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帝劉邦立國之初有眾多能臣良將,為何不用他們消滅匈奴以雪白登之恥?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耗不起。
根本原因是中國是農耕,依附於土地,匈奴是游牧,不依附於土地。打匈奴是個系統工程,要麼不打,要麼斬草除根,重創對手。不然只要你不把蒙古草原給踏遍嘍,只要你耐不住冷還回來,對中國是勞民傷財,對匈奴都是毛毛雨。
所以要等到漢武帝時,攢了一百年的家業,養了無數的馬,真正把蒙古草原給踏遍了,並且趕上匈奴自己內亂,才算重創對手,一雪前恥,從此匈奴基本上就沒再翻身。武帝也把中國本身也折騰得不清,可以說是大病一場,雖然後來在漢宣帝治下算是痊癒了,但到死再沒恢復元氣。
漢高祖本來是想在白登干一場,打出個三十年的和平來,就是打贏了,也免不了要和親,要給錢,只不過更有面子些罷了。沒想到把自己差點搭進去,面子也就顧不上了。
後來劉邦死了,單于跟呂后說你看我孤男你寡女,咱們一塊過得了。漢朝群臣們一合計,現在還是干不過啊,就沒有發作。所以如果你不能收拾對手,就不要發怒。
所以後來陳湯有資格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是多少先輩化屈辱為力量,艱苦奮鬥的結果啊!
這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啊。
不要迷信能臣良將
打仗就是打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在雙方實力相當的時候,能臣良將才體現出他們的價值。但大多數時候的情況,是實力不相當的。
這是我寫的發布在專欄「南山快評」(微信訂閱號:nanshankuaiping)上的文章《為什麼漢武帝必須征伐匈奴?》,直接貼過來了。
----------
作為被後世公認為「一代雄主」的漢武帝劉徹,在位54年,幾乎是窮畢生之力在攻伐匈奴,解決北方的邊境問題,這位精明強幹的帝王為什麼犯了「中二病」一樣跟匈奴過不去呢?
積怨已久
匈奴跟華夏衝突由來以久,戰國時秦國、趙國、燕國為防止匈奴入侵修築長城,趙武靈王因為匈奴軍隊強悍的戰力而要「胡服騎射」,學習匈奴,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安排蒙恬率精銳部隊鎮守北邊,沒有讓蒙恬參與征伐六國。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困在一個叫白登的地方,給單于老婆送金銀珠寶吹枕邊風讓放自己一馬,劉邦死後匈奴單于調戲呂后「你也是單身,我也是單身,不如你嫁過來」,這口氣呂后和漢朝的文武大臣忍了下來,漢文帝(劉徹的爺爺)和漢景帝(劉徹的父親)時期也只能送宗室公主過去和親,到劉徹這兒已經是忍了60年的屈辱,對匈奴可謂有深仇大恨。
猜疑鏈的作用
猜疑鏈的理論告訴我們: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邊患對於古代的封建王朝來說是心腹之患,如果不乘自己強大的時候打擊對方,將來王朝弱勢時會有傾覆之危。在後世的例子中,在金比較弱的時候遼有機會消滅金,遼沒有去做,結果金滅遼,金有機會打擊蒙古,金沒有去做,結果蒙古滅金和南宋。明代表面亡於李自成農民起義,實則亡於東北部的後金(即後來的清)。漢武當然無法知道後面發生的事情,但一個強大的對手的存在對自己及子孫政權的威脅是可以感知到的。
匈奴之患,像懸在頭頂上的劍一樣,讓漢朝的君臣寢食難安,說不準什麼時候就給你來個燒殺搶劫。因此,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未免將來自己勢弱被匈奴欺負,不如趁自己兵強馬壯將匈奴擊垮。
太子劉據是漢武帝劉徹最鍾愛的兒子,劉據是劉徹和衛子夫的孩子,性格比較溫和仁厚,常常勸諫父親不要連年征伐。漢武帝說「我如果不為漢家訂立制度,後代將沒有東西可以依鑒。這些武力上的事情我幫你做了,你就可以做一個太平天子。」可見,為子孫後代計,劉徹也必須打擊匈奴。
征伐匈奴的條件
那有沒有攻擊匈奴的條件?
打戰需要有錢有糧,漢初採取無為而治的方針,與民休息,經過「文景之治」之後,糧食堆滿倉庫,錢幣放在國庫里生鏽。
打匈奴需要有騎兵,組建騎兵需要有馬,漢武帝派人到西域引進「汗血寶馬」,鼓勵民間養馬,得馬數萬。
打戰需要有將領,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霍去病是衛子夫的外甥,這倆不是一般能打仗的是劉徹自己老婆娘家人,還有難封侯的李廣等人,領兵打仗的將領有。
統領全局,調度全國力量給予支援的雄主有沒有?當然!秦皇漢武雄得不能再雄。
錢、糧食、馬、將、君主,條件都已具備,此時不出征,更待何時?
衛青和霍去病
漢朝的騎兵採取深入敵境,出奇制勝,遠程奔襲,迂迴包圍的閃電戰。衛青為此種戰法的開創者,霍去病將之發揚光大。在衛青被授予「大將軍」,統帥全部軍隊後,閃電戰的任務就交給霍去病來完成了。
征伐匈奴的戰場戰術層面是由衛青和霍去病負責執行的,其中衛青是真正的全軍統帥,運籌帷幄,霍去病是先鋒將領,衝鋒陷陣。
「衛霍組合」中衛青所率領的軍隊包括步兵、騎兵等各個兵種,講究整體推進、協調作戰,這種作戰方法的好處是穩紮穩打,能讓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其次能牽制敵人,不足在於機動性不強。
霍去病在漢軍中是騎兵統帥,他所率領的騎兵速度快,機動性強,對匈奴人有極強的針對性,可以主動尋找敵人進行作戰,同時這種作戰方法是無後方作戰,給養必須得靠自己在戰鬥中劫掠補充。
衛青重視實際效果,打擊敵人的經濟基礎,霍去病簡單粗暴,戰場收割機一樣的存在。
戰爭雙方拼物質基礎,漢的物質基礎是糧食,戰馬,錢等。匈奴的物質基礎是牛馬羊,水草豐美的草原。牛馬羊,水草豐美的草原,同時也是匈奴人的生存基礎。
基於此,衛青打仗,並不重在殺人多少,而是重在實現戰略目標,重在給敵人經濟以重大打擊,並重在獲取敵人物資,以戰養戰,使敵人失去生存的基礎。從而打敗敵人。
這一特點從河南戰役衛青戰樓帆王,白羊王,殺5000餘人,獲牛馬羊百萬頭,收河南地可看出。漠南戰役,更說明了這點,衛青戰右賢王,俘男女15000人,獲牛馬羊千百萬頭,完全擊垮了右賢王。這兩次戰役雖然殺人不多,但卻從生存基礎上完全摧毀了樓帆王,白羊王,右賢王所部。佔領了匈奴的水草肥美之地。對匈奴整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使該三部只剩下等待餓死的人,只能各奔東西,自找生路。以後數十年不見樓帆王,白羊王,右賢王所部,對漢朝侵略。
衛青的這種戰略思想,還可從衛青採取的春天燒匈奴草原,餓死匈奴牛馬羊的戰術中看出來。該戰術也為後人所稱道。
霍去病的作戰風格很簡單,就是殺敵,這從數據統計可以反映出來,衛青七擊匈奴,殺匈奴五萬多人,霍去病六擊匈奴(其中兩次隨衛青出征,自己為將四次)殺匈奴11萬人。太過鋒利則易折斷,霍去病24歲時就病死了,即使這樣霍去病也被稱作千古名將,可以功名之盛。(筆者懷疑霍去病小時候可能體弱多病,所以才會取「去病」這個名字。)
與唐代征突厥對比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征討突厥,不到一年時間就打敗對手,消滅了東突厥,那麼為什麼漢武帝時期打擊匈奴需要耗時幾十年呢?
對手所處的時期不一樣,武帝時期漢王朝欣欣向榮。對面的匈奴也不差,自冒頓單于擊破東胡,一統北方之後,其後老上單于逐走月氏,將河西、西域納入下轄;匈奴邁向鼎盛,再之後的軍臣單于、伊稚斜單于兄弟也都是傑出的領導者。況且,在武帝之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匈奴的軍力強於漢王朝,這中間包括國力、武器裝備等等;能打贏都是稀罕事,打到匈奴老巢那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所以漢匈之戰是兩個巔峰王朝在剛正面,打得久那是正常。
唐代突厥內部不統一,這是人和,突厥遭遇連續天災,這是天時。整體實力上唐是大一統王朝,剛剛經歷多次大戰,武力極盛,而突厥並沒有完全整合,也沒有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隋代突厥臣服於華夏),因此李靖打突厥相當於秦始皇時蒙恬打匈奴,都是優勢戰。漢武帝時征匈奴差不多是勢均力敵,漢武帝剛開始提出要和匈奴打仗時很多大臣都不贊同,認為沒有必勝把握,實際上戰爭的開始也是互有勝負甚至漢勝少負多。
對後世的影響: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武帝時期並沒有徹底消滅匈奴,但仍然極大的打擊了匈奴的實力,威震西域。西域各國仰慕漢朝的威儀和文明,紛紛同漢朝做生意,建立了一條「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融合。
漢武帝征匈奴為華夏民族塑造了強勁的風骨,整個華夏民族此後雖多次沉浮,但始終沒有被徹底擊倒,一代又一代的強人們出來力挽狂瀾,救民族於危亡。
漢武帝對匈奴作戰取得了成就,但這是前後幾代積蓄的結果,秦始皇統一中國也是依靠前後幾代努力,史家稱漢武帝很像秦始皇是非常有道理的,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評論漢武帝:「在徵用民力,發動戰爭方面與秦始皇沒有什麼不同,秦之所以速亡,漢之所以久興,是因為漢武帝能尊重儒家,知道用人,能虛心接受忠直的言論,憎惡被人欺騙,喜好賢士,賞罰分明。到晚年能改正自己的過錯,能把江山社稷託付給霍光這樣適合的人,因此有敗亡的徵兆而沒有實際敗亡。」
-------
安利一下:「南山快評」(nanshankuaiping)是一個雜文專欄,聚焦熱點話題,涵蓋經濟、歷史、軍事、體育等領域,理性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訂閱號。
當時的中國,經歷了秦朝十多年暴政,又經歷了秦末起義、楚漢爭霸、漢初諸侯王謀反等十多年的戰亂,亟需休養生息,沒有實力與千里之遙的匈奴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楚漢爭霸的時候,民力就已經近於枯竭了。《史記項羽本紀》中說」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這種情況連殺人不眨眼的項羽都看不下去了,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
當時的匈奴,正值冒頓單于在位,國力強盛,非一朝一夕能夠消滅的。經歷過長年戰亂之後,人民渴望安定。再與匈奴動兵,是在走秦朝滅亡的老路。所以漢初對匈奴採取了和親等安撫政策。
劉邦手下確實有很多良將。但是最能打仗的韓信、彭越、英布,都屬於獨立勢力,劉邦無法完全控制。能夠信任的周勃、樊噲、灌嬰等人,能力不足。所以平定叛亂,劉邦都御駕親征。對於劉邦來說,更重要的事情是消滅那些功勞大、勢力大、不受控制的功臣,以保證劉家天下的長治久安。此時再讓韓信等人領兵打仗、建立功勞,純粹是給自己找麻煩。後來韓信、彭越、英布都被殺死。
蕭何被猜忌退休了…………韓信在地府…………張良想成仙去避世了…………你說讓他們去消滅匈奴?
農耕文明打游牧民族,要攢夠了才能推一波大的,步兵去大漠草原打騎兵就是找死,能把你漢軍活活拖死
劉邦時期,白登之圍後確實沒敢再動匈奴。當時立國未穩,南方尚未降伏,出兵匈奴哪有那麼容易?不談武帝宣帝強盛時期,就拿西漢末年的國力來對比,也是勝過劉邦在世時的,恰巧當時也有一次對匈奴的軍事行動。劉邦當時兵力三十二萬,王莽兵力三十萬,權做對比。
新(王莽)朝期間,在王莽的幣制改革之後,匈奴問題在「換璽為印」事件之後又變得敏感起來。一方面匈奴認為王莽失信於他,且並不是漢室後裔,所以不服王莽管轄。另一方面王莽分化匈奴不成,又遭匈奴入侵報復,遂計劃揮軍三十萬北伐匈奴。
這是漢宣帝以後將近百年未出現過的軍事大動作,出兵計劃如下:
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萬人,轉輸衣裘、兵器、糧食,自負海江、淮至北邊,使者馳傳督趣,以軍興法從事。先至者屯邊郡,須畢具乃同時出;窮追匈奴,內之丁令。分其國土人民以為十五,立呼韓邪子孫十五人皆為單于。
然而剛剛開始部署兵力,討穢將軍嚴尤諫就提出了難題:
發三十萬眾,具三百日糧,東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後乃備。計其道里,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師老械弊,勢不可用,此一難也。邊既空虛,不能奉軍糧,內調郡國,不相及屬,此二難也。計一人三百日食,用十八斛,非牛力不能勝;牛又自當齎食,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鹵,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物故且盡,餘糧尚多,人不能負,此三難也。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風,多齎釜、薪炭,重不可勝,食飲水,以歷四時,師有疾疫之憂,是故前世伐胡不過百日,非不欲久,勢力不能,此四難也。輜重自隨,則輕銳者少,不得疾行,虜徐遁逃,勢不能及。幸而逢虜,又累輜重;如遇險阻,銜尾相隨,虜要遮前後,危殆不測,此五難也。
理由已經清清楚楚擺在眼前,打仗絕不僅僅是有幾個懂得指揮的良將就能夠實施的簡單任務,人員調配效率夠不夠高,糧食草料供給夠不夠多,戰士的戰鬥力能不能保持,交通運輸能力夠不夠強大,對敵方地形夠不夠熟悉?
這還不算,更致命的就是最後一條,大軍深入,在攜帶輜重與輕裝快速出擊兩種狀態之間,怎麼平衡協調?
這樣的動態平衡如果拿捏不好,後果大家都想得到……「僅以身免」這四個字,在史書里出現的頻率有多高,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立國之初,經濟不行,政治上面也未達到統一。自古都是攘外必先安內。
立國之初國立還很虛弱,而且那時候匈奴勢力十分強大,軍隊戰鬥力很高。
這個也可以參照洪武大帝的做法,洪武帝也沒有辦法把蒙古人趕凈殺絕,到了永樂帝那會兒才有國力大規模北伐。
推薦閱讀:
※電視劇《海上牧雲記》的真實歷史背景是什麼?
※如果楚漢之爭,獲得勝利的是項羽。還會出現白登之圍這樣的悲劇嗎?
※斯坦夫里阿諾斯著《全球通史》里寫漢朝在公元 222 年屈服於匈奴,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西漢初年怎麼沒被匈奴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