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練筋膜?

與肌肉力量訓練相比,筋膜訓練對人體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筋膜訓練是個略帶噱頭的新名詞,關於筋膜的生物學研究結果也還比較新,這裡就已有的一些資料做了整理,結合我自己訓練的一些體會回答一下,僅供參考。


神經生物學家Robert Schleip的一些新發現改變了人們對筋膜的認識,這些發現對於運動理論的模型完善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筋膜訓練(fascial fitness)則是指針這些新特性而制定的一些訓練方法。這個名詞是Schleip提出的,大概是為了推廣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學家都這樣哈哈),從體能訓練的角度來看總覺得有些噱頭。畢竟體能訓練的目標是提升單項或多項體能素質,如力量、速度、耐力等。這些訓練都需要用到整個身體——大腦、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肌肉骨骼等等等等,而不僅僅是筋膜。

下面將從這幾個方面展開:

  1. 關於筋膜的新發現
  2. 更新的運動模型
  3. 筋膜訓練

如果你只想了解筋膜訓練相關知識,可以直接看第3部分。

(一)關於筋膜的新發現
筋膜這個名字很形象,就是各種筋+膜,纖維之間相互連結在人體中構成一張完整的筋膜網路。引用一下維基百科上關於筋膜的定義

筋膜是貫穿身體的一層結締組織,它包繞著肌肉、肌群、血管、神經。筋膜分好幾層,分別叫淺筋膜、深筋膜、內臟筋膜,它們延綿不斷貫穿身體上下。

這是維基上對其組成和結構特性的描述:

筋膜是緻密結締組織,其內含緊密規則排列的膠原纖維,膠原纖維的方向是順著拉力的方向,所以,筋膜具有很強的單向抗拉性能。

筋膜的構成主要包含以下物質:

  • 纖維:是一種強韌柔軟的編織物-主要有膠原質、彈性蛋白、網狀蛋白組成-他們彼此隔開但又綁在一起。
  • 膠合物:是指各種的像膠水一樣的物質,如肝磷脂、纖維連接蛋白、玻尿酸等,他們會適應變化,並為其他細胞(如神經細胞、上皮細胞等)提供基質。
  • 水:圍繞和滲透於細胞的液體,它承擔這交換媒介的作用;與膠合物結合讓筋膜呈現出不同的特性,保持纖維的濕潤和柔軟。

筋膜還包括成纖維細胞和肥大細胞,他們會引發纖維和膠合物的再調整,來面對受傷、訓練和運動生活習慣的需要
細胞外基質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纖維膠原質、彈性蛋白和網狀蛋白,其中膠原質是最
主要的,也是最強壯的。在肉中發白的、像腱狀的就是它。它是一種三鏈螺旋結構,假如它有半英寸粗的話,它將會有一英里長,就像跳3股的大繩子。膠原質可以是排列整齊的,如韌帶或肌腱(密集而有規律);也可以自由的交錯排列,就像粘結一樣(稠密或疏鬆,但無規律)。
纖維膠原質是不能彼此相連的,除非膠狀物將他們連接在一起,這些膠狀物叫做粘多糖。我們的身體使用這種膠狀體粘結在一起的。這些膠狀物會通過
他們化學成分的細微改變,而展示出驚人的特性的改變,從固態到液態、從黏著到潤滑。這些膠合物的羊齒狀分子會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打開吸收水分或當水分不足
的時候關閉和分子間彼此捆綁。通過他們的化學成分的變化,他們既可以使筋膜層之間見膠著,
又可以使各層之間相互滑動。
我們所謂的伸展或拉長現象,其實不是纖維膠原質被拉長,而是纖維之間產生滑動,但前提條件是粘多糖必須是多水的;但粘多糖缺水的時候,纖維就會黏著在一起,不容易產生伸展。
大多數的損傷的發生就是發生在伸展的過快,超出了身體可反映的時間。以及當粘多糖缺水,身體的彈性反應亦會變差。

像韌帶、肌腱、腱膜也是緻密結締組織。

下面的圖可以讓你更清楚地認識:

皮下筋膜(淺筋膜)

皮下筋膜(淺筋膜)

肌肉組織中的筋膜(深筋膜)

肌肉組織中的筋膜(深筋膜)

肌肉組織中的筋膜(深筋膜)

關於筋膜的功能,維基百科中描述如下:

一般認為筋膜是被動傳導機械張力的結構。有些研究提示筋膜可以獨立收縮,故能夠影響肌肉的力學性能。肌筋膜還可以減少肌肉的摩擦,允許肌肉與肌肉之間相互滑行。

除掉黑體字部分,上面的定義+組成和結構+功能的所有內容就是是對筋膜的傳統認識

新研究中筋膜可以獨立收縮,這是如何實現的呢?
還得從組成和結構方面的新發現說起。

Schleip在2003年的論文Fascial plasticity (part 1)中主要提到了三點:

  1. 筋膜中存在大量的神經末梢(感受器)和自主神經,其中包括高爾基腱器官(感受肌纖維牽張)、帕西尼小體(感受壓力)、魯夫尼小體(感受剪切力)和間隙神經末梢(感受上述所有,尤其是疼痛)。
  2. 筋膜中存在平滑肌細胞。
  3. 筋膜受到按壓後的結構改變不符合其結構力學特徵,推測其可能能夠通過神經控制而主動收縮。

Fascial plasticity (part 2) 中則談到怎樣通過按摩刺激筋膜,使得筋膜中的感受器被觸發並改變周圍基質的粘度,這種粘度變化通過筋膜中的親水細胞脫水和吸水來調節,可以作為筋膜損傷的治療手段(傳說中的馬殺雞)。

2005年發表的論文Active fascial contractility: Fascia may be able to contract in a smooth muscle-like manner and thereby influence musculoskeletal dynamics中,Schleip通過各種理論推導和實驗證明來說明筋膜主動收縮並影響肌肉骨骼動力學特性的可能性,不過證據不夠強,仍然是猜測和排除法為主。

06年論文中的實驗更進一步證明了小鼠的筋膜能夠主動收縮進而影響肌肉和骨骼。

最後筋膜的收縮被手部外科醫生Jean-Claude Guimberteau觀測到並錄製下來了。

從youtube上轉了一個JC Guimberteau的視頻片段,可以看到筋膜的網狀結構及其收縮。
Fascia_Magnified

另一個新特性就是筋膜的彈性比之前的預想要大很多,因為其複雜的網狀結構能夠有效將力均勻分散到眾多的彈性纖維上。

(二)更新的運動模型
在傳統運動生理學看來,筋膜作為覆蓋在肌肉表面的結締組織,起到包裹間隔的作用,只能被動傳導機械張力,完成運動動作主要依賴肌肉和中樞神經系統,所以傳統的運動模型如下:

  1. 肌肉中的感受器信號通過傳入神經傳導至神經中樞
  2. 神經中樞通過傳出神經發送信號至效應器
  3. 控制肌肉纖維的收縮、伸長以及緊張、放鬆

這個控制-反饋效應持續作用,不同肌肉群之間的通力協作完成動作。

對於筋膜的新發現,在原有模型的基礎上,增加了以下反饋-控制機制:

  1. 筋膜中存在的大量的感受器接收體外的刺激(按壓)和體內的刺激(肌肉擠壓),將信號傳遞給神經中樞。
  2. 神經中樞將控制信號發送至筋膜中的自主神經(自主神經廣泛存在於內臟中,受中樞神經控制卻不能通過意志來控制,所以心臟不用你管也能跳的很歡快)。
  3. 自主神經控制筋膜中的平滑肌纖維,使其收縮或伸長,使得筋膜改變形狀,同時刺激筋膜周邊的基質改變粘度(含水量增加)。

在這個過程中,筋膜形狀的變化又會刺激周圍的肌肉,相當於間接控制了肌肉收縮,同時基質含水量增加(粘度減小)減少了相鄰肌群間的摩擦(運動前要先熱身:))。

Schleip 的發現,讓運動『反饋-控制』機制的模型更加精確了。

結締組織的形變會間接引起肌肉收縮,其實人類很早之前就接受了這一觀念,例如為大家所熟知的膝跳反射,就是刺激股四頭肌肌腱引起股四頭肌收縮,出現伸膝動作,屬於肌腱引起的腱反射(刺激肌腱、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縮反應,因反射弧通過深感覺感受器,又稱深反射或本體反射)。

除了新的反饋-控制機制,筋膜本身的彈性也受到年齡以及訓練的影響。更年輕的、堅持合理運動的人(左),其膠原纖維呈現捲曲結構,纖維整體交織為類似網格的整齊形狀,筋膜彈性高。年老、缺乏運動的人(右),其膠原纖維捲曲少,纖維排列自由沒有規律,筋膜彈性低。

(三)筋膜訓練
筋膜訓練的目標就是通過合理的訓練方法改變纖維的形態和整體排列,來增加筋膜網路的彈性。之所以說有些噱頭,因為在這個名詞出現前,這些動作或方法就已經存在,不過因為不了解筋膜,把一些特性歸到肌肉上去了。
體能訓練的指導思想是用盡廢退和超量恢復,讓身體逐步適應更高強度的運動,不斷增強機能。無論肌肉力量、心肺耐力還是筋膜彈性,這個指導思想都是一致的。
那麼訓練中就要在保證不受傷的前提下讓筋膜而不是肌肉承受更多的彈性負荷
下面是肌肉和筋膜在不同狀態下的收縮和負荷情況,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訓練方向:

圖中紅色活塞形狀表示肌肉纖維的放鬆和收縮狀態,綠色彈簧形狀表示筋膜放鬆和負載狀態
A是放鬆狀態,肌肉纖維放鬆,肌肉長度正常;筋膜放鬆。
B是肌肉發力狀態,肌纖維收縮,肌肉長度在正常伸縮範圍內;連接肌肉的筋膜以及肌肉橫斷面上的筋膜處於負載狀態。
C是拉伸狀態,肌纖維收縮,肌肉被拉長;肌肉中間與拉伸方向平行的筋膜以及肌肉周邊的筋膜處於負載狀態。
D是主動負載拉伸狀態,肌肉纖維收縮,肌肉處於正常伸縮範圍的最大值;大部分筋膜處於負載狀態。(感興趣的可以搜一下 PNF 主動拉伸)

其中D狀態對筋膜的刺激最深,而D狀態可以通過主動發力對抗小負荷或中等負荷來達到。
一些訓練準則如下:
1. 練習預備性的反向運動
一方面,肌肉和筋膜拉長後肌梭、肌腱會感知其長度變化而產生衝動,通過牽張反射機制提高纖維收縮力量來對抗拉力;另一方面,筋膜是一種彈性組織,在受到牽拉時具有彈性回縮的作用。
運動實踐中,力量舉深蹲蹲到底、舉重時的下沉、投擲時的超越器械都是利用了這一特性。如何獲得更大的肌肉初始長度是專項訓練中的重要內容
(快速提高運動成績的技巧)。
2. 儘可能流暢輕柔地完成動作
以上樓梯為例,有人上樓聲音極小有人則啪啪震天響,我們的目標是前者。
其他的運動也一樣,要充分利用筋膜的彈性,像豹子一樣柔軟而有力。
3. 動態拉伸
這裡按照速度分兩種,快速動態拉伸和慢速動態拉伸。無論是哪種拉伸,都是主動發力拉伸,而不是藉助外力,例如,正踢腿是主動拉伸,而壓腿借用了身體重量,是被動拉伸。
快速動態拉伸具有一定爆發性,針對部分肌肉群相關的筋膜,如正踢腿、快速擴胸、快速扭轉軀幹等。
慢速動態拉伸主要針對較長的軀幹筋膜鏈,而不是針對局部肌肉和筋膜,往往是整個身體的拉伸。例如,貓貓狗狗的伸懶腰、一些大幅度扭轉牽伸動作就是慢速動態拉伸。
4. 恢復受損的本體感受
這個常常用在各種受傷之後的恢復訓練中,例如崴腳導致的腳踝受傷後,很容易造成習慣性崴腳,就是本體感受出了問題——動作的完成是建立在『反饋-控制』機制上的,反饋這一環節出了問題動作就無法正確完成。
要想恢復運動能力,需要在急性期過去之後進行恢復性訓練。訓練內容一方面是加強控制踝關節的肌肉力量,另一方面就是恢複本體感受系統,例如閉眼用傷腳做單腿站立(馬上起來試試看,沒你想的那麼容易噢,閉眼之後掌握平衡主要就依靠筋膜和肌肉中的感受器提供反饋)
5. 不要讓你的筋膜組織脫水
筋膜組織主要由大量可以自由移動的結合水分子構成,在筋膜受壓(負載狀態)時,水從壓力較大的組織中被擠出而逐漸失去彈性,放鬆之後缺水的筋膜組織又會從周邊組織中吸水,就像海綿一樣。由於受傷或者缺乏運動(久坐腰酸背痛、扭了腰),某些部位的筋膜就會因為缺水而沒有彈性,肌肉間的摩擦力也較大,大大削弱了運動能力。
訓練的目標就是通過相應部位的負載和放鬆讓這些筋膜再次吸水。在這裡,合理的運動周期很重要,缺水導致的失去彈性會讓你變得很容易受傷。
例如,剛開始進行跑步訓練的時候,可以每跑10分鐘左右就停下來走2分鐘,讓筋膜組織補充水分。隨著訓練的繼續和身體素質的增強,你能耐受的一次性運動時間會逐漸增加,恢復也會加快。至於何時該休息何時該繼續訓練,一個可以參考的評判方法是,如果你的動作開始變得僵硬不再輕快的時候就停下,直到你的步伐能夠再次像小鹿般輕盈。從這個角度來看,間歇訓練、循環訓練都是很值得推薦的訓練方法。另外,合理的按摩也能讓筋膜脫水和吸水,對筋膜失去彈性造成的傷病有不錯的恢復效果,這裡也可以使用泡沫軸和自體重進行自按摩,不過需要一定的技巧:Self Myofascial Release Exercises
6. 重在堅持
筋膜網路的提高是一個緩慢而持續的過程,下圖是運動之後,筋膜膠原纖維的分解和合成示意圖,整體網路到訓練後 24 小時才開始恢復(合成代謝大於分解代謝,曲線開始上升),運動後約 30 多小時後才能恢復到訓練前的水平(與橫軸交點),之後超越訓練前水平繼續緩慢上升,40 小時左右達到頂峰然後緩慢下降,直到運動後 72 小時都還高於初始狀態。這裡建議你一定要堅持訓練,哪怕每周安排 2 次、每次幾分鐘針對筋膜的訓練,只要方法得當,都會有效果。要感受到效果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從6個月到48個月不等(比肌肉力量訓練要長久的多)。

最後是一些關於運動的Tips:

  • 飲食和休息非常非常重要,對於體能訓練中的超量恢復,訓練只是一部分,恢復則需要充足的營養供應以及充分的休息。
  • 全身性的動作好過孤立動作,身體是一個整體,無論從筋膜網路角度還是關節鏈的角度:[zz]你的關節還好么?先筋骨後皮肉——基於關節的訓練。
  • 爆發力訓練是採用中等重量、小重量快速完成動作的全身性訓練動作,非常有利於筋膜網路:「掄錘」動作是何種鍛煉方式?
  • 久坐傷身(筋膜彈性變差,運動能力變差容易受傷)
  • 運動前要熱身(增加筋膜彈性和肌肉間潤滑)
  • 訓練這事急不得,得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妄想一口吃個胖子突擊鍛煉,那樣只會導致傷病。
  • 訓練像飲食搭配一樣,要多樣化,不同強度、負荷、頻率、速度的都要有,力量、速度、耐力最好都練點,即使是專業運動員也會花大量時間在一般性體能訓練(有別於針對具體項目的專項體能訓練)上。

參考文獻:
http://www.terrarosa.com.au/articles/Terra_News7.pdf
http://www.biokinetics.org.za/wp-content/uploads/2012/12/Ideal-fitness-article.pdf
Fascial Fitness: Training in the Neuromyofascial Web
Fascial plasticity_part1
Fascial plasticity_part2
Active fascial contractility: Fascia may be able to contract in a smooth muscle-like manner and thereby influence musculoskeletal dynamics
筋膜健康:神經肌腱膜網路訓練


易筋經大概可以吧,但是由於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以及傳武不傳功等說法,導致丟失了很多細節。

比如 掌托天門式,其實是X鏈的協調性,由下致上的貫通,對高翻/挺舉恐怕也有幫助。對頸椎和骨盆的穩定也有一定幫助吧。

掌托天門,就是動作的圖6

動作有三個細節,我看幾乎所有的視頻都不說。
1.把尾骨收進去,最好pc肌都夾緊,骨盆後傾,肚子像被打了一拳繃住。兩腿像柱子一樣類似硬拉的鎖定式綳直,但不要膝蓋超伸。掌握這個細節,你想偷懶彎腰都彎不了。
2.頭往上抬到,一定要「目上視」到把喉結都拔出來,這樣你斜方借不了力,想聳肩都聳不了。練肩膀練手臂想減少斜方的代償也可以用這個方法。
3.可以先腳趾抓地,等練得穩定之後,再學發力,也就是踮腳尖,身子又下往上貫通,傳到到手上,大腿內側——脊椎都是傳力的,誇張的時候甚至會有過電感。
ps:真心希望,傳統出身,又了解現代的,能將中國功夫中牛逼閃閃的勁力之類,用通俗化的語言解開那一套玄虛的,即使對健美健力沒有幫助,至少有肌力平衡等功能性的幫助,要是能搞幾個類似硬拉、土耳其挺起這樣的經典動作,就更好了。


有誰知道易筋經,縮骨功,童子功,這些怎麼練


易筋經(十二大勁),基本上是持續發力的拉伸訓練了!


泡沫軸做的是針對筋膜的放鬆,筋膜放鬆後肌肉有更好的延展空間和生長空間,因為筋膜裹著肌肉,並且將不同肌肉清楚地分離開。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運動員都是先泡沫軸放鬆,之後再拉伸,這樣效果好很多。
但是
目前沒有任何相關書籍提到過筋膜訓練 。
我也只是自己在不斷嘗試,尚未成體系,以後整理出來了再發相關帖子吧,現在出來說筋膜訓練難免有點牽強。
不過筋膜訓練一定是體能訓練的新起點或重大轉折點,也是人體對自我的重新認識。我自己有體會通過一些看起來沒有任何關係(這個關係其實就被筋膜聯繫起來)的訓練,可以讓俄式挺身時間提高3-5秒或者讓彈跳快速提高5-10cm,當然這也是基於你有良好的本體感受與靈活性,穩定性。
另外我還是說一句,我個人不太願意在知乎提及筋膜訓練,免得瞬間又跳出來一個知乎骨灰級用戶,說我不懂解剖學,胡說八道,偽科學愛好者。過個幾年大家都熟知這個東西的時候我再發帖感覺挺好:)


謝邀。

其實這個問題我早關注到了,但是一直沒有回答,因為不好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必然涉及到一些普通人接受不了的概念。而我又懶得跟某些人爭論某些東西。

但是蒙人邀請了,總不好不給人面子。猶豫再三,還是回答一下,只當是給有緣者看的吧。

先貼一段《易筋經 膜論》

膜 論
夫人之一身,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內而精氣與神,外而筋骨與肉,共成其一身也。如臟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內,血脈主之;周身上下動搖活潑者,此又主之於氣也。是故修鍊之功,全在培養血氣者為大要也。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隨陰陽之所至,而百物生焉,況於人生乎,又況於修鍊乎。且夫精氣神為無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
此法必先煉有形者,為無形之佐;培無形者,為有形之輔。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專培無形而棄有形,則不可;專煉有形而棄無形,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無形之氣,相倚而不相違,乃成不壞之體。設相違而不相倚,則有形者亦化而無形矣。是故煉筋,必須煉膜,煉膜必須鍊氣。然而煉筋易而煉膜難,煉膜難而鍊氣更難也。先從極難,極亂處立定腳根,後向不動、不搖處認斯真法。
務培其元氣,守其中氣,保其正氣。護其腎氣,養其肝氣,調其肺氣,理其脾氣,升其清氣,降其濁氣,閉其邪惡不正之氣。勿傷於氣,勿逆於氣,勿憂思悲怒以損其氣。使氣清而平,平而和,和而暢達,能行於筋,串於膜,以至通身靈動,無處不行,無處不到。氣至則膜起,氣行則膜張。能起能張,則膜與筋齊堅齊固矣。
如煉筋不煉膜,而膜無所主;煉膜不煉筋,而膜無所依;煉筋、煉膜而不鍊氣,而筋膜泥而不起;鍊氣而不煉筋膜,而氣痿而不能宣達流串於筋絡。氣不能流串,則筋不能堅固,此所謂參互其用,錯綜其道也。
俟煉至筋起之後,必宜倍加功力,務使周身之膜皆能騰起,與筋齊堅,著於皮,固於內,始為子母各當。否則筋堅無助,譬如植物,無土培養,豈曰全功也哉。
般刺密諦曰:此篇言易筋以煉膜為先,煉膜以鍊氣為主。然此膜人多不識,不可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筋則聯絡肢骸,膜則包貼骸骨。筋與膜較,膜軟於筋;肉與膜較,膜勁於肉。膜居肉之內,骨之外。包骨襯肉之物也。其狀若此,行此功者,必使氣串於膜間,護其骨,壯其筋,合為一體,乃曰全功。


煉膜之要,已經被這篇膜論說盡了。我實在無可補充。 非要說的話,就是拿白話給大家理理思路。
能理的就是以下幾點:

1. 煉膜必須腦子裡有「氣血」的概念,有氣的概念。沒有這個概念一切白搭。因為膜所處於人體內比較深層的位置,而且一般功法很難調動刺激到它,無法讓它「主動」起來。注意這點,主動和被動的區別很大的,就是是否揠苗助長的區別。而能通於體內深層的,就是氣血,所以必須依靠氣血來修鍊它。腦子裡沒有氣血概念的,不必練了,練也白搭。

2. 人體的筋、骨、膜修鍊,必須靠養,去滋養它,而不是強塑它,如同刺激他們的生長發育一般才行。養人的在於氣血,這個是富含人體能量的。所以必須鍊氣血。

3. 膜的修鍊,必須在自身對於筋骨膜及氣血有一定感應之後才容易實行。否則難以修鍊到位。筋骨膜氣血是能切實感知到的,如同你感覺到手腳,不是虛幻。


筋膜理論講究的是一個「整體觀」的概念,和傳統「孤立解剖學」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療或訓練方式不同,筋膜強調的是力學與幾何學上的「張拉整體」結構,骨骼好像「漂浮」在筋膜張拉整體結構海洋中的一頁扁舟……。道理有點像普通有軌列車和磁懸浮列車之間的區別。所以,可以這樣講,對人體筋膜(我們這裡主要指肌筋膜)施以科學、合理的訓練的話,你的整個體姿體態以及動作模式都會發生正向的變化,人完成動作時,效率也會事半功倍!


欲練筋,血要足!
要練膜,氣要足!

國外的健身體系就是注重肌肉氣血的,但不在意筋膜的練習。

因為:

第一:外表上看不見,再厲害也沒用,比賽又不給加分,所以忽略!

第二:缺乏這方面的知識。

第三:國外的健身者們,他們都是比較注重營養液的補充,蛋白粉的份量,還有肉類的攝入,這樣就導致成本比較高,練出來如果不注意維持,衰退的很迅速……


為什麼說這些沒用的話呢,是供你參考的……
因為國外的健身體系已經成熟,注重科學性,經過百年發展,一些人已經老去。可以看看他們健身成型以及老年後的效果……


說到底,主要還是只要你長期喜歡吃肉食,註定無法增強筋膜,因為需要的營養因素不同,攝入太多肉類會干擾筋膜的增強!


筋膜主耐力,所以你可以參考牛,馬等素食動物,耐力超棒,牛筋更是強悍的沒話說……

肉骨主爆發力,同樣的,獅子,老虎,狼和豹,爆發力充足,而且肉和骨均可入葯,但耐力總是差一些……

具體鍛煉的方法,首先你要認可中醫這個體系,然後再去補充一些關於人體經絡的基礎知識,找些資料作參考……

如果誰略有心得,練上身了,可以來與我交流探討,隨時恭候大駕!


以神御氣,以氣行力。達摩西來無一字,全憑真意用功夫


可以看看《増演易筋洗髓經》中的「膜論」,解釋了練功的目的,就是修鍊筋膜,它認為人的氣血運行依附筋膜這個東西(就像神經信號傳導要靠神經系統這個東西一樣)。
多年練功的體會是,這是存在的,也解釋了經絡的客觀存在。一直以來經絡因為看不到摸不著,給人玄妙的感覺,認為不可信。
我覺得(僅供參考),也許筋膜論正好說明了經絡的實際存在就是筋膜組織(西方醫學強調生理組織)。所謂的「氣」沿這些組織行進。
比如,我無論是否練功,哪怕坐地鐵,也會隨時能感受到身體中舒暢的氣血運行,沿經絡自動行進,也能感知到經絡的路線(自己對照經絡圖,基本是一致的),這種舒暢就像溫水沐浴,溫泉在體內流淌,讓人愉悅,精力充沛。練習其它拳法,如太極拳,也能很快「上勁兒」。
這些都不是靠「意念」,是自然練功而成的結果。
所以,筋膜應該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人的氣血不可能憑空在身體里亂竄吧?一定有它的物理支撐組織。


恩。。。相關詳盡版戳這裡專題 健身學術前沿 之超等長收縮彈性訓練法 - 硬派健身 - 知乎專欄

怎麼練筋膜?

首先我在之前的預告里說過,筋膜訓練在健美訓練里和傳統體育訓練里是兩個意思。先說簡單的吧,這個你們看看就好。FST-7法則是健美明星哈尼·雷蒙博德發明的。他本人在圈裡非常有名,三屆奧林匹克先生菲爾西斯和兩屆奧林匹克先生喬卡特都是他的客戶。菲爾西斯更是他筋膜7法則的擁躉。恩。。。我不覺得這個法則很靠譜,科學的理論來源我也不確定。。。不過我本人在用這法則哎。。。

FST-7是Fascia Stretch Training-7的簡寫,翻譯成中文就是:肌肉筋膜拉伸-7訓練模式。筋膜是包裹、隔離或連接肌肉纖維的一層或一束纖維狀連接組織。哈尼雷蒙博得認為,筋膜的包裹會限制肌肉生長。所以我們一定要擴充筋膜,讓它變大,讓肌肉有足夠的空間增長。7指的是在每個部位的最後一個訓練動作中,連續做7組,並把組間休息時間控制在最低限度,這種做法可以使肌肉達到極度充血。哈尼認為極度充血可以擴充筋膜的大小。所以這個法則還強調最後的7組要和大量的水。

最後做的這7組一定是要孤立組,快收慢放,念動合一,保持肌肉的關注度和泵感。我們可以選用如下幾個動作作為最後的7組,注意是可以挑多個動作,只要湊一次緊密的7組。

  • 胸部:大龍門飛鳥、坐姿蝴蝶機夾胸。
  • 背部:直臂下拉、史密斯機划船。
  • 肱三頭肌:仰卧臂屈伸,拉鎖下壓。
  • 肱二頭肌:啞鈴斜托彎舉,啞鈴交替彎舉,啞鈴彎舉。
  • 三角肌前束、中束:啞鈴前平舉,啞鈴側平舉。
  • 三角肌後束:俯身啞鈴側平舉,蝴蝶機反向飛鳥。
  • 腿:哈克深蹲,腿舉,腿彎舉。

這就是健美上的筋膜訓練了。我不得不說,我沒有搜到筋膜會限制肌肉生長的相關實驗。也沒有搜尋到充血能擴充筋膜的相關實驗。。。健美上的法則很多都存疑,這個大家也就是看看就好。

接下來的則是重點,也就是傳統體育界怎麼練筋膜。不得不說,這跟超等長彈性訓練很有關係。。。傳統體育界並沒有專項的筋膜訓練。因為筋膜是肌肉彈性單元的重要構成部分。在肌肉連續統一體理論中。我們常把肌肉力量分為兩種,主動張力和被動張力訓練。而彈性單元正是被動張力85%的力量來源。我會就筋膜作為緻密結締組織的特性來告訴大家,他有什麼用。怎麼訓練。

但是呢。。。今天寫了個專欄太累。。。明天更新。。。這段時間我搜集一下相關論文的實驗材料。

大家先湊合看頭上那篇,跟本答案具體問題不同但很有關係。之後我會更針對的說筋膜和其他結締組織的問題。


不應該叫練,而是「煉」。修鍊=變易=凈化。西諦版本《易筋經義》的《膜論》說:「(若)筋體虛靈,(且)炁至(筋體),(筋膜)則(能騰)起;(另外,)(若)膜體沉濁,(且)炁不充倍,(膜體則)不能起發。(因此,)(修)煉至筋起之後,必宜加倍(變易膜的)功力,務(必)(等)候(到)周身膜皆騰起,跟筋齊堅(壯)。(另外,)(炁)(若向)外著(入)皮,(則使皮堅壯,)並堅其肉,始為炁充(足)。(筋膜和皮肉都充滿炁,)始為(修鍊之過程的)了當。」


筋膜2333脂肪屬於淺筋膜,你要練嗎?


這個是不是就是拉筋啊


推薦閱讀:

如何科學地進行體能訓練?

TAG:健身 | 筋膜 | 體能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