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擊運動員會進行哪方面的力量訓練?

Jon Jones,UFC輕重量級冠軍,UFC2011年上半年表現最出色的格鬥家。
身高:193cm體重:93Kg

邁克·泰森,職業拳擊手,曾獲世界重量級冠軍,世界上最好的重量級拳擊手之一。
身高:178厘米,體重:100公斤

相對於格鬥選手,為什麼拳擊選手需要更多肌肉?他們會進行哪方面的力量訓練?


恰恰相反,拳擊不需要太多肌肉,速度爆發力是第一位的,你列出來的兩個人恰恰都是個異類,瓊斯他的身高完全可以打重量級,他四肢修長泰拳加摔跤的打法在次重所向無敵,mma運動由於需要摔跤柔術纏鬥類運動,需要很大的絕對力量,所以肌肉緯度會好很多。泰森是重量級拳擊的異類,他的身高最適合打中量級,如果你也練習拳擊的話你就明白身高臂展的先天優勢。。回到話題,比較一下各個級別的mma ,拳擊運動員。。你會發現。mma運動員肌肉要好很多。。。摔跤類纏鬥的訓練附屬品,拳擊運動員肌肉小很多,尤其是中量級以下,太多肌肉會影響出拳速度。。


格鬥是需要綜合素質,速 度、力量、耐力、柔韌、靈敏缺一不可以,
力量根據現代運動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項;

1. 絕對力量
絕對力量是一塊肌肉或一組肌肉群中總的力量潛力,通常用肌肉收縮時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負荷來表示。 絕對力量不等於最大力量。正常人只能隨意調動自己力量潛力的70%左右,那些非隨意支配的力量潛力只在應激狀態、藥物或興奮劑的使用及非隨意最大收縮(離心收縮)的狀態下被動用。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人們所表現出的最大力量與理論上的絕對力量是有差異的。通過力量訓練可以降低人體的這種非隨意支配的力量潛力。

2. 相對力量
相對力量是單位體重所能發揮出來的力量。通常用不同負荷條件下所發揮出的力量與體重的比值予以評定。相對力量通過計算出單位體重的肌力以排除運動員體重差異對其力量大小的影響,從而有利於在個體或群體間進行比較。

3. 速度力量
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在運動時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速度力量是力量和速度有機結合的一種特殊力量素質。肌肉在運動時克服阻力的過程中,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許多運動項目中,運動員克服的阻力大多是恆定的,如田徑投擲項目的器械重量是恆定的,這些項目運動員的速度力量實際是在恆定阻力條件下所表現出來的最大「動作速度」。這類項目的速度力量訓練主要是最大「動作速度」的訓練。
速度力量最典型的表現形式就是通常所說的爆發力。爆發力要求運動員在運動時,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爆發出儘可能大的力量。

4.力量耐力
力量耐力分為靜力性和動力性力量耐力兩種。運動員在靜力性工作中長時間保持相應強度的肌緊張稱為靜力性力量耐力;在動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應強度的肌收縮的能力稱為動力性力量耐力。動力性力量耐力又可區分為最大力量耐力、快速力量耐力以及長時間力量耐力。力量耐力是力量與耐力的複合素質,其水平亦取決於運動員力量素質與耐力素質的水平,須通過較長時間的肌肉用力練習來提高。


二人在各種領域體型都不算典型。


最近打算重新編輯本答案,正在翻閱資料,指正原答案中部分錯誤


允許我直接copy泰森自己對肌肉訓練的看法
  拳擊手的重訓著重於腿部,位移或是出力都需要結實的下半身手部則講求速度、耐力比較要求拳擊手的胸、手,都不是很大塊因為拳擊手之於手臂,就像弓之於箭
  箭枝的粗大雖然有比較強的破壞力,卻不會讓你箭射得更快更遠除非弓的拉力也增強,不然手臂的重量訓練是負擔而對於一個講求靈敏、速度的拳擊手而言同樣的時間是寧可多花些時間將弓做得更長更大而不是把箭做得太粗,還要花更多時間來補平速度格鬥其實很現實,就算磅數重量再大,速度太慢或是預備動作太長被人預測、看穿,那就等於沒用了速度與重量都有極限,怎樣在一定時間內練成一項運動最需要的制衡點,就是這運動最大的學問
  而拳擊手最需要練成的差不多就是那樣的身材,邁克泰森擁有歷史上最兇狠的拳頭。自從他進入拳擊界以後,已經有許多曾經不可一世的拳王在他的重擊下倒在拳台上。很多人感到奇怪,人類怎麼會打出如此有力的拳頭?在看過他的訓練之後,你就不會感到奇怪了。這個1。80米的立方體一直在進行力量訓練,其訓練強度之大,讓很多舉重運動員也感到驚訝。拳王是怎樣看待力量訓練的呢,還是讓他自己告訴我們吧。
  拳擊手應該進行力量訓練
  以前的拳擊教練總是告訴拳手,不要進行力量訓練,那會讓你四肢粗大,關節僵硬,在拳台上變成活動的靶子。幸好庫斯(庫斯達馬托,泰森的啟蒙教練和養父)不這樣認為。力量和靈活性並不是不可兼得的。索尼利斯頓(前重量級拳王,以力量而著稱)能劈縱叉,儘管他的大腿有36英寸。
  用拳擊的眼光重新認識你身體的各個部位
  首先是大腿。粗壯的大腿是真主給我們的最好禮物。在拳擊的每一個動作里,大腿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腿的主要任務是在重擊時發力,絕對力量越大越好,如果你能像火箭一樣啟動是最好的。你不可能每一拳都憋足了勁打,因此大腿的耐力對拳擊手並不十分重要。現在對於大腿該如何訓練就十分清楚了。以重擊能力著稱的重量級拳王的深蹲成績都在1000磅以上,我的最好成績是1017磅。訓練時目標非常清楚,就是增加重量,提高絕對力量,我從不做每組次數超過6次的練習。腰部是力量的通道,把大腿的力量傳到上身,腰部本身也能產生很大的力量。腰部產生的力量比大腿小,但使用的頻率更高,職業拳手的每一拳都應該充分藉助腰部力量。對腰部絕對力量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但耐力不能忽視。我通常用400~500磅的重量,每組做6~10次。 脖子對於拳擊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部位。野牛一樣的脖子能起很好的減震作用。要是你的脖子又細又長,頭部被擊中時就會像梨形球一樣擺來擺去。脖子不主動發力,因此力量和耐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肌肉,也就是要把它練粗。我用頭倒立、俯卧頸屈伸來達到這一目的,完全採用肌肉訓練法。這裡我不關心重量和次數,只要能長塊就行。 哪個部位是拳擊手用得最多的?大腿?腰部?肩膀?正確的答案是小腿。只要你不想成為活的沙袋,就得保持移動,小腿就要一直保持緊張。發力時小腿要有良好的彈性,才能流暢地發力。小腿最重要的是耐力,它的訓練關鍵是次數、時間。我用500磅做每組300次的提踵練習。據說阿里的訓練每組1000次,但我不知道他用的重量是多大。
  以上是拳擊手的力量訓練中最重要的四個部位,它們組成了人體堅實的軀幹。你可能會對我把腿部歸入軀幹感到奇怪。腿部的用力方式和軀幹是完全一致的,它是軀幹的延伸,而且比軀幹更重要。我喜歡研究動物,我研究了霸王恐龍、老虎、熊和袋鼠,它們都是非常強壯的動物,後者雖然沒有鋒利的牙齒,卻是自然界最好的拳擊手。結果非常一致,強壯的下肢、腰部和頸部是生存的最好資本。而且上述四個部位體現了四種完全不同的要求,其他各個部位,都能歸入其中的某一類。
  肩部是拳擊手最重要的部位,任何動作都需要肩部。但這決不意味著你要把肩部練得像保齡球一樣。拳台上有很多這樣的傢伙,他們讓我感到好笑,通常他們最多只能在我面前跳兩回合。肩部並不是發力的部位,它的靈活性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肩部應該像小腿一樣練習。最好的動作是側平舉和直立上拉,我通常用5磅的小啞鈴和20磅的杠鈴,能做多少次就做多少次,通常每組不少於200次。這樣你才能一直保持規範的拳架。如果你到了第8回合胳膊就抬不起來了,對手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揍你。
  拳擊手有一個部位可能是所有運動員中最發達的,就是腹肌。它要非常強壯,才能耐住重擊。這個部位的唯一要求是發達肌肉,仰卧起坐、仰卧舉腿、懸垂舉腿,需要什麼就練什麼。鋼鐵一樣的腹肌才是拳王真正的金腰帶。
  背部是發力部位,但只是輔助的。對它的要求和腰部差不多,但力量上的要求更低,耐力上的要求更高,這個要求實際上和肌肉訓練的要求是很相似的。所以你能看到,很多拳手都有漂亮的背闊肌。杠鈴划船是最好的動作。
  胸部的要求比較簡單,力量、耐力要求都不高。肌肉發達些可能好些,單也很少有人被擊中胸部倒地的。總之,這個部位要求更低。過分練它反而會給出拳和防守造成障礙。卧推作為發達上身的基本練習還是應該練的,但不用花太大精力。
  胳膊是最容易引起誤解的部位。胳膊本身的發力是很有限的,你越主動讓胳膊緊張,就會顯得越笨拙。胳膊應該像鉤子,而不是起重機,那是腿部該乾的事。對二頭肌和三頭肌的要求就是耐力。你可以挑一副啞鈴,然後就開始數數吧。但是前臂的要求有所不同,它是直接接觸部位,很容易受傷。對它的力量、耐力和肌肉,你都要比較留意。啞鈴腕屈伸、握力器都可以發達前臂。很多傢伙上臂很粗,比前臂粗得多,這些傢伙肯定不是拳擊手。拳擊手的前臂比上臂更重要,上臂多細都行,但前臂一定要發達。


我可不可以亂入一下?

我爸爸以前是拳擊教練,他的力量訓練就是:

拿著小時候的我上上下下地舉,讓我在空中做托馬斯全旋,我淡定地上上下下看電視,嗯不是很影響觀影效果。

哈哈哈當然不止啦!但是我不記得了,我只記得這個。

嘿嘿嘿。


說泰森力量好的 簡直可笑 泰森出拳力量真正的原因就是他的協調性。也就是拳擊乃至格鬥的 核心。你什麼樣的體重 能發揮多大的力量都是定型的。發揮的出來不只是取決你的各個部位的協調性。因為力量在傳導的過程中會減少。


做拳擊專項力量訓練


搏擊運動員的力量訓練要分開來看的話,分為頸部力量,肩部和手臂、腕耐力訓練,背部力量訓練,腰腹部耐力和協調性訓練,大腿及臀部的力量訓練,小腿的耐力訓練,踝關節的靈活性,胸肌不需要訓練,胸肌大了不容易防守


推薦閱讀:

拳擊運動員和健美運動員的肌肉有什麼區別?
拳擊手「普遍在45歲之後身體素質的全面崩潰」,是否如此?
李景亮突然成為炙手可熱的拳王,他的宣傳是不是很成功?
泰森打的過綠巨人嗎?
現在的泰森能否打過現在的一龍?

TAG:搏擊項目 | 拳擊 | 健美 | 綜合格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