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企、台企里的中國員工總喜歡給自己取一個英文名字?
曾經在外企和港企工作過,我覺得有如下優點:
1、減少上下級的階級差距,直呼英文名比什麼什麼總顯得更平易近人。
2、有對外業務,有時候要跟外國人溝通。
不然老外怎麼念?當然我並不打算起一個英文名,我聽老外念Zi字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快感,啊哈哈哈哈哈
話說我有一個同事叫Qiufeng,老外直接崩潰了,遂讀Q-Feng
"You Chinese have lots of Mr Zhang.Mr Ma Mr Sun, sometimes this really make me confused."這是我們公司德國老外如是說。
在一部分中國人眼裡,絕大多數老外(尤其是非裔人士)長相都差不多,我媽就這樣。
所以你看,在一部分老外眼裡,我們中國人看起來也都大同小異。另外,大多數受過教育、懂點英語的中國員工,都能準確讀出一個英語法語或者德語的人名;但反過來,老外的中文發音都不怎麼樣,你懂的。於是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在公司里,很多外籍人員在分辨中國員工的時候都存在一定障礙——或者說,腦子裡知道誰是誰,但表達起來有困難。
所以面對一個有外籍同事及領導的環境里,一個英文名可以讓外籍人士更輕易地分(使)辨(喚)中國人,對人對己都方便很多。
別找這些堂而皇之的理由了。
說白了,除了特殊情況重名嚴重的,很大程度上就是遷就外國人,或者說是中國人自己的心態問題。從小我們的英語老師不就要求給自己起個英文名么?
而且,這真的就是中國(華人)獨有。中國國情。
你見過土生土長的阿三哥叫自己 John 或者 Ryan 這種爛大街的英文名么?
除了 ABC 或者各種在美國出生的人,周圍的日本人、印度人、韓國人、印尼人、各色國際友人,很少見到把自己的名字改成 Daniel, Mike, Marcus 等等洋名的。無論名字多麼拗口,多麼難讀,都堅持自己的名字,甚至別人讀錯了還經常很嚴肅地去糾正。
有趣的是,與國內恰恰相反,現在很多真正在美國企業工作的年輕中國人里,倒是大片大片的拼音本名。
我就不用英文名。我所有的美國同事都很奇怪為什麼中國人喜歡給自己弄個一看就不是自己的名字的英文名。我也只好聳聳肩,表示不理解。
和同事交流,如果連對方的名字都不願意去學習,去說正確,才是最大的不尊重。
You are who you are, a name doesn"t change that.
=========
補記:
確實,外國人也有自己改名的,而且我們日常叫的很多名字都不是正式的全名,但他們改名有一個要素,要麼是原名的簡化,要麼就是另一種衍生說法,基本上要和自己的原名相配。比如
- Robert Sean -&> Bobby Sean -&> Bobby
Robert 顯得太老氣,改成了 Bobby 比較親切。 - Patrick-James Robinson -&> PJ Robinson -&> PJ
Patrick-James 太長,而且活脫脫的鐵血愛國者形象,簡化成 PJ 更加簡單親切。 - Ryan Alley -&> R Alley -&> Ray
Ryan 叫得人太多,人家直接把姓加進來造了個詞。
作為中國人,如果名字不好拼寫,你可以找個相似的讀音,依然是你的名字就好了。
- 比如我自己,不知道為什麼 Hao 有時會被讀錯,於是我去星巴克的時候就會說我叫 Hal。
- 有個日本同事,自己交 Ayako,拗口,於是自稱 Aya,還挺可愛的。
- 有某印度哥,名字 Naveet 不好念,起名叫 Nav.
當然,如果有人就叫李海倫,那起成 Helen Li 是最方便不過的了...
我覺得起個英文名簡直太好了。
我能直呼我老闆的名字你能么?我不用張嘴閉嘴陳總,王主任,李總監什麼亂七八糟需要跟著職位不斷變換的稱呼,真的方便到飛起。
我不滿意父母給取的中文名,正好藉機改個名字有什麼問題呢。一個綽號,抹去很多身份差異的綽號而已,也要被某些人吊打。
人什麼時候能學會寬容和自律呢。整天研究那些與自己習慣不同的人是什麼心態是一種什麼心態呢?
對了,我還認識一個叫康熙的外國人呢。答覆郵件時會很萌地在末尾用xie xie ,這難道也是討好誰遷就誰嗎?只是出於友善和好感的舉動而已。在外企工作了將近八年,如果就個人經驗來說,我並不認為「喜歡取外國名字」是外企員工的普遍現象。
拼讀是一個問題,但在外企工作,大家都能夠包容。原因很簡單:英語系國家難以正常拼讀的遠遠不止中文名。比如斯拉夫語系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很多名字,如果一個人只熟悉英文拼寫規則,一樣不知道怎麼念。跨國公司的業務往往橫跨多個大洲,他們其實早就遇到過這個問題,就我所見過的情況,老外也願意理解。有些時候,「怎麼念對方的名字」甚至就是一個打開話匣子的好手段。
真實的情況簡單得有些可笑:有一部分人(有的是一線員工,有的是老闆)以為英文名可以讓交流更順暢。事實證明,這純粹是偏見或者臆想。其實真正合作過程中,我們可能遇到各種因為思考方式和文化衝突引起的問題,能磨合得很好的跨國團隊,都是經歷過種種誤會才做到合作無間的。和這個過程相比,因為不會念名字引發的麻煩,真不算什麼。可以當做現代人已經沒有的「表字」來理解,這樣就避免了直呼其名的尷尬。
國內的外企畢竟有種人家的「租界」的感覺。
外籍員工更多的時候給人一種superiority.
在交流中大家大概更願意去"遷就他們的習慣,just for their convenience"
我也有過這種心態---剛出國時我「為了同學方便」叫自己Victor。但不久後我發現身邊的印度、日本、韓國、非洲裔同學不論名字多複雜,還是堅持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而我是"Victor", 我要是哪天開心還可以改名叫Nicolas, Richard, Jeffrey. 那都不是我。
當時想:家人所賜的名字,包含著自己國家的獨特文化和家人的期許,為何要隨便換一個英文名呢?於是我就改回了自己的名字,當跟別人介紹我自己真實姓名的時候,瞬間有種重拾身份的感覺。
如今同事/校友/咖啡店小哥有叫我Johnny, Jayning, Jia"ning, Jaineng的,我都能接受-至少人家努力嘗試了。
其實給自己起英文名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事兒啊---你看現在髮廊里不都是Tony, Jack, Mary的嗎。
取英文名這事兒比較有意思。我在香港的一家美國公司工作。可以從3個方面來看這問題:
1. 外企工作環境
首先你先得明白為什麼叫外企。顧名思義,老闆是鬼佬啊。那麼老闆招人,組織公司,肯定是希望按他自己好管理的方式來安排。所以英文名無可厚非。我和一加拿大的hr聊天,他說現在看應聘工作的沒有英文名直接不看,因為怕融入不了公司。那在香港人大家叫英文名已經是習慣,也就沒什麼違和感和好上綱上線的,真得只是習慣而已,而且確實方便。
2. 郵件
【郵件】是為什麼叫英文名的第二大重要原因。你不會想給你老闆寫郵件的時候就一抬頭是中文,然後全文是英文吧。。。當然有得外企也都是中文,那麼自然而然就不叫英文名了啊,全都是x總代替。
3. 那些說裝逼的人
我覺得任何稱謂,說話方式,都是在一定環境下的產物。如果你得生活,工作,學習環境如此,很多辭彙你會用不同語種來表達。而我一直都覺得,如果你是【自然而然】的說出來,那違和感則來自於聽眾自己心態不平。而如果是【刻意】說出來,那麼違和感突然就體現了。
一群大陸人互相叫英文名確實奇怪,特別大家都說普(方)通(言)話的時候。但後來發現叫多了就有各種延伸,也就習以為常了。比如他們現在叫我特里萌。
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當然有說得好和說得差之分。但是最終目的,還是在於溝通,哪怕你只會說幾個字。我們隊有個phd,說了一口慘不忍睹的不知道哪來得口音英語,粵語就更不用說了,糟糕的一塌糊塗,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一起工作的快樂。什麼名字業是,只要是能代表你我他,方便各種國際之間的交流,又何必上綱上線?省事。一直在外企工作,上級下級全部直呼英文名字。導致出門見國企民企的工作夥伴,傻傻分不清該叫x總,x老師,還是老某,某老,尤其怕碰上你有求於他,而對方年齡明顯小你很多。或者還不太清楚對方職位的。看見有英文名字的都鬆口氣,直呼其英文名字總不出錯。
先說結論:習慣成自然+裝逼過度。
說個小笑話先:有一對新婚夫婦,妻子燉魚的時候總是把魚從中間攔腰切成兩半燉。丈夫從來沒吃過整條的魚,覺得很奇怪,就問妻子為什麼。妻子一開始說了一堆什麼切開燉入味之類的理由,但是丈夫不信。最後妻子說其實我也不知道,我看我媽就是一直這麼燉的,我就學來了。
於是他們去妻子的娘家,丈夫問丈母娘為什麼魚要切開燉,丈母娘也是說了一堆什麼切開燉入味之類的理由,但是丈夫還是不信。最後丈母娘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媽就是一直這麼燉的。
於是他們去妻子丈母娘的娘家。老太太都八十歲了,聽丈夫問了這個問題之後笑了,說:「那時候我的鍋太小了,整條放不下。」
---------------
不管當初是因為什麼原因/理由,中國人非要起個英文名字,今天都沒有這個必要了,但是這個習慣成了自然,改不過來啦。
我覺得最有可能的理由就是樓上各位說的:為了方便外國人叫。
這裡其實有兩個問題:
第一,是拼音的問題。中國漢語拼音使用羅馬拼音,導致的結果是拼音拼出來的詞/音節很多讓外國人發不出來。比如zh,x,q等等。大部分日爾曼語系的人都沒法正確的發這幾個音。他們會把zh發成z,x發成k或者s,q發成k。於是你的名字從他們口中讀出來,就變成完全另一個音。
其他比如,ang外國人會發成an,而an卻會發成ang,如果你碰巧叫「楊艷」,那麼老外叫你的姓你會以為是叫你的名,而叫你的名你會以為是你的姓。加上老外姓名的順序是顛倒的,那麼你們兩個人就都混亂了。
台灣人和香港人使用韋氏拼音,外國人發音比較接近國語(粵語),相對就沒那麼混亂。但是起英文名這個風俗顯然是從台灣/香港傳過來的,這就為我所不能理解。我覺得是後面一個原因在起作用。
第二,身份區隔。早期外企的主管都是外國人,發本土員工名字有困難。上面有人提到過,名字被老闆讀起來有困難不利於職場成長,所以本土員工取英文名字以獲得老闆青睞,某種情況下是一種拍馬屁的行為。華人在拍馬屁這方面一直是樂此不疲但方法比較low的,取英文名字也是一例。時間久了大家發現取英文名有個副產品,就是暗示自己是外企人。早期外企身份還是某種程度上高人一等的,於是進入外企的華人都取個英文名字,算是身份暗示。此風一漲便剎不住了。
其實大陸還好。港台這股風氣濃厚到什麼程度,我去台灣玩,遇到的幾個朋友都是台灣一座工廠里的同事。他們的工廠是台灣人開的,從上到下半個外國人都沒有,但工廠里的每個人都有英文名字,而且稍微不熟一點的互相都不知道對方的中文名字。於是經常會有這樣的對話:
「你認識設備部的王XX嗎?」
「不認識啊,他英文名叫什麼?」
「Henry啊。」
「哦!設備部的Henry Wang啊,我們昨晚還在一起喝酒來著!」
??
中國人取英文名有個很嚴重的副作用:華人傳統是姓相對比較少而名字千奇百怪,而西方人正好相反。華人取英文名,恰好是取了雙方區隔度比較低的一半放在一起,導致重名非常嚴重,到處都是Jack Zhang,Helen Li,Amy Wang??叫名字本來就是為了分辨彼此,結果中國人取了英文名字,更加沒法分辨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近幾年我發現有兩個很不好的趨勢:
- 一是故意取一些本來英美人不用作名字的詞做名字。象Spring,flower這種就算了,有人給自己取名叫Seven,North,Lovely算怎麼回事?還有一些很不嚴肅的比如Farmer(自嘲自己是碼農?),Poor(逼老闆加薪?),Money(五行缺錢?)這種,讓外國人覺得中國人品位很奇怪。
-二是故意取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或改變原來英文名字的拼寫。比如Jams,Garry,和各種各樣來自動漫、電影的名字。想像一個外國人起名叫張囧,你看到的時候囧不囧?
我覺得,中國人其實完全可以不取英文名字。但是如果一定要取,就取得有逼格一點,遵循下面幾項原則:
- 只用字典里列出來,比較常見的英美人的名字;
- 分清楚哪些是名字,哪些是姓,不要用姓做名字,比如Bauman、Schumacher這種明顯就是姓。
-盡量用昂格魯-撒克遜名字,避免用一些很明顯是其他民族的名字。就像中國人姓鐵的大多是回族一樣,西方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比較流行的名字。比如叫Ivan就很明顯表示你有斯拉夫血統,叫Eli說明你是猶太人,叫Jose 說明你是拉丁人(話說回來,叫Jose那位,你有自信中國人都能準確的把你的名字讀成「何塞」,而不是「揪絲」嗎?)。當然有很多其他民族的名字已經很普及了,比如Tony、Alex這種,倒也無所謂。
話說回來,我至今沒見過取穆斯林或者印度名字的中國人,說明大家心裡還是有個選擇性的,只是對歐洲民族不夠熟悉而已。其實叫Salim Liu或者Rajeev Zhang沒什麼丟人啊。
- 不要生造字,不要用小說、動漫、影視里看來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見的名字,那樣會顯得你很中二,比如管自己叫Sonic這種。
-最後,如果有可能,入職前和HR溝通一下,能避開同組其他人相同的名字盡量避開。但是如果你的英文名字已經用了很久了,幾乎和你的本名一樣出名,那也不必。
--
以前的工作的公司就是一間台企,是一家生產貿易一條龍的公司,裡頭的業務人員都是取英文名互稱,不時還會互相詢問:「欸欸,問你們一下,Celia的中文名是什麽?」
貿易業界是與外國接觸最早也最頻繁的產業,我想一些公司喜歡起英文名的根源在此。其他答案說是「方便讓外國人叫」也沒錯,但我覺得更精確的說法是「追求溝通的效率」。
我的前老闆馬老闆,非常樂於分享他早年做生意的事,據他說最早與國外客戶溝通,那時電子郵件都還沒問世,國內外溝通的主要工具是一種叫做電報條的東西,其實我不太確定這是啥,我看到公司的打字機都覺得這是古文物了……
從他的描述里,大約是透過電話線把文字傳遞過來,透過特殊的機器列印出來,我推測是按照文字多寡付費。用當時的高科技,把訊息從大洋的另一端傳遞過來,當然不會是想問馬老闆早上吃過了沒,通常都是一些生意上的聯絡,例如下訂單、問交期之類的。
為了用最快速度切入正題,比起用拼音轉換的中文名字,不如取個英文名字來得方便,而且還不能是個性化的英文名字,越普通越爛大街越好,像是馬老闆的英文名字,就是簡單直白的Mark。
如果電報條說不清的事,那就得打國際電話了,價格大家懂的,不可能先花個十分鐘,在溫馨的氣氛中,一個發音一個發音地教會老外怎麽正確地發音自己的中文名字,最後才在友善的互相調侃中進入主題。
一般來說,電話通常這麽打:「James? I"m Henry. That order……」
雖然後來有了即時通訊、有電子郵件,但原理還是一樣的,降低溝通成本,快速切入生意主題,何況想教對方,他還不見得想學呢……
還有一個必須常常與外國客人接洽的場合,那就是全球各地的行業展會,賣家們聚集到很大很大的廣場或展覽中心看展,買家們租一個大小不等的攤位空間布置,裡面擺放自己的樣品與型錄給客人參考,若客人感興趣上門,裡頭的業務人員就要把握機會跟客人介紹自己的產品,兩家公司的長期合作,常常透過展會開始。
但買家既然來了一趟,當然希望能了解更多供應商,看更多攤位,除非是來打醬油的,不然沒人能在這裡聊一整天,沒有哪個天兵的業務人員,會堅持用中文發音自己的名字然後慢慢糾正對方讓他念對。你想教客人發音,他會教你做人……
兩家公司若有了長期合作,雙方的人員碰面的機會就多了,例如說到對方公司去拜訪拜訪,或是要看廠驗廠。不過既然在之前的電話、網路、展會上已經報了英文名字,面基時若對方沒問到,通常也不會主動教對方自己的中文名字怎麽發音,想像那場景就知道了。
因此,最早之所以普遍使用英文名字,就是基於很單純的一句老話:「顧客是上帝。」方便上帝是應該的,若以後情況倒過來,在華人有錢,洋人有貨的買方市場,就換他們取中文名字方便溝通了,客戶是玉皇大帝嘛。
後來可能是因為其他公司覺得貿易界這一套很潮又逼格高,或是公司老總有海外背景,喜歡這樣的氣氛,依各自情況逐漸形成公司文化,那就是單純喜好問題了。--
念拼音有時候是一件很讓外國人頭疼的事情。
好記。中文博大精深,名字也沒有一般的規律,如果一次見到很多人很難記住所有人的中文名。但是英文名常見的就那麼多,所以很容易記住。即使有不常見的,也不會一下見到好多人都用不常見的名字,所以這些例外的也不難記。
針對外企的情況。
外企和老外有接觸,英文名方便發音。比如法國人發不出H的音,人家H是啞音。中國名長也不好記。
我還沒遇到「喜歡」給自己取英文名的,都是說不取不行,公司要求必須取一個。
個人感覺是從香港的習慣傳入內地的一種風尚:因為香港人的id 中文是漢字對應的英語名稱並不是拼音而是真正的英文的名字 jacky cheung。所以當外國人與香港人交流時 或 港人相互交流中,使用其法定英文名稱沒有任何不妥。而當改革開放時,各大港企,外資企業進入內地,並且往往任命香港人成為其在華的中高層幹部。香港人已當成是一種習慣不會更改,而內地人認為是中高層管理者特殊的標誌而紛紛效仿:給自己起個西方化的名字。恕我見識短淺,我好像還不知道有在日企任職的員工使用英文名稱的(此點可能作為以上觀點的支持)。謝謝
就算一開始堅持自己中文名,最後也因為外國人發音聽著想哭,而覺得取個英文名讓大家都好過。
平易近人什麼的都是無奈下的自我安慰。
其實挺討厭的,總是怕外國人覺得麻煩,一點不照顧自己人與自己人之間用異邦語相稱的不爽。
我在國外念書時把自己拼音簡化教給別人,做個折中的妥協。直接叫中文感覺太生疏,去掉姓又太親密,叫英文名正好滿足這種不遠不近的感覺
推薦閱讀:
※外國人怎樣區分名字是男是女?
※lucifer能不能作為英文名?
※yogi這個英文名怎麼樣?
※「鐵甲依然在」如何翻譯?
※「get a plug」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