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要持如此大量的美國外債,意義何在?


持有外債的主要原因是強制結匯制。為了控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並且實施資本控制,出口企業獲得的外匯收入要向央行兌換人民幣。這些外匯需要一個穩定和高流動性的儲存媒介,美國國債就成為了最佳工具之一。對比其他國家國債,美國國債具有風險最低,流動性最高的優勢。並且在購買國債時可以購買通脹加權的國債,進一步避免外匯受損。同時我國外儲還有一大部分是在美國企業債中(大約為1萬億美國國債,一萬億美元企業債,一萬億其他貨幣債),也是因為同屬美元資產,高評級的企業債可以提供不錯的流動性和更高的回報率。

總而言之,持外債的目的是控制匯率和資本流動,持美國外債的目的是因為低風險高流動性。低風險部分來自美國作為世上最強經濟體的獨特地位,部分來自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避險特性;高流動性原因和低風險原因大致一致。


贊同或部分贊同@陳亮@田牧的回答,我都投了贊成票。另外還有一層意思我在這裡說說:

中國目前有外匯儲備3.2萬億美元(以美元計),其規模遙居世界之首,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為美元。用於購買美國國債的有1.16萬億美元,還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這是一個基本情況。

持有如此高額的外儲和美國國債,屬無奈之舉。

一般認為,外儲的規模相當於同等規模的實物資源量流出,這個資源是指低廉的勞動力加其他資源,能流出的前提是價格總體上賤於他國,另一個代價是,為購買這個外匯,我國增發人民幣22萬億,成為剪不斷、理還亂的通脹之源。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外匯儲備,就是人民幣縮水的錢。老百姓掙的錢,大量縮水為國家的外匯儲備了。所以,健康的狀況應該是國際收支大體平衡。

持有如此大量的美國國債,是我們至今還沒有找到一種優於購買美國國債的可靠辦法。現在,我國國際收支仍呈現為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雙順差,加上人民幣升值預期,熱錢大量湧入套利,僅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400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紀錄。最好的辦法是增加進口,尤其是資源性進口,如石油、礦產等不可再生資源,即便一時用不了,作戰略儲備也行,但是中國的外匯儲備量太大,買什麼,什麼漲。如購買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就帶來了鐵礦石價格的飛漲,這也意味著外匯的縮水。如果拋售美元,美元必會大幅度貶值,未拋出的部分,也縮水了。

實際上,我們不僅不能拋,還得購買美國國債,以支撐實際上已處於貶值狀態的美元的價位,雖然有人計算,美元的貶值幅度已經大於我們可以獲取的國債利息,但仍不得不忍痛這樣做,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這件事,我覺得我們是動手晚了。如果在我們外匯儲備還不太多的時候,就注意進口一些為我國所需要的資源,如果我們持有的貨種不那麼單一,注意貨種間的匯率變化,優化貨種結構,情況就會好得多。單說像石油或鐵礦石等資源,大的趨勢一直在升值,就不會這樣被動了。

按照國外經濟學家的說法,外匯儲備的合理量,以能滿足三個月的進口和短期外債支付所需就夠了。他們算的結果是,7800萬美元,國內有經濟學家認為,是1.1萬億美元。2005年,我國的外匯儲備是8198億美元,保有在這個水平,應該就差不多了。短短几年間,卻增長了3倍。我國曾經是一個受外匯短缺嚴重製約發展的國家,患有外匯「饑渴症」,長期實行出口退稅等鼓勵出口的政策,加入WTO會帶來我國如此強悍的外儲增加,這可能也是原來沒想到的。

印象中,大約是在2005年,我國即意識到外匯儲備帶來的流動性過程問題,也在這一年,我國實行了有管理的匯率的外匯率彈性制度,不再單一盯住美元實行固定匯率的辦法,有人計算,從那時起到現在,與美元比,人民幣已升值22%,但仍未能擋住美元的流入。由於人民幣仍存在升值預期(不是人民幣和人民幣比,是和美元比),儘管我們實行了藏匯於企業、於民的政策,但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持有外匯者都有強烈的結匯願望,而在現行結匯體制下(這個結匯體制,已經與@田牧說的曾經有過的強制結匯體制不同了,主要是購買),央行負有無限結匯的責任,從而外匯儲備,仍以勢不可擋之勢飆升,在沒有更好的辦法的情況下,我們還得時不時地被迫購買美國國債。

西班牙著名小說《唐吉珂德》中騎士唐吉珂德在與風車之戰中,被掛在風車上旋轉。現在我們持有的外匯儲備和美國國債,有點這個意思了。這是橫在我們前面的一道難題,如破解不了,會無窮無盡地給我們製造麻煩。


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1、中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國,每年出口的產品是個天文數字,而外國要買中國產品需要用美元購買,長期的巨額出超讓中國有了巨大的美元貿易盈餘
2、中國最近幾年為了盡量花掉外匯不知道愁了多少根白髮,想買外國好東西,西方阻止不然賣,差的東西又看不上,總不能為花掉外匯而花外匯。原材料礦產價格相比又不貴,花不了多少外匯。
3、從中國加入WTO開始,所謂的全球化其實就是中國化,中國不知不覺成為了世界第一工業國,從歐美日本等國吸走了無數的工作崗位,可以說08年的金融危機至少一半原因是因為西方產業空心化,被中國吸血吸到貧血導致的。
4『、美國現在很困難,而且困境才剛揭開序幕。中國GDP如果能超過美國,就意味著可以動搖美元的統治地位。
因為國際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通常是最大經濟體、最大貿易國和最大工業國的貨幣。現在中國已經取得了後兩個桂冠,就差GDP了。
過去上千年中的大部分時期,國際貿易都使用白銀。那是因為當時最大經濟體是中國,而中國使用白銀。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從殖民 地掠奪的白銀,有三分之一都流向了中國(去換取瓷器、絲綢、茶葉 、藥材等當時的高科技產品)。
美元建立目前的統治地位,也不過最近八十多年的事情。
一旦美元失去了主要的貿易結算和儲備貨幣地位,印鈔發債能力就會被削弱。由奢入儉有多痛苦,看看希臘就知道了。


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中國對美國出口那麼多東西,得到那麼多美元,除了去買東西,只能存起來,似乎不能把那麼多紙幣堆在一間屋裡里吧,而且美國國債屬於高品質投資產品,風險很低,因為有美國政府背書。所以最終只能導致中國持有沒有國債越來越高。但這就相當於美國印刷紙幣從中國買東西,如果美元貶值,就等於白拿了許多東西了..........


這是一個擔保,防止天朝賴賬


美元是目前唯一的最有價值的投資貨幣。
人民幣要控制升值,只能通過拋售人民幣,或購入美元。
最後,美元與石油綁定,是石油的唯一結算貨幣,而中國每年如此大的石油進口量。
另外,還要維持和美國那不靠譜的穩定關係。
所以,美債大量的購入就成為了必然。
解決之道:
1,努力的轉變產業結構,以文化,高科技等高附加值的產業為發展方向,對民企大力扶持,親兒子,乾兒子都是自家的兒子,不要厚此薄彼。
2,聯合開發南海資源,以南海資源為資本,模仿歐洲,建立統一的亞盟,統一的亞元。雖然難度太大。
3,開房人民幣有限的自有兌換,讓人民和企業能自有兌換外幣,讓匯率波動在銀行外控制,而不是銀行控制,卻控制的不好,還讓人民的稅款來彌補。


先來看兩個數據:1.截至2016年12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餘額為98551億元人民幣(等值14207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2.央行數據顯示,8月外匯儲備30915.3億美元,預期30950億美元,前值30807.2億美元。

然後問題來了,為什麼擁有3萬億外匯儲備的情況下(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1.82萬億美元,匯通網9月8日訊——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2個基點至2.02%,刷新去年11月以來新低。)還要拿大頭去買穩定保值但是利率超級低(10年定期2%)而不是選擇用來償債/借給需要借外債的公司呢?(舉例子:記者了解到,恆大15億美元優先票據發行受到投資者熱烈的反應,不僅獲得5倍超額認購,融資成本也明顯下降,其中3年期定價7%,較初始價格指引降低50個基點,票息率創造恆大美元債券的最低紀錄;5年期定價8.25%,較初始價格指引降低25個基點。)最低記錄都是美債收益率的2-3倍+。。。。

個人認為只有兩個可能,

1是外匯儲備並沒有公布的那麼多。(中國從不公布外匯儲備的構成)

2是外匯儲備中熱錢和外資佔比高,當成保證金不能動用,以免引起外資恐慌性逃離。( 中國外匯儲備主要由四部分組成:

一是巨額貿易順差;

二是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的大幅增加;

三是外國貸款的持續增多;

四是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的「熱錢」流入)

結合1和2,既然沒那麼多,又不能花/借給」自己人」花導致外儲降低,那能容納下那麼多資金又安全的地方,就只有美國國債咯。。。有高人說可以拿來投資。。。。高人可以百度查查中國對外投資收益率。。。

順便扯下借外債(包括所有在外國上市的公司其實也算是借外債)有啥好處,好處就是到手的是通貨美元,那些公司大部分是在國內盈利的用到的是人民幣可以印,國外分紅/還錢再把其它各領域賺的美元還出去。一是可以解燃眉之急,二是可以把更多的資源合法地給出去。。


中國如果不晚於九十年代初開始,逐步將一部分外匯儲備轉化成對俄東非洲地區資源礦山以及一般工業的投資,今天的外匯風險和原料運輸工業布局方面的問題就不會有這麼大。如何合理使用外匯,獲取最大戰略利益這個課題,中國是從這個世紀才開始做的。但只要做起來就不算晚。因為外匯轉化成美國國債,中國才能入世,入世了,你才能夠賺到這麼多錢,美國才會允許你平平安安發展這麼多年,中國才會達到今天的讓美國意想不到的經濟實力和世界影響力。所以這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問題。利用國債問題壓迫美國放開金融控制,放鬆高技術出口限制,在周邊問題上讓步,應該是可行的目標。這些都是軍事行動實現不了的目標。


根據美元的發行機制,美元基礎貨幣主要是依據美國國債額度來發行的。因此,美國國債可以被視為「帶利息的美元」。

我們普通家庭掙了錢,在必要的消費支出之後,余錢要麼儲蓄、要麼投資。儲蓄是低收益但低風險,投資是高收益但高風險。在國際大家庭中,美元是公認的硬通貨,因此國際上的儲蓄,最公認的標的就是美國國債。各個國家理財的道理實際上和我們小老百姓沒有本質區別,既要儲蓄也要投資,而投資就必須冒風險,無論你是買股票、買資源,總之,只要投資肯定有風險。
因此,買美國國債和我們普通老百姓在國內掙了錢存銀行吃利息基本是一樣的道理。

和我國外匯儲備的規模以及對美貿易的順差相比,我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一點都不多。
日本的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二,大概是1.2萬億美元左右,幾乎90%都購買了美國國債;
台灣外匯儲備4000多億美元,持有美國國債1700多億美元,約佔40%;
新加坡外匯儲備2500多億美元,持有美國國債1100多億美元,超過40%;
瑞士外匯儲備6400多億美元,持有美國國債2200多億美元,印度外匯儲備3600多億美元,持有美國國債1100多億美元,分別佔1/3左右,比例和我們差不多;
還有更奇的,比利時的外匯儲備只有300多億美元,卻持有美國國債超過2000億美元;不到500萬人口的愛爾蘭幾乎不存外匯儲備,卻持有2000多億美國國債;只有幾十萬人口的盧森堡,竟然持有1700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很顯然,他們不是通過外匯儲備去購買美國國債,而是通過其它渠道。
截止去年底,美國國債的國際持有數量大約是6萬億美元左右。
2016年,我國總體外貿順差約3.3萬億人民幣,其中對美貿易順差約3500億美元,約合2.3萬多億人民幣。也就是說,我國外貿順差的2/3以上來自美國,而我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只佔美國國債國際持有數量的1/5左右。
這能算多嗎?


第一句話,畸形的匯率政策導致。第二句話:匯率的本質就是資產的價格,人民幣長期被貶低,說明中國政府通過權力變賣國家資源獲得統治利益,這種利益包括經濟上對國民的控制和政治需要。第三句話,人民幣被貶值,還包括近期內國家濫無節制的發放貨幣。這導致美國最近國債危機。根據我悲觀預測,這可能會導致更嚴峻的問題。任何一個像美國這樣的國家都不能容忍一個中國這樣流氓到無恥亂髮貨幣的流氓國家,繼續流氓下去。


中國有巨大的外匯儲備,需要尋找出口釋放,國債是目前為止最好的選擇——較小的風險,穩定的利息收益並且可以牽制美國。中國還不斷增持日本國債,也是出於未來升值的可能性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建大秦鐵路運煤而不是直接在當地發電再通過輸電線傳輸回來?
山西為什麼得不到國家的重視?
蘋果手機是不是不行了?
隨著香港的地位下降,其房價是否還能一直撐下去?
為什麼很多經濟學者不炒股?經濟學家炒股比普通人技術更好嗎?

TAG:經濟 | 人民幣 | 國債 | 美國經濟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