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的飲食習慣是怎麼樣的?

感覺每個印度人的肚子都比較圓


好吧原來有幾個印度朋友,後來和印度人做過生意,以下都是從談話中總結的,如有片面還請指正:

1、背景:印度的飲食習慣和氣候、習慣、宗教戚戚相關,了解一下這些有助於理解印度飲食。在夏季白天平均溫度在40度左右有3-4個小時會達到50度以上;幅員遼闊;各地方言不通,文盲率比較高,如果沒有上過學的基本上無法交流;印度教佔80%以上,剩下最多是伊斯蘭教(10%?),佛教佔比非常小;

2、牛:印度教中牛是神,印度人非常尊重牛,大街上隨處可見自由散步的牛。所以如果你進某家印度餐館有牛肉類的菜,那麼他可能不太正宗,要不就是伊斯蘭教的印度餐廳?

3、魚:印度有比中國還長的海岸線,各種魚類產品豐富,但是好像很多印度人是不吃魚的,因為沒有很好的保鮮措施,離開海水的魚很快會死亡腐爛,久而久之這些人吃魚就會覺得噁心,因為自己胃已經不能承受;所以印度是魚類出口大國;

4、啤酒:印度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啤酒牌子叫:kingfisher,產地在甘地出生的省份,但是那個省因為是甘地的出生地所以有很多禁忌,比如永久禁酒……所以,他們每次出國都要到印度館子點上幾瓶kingfisher解解饞;

5、咖喱:印度的咖喱是由各種各樣的蔬菜、香料混合而成,據說排列組合起來是無窮無盡滴,所以咖喱是吃不盡的,但是最有名的好像就那幾種組合。咖喱本身是不辣的!只是加了辣椒的咖喱才會辣。另,在超市裡的包裝成品咖喱都味道不正宗;

6、手:印度人吃飯是靠手的,右手,左手是用來擦屁股的,不可以上桌。一般的吃法是撕一片囊,然後拿這小片囊去抓咖喱,然後將夾著咖喱的囊塞進嘴裡。初見很怪,不過試過以後其樂無窮:)

7、菜系:印度也像中國一樣分菜系的,好像在歐美普及最廣的是宮廷菜系,類似國內的Tandoor之類,也是這個菜系使得印度菜在歐美變成了上乘,現在傳到國內也變成稀罕物。還有一些類似印度的粵菜、川菜、但是我咋沒吃出差別呢?

還有很多道道,我覺得只要是文明古國,國家就會亂糟糟,但是肯定會有很好吃的美食。同時印度人還很羨慕中國的政治制度,「我們那裡修一條高速公路要修10年,就因為有一兩家人不搬走,最後公路乾脆修不到地方了……」

以上說的只是一家之言,如有研究印度的大家請一定幫著還原一個印度的全貌。

update 2013/01/18
如有疑問請諮詢 梁海 這方面的大牛


印度人頓頓吃咖喱?吃飯都是直接上手?印度人愛吃米飯還是麵食?去印度能不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當你坐在經常光顧的印度餐廳里,左手叉子右手刀、大快朵頤享受著最愛的黃油咖喱雞時,有沒有好奇過,「真正的」印度飲食是什麼樣?

因為地理環境、氣候、宗教信仰等因素,印度飲食形成了極為特別的風格,而且飲食體系十分豐富,在世界美食王國中佔據了重要之地。關於印度人的飲食習慣,我們就分成幾點來說一說。

咖喱?不存在的

Photo by Joe mon bkk CC BY SA 3.0

在印度本土以外的印度餐廳里,翻開菜單,上面必定會有長長一列各種「咖喱」(Curry),素食咖喱、雞肉咖喱、羊肉咖喱、魚咖喱應有盡有,印度因而在世界眼中成了「咖喱王國」。

但傳統的印度菜,是沒有咖喱這道菜的,就像在印度見不到「印度飛餅」那樣。咖喱是以前英國人因為不了解豐富的印度菜系,對使用各種香料做成的糊狀食物取的一個籠統的名稱,就像許多外國人將中餐等同於炒飯、麵條和餃子一樣。

在印度,外國遊客聚集地的餐館往往也會量身定做地準備好「咖喱」菜單,但如果你走進一家當地餐館,店家送來的菜單上是不會有那些熟悉的「Curry」菜的,只有在你點了一道名字陌生的主菜嘗了一口才會發現,原來這也是你以前熟悉的某種咖喱。

其實,所謂的「咖喱」是各種不同香料的混合。印度人使用香料的本領絕對世界領先,通常印度家庭的廚房裡都會常備十幾種不同的香料,辣椒、芥末籽、豆蔻、蒔蘿籽、薑黃根粉等都是最常用的。做菜時將各種香料混合搭配,得到千變萬化的口味,常見的配方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不會被簡單叫成「咖喱」。在印度最常見的香料配方叫作瑪莎拉(Masala),由 5-10 種香料組成,可以搭配雞魚羊和各色蔬菜烹煮,它的香味是如此典型,甚至讓印度奶茶有時候也被稱為瑪莎拉茶(Masala Tea)。

沒錯,印度人用手吃飯

Photo by Alex Gaylon CC BY SA 3.0

傳統的印度菜吃法是直接用右手把食物往嘴裡送,不用任何餐具。飯前他們會洗乾淨手,如果主食是米飯,那麼就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節簇城小勺狀,撮起一些飯再舀些湯汁送到嘴裡;如果是餅,那就撕成小塊折成小包狀,然後蘸湯汁或夾配菜吃。如果手法熟練,吃的時候是不會湯汁淋漓、流得一手都是的。

用手吃飯,好處是在味覺嗅覺之外增加了一重來自手指的觸覺感官刺激,可以感受食物的溫度和質感,也可以利用比餐具靈活得多的手指來更好地混合和搭配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吃飯時都將食物送入口中的只能是右手,左手只用於傳遞餐盤或是拿杯子喝水,因為左手傳統上是用於便後清潔的。

如今,大多數的印度餐廳都是標準的餐桌餐椅,也會提供餐具,印度人也有很多會全程使用刀叉進餐。所以即使你不習慣用手吃飯,去印度旅行也大可不必擔心,但有機會的話還是建議嘗試一下這種吃法。

無處不在的塔里餐

Photo by Shahid1024 CC BY SA 3.0

Photo by Augustus Binu CC BY SA 3.0

一個金屬盤子和幾個小碗裝上各式各樣的菜(南印度還會用芭蕉葉做盤子),這種套餐叫作「塔里」(Thali),是印度相當常見的吃法。一般來說,塔里餐的餐盤中心是主食麵餅或米飯,旁邊圍著一種或幾種蔬菜、Dal(一種由木豆做成的辣味印度菜)、薄脆餅、印度酸奶(Curd)、甜食以及小量辣椒醬或泡菜。如果是在餐廳里,那麼一般會提供肉和素兩種塔里供選擇。

Photo by PriyaBooks CC BY SA 3.0

根據印度的傳統飲食理念,一頓像樣的飯應該包含酸、辣、咸、甜、澀、苦「六味」,而塔里背後的理念就是六味的平衡。塔里餐的具體搭配在印度各地區各有不同,比如在南印度,傳統的塔里是不會有麵餅的,搭配的主食永遠是米飯;而根據各地區的特色口味,也產生了拉賈斯坦塔里、古吉拉特塔里、馬哈拉施特拉塔里等典型的地區風味塔里。

哦對了,拉賈斯坦塔里請謹慎嘗試,非常辣。

素食天堂,說的就是印度

說到愛吃素,世界上估計沒有一個國家能勝過印度。因為宗教的關係,印度的素食傳統歷史悠久,現在風靡西方的素食主義思潮,起源就是在印度。

如今,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是素食者,人數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還要多,特別是在南印度,幾乎全民素食。而且,即使平時吃肉,在主要的節日慶典期間很多印度人也會吃素。因此,印度菜中的素菜做法花樣繁多,而且相當精美,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素菜。如果你愛吃素,那麼來印度就對了。

如果你無肉不歡,那麼在找餐廳的時候就要仔細看了,大多數餐廳都會明確給自己打上「非素」(non-vegetarian)、「素食」(vegetarian)和「純素」(pure vegetarian)的標籤;而且提供肉菜的餐廳通常也只有雞肉、羊肉,臨海的地方可以吃到海鮮魚蝦,牛肉和豬肉則很少見。

印度麵食同樣豐富多彩

Photo by SnapMeUp CC BY SA 3.0

關於主食吃什麼這個問題,印度人和中國人差不多: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麵食。

印度的麵食種類花樣百出,有名的就有十多種。在以麵食為主的北部,走進一家餐廳,菜單上都能看到 Naan、Chapati、Roti、Paratha 等麵餅。Roti 和 Chapati是薄的烤麵餅,Chapati 類似於中國的死麵餅;至於 Nang 很好理解,就是你在新疆和伊朗都可以見到的烤饢了。Paratha 是印度筋餅,酥脆可口。這些麵餅又擁有不同的口味,比如黃油蒜蓉味,乳酪芝士味,黃油洋蔥味等等。

Photo by Scott Dexter CC BY SA 3.0

在愛吃米飯的南印度,麵食同樣很豐富。外酥里嫩的 Poori 是常見的早餐食品,這是一種炸油餅,外酥里嫩,現炸會像氣球一樣鼓起來,然後吃之前「砰」一下先戳破,非常香。一般配上豆子醬吃。

另外提一句,除了愛吃的主食不同,南北印度菜的口味也很不一樣:北印地區菜肴整體口味偏淡,而重口的南印度人愛用咖喱葉和芥末做香料,口味酸、咸、辣。

想喝酒?可能得偷著喝

因為宗教的原因,印度人很少喝酒。有一些邦是全邦禁酒的,還有許多城市也有自己的禁酒法令;遇上主要的國家節慶日和選舉日等,還會規定這些天為「Dry Day」,就是不允許飲用酒精飲料的日子。

在印度,酒可不好找。很多餐廳和商店是買不到酒精類飲品的,高檔酒店一般提供啤酒或是雞尾酒,但價格相對而言非常昂貴。如果你實在想喝一杯,也可以私下偷偷詢問餐廳老闆,因為有的餐廳老闆會偷偷賣給你啤酒,但是他會讓你藏起來帶出去。

Photo by Goutam Roy CC BY SA 3.0

買不到酒怎麼辦?以茶代酒吧!茶(Chai)是印度最常見的飲品,無論是在街邊,還是在人口流動的火車站,茶童吆喝的聲音不絕於耳。一般常見的茶有 Masala 茶(加入 Masala 香料熬成的茶)、檸檬黑茶,還有一種加入了黑胡椒的檸檬茶,喝起來絕對刺激。當你的腸胃適應了幾天印度的食物以後,就可以試試像當地人一樣去路邊茶攤買茶喝了。

---------------------------------

歡迎關註:

知乎機構號:@窮游錦囊

知乎專欄:對世界上癮(國外) 錦繡山河走遍(國內)

窮游錦囊微信公眾號:qyerguide

下載有用、有趣、能救命的 「窮游錦囊App」,獲取全新的旅行靈感及實用的旅行指南。


在德里呆過一個月,談幾個關於印度飲食的印象。

1、最常見的「套餐」:走訪過新德里的幾個寫字樓區,發現白領中午都喜歡點Thali,Thali和套餐差不多,餐盤中有兩三種素食咖喱,原料多為土豆、豆子,菜花,番茄和paneer(吃起來像豆腐的乳酪),還有一小份甜點,常吃到一種賣相不好像糯米糰子一樣的椰子味甜點.......還有酸奶。然後配米飯和兩張Naan(烤餅)。飯量大的還可以另外再點Naan。

對普通的印度人來說,Thali比較快捷和便宜,在寫字樓下的餐館大概人民幣15塊錢左右就能吃一餐了。不過南北的內容都有差異,在齋普爾旅遊的時候我吃過多達十種不同種類的「拉賈斯坦皇家套餐」,味道倒一點也不皇家。

除此之外,也經常會有人單點一份咖喱,配飯和烤餅。咖喱其實只是一個廣泛的概念,這種下飯菜統稱為Curry,其實味道和原料差別甚大,我甚至在新德里一家頗為上檔次的南印餐廳里瞎點了一個菜,上上來才發現是干煸菜花!於是我吃完了一整碗飯。

有幸去一位印度人家裡做客,吃的極為簡單,兩種不同的咖喱,主食可以選擇圓烤餅(家裡的烤餅尺寸都小很多)和米飯,還有腌菜,煮一鍋咖喱夠吃兩頓。

(上圖是在餐館吃的,下圖是在德里某寫字樓樓下吃的)

2、20厘米的土豆卷:一個比較奇特的事物叫Dosa,外面是脆的,裡面是類似於咖喱土豆泥一樣的東西。可以選擇蘸咖喱辣椒和酸奶(蘸酸奶真的挺奇怪),不過對女生來說,太大份了。

3、中國食物:中國菜在印度至少北印(?)很普遍(或因為地理原因),最常見的就是炒麵(Chowmein)炒飯(Fried rice),還有餃子有的叫dim sum,有的叫momo,街邊攤很多,一般號稱是西藏食物,個頭比東北水餃小很多,不過只有素食餡和雞肉餡兒,不過蘸辣醬)。個人覺得味道都不錯。新德里有個中餐連鎖店叫Yo China,裡面稍正宗的有且只有餃子。

4、街邊食物:我的住處旁是一個當地的market,一到晚上六點以後就有推著車的小攤販。雖然所有的旅遊攻略都不建議嘗試街邊食物,因為不幹凈。但我嘗了很多種......有我們非常熟悉的「煎餅果子」(Egg Roll),不過裡面放的是炒麵或者蔬菜。還有吐司煎蛋(他們叫Omellette),和水煮蛋(將水煮蛋切成兩半,放生洋蔥和辣醬,我的最愛)。除此之外,嘗試過的有,炸土豆,奶糊子

5、肉與素食:印度的Non-veg餐廳基本都是提供的雞肉,也有魚和牛肉。聽當地人說印度的牛肉都是buffalo水牛肉,聽起來就沒有食慾了。豬肉極少,我只在不丹餐廳吃過。但沒有標明Non veg的餐廳多不提供肉。我遇到的大學生年輕人和部分中產階級都是非素食主義者(至少是不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他們稱自己既吃veg又吃non veg....在大城市和旅遊景區和非素食餐廳非常多,但有的小城市可能整個城市就那麼兩三家賣肉.....(如焦特布爾)

6、飲食習慣:餐館都提供勺子和叉子,不過吃烤餅的話無法避免要用到手,稍好的餐館都有洗手間或水龍頭。特別要提到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習慣,就是在餐館就餐之後會端上來一盤香草,混有糖粒,抓一小撮咀嚼,有些甜中帶苦,可以清新口氣。餐後嚼一嚼,清新無口氣。

除此之外,印度飲食中我十分喜歡的還有:黃油雞(Butter Chicken)烤雞、奶昔(Lassi,每個味道我都試了一遍)masala茶(一種當地非常普遍的奶茶,加了一種masala粉,這個粉包含多種香料,有姜胡椒等等,驅寒通鼻治痛經)......

在印度期間想儘可能地嘗試多種食物並記錄,但無奈食物的名字都是印地語音譯十分難記所以半途而廢。雖然引用我認識的一位驢友的話「『美食』二字不存在於印度『,但其實也遠比「咖喱」二字更加豐富,看你願不願意開放心態去嘗試了。

歡迎補充和指正。


在印度待過一個月,不太喜歡印度的食物,也不喜歡他們吃飯的時間點,早飯10點左右,10點之前想去超市買麵包都不開門,午飯下午2-3點,晚飯22點左右,期間六點多會有一次甜點時間,印度人很喜歡閑著沒事吃點甜的零食。
吃的東西以咖喱和各種餅為主,偶爾也有米飯,口味偏重,要不就特別辣(他們很愛吃辣)要不就特別甜,而且重油重鹽,很不健康,很少吃肉,偶爾有羊肉或雞肉。他們的米很奇怪,很長,濕濕的,他們可以把濕濕的米用右手捏成一團然後塞進嘴裡,我總是捏不起來,會散掉的= =。這是我在印度唯一吃到的一次牛肉,重點在米粒,長得好奇怪

很多香料,平常家裡做飯也會放很多,各種香料混在一起味道就怪怪的了,這是我住的一個三口之家的廚房的兩分之一的香料,各種各樣。。。

他們經常吃咖喱,各種咖喱,我不喜歡那個,太辣了,而且看起來不太好吃的樣子。。。這個是塔利,就是一種套餐,有咖喱也有餅。

有幸參加了一個印度朋友的搬家喜宴,原來他們辦喜酒是吃自助的。。。

好啦,還有很多圖就懶得放了,我在那邊吃的最多的還是pizza漢堡還有中國飯館啦,因為實在不太吃的習慣。。。。。


Eating habits.. Not sure how to answer.. Different people eat different things. There is too much variety to say what do "Indian" people eat.. But ya generally people have three meals a day, along with tea or something in the afternoon or evening. Newer generations skip breakfast a lot though,maybe because we have to get up early to go to school/college.


年初在印度玩了40天左右,就我的感覺,印度人的飲食習慣是這樣的:

首先,在印度國有頗多宗教,印度教不吃牛、穆斯林不吃豬。同時印度整體飲食風格是:越上等的人越吃素(或者換個角度考慮,有錢人都是高種姓),所以整體來說印度的飲食是以素食為主的,印度人民又不太喜歡養殖,一般地方肉食只有雞和魚可吃。但印度交通又不算髮達,所以在大部分地區,只有雞肉。

在印度,所有的食物都會標明是否是素食,飯店也是,基本上素食和非素食的飯店是分開的,除了部分給旅遊者的飯店外,一般賣素食的就只賣素食,肉食就只賣肉食。基本上印度的食物可分為葷、素、純素三種,純素就是指沒有刺激性食物及雞蛋——我看到過賣「100%無蛋蛋糕」的。此外,印度南部地區趨向於全民吃素,當你在印度看到」南印度餐廳「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一素食館子。

接下來說烹飪,基本上印度的烹飪可分為兩類:
1、素菜的主要烹制方法用咖喱煮,印度的咖喱分為無數種,單從顏色上看,深紅、黃褐、純黃、綠色……千奇百怪五花八門。咖喱里可以放任何東西,但其實放得最多的是豆子以及各類蔬菜打成的糊。
2、肉菜的方法也很簡單——咖喱烹制,拿雞舉例子,最常見的是黃油雞和瑪莎拉雞,都是其中區別,我完全沒吃出來。另外有一流派為泥爐烤雞,也就是所謂「Tandori」(是這麼拼么……),泥爐也可以烤羊,也可以烤魚,但大多數地方只有烤雞而已,味道還是不錯的。
3、主食一般是一種無味的小圓餅,再上一級有Naan,就是饢,呃……裡面放一些黃油啦洋蔥啦的稍大的麵餅,再上一級有放了孜然的米飯,此外南印度還有一些「直徑30厘米的脆煎餅」之類的怪食品。
4、印度人宗教禁忌甚多,因此餐館裡是沒有酒的,在部分旅遊客多的地方有餐館賣啤酒,但價格奇貴,味道奇差,同時要以餐巾紙包裹住酒瓶送上來,以示掩耳盜鈴之意。街上賣酒的地方窗外都是鐵柵欄,就留一個小窗口,看著跟舊社會的典當行一樣,印度朋友們排隊到窗口前,排出一堆盧比,換回一瓶酒(好像也沒什麼品種可選),然後默默離去。

路邊的小吃則以以下幾種為主:
1、煎土豆餅,基本上就是把土豆碎塊壓成直徑約8厘米的圓形餅(很類似漢堡肉餅,實際上印度漢堡也是用這東西當夾料的),在鐵板上煎,難吃指數約8;
2、炸咖喱角,以及由此引申出來的炸各種咖喱餡土豆餡的東西,難吃指數約9;
3、甜品,基本的做法幾乎是用糖捏一個丸子,然後放進糖汁兒里泡3天再撈出來,純純的甜,甜到我基本不想回憶,難吃指數約5000;

至於進餐習慣,基本上是用右手,但是其實也禁忌不大,比如說在麥當勞,很多人都用雙手拿漢堡吃,另外,印度有一種套餐,很是出名,基本上就是自助服務,表現形式是在你面前放上一個看起來很複雜的盤子,各種侍者穿梭著奉上100種不同的咖喱——但那也還是咖喱!

過了半年,記憶有點兒模糊了,如果有錯漏之處,還請指正。


就我去過的地方觀察,越往南方,口味越重。有一次我差點以為是他們廚房鹽鬥打翻了—,—
牛肉基本是不吃的……你懂的……神牛……最北邊比如keshmir,穆斯林居多,所以豬肉也基本沒有。感覺印度人還是雞肉吃的比較多~不靠海城市,魚也非常少。
日常最常見的小吃就是那個三角形的「帽子」(我那時這麼稱呼之,具體叫什麼我忘了……)辣味的,但還可以接受。
印度(或說東南亞一帶)的香料是很有名的。所以其實印度美食總體而言還是不錯的。(我想起昨天一個從以色列回來的朋友說,以色列人為什麼沒有美食神經= =)對了,我個人灰常灰常喜歡印度一種叫做masala的醬,做蔬菜做肉都很美味,嗯!


AIESEC 中國大陸區今年暑假輸送了一批志願者到印度當地,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志願者孫靜寧通過 AIESEC 中國人民大學分會成功申請了加爾各答一公益項目的志願者,她這樣告訴我:
我在加爾各答做志願者,這個地方一日三餐都是米飯,配菜略有不同,咖喱居多。是用手抓飯,手指抓飯而且手掌不能碰到。


那個聲音又回來了。」我們說說食物吧……「
」真是個好主意。」
」如果你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那你想要吃什麼?「
」這個問題太好了。我要吃一頓豐盛的自助餐。先吃米飯和濃味小扁豆肉湯,還要有黑綠豆木豆飯酥酪飯和……「
「我要吃……「
」我還沒說完呢。和米飯一起吃的,我要加香料的羅望子濃味肉湯小洋蔥濃味肉湯……「
」還要別的嗎……「
」我就要說到了。我還要西谷米蔬菜奶油咖喱蔬菜土豆瑪沙拉捲心菜豆粉油圈瑪莎拉米粉烙餅辛辣的香料湯和……「
」我知道了。「
」等一下,還有塞了餡的茄子干咖喱椰子山藥肉汁咖喱黑綠豆米餅酥酪豆粉油圈豆粉米粉煮蔬菜和……「
」聽上去非常……「
」我說了印度酸辣醬嗎?椰子酸辣醬薄荷酸辣醬腌綠辣椒酸辣醬醋栗酸辣醬,當然,所有這些都要配上平常吃的印度式麵包印度炸圓麵包片蔬菜泥。「
」聽上去……「
」還有沙拉!芒果酥酪沙拉秋葵酥酪沙拉和清淡的新鮮的黃瓜沙拉。甜食嘛,要杏仁乳米糖牛奶乳米糖棕櫚粗糖煎餅花生太妃糖椰子軟奶糖香草冰激凌,上面有滾熱的厚厚的巧克力沙司。

以上內容來自《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是派在遇見那個食人島之前就要餓死的時候,與理查德·帕克的靈魂對話,在羅列自己想吃的美食。我猜一定非常好吃,不過都是素食。
後面還有理查德·帕克想吃的東西,但考慮到它不是印度人所以沒加上。


剛開始做飲食內容時,做的第一個專題就是印度。雖然文字功夫一般,但也算是全面了。資料來源的翻譯比較老,因此有些辭彙也比較生硬。

發鏈接占坑,有時間我會來詳細地回答這個問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360932


的確是吃肉不多。我混印度的時候,路線還沒極端深入,至少還都是能說英語的地兒,有收小費的waiter,所以以下描述權當走馬觀花。
買了一本二手的LP,查看德里地圖的時候,看見一個地址被圈起來了,上面寫了個「meat」。當時我就想,這哥們吃到肉的心情該是多麼愉悅啊。
基本上,菜單會分為兩種,一種是vegetable,一種是no vegetable,我自然是常選擇no vegetable,但通常就是咖喱雞肉。雞肉也是肉,勉強能過,但是有次坐AC2火車的時候,選了個火車盒飯,no vegetable,比vegetable貴好多,結果就是雞蛋啊擦,算成RMB差不多15,20塊錢,印度的火車在這點上坑爹指數和中國是一樣的。
印度人本地食物常以蔬菜為主,吃過幾次印度本地菜,大多是沒有形狀的菜,混合著各種顏色的咖喱,反正吃下去也不知道是啥味道,配著咖喱餅或是非常乾的米飯。甜品通常會有curd和一種黃黃的一大坨油亮亮的玩意,curd其實很酸,要自己加糖,可是加糖我也吃不下。黃黃的一大坨應該是奶製品,非常甜,上面有個哥們說的甜食應該就是這個。其實也沒那麼難吃啦,只是我沒法完全吃完,實在是太甜了。餐後要清新下口氣的話。桌上一般有像大米一樣的香料,和口香糖的作用是一樣的,但是味道絕對不是詭異兩個字可以形容的——你真的確定這個是清新口氣用的么?
喝過本地人自己釀的酒,酸,濁,但是真心便宜。


為什麼印度的國旗是三色的?
——因為三種顏色分別代表了三種咖喱:黃咖喱,白咖喱和綠咖喱
這大概可以看出印度人對咖喱有著多瘋狂的熱愛

暑假剛在南印做了六周志願者的人兒來刷刷存在感。
坐標特倫甘納邦(也叫特倫甘地邦或安得拉邦)首府海德拉巴

印度甜品給我的感覺是,齁。
在蛋糕店的櫥櫃里看到的小蛋糕,看上去好漂亮,結果到真正吃的時候才發現…
卧槽怎麼那麼甜????
那種感覺……就好像生吞了一大杯蜂蜜

南印街頭最常見的小吃,一個炸過的麵粉做的東西里填上鷹嘴豆和一點點咖喱鹹湯,五盧比一個。
經常看見有印度人一吃吃十幾個。

我當時住在海德拉巴旁邊的一個縣城,叫塞康德拉巴得,這裡的人大部分信仰印度教,所以在餐館裡只能吃到雞肉
比較接受不能的是…雞肉不帶皮π_π

然後能吃到牛肉的,只有在海德拉巴老城區,因為那邊穆斯林比較多
能買到牛肉的,全城也只有一家超市,還不是天天都供應。
有時候想打牙祭會坐一小時車去那個超市碰運氣,運氣好買到還要偷偷摸摸煮來吃,因為要提防印度教舍友。

認識了一個當地男生,全家都是素食主義者,平日連雞蛋也不吃。
有次另外一個志願者給他嘗了一口雞肉炒飯,他直接跳起來打人。
所以一定一定要尊重當地人的飲食習慣
(btw他媽媽做的素食超好吃(′ε` )?)

作為香料出口大國,印度人對香料什麼的有著近乎瘋狂的熱愛
香料味的泡麵
香料味的汽水
香料味的炒飯…
所以我連續吃了一個月的沙拉
不幸的是沙拉里也有香料
TAT

當地中餐館的momo,雞肉餡,其實就是餃子
印度也有中餐館,很難吃。

印度的酒很貴,也很難買。度數在40以上。
所以有時候在公寓冰箱里看到四五支啤酒我都會想哪個壕酒癮又犯了

某天晚上又又又在冰箱里發現了酒,於是一個印度人一個中國人一個塞爾維亞人(也是志願者)就這麼喝上了。(對中間肥不啦唧的女生是我)
藍衣服小哥信印度教,爺爺剛去世幾天,按照教義規定不能喝酒,他違背了,還說我特么才不管這麼多。嗯,第二天回家被媽媽暴打。

總結下來就是

1.右手抓飯
2.香料不要錢隨便放
3.飲食方面要求嚴格,不吃素就不吃素(除了上圖哥們
4.雞肉必須去皮去內臟
5.高種姓不吃豬肉,因為臟


我見過的印度人都是咖喱+素食,
手指甲里都是咖喱泥,鍵盤裡卡的都是咖喱沫,恐怖啊!


Flat里有對印度姐弟,他們每天做飯的點是我這一天中最難熬的時候,我們Flat一共7間,我離廚房大概兩間房的距離,兩道門都隔不住他們做飯的味道,要是剛吃完飯聞到能吐出來,是那種很濃很濃的洋蔥汁加咖喱餿了的味道,他們的廚具都是油膩膩髒兮兮的,他們有個烙餅的鐵鍋,從來沒見他們洗過,看不出原來的顏色,煮咖喱的鍋四周都是屎一樣顏色的流動形狀!!
他們的食物每天都是咖喱,他們會一次做很多咖喱,冰在一個大的保鮮盒裡,每天吃一點,保鮮盒的顏色讓人看一眼,一輩子都不想吃咖喱,我們Flat有兩個微波爐,他們用來熱咖喱的那個,我們沒人用,因為,一打開門,能吐!!!!
而且他們巨喜歡洋蔥,好像做什麼菜都放洋蔥,不過在我意識里.....他們只有一種菜,咖喱!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他們每天都用攪拌器把洋蔥打成汁,同一個攪拌器打奶昔。
他們的櫥櫃沒人和他們Share,因為太臭了!!!這輩子都不會嘗試印度菜,有陰影


我還是匿了吧


我在印度待了三年了,主要都在印度南邊生活。飲食偏辣,對喜歡吃辣人的來說,還是很好。例如我。基本這邊是喜歡手抓飯的,我依舊默默地用我的筷子吃飯,有時候印度人都會覺得我很神奇,居然兩根棍子就可以吃飯。基本上的菜都分為素菜和非素菜。素菜一般只有炒和噸咖喱,非素菜也一樣,最有特色應該是印度比亞尼,一種長米蒸飯和素菜或者非素菜一起,其他就是印度的各種餅。早餐在印度真的超級油,除了IDLY,一種米糕,還有PURI有點像油條,其他都是油炸食品。我在印度人家吃的咖喱都十分美味,準確來說,廚藝也決定食物的味道,印度一般小飯店裡面的也就還行。當然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我之美味,未必不是你之砒霜。哈哈哈。美食還是見仁見智啦。


印度菜按區域也有不同。大部分印度教人都吃素,但是就我個人經驗西南方素食者多點,東北方少點,不知道準不準確。主食為米飯或各種面點(主要是餅,大多油少,烘烤而成)就著各種糊糊醬料(芒果醬,malsala醬,咖喱醬)。北方的食物種類比較多,也較易被中國人接受,南方就真的是各種糊糊了。它們的蔬菜喜歡打成糊糊吃,不知道為什麼印度的蔬菜多半帶苦味。魚大部分為海魚,印度河流非常臟,屍體漂浮其上,所以河魚一般是不能吃的。各種肉食沒有檢驗檢疫系統,豬-在中國最普遍的肉食來源在印度從未見過正規養殖的,全部是吃垃圾的野豬,除非外國進口。

印度人早上起得晚,一般8-9點開始吃早飯,中飯13-14點,晚飯更是晚,工作日8點左右吃,周末一般9點以後,而且一吃 吃幾個小時,吃完直接睡覺,所以肚子大。

印度人的胖絕對是虛胖,就我觀察,餐館裡一個彪形大漢吃的分量還不如我90來斤的女生吃的多。而且大部分還吃素,葷菜少而單一。


---哪個地方最能吃辣?

---印度。


淺見,只是在印度自助游過而已。印度美食,在外國才有吧。在印度吃飯太恐怖了。據說是因為很多印度人吃素,如果只是吃素的話,加點咖喱就不會那麼枯燥,咖喱是各種香料的混合物,沒有固定的味道,太可怕了。想吃真正好吃的咖喱不是在印度,而是在日本。


印度的中餐館生意都不差,他們對飲食只是簡單地填飽肚子,不像中國的飲食一樣是一種文化。


我們學校食堂的印度菜超好吃。。。重點是非常管飽,我超喜歡它們用的香料和烤餅。。。可惜圖都刪掉了


推薦閱讀:

能否使用營養代餐粉代替部分正餐?並非為了減肥,是否會對健康有害。
減脂有哪些飲食陷阱?
吃堅果上癮怎麼辦?
你覺得最好吃的速食麵是哪個牌子的哪種口味?
回鍋肉對身體好嗎?有人活一百多歲聽說就是天天回鍋肉?

TAG:飲食 | 印度 | 知天下知乎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