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理解 Instagram 的願景?
」Instagram has an underlying ambition to change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 to connect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enable people to tell their story through a rich visual dialogue. Our new capital will allow us to scale to the opportunity at hand across platforms both on mobile and the web」 其創始人 Kevin Systrom 在描述的是什麼?一個 Flickr?
膠片不易傳播。
數碼相機讓通過PC網路分享照片真正流行。
而智能手機有相機,有編輯能力,有廉價接入。這讓他可以做到既拍,既編輯,既分享。這幾乎是最有力,也最自然的照片分享方式了。
flickr是數碼相機時代的產物。他似乎也是以這為原點看待智能手機的:iPhone是一個需要支持的領域。
而instagram是以手機為原點,重新思考照片的拍攝,加工,和分享方式的。(Path也是如此。)
對於照片分享這件事,一個從智能手機出發,延伸至網路的服務,似乎比一個從PC網路出發,延伸至智能手機的服務,更適合新時代。
也許是instagram,也許是path,也許還沒出現。但怎麼看,都不像現在的flickr。Instagram 並不是一個圖片分享應用,而是一個用圖片表達、交流的社交應用。很多態度或情緒,用文字很難表達,或者用圖片表達感覺完全不同。這也是在文字微博中,發布照片無法替代的。因為表達的角度有很大不同。這是它與 Flickr 最大的區別,也是 Flickr 無法與 Instagram 競爭的原因。目前專註於 iPhone 4 應該是為了保證用戶體驗,某種程度上,這跟 Facebook 最初自律地局限於幾所大學相似。
Instagram在如此早就推出了支持多國語言的版本,結合這句話看,instagram應該在醞釀著一個甚至比flickr更大的夢,因為至少可以肯定flickr在當初並未想征服「all over the world」。
並且instagram依靠良好的移動性,使得內容獲取只要很低的成本,完全可以輕易積累比flickr更豐富的內容。當然instagram不是在做相冊(相對來說flickr雖為社區但是更像相冊服務),它可能希望以圖片為載體擴大地球村的交流,Facebook的相冊功能是其SNS核心基礎功能之一,instagram拆分出了其中最重要的基礎功能並以此作為社交核心,從Facebook出來的path創始人莫林一樣,他們顯然更看重圖片對於社交的重要性。
或許instagram在移動時代,既要做flickr又要突破flickr的桎梏。手機圖片分享能聚攏很多人——攝影愛好者、生活分享者、突發事件目擊者
能衍生出很多垂直類型——攝影作品、心情寫意、突發事件
基於每個圖片做屬性化處理,你能找到美女、數碼、山水、車等等垂直類型
基於每個用戶做屬性化處理,你能知道他感興趣的旅遊景點、感興趣的鞋子、感興趣的妞
最後的願景大概是形成一個基於圖片的網路吧,坐看大家的討論
在未來數碼相機也會支持網路,那時才是Instagram所說的願景能夠實現的時代。
也是一種社交app
這種社交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sns得關係者得天下
無論是基於照片 lbs 手機通訊錄等等
最最最關鍵的 體現只是表,重點在其神沒有Android版本讓我覺得非常缺憾,雖然我也用iPhone。
通過一種不斷營造的良好社區氛圍和一批優質攝影用戶理解世界的表達,改變人們看世界的方式。
推薦閱讀:
※如何通過修改hosts的方式訪問instagram?
※Instagram 的魔力在哪?
※有沒有在instagram上發現一些令人看了很氣憤的?
※李鍾碩ins賬號里0206什麼意義?
※女神關注了自己的ins以後的第一張照片應該怎麼發才顯得不過於表現自己而又得體。?
TAG:Instagram |