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 保持穩定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在中國的表現如何?
LinkedIn reported second-quarter earnings results on Thursday, with earnings per share of 38 cents on revenue of $364 million. That easily beats analysts』 consensus of an EPS of 31 cents on revenue of $353.85 million.…As always, the bulk of the company』s revenue was comprised of the Talent Solutions group, which accounted for $205.1 million, an increase of 69 percent compared to the year-ago quarter. via LinkedIn Q2 Earnings
Linkedin的發展有著其獨特性,跟社會文化以及經濟環境有很大的關係。08年的經濟危機,造成大量高級白領人才的流動,他們需要一個有別與傳統投遞簡歷的方式來找到工作。高級白領人才找工作更加有方向和目的性,他們不局限於簡單JD了解。這時候,Linkedin的商務社交屬性就彰顯出了它獨特的價值,從而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優質的用戶形成雪球效應,實現08年之後的調整增長。
Linkedin在中國的用戶主要集中在高端人才尤其是對互聯網熟悉的人才。Linkedin對中國的招聘滲透遠不如其他的歐美國家,這是跟文化氛圍有直接的關係。
LinkedIn增長速度比起其它社交網路不算快,因為它的用戶群相對高端,以白領為主,而不是普通消費者。
LinkedIn可能是少有的能在中國穩步發展的外國"社交"網路。對於大公司招聘團隊來說,LinkedIn是必入之地:容易找到高端人才,又無需付獵頭費。對於獵頭來說,這裡更是金礦。優質工作機會吸引白領金領用戶,形成良性循環。
個人經歷感覺LinkedIn在國外是個商務社交社區,比如大家會互相介紹熟人,了解某個領域情況。而在中國,則更像個高端招聘網站。在上面收到的信息基本是關於招聘的。感謝邀請
1 首先是內功,LKDN是真實意義上的Web3.0,而且是位數不多的。而weibo,twitter,renren,FB等都還是基於UGC的Web 2.0形式。weibo上不也有加V認證嗎?恩,不錯,這種認證的"虛擬世界的真實存在"和自然形成的有本質上的不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郭美美這種。而3.0的特徵,使得用戶的體驗是:與每一個真實的存在用戶在虛擬的交流和關聯(engagement)
2 業務集中
我個人對其定位是"全球高端商務人士的SNS"那麼首先,眾多的門檻使得用戶的使用體驗會比較高端,名校,名企而且是世界級的。在這裡有Obama,有Jack Wellch,有Bill Gate....而且有他們的圈子。這樣雲集了全球最高端人群的群體,無疑產生了一定的自身篩選,認證和優化能力。此話怎講,你想想,客觀的說,這不是一個隨便專科文憑,野雞大學,並使用中文就可以玩的轉的地方。那種在weibo早期通過耍寶玩轉的幾個大號在LKDN從根本上就被杜絕了。
於是,全球高端人才雲集的地方能夠進行神馬業務?首當其衝就是HR行業。我個人在LKDN的圈子中大概超過1/3都是獵頭。而用戶本身我想對於獵頭的邀請,也不會拒絕。畢竟相關到個人的未來職業發展。
而最為用戶本身,LKDN 上自己的profile,就成為了全球通用的名片,還包括了個人的履歷。而且,只要你想寫多詳細,就多詳細。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用戶本身的online profile asset。
在SNS方面,LKDN從"重社交,輕內容"的局面,逐步轉化為"重社交,重KOL Content"的局面。而且,既然是3.0,就自身性的避免了一些無聊八卦內容的產生,從而將內容的價值提升!試想,某500強職業經理用戶,會在上面分享亂七八糟的信息和內容嗎?我的圈子包括老闆看到了這種update會怎麼想,陌生人看到了,然後點開我的profile一看,怎麼想...
這就是Web 3.0的巨大威力。
3 業務延展
隨著巨量用戶,以及每個人真實的存在,履歷,以及他們的圈子的匯聚。可以做的事情已經不在乎能做什麼,而是你的業務想像力有多大。如:
? 與其他SNS的對接,如MSN,現在的微軟的profile共享
? 精準廣告的投放,這種精準,與其他任何SNS不是一個層級的遊戲。
? 會員服務
? 調研及大數據發掘、諮詢服務...
4 在中國的發展
首先LKDN已經開通了中文版,但貌似使用者不多,更多的簡歷還是英文版。並且在大中華區開設了分子結構負責運營和業務接待。中國的用戶基數和環境是吸引其發展業務,甚至考慮為中國區定製化產品和服務的重要因素。
再題外話一句,但目前中國而言,整體人才結構是一個頭部很小腰部很大的金字塔式。高端人才比較少。很應景的是,出現了"人人獵頭"這樣的敏銳嗅覺的公司,定位於中段人才需求的客戶,進行業務產品的發展。之前有幸與其創始人王雨豪大哥午餐詳聊過,對其定位和未來發展預期很是認可。
在中國能夠關注這倆個不同定位的,功能稍有區別的公司齊頭並進的發展,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最後,LKDN是一個匯聚高端人才並不同於其他SNS的地方。並且是一個輕鬆協助你完成更高職業目標的有利工具。ta的用戶數量還會持續高速發展,並不斷湧現多元新興的服務性業務產品。說實話,LinkedIn 並不算增長很快的公司。
這裡有一張圖,顯示的是幾大社交平台獲得 5000 萬用戶的時間。Google+ 只用了 88 天,LinkedIn 則用了六年半。快嗎?絕對不快啊。但 LinkedIn 是有壁壘的公司,當它已經用戶過兩億,在商務 SNS 這塊兒,它是無人匹敵的。地在人在,就看怎麼收割了。
規模化的主要因素
市場規模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要考慮你的公司擴展,市場是不是足夠大?
你需要獲得很大資本 - 這可以是收入或籌款。
公司規模加速通常是因為競爭加劇。但也有反例- 例如在Minted Mariam Naficy決定不擴大規模,因為她的競爭是老的文具領域。沒有人試圖「帶她出去。」LinkedIn在這方面是非常相似的。
在第一階段(OS1和OS2),競爭不那麼重要,因為市場機會並不明顯。一旦你到OS3 - 其他公司和你都可以看到更多機會,競爭時代來臨。
什麼時候規模化 - 取決於競爭形勢,市場機會,進入市場先機,資本獲取等。
2008年LinkedIn規模化原因和操作
LinkedIn 2003年成立,準備花5年來做產品。在開始階段,他們做了一個決定,讓事情變得精簡 - 他們在招人和融資上非常挑剔。
在2008年前,很難讓人知道做的什麼,Friendster當時起來,LinkedIn就被稱為商務方面的Friendster。
之後的Friendster和MySpace到來的時候,普通用戶開始了解什麼是網路,以及如何使用。LinkedIn用戶了解更新簡歷,知曉價值,使用網路找工作的能力。
LinkedIn從作為消費者的公司到走向企業,因為他們發現,企業要LinkedIn付費招聘人員 - 招聘客戶經理,銷售,客戶等 - 開始看到產品市場契合的早期跡象。
在2008年,他們決定現在是快速進入市場的機會 - 同時贏得消費者和企業市場。
LinkedIn規模化的計劃
當傑夫加入了時候,是城鎮規模的中期,他想建立規模化的基礎。在OS1和OS2你並不需要清楚計劃的,因為每個人都直接一起工作。在OS3階段,你要管理大型組織,需要更清晰,更簡潔的商業計劃。
傑夫為LinkedIn設立使命「為世界上每個職場人士提供經濟機會。」在過去的6年都是同樣的使命。
使命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是指導決策的試金石。當你到了400,1000,10000人,要建立一個共同的語言,確保每個人都在同一頁上。
一旦超過100的 - 你可能不能參與到其中一部分對話 - 你怎麼能解決不能參與到的?你需要一種方式去表達。
招募一些LinkedIn之前不曾有的管理層,他們帶來新的技能。
LinkedIn規模化戰略
LinkedIn的戰略是在大規模下讓機會和人才連接。
用戶增長與LinkedIn付費招聘人員找到市場合適點。
他們決定主要通過創造和規模化營銷來尋找客戶。
策略還包括「LinkedIn更大程度地參與」和「發展第二個盈利戰略。」
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是「護城河」,這是別人難以複製。
在LinkedIn的情況下,護城河是:注重個人與商家,持續增長到臨界質量,網路密度,數據滲透率(資料完整性),並使用數據來驅動他們的招聘業務。
戰略靶心是他們的招聘解決方案,此後開發的產品有為了市場營銷專員,銷售專員等。
LinkedIn的工作優先順序
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團隊
集中在產品
盈利
全球擴張
Jeff做的卓越工作
清楚闡明計劃
提出計劃堅如磐石,並不斷完善。
內外使用相同計劃。一次又一次重複這個計劃。
有一個非常注重和駕馭文化的機制。用這些來規模化公司並保持文化。
闡明計劃
以下LinkedIn之前:
我們正在建立一個網路平台
在這個平台上,每個人都是真實的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平台,做許多不同的應用 - 幫助人們找到並彼此匹配,幫助人們建立聯繫。
傑夫想到這些與極客們工作得很好,但建立一家擁有1000的人,你需要闡明計劃更具體簡潔。我們仍然在做同樣的核心,但需要理順這一切,讓所有人了解我們做什麼。
450人的公司拿一個小組織的經驗是不適用。目前的高科技巨頭(FB,蘋果,谷歌等),不是因為他們有正確的app,合適的市場機會就行了。
如何建立一個組織是有藝術的。你如何明確計劃,理解彼此做好協調?如何構建很多人的文化?
擴展工程團隊
在OS1和OS2我們的技術平台進行了敏捷的優化,能夠快速實驗,放棄失敗等。在OS3,我們需要轉向能夠提高我們的能力和負載10倍到100倍,建立系統支持。在此期間,建立軟體的態度與以前很大不同。
在OS1家庭階段,每個人都是通才。多面手可以:解決新的問題,知道如何梳理,哪怕做不同的事情也得心應手。通才工程師可以在伺服器端工作,又可以構建iOS應用程序。
招聘專家時候,你要問:
他們過去的工作有什麼具體的項目?
他們從這些項目中學到了什麼?
他們如何在不同的組織應用這些同樣的結果?
例如,在招聘銷售多面手,你會問,如果我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樣?僱用銷售專家,你會問:你怎麼定義邊界?如何管理你的銷售渠道?如何衡量你的渠道?誰做過這些事情。
2008年有6000w用戶,為什麼LinkedIn在那時候決定擴展?
我們把收入再次投入- 主要是發展壯大用戶群。 2008年到了該如何擴大資本。在閃電戰之前,所有的戰爭通過後方補給已完成。但有一個最大速度的瓶頸。
而閃電戰的創新是,它破壞了後方,你為了快速前進就帶了很少糧草,因為其他的會拖後腿。一旦你開始戰鬥,要麼贏大或輸大了。如果你輸了,你就崩潰了(因為沒有備份,沒有彈藥,沒有食物)。這是一場賭博。
同樣的,當你啟動規模化 - 你真要拼燒錢速率 - 僱傭更多的人去賭一把。如果你錯了,這是非常痛苦的,公司有可能死亡。在擴張時候,你需要知道投資來自何處(無論收入或VC)。
執行計劃
在OS1和OS2,我們專註於大量的實驗。其中在OS3的關鍵是只能挑幾件事。重點之一是國際化。而在OS1或OS2不發揮作用。
對於LinkedIn的關鍵部件是:
產品
市場驗證
工程
產品計劃
產品計劃LinkedIn在之前很多項目是有效的,但在500人規模下如何一起工作。該計劃包括:
會員增長
專業身份(個人資料)
搜索(對於招聘產品)
知識共享(Q&A,群組等)
招聘解決方案(LinkedIn的付費產品)
營銷解決方案(LinkedIn的第二大付費產品)
貨幣化(付款,票據等)
工程計劃
工程計劃是10倍擴張產品線。
通過專註於提升開發人員生產力,建立我們自己的內部工具。
在此之前,我們只是搭建產品市場契合 - 現在我們需要工程師和運營來搭建系統 - 正常運行時間,分散式計算,災難恢復,安全等。
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整個堆棧和基礎設施,繼續建設我們的產品,並擴大我們的銷售團隊 - 這是非常困難的。
CEO問題
一旦你確定了規模的挑戰,最難是:「我們是否有合適的CEO?我是合適的CEO嗎?「
當公司是1000人,2000會發生的問題。經典的問題是等到事情被打破,然後嘗試修復它 -這比組織問題更難。因為這要更好地預測本組織的走向,做出調整。
這位CEO如何引導整個組織規模化的工作。兩個選項是要麼進入陡峭的學習曲線,或帶來一個曾這樣做過的CEO / COO。其他行政職能也是如此。我們穩住那些絕對重要的人 - 用一些早期的創始人/員工(通才),填補一些其他角色。
我擅長的產品和戰略,但在成長的組織做的不夠。我們最初聘請丹·奈擔任CEO時,LinkedIn為65人。丹是一個卓越職業經理人,但進一步的交談後,LinkedIn是其核心消費者為中心的公司,需要一個CEO解決這個問題。里德回到CEO的職責,然後傑夫·韋納帶來了幫助。很快里德意識到傑夫將是一個好的CEO,並轉變他的角色。
招聘是最重要的。如果是一個小公司,可以通過部落,流程的定義來招聘工程師。當你正在擴大,該節點已經不存在了。
規模化另一部分是確保我們有足夠的資本 - 足夠的錢存在銀行里。要籌集足夠的資金來克服規模化挑戰。很多人可能熟悉LinkedIn的B輪資料。一旦你向規模化,變得更加簡潔。
在LinkedIn D輪是:
收入增長總結
用戶增長總結
收入模式(LinkedIn是每個成員的平均收入)
核心高管和背景
在後期階段要比早期更簡潔和更有模型推動的。
對於LinkedIn我們很感興趣的是:
獲取用戶不需要花費(用戶不不是招聘人員)
高利潤率的招聘產品
高度可擴展的模型(可以複製到很多用戶和招聘)
網路效應
巨大的市場(招聘,營銷,銷售,商業媒體)
摘自 2015年斯坦福創業課程-技術驅動的閃電式擴張(Blitzscaling) 9: Village - 董老師在矽谷 - 知乎專欄
Linkedin發展速度其是很慢,在前幾年的用戶增速可以用龜速來形容。但是當用戶到了一定基數(2000萬)以上的時候,他來迎來了一個爆髮式增長的時刻。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商務sns屬性。
在國內,Linkedin發展的也還不錯,去年的數據顯示,他們在中國有400萬用戶左右,集中在高學歷、互聯網和金融等領域。在效果上,要超過國內的其他平台。純Linkedin模式短期在國內難有作為,這是西方社會的制度文明和開明環境的自然產物,國人看重的強關係社交.,等未來中國社會演變或許會產生類似大公司,但也許只是LInkedin一個分站。個人觀點,適應中國環境的類Linkedin應該是「職場社交」,實際上開心網剛出來是一個絕佳切入點,可惜開心網眼光短淺,沒有培育好社交圈氛圍,把心放在了到遊戲之類無法長久的業務。
其實,增長快,並不代表賺錢多,賺錢的潛力大。現在互聯網的發展還是比較粗放的,因為使用互聯網的主要還是屌絲,互聯網對生活的滲透力,還是有限的。如果哪一天互聯網到了自來水和電這類對我們生活的滲透力,互聯網的應用才告別了初級階段。
正是因為處於應用的初級階段,互聯網上相對高價值的客戶還是不多,貢獻度還是不大。因此互聯網主要還是靠數量,靠薄利多銷來賺錢,而不是個體增值,即傳統渠道無法實現而互聯網實現了。
所以,現在高端客戶的消費,還是各地的大商場為主,那種客戶體驗互聯網學不來?互聯網還需要進步,進步到打敗恆隆,客戶樂意到某小眾網上消費,而且消費的體驗遠超恆隆——至少這麼熱的天,不出門就能實實在在的在恆隆逛街,互聯網,你,能做得到嗎?現在是17年了,正好系統地回顧一下LinkedIn的增長,LinkedIn的確是一家終身重視增長的公司,增長不息。LinkedIn負責增長的VP Aatif Awan(將用戶從50萬增長到5億)說LinkedIn花了大部分精力優化兩個關鍵渠道來保持它長久高速的增長。
1.社交網路,利用朋友之間的關係推薦
2.SEO:搜索個人檔案(這個可能大部分人都沒怎麼意識到)
目前在國內表現的話,其實挺明顯的,大家會去註冊一個號,但是不會特別去用,可能一個很大原因是中國沒有輕社交的習慣,我們更屬於親密關係之間的推薦。
------
下面系統地梳理下LinkedIn的增長曆程
2003-2007: 主要是產品測試打磨,以及在06年發布個人檔案(用戶從0到達1700萬)
2008-2011: 成立增長團隊,開始集所有部門之力做增長+國際化擴張(用戶從1700萬到達1.4億)
2012-2016: 增長團隊專註「高質量」的增長,而非簡單的拉用戶+移動端+國際化(用戶從1.4億到達5億)
保持持續增長的原因:
Aatif Awan(LinkedIn負責增長的VP )做過一次分享,講的是他在 LinkedIn負責增長的思考,覺得講得非常好,在這裡也分享一下。
反思一:專註本質,而非戰術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說的是,如果你僅僅是關注戰術,很可能的情況是,你運用戰術的方法就會出錯。
增長的本質是實現願景,用戶數量上升只是其中的結果而已。
下面是乾貨時間:
反思二:先有好的產品,再去做增長
反思三:選擇一個北極星指標,然後衡量所有事情
反思四:渠道選擇:專註關鍵渠道+布局戰略渠道
不同渠道適合不同的增長方式
反思五:永遠進行AB testing
下一步LinkedIn增長該何去何從?
哇,終於寫完了,累死,如果覺得好一定要點個贊!不要僅僅收藏!
滿足了人在社交場合的多面性需求,facebook上只轉發二逼gif的貨也有把自己包裝成BCG資深consultant的權利
人人獵頭和舉賢網的模式看上去很美,但中國的HR還是相對保守,做懸賞,預算和支出不定都不太現實,反而LINKEDIN的固定精準招聘廣告或聯繫人搜索收費更傳統一些。隨著企業和個人的直接接觸,對高端市場會形成衝擊,未來獵頭的尋訪作用會萎縮,價值體現在顧問、背景調查和預篩作用上。但LINKEDIN最好不要低端化,甚至漢化,魚龍混雜容易,保持潔身自好難。
以個人的使用體驗來說,linkedin上有很多人脈資源,它主要以行業進行聯繫。這種聯繫大致也分為兩種:對於我這樣的學生來說,是積累專業知識和認識大牛的一個很好的方式,group裡面有比較前沿的學術討論,並且也有按照地域學校分類的社交;另一種就是招聘機構和求職者之間的聯繫,這應該是主要的聯繫方式。
按照樓上給出的數據來看,linkedin發展的確相對較慢,畢竟發生聯繫的理由限於專業和求職等方面,而不是facebook等通過興趣、地緣、親疏關係等很容易發生聯繫的方式。
在中國的發展來說,我目前接觸的同學和大學老師使用並不多,沒有發揮其學術和積累的功能。畢竟感覺還是太國際了,沒有專門板塊做本土的推廣。Linkedin有什麼?當然是其擁有的最具價值的商業數據!
先來說說美國linkedIn,老外口中的FLG(FacebookLinkedInGoogle),放在我們國家就好比是是BAT,可見它的地位之高。
技術方面:LinkedIn與「PayPal黨」有著密切聯繫,創始人霍夫曼曾是PayPal的董事會成員和首席運營官,LinkedIn的許多其他創始人也來自PayPal,技術實力算是比較NB的。
用戶方面:LinkedIn2014年4月份的數據顯示已有3億註冊用戶,大部分用戶位於美國,而第二大市場是印度,巴西和英國排名三、四位。同時有350萬公司在其網站上搭建了公司主頁,建立了數字化的檔案,可以和員工、關注者互動,樹立僱主品牌。
盈利模式:Linkedin收入構成中55%的是招聘解決方案(個人和企業用戶)帶來的收益,25%是市場營銷解決方案(廣告)帶來的收益,20%是銷售解決方案帶來的收益。未來這些收入板塊可能發生很大變化,利用它巨大的資料庫,很有可能成為新一代CRM巨頭。
再看看linkedIn中國,今年1月,Linkedin正式拓展中國市場,在中國成立的合資公司,董事會由全球CEO傑夫·韋納、創始人雷德·霍夫曼、紅杉資本沈南鵬、寬頻資本田溯寧和Linkedin中國CEO沈博陽5人組成。中國團隊直接不拿美國公司股權,而是分配了中國公司的期權,未來要麼獨立上市,要麼Linkedin以更高的價格把Linkedin中國收購回去。
目前看到的linkedIn在中國的業務無外乎招聘和廣告,儘管沈博陽公開表明不會和國內獵聘網51job智聯這樣的招聘網站正面競爭,對自己的定位遠也遠不止於一家招聘網站,而是想搭建一個數字化的經濟圖譜,但是,說句心裡話,老外不怎麼懂中國市場。
是世界上唯一一個
超大規模
幾乎完全實名
且高準確度反映個人工作,經歷,人際關係的
社交網路
問題來了
世界上誰最願意看到這東西的存在呢?
【老大哥在看著你啊】
沒聽過國內在LinkedIn招人的,雖然發現不少朋友都互相加,但主要應該還是試水的心態,國內沒見過人推薦我或者找我推薦。
有同事出國了的找我推薦,說那邊很重視人的推薦。
有一位歐洲的網友找我推薦,說明那邊也是很重視。
相對谷歌而言,Linkedin不具有可比性,應該從其本身出發。快速增長的原因在於其網站的質量和用戶的滿意度,對於用戶的真實性和保密性都可以達到用戶的滿意度,進而導致忠誠度。
LinkedIn 經歷了一個長期而耐心的發展過程。現在也還在為提高用戶活躍度開發新的功能。國內的模仿網站,要需要時間來發展壯大和市場的檢驗調整。
獵頭很多,外企,IT很多,而且國內同類網站不成氣候
沒有太多乾貨……
同意 @張亮 的觀點,也看過這個圖片。
把linkedin 比作一個人,就像是一位穩重的,腳踏實地的經理人,不追求華麗,重視人脈並逐步累積更多人脈。性格跟HR 和職業經理人的喜好是相合的。期待linkedin 有爆髮式發展是不切實際的!
直接體驗:
作為HR,linkedin賬號好貴的!相當於穿名牌衣服的感覺,一個recruiter賬號花上1200刀/ year~,而且linkedin招聘需要重視招聘僱主形象,照顧用戶體驗,所以整體環境友好,人選素質都比較高。
對於經理人而言,同樣重視個人形象,並且作為隨時觀望新機會的窗口,又不必受獵聘網等網站那樣過多的直接騷擾,實在是難得的好地方。缺點:RMB玩家優勢明顯,掌握優勢資源。
最後linkedin在國內推廣 有微信的功勞。
在中國部署伺服器後,中文站點終於穩定了!!!現在看到linkedin上 有人的檔案是全中文還是會覺得怪怪的……被原站點不穩定性荼毒了好久……
目前在國內linkedin用戶基本還是主要集中在外企較高端職位上。應屆畢業的知友們也可以認證註冊個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覺得LK在中國想要有更長足的發展,得先把中文版的界面整好看點。
推薦閱讀:
※以稅後凈利潤為基礎計算公司的自由現金流,為什麼需要在計算過程中對企業的利息費用進行調整?
※在過去十年里,樂高 (LEGO) 都做了什麼使得凈利潤增長 32 倍,每年營收也長時間保持兩位數增長?
※三星电子 2014 年第三季度利润下滑 48.8%,背后预示了什么?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資產負債表為什麼不直接以成本法為基礎編製合併報表?
※動視暴雪 2013 財年 3 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高達 75%,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