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與「旅行」有什麼區別?
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上面很多人的解釋太過詩意,卻離真相比較遠。所有離開居住地的行為,都可以稱之為旅行。比如你出差去上海開個會,或者去納斯達克敲個鐘,都是旅行。只有圍繞景點展開的活動,才叫旅遊。周末開車去百花山,或者到塞班島度個假,都是旅遊。
國家旅遊局不能叫國家旅行局,因為旅行實在太寬泛了。
另,非要把去麗江住一周,或者到三亞游個泳也說成「旅行」的,不在討論範圍內。
順便表達一下不滿。我提過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旅遊?後來被人改成:人為什麼要旅行?後來又被人改成:旅行的意義?嗚呼。旅遊行業內部,大致是這樣理解的:旅遊,強調的是到一個景區/景點 遊玩,更側重於人與景的互動;旅行,強調的則是離開身體居住地,至於去「別處」是幹什麼,則不重要,有到親戚家住幾天的,有到某個酒店開會的,都算旅行。按照這個範疇,通常所說的出差,其實也算是旅行。
攜程旅行網,這個名稱本身就是對旅行的最好解釋:更強調機票+酒店,而少景點/景區。
旅遊是花錢買舒服,
旅行是用錢買罪受。
9張圖,看懂旅遊者和旅行者。
你與世界,只差一個「步步行程助手」的距離哦,來微信找我玩吧~
http://weixin.qq.com/r/EUzB2ZrE5Mebrd669xk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旅行必須要有「行」,要WALK,旅遊么,有舒適的空調車送你到這裡到那裡,拍拍照,或者在海灘曬太陽就好了。
旅行是裝逼?少來了。
你可以說馬可波羅到中國旅行,但不能說馬可波羅到中國旅遊。
所以你的意思是馬可波羅是小清新,在裝逼是吧?
旅行可以說是一種增長見識、自我陶醉的過程。
旅遊可以說是一種享樂,消磨時光的過程。
OK,不要鑽牛角尖。至少,他們絕不是同一回事。
無二思考過這個問題許久,後來得出了一個結論:
所有的較真都是因為在乎——「旅行」比「旅遊」確實好那麼一點點。
其實,每個詞都有一個好聽的說法 :
你描述新買的鞋,會說裸色系帶小高跟,絕對不說肉色;
你聽到機車會想到夾克和帥哥,聽到摩托只會擔心超載;
你聽到動漫,想到宮崎駿和懸崖上的金魚姬,聽到動畫腦海閃過灰太狼;
……
你說不上為什麼,但就是覺得「旅行」比「旅遊」好聽那麼一點點。
「旅行」比「旅遊」好聽一點點 。
「旅行」和「旅遊」真的有區別么?
教科書上是這麼解釋的:「旅行」比「旅遊」久一點點,也大一點點 ↓
搜索結果里它們也是截然不同的,旅行它小眾一點點,搜索的人少一點點 ↓
甚至連LV的廣告里,都這麼說:
所以你看,它們確實有區別。
這種區別到底是不是故作姿態?
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在乎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
有的人認為那不過是矯揉造作的姿態罷了,覺得你們文青怎麼這麼事兒,旅行旅遊,不都是走一趟的事兒么?
你可能小聲地反抗一下,也可能沉默以對。
畢竟文藝青年的帽子太沉重,你帶著它就不能很好地融入二逼又歡樂的現實世界。
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一點不甘心?
因為那並不是一場漫不經心的鬥嘴,而是兩種理念在抗衡啊!
而你代表著凡事認真在乎的那一小撮人:
哪怕是一碗白飯配青菜,你也要用美好的瓷碗,擺漂亮的盤。這樣米粒看著要飽滿一些,青菜看著也新鮮可口許多。
你為喜歡的人跑8站地兒,淘一張絕版黑膠唱片;
攢錢很久跑去買心儀已久的包包,針腳不齊這種事情能忍?
當然不能!
這種區別是因為在乎
你在乎食物質量,所以儘可能讓每一頓飯都自帶濾鏡地好看;
你在乎感情質量,所以準備的禮物是大千世界獨一份的珍貴;
你在乎生活質量,所以包包上手工的針腳要齊整。
你的每一次較真兒都是因為在乎。
而無二之旅的每一次較真兒,也是因為在乎。
(至此我在打廣告了,如果不想看可以撤退了!)
對於無二之旅來說,「旅遊」和「旅行」不是不一樣,而是太不一樣。
無二之旅的眼裡,「旅行」,有溫度和深度:
「旅行」意味著,像當地人一樣生活,探尋城市的角落,聆聽陌生人的故事。
「旅行」意味著,進入曠野和叢林,窺探光線的明暗變化,細嗅野花的清涼芬芳。
「旅行」意味著,我們在乎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和我們息息相關。
而「旅遊」,是倉皇和匆忙,加上景點打卡和照相;
是打包跟團,以及不合理的緊湊行程安排;
是毫無特色的酒店和難以下咽的旅行餐;
「旅遊」,意味著完全不在乎你的感受。
所以,讓無二之旅帶你去旅行吧!
無二之旅幸得較真的你,在乎這世界上的各種不同。
無二之旅想帶你,深入而緩慢地去看,世界真實的模樣。
你挑剔景點不夠小眾,我們嚴苛甄選那些未被開發的目的地;
你擔心行程不夠舒緩,我們將行程安排細緻到每天的每一分鐘;
你喜歡拍照,我們預留足夠的時間讓你過癮;
你擔心走丟,我們24H在這裡為你解決一切突發問題;
……
我們喜歡對旅行的一切細節較真兒,因為我們在乎你:)
旅遊帶著目的。
旅行尋找目的。
豆瓣用戶:我要去旅行。
微薄用戶:我要去旅遊。
1.旅遊在門票上的花費多,旅行在門票上的花費少(本項的差別近年來在縮小)。
2.旅遊有明確的目的地,旅行有大概的線路。
3.旅遊可能涉及導遊,旅行的導遊就是自己。
4.旅遊可能產生「XX到此一游」的書法或雕刻作品,旅行可能產生忘了在哪兒拍的攝影作品。
5.旅遊有可能看到籠子里的動物,旅行有可能看到籠子外的動物。
6.旅遊的收穫與預期一般反差不大,旅行經常有驚呆的發現。
7.旅遊有可能自助,旅行有可能他助。
8.旅遊有可能窩火,旅行有可能鬱悶。
9.旅遊伙食標準較高,旅行伙食標準較低。
10.旅遊點連接線,旅行線連接點。
11.旅遊有可能買罪受,旅行有可能找罪受。
12.旅遊難免烏泱,旅行經常寂寞。
13.旅遊很少用GPS,旅行少不了地圖。
14.旅遊可能艷遇人,旅行可能偶遇狗。
15.旅遊可以增長見識,旅行可以鍛煉膽量。
16.旅遊花費有可能報銷,旅行花費很可能徹底報銷。
17.旅遊可能一輩子就趕上一次火車追尾,旅行經常能看到汽車追尾。
18.旅遊也許高度但不上頭,旅行也許低度但後勁兒大。
19.旅遊由旅遊局管理,旅行由公安局管理。
20.旅遊一般原路返回,旅行一般要兜圈子。
21.旅遊增加購物順理成章,旅行降低體重水到渠成。
(待續?)
這個我必須回答
圖片來自游跡app
po一張專業課的PPT上來,沒有樓上各位詩意,不過應該比較權威。參考資料:
謝彥君.基礎旅遊學(第三版).中國旅遊出版社
我說一下我的理解。旅遊呢,就是到此一游。旅行呢,就是用心去體驗一個地方。
比如我們現在最厭惡的跟團,他就是走景點,去完一個地方去另外一個地方,然後回來以後除了照片上知道自己去了哪裡,其他一無所知。甚至連當地說什麼語言,那個地方在哪裡都不太清楚。
旅行呢,就是要去感悟這個地方,和當地人聊也好,自己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也好。總之會去認真的感受當地的一切。去了解為什麼這個地方的人是這麼生活的,為什麼他們說的語言和周圍國家比較像,等等。
總之:如果從一個地方回來,剩下的只有照片和購買的東西,那基本就是旅遊。如果回來以後,留下的都是滿滿的回憶,無論是感動,還是恐怖。那基本就是旅行了。
以前出去玩都是沖著某個景點出發,解鎖一個又一個新地標,拍幾張自己的美照發個微博朋友圈到此一游。
現在喜歡約幾個不認識的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自駕游,每次用半個月的時間,走哪算哪,只是單純喜歡在路上的感覺。
可能這對我來說就是旅遊跟旅行的區別吧。沒有本質區別。兩個漢語辭彙而已。無意義的符號來指代我們心中所想的意義。爭來爭去無非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名。
恕我直言:糾結旅行還是旅遊的人,是缺少心境去享受當下的,無論在家還是在外。普通青年與文藝青年的區別。
圖片來自國外「知乎」。
側重點不一樣。
旅行,側重在行。
旅遊,側重在游。
凡屬出現地理空間上的變動,都可以叫旅行。比如你從長沙到上海,哪怕是在機場轉了一下機,也可以叫旅行,因為有了距離位置的變動。
旅遊,則更多的注重遊。按照嚴格的定義,旅遊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個基本的要素。當然,我們一般地認識是,只要有「游」,只要跟景點搭上關係,就可以統稱為旅遊。
所以,從內容來看,旅遊的意義可能更加的廣泛一些罷。
目前旅遊行業內的旅遊統計數據,都不是指特定的旅遊人次,而是指過境人數。坐個火車轉站的都算。
有時候,也可以認為是同一個東西的兩種不同的表述方式。
這個關係有點類似於,她是女大學生和她是北大的。
TA是女大學生,TA可能是北大的。
TA是北大的,TA可能是女大學生。
但二者的側重點不一樣
一個是強調性別
一個是強調學校
但表述的都是TA這個人。
無非是個人定義罷了。有那麼一群自戀的人覺得在大家都愛旅遊的時候需要把自己的高雅的獨特的行為跟大眾的庸俗的行為區別開,於是就鼓吹「旅行」這個詞的精神高度。事實上仍然是你愛怎麼定義就可以怎麼定義。
旅行,旅遊,都是離開常居之地往陌生之地的過程,區別在於什麼人在什麼階段帶著什麼目的懷著什麼心離開。
記住,當有人問你暑假道哪旅遊時千萬不要糾正他說旅行而非旅遊。
如此在乎這一字之差,是還沒有體會到旅行意義的體現。
我要去旅遊:不論人在不在路上,心始終是在家裡的
我要去旅行:不論人在不在家裡,心一定是在路上推薦閱讀:
※爬華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北京若干家五星級酒店被爆出不更換床品不清洗衛浴設施之後,出差有什麼要注意的?
※江浙地區有哪些比較偏門但是風景很好的地方?
※為什麼會有人全年工作卻不肯通過旅行增加見聞和通過學習來陶冶情操?
※有哪些城市中的「廢墟」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