是海,或許由於奈良或京都都處於被山所包圍的盆地之中,所以人們對以海洋進行庭園造型產生了興趣,而庭園旁邊的山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庭園的一部分。


被譽為無掛軸的山水畫的枯山水庭園最早也見於《作庭記》,枯山水一詞最早被寫作「唐山水」,「唐」表示中國之意,而「山水」在古代日本則表示園林,枯山水的原型便在於中國。枯山水一詞在《原平盛衰記》中還稱為「干山水」或「干泉水」,它一反「無池無水不成園」的傳統,而在沒有池子、沒有用水的地方散置數石和疊石造山,試圖產生一種野趣。

(補充一點,中國的園林並不是一定有水面的,特別是在唐朝時期,唐朝時期民風彪悍豪放,再加上長安地區相對少雨,因此在唐朝出現了一種「盆池」的園林景觀模式,即在類似於現在枯山水的庭園中置入一些石器皿,裡面有少量水,這可以很直接的認為是日本枯山水的原型,但是在中國政治中心南移之後,水量變多再加上國民性開始陰柔化,又重新回歸了山水格局)


在平安時期,枯山水只是宮殿系庭園構成的一個極小的部分,並未形成一種獨立的庭園模式,例如西芳寺庭園上部的枯山水部分,便是最早期的枯山水形式的寫照,具有大和繪風格的典雅、豪健風格。枯山水蛻變為現今我們所見得模樣須得經過禪宗的洗禮與結合,這將在「情/神」部分進行介紹。

西芳寺枯山水遺址

日本在應仁之亂之前,基本上屬於真山真水的池庭形式,池庭的布局及文化內涵是在不斷汲取消化中國園林文化中發展起來的,而且長期處於仿效階段,特點為參照自然要素,模仿自然風光,雖然早期的枯山水已經對自然進行了一定的抽象化處理,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師自然,是方法論,最後達到的也必然是自然主義。


3. 重情/神時期 (約公元1200年-1850年,鎌倉初期至江戶末期)


日本園林在這個階段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支。一支是沿鎌倉時期佛寺方丈庭發展,到室町時代形成禪宗枯山水;另一支則是深受中國宋元畫的影響,模擬中國山水畫卷形成了寫意性很強的池園式園林,這兩支脈絡也就是對神與情的探索。


1191年,禪宗由從宋朝歸國的僧人榮西傳入。他在京都修建了建仁寺,在鎌倉修建了壽福寺等禪宗寺院。禪宗寺院成了日本主要文化的中心,禪宗滲入到了日本人的生活之中。

建仁寺

自奈良時期以來,日本的佛教寺院都是朝南而建,而禪宗寺院卻選擇靠山的斜坡而建,所以寺廟不一定朝南。禪宗之所有選擇靠山的斜坡依山而建,是為了其寺院與自然景觀的聯繫。但是與日本不對稱的建築風格不同,日本禪宗寺院的布局是完全按照中國宋代寺院的樣式設計的,講求的是直線和對稱,山門、佛殿、法堂等在一條軸線上。


鎌倉時期,模仿中國禪林制度,日本在京都和鎌倉分別確立了五山,室町時期,京都與鎌倉的五山合併為新五山,五山禪僧中很多人都留學過中國,漢學造詣很深,以五山僧侶形成的以漢詩、漢文為中心的文化,被稱作「五山文化」。五山文化給日本園林注入了鮮明的佛教空寂色彩,由於五山禪僧深諳中國禪宗佛教的哲理,嫻熟禪宗山水畫的寫意技法,他們設計、營構的枯山水園林就成為禪宗精神的載體。嚴格內省式的禪宗,注重深思、頓悟和行動的禪,把宗教哲學變成了審美活動,把廣闊的自然壓縮在狹小的空間,以大寫意象徵手法為特徵,影響了禪宗園林的發展,並最終形成了枯山水。


枯山水園林從園林平面構成上來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庭內堆土或疊石成山、成島,使庭內富於起伏變化。如大仙院、珍珠庵石庭。

大仙院石庭


還有一種是僅在平坦的平庭內點置、散置、群置山石。如龍安寺石庭、龍源寺石庭。

龍安寺石庭

禪宗的世界觀、自然觀對於武士階級建造的庭園有著極大的影響。這種變化給室町時代的夢窗疏石的造園活動有極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鎌倉初期至中期,大量傳入日本的中國北宗水墨山水畫,對日本園林也同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北畫-匡廬圖 五代 荊浩


以北畫為造園粉本的寫意園林,把水墨畫從紛繁的想像中拋開非本質的東西,而僅僅以象徵手法將本質的東西表現為簡單形象的意圖,變為自然中的造型,用淡雅色調,配合丹楓、紫藤、櫻花等,使其更具有自然山水的寫意特色,庭園藝術高度發達,池泉規模小,或用纖細曲水形以觀賞為本位。


到了室町時期的夢窗疏石,其造園特點就是「殘山剩水」,這是中國宋代山水畫論中用的辭彙,意思是利用自然景色中的各種小景組合成為一種風景,而不是把自然景色中的大風景照搬下來。


桃山時期,美術擺脫了佛教的束縛,走向了大眾,代表日本文化的茶道、能樂、凈琉璃、歌舞伎等也十分昌盛,走向成熟,在這個背景下,草庵風自然式園林茶室——露地園出現。露地,指庭園大門到茶室建築物之間的空間,是由茶道儀式場所演變為自帶特定庭園的小型庇護空間。「露地唯塵世外之道,洗凈心塵之地」。

露地園-玉川庭圖


茶庭的面積比池泉築山庭小,要求環境安靜便於沉思冥想,故造園設計比較偏重於寫意。它重在近距離體驗,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試圖充分體現出大自然的美與靜謐,強調以自然界的某一片斷,來表現整個大自然的精神。

由於茶道的發展,更由於茶道在大名武士中的流行,茶庭在這一時期發展很快,而且深深影響到其他形式的園林,大名園林甚至把茶室茶庭整體搬入了洄遊型園林中,使茶室成為大名園林中不可缺少的構件之一。


另外,江戶初期,繪畫領域進入停滯期,園林在桃山時代形成的豪邁風格開始萎縮。1654年,中國禪師隱元帶著二十多人東渡,黃檗宗傳入日本,其中帶來了重要的中國南畫。1720年,擅長南畫的尹海和費瀾先後抵日,促進了南畫的興盛,這也帶來了日本繪畫的變革。

南畫-秋山問道圖 五代 巨然


具有南畫風格的新式園林形式在江戶中期出現。石組與樹木在園林中的關係至江戶初期為止是「石主植從」,入江戶中期以後,則是對等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植主石從」,修剪成球狀的植物上升為景觀的主要構成因素,這正是南畫的特徵。

受到南畫影響的日本園林


之後,江戶時代的日本庭師又大量引入中國明清兩代的文人畫法,他們因此創設一種新式的「文人畫式庭園」,代表作為桂離宮、蓬萊苑和詩仙堂。再例如明朝遺臣朱舜水渡日,主持修建了「後樂園」,向日本傳授了明代造園風格和技藝,使日本產生了類似蘇州園林的文人庭。該園的中國情趣對武士大名吸引力很強,江戶時期一時成為日本造園的模仿對象。

後樂園

江戶時期的武士大名主要追求的是現世的快樂,因此大名園林既不像凈土式園林那樣帶有單一的求佛色彩,也不像石庭那樣抽象而充滿禪機,更不像茶庭那樣處處瀰漫著幽玄氣氛。洄遊式庭園也就應運而生,它集各種園林形式之大成,如傳統的池泉、舟游、茶庭、枯山水等諸要素於一身。

此前的日本傳統園林通常以海洋為造園主題,而洄遊式庭園卻以名勝古迹為主題,將濃縮了的名勝安排在園內各處,而且還建造了海山川田園等各景,使園林的景觀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其景緻意趣十分接近中國式的大型園林,它把日本室町時代發展而來的坐觀式園林重新發展到可以身臨其境的洄遊式庭園,更接近中國園林、蘇州園林的意趣。

(因此日本園林也不是許多國人的刻板印象那樣,只是觀,日本的文人庭和洄遊庭其實都是可游的,只是這確只是少數。)


這一時期的園林或抽象、或具體地表現出順從自然、與自然同一的審美趣味。將自然通過縮景或超時空大寫意等手法納入小小的園林中,融情入景,賦之以神。


-------------------------------------------------------------------------------------------------------

最後總結一下,

通過以上對中日園林發展脈絡的分析、歸納,我們可以得到下面這個時期對比圖:

從此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中日園林發展確有差別,但是仍可以看出中日園林的同源關係,日本園林可以說每一個時期都受到中國的直接影響,而且每一次日本的園林的關鍵性轉折均是由於從中國得到了關鍵技術或藝術,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中國對於周邊國家的文化影響力之強大。

但是,就是這樣處處受到中國影響,每一次中國園林的風吹草動到日本都颳起一陣改革颶風的情況下,日本園林還是走出了與中國園林完全不一樣的路,這無疑是讓人費解的事,要解此悶,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簡單一講:


1. 造園之主的差別


中國園林的主人可以大約分為三類:皇帝、貴族與士大夫、詩僧,日本與之相對的便是天皇、貴族與大名、石立僧。雖然看上去是可以一一對應,但是細看卻是有很大的不同,簡單來說:


例如皇帝與天皇,中國的皇帝直到最後滅亡,大部分時間都是大權獨攬,皇權高於一切;而日本天皇在鎌倉時代(1192年)之前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而之後卻只是幕府將軍的傀儡,人身都得不到自由;

而中國的士大夫與大名的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中國的士大夫是相對流動的,中國的科舉考試作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上升台階,將中國整個社會結構不斷攪動而保證其新鮮度與活力;而日本的大名是世襲制,社會結構僵化;

而說到僧人,中國是一個宗教與社會脫離不開的國度,中國的名僧名道或多或少都會與名士交往,中國的僧人是偏向於士子或者文人類型的;而日本的僧人在日本有著比較獨特的地位,而且國家的宗教氛圍更為濃厚,僧人是社會脫離的,因此日本僧人是更宗教化的

造園之說,一分匠九分主人,園林之主的不同就帶來了園林的巨大差異。


2 造園思想的差別


對於造園思想我想從三個層面談起:一為國民層面,二為神人層面,三為哲學層面。


首先是國民層面,這更主要是由地理所決定的,簡單來講中國是廣袤的大陸國家,而日本是狹小的島國。中國地大物博,自給自足,再加上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傳統,因此中國的國民特點是漸進的、疊加的、穩紮穩打的模式,這也是中國園林從「形情理神意」這麼一步步踏實地走過的原因。而日本地勢狹小,地力貧瘠,其發展也滯後於中國許久,因此日本的國民特點是冒進的、脫節的、易受影響的,這體現在日本園林上就在於其發展的跳躍性與斷代感。


其次來到神人層面,中國一直以來是宗教氛圍並不濃厚的一個國家,對於神中國人確有敬畏之心,但是總的來說中國是更偏向於人本思想的,在處理人與神,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中國強調一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融合併和睦相處的思想,人與自然是一體的,這體現在園林上便是「游」;而日本人對於宗教如佛教、神道教的虔誠是遠超中國的,因此日本對於大自然是懷著虔誠地敬畏心理的,表現出來一種強烈的「小我」的意識,正是這種小我意識淡化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睦關係,轉而將人與自然隔開,懷抱著一種敬畏的心理遠觀,這體現在園林上是「觀」。

神道教

最後談到哲學層面,中日的哲學基礎均在於儒釋道這三家,但兩者對於儒釋道的理解卻有著很大不同。中國儒家思想代表了早熟的民族精神,它重倫理輕功利,追求山水仁德,主張將「情」、「志」融入山水之間。道家陰陽學說則倡導「天人合一」,「返璞歸真」。佛家注重「冥合自然」、「物我為一」和「超凡脫俗」。作為中國文化重要載體的古典園林,儒釋道思想體系交融滲透在園林之中:主張理想的自然天地與現實的生活場所相互統一,追求知性、情感、意向與自然融合。而日本對於儒釋道均是吸收之後進行了本土化改造,尤其是日本民族宗教化的特點,分別將儒釋道與本土的神道教進行了一定的融合,神儒一體、神佛一體、神道一體,甚至同名異質。


當然中日園林的差異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藝術差異(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審美差異(樂感與恥感、清雅與稚朴、幽與寂等),思維差異(中和與極端),原料差異(石材、植被、木材、水源等)等,在此就不再一一說明了。


篇幅所限,能力有限,在此擱筆,整個發展脈絡的梳理以馮先生的劃分為藍本,自身也有些許困惑,如有謬誤,請包含、指正。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Michelle 已經從傳統造園的角度(布局、理水、疊山、置石等)把中式園林與日式園林進行了比較,於是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去比較這兩者。

這是中國『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於16世紀畫的《松壑飛泉》。

幾乎是同一時間的日本,同樣是選擇』松『作為題材,長谷川等伯 畫出的日本國寶《松林圖》是這樣的:

看官們是否看出了兩者的巨大差異?
是的,雖然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受中國文化影響,但由於地理,民族,社會等等原因導致了日本的審美意象跟中國是不一樣的:中國更中庸,日本更極端。

「岡倉天心發現,中國人天性中強烈的常識因素使中國人在觀念的世界裡和行動的世界裡都不把事情弄到極端。他說,在這方面,日本與印度人更為接近。」(《亞洲藝術中人的精神》,遼寧人民出版社,P94)

繪畫藝術是反應一個時代視覺意向的良好媒介,用這個媒介作為引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文人代表文徵明構建的松林空間是自然化的,更為隨性與世俗。人物或建築大多隱於山林之中,而山水的嶙峋深幽才是空間突出的重點。在文徵明多次參與設計討論的拙政園中,我們可以看到島山上的雪香雲蔚亭藏隱於一片綠色之中,建築在這一視覺空間中是偏向於消隱的,這與絕大多數中國文人山水畫中建築與山水的關係是相當契合的。文人的審美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造園主人,造園者的審美意象,進而影響了當時的造園。

而作為安土桃山時代著名的畫家,長谷川等伯創造的松林空間更為直接與純粹,在400多年後的我們看來是那麼現代而具有禪意。與文徵明有王獻臣(拙政園主)作朋友一樣,長谷川等伯也有個朋友叫千利休,日本茶聖。他是一種很重要的日本庭院---草庵式茶庭的開創者,關於他有各種各樣的典故,其中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

一日,豐臣秀吉耳聞千利休的庭院里開滿了異常美麗的牽牛花。隨想定要去親眼欣賞的風景。於是,便命人去通知千利休在早晨舉行一個茶會。可是,當他來到千利休的庭院一看,發現滿園的牽牛花都被剛剛拔去,空空蕩蕩。豐臣秀吉十分的氣惱。他壓抑著心頭的怒火走進茶室。當他向茶室的壁龕一看,一朵孤清而淡雅的牽牛驀然入目,震撼無比。( 第七百三十五篇?牽牛花
,馬未都的博客)

犧牲千萬隻取一朵,在清苦的視覺之後體會一絲嬌意。無論是意向上的,還是體驗上的,都可以看出日本極端的美學特點。在這樣的審美意識下的日本園林是這樣的:

乾乾淨淨的青苔簇擁著飛石一直延伸到茶室的入口,入口狹小而高於地面,客人要足夠謙卑地進入到另一個空間去品茶...整個空間與行為體驗都是儀式感的,極致的。日本的其他傳統園林類型也都有這樣的傾向。

-------------------------------------------------------------------------------------------------------------------------------------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們探討日本園林跟中國園林的不同可能喜歡從現有物質層面去比較,但真正本質的,更重要的差別是民族性的差異。這樣的差異導致了,在審美取向上,在營建層次上都形成了巨大差異。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中國的水岸是曲折深幽的,日本可以選擇更為禪意的枯山水;中國的石頭選著了瘦皺漏透的太湖石,而日本選用了質樸的山石;我們喜歡玉堂富貴的玉蘭牡丹,他們喜歡清雅物哀的晚菊落櫻....這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兩國的審美傾向並不一樣。


很多中國人想去模仿日式的園林,絕大多數不過是臨摹個皮罷了,這裡面的水太深。別人庭院里一個洗手缽,為了長出合適的青苔要預先放在合適的環境中養個幾年,每棵樹都要精心挑選....沒有潔癖性格的中國人是做不來的,中國人做個園子,新的挺好,日本人做個院子,要長青苔才好,那叫侘寂。其實每個民族的藝術審美都有自己的優勢長處:中國對意的追求,歐洲對均衡的努力,伊斯蘭的抽象圖案,日本人的極致等等等等 因為這些每個民族才有自己的驕傲。最後,還是那句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這本來是 @謝竹君邀請回答的別的題目的回答,但兩題實在太像,就轉過來了。中式園林與日本園林,從造景設計上來看,存在著哪些差異性? - 石韋屬的回答


本質有差,旨趣大相徑庭
日本古典園林是「神本」的,中國古典園林是「人本」的
日本園林是自然的格,是自然的教堂,是有月落波心。
中國園林是人的格,是人的家園,是圓明內里乾坤。


最大的差距在於參與性,日本園林是給看的,出世之作,相當多的尺度非人化,人一旦參與園林尺度就相對怪異。中國園林是給玩的,入世之作,大部分園林都講究參與感,講究移步換景。


中國園林是將山水縮小,而日本園林把盆景拉大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而且很有興趣作答一番。
可惜這個問題涉及美容太過龐大了,鄙人自知能力不足,不能一一詳盡,在此略表挫見,錯漏百出,諸位見笑。(禁止私自轉載,轉載請聯繫。)


在王貴祥-《東西方的建築空間》里闡述了中西方空間圖樣的選擇分歧,以此導致東方人的空間觀與西方人大相徑庭。中國的古人們選擇了五/九方位的空間圖式,這一舉動影響到後世的中國人的空間。

「世之篤論,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為得,何者?觀今山川,地佔數百里,可游可居之處十無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謂此佳處故也.故畫者當以此意造,而鑒者又當以此意窮之,此之謂不失其本意.」
--宋《林泉高致》郭熙。

與西方人(還有後來的日本人)視覺感風景不同 ,中國人的愛好自然是願意去親近自然或者說願意和身體發生關係的.(這也是近代西方人在中日建築的觀察中更容易理解日本建築的部分原因) 可行可望在中國古人心中遠遠不及可居可游來得重要.

日本枯山水(誰去踩一下試試~~)--網摘
日本園林大家去過的話應該知道裡面的精緻景緻不能隨意活動,按筆者的理解是屬可行可望一類的,中國園林的許多表徵都包含了行望居游的四種狀態,這是本答案核心.

文苑圖(人趴在彎曲的松樹上,在矮石上座,小石磨硯,高石文案)--網摘
文苑圖中的自然,居然可以充當"傢具"的作用,人與自然,是有身體活動的.所以中國古人所存在的一種意識便是居游于山水之間並在許多山水畫上表現了出來.陶淵明作桃花源始,"山居"便一直是中國古人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山水畫是古人的最高生活理想寫照。

聽琴圖(松樹、石頭)--網摘
聽琴圖中,松作屋頂,石作矮凳,人在撫琴。這完全就是中國建築的客廳啊!當西方人不斷把建築建得高大蔽體的時候,中國古人卻一直夢想住在室外...住在大自然之中.所以我開始有點理解為什麼中國的山水畫有種說不出的"仙氣".它打造的就是中國人理想的居住環境.

蓮社圖局部(人在山洞裡居住)--網摘
蓮社圖中的人都住進了山洞裡頭了,這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稍微理解中國的假山為什麼是瘦漏透皺了吧?是因為它存在有山居意向所才具備了寫意的欣賞價值吧.而日本並沒有這種表徵.

上面很多答案已經給出了結論,可是深究下去還是能找到原因的點.
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中日園林的許多特徵都在居遊行望的選擇中被區分了,所以導致中日園林在面臨造境這同一個問題的時候出現了兩種各不相同的做法。


時間問題,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董豫贛&<山居九式&>、&<敗壁與廢墟&>、&<化境八章&>
王欣,金野秋&<烏有園&>


手機碼字,見諒
表現形式都有三種真、行、草。
側重點的不同,日本園林以其禪意而聞名表現為「草」
蘇州園林被盛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表現為「真」
共同點表現形式為「行」 以感官體驗為動態的,體現在蜿蜒曲折的小徑 ,「借景」等等元素上。
而中國古典園林以步移景隨,日本園林以靜觀為主
ps.沒圖真的好難寫
蘇州園林起源於春秋時期,歷史與文化底蘊濃厚,景觀與文學有天然的聯繫。景以文成,文因景名。以文點睛,更增人文氣息。
中國園林設計在鎌倉時代隨著禪宗一起流入日本。相比現在的蘇州園林,禪宗的美感在現在的日本園林上體現得更為突出。ps.還好去的是日本,到了棒子國就堪憂了
寫在最後,個人觀點,敬請指教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只服董豫贛,其他大多是胡說八道
感興趣的讀一下他的「理水兩相」


對道的理解不同。蘇州園林體現的道與古典哲學一脈相承,是鳶飛魚躍的生生之道。而日本園林的道如同他們所自以為是的茶道花道一般 是寂滅之道。


這麼大的問題夠我寫一篇論文了,讓我慢慢碼字。
一、園林題材
1.山水構架
中國是一個大陸性的國家,國土面積三分之二以上是山地、丘陵以及崎嶇的高原,地形複雜,自然景觀豐富多彩,有長江黃河,也有五嶽勝景,還有眾多著名的湖泊,這些自然景觀為中國造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因此園林造景方面也體現了很強的大陸性,並將「師法自然」發揮到極致,如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環秀山莊等,這些園林雖然造景形式有所差異,但在模擬自然山水這一點上多以大陸山河景觀為藍本。
而日本園林的基本模式來自於對海洋的描寫,日本島本身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海洋景觀,海景資源豐富。禪宗思想下的枯山水式景觀,是很多人對於日本園林的直觀印象,它是海景的抽象和升華,用白沙表現大海,用散置的山石表現大海中的島嶼。日本園林中這種對海景的抽象和熱愛深刻影響了日本園林的審美取向。
2.園林立意
中國園林,「首先是自然山水,然後是建築山水,再後是詩畫建築山水。這是一個由自然實體向人工實體,再向精神實體轉化的過程。」園林的功能目的從最開始的林圃、狩獵到觀賞遊樂居住再到寄情山水或象徵權利,如今聞名的江南園林更多的是園主人托物言志的媒介,是園主人人格精神的象徵和追求。
日本園林受儒學思想影響很深,在意境表達上學習中國,池泉式、枯山水式、茶庭式等多種形式能夠一園並存,這些不同的形式在有限的空間內,通過植被、石組等布置表現出深山幽谷之境,講求頓悟與靜思,表達對自然的崇拜與熱愛,從游賞、靜思中得到思想的啟發和升華。
3.園林思想
江南私家園林的園主人多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文人思想貫穿整個園林,從園林的題名到園林布局甚至每一處小品、細節,都極具內涵,廣泛受到當時的山水畫、山水詩歌影響,建築等級布置,融詩畫、書法、文學、哲學、美學於一體,既是文人雅士出仕之前的習業治學之所和退身之後的歸隱靜思之地,也是修身養性、安身立命之處,雖受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影響,同時也受到儒家思想體制的影響。
日本大名園林的園主人多武士出身,長期實行的武士道形成了武士們特有的品質和行為習慣,他們對君主絕對忠誠、知恩圖報、嚴以律己、品行堅忍,倡導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而同時大名園林的設計者不乏較高文化修養的禪僧,在效法中國儒道思想的同時也具有禪味和靜幽,形式嚴謹,細節精緻幹練。
二、結構布局
有人把中國古典園林比喻為山水畫長卷,意思是它具有多空間、多視線和連續性變化的特點。

例如蘇州的留園,空間組成複雜,就整體來看游賞路線和空間序列不算明顯,但我們可以將它分為幾個相聯繫的子序列,入口部分近似於串聯,中央部分基本呈環形序列,東部則兼有串聯和中心輻射兩種序列形式的特點。江南園林實際上採用的是一種綜合式的空間序列。為達到以小見大的目的,空間並非平面展開,往往幾經曲折才能到達園林主體空間,空間上的抑揚頓挫是城市空間過渡到園林空間的鋪墊,為內部的豁然開朗打下基礎。
日本是一個有著獨特氣候與自然環境的島國,四季分明、溫暖多雨、綠植旺盛,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也孕育了日本民族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這種審美態度奠定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礎,在很多園林作品中都體現了」自然之中見人工「的觀念。由於受到土地面積的約束,最大的日本園林不過一畝餘地,最小的僅有幾分之地。造園者就將自然提煉、濃縮,創造出了超凡脫俗、引人氣定神寧、入境入定的園林。

禪、茶、畫三者結合孕育而成的思想情趣,使日本庭園產生一種洗鍊、素雅、清幽的風格。隨著茶道的發展,在桃山時代興起了茶室和茶庭。茶庭大體上可以分為禪院茶庭、書院茶庭、草庵式茶庭三種,又因茶庭區劃不同而有一重露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三種,三重露地則有外、中、內三區庭園。到了江戶時代枯山水和茶庭形式得到發展,追求自然樸素,是一種綜合型池泉庭園。
三、設計要素
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要素《園冶》中介紹的很多,從《園冶》的目錄上我們就能窺得一二,相地,立基,屋宇,裝摺,門窗,牆垣,鋪地,掇山,選石,而這些在日本園林中也有體現而在具體的表達上則有多種不同。這些設計要素的差異又能寫一個長篇大論了,在這裡只講一下最明顯的幾個差異。
1.小山水
中國古典園林中講究一池三山,這一常見的形式來源於東海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的神話傳說,在掇山造石上,《園冶》中這樣解釋:」深意畫圖,余情丘壑;未山先麓,自然地勢之嶙嶒;構土成岡,不在石形之巧拙;宜台宜榭,邀月招雲;成徑成蹊,尋花問柳。「注重如畫的意境,而不是石形,這一點體現在中國古典園林的很多方面,每一個園林材料都沒有好壞,只有是不是放對了地方獨石則多選用「瘦」、「透」、「漏」、「皺」的太湖等。

而以山為主的園林,水是貫穿全園的脈絡,以水為主的園林,水是全園的中心。重去水,輕來水,湖石堆砌駁岸,岸邊植物少修剪,多自然曲折。「無水不成園」,劉敦禎先生總結:在園景組織方面,以水池為中心,輔以溪澗、水谷、瀑布等,配合山石、花木和亭閣,形成各種不同的景色,是我國造園的一種傳統手法。
日本大名園林中對石材的形態與江南園林不同,大名園林置石尤其欣賞石的原生狀態,因形就勢,追求自然天成之趣,注重表現自然的樸實和野致,講究造園思想中的「象」,鈴木大拙:「日本藝術家最擅長的妙計之一就是從不完美甚至醜陋的形式中尋求美的表現「。石材選擇上,多採用火山石,園林石景」或摹於滄海作島,或寫於蓬萊疊岩「,以模擬海景為主。

石組常常帶有豐富的寓意,如原始社會的巨石崇拜,巨石被注連繩(用麻或稻草編成的代表聖與俗的結界的繩子)圈起,被稱為」磐座「。磐座與周邊配石共同構成一個」神域「,即」磐境「。日本園林中的石組就起源於上古時代的」磐座「、」磐境「。
日本園林中的水有「真水」、「假水」之別,「真水」即真實的水景,理水手法與中國江南園林理水手法相似,不同的是「假水」,即枯山水,這是日本園林特有的理水手法。以白沙代替水體,用竹耙等工具將沙粒人為耙成各式各樣的不同水波紋來展現水面變化,寓靜於動。其實大名園林中還是多以池泉式的「真水」為主,「假水」只作為節點點綴其間。「一池三山」的手法在日本園林中也被廣泛沿用,龜石、鶴石與仙島結合,以龜島、鶴島的形式出現。
2.石燈籠

石燈籠最初為寺廟的獻燈,由於造型獨特而在庭院中得到廣泛運用,同時兼具照明功能。其設置根據庭園式樣和規模,最早出現在茶庭中,多是小燈籠,稍大的燈籠就會放在一些主要景點或平庭中,燈籠旁常會配上役石和役木。

3.石塔
石塔源於佛教,一般分為五輪塔、多寶塔、三重塔、五重塔和層塔等,其中層塔又可分為五層塔、七層塔、十三層塔等,五輪塔是五層塔的一種,由空輪、風輪、火輪、水輪、地輪組成,宇宙中一切都存在融會於五輪塔之中。體量較大的五重塔、多層塔可形成獨立借景,一般設置在山的中腹和島上,形成可眺望景觀。體量較小的多寶塔、五重塔多用作禪庭和石庭的添景,設置在草庵和低矮的灌木中,創造出一種幽靜的感覺。
4.手水缽和水琴窟

手水缽往往設置在茶室的入口處,供進行茶道儀式的客人洗手用,水琴窟通常在手水缽旁邊,當訪客在洗手的同時,也會聽見從地底下傳來令人愉悅的聲音。洗手的動作也可以被視為在彈奏「水琴窟」,洗完手後水的聲音很快的會消失,水滴清澈的聲音被認為可以幫助放鬆心情。

中國園林與日本園林雖然同出一宗,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發展方向,兩者的異同確實有很多話可以講,這篇答案找了很多資料論文,正好不久前也做過關於一個日本園林發展的PPT,有點存貨,有問題還請大家指正,可以再作修正與補充。


蘇州園林是具象的詩畫。日本園林是精神化的禪意。


蘇州園林是中式園林的傑出代表,運用寫意的造景手法,講究在依山傍水之地,修建亭台樓閣、石凳、小橋人家、曲徑通幽。園中石嶙峋,請流縈繞,古木參天,竹影婆娑,水波粼粼,林木森森,以小中見大的格調,塑造咫尺山水的格調。一步亦景,移步易景,隔窗望景,另有別緻講究。園中建池,池上建橋,橋的東西皆見水,意為左右逢源,園中栽種棕榕,意為中庸之道。
日式園林,善於選用質樸的素材,抽象的手法,表達玄妙道理,以「枯山水」為代表。
兩者從布局形式來看,都屬自然山水園。蘇州園林偏重山性,園必有山,日式偏重水性,園必有島;從意境看,蘇州園林尚文,人工之中見自然,日式尚武,自然之中見人工。
PS:本科時候一個生態建築之類的課,當時搜的材料,只能想起這些了。


借用陳從周先生的話:「日本園林是自然中見人工,中國園林是人工中見自然」。個人感覺日本的枯山水以砂石化境山水,極盡簡樸凸顯禪意;而中國園林以假山植被模擬山水,反映士大夫的生活情調和理想追求,表現出一定的享樂主義。
具體可參考盛翀《中日園林淺略比較研究》。


並非全面的講,只提供一個視角--生氣與剋制。生氣是指蘇州園林,計成講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猶如自然賦予生命一般,所以園林必是活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水必查其源,因為這是自然的恩賜……有緣來續


對於日本園林,所究不多,遂不在此贅言,與中國園林,道些許感言。
園林之美,何在?
此乃一問。自古有築園而居者數也,多不出與兩則,其一,身居要位覽天下之權柄者。此列人物家資豐盈,所建園者,多奇崛雄偉,有疊石成川,鑿池溢江之效。但自古如此園林皆逃不過一個「空」字,如古畫留白之意境,或有悠遠或有渺茫,多具北方建築軒敞大氣之感,如古往今來的皇家園林,如圓明園頤和園承德山莊等群建,甚至於傳說中的阿房宮。其二,功成名就之雅士或偏安一隅於山林者。如詩人王維的輞川別業,或者是「園冶」一書中計成爲阮大鋮建造的石巢園等等。


下圖一,頤和園(此圖原見於「園冶」一書十二頁,皆用於此)
下圖二,小園林(原圖見於「園冶」一書五十七頁,有感於「風吹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特用於此以為對照)
下圖三,四,故宮(原圖見於故宮遊覽紀念物圖冊)

今人亦有建園而居者,然恐空有其技而無其意,建築技藝出類拔萃者眾而深得古園其意境者鮮有?所謂園林群建,我認為不外乎四個字,「形」「神」「意」「趣」今人賞園,亦不妨於此下手,所謂「形」者,技藝模式也,如宋書「營造法式」所記載之建造形制,工藝細則之類,形乃一物之本,若瓶中盛水,可拘無形之物於一體也,即是約束,使之得見於天下,又是桎梏,使見之者成戍,最後亦是承載。以載其神。而所謂「神」者,即是一物之靈,今人見於故園,多感慨「此園之相地有術」「此園用料之考究(異物之特色)」「此園之處暗合風水」等等,更有文人頌出詩詞來讚揚,其中些許感悟不可為外人道也,即是所謂「大音希聲」之境,若有此者,可傳神也。今人賞園,多窮究工藝而忽視其神韻,斯憾矣,而「鳩杖板與」之意更是少見,有人遊園一場,僅止步於景點拍照,廁所尿尿,接著上車去睡覺,人問之,則答曰「去過」則未免有愧於幾十塊的門票。至於相較於日本之園林建築,我想異處便在於此,於形制上來看,公園六世紀中國園林隨著佛教傳入日本,奈良時期的建築皆有中國本土特色,此時建築可以說於外貌上差別很小,但蘊含其中的神韻不同。同樣的庭院,建於一處則有一處的意境,有時同一個庭院,放於別處給人的感覺便是大相徑庭,前些日子讀報,有說一徽州商人,斥資頗巨將一傳統老宅整遷移至加拿大,想來風情不一感覺定然不同,這也是「借景」一說的趣味所在,下文再詳細敘述。於此先放一圖,大家感受下借景(圖摘自網路)

遠方的塔樓即是借於遠景
再說其「意」者,常同「趣」相連,做意趣之解,人說「建築立於方野,又不是人,有何意趣可言?」然古宅如人,故園亦是如此。既有「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閑步。事與孤鴻去。探春盡是,傷離意緒。官柳低金縷。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斷腸院落,一簾風絮。」之寥落,又有「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禦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近綠水、台榭映鞦韆,鬥草聚、雙雙游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 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雲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清明看、漢宮傳蠟炬。散翠煙、飛入槐府。斂兵衛、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之閒情民風(此詩亦是當年風情,遊園怎可不反當年意境?如管「清明上河圖者,怎不明當時舟船羈客商旅如織之聖境?)


下圖皆是「姑蘇繁華圖」(徐揚,清)

有人雲「園林講求(縮景)」即將天下山水繪於一園之內總歸力有不及,名園皆將山水縮小,或取其精髓佈置一二,點頑石成靈性,就死水為清潭。此乃輕靈之技藝,尋常人所未及。故造園一事,著實是學不來的,古有王維以畫景成園(輞川別業),計成隨地勢成園(影園),園者又以山林為最,方有園林之稱,然通幽,隱僻,頌濤,掃雲,環翠,流青,總總之舉非閱盡山川胸有溝壑不可為。古人雲「三分匠人七分主人」所言之「主」者,能工也。雕樑畫棟,一架一柱,其中「隨曲合方」之意多矣。而縮景成園,自古最難為。想那山川萬種,歸於一園,豈能盡如人意?古人便生出「借景」之說
而與我來說,這借景應該可為中日園林的一點異同之處,我於日本園林研究不多,在此便只說中國庭院。先上一張圖於下:(圖片摘自網路,上有水印)

這是畫中滕王閣,建於唐初,因王勃詩雲「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名揚天下,此滕王閣便是借了贛江之景,遠於河道卻又立於河道,可謂有飄渺之意。我特意未於上處置今時今日之照片,便是有意借古人繪畫之意境來渲染。「林泉高致」中有「山有三遠」之說,高遠,平遠,深遠便是借景中佈置假山之法,往大處著眼,便是借遠景之說,如上圖,隔一河而知幽矌,虛實相應,又怎不能說秋水(贛江)落霞(遠山)乃至孤鶩(點綴)皆是滕王閣?!又皆在閣中呢?!
另有岳陽樓,亦是借近處洞庭湖之水光輕影,遠借君山之美呢~


再說一處古園,即計成為鄧元勛建造的「影園」
下圖亦是網上尋來,影園如今已是斷壁殘垣一片了(權且感受一下罷)

影園如畫,但盡毀於民國末年,此園據文獻所言,山影重重,柳影盈盈,水影粼粼。是小園藝境之典範,亭榭之間,青山為伴。影園之勝在於借遠處(西山)之景,於園內可觀山崗蔥鬱,更兼有名士集聚,紛紛不惜筆墨題詞寫句,有幾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之趣。這一點,也正是上文提及的「意」「趣」。正因這些文人墨客,故園方才有詩情畫意,方才如有靈之人,方才能萬物生動。
一座古園,雅氣最為珍重。今人坊間復建的園林,少了書卷氣,輕靈氣。多了幾絲倉促,多了些許浮躁。遊於其中,不見幽而見亂,雜亂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曲徑尋幽,錯落有致也絕非簡單的高低錯落,這其中有借地勢,有借亭閣,但無論如何,城市中喧鬧之地,都不適宜建築園林。再來一圖,
今人提議重建影園,但還是不要為好。山水已去,空建一個園林,又有什麼意趣可言?

再說古人有「天人合一」的理論,這一說在李零先生的「中國方術正考」一書中有獨到的見解,放於園林建築上來說,亦有其道理可言。也正如蕭默先生在「建築談藝錄」里所對比中西庭院一說,國人追求安逸,追求「順應天道」幽靜的庭院猶如可以隔離紛擾世事的屏障一般,將煩惱隔在門外?

再仔細想來,其實建一宅院有如建一城,城樓(門樓)大街(步道)小路(連廊)市中心的衙門(正堂)各家各戶的房子(室,房)觀景台(閣)城牆(圍牆)一應俱全。更有館(書房客房)亭,軒,樓,台,卷等等建築,各司其職,相應成一體。合之於將散之處,即是整體,又各有分割。
這也是園林之一大趣味,有時連廊有可透的花窗,其作用可比於室內之屏風,如下圖(此圖摘自網路,下方水印已註明出處,如有不妥?老衲我刪了自己去拍一幅換上)

門徑

更有大戶,堆土成山,又另做點綴成趣,如下圖(圖借用於一朋友之微博,我偷來姑且一用,未曾給他打招呼?若有不妥?我就自行另畫一幅換上)

再來一圖,詳細展現疊石為山,山上置亭的感覺(此圖摘自網路,下方有水印表明出處)

下面幾圖亦是中國園林古宅的繪圖,想來有心人能看出它和日本宅院的不同,老衲再補之若干圖於下

一園即可為天下,又可為孤園,非建宅之大小,而是觀園建園之人內心之大小。見景有思,便隨意取用,信手拈來,亦四季成趣。「桂影扶疏,誰更道,今夕清蟬不足」


另外再說下,若是美國一教授有意了解這些,可以去位於紐約斯坦頓島植物園內的寄興園看看,是全美較為正軌且完整模擬的「蘇州園林」另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明軒也可以去看看,但是,千萬別以為那就是中國園林的所有。

再另外,日本園林我是不會上圖的,亦無圖可上。但我僅知的東西中,有一物頗有趣,名為「驚鹿」又名「添好」。是庭院內的一方趣色亮點。而反觀日本之枯山水,著實為我平生所見之極惡。也許是在下心形蓮浮,不懂審美,但此物於我,亦絕非美也?但想來異同之分,也未免有些無趣,知同知異又如何?看那些美景如常,又何必因學術而輕分?


我覺得日本園林真比中國園林優秀,明顯看出花很大精力製造層次顏色變化,不說唐宋風格古木建築,單看園林的植物和石頭就能判斷那是大型盆景,我們應該多學習


推薦閱讀:

真正的蘇(維埃)式園林應該是怎樣的?
如果畢業以後不工作,去流浪,會怎麼樣?
風景園林大二,要不要去報手繪班呢?
蘇州園林當年的擁有者是不是土豪?

TAG:日本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園林 | 園林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