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會有「母乳過稀」或「母乳質量不好」這種問題嗎?
寶寶三個月,基本上全母乳,偶爾晚上不夠加60或90毫升奶粉,體重一直長得不多,每個月大概長倆斤,會是母乳稀么?一直被婆婆說快崩潰了!
這個問題很典型,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遭遇到。讓我們把問題拆分成4個小問題來一一梳理:
一、
母乳確實有稀有稠
母乳是為寶寶量身定製的最佳食物,母乳中含有乳糖、蛋白質、脂肪、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這些營養成分根據嬰兒的需求均衡配置,並能隨泌乳的階段動態變化。乳汁中的白色主要來自脂肪,在哺乳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乳汁的成分會發生變化,哺乳剛開始時乳汁中含有脂肪含量少,看起來稀薄,而哺乳末期脂肪含量則增加,看起來就更稠一些。其實脂肪含量增高是嬰兒停止進食的一個『『安全信號』』,媽媽們可以這樣理解,前奶比較稀,主要給寶寶解渴,而後奶越來越稠,會提示寶寶吃飽了要停下來。
前奶、後奶對比見下圖
二、
母乳過稀、質量不好是個偽命題
除了前面說的脂肪含量外,母乳的成分相對穩定,受母親的飲食和營養狀態影響並不大。有研究表明,非洲貧困地區處於饑荒狀態下的哺乳期婦女的乳汁的營養成分和營養狀況正常的哺乳期婦女並沒有明顯差別,都含有足夠寶寶所需的營養,這是人類千百萬年進化出的一種保護機制,優先保障嬰兒的營養供給。所以說,我們營養狀況正常的母親,都能分泌足夠的乳汁餵養好自己的孩子,不存在母乳質量不好的問題。
三、
評估孩子的營養狀況最重要的指標是生長速度
3個月大的孩子,大約每月長2斤,也就是說出生3kg的孩子到現在約6kg,體重剛好翻番,這符合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普遍生長規律,這怎麼能叫長的不多呢?應該是長得剛剛好才對。
四、
『被婆婆說崩潰』才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正如前面童鞋所說的,孩子和媽媽的乳汁都沒問題,現在最需要解決的是『被婆婆說崩潰』的問題。
家人關心孩子,擔心孩子吃不飽是常態,特別是婆婆說起常常會給新手媽媽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時就需要媽媽堅定信心,用科學育兒知識武裝自己,和家人好好溝通,分享自己掌握的母乳餵養知識,達成一致,共同照顧好寶寶。
附上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的小貼士,供參考。
最後,祝各位寶媽心情愉快,寶寶健康成長。
首先媽媽們要知道奶水清淡≠奶水營養差,外觀看起來清淡的奶水同樣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DHA、MFGM乳脂球膜,乳鐵蛋白等等,不僅能幫助寶寶健康地成長發育,還能幫助建立寶寶的免疫力系統。媽媽們要知道母乳是0-6個月寶寶最理想的口糧,而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至少至出生後6個月,且在適當添加輔食的同時可持續母乳餵養至2歲甚至以上。
許多媽媽們在母乳餵養過程中,面對來自四面八方質疑的聲音,往往讓剛剛成為媽媽的你變得緊張、敏感、將信將疑,但媽媽只要堅信,科學養娃才是硬道理。
@網藍頭條 謝邀,你的回答很有專業性,我也經歷過這個惶恐的階段,深知靠譜的母乳知識對新手媽媽多麼安慰。這位媽媽的焦慮我感同身受,所以我想補充一下,希望能全面幫到你。
我猜你焦慮的首要問題,是不知道這個體重增長是否正常,擔心由於自己奶水的問題導致孩子發育滯後,所以才會被家人說得很焦躁對嗎?
首先,每個寶寶生下來的體重就是不一樣的!
我的寶寶足月順產,近8斤,但有些寶寶生下來就只有5,6斤,而不到月份就剖腹產的孩子可能還要低一點,也就是說,孩子從剛生下來開始,體重可能就會相差超過50%!先天差異已經如此巨大,體重發育又怎麼可能用同一個體重或體重增幅來做標準衡量呢?兒科保健醫生是這樣建議的:在孩子出生後的2、4、6、9、12個月各稱一次體重;1-3歲,每隔半年稱1次;3-7歲每年稱1次。將每次結果標在生長圖上,描成體重曲線,然後對小兒體重曲線的形態和趨勢進行客觀的評價。如果孩子的體重曲線與標準體重曲線平行,表示生長速度正常;如果體重曲線平坦或向下,則表示生長緩慢。
明白了嗎?只要趨勢對,體重和增長偏小不是問題,只有趨勢不對,才是需要去干預的。
更簡單一點,寶寶每天食慾好不好,睡覺香不香,精神棒不棒,排泄正不正常,喜不喜歡和大人互動?如果這些問題的回答都是前者,那麼就沒什麼大問題的。
三個月的孩子堅持全母乳是對的,小月齡寶寶最好的口糧就是母乳。但關於母乳,各種奇奇怪怪的說法真是相當多,許多言之鑿鑿的說法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在哺乳階段我看母嬰論壇上和自家長輩口中就聽過不少關於母乳的說法,也找過通乳師和母乳指導,基本上每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說辭。一說母乳分為「前奶」和「後奶」,前奶以水和糖分為主,比較清淡,後奶才是營養;又有說乳房工作久了質量就要下降,所以每個乳房最多只能吃十到十五分鐘,吃完就要換邊,不然營養就沒有了。還有說母乳只有前六個月有營養,後面就沒營養了。各種各樣的說法滿天飛,初為人母的媽媽往往戰戰兢兢,搞不清哪個對哪個錯。
那到底母乳里的營養由什麼決定呢?是月齡,是時間,還是濃度?其實都不是。想知道營養由什麼決定,先搞清楚什麼是營養:奶水裡主要充分是水、糖、脂肪,水是主體,糖分和脂肪是燃料,這些對孩子都是必需的。但我們說的真正的營養,是礦物質微量元素、DHA、乳脂球膜、乳鐵蛋白、免疫成分等等。這些成分雖然占的比例很小,對孩子的大腦與身體的發育起的作用卻是至關重要的。乳鐵蛋白是乳汁中一種重要的非血紅素鐵結合,是母乳中的核心免疫蛋白,被譽為寶寶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沒有或缺少了以乳鐵蛋白為首的免疫成分,病毒就容易入侵;缺少DHA,大腦神經元就得不到充足的養分去生長,去組織成發達的神經網路;缺少鈣、鋅等微量元素,身體骨骼發育就會遲緩,反應會變遲鈍。
所以孩子前6個月,最好純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應該開始加輔食,但是有條件的話還是建議喂母乳,讓寶寶攝入各種營養,6個月之後的母乳,依然是營養豐富的,不管外觀是淡還是濃。
從外觀上來看,母乳確實有濃稠和稀淡的區別,所以許多媽媽按喝湯的道理,認為「清淡」就是沒營養,「濃稠」就是營養多,甚至會把前面的奶擠掉不喂,等後奶濃稠了再喂;然後在飲食上有意識多吃豬蹄、醪糟等「發奶」的食物,少喝水、少吃鹽,希望把營養都吃到奶水裡去,擠出稠稠的乳汁,把寶寶喂得胖胖的。
但實際上,這種看法並不對!決定奶水的外觀是淡還是濃的,僅僅是裡面的脂肪含量(其實煨湯也一樣,熬出乳白色的湯的秘訣就是讓脂肪形成微滴,外面被乳化劑包裹,形成穩定的乳化體系,然後均勻地分散在水中,跟營養關係並不大)。在哺乳過程中奶水的水分、糖分和脂肪含量確實有變化,但營養成分並不由這些決定。外表清淡的奶水只是脂肪含量不那麼大,所以看起來外觀顯得不稠,但裡面的營養成分一點不少,並且由於水分多,寶寶攝入這些營養更充分,吃了更健康。而後奶的脂肪含量可以讓寶寶攝入更多能量,讓寶寶吃飽、長高。媽媽如果一味迷信濃稠才是好,攝入過多高脂肪的食物,一方面會讓媽媽體重不必要增加(說人話,就是:長胖!),另一方面還容易堵塞乳腺,結成腫塊,甚至得乳腺炎,那可就糟了。
相信媽媽的乳房是有智慧的吧!只要均衡營養,正常哺乳就好了,不要頻繁更換,也不要刻意去觀察母乳是清還是稠,它會自動調整成分,先讓寶寶解渴、攝入營養,然後吃飽。祝一切安好。
母乳是最適合新生寶寶的食物,幾乎不存在母乳過稀或母乳質量不好的問題。相對牛乳來說,母乳看上去確實比較稀,但這不表明母乳營養不足,而是由於母乳中的蛋白質,鈣、磷、鈉等礦物質的含量明顯低於牛乳,而水分相對較多的緣故。嬰兒配方奶中的蛋白質含量已經大大下降,但考慮到牛乳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母乳有較大差異,為保證部分人體必須氨基酸供給,配方奶的蛋白質含量仍然高於母乳。同樣由於考慮鈣等礦物質的吸收問題,配方奶中的礦物質含量也仍高於人乳。因而母乳看上去比配方奶稀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事實表明,母乳低蛋白質,低礦物質含量與人類寶寶的生長需求一致,對寶寶近遠期健康都有相當大的好處。早期人們採用未經稀釋的牛乳餵養嬰兒,由於牛乳蛋白質及礦物質含量高,因而滲透壓高,結果造成嬰兒腸道滲透性損傷,引起腸道出血,甚至死亡。這也是為什麼一歲以下寶寶不宜飲用牛乳的原因。近期的研究則表明,即使配方奶中的蛋白質含量只稍高於母乳,但仍然是造成兒童和成人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母乳低蛋白質和低礦物質含量還有利於減輕寶寶胃腸道、肝臟、腎臟負擔,保護寶寶嬌嫩的器官,從而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
都說母親最偉大,母乳成分也說明了母親的偉大。哺乳期母親通過動用自身的營養儲備,竭力保持母乳營養成分的相對穩定並與寶寶的生長需求一致,保證母乳的高質量。研究表明,即使當母親自身處於營養不良的邊緣時,母乳中的成分仍然保持相對穩定,如非洲處於半飢餓狀態母親的乳汁中仍然含有足量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同時,母乳成分也會隨著寶寶的生長而變化,如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會隨著哺乳期延長而逐漸下降,與寶寶生長速度逐漸趨緩相一致。
當然,由於人體的複雜性,極少數媽媽的母乳有可能存在某種特定營養素的缺乏,如母親鋅轉運體ZnT2基因(SLC30A2)G87R位點的雜合突變可造成母乳中鋅缺如,進而導致母乳餵養嬰兒鋅缺乏,但這樣的病例目前全世界只有個位數的報道。對普羅大眾來說,並不需要費心考慮這樣的特例。
如果沒有婆婆這個生物給你的壓力大概你不會這麼問,看來你挺焦慮這個問題的。
一般來說,能上知乎的母乳媽媽營養不會太不良,即使是全素的媽媽只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等也不會有母乳質量不好的問題。
UNICEF和WHO都有過考察,在非洲或者饑荒條件下的哺乳期婦女的乳汁中仍舊含有寶寶需要的營養,這是一種保護機制。
我們用吸管喝鮮榨果汁,剛開始喝的是稀的,後面就有果肉,需要稍微用力喝出來。
寶寶吸吮母乳也一樣,一開始喝的是容易流出的你或許看到有說"前奶"的乳汁,後面的是富含脂肪的所謂的"後奶"。實際上都是乳汁,只不過後面稍微需要點兒"吃奶的勁兒"。
假如給寶寶用奶嘴(尤其在奶量還未建立平衡供給的時期),那麼容易造成他用吃奶嘴的方式吸吮乳房,達不到有效吸吮(上下嘴唇翻開,含住大部分乳暈,舌頭裹住乳頭和乳暈等),刺激不到足夠乳汁。
奶嘴由此被WHO的codex限制,實在是在早期干擾母乳餵養成功的一大因素。
SO,屏蔽婆婆,扔掉奶嘴,勝利在你手中和奶子上,加油,你可以的。
我認為解決答主問題的最佳辦法應該是:發脾氣!
不要笑。我很認真的。要強烈的表達自己對於婆婆越界的憤怒。
養娃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其實並沒有完全的對與不對,比如寶寶的奶瓶到底要不要每天消毒?每天洗澡還是隔天洗澡?今天是穿多一件還是少一件????其實很多情況下是,都可以!
但是主要養育人的心情會很不一樣。新手媽媽總會有點這樣那樣的焦慮,這時候如果還有人在旁邊一直叨叨一些有的沒的問題,那真是太煩了!小孩長大的過程中會伴隨無窮無盡的「決定」,現在才是剛開始,以後還有什麼時候添輔食,用不用學步車,把不把尿等等等等婆婆念不完的分歧,答主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是:確立自己主要養育人的地位,我的娃大決定都得聽我的!
老人的問題在於總愛用自己過時的觀念進行指導,而且認定了的事情,你怎麼跟她講科學道理都是不聽的,所以不如讓他們明白,這事兒我說了算,你念叨也沒用,再念叨我就煩,就發火就吵架就哭(趁著自己還可以用激素水平不穩定當借口趕緊用這招噢),家裡永無寧日,你們看著辦吧!
小嬰兒沒那麼脆弱,怎樣都會長大,答主大可以放寬心。
每個月長倆斤還不好啊
關於體重:每個月體重或身高都有增長就可以了。具體你可以參考WHO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統計的母乳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鏈接是:兒童0-5歲身高.體重.頭圍標準表(匯總貼)(WHO標準2006)_兒童成長曲線_WHO標準
關於母乳夠不夠:你三個月以來都是親喂寶寶的話,母乳供給肯定已經平衡了,完全能夠滿足寶寶需求。晚上的那頓奶粉完全沒必要添加。
心理問題:不要太在意你婆婆的質疑,老一代的人沒有科學觀念。母乳餵養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一般來說只要你自己沒有營養不良,一日三餐正常飲食,你的母乳就不會存在太稀或者營養不夠的情況。如果你太焦慮反而會影響寶寶情緒,同時也有可能影響母乳產量,太抑鬱的話產量真的有可能下降一點點。如果你實在不放心可以把自己的母乳拿到醫院去化驗,但其實這沒必要。
關於母乳稀不稀:母乳看起來確實會比牛奶稀。母乳的前奶比後奶稀但前奶能夠給寶寶解渴並且含有大量乳糖供給寶寶腦部營養的,所以看起來稀的前奶不等於營養低。母乳擠出來後在冰箱會靜置分層,看起來會很稀。這一切都不是母乳沒營養的證據。
讓你的寶寶更胖一點?橫著長也是長豎著長也是長。有一些寶寶會把更多能量放在長身高上。這些都和遺傳有關。當然你也可以做一點努力讓他更胖點。比如餵奶時候盡量喂長時間一點,比如一次喂20分鐘左右。這樣可以讓他吃到更多後奶,後奶脂肪含量高。每次餵奶兩邊都喂兩次也能吃到更多後奶。當然以上只是建議,具體吃奶模式還得看你寶寶的喜好,不要強迫。另外四個月以上可以加一點米糊等輔食。還有要保證寶寶的睡眠充足。
最後要說的:其實育兒和母乳都是比較自然的事情,不要太刻意太焦慮。尊重寶寶,尊重自然規律。等你寶寶大一些,你經歷的多一些,你就會漸漸發覺曾經那麼焦慮的其實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好好享受寶寶長大的過程吧。
我在月子里的時候有和你一樣的困擾,並且我的寶寶三個月一共也就長了五斤多,月子里也是婆婆老說孩子吃不飽讓加奶粉,本來一直都很和睦的婆媳關係也幾近爆發。我一直相信我懷孕期間做的所有科學哺育功課,但被人天天念叨難免心情燥郁,也影響了泌乳,甚至我那接受過資本主義教育的老公也勸我加奶粉。但我很感謝我媽媽一直支持我,她時常在我婆婆面前說我開奶時如何有毅力,哪怕乳頭被寶寶吸出血泡都要忍著。後來實在鬥爭不過婆婆那邊,差點被憋出產後抑鬱,每天都要躲在卧室哭幾次。我媽媽說,那就買一罐奶粉,讓他們看著也少念叨你。當然那罐奶粉最後還剩很多都沒吃完。出了月子少了人念叨,奶水緊接著就變好了,有一次因為堵奶去醫院做疏通,護士都說我奶水特別多特別好,關鍵我還沒再喝湯水了。對於沒有各種過敏和禁忌症的寶寶來說,奶粉真的是一件多餘的東西,堅持多讓寶寶吮吸,保持心情舒暢,讓他們念叨去,我自巋然不動。
先直接說我的回答:存在母乳過稀的情況。請聽我的理由。
題主的這個問題實際上有兩個點:
1、母乳是否存在過稀的情況?
2、過稀的母乳是否營養不好?
我們先來講講神奇的母乳:
人類母乳最大的特點是其成分與子代的發育同步變化,母乳中含有動態變化的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很容易發生變化。
在整個哺乳期間,在一天之中,甚至在一次哺乳過程中母乳的成分也都不是一樣的。且每個母親的母乳營養成分也是不完成相同的。
母乳中這些變化可根據嬰兒的不同需求,向其提供合適的營養,並且母乳種類豐富的的氣味和口感也能刺激嬰兒的感覺統合。很重要的一點是:人乳獨具的特性是專為人類而設,人乳中的許多成分都肩負雙重角色,如一種成分可增強營養,同時也可增強免疫力,或者增強營養的同時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
基於以上研究定論,我們相信以下情況的真實性:1、哺乳期的媽媽情緒過激,或者吃了刺激性食物,可以導致乳汁的口感、成分、氣味發生變化;2、A媽媽和B媽媽的奶水口感、成分、氣味不一樣,這一點問寶寶可以證明,有些寶寶堅決不吃別人的neinei。
那麼既然每個媽媽的乳汁成分不一樣,當然就有稀稠、有營養沒營養的不同。另外,我們完全可以猜想:除了可見成分的變化,是否還存在我們一些未知的信息傳遞呢?
自然界還有多少未知的秘密未被我們發現!包括我們的乳汁。
我們來看看乳汁是如何產生的:
分娩以後,媽媽至少有8種以上的激素參與了乳汁的分泌過程(理論的東西百度一下,前面的大俠說得很清楚了),簡單點說:血液在腺泡腺細胞內轉化成乳汁的。也就是乳汁是血液轉化而來的。那麼媽媽血液成分不一樣,轉化的乳汁當然不一樣。一個貧血的、免疫力弱的、血脂高的媽媽與身體健康的媽媽;一個營養全面的媽媽與營養不良的媽媽;她們的乳汁質量當然不一樣。非洲饑荒的哺乳媽媽,她的乳汁怎麼可能一樣呢?如果一樣為什麼要鼓勵哺乳媽媽飲食營養均衡呢?為什麼要媽媽多吃魚,多吃高蛋白食物呢?甚至可以推測:一個陽光開朗的媽媽、一個心地善良的媽媽、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在她的乳汁當中是否能傳遞更多積極正面的信息在她的乳汁當中呢?不要著急否定,孩子的性格,是否在母乳這一刻都打上了母親的烙印?
現在我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母乳是否存在過稀的情況。
我們知道初乳和成熟乳,前奶和後奶是不一樣的,這證明奶水的確有濃淡之分,那麼,是否存在某種行為可以導致奶水過稀呢?
成熟乳中90%為水,10%主要是碳水化物、蛋白質、脂肪等。如果奶水過稀有三個可能:
1、媽媽機體攝入水分過多,導致乳汁水分含量高。
2、媽媽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攝入不足,乳汁中那10%的含量不足
3、泌乳功能失調,造出來的乳汁不合格
我們強調哺乳期的媽媽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原因是提高乳汁中蛋白質的含量 。我們提倡哺乳媽媽適當運動,飲食均衡,情緒樂觀,不也是讓我們的乳汁質量好,造乳汁的機能運行正常嗎?相信有很多媽媽經歷過無論怎麼努力,就是沒有奶水。不就是泌乳機能失調了嗎?
用工作中的一個例子來解佐證一下:
很多生理性大漲奶的媽媽,兩個乳房脹得和石頭一樣,所以俗稱石頭奶,媽媽們想想當初的痛苦漲奶的經歷。遇到生理性漲奶的粉絲客戶,我習慣地告訴我們的催乳師:不要害怕,這是給我們中醫催乳師送錢來的。原因是:剛剛分娩的媽媽,常規經歷5-48小時的生產,體力透支,忘記進食喝水或者不能喝水(不要說輸液補液,有機會理論機體通過腸胃吸收的水分不同點),不眠不休,傷口疼痛不想上廁所;新生兒降臨,一地雞毛的瑣碎事情太多。很多媽媽幾乎忘記喝水,血容量嚴重不足,這個時候分泌的初乳粘稠得像膠水,當然排不出來。加上激素作用乳腺充血腫脹,不痛不脹才怪。我們接到這樣的單,第一時間通知媽媽,大量喝水。溫開水1500毫升以上,配合中醫肝經經絡穴位的調理,局部乳房疏通一下乳腺導管,很快就好了。(我有個專屬表情就是:喝水就有奶)。原因就是:水是小分子,迅速補充血容量,稀釋乳汁。乳汁不那麼粘稠。當然很快排出來了。
所以我的結論是:存在母乳過稀的情況。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不用解釋了:過稀的乳汁當然沒有營養。當然不排除寶寶這方面的原因,比如吸收功能強弱的問題,不在本回答內考慮。
這個題主問"寶寶三個月,基本上全母乳,偶爾晚上不夠加60或90毫升奶粉,體重一直長得不多,每個月大概長倆斤,會是母乳稀么?一直被婆婆說快崩潰了」。「會不會是母乳稀」與她給出來的論據是不相關聯的,也並不是說由此而要加奶粉。遇到母乳餵養的不同問題,媽媽更多學會自己找原因。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你的是推測沒有經過研究,嗯,我很想去研究這個問題,目前我的思考和結論來源於催乳工作中大量的實際案例,和我對理論知識的梳理。問問樓上各位大俠的回復,是不是複製粘帖過來的?如果是請不要噴。西醫是詢證,中醫理論整體觀念,脫離媽媽這個機體本身,單純研究成分是不對的。就像中醫所說的人體中的「氣,氣機」,對著一個死去的標本如何能研究得出來「氣」,如何看得見「氣」。說偏題了哈。
世間萬物,生氣盎然,其中關隘千絲萬縷,何況乳汁。一個母乳媽媽。飲食均衡,調適情志,專註哺乳孩子的角色,看手機時間少點,看孩子的時間多一點,哺乳和養育孩子是女人的本能和職責,少點抱怨,快樂幸福地享受我們這個偉大的角色吧!
母乳餵養——自然之愛!婆婆潛意識裡總覺得媳婦不會照顧自己家的孫子....有的甚至還希望孩子能脫離母親。我有個同事的婆婆就總問孩子爸說:你說我把娃帶回來老家能養活嗎?孩子爸回答:能呀,餵奶粉就行啦。媽媽聽見氣死了想:我還在這呢,跟我說真想過去給這兩個一人一耳刮子....媽媽上班後,奶奶給吃很多輔食,孩子大便乾燥,拉粑粑都叫喚,媽媽周六日趕緊多喂些奶,奶奶說:還是你上班好,孩子都不吃輔食了....我同事無語了,跟婆婆也無法溝通 動不動就是那時我們怎麼怎麼樣,孩子大便乾燥是因為媳婦上火了要多吃蔬菜…完全沒辦法,就覺得可憐孩子。
這也是好多孩子都是姥姥帶大的原因,在奶奶心裡媳婦沒有血緣關係,說到底還是個外人,就跟奶媽差不多,而在姥姥心裡女兒和外孫是一樣疼的!
她說你母乳稀,你不會說她買的菜不好嗎?
有輸入才能有輸出嘛。
告訴你婆婆,一個月長2斤是非常標準的新生兒生長速度,完全不必要為此焦慮。
母乳確實有稀稠之分,這主要是由奶里的脂肪含量決定的,而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是通過稀稠判斷不出來的,需要到醫院去檢測。我相信你的奶營養肯定沒問題,但為了堵住你婆婆的嘴,可以花錢去檢測一下。
判斷孩子的餵養情況,不是看吃什麼,而是看拉什麼。如果奶稀,孩子會吸收的比較徹底,於是拉得少甚至不拉。而如果孩子的大便量正常,甚至含有顆粒狀的奶瓣,說明你的奶里的營養足夠,孩子還有些消化不了。
另外你的孩子應該已經到4個月了,可以開始考慮添加輔食的問題了。一般人們說母乳餵養到6個月再添加輔食,但也是因人而異的。你現在可以先觀察孩子的大便和體重,如果大便少且稀,體重半個月內沒有任何增長(這個時候你婆婆大概要瘋了),就可以一點點開始添加輔食了,這樣你的壓力就會小不少。
雖然我判斷你的孩子毫無問題,但如果你和你的家人仍然認為孩子營養不良,那就斷掉母乳餵奶粉好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總之不要在這方面給自己壓力,得不償失。
本來母乳餵養是讓媽媽和孩子都很受益的事,可偏偏由於身邊充斥著來自親媽、婆婆以及「過來人」的無知論調,各種「你奶不好,餓著孩子」、「1歲的孩子還吃母乳,羞不羞,快斷了吧」、「發燒就別給孩子餵奶啦」的傳言充斥在母乳媽媽身邊,整個人都不好了,藍受香菇有木有?
來來來,今天米粒媽就給大家深扒一下最常見的幾條,有人再拿母乳說事兒,你就理直氣壯地告訴TA:這些都是假的!母乳媽媽不容易,母乳媽媽最偉大,你造你的遙,我喂我的奶,不服忍著!
「謠言一:母乳過了6個月就沒營養了,吃不吃無所謂最坑娃的說法,多少媽媽受了這種說法的蠱惑,早早給娃斷了奶。作為娃自帶的口糧,母乳是一種「智能食品」,會自動調節分泌的量和成分,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需求。
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但還是以母乳為主,不用擔心營養不足而斷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到兩歲或兩歲以上。現在奶粉安全問題頻發,媽媽的乳汁難道不是最天然無添加的食品嗎?省下的奶粉錢,能給寶寶買多少繪本、玩具和漂亮衣服呀?!每個母乳媽媽都是行走的印鈔機,不解釋!
(一張圖告訴你母乳餵養和配方粉餵養的優劣)
「謠言二:媽媽感冒發燒了,不能餵奶
媽媽感冒發燒,別說餵奶,只怕是想抱抱寶寶都會招致家人一片反對:快離孩子遠點兒!別傳染給孩子!
事實上媽媽感冒並不影響哺乳,只要帶著口罩餵奶就行了。聽到有人講發燒時乳汁有毒的說法,米粒媽就呵呵了。正相反,媽媽發生感染時,乳汁中的抗體對寶寶恰好能起到保護作用呢。
母乳媽媽生病了,千萬別因為要餵奶,死扛著不吃藥哈。大部分藥物能進入母乳的劑量都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小。至於藥物是否安全,可以參考美國兒科教授Thomas W.Hale創立的哺乳期藥物危險分級系統。Hale教授將其危險性分為L1-L5五個等級,其中L1級最安全、L2級比較安全,L3級中等安全,L4級可能危險,L5級為藥物禁忌。L1-L3級是比較安全的。
「謠言三:寶寶生理性腹瀉,應該斷母乳寶寶每次排便次數多,而且為稀便,但是大便化驗正常,寶寶身高發育標準基本正常,基本可以判斷是生理性腹瀉。生理性腹瀉不是病,和媽媽的飲食沒有關係,更不能證明媽媽的奶不好。有些媽媽的母乳所含的營養成分超過了寶寶的需要,而寶寶的消化能力有限,多餘的部分只能排泄出去。
生理性腹瀉不用做任何措施,等到添加輔食之後輕裝會有所好轉。對於少部分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添加乳糖酶,緩解腹瀉癥狀。無論如何,因為生理性腹瀉,給寶寶斷母乳,或者轉成配方奶粉都不明智。
「謠言四:來姨媽之後母乳有毒姨媽冤枉啊!沒有證據表明姨媽駕到會影響母乳質量。聽到這樣的謠言米粒媽也是醉了,大家都別信啊,繼續堅持母乳才是正經事。
來姨媽時,母乳量一般會減少,乳汁中所含的蛋白質和脂肪量也稍有變化:蛋白質含量偏高,脂肪含量偏低,有可能會引起寶寶暫時的消化不良。但並不是說這個時候母乳不好或者有毒。媽媽「產量」減少,更應該讓寶寶多吮吸,多喝水,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愉悅,重新當個大奶牛。
(9種催乳食物)
「謠言五:寶寶瘦瘦的,一定是媽媽的奶水沒營養判斷寶寶的胖瘦,要看生長曲線,不能靠大人的心理作用,更不能跟別的孩子比。老人總喜歡白白胖胖的小朋友,認為那是養得好。其實判斷寶寶生長發育的標準不能靠視覺,而是靠生長曲線。米粒媽給大家提供一個神器,它嚴格按照WHO(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制定:
http://www.who.int/entity/childgrowth/software/WHO_Anthro_setup.exe
(複製下來,在電腦上下載安裝)
既然是生長曲線,肯定有上線和下線,米粒媽知道很多媽媽對自家娃高要求,一定要跟上線比,其實是不科學的啦。寶寶的身高體重,絕對不能跟上線比,也不能跟別人家孩子比,要跟自己比,跟自己以往的生長曲線比。
母乳是寶寶自帶的口糧,無論寶寶多大,都會提供給寶寶豐富的營養,單靠寶寶胖瘦來判斷媽媽的乳汁是否有營養,實在很無語。
「謠言六:寶寶天天吃母乳,都不好好吃飯了,趕快斷母乳寶寶不好好吃飯有很多種原因,比如家人總是追在屁股後面喂飯,比如常給寶寶吃零食養成不良飲食習慣,再比如給寶寶吃慣了高糖高鹽的重口味食物,很難再適應清單的飯菜。不好好好好吃飯和吃母乳之間實在沒啥必然聯繫,用斷奶來解決這個問題,不去檢討日常飲食習慣,只怕即使不吃母乳,依然不會好好吃飯。
母乳究竟該吃到什麼時候?中國營養學會、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都是6個月純母乳,添加輔食之後堅持母乳到2歲以上。對於母乳媽媽來說,想要頂住所謂的好言相勸的壓力,只有多多接觸科學、正確的育兒理念,不搖擺不定,人云亦云,只要你有奶,只要條件允許,就享受這一段美好的哺乳時光吧!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標準:1寶寶能坐穩了,證明寶寶腸胃發育好了,就可以接受輔食了;2、寶寶可以用手抓東西往嘴裡放了;3寶寶流哈喇子了,哈喇子裡面有幫助消化食物的酶。
母乳的稀與稠是媽媽的身體根據寶寶的身體需要來分泌乳汁的,媽媽的乳頭不單單是出奶的器官,也是寶寶和媽媽的連接信號,通過寶寶的吸吮,媽媽身體就會知道寶寶需要什麼樣的乳汁,媽媽就分泌出寶寶所需要的乳汁。比如寶寶感冒的時候,媽媽的身體通過寶寶吃奶就會知道寶寶感冒了,身體就會分泌出抵抗感冒的抗體,使寶寶儘快痊癒,包括寶寶發燒也是一樣的。所以媽媽分泌的乳汁隨時隨地在變化,有的媽媽把乳汁儲存起來留到以後吃,這種乳汁不一定適合六個月寶寶的身體需求。
判斷純母乳的寶寶是否吃飽要看二便,即大便和小便,大便每天少量大便兩次以上,一天一次或兩三天一次甚至五六天一次多量的大便也正常,只要寶寶吃得好、精神好、睡得好都正常。小便每天六次以上。還要看體重:三個月之內每周長170克,三個月到六個月每周長110,到六個月就長得很慢了。只要符合以上標準寶寶就吃飽了。
你老公去哪了?不懂得保護你不受煩擾嗎?我剛懷孕就跟我老公說過,我不會仗著自己懷孕就整天作,但我懷著孩子本來就辛苦,不應該受到任何外來的委屈,你得負責保護我,擋住傷害。
現在孕晚期,婆婆整天嘮叨我要胎教,因為我們不住在一起,我胎教她也看不到,我跟她解釋過很多次,我們胎教做的很好,她還是整天嘮叨,不勝其煩。後來我老公就炸了,一個電話打回去,告訴她以後別嘮叨,不然不回去了,孕婦需要好心情,她這樣做是在害自己的孫子。然後婆婆就再也不敢說了。
後來關於母乳餵養和紙尿褲的問題上,也和婆婆起過衝突,我老公就一句話,孩子是我們的,我們說了算,你要是總摻和,我們就不帶孩子回來了。
在母乳的問題上,從婆婆到七大姑八大姨,各種「逆耳忠言」,還說得有因有果有理有據的,譬如以下。
「你看,你的奶水,清得像水一樣,有什麼營養?」
「你看,小區/隔壁的娃長得圓呼呼胖嘟嘟的,咋我孫子都不胖,肯定是你奶好,要吃奶粉才長得好啊」
「都喂6個月了,還在吃母乳啊?奶水都沒營養了」
「大姨媽來了,奶水就沒營養了,也少了,娃吃不飽,斷奶吧」
「娃都1歲了,還吃什麼母乳,都不好好吃飯了!」
……
綜上,提!前!斷!奶!吧!!!
題主一定要頂住婆婆的壓力,科學喂哺,不要太焦慮,保持心情舒暢,這樣對你自己和寶寶才好。不然等到後期寶寶大了或者來大姨媽了,婆婆有更多的借口來念叨你。
而有多少媽媽跟題主一樣,一路跌跌撞撞,受了這些無稽之談的蠱惑,在母乳上問題上躺槍的?
現在都提倡母乳餵養,是因為母乳餵養好,但是怎麼個好法?母乳到底喂到什麼時候?寶寶不像喝奶粉的娃娃長得那麼胖,為啥心虛自己母乳是不是真的沒營養,或者奶量不足?下面我來詳細談談這個問題。
一、為什麼有些母乳很清,不是乳白色?真的是沒有營養嗎?
那我問你,有沒有營養靠什麼界定?要像營養快線那麼白才叫有營養嗎?而且濃淡=營養嗎?必然不是的。
有的媽媽發現自己擠出來的奶水看上去有些稀稀的、淡淡的,甚至剛開始像水一樣,不如牛奶那麼「濃」。所以有的人就會質疑,這樣的奶沒啥營養,寶寶吃不飽,或者不扛餓(我腦子裡突然蹦出馬東東念穀粒多燕麥牛奶的廣告詞…國際扛餓大品牌),不如配方奶。其實對於絕大多數媽媽來說,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極其特殊的情況不討論)。
母乳有前乳和後乳之分,營養成分也有所不同。前乳就是每次哺乳時最先產生的奶,也就是前幾分鐘出來的奶。它含水量多,可以給寶寶提供豐富的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分,還含有具有抗癌能力的免疫球蛋白。經過寶寶充分吮吸後,幾分鐘之後的奶,就進入了後乳。後乳則含有較多的脂肪,看起來比前奶濃,更加乳白。它可以提供大量的能量,助力寶寶成長。
而母乳擠出來放置一段時間後,又會分離分層,上面是脂肪,下層清的是水分、乳糖等。
左邊是我剛擠出來的,右邊的放置了半天,明顯看出分層。
但是有的人會說,即使是後奶,看起來也不如配方奶那麼厚實啊。這因為母乳不同於牛奶/羊奶,它的蛋白質和脂肪的顆粒比動物蛋白的小,這正是母乳的優勢。所以母乳很好消化,可以很好的保護寶寶嬌嫩的腸胃,而且母乳可以做到按需餵養,想吃時隨時有,還是37度恆溫。
而且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母乳味道,媽媽們的飲食甚至都能通過乳汁傳遞給寶寶,也就是說,不但從營養上,母乳根據寶寶每天生長發育隨時調整千變萬化,連口味也是不同的呢。哺乳期媽媽需要注意忌口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吃辛辣的、刺激的、油膩的……這些對奶水成分口味都會有影響,間接也會影響到寶寶。
放一個我之前存的凍奶的圖:
儲奶袋上面有時間,可以明顯看出我相隔一個月擠的奶,顏色和濃淡都不一樣,左邊的兩袋要白一點清透一點,右邊的兩袋偏黃一點濃一點,這就是因為母乳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隨時調整成分,連口味也有所不同。
二、為什麼母乳寶寶大部分比奶粉寶寶瘦點?是不是母乳沒營養不扛餓?
那我繼續問你,胖娃娃=健康好娃娃嗎?必然也不是的。
在中國傳統成年人的世界裡,以瘦為美。但是在育兒上,又傾向寶寶胖才是長得好。但其實寶寶發育要遵循生長曲線,也就是綜合身高和體重等綜合指數的比,而不能單純看體重,看胖不胖。
同等情況下,部分母乳寶寶確實會比奶粉寶寶瘦一些。但是這也正是母乳的另一個優勢:營養不缺乏,但是減少肥胖可能性。
我記得我寶寶2個月時候我帶她去第二次兒保時,排我前面的那家是個吃奶粉的娃娃,我第一眼看過去以為他很大了,結果一問才5個月…體重超標實在是厲害,跟一歲的娃娃一樣,整個臉眉眼都被肉擠到一起了,醫生檢查時候拉坐都拉不起來,只有很無奈的跟爺爺奶奶(對,不是爸爸媽媽帶,是上一輩幫忙帶)說,回去後多幫他做些被動操,多幫他翻身和拉坐下。
如果是因為沒有吮吸足夠後奶,導致奶水裡脂肪、能量物質獲取不足,那就要改變哺乳方式(保證單邊吸吮時間夠,最好十五分鐘或以上),而不要質疑母乳的營養。不過如果真的是因為母乳缺乏營養或者量不足造成寶寶整體發育滯後的話,媽媽也要及時根據情況添加配方奶或相關輔食。但是千萬不要在寶寶生長曲線正常的情況下,盲目去比較寶寶胖瘦,並把胖瘦當成衡量寶寶健康與否或者是否長得好的標準。
三、母乳到底好在哪裡?
母乳好就好在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有活性。這就是母乳的神奇之處。之前一位新加坡麻麻拍攝了母乳在顯微鏡下的畫面,是這樣的(圖片源自網路視頻截圖,侵刪):
這個圖片很明顯的反應出母乳中含有各種活的營養物質和抗體,這些圈圈點點都是遊動的顆粒,有大有小,較大的球體是母乳中的蛋白,較小的球體是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細菌等,這些都是寶寶成長所需的有益物質。
而且迄今為止,已經檢測出母乳中至少含有400多種營養物質,而配方奶只有50種左右。
有了這些營養物質,母乳餵養的寶寶超重和肥胖幾率更低。
除了營養物質更為全面外,母乳中還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質,能幫助寶寶的免疫系統發育,這兩點是配方奶粉都不具備的。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母乳還能大幅降低孩子產生過敏的風險。母乳中的蛋白質不是異體蛋白,分子結構也小,所以對於寶寶來說比奶粉要安全的多。
從這點上來說,只要有一分可能性給寶寶喝到媽媽的母乳,也要堅持不放棄。
四、最後,到底給寶寶餵奶喂到什麼時候?
聯合國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母乳會等權威機構,呼籲全球的母親們將母乳餵養堅持到孩子滿兩歲。
如果條件許可,可以喂到自然離乳。自然離乳就是雙方不強制,寶寶不想吃,媽媽也沒有奶水,這是最佳的狀態。
反正我是已經打算好了,她要是一直吃的話,我就喂她到兩歲。因為她躺在我懷裡讓我親密母乳的日子,簡直是做媽媽最幸福的時光。吸奶時候小嘴一鼓一癟,睜著大眼睛親昵地看著我,時不時還甜甜的一笑,那種對我放心依賴,完全化解我上班時的全部疲憊和心酸。這份屬於我倆的幸福時刻,我將珍藏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最後回答幾個我目前哺乳現狀:
1、我家寶寶從出生到現在都是全母乳餵養,只吃我的奶,母乳不光夠她吃,還有多餘的,冰箱里凍了幾十袋,後來放不下的都拿給姥爺澆花了。
2、飲食方面美什麼大的禁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吧,哺乳期的限制比孕期少很多,我愛喝咖啡,一天都沒斷過,每天星巴克grande size 1-2杯(只要咖啡因攝入不超標就行,任何事物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食物不致敏無毒無害的都吃,刺身壽司也可以吃,但是油膩和辛辣的我不吃。
3、可以護膚,可以化妝,可以運動,你給寶寶吃的是母乳,她吸的是乳頭,舔的不是你的臉。
以上,完。
請無視一切關於母乳的不科學傳言,笑對關於母乳餵養的質疑,珍惜哺乳這段短暫卻又美好的時光。
樓主要解決的不是母乳質量的問題,而是「不被婆婆說到崩潰的問題」。
要想不崩潰,樓主當自強,所以你首先必須要有強大的知識性支持。關於這點,很多知友給出了各種資料「寶寶怎麼才算長得好」「母乳的成分」「WHO的倡導」等等。在網上也有各種資料,有一個神奇的論壇,母乳餵養大本營http://bbs.breastfeedingchina.org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各種母乳問題與答案。另外你可以向當地的母乳指導師求助。依你提供的情況來看,你餵養得很好,寶寶沒有任何問題。任何媽媽的奶都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不用懷疑!它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智能食物!
接下來,就是怎樣避免婆婆讓你崩潰。有些人,比如我,是堅持型,有強大的內心,我要堅持母乳,婆婆老公都是阻止不了我的。因為奶長在我身上啊,你們能怎麼樣?所以他們都擰不過我,我才能餵奶到27個月,還在繼續。其間我婆婆無數次威脅我斷奶,都拿我沒轍。
當然也有嘮叨到不行的時候,這時有幾點做法我覺得可取:
- 拉攏一切可以支持你的力量。這其中最最重要的是你的老公,老公的立場一定要站在你這邊;
- 讓婆婆接受理念:你可找網上資料給他看,找網上電視的專題欄目給他看,也可以帶他去聽講座等。母乳餵養大本營上也有各種資料,以及當地的宣傳活動,帶她參加,有參與感。
- 請諮詢師上門講課,成本比較高,但也可取。
我婆婆當年肯定是被奶稀、沒奶一說給毒害了......她倆兒子都沒喝過母乳。
作為她頭一個生孩子的兒媳婦,當時她看見我吸出的奶基本可以用「震驚」來形容......
沒有幫助,求摺疊。
每個媽媽的乳汁顏色和營養含量會有所不同,因為每個媽媽的飲食都不一樣,所以不用互相比較,只要在哺乳期加強營養補充,平衡膳食就可以
推薦閱讀:
※如何預防乳腺炎?
※陝西孕婦下跪請求剖腹產被拒後墜樓身亡,這和當今二胎開放家屬覺得順產有利二胎有關係么?
※月子期間的謠言以及真實案例!?
※湘潭縣婦幼保健醫院產婦死亡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產婦生完小孩後必須使用束腹帶/收腹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