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達到真正的心胸寬闊,豁達。不那麼愛計較小事?

如題,有時候為了一些小事雖然不至於發脾氣但是會耿耿於懷,心裡犯嘀咕,別人看似這人很不錯,不愛計較,大方,其實當事人心裡在計較只是沒說出來。要怎麼才能做到真正的豁達大方呢?


開闊眼界和增加閱歷吧,我認為經歷越多,感受過越多的人,就越是能豁達。
如果總是閉塞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或者只是圈在自己周圍小小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里,境界便很難有大的突破。

沒有機會就創造機會地去多多體驗人生,各種酸甜苦辣都嘗一嘗,各個地方都去看一看,哪怕有時候坐在路邊看看過往行人,看看他們的表情、他們的生活,都有收穫。

讓自己的世界立體和豐滿起來。想不豁達開朗都難啊!


所謂豁達,大方。一種是 對此不care,失去了沒關係,所謂的我輸得起;一種是 現在的事情無法改變,而採用的一種積極的態度。


手機改,這篇答案當初是我2016/1月份寫的,現在看過一些書,又經歷了一些事情,最近會補充。人的心智水平是不斷波動的,可能上升,可能倒退,所以我會努力一直修改這份答案,而以前的答案不會刪。

我是一個比較奇怪的女生。一般不熟悉的人總是玩的開,覺得我十分外向。上台演講做報告一類,我也是十分在行,一旦我想表達自己的觀點,那麼我會十分勇敢站起來說,不計後果。
然而,內里的我十分內向,從小到大,我放在心裡的朋友現在真正意義上只有兩個,我所謂放心裡是我在他們面前可以完全放鬆,什麼話都敢說。
可能是這樣的內核和外在,造成我外表大度,內心計較。但是上大學這些年來我越發發現,一個斤斤計較的人在人生旅途上是根本走不遠的。
【一】認識「愛計較」的不必要性
首先,造成對自身情緒的難以把控。要明白,讓你怒火被點燃,情緒這匹野馬脫韁不僅僅因為眼下讓你生氣失控這件事,這件事只是導火索。你在這一段時間內計較埋在心裡的情緒垃圾達到你身體和思想上的飽和點,通過導火索點燃,爆掉,情緒發泄,來達到內心的再一次好轉。這也是有些人情緒周期性反覆的原因。

其次,你的計較別人看得明白。別把別人看低,你情緒不佳,哪怕隱藏再好,也總是有端倪看出。所以與其費盡心機隱藏情緒,不如讓自己心胸大一些,遇事少計較。

【二】這些年我盡量不計較的心得
首先,多經歷。這點我完全同意樓上米婭的觀點。同時多於各式各樣的人接觸。等你接觸的人多了,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明白人是立體的,不可能只有好的一面沒有壞的一面,就如同黑夜和白晝。你計較的無非是他的不好,可是接觸的多了你可能會發現他的好,所以不可以一葉障目,衝動的判定這個人不好,這件事你計較了。
當計較放在一個時間的長度里來看,就會發現真的沒有什麼。
其次,考慮關係。這個人做這件事讓你不快了,你計較了。我想在這個人心裡你的地位一定不高或者你們的關係並不那般穩定。有些人不是情商不高,做事不利索,只是他的情商沒用到你身上而已。所以這時候你需要考慮一下你們的關係,做出及時的修正。
最後,端正自己的內心,保持前進。你總愛計較說明你內心段數尚淺,趕緊起床學習進步吧,完成自我提升,變成更好的自己。就好比你站在山腳覺得面前的一塊巨石奇大無比,可等你登上山頂,就會發現巨石的影子都會找不到了。而且,等你上升一個檔次,周圍的人際也會改變。越有本事的人脾氣越小,因為他們的涵養和素質就擺在那裡。
謝謝。
--------------------------2016/6---------------------------------
手機寫答案什麼的,真的太麻煩了(?_?)。排版什麼的,就忽略吧……
補充幾點認知:
題主所說的特別愛計較,說明了你可能比較「敏感」,現在日常生活中,一說到「你怎麼這麼敏感啊?」,那聽到的人不說炸毛,肯定會不開心,因為在我們的認知習慣里,「敏感」是一個貶義詞。但是事實上,很多有關心理學都出現了一個結論「有一些人的確比另一些人敏感」。
Elaine Aron是最早對高敏感人群進行研究的心理學家。在她的研究中發現,15-20%的美國人屬於高敏感人群。同時,她也研發了一套「你是高度敏感的人嗎?」的自測題。
先讓我們做一下。
【轉自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請根據你自身的真實感受回答下列問題。請在與你實際情況相符的題項前的方框中打鉤,對於不符合、不是十分符合或不是十分確定的問題,請在方框中留白。

? 1.我很容易因為一些強烈的感官輸入(sensory input)而不知所措。(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
? 2.我能覺察到環境中一些細微的東西。
? 3.其他人的心情會影響我。
? 4.我容易對疼痛特別敏感。
? 5.我發現自己需要從忙碌的日子中抽離。或者待在床上,或者待在沒有燈光的屋子裡,抑或者在一個任何可以讓我從外界的干擾中離開,得到一點空間和安慰的地方。
? 6.我對咖啡因的作用特別敏感。
? 7.我特別受不了刺眼的光線,強烈的氣味,粗糙的表面,或者汽笛的聲音
? 8.我有一個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
? 9.大聲的噪音會使我感到不舒服。
? 10.藝術和音樂非常容易打動我。
? 11.我的神經系統有時會感到十分疲勞,這讓我不得不讓自己趕緊睡去。
? 12.我很謹慎。
? 13.我很容易受到驚嚇。
? 14.在短時間內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的時候,我會感到慌亂。
? 15.當有人在一個場合感到不自在的時候,我總是能知道怎麼做可以讓ta感到自在。(例如,改變燈光或者調換座位)
? 16.當有人試圖讓我同時做很多件事的時候,我會感到惱怒。
? 17.我努力避免犯錯或忘事。
? 18.我拒看暴力電影或電視劇是有道理的
? 19.當我周遭有很多事情發生的時候,我會感到不愉快。
? 20.肚子餓的時候,會讓我產生很強烈的反應,影響到我的注意力或情緒。
? 21.生活中的變化能夠振奮我。
? 22.我能夠注意到並享受精美的或美妙的香氣,味道,聲音,以及藝術。
? 23.我發現許多事情同時發生會讓我感到不快。
? 24.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免發生讓人煩惱或尷尬的情況,我賦予這件事很高的優先順序。
? 25.強烈的刺激會使我感到不安,例如高聲噪音或者混亂的場面。
? 26.當我在一項任務中需要競爭或是被觀察的時候,我會變得十分緊張或發抖,以至於完成的比我本可以做到的要糟糕的多。
? 27.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母或是老師總認為我很敏感或是害羞。

計分方式:
如果與你真實情況相符的題項超過14個,那麼你可能就是高敏感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沒有任何心理測驗可以準確到讓一個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基於測量的基礎之上。測量結果的衡量是基於人們的平均敏感度水平得出的標準,僅供參考。

做完這個小測試,你應該對自己高敏感與否有所了解。
我當時測是16個,所以我是高敏感人,如果是以前我會覺得十分惶恐,「怎麼辦啊這個結果,從基因上就決定我愛計較啊啊啊啊(?_?)」。因為比第一次寫答案經歷過了一些事情,又多看了很多書,鎮定了一些,也多懂了一些。
注意!「敏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人格特徵的維度。(正常!是的,你很正常!)之所以說它是個維度,因為它並不是兩個極值,即不是簡單的「敏感」或「不敏感」,而更像是一個變化的區間。因此,我們所說的高敏感,正是一種敏感程度較高的體現。

研究發現:高敏感的人有一下特徵:
1.對細節的感知能力強,包括鳥的叫聲,衣服的質感,花開的香氣。(我會告訴你,我有時候一個人看一棵樹能看半個小時么……)
2. 能夠意識到人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哪怕是十分細微的意義和後果。所以往往在行動的時候考慮多種可能的選擇和後果,表現得較為謹慎,有時顯得猶豫不決。
3. 對情緒的覺察力高,不僅是外在也是內在。比一般人更能夠覺察到自己的內在情緒狀態。這點有利有弊,弊端是如果控制不住自己陷進情緒里,要花費很長時間走出來;利處是如果把握好情緒,我們能通過情緒更好的認識自己,而人貴有自知之明。對他人情緒的處境的覺察度,能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別人更能夠同情他人的處境,以及同理他人的感受,所以更富有同理心和同情心。
4. 具有創造力,因為對於高敏感的人群而言,「創作」常常被他們當做是應對情緒反應的一種機制。

高度敏感有時也會給人帶來困擾。由於高度敏感的人對於外在環境和內在情緒的高度感知,他們會因為過多的信息、情緒、和感知收集而感到「無力承受」。
1.被自身情緒淹沒
2.被他人情緒影響
3.極度完美主義造成拖延
4.獨處成為一種社會負擔
這點我需要解釋一下,因為敏感,我有時候不太願意和別人一起去做事情,寧願一個人旅遊,一個人去上自習。久而久之,可能室友什麼活動的都不會想起來叫我,有段時間迷茫過,覺得自己人緣一點都不好。我不太喜歡最近微信平台宣揚的「你說的合群不過是浪費青春」之類的,任何事物、態度保持中庸之道才好,物極必反。後來我有加強和室友之間的聯繫,用不著太親密,偶爾把酒話桑麻就好,再加上自己手裡的學習和規劃慢慢走上正軌慢慢的也就走出來了。總之,與別人的關係是生活調劑品,你得有,但是你的正事,你的層次上升都得你一個人去完成。

那麼敏感的人如何自處?
1.了解使自己敏感的「觸機」,積極掌握和應對觸機對自己的影響。
什麼是觸機,就是引發你敏感的觸發點。舉個例子,如果你對噪音特別敏感,室友晚上打呼嚕啦或者半夜十一二點還聲響特別大,這時候你就會不開心,然後還不說,就憋在心裡。還一邊怪罪自己是不是太計較了,別人都沒說什麼,怎麼我就這麼在意呢?拜託,你那是計較么?你那是對自己的敏感區視而不見!你能採取的措施是:一,找室友聊聊,表達自己的困擾。這需要溝通技巧的培養。二,主動帶好隔音耳塞——提前準備,你應該意識到自己與「平均人」有所不同,你需要積極地做出有計劃的應對。
2.勇敢表達自己的困擾
如上例,不會溝通的推薦《非暴力溝通》這本書。
3.尋找自己的解壓方式
跑步打球冥想練字,總有一款適合你。
4.停止苛責自己,多鼓勵自己,下次遇到問題才能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我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拜託,聽過道理就能過好一生的話,咱們什麼活也別做了,就光去聽道理好了!好道理和好生活差了一個深深的溝壑,這條溝壑需要你自己拿時間、精力、金錢一點點的去建橋,建起來的橋叫「實踐」。
謝謝。


@米雅的重點是讓自己的世界立體和豐富起來,走出局限。所謂多走走看看,只是其中一部分,是"也有收穫",並不是說這就一定會讓人閱歷豐富然後豁達,所以那些揪著這點不放的人真的有點捨本逐末了。
我支持米雅的觀點,也謝謝你的回答給了我一些啟發。這問題是我自己搜索關鍵詞搜索出來的,所以我當然也是有這個問題的。米雅的回答讓我想明白為什麼會計較?其實就是擁有的還太少(這種擁有是多方面的),得失心太重,所以才會對眼下的一些人事看太多想太多。如果像米雅說的,自己的世界足夠"立體和豐富",失去這一時一地一人一事,自己依然有值得的其他選擇,就不會那麼鑽牛角尖了。
換一種角度說,也是因為對自己不夠自信。而自信很重要的一個來源是實力。所以,多提升自己,就能走向豁達。
《論語》有載——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子曰:「無也。君子,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則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當然,君子並不是真的無憂,但"君子憂道不憂貧"、"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等等等等,咱也不說憂國憂民的大話了,接地氣點說君子憂的是自己有沒有真正成長,或者就是米雅說的有沒有更靠近"立體和豐富",而不是眼下的一己得失。"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為所計較的胡思亂想,大概就是"戚戚"吧!再說"小人",其實在《論語》里很多地方,指的不是卑劣的人,而是格局小的人,比如"樊遲請學稼"一段,算了,關於君子小人這一串,扯遠了,有興趣再聊,大家明白我意思就好。
我還是個小人,但我想也會努力成為君子。路遠且長,與諸小人們共勉。


世上的事情無非兩類。 關我屁事 和 關你屁事。想明白了就不用介意了


簡單地說,不要對自己太苛刻。我聽說那些不放過別人錯誤的人,其實是喜歡給自己挑刺的人。加油呀~


針對人與人的交流溝通
【思想上】
很多情況是揪著對方的不足不放,或者拿自己的長處(或短處)不對等地比較對方的短處(或長處)。
理解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長短處。


【思路上】
很多誤會誤解是由於雙方所掌握的信息的不對稱引起的。
促進並保持雙方信息的對稱。


【操作上】
換位思考


經歷過生死,世間所有的都會覺得沒有生命更加珍貴
對生命的敬畏,就會讓我們珍惜我們的健康,不僅僅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口頭之語,而是發自內心的深刻反省。
很多人,經歷了生死離別,突然變得豁達了,其實,他是看透了,參透了人生的意義。我們心胸不夠豁達,說到底,其實是因為在乎的東西不一樣。當你在乎身體時,或許對於名利你就淡泊了,當你在乎名利時,或許對於健康你就淡薄了
故,閱歷以及對人生的理解對於人生是否豁達影響很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情,自己的事情,別人的事情,老天爺的事情,別人的事情和老天爺的事情我們無法控制,擔心也沒用,所以乾脆放下,自己的事情能做最好就做最好,能控制就控制,問心無愧就行。



既然耿耿於懷,說明當事人對不發脾氣的處理方式是不滿意的。所以先要找到一個能讓自己接受的應對方法。不要追求完美的結果,這通常不太現實還會導致躊躇不前。自己想不出來就去模仿別人,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然後不做評判地跟著模仿,因為從眾心理往往會讓人更容易接受不完美的現實。方法找到了就去做,經歷幾次就逐漸適應了。
要知道一個道理,所謂原則、公平、正義、尊嚴、民主、自由之類的東西都是人類發明的理想化的概念,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在現實中我們只能找到和他們近似的東西。太執著於把現實理想化就很容易鑽牛角尖把自己陷進去。


當自己想要環境/他人變成理想中的樣子時,我們要先去理解問題內部的因果關係,明白之後再去決定是接受還是改變。

我們先了解一個心理理論:通過觀察他人行為的意義.影響著我們的預期,且會激活我們的情緒。
偏執與完美主義都是認知上的障礙,帶來情緒上的困擾,辯證的看並非無益處。
雖然我們在乎一個人一件事,但每個人獨有信念且對世界發出,而且我們每個人都做不到完美,個人意念怎樣強加於他人呢?
所以溝通會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道橋樑,做到自己能做的,由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過程,唯有時間去做功。
放棄捷徑,便是希望。


當你開始計較什麼人做的事時,對自己說:「把他當作朋友看待。"---淡化別人引起自己心中的不爽,為別人的收穫而欣喜。


不要打哪,蒼蠅搓他的手,搓他的腳呢!————小林一茶


抱歉 我做不到 來自家庭的傷害讓我無法做到你問題中描述的那樣


生命中很多時候,你越是強求,越是得不到;越是害怕什麼,往往越是容易遇到什麼。多一份洒脫,少一份抱怨,讓自己在豁達的心態中,感悟生命,解讀生活。人生苦短,不要為難了自己。讓我們坦然愉悅的走過人生的春夏秋冬。


1.讓自個生活變爽
2.多動腦子(從各種角度想)
生活爽就不會太在意煩事,是事也就煩一會,一會就沒事
多動腦子就不會固執,不會鑽牛角


豁達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問題大家都會遇到,只是態度不同,結果不同;你計較,所以心裡鬱悶難受,越想越氣憤,周而復始,惡性循環;你豁達,心裡的鬱悶情緒會很快調整好,瀟灑走一回⊙▽⊙


放開,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啊,要想什麼都不在意,人就不稱之為人了


推薦閱讀:

你是 何時 下決心成為心理諮詢師的?
結束心理諮詢後,咨訪雙方再以不同身份見面,諮詢剩下的移情該怎樣處理?
如何在因為充分準備而產生的害怕失敗的壓力與由不準備所帶來的輕鬆之間尋找平衡點?
為啥在心理諮詢中談對諮詢師的移情會那麼困難?

TAG:心理諮詢 | 性格 | 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