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七俠和全真七子對戰哪邊會贏?
謝邀。
吐槽一句:類似出題,而不具體限定」什麼時間段的全真七子、什麼時間段的武當七俠、何種條件下PK」的,都不是想知道答案而純粹挖坑引人跳。
武當七俠分前期和後期,其武功大有不同,比如張翠山早年壓根不是謝遜對手,還認為謝遜遠在宋遠橋之上;而後期俞蓮舟和殷梨亭都是可媲美法王級的武功了。
又比如,全真七子在《射鵰》和《神鵰》里,武功明顯也是兩個檔次。
武當七俠有傳說中無恥的大BUG真武七截陣,居然他媽的按平方算戰鬥力,比悟空的二十倍界王拳還厲害,但沒真出現過,吹得厲害而已,不好評斷。
全真七子早年有北斗七星陣,基本七個人可以挑一個東邪或一個西毒;後期有」七星聚會「這種BUG招,震傷過小龍女。所以他們的戰鬥力有保障:七個人合起來,就是一個五絕級戰鬥力。
我估計真打起來,是這麼個效果:
王處一被七子圍攻,本自不敵;好在俞蓮舟等只想問個就裡,不下殺手;王處一仗著輕功精絕,且戰且走,上得終南山,直到重陽宮來,氣息悠長,劍法不亂,殷梨亭等也暗贊」玉陽子當真了得「。只聽得殿內丘處機喝道:「王師弟,布天罡北斗!」原來全真六子早已迎候在此。王處一一揮袍袖,拂開莫聲谷長劍,左腳已跨進門檻,身子一縱,已在「玉衡"位盤膝坐下,馬鈺等六人也均坐定。
宋遠橋踏在門邊,氣運丹田,喝道:「王道長,一路引我上山,莫非是全真七子,當真齊聚在此?在下武當宋遠橋。」只聽殿內一個渾厚的聲音道:「貧道丹陽子馬鈺,見識宋大俠高招。「宋遠橋便欲縱身而入,張松溪心細,一把扯住宋遠橋,道:」大哥,這七個道人坐得古怪,不可輕入。「莫聲谷性急,道:」縱有埋伏,怕他怎的?「縱身揮劍而入。他是名家出身,劍法早得張三丰真傳,這時凌空而入,劍光如電,威勢非凡,徑取天權位的丘處機。丘處機也不拔劍,只與身旁劉處玄各出一掌。莫聲谷只覺一股極大力道揮來,身不由己,竟被反推出來,落在殿外,蹬蹬蹬蹬,連退四步,只感氣血翻湧。武當六俠見了,俱各大驚。宋遠橋知莫聲谷武功已成,雖然內力不如自己與俞蓮舟那般渾厚無匹,但斷不至於被這麼隨手一掌便凌空推出。如此功力,除非出自張三丰、張無忌,那才不奇。俞蓮舟、張翠山互望一眼,翻身搶進殿去。俞蓮舟足方落地,只感風聲颯然,一掌自背後而來,不敢硬接,一招太極拳「攬雀尾」,想卸開掌力;不料招式甫出,背後的掌力已消失得無影無蹤,身前卻又有兩道掌力襲來。俞蓮舟不由一驚:「虛虛實實,收發由心,果真不凡」,幸而他招未用老,急忙轉身,卻見殷梨亭在身旁腳步被劉處玄、郝大通掌力推拉,腳步虛浮。張翠山、莫聲谷見了,情急關心,各自縱進殿來,接應殷梨亭。
宋遠橋在殿外,見四位師弟與全真七子身影交錯,打得甚是激烈,但總是落在下風。暗思俞蓮舟武功乃七俠第一,七子雖然了得,但看其身手內力,平手相鬥,未必有人高得過俞蓮舟去,瞧來全是這陣勢了得。他是張三丰首徒,修為見識,都在眾師弟之上,兼且精通斗數,游目四顧間,已見端倪:「是了,這天罡北斗陣,只需搶得北極星位,便能以主驅奴」,袍袖一拂,徑取北極星位。
然而天罡北斗陣何其奧妙,當年黃藥師何等武功,依然占不得絲毫便宜,宋遠橋甫一入陣,便覺掌風呼呼,人影錯雜,未及看北極星位,只得凝神出掌。這麼一來,武當五俠各自為戰,一時無從救應。張松溪看了,暗暗心驚,對俞岱岩道:「為今之計,不可貿然入陣。要破這天罡北斗,只有真武七截陣了。「俞岱岩正自心急如焚,被這一言點醒,疾聲喝道:」大哥!二哥!真武七截陣!「
只見兔起鶻落、灰影縱橫,正是俞蓮舟、宋遠橋聽了指點,擺開武當派真武七截陣法。丘處機等人只感數招之間,宋、俞、張、莫等人,掌力招式,與先前大不相同,不敢怠慢,凝神接戰;張松溪、俞岱岩見數招之間,五俠已經聯接成陣,攻守有度,心頭大喜;張松溪喝道:」大哥,二哥,先聯手出殿來,再做打算!「話猶未畢,只聽得」啪啪啪"數聲,卻是五俠與七子硬碰硬對掌,俞蓮舟、宋遠橋與丘處機、馬鈺掌力相抵,借力後躍,縱出殿來。張松溪、莫聲谷、殷梨亭也先後退出殿來。這一來,雙方心中各自佩服。俞蓮舟心道:「天罡北斗陣,果然不凡。」丘處機心道:「武當此法,少至二人,多至五人,皆可成陣,來去自如,端的了得。」武當七俠固然不敢再貿然入殿,全真七子也不能追出殿去。
正在此時,殿後繞出一人,拍手笑道:「好陣法,好陣法,當真令人大開眼界!「宋遠橋等抬眼看時,卻是一個灰袍蒼髯的道人,身形魁偉。全真七子互望一眼,收劍入鞘,拱手道:」師父!「那道人笑道:」重陽門下,今日幸會武當神技,方知人外有人矣。「聲音渾厚已極,遠遠送將出去,群山迴響,雲合風動。武當七俠各自變色,面面相覷:「重陽真人功力通神,果然非同小可!」正在詫異間,忽聽得重陽宮外,一個聲音遠遠送來:「不敢,武當後學,今日領教全真玄門,才知天外有天。」這聲音沉遠雄烈,勢如海濤,顯見功力深厚已極,又不在王重陽之下。王重陽捻須微笑,全真七子卻各自心頭一凜:」這內力名不虛傳,果然是張三丰真人到了!「
話說這關公戰秦瓊……
要說陣法,@笑道人 道長可能忘記了bug級的陣法設定 真武七截陣張三丰一日見到真武神像座前的龜蛇二將,想起長江和漢水之會的蛇山、龜山,心想長蛇靈動,烏龜凝重,真武大帝左右一龜一蛇,正是兼收至靈至重的兩件物性,當下連夜趕到漢陽,凝望蛇龜二山,從蛇山蜿蜒之勢、龜山庄穩之形中間,創了一套精妙無方的武功出來。只是那龜蛇二山大氣磅礴,從山勢演化出來的武功,森然萬有,包羅極廣,決非一人之力所能同時施為。張三丰悄立大江之濱,不飲不食凡三晝夜之久,潛心苦思,終是想不通這個難題。到了第四天早晨,旭日東升,照得江面上金蛇萬道,閃爍不定。他猛地省悟,哈哈大笑,回到武當山上,將七名弟子叫來,每人傳了一套武功。
因為這套陣法由真武大帝座下龜蛇二將而觸機創製,是以名之為「真武七截陣」。這陣法的七套武功分別行使,固是各有精妙之處,但若二人合力,則師兄弟相輔相成,攻守兼備,威力便即大增。若是三人同使,則比兩人同使的威力又強一倍。四人相當於八位高手,五人相當於十六位高手,六人相當於三十二位,到得七人齊施,猶如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天罡北斗雖然強,也就跟當世一流高手東邪西毒單個戰成平手,兩個齊上基本上瞬間破去。
應該是打不過用了2的冪計算的武當陣法吧。
這是金庸武俠相關問題中,我第一次反對張公子的答案。
完全不能同意「真武七截」對「天罡北斗」這種演算法!
「真武七截」和「天罡北斗」陣法顯然都是以多打少才能起效,所以小說中只寫到過一群武功弱的結個陣對付一兩個武功厲害的情形——請大家自行腦補一下「真武七截」和「天罡北斗」互斗的情形,究竟要怎樣才能在保證兩個陣均各自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形成互斗?結論是——那根本不可能,就像兩組差不多大的齒輪組碰在一起,你說哪一組會先散架?
當然是一起散架!
陣對陣,其實可以略微參考下古代戰爭,你擺個「鶴翼陣」,我擺個「雁行陣」,雙方一接觸,很快就形成混戰——「真武七截」對「天罡北斗」亦如是。
那麼混戰要怎麼算呢?
我的答案是——年輕的那方贏。
武功練到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的地步,大家差不多,基本是比誰年富力強,力氣多了——這方面武當七俠似乎是占點兒便宜,七俠武功大成時的歲數比七子要小——當然,要算大家都健康的時候,三俠六俠被打殘了那種不能算。
其實,公平點的話,還是雙方按年紀單挑,七局四勝,混戰偶然性還是太強了,根本沒法算啊。
雙方都擺起了陣,卻又都不敢入陣,百無聊賴之際,他們拉起了軍歌。。。
蟹妖。
這個問題的意淫補充量巨大,幾乎不具備推演的可能。而且屬於萬年口水的老坑了。
之前的金庸小說中誰的武學天資最高?曾經有一眾表達「金庸小說武學隨著年代變遷越來越差」觀點的知友。
但是這觀點是群眾自己總結的,不是金庸師傅自述的。
尤其是倪匡在自己的衛斯理系列小說中不斷闡述這個觀點,結果弄得大家都以為是金庸自己說的。
如果按這個觀點,王重陽是完勝張三丰的。
張三丰只是勝在能活,無心匡扶俠道,只是熱心公益事業。
精明的頭腦首先表現在商業經營方面,他宣稱自己所居住的荒山「武當山」是道教所信奉的大神「真武大帝」的居所,能夠庇護虔誠的信徒,以此在附近鄉村中聚斂了大量的金錢,為自己修建了寺廟和修院,這些鄉村正在元軍的蹂躪痛苦呻吟。張三丰的庇護為他們提供了安全和希望,成為他們所信奉的神明,這是後世關於他一系列神奇傳說的來源。儘管張三丰的武術造詣進步神速,但在四十歲以前,他僅滿足於在神農架附近的勢力範圍,並未參與更廣泛區域的政治活動和軍事鬥爭。沒有跡象表明他曾經參與過襄陽戰役,儘管這一要塞離他的山頭並不遠。在文天祥被處決前夕,他曾被邀請參加救援活動,但他以「武功未成」為名拒絕了,雖然他在二十年前就擊退過何足道這樣的名家。他的精明與謹慎不僅使得他熬過了蒙元血洗武林的艱難時刻,也為中國武術界保留了一個碩果僅存的武術大師。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元朝統治的鞏固,社會局勢也安定下來。在這一時期,張三丰開始了他漫長而豐富的社會活動。由於年輕一代的武術家幾乎在改朝換代的大亂中被摧殘殆盡。張三丰這樣的天才人物更加顯得鶴立雞群。在幾十年內,張三丰就樹立了他在武術界至高無上的聲望,這是當年王喆和郭靖這樣的大師也望塵莫及的。然而我們不應當忘記,這一崇高的榮譽卻是建立在武術界精英盡喪的空白之上。
(《劍橋倚天屠龍史》)
這樣看下來,王重陽為全真七子量身打造的天罡北斗陣只要擺開——「按北斗方位,馬鈺位當天樞,譚處端位當天璇,劉處玄位錄天璣,丘處機位當天權,四人組成斗魁;王處一位當玉衡,郝大通位當開陽,孫不二位當瑤光,三人組成斗柄。七星中以天權光度最暗,卻是居魁柄相接之處,最是衝要,因此由七子中武功最強的丘處機承當,斗柄中玉衡為主,由武功次強的王處一承當」——在本身就對武功有加成的基礎上,基本毫無疑問武當七俠這種只好單打獨鬥的打法必敗無疑。(補:不斷有朋友提到武當的」真武七截「——到得七人齊施,猶如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這套功夫的問題是:哥兒七個全須全羽的時候壓根沒施展過……)
至於天罡北斗陣法的威力和來歷:
全真派有個大對頭,長住西域,為人狠毒,武功深不可測,遠在全真七子之上。當年只有他們師父才制他得住,現今師尊逝世,此人一旦重來中原,只怕全真派有覆滅之虞。全真派有一個「天罡北斗陣法」,足可與之匹敵,但必須七人同使。
郭靖聽到「天罡北斗」四字,心中一凜,暗想:「九陰真經中好多次提到北斗大法,說是修習上乘功夫的根基法門,經中所載的北斗大法微妙深奧,難以明白,不知馬道長他們的『天罡北斗』是否與此有關,倒要見識見識。」
(《射鵰英雄傳》)
「天罡北斗陣是全真教中的極上乘功夫,練到爐火純青之時,七名高手合使,實可說無敵於天下。」
(《神鵰俠侶》)
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
而且「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對比」無敵於天下「,怎麼看都是前者弱了一籌。
這個一流高手的概念之虛無縹緲,大概金師傅自己也沒法下個評判。不過」年輕一代的武術家幾乎在改朝換代的大亂中被摧殘殆盡「,這一流高手和宋末武林比,也差得遠了點……
二次冪演算法只好疊加」一流高手「,天罡北斗陣則是直接越級挑戰。
全真七子紛紛活到了」功力爐火純青「的歲數。
如果都按巔峰時的水準來計算,七俠更是虧上加虧。
關公戰秦瓊,我們假定一個前提就是兩面的武林水平都差不多,也就是射鵰的五絕水平大致和楊逍成昆等相當
首先兩種打法,陣打陣,單挑
陣打陣
全真七子天罡北斗陣不過打一個五絕的水平,真武七截陣64個一流高手。。。。。。我們將五絕算作超級高手,我一直覺得彭連虎靈智上人這樣的水平算二流,勉強算一流好了,64個靈智上人出手,我覺得天罡北斗陣是萬萬扛不住的
如果你說這個64倍沒有實戰,那我也沒轍,金庸這麼說的我總不能不信
全真七子先敗一輪
單挑
全真七子武功最強一直是丘處機,然後王處一和馬鈺差不太多,前期王處一強,後期馬鈺趕上,這個原著是寫的,在後面的郝大通孫不二直流就比較醬油了
神鵰中說過朱子柳得了一燈真傳,武功在馬鈺和王處一之間,所以全真七子水平大概是五絕弟子那個級別的
武當七俠武功最強是俞蓮舟,張翠山早亡,但是悟性最高,可以視為和宋遠橋居次,後面的莫聲谷之流就差些了
有一個細節需要注意:殷梨亭是武當七俠第六,劍術專精,但是他自創了武功:天地同壽。自創武功是一件逼格很高的事,至少全真七子干不出這個事兒來。ps,俞蓮舟也自創了虎爪絕戶手,,,,,,為什麼武當派自創的武功那麼兇殘。
而且他自知武功不敵楊逍,想要和楊逍同歸於盡,楊逍是陽頂天死後明教第一高手,五絕水平。殷梨亭雖然不敵楊逍,但是卻有希望能夠和楊逍同歸於盡,也就是還是有的一打,但是全真七子任何一個基本上單獨對上五絕是要跪的,被按著揍的水平。
全真七子就算最強的丘處機也沒有表現出五絕甚至接近五絕的水平,起碼低了一個檔次的感覺,到書末他玩世不恭的師叔周伯通進入五絕,這位一心鑽研武功的丘處機也沒輪上,說明水平也就是那樣了。
再看看俞蓮舟的戰績,宋青書用峨眉武功不敵丐幫掌棒龍頭和執法長老,用武當武功已經能打平,用了九陰白骨爪已經能秒殺對方了,天下第一大幫的高層。。。
但是面對招數熟悉的俞蓮舟卻毫無還手之力分分鐘被拍碎了頭骨
俞蓮舟幾乎和周芷若同歸於盡,但是書中也說俞蓮舟其實武功遠勝於周芷若
總結下來他的水平已經達到五絕級別了,是和楊逍一個檔次的高手
而且金庸也說明顯偏愛七俠的,七俠在倚天屠龍記中是比較重要的角色,每一個戲份都不少,而且也分別作了介紹,張松溪比較機智,張翠山悟性高,殷梨亭劍術好,莫聲谷修習外門功夫等。
但是全真七子除了丘處機有比較重要的戲份以外,其他六位都沒啥特點,馬鈺等還算著墨了,下面好幾個都是不帶提的,非常之醬油。
所以,你懂的
樓上的知友們才華橫溢,文筆優美,個人很是仰慕。但多數人的結論,只能是雙方半斤八兩——這是靠武俠小說定勝負的必然結果。
下面我想說說真正的武功。看看純武藝(不帶半點兒水分,全憑真才實學)相比的話,誰會贏。
全真七子中,丘處機名聲最著(宋末元初),可作為代表。
武當七俠中,張松溪也實有其人(明朝的寧波府人氏)。
由此,可以把問題轉成這樣:七個丘處機 VS 七個張松溪,哪一方會贏?
丘處機,乃全真教一重要人物。自王重陽創教以來,發展壯大,到丘處機擔任第五任掌教,長達二十多年,盛名日益卓著。丘處機道學傳承自王重陽,以清凈、修心、德行為要。且擅長詩詞,流傳下來的有六百多首。遠在蒙古的成吉思汗聽說丘的大名,派出近侍官,不遠千里抵達山東,邀丘北上相會,問治國之大道。丘一年後抵達行宮,獲三次召見,得以宣揚「敬天愛民」的思想(有點類似孔孟的仁義之治了),成吉思汗接受了勸告,蒙古人的屠殺遂得稍減。後世滿清乾隆皇帝說了句恰當的點評「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這裡的奇功,非武功之功,功勞之功也。
張松溪,乃明代嘉靖年間一著名拳師。當時拳法分兩派:一派主硬功,為外家拳,以少林拳為代表;另一派主防禦,為內家拳,其中最為出類拔萃者,就是寧波府的張松溪。武俠小說中,有時候說少林內功心法如何正宗云云,實不甚確當;要說武當心法(可認為也是一種內家拳,甚至後世常常將內家拳創始歸功於傳說中的人物張三丰)如何如何,就比較靠譜了。內家拳法,相比於外家拳,如何呢?據說,「非遇困危則不發。發則所當必靡。無隙可乘。故內家之術為尤善。」「其搏人必以其穴。有暈穴。有啞穴。有死穴。相其穴。而輕重擊之。無毫髮爽者。」則作為內家拳中很有影響的一代大師,張松溪的武功,有多高明,也可以想見了。
好了,你說丘處機這樣一個知識分子、文藝青年,和張松溪這樣正兒八經的拳術大師、武林高手,對打起來,結果如何?
顯然啊。
結論就是:七個丘處機 完敗於 七個張松溪。雖然這話題口水太多,但我還是很樂意來胡扯幾句
我認為還是有參照系的:
全真七個加起來最多等於一個五絕,這是板上釘釘的。
但倚天中無論哪個高手,和七俠一對一中能佔上風的,已屬難能可貴了。從沒有誰真的同時面對七個的
有記載的張無忌一個打四個,那也是使盡各種詭計、佔盡各種先機,靠偷襲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才勉強取勝。什麼時候黃藥師打四個全真七子要靠偷襲了?這一點來說,高下立判
這裡還是假定張無忌等同五絕,實際上張無忌當時毫無爭議的天下第一,要比也只有王重陽能比
但全真裡面能上檯面的其實只有馬、丘、王三人,其餘郝大通什麼的都是炮灰,被初出道的小龍女挫敗,還有什麼可說的。那個記不住名字的女的更是不用說了。。。。
只能說郝大通和馬鈺的差距肯定大於莫聲谷和宋遠橋的差距
如果認為馬鈺和宋遠橋實力相當的話。。。那這一對比其實就比出來了
金庸在天龍宣揚佛學,在倚天里對道家推崇備至,極力渲染了武當之盛,不僅如此,金庸在書里留了一手,那就是武當七俠的武功是越到後面長進越快,這在金書里不多見 ,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在後面,武當剩下的幾個俠是不是都成為江湖的絕對第一階梯???這個待遇不是全真七子能享受到的。
虎爪絕戶手是無敵的禁招……
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的區別就像:前者是剛成年就死了爹媽,而後者是有一個有錢有勢的爹媽。
前者是功夫未成就要承擔起對抗西毒的重任,而後者是有一個超牛B關鍵還活著的師父。
記得黃蓉只穿一身軟蝟甲別人就要顧忌三分。武當七俠是否也有一身「軟蝟甲」呢?
14個人基本都畫等號。然後比師傅,比陣法,最後時期不同武當弱一籌。全真陣法全部失敗。。。師傅上王重陽要強上一點,畢竟上戰場殺出來的。
小透明來回答問題了。
首先武當全真都是道家,道家武功是後期強大,越老越強,除了幾位傷殘的七俠,沒什麼巔峰不巔峰,前期,後期的差別,這裡就先都假定為無傷殘,壯年。
然後其實倚天中的武學一流高手肯定是有些水分的,首先我們明顯可以看出七俠是在四法王之下的,後來學了太極拳劍後才接近法王,而在法王級之上又有逍遙二使,楊逍的武功可是能殺掉孤鴻子的,陽頂天生前實力明顯是強於二使的,在上面就是張無忌和張三丰了。那麼這裡的江湖一流高手又是個什麼水平呢,所謂小說的一流高手一般指的就是廣為江湖所知,人數眾多(至少上百)但又不是最強,我的看法這裡的一流高手應該在法王上下,四法王是一流高手的頂尖了,但離最高的張三丰,張無忌差了不止一等,七俠自稱是一流高手也是可以的。畢竟經歷了朝代更替,而且有很多高手死在襄陽大戰。
自己的看法
1.黃藥師能夠破陣而出首先是因為武功高強,也因該與其奇門遁甲,天文星象,道家學問諸多技能有關。北斗天罡陣,是星象變化,內含道家學問,黃藥師能在短的時間裡破陣而出,是因為他找到了破陣所在,攻擊弱點,伺機待發。同理,道家都有相通之處,又都學奇門,天象,兩個大陣碰撞,七位道家高人必然會看出對方陣法的一些端倪,陣法威力必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2.北斗天罡陣強在天衣無縫,困守敵人,縱使是五絕不得破陣法門也會被耗儘力氣,死在陣內。
真武七截陣強在加成功力,攻擊力強大,七俠使出如同64位一流高手,如龜蛇相鬥,攻守平衡。
北斗主牽制,困殺,因為它被創造出來就是為了面對一名武學造詣極深的大宗師,雖然戰績不佳,但是其對手都是極為強大,而且北斗天罡大陣,注意是包括弟子在內的大陣,一個兩個五絕是絕對吃不下的。
真武從未七人用出過,幾乎只是傳說,而且傳言中的對手就是所謂的一流高手,和北斗的各種五絕對手是天差地別,不論是內力還是武學修養,但真武強大毋庸置疑。總之,真武就是設定強,吹上天。
3.如果非要有個結果的話,我選真武,因為功力加成實在是bug,如果七俠合攻一處,北斗如何抵擋呢?
推薦閱讀:
※金庸為什麼要改第三版?改得怎麼樣?
※新修訂的《倚天屠龍記》體現了金庸何種政治理想?
※假如小魚兒與江玉郎才是親兄弟,絕代雙驕會是怎麼結局?
※九陰真經和九陽神功是同一時代的么?
※金庸筆下為什麼鮮有和主角差不多年紀的有魅力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